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苹果设备 » 苹果天文软件控制赤道仪
扩展阅读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安全 2025-08-21 21:42:33
找不到wifi网络吗 2025-08-21 21:40:09

苹果天文软件控制赤道仪

发布时间: 2022-09-02 16:51:53

① 请问天文爱好者需要下载哪些天文软件

电脑终端:
星图类: 虚拟天文馆Stellarium
the sky
Starry Night
Sky Map
celestia

WWT
摄影大类:
赤道仪控制:
ASCOM
EQMOD
PAM
导星类: MaximDL
PHDGuider
Metaguide
图片处理类:MaximDL
深空处理 Deep Sky Stacker
CCDstrack2
IRIS
RegiStar
PixInsight
Fitswork
FITS_Liberator
Celestia
eXcalibrator
StarSpikes
Pit
行星处理 RegiStax
Auto Stackert
PTgui
拍照辅助: CCDSoft
CCDInspector
PintAide
APT (针对佳能单反用户)
寻找彗星类:CometHunter

手机移动终端:
SkySafari
IOS系统 Star Walk
android系统 Star chart
Google sky
我暂时用过这么多,当然还有很多。

② 天文望远镜赤道仪怎么

赤道仪上刻的是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和赤纬。赤纬是固定的,时角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通过Stellarium这类天文软件碰到。

不过,我个人是不推荐这样的方法的:

  1. 使用时角和赤纬的前提是校准极轴,这一点对于新手来说是很困难的。而且,一般的80eq也没有精校极轴的设备。

  2. 80eq的精度并不大,如果按照其上刻度,也就大概能精确到5°的范围,这样的误差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当然,并不是没有使用的价值。比如我要找某颗星,然后和某颗亮星赤经相同,就可以找到亮星,然后调节赤纬,是找到某颗星的一种方法。

③ 天文望远境上的赤道仪怎么用,请懂者指教。谢谢了!

使用方法

这个速度就是每天360度(因为地球每天转一圈嘛)。这就是所谓的自动跟踪。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手动的赤道仪,你就得每隔一定时间调整一下赤经(或时角)旋钮,赤纬则无需调整(当然这是理想状况,如果极轴对得不够准,还要适当微调一下赤纬)。毋须同时调整两个轴,便于跟踪,这就是要使用赤道仪的根本原因

很多天文普及书籍会教大家通过计算时角来找星,而根据我的经验,真正做业余观测时使用时角并不方便,因为得先算出恒星时,还要知道你想观测天体的赤经赤纬值。加上时角盘的精度的问题,这样找星远不如用星图直接找星方便。

所以,只有对于那种有固定底座、极轴已经对准的固定望远镜,以及对星座很不熟悉的人,它才有优势另外,直接用天文望远镜找星的确是有点困难的,因为主镜的视场往往很小。所以天文望远镜通常都有一个寻星镜,它的视场比较大,用于辅助找星。

当然,如果有一架双筒镜帮忙,会轻松很多。这就是很多有经验的爱好者建议初学者先买双筒望远镜的缘故。

(3)苹果天文软件控制赤道仪扩展阅读

操作流程

如果望远镜带有赤道仪,则必须调节望远镜赤经和赤纬轴平衡。(具体步骤省略。)

1.调节主镜和寻星镜的光轴平行

将望远镜安装完毕后,首先我们选一处比较大的建筑目标,如烟囱,空调室外机等。不要管寻星镜,先选择望远镜配备的最大F值的目镜安装到主镜上(一般为20mm或者8mm),用主镜慢慢找准所看物体,这里用一个空调室外机上的标志做例子,我们选择大物体是为了让主镜能够很容易的找到。

大的物体很好找,我们调节焦距系统使影像清晰起来,并让影像处于主镜视野中心,找到后,把脚架全部锁紧。注意,仔细的观察主镜里的影像,在脑子中把主镜视野画个十字平均,看看中心点是影像的什么部分。

2.调节寻星镜

主镜已经把影像定下,下面来调节寻星镜。转动寻星镜上的三个螺丝慢慢的调节,把刚才在主镜中心的影像尽量的调节到寻星镜十字丝的中心,一定要耐心,这可能是最心急的时候。

这里要注意,有时候我们确实把影像调到了中心,但是观察三个螺丝,有可能其中一个没有顶在寻星镜上,这说明这个调节不成功,只是碰巧而已,所以一定要观察三个螺丝要顶到镜筒上,哪怕是只碰到一点,这也为以后移动镜子不会影响寻星镜。当把影像调节到中心,光轴的调节工作大功告成。

3.以上两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两只镜筒光轴平行,而不是观察某个体,一定要搞明白。

4.好了,两只镜的光轴平行了,我们就可以观测所有的物体。具体操作如下:

松开刚才锁死的脚架,慢慢的移动到观测物体的大致方位,要轻,否则寻星镜可能会晃动,前面的工作就白费了。

移动到大致位置后,首先通过寻星镜内观察瞄准,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到寻星镜的十字中间(是转动脚架,而不是寻星镜),到了中心后,观察主镜,你就会发现被观测物体老老实实地出现在主镜的视场中了,调节焦距就会变清楚。

这就是因为光轴平行的原因。如果你看不见,还是说明光轴没调节好,或者移动的时候不小心动了寻星镜,只能耐心的调节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赤道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天文望远镜

