当前位置:首页 » 苹果设备 » 苹果电脑营销过程
扩展阅读
手机突然间网络特别差 2025-05-15 04:16:01

苹果电脑营销过程

发布时间: 2022-07-15 01:36:38

A. 苹果公司是如何做市场营销的

苹果市场营销=市场洞察+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价值+渠道+宣传+顾客经营。

一、苹果的市场洞察(Segmentation)


第一式:创造顾客需求


达芬奇在画蒙娜丽莎的时候,征求观众的意见了吗?


同样,苹果创造顾客想要,但表达不出的需求,源自:


人性


食、色、仇恨、好奇、娱乐、自我、家庭、民权、地位、荣誉、社交、声望、权威,存在感十四种原欲,苹果无所不用其极。


以LOGO为例,表象被咬了一口的苹果(食、娱乐、存在感),实具禁果象征意味(色、好奇、自我、民权)。


模仿改良


能工摹形,巧匠摄魂。


例,乔布斯曾开奔驰横冲直撞,为体验细节嫁接至麦金塔。


例,iTunes,借鉴了Napster的数位下载技术及Creative的MP3播放技术。


用户体验至上


尽最大努力做出最好的东西。


例,iPod在线音乐商店,升级了先前MP3连接PC下载互联网音乐的体验。


例,土豪金让旁人秒懂你买了新iPhone 5S。


破坏性创新


欺负二维生物,不懂三维视角。


例,麦金塔的图形用户界面创新,破坏了IBM命令行界面一统局面。


例,个人便携电脑iPhone发布后,诺基亚CEO仍坚持“诺基亚最大的对手是摩托罗拉,而不是根本不懂通信的苹果”。


利基市场


不管顾客是谁/有什么,只顾他想成为谁/要什么。


例,iPad不管顾客已有PC,开创了平板电脑市场,与移动互联网时代。


你如何创造顾客想要,但表达不出的需求?

二、苹果的市场选择与定位(Targeting & Positioning)


第二式:让顾客为情感买单


苹果不用选择市场,只被市场选择:中外男女老少通吃,卖肾买单大有人在。


情感1:正如耐克Just do it唤醒一代人拼搏精神,苹果Think Different让一代人看见独一无二自己。


情感2:产品系列开头的i代表了网络(internet)、个人(indivial)、想象力(imaginative)等各种差异化,各种酷。


情感3:乔布斯,神一样的传奇。


苹果再也不用担心:不给钱被媒体黑,不便宜被屌丝黑,不授权被对手黑,不出新被果粉黑……


只见乔布斯i手势一打,Think different说:“不管黑进去多少,统统算市场教育!”


什么是你让顾客买单的情感?

三、苹果的产品(Proct)


第三式:产品木马战略


空间看,如图:

硬件与软件互为木马:


Cross-selling(交叉营销):买任意i系列,都可能买其他i,因为路径依赖软件;


Up-selling(向上营销):买任意i系列,可能买升级i,因为路径依赖软件;


ios7系统只能在iPhone5S完美运行,


Association-selling(关联营销):买任意i系列 ,都可能离不开i,因为路径依赖软件;买任意软件,也都可能离不开i,因为软件依存于i。


什么是你的硬件产品,什么是你的软件产品?


第四式:极端产品战术


苹果的产品是极端的,


iPod将1000首歌曲放进您口袋里,


MacBook Air是最薄的笔记本电脑,


iPad/iPhone无所不能的移动终端 。


"你的产品能征服自己,才能使别人信服” ,毕竟“消费者只会花20分钟学习使用”。


苹果的产品线是极端的,


一张桌子能摆下所有苹果产品。


毕竟“一辈子做几件事,最好做到完美无缺。”


极端即酷,所以黏住/迷恋/疯传。


什么是你的极端产品/产品线?

四、苹果的价值(Price)


第五式:消费者感知超值


苹果消费者感知价值链 = 硬件价值+软件价值+品牌价值+用户体验价值+自我实现价值。


高大上且全。相较有生以来用的那些狗屎,为什么不用苹果呢?


什么让你的消费者感知超值?

五、苹果的渠道(Place)


第六式:共赢生态圈


坐等大鱼,不如做大池塘。


所谓池塘,即分摊成本的上游+创造利润的下游。


供应商是池塘:多亏富士康成本低,苹果不为生产分心。


App Store是池塘:从第三方应用获分成、用户、灵感。


Apple Store是池塘:店员解决购物问题免打扰式服务,店面丰满购物体验甚至玻璃楼梯都拥有专利,顾客自不吝认知、认可、认购、重购、分享。


跨界是池塘: Nike+iPod也好, Fuelband也罢,苹果随耐克渗透生活方式。


电商是池塘:为更多流量,苹果入驻天猫商城。


你如何做大池塘?

六、苹果的宣传(Promotion)


第七式:整合营销宣传:付费媒体+自媒体+口碑媒体(含顾客经营)


付费媒体(Paid Media),


别说苹果广告做得少。


2013年,苹果广告费用$10亿,利润$417亿。


只是苹果广告做得好。


2013年,三星广告费用$140亿,利润$206亿。


从"1984"到"Think Different"到"I’m a Mac",苹果Big idea完胜。


什么是你的Big idea?


自媒体(Own Media),


谁说乔布斯不是。 乔布斯本人是传说,苹果发布会是布道;


谁说产品不是。看到i、i产品、i系统界面,你能马上认出、想起苹果;


谁说渠道不是。现实的苹果体验店;虚拟的iTunes、App Store、苹果官网。


谁说LOGO不是。你不纠结苹果被谁咬了一口?


你还可用哪些自媒体?


口碑媒体(Earn Media)


谁不敢玩弄二次传播?有料足够,钢板说透。


当年昔日,苹果是否与IBM为敌谁在意——媒体争相报道;


iOS6之后系统,聊天表情是否为gay谁在意——媒体争相报道;


去年今日,
何X东是否公关阴谋论谁在意——媒体争相报道;


你如何玩二次传播?


谁不敢玩弄顾客——


七、苹果的顾客经营(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第八式:饥饿营销是最好的厨师


需求=效用/欲望。放大产品效用,放低顾客欲望。


就效用而言iPhone 4S边际创新而已;但发布前抛出概念、保持神秘引燃热议;上市时乔布斯产品发布秀放大效用;上市后“产能不足”、“限量放货”、“上市延期”、“黄牛囤货”种种稀缺,让顾客放低欲望从“没有5分钱买不到的忠诚度”移至“跪求一机”,果断入手。


就效用而言iPhone 5S边际创新而已;但限量发售土豪金版,让顾客放低欲望从“颠覆创新”移至“跪求一机”,果断入手。


你如何放大效用,放低欲望?


第九式:构建SBC(Self-Brand Connection)


为什么认知苹果?因为我就是i。


苹果i前缀,让Self-Brand。


为什么认可苹果?因为我们是crazy ones。


苹果Here's to the crazy ones,让Self-Brand。


为什么认购/重购苹果?因为我们离不开tools。


苹果make tools for these kinds of people,让Self-Brand。


苹果重定义人机交互,让Self-Brand。


为什么分享苹果?因为我们Think different。


Apple and you'll see why 1984 won't be like "1984",让Self-Brand。


顾客如何与你Self-Brand?

B. 苹果电脑露天展会的流程以及所需的材料

费心亲手帮你写了一份,绝非转载:

XXXX展览会邀请函
尊敬的XXX:
您好!
感谢您对XX事业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支持!XXXXXX公司将于XX年X月X日-X日在XXXXX展览中心举办XXXXXX展览会,此次参展面积将达到100余平米,展台分为XX区、XXX区等功能区,真诚邀请您届时莅临指导,我们将不胜感激!
本次展览会的目的,是为了对XXX新产品的宣传推广,融洽客户关系,推进XXX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展现XXX公司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
为了感谢您的热心参与,本次展览会将安排抽奖活动,奖品设置如下:
123。每位到场来宾还将得到纪念品一份。

顺颂商祺
附:XXXX展览会组委会名单(总指挥,市场推广组,接待组,技术组,业务组等等,也可不附)

XXXXXXX公司
年月日

C. 苹果公司的基本销售模式是什么

软件硬件结合。

苹果公司成功的秘密上至乔布斯,下至苹果公司的普通一兵,都没有向外界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有的或许是讳莫如深,无可奉告,而更多的人则是认为:苹果的成功天经地义。

终于,苹果一个高管偶然接受采访的一句话泄露了天机:“苹果成功的秘密在于把最好的软件装在最好的硬件里。”

最简单的语言往往直指人心,苹果如此诱人的秘密就在于其创造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就是如何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系统。商业模式创新比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更为重要,有时其功力丝毫不亚于伟大的技术发明。

(3)苹果电脑营销过程扩展阅读

苹果公司的关键资源就是它拥有一个出类拔萃的CEO 乔布斯,一个代表电脑产业历史和独立精神的高端品牌,还有一批业界领先,非常有创新能力和完美精神的产品设计和开发人员。

因为在硅谷和好莱坞的丰富创业经历,乔布斯成为游走于IT 和电影产业之间的几乎独一无二的CEO,一个集技术、艺术和战略才华三位一体的CEO.如果电影和音乐界非要在IT 界选一个代言人的话,那无疑就是乔布斯。

只有乔布斯才能意识到内容需要网络,才能在网络需要内容的适当时机将信任自己的电影和音乐界绑到自己的船上来。

尽管苹果公司在上个世纪90 年代渐趋衰落,但是其品牌仍然在很多人心中光芒万丈,不可替代。还是以iPod 为例,iPod 在设计上的唯美,加上完整的价格体系,覆盖高、中、低端的产品线,出色的销售方案,Apple 的品牌形象达到了空前高度。

作为时尚新宠,iPod 吸引了各界的关注,在短短不到6 年的时间,iPod 累计销售量已经接近1.1 亿台,更有超过1000 家公司皈依到iPod 门下。到第6 代iPod 亮相,iPod 已经稳固地成为全球化商业和群体性流行趋势的头号恒星。

D. 苹果电脑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品牌销售,口碑好,大家争相购买,水货行货两不误,直营代购也齐全。

E. 苹果公司的营销策划

苹果公司的营销策略主要分为两点:
一、iPhone的饥饿式营销策略
在市场营销学中,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饥饿营销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苹果公司对iPhone的营销并非简单的饥饿营销,而是极端的饥饿营销,它们先是避而不谈,只告诉市场,将有新产品iPhone面试,但是之后的很长时间对于iPhone的信息近乎没有,等到市场极端渴望从各种途径获得产品信息时,再对iPhone进行简单介绍。等到iPhone正式上市之后,其广告便铺天盖地,通过各种形形色色的途径让你天天看到、处处看到。这种极度的反差,让消费者犹如久旱逢甘露,突然间对iPhone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购买冲动,从而获得成功。
每隔一阵子才透露一点新信息的手法,使得iPhone的讨论声浪与人气不断维持及提升,各大讨论版上不断交换意见、比较信息,成功运用消费者的力量帮iPhone做免费的广告。iPhone在展示时也刻意隐藏手机画面上十二个图示中的其中一个,不但制造神秘性,也引发外界不断猜测这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新功能。最后才公布这一图示具有浏览YouTube(编者注:世界上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和上传、下载影片的惊喜功能。
二、iPhone的口碑营销策略
苹果公司的口碑营销也是其主要的法宝之一,它通过对消费者进行文化认同的培养,逐步培育长期的客户。有一个故事是关于“苹果”超级爱好者的,说的是一个中国男孩在他五岁时,他的父亲给他买了一台“苹果”电脑,爱上“苹果”的这名小男孩从此购买了关于“苹果”的所有个人设备。后来他应聘到一家世界级顶级公司,在那个顶级公司里他只做一件事,就是用“苹果”的电脑做PPT程序。再后来他回到中国,办了一个个人的“苹果”博物馆,自愿不拿工资推广“苹果”产品和文化,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喜欢。他喜欢“苹果”所有的功能,因为这些功能都是极致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苹果”产品出售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一种“苹果”文化,它代表着创新、酷设计、以人为本、简单操作等等。

F. 苹果电脑公司发展史

苹果公司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这里简略介绍一下他的发展轨迹。设计在线.中国

-Steven Wozniak和Steven Jobs这两个天才少年在高中的时候已经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Wozniak有机会涉足计算机设计领域,并在1976年设计出后来被成为Apple I 的电脑,附有远见的Jobs坚持要试着去卖这台机器。于是1976年4月1日,苹果破土而出了上海工业设计。
Apple I市场反应冷淡。直到1977年Apple II诞生并作了第一次商业展示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苹果的销量大幅增加,造型设计公司的规模也自然而然的扩大。
-1979年Jobs和其他几个工程师慕名访问了施乐公司的PARC试验室,并从那里“偷学”到了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苹果电脑。
-1980年苹果已经有几千名雇员,并且产品开始销往世界各地,苹果成了电脑的代名词。
-1983年,外观设计Jobs开始聘请前百事可乐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任苹果的CEO,相信他会让这棵未老先衰的苹果“枯木逢春”。
-1985年Jobs和Sculley的分歧越来越大产品设计,苹果的Jobs不得不离开了苹果。Sculley获得了工业设计苹果绝对的领导权。
-1987年,苹果发布其Mac II,功能强大的家用计算机,月销售达到5万台。苹果又过了几年好日子。
-1991年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是:Mac OS,但其与流行的兼容机软硬件不兼容。这大大束缚了它的发展。这曾经非常成功的市场策略,现在却让它吃尽了苦头,微软的操作系统很快占领了广大的市场。
-1993年6月他们免除了Scully的职务。设计在线.中国
-1994年苹果发布其家用机PowerMac。第一台基于IBM和Motorola合作开发的高速处理器PowerPC芯片的机型。但因为其封闭的市场策略,只有少数厂家得到有限的技术许可,仍然不能很好的打开市场。面对开放的兼容机市场,苹果的大门却越关越紧,路也越走越窄。
-1995年微软WINDOWS95发布,这更令其雪上加霜。苹果的冬季来临了。
紧接着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苹果急需一名能引领其走出低谷的带路人,但迟迟没有挑选出来,面对奄奄一息的苹果,众多的商界骄子们望而却步。
-1996年在众多昔日同事的支持下,jobs开始在公司中起作用,成为事实上的领导人,被称为“过渡总裁”。但此时苹果的股票降到5年来的最低点,Jobs面临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挽救心爱的苹果。
-1997年11月10日,苹果宣布将通过电话和网络开展直销Power Computing,结果销路很好,紧接着又推出了一款新机型:PowerMacG3
复苏的迹象慢慢的显露出来,苹果终于制止了下滑,开始连续几个季度微利。Jobs继续着他的复苏计划,又推出了真正的划时代苹果传奇产品:iMac(1998年)、iPod(2002)

苹果的传奇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苹果之所有能有传奇般的发展,开发出传奇般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公司传奇般的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他的传奇人生得从他的出生前讲起。

1955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生于硅谷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在校研究生,生母将他送给别人收养。养父母是典型的蓝领工人,并没有优越的环境。

1972年乔布斯17岁,他来到位于波特兰大的里德学院上大学,在那里开始探索印度佛教,从学生宗教领袖那里学会了如何做推销。在那里读了六个月后,乔布斯决定退学,并且坚信日后会证明这样做是对的。

1974他到印度朝圣,漫游后反而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爱迪生对世界的贡献比佛教大师要大得多。于是他回到硅谷参加了沃兹尼阿克创立的自制电脑俱乐部,才有了个人机的面世。

1976年在 20 岁时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沃兹(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Wozon)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十年后,苹果公司就从车库里我们两个人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20 亿元资产、4,000 名员工的大企业。

1986年30岁时,乔布斯被自己办的公司解雇了。怎么会被自己办的公司解雇呢?原来随着苹果公司越做越大,苹果公司聘了百事可乐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与乔布斯一道管理公司。随后我俩对公司前景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最后我俩反目了。这时,董事会站在了John Sculley那一边,所以在30岁那年,乔布斯离开了公司。

从苹果公司被挤出后乔布斯感到失落,但不久就振作起来。他虽然不是技术人员,但却是独具慧眼善于开拓新产品的奇才。1985年9月他卖掉所有苹果股票重新创业,但仍保留有一股以便获得年度财务报告,并用以寄托他对苹果的深情。

乔布斯新建了Next公司,准备开发新一代电脑,同时买下影视动画公司Pixar(后来成为世界最有名的三维动画公司)。

苹果为了要使用Next的新技术,于1996年底用4亿美元收购了Next。但经营不得法,并没有获得应有市场。反而因成本太高造成亏损。设计在线.中国

1997年7月因连续5个季度亏损,最高执行官阿默利欧只好辞职,当时苹果已接近破产边缘,人们又想起了乔布斯,于是在紧急关头他又被聘任为临时总裁兼最高执行长官。(1985年乔布斯被董事会解职,美国电脑产业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康柏和戴尔都在此期间脱颖而出。而作为个人电脑的始祖,苹果却步履蹒跚,十年内它换过3任CEO,年销售额却从110亿美元缩水至70亿美元。)

乔布斯回到苹果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缩短战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其次,发扬苹果的特色。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所以他要使苹果成为电脑界的索尼。上任伊始便着手开发iMac,使得电脑非常适合家庭的使用。第三,便是开拓销售渠道,让CompUSA成为苹果在美国全国的专卖商,使Mac机销量大增。第四,调整结盟力量。同宿敌微软和解,取得微软对它的1.5亿美元投资,并继续为苹果机器开发软件。同时收回了对兼容厂家的技术使用许可,使它们不能再靠苹果的技术赚钱。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取得成功,苹果扭亏为盈。现在人们谈论的是恢复青春活力后的苹果将会怎样推动电脑事业的发展,而不是苹果行将破产。使苹果起死回生的正是刚43岁的乔布斯。

就在苹果前景一片大好的2004年,乔布斯被诊断患了癌症。一次扫描检查,结果清楚地表明乔布斯的胰腺上长了一个瘤子,确诊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最多还能活 3 到 6 个月。乔布斯做了手术,现在好了。这是乔布斯和死神离得最近的一次,这次经历之后,乔布斯对人生的感悟体会的更加深刻,他说:人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囿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想的结果而活。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自己的心声。最主要的是,要有跟着自己感觉和直觉走的勇气。无论如何,感觉和直觉早就知道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他都是次要的。求知若渴,大智若愚。这也是乔布斯一直想做到的。

人们认为乔布斯具有技术、管理和文化的三张面孔。在技术方面,他是使电脑成为消费产品的倡导者;在管理方面,他是善于随机应变的企业家;在文化方面,他是电脑文化的革命家。
1985年他被里根总统授予国家科技勋章,1987年获杰弗逊杰出公共服务奖。设 计 在 线 . 中 国
盖茨对乔布斯的评论是:“我不过是乔布斯第二,在我之前,苹果电脑的飞速发展给人以太深的印象。”

苹果的传奇设计

1998年后苹果公司复兴,虽然苹果公司的每个产品几乎都是艺术品级的设计精品,但苹果公司真正的能称得上传奇产品只有两个:这就是 iMac 和iPod,这两个产品真正实现了苹果巨人的复活,使得苹果时代又一次到来了。

G. 如何推销苹果笔记本

1.淘宝
2.向你身边的朋友销售
3.要求你身边的朋友帮你卖广告
4.打印一份宣传单张,张贴在学校的公告栏(或者楼梯之类的地方)
5.和你学校的电脑协会合作一下,做个展示活动.

6.如果你是工作的,那么你就以 你认识苹果专卖店的人 的身份去说帮同事,朋友购买可以便宜
7.和你附近或者认识的电脑销售店铺合作,做一个展柜.

8.销售时候,对学生或者年轻用户应该强调 潮,引领社会潮流,高人一等,而对一般中年用户而应该强调 安全,稳定,更易用,售后完善.总之比Windows怎么好就说吧.老年用户我相信在中国还不会主动买电脑的.
9.销售时候,尽量避免以价格说是,因为苹果的价格出名贵了.但是,在顾客由于买和不买之间时候,你便宜1000到2000说是折扣..那么别人就会相信你的是正货了.不要透露正确的来源,而用他们思想中的"正确来源",就是行货咯!
10.如果顾客没有犹豫就购买了,那么原价卖给他吧!他会更安心的..因为中国人相信行货,正货永远都是不会便宜的.

10点建议....可能不全面哦.自己多多思考吧..多点思考,如果是自己买......而不是自己卖!

H. 苹果公司的营销策略

①未曾营销先造势

②饥饿式营销

③体验营销--让用户亨受不一样的神秘感受

④口碑营销-让手机从通迅工具变成时代玩具

⑤人性营销的极至

I. 苹果公司的销售模式

苹果公司的营销模式,最重要是抓住了“人性”二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打造苹果文化,培养疯狂的苹果粉丝。苹果电脑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一个鲜明的印记。

  2. 苹果的饥饿式营销。培养了大批的忠实的Fans后,苹果开始推行其“饥饿营销”的营销模式。苹果使其市场处于某种相对的“饥饿”状态,这有利于保持其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和对产品升级的控制权。

  3. 苹果的体验营销。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产品和应用,并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需求,体验式消费则成为苹果的主要营销模式。

“苹果”现在已经成为流行时尚的代名词,而坐落于美国硅谷的苹果股份有限公司可谓是家喻户晓,旗下的产品是所有潮流人士追求的宠儿,其中的市场营销原理很值得我们深思。

J. 苹果公司与营销

从营销上看,乔布斯创造了一个神话。
品牌世家:http://www.ppsj.com.cn

当今各种营销概念横流,让人无所适从,也许乔布斯没有脱离4P或4C营销理论,但他却一直抓住营销的四个根本,形成了一个循环:文化、产品、品牌和口碑。

营销的起点:文化苹果有着一种创新理念:将每种科技发挥到极致,既能让人们吃惊、兴奋,又知道如何使用它。“苹果永远在问:这将给用户提供何种程度的便利?这将对用户有多重要?”乔布斯说。

这种作法让苹果文化与顾客需求很好地融为一体。

回顾苹果历史,自1976年苹果电脑横穿出世后,创始人乔布斯和Wozinak以特立独行的做法,让苹果迅速成为明星公司,革命性的产品Macintosh电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却同时也因内部管理问题使乔布斯于1985年离开了苹果公司。

但是,苹果电脑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一个鲜明的印记,那就是:优越的性能、特造的外形和完美的设计,苹果电脑意味着特例独行,意味着“酷”的工业设计,意味着时尚。苹果电脑虽然市场占有率不高,不过却形成了一批忠实的“APPLE-FANS(苹果迷)”。

1996年12月,乔布斯重归苹果后,着手的就是重新树立起苹果式的创新文化,他把苹果文化当作营销的起点。

从升级操作系统Mac OS 8到推出半透明的iMac,到强大操作系统Mac OS X,到iPod、Power G5,再到现在的iphone和Apple TV,乔布斯都力图让创新产品都符合消费者心目中的苹果文化印记,因为要求苛刻,以至于苹果每年只能开发出1、2款产品,但几乎每款都让消费者欣喜若狂:这就是我的苹果!可口可乐在大众心智的可乐阶梯上占据首位并因此代表美国价值,乔布斯也做到了让苹果在创新产品和创造文化上占据首位而有一个营销的起点。

营销最本原的推力:产品在发布iPhone时,乔布斯称iPhone为“革命性的移动电话”,将“完全改变电信行业”,因为它结合了iPod、手机和互联网通讯设备等功能,相对于当前难操作的智能手机是一次“飞跃”。

乔布斯喜欢重新定义产品,喜欢创意的设计,他还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喜欢把产品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不愿对技术进行授权,不愿开放平台。目的都是为了占领技术的制高点,让营销苹果变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iPhone的推出并不让许多人看好,就如在乔布斯在2001年发布iPod时的情形一样。因为价格过高,业界都不看好其前景,甚至有人把iPod四个字母拆成“idiots price our devices”--白痴给我们的产品定的价。

iPod推出第一年,只售出10万台,但到2002年,乔布斯一方面降低产品价格,一方面作出让步,让PC用户也可以直接使用iPod,改变以往苹果产品与windows不兼容的做法,市场开始爆发,一年内售出160万台相关产品,较前一年超过100%的高增长;2003年乔布斯又推出“苹果iTunes音乐商店”,提供网上下载,每首歌曲99美分,其中65美分付出唱片公司,如今iTunes已经变成数字音乐、数字视频的综合网络销售平台,支撑苹果向消费电子公司转型,iPod在MP3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

同样,Iphone一发布就能吸引消费者,能影响股市,所有这一切,都脱离不了一个核心,那就是伟大的产品,包括其中的平台服务。产品和服务是营销最本原的推力。

苹果能在营销上屡屡出奇制胜,都是基于乔布斯能让苹果创造出伟大的产品。虽然苹果推出的产品也有不少是失败的,但主要有乔布斯在,苹果总能很快就从失败中走出来,因为有高招的技术作为基础。在操作系统、图形处理、工具软件上,苹果的技术是一流的,而苹果新进入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获到了突破,在工业设计和创意上,也是有口皆碑。这是创造伟大产品的基础,也是支撑一个公司成长的核心。 营销的子弹:品牌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更名为苹果公司(Apple Inc),从电脑生产商全面进军消费电子领域,这种冒险的决策是乔布斯的招牌做法。

乔布斯要改变苹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电脑不是苹果的全部,苹果除了电脑,还网络、渠道平台,还有iPod、iPhone、Apple TV,未来可能还有游戏!我们的日常生活都被众多品牌包围着,可以说这个年代是品牌制胜的年代。品牌是建立在顾客身上,而不是产品身上的。认为做好产品就做出了品牌,是中国企业人的普遍误区。而我们不光看到品牌形象及商标,还要看到隐藏在品牌后面的一些重要因素,如文化、顾客价值及回报等等,这些因素是建设品牌最重要的元素。

“全部都是在屏幕上控制!酷吧!”乔布斯在发布iPhone时说。insanely great--酷毙了!这正是乔布斯一直要追求的产品类别,他要的就是这种装有苹果文化的品牌形象。

为了促销产品和推广苹果品牌,乔布斯倡导着一种“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的广告宣传方式,这些独特的广告宣传不仅让消费者鲜明地记住苹果,同时也鞭策苹果不断地进行创新。

乔布斯的另一策略是设立“苹果专卖店”,增加顾客的体验和展示产品,强力进行品牌营销。

营销的自行驱动:口碑营销乔布斯天生地对口碑营销有着良好的感觉。他总能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强烈注意,强烈地谈论苹果。

苹果举办Mac-world年度大会,跟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举办时间一样,除了表达一种特立独行外,口碑营销的技巧掌握得好极了。

两大盛会同时举办,关注度无比集中,苹果此时发布iPhone和Apple TV,不想听到乔布斯说的话都很难办到。

乔布斯拿出了酝酿多时的“杀手锏”—— iPhone和Apple TV的相关信息,以及苹果公司进行转型,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让大家都有了谈资。人们之所以会谈论,是因为你提供了一些他们可以谈论的东西。让人们有谈资,是启动口碑营销的惟一途径。加上苹果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更是推波助澜,最后连苹果如何把保密工作做得出色都有媒体专门去爆料,也成大家谈论的焦点。

乔布斯还有一策略,即还充分利用商标争议。这边iPhone刚发布,马上就传出思科要起诉苹果的消息,因为思科子公司Linksys2000年收购了Infogear公司,从而获得了iPhone的商标权,思科的Linksys部门之前已经推出了iPhone手机。目前思科与苹果有关商标问题的谈判仍在继续中。

如此这般,看点、谈资众多,乔布斯通过口碑营销来领导苹果的品牌及公司。

根据着名统计机构NPDGroup调查,苹果在过去5年里已经在全球卖出6800万部iPod,与其搭配的iTunes在线音乐商店也占领了全球75%的网上数字音乐市场,借助iPod+iTunes,苹果公司已经发掘出了一个强大的“i生活”族群。

凭着这强大的基础,乔布斯能成功吗?苹果手机会“叫好不叫座”吗?现在尚难预料,不过,乔布斯的营销学不妨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