④ 信达小黑的EQ3D德式赤道仪怎么用

天极就是地轴和天球于北方相交的一点。即北半球星空旋转的虚拟中心点,北极星距离北天极角度差只有42′,还不到1度。所以如果你能看到北极星的话就对准北极星(让北极星在镜子的中央),LZ可以去下载一个星图软件,建议在平板电脑上或者手机上使用,因为它们自带陀螺仪可以用动作控制,而且方便,如果是苹果手机的话推荐GoSkyWatchPlantarium这款软件,找到北极星后使它在镜子中央(北极星的名字叫勾陈一)。如果找不到的话将你与主镜平行的极轴对准正北,对得越准越好 ,然后如图通过转动前后2个手柄使刻度指向你所在地区的地理纬度,用手机指南针就可以查到,因为北极星的仰角等于一所处地区的地理纬度。对准之后只需要拧赤经微调杆。就是下面的那个长杆子。差不多就是这样子,关于怎么安装LZ可以仔细看一下说明书或看一下视频教程,只要是反射式的天文望远镜都差不多,而且安装也不难,LZ也可以去网络天文贴吧去潜水看看。这是根据网上的教程和总结的,可能会有错误,我也准备入手一个小黑!

如何使用带赤道仪的天文望远镜

光轴调整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调节目镜调焦筒,使之垂直于主镜筒轴线
调节副镜,使之位于主镜筒轴线上
调节副镜,使之位于目镜调焦筒正下方
调节副镜指向,使目镜光轴经副镜反射后指向主镜中心
调节主镜指向,使其光轴与目镜光轴重合
以上只是调光轴的大致方法,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问题,有时很难控制精确度。这里首先介绍几个辅助工具:
带双十字线的窥管:

管的外直径同目镜接口直径,管的一端加盖,盖的正中心挖2mm直径的圆孔,管的另一端用白色棉线对称地拉上双十字线,两线间距3~4mm。管长用如下方法确定:从目镜调焦筒中放入窥管(窥孔在外),窥孔一端与目镜调焦筒外端口平齐,双十字线一端大约距副镜20~30mm即可。
做窥管的材料不限(如果你使用的是31.7mm目镜接口,可以考虑用柯达胶卷的黑色包装盒来制作做),关键是插入目镜调焦筒后要稳固,不能晃动太大。双十字线要拉正,相交处的小正方形与窥孔的连线应该是目镜调焦筒的轴线。
主镜中心定位点
剪一片直径5mm的黑纸,用两面胶准确地粘在物镜的正中心。(因为主镜的中心区域并不参与成像,所以这个黑点不会有负面影响)
主镜筒开口处十字线
在主镜筒开口处用粗线拉十字线,要求两线相互垂直,交点过主镜筒轴线。(在主镜开口处拉上十字线可能会影响对副镜的操作,所以最好标记出十字线与镜筒的四个交点的位置,觉得十字线碍事时可以先把它拆下来,必要时再重新拉上。)
这三个工具制作并不复杂,但你很快会发现它们很有用。借助它们,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一步一步地调整望远镜光轴了。
0.预调主镜指向
取下副镜,调节主镜后面的螺栓,直到从镜筒开口前看过去,十字线交点、物镜中心黑点、十字线交点在物镜中所成的像三者成一条直线时,表明主镜指向基本正确。(下面专门有一步是调主镜的,预先加这一步操作可以使下面的操作更容易。)
调节目镜调焦筒,使之垂直于主镜筒
将窥管装入目镜调焦筒中,从窥孔中观察,可以看到从窥孔到双十字线的连线(实际就是目镜调焦筒轴线)再延长,会与主镜筒壁交于某一点,标记出这一点,用尺子测量其位置,再参考目镜调焦筒在镜筒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判断出目镜调焦筒是否与主镜筒垂直。
调节副镜,使之位于主镜筒轴线上
取下窥管,装上副镜,大致调节副镜指向,使眼睛从目镜调焦筒中可以看到经副镜反射所成的主镜的像,同时也应该可以看到副镜和主镜筒开口处的十字线经两次反射后所成的像。从这些像中我们可以看出副镜和十字线的相对位置,如果副镜的圆心和十字线交点重合,说明副镜位于主镜筒轴线上,否则就需要做相应的调节。
调节副镜,使之位于目镜调焦筒正下方
从目镜调焦筒方向看进去,副镜显然已经位于调焦筒的下方,但经过这样看精度无法保证。此时,装入窥管,眼睛从窥孔看到的,最外圈是窥管的内壁(双十字线现在不起作用,可以不管),中间是副镜。副镜的外圆轮廓和窥管的内壁轮廓如果是同心圆,说明满足要求,否则要在主镜轴线方向调节副镜。(如果因窥孔太小、光线太暗而看不清楚,可以在与窥管正对的主镜筒内壁垫上一张白纸;如果窥管太细,看不到副镜的外圆轮廓,可以把窥管往外抽或缩短其长度。)
调节副镜指向,使目镜光轴经副镜反射后指向主镜中心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一面用眼睛从窥孔中观察,一面调节副镜指向,直到主镜在副镜中所成的像的外圆轮廓、副镜的外圆轮廓二者同心。
调节主镜指向,使其光轴与目镜光轴重合
用手电筒照亮窥管的双十字线,眼睛从窥孔看进去,可以看到双十字线、主镜的中心点所成的像以及双十字线经两次反射所成的像。调节主镜背后的螺栓,使上述三者同心。
至此,反射镜光轴调节完毕。下面给出从窥孔中所能看到的图象,以供参考。

上述各个调节步骤中,根据副镜支架的不同设计,下一步操作会对前一步的结果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必要时可以返回前面的操作,可能要有几次反复,最后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第一次调节会费一些工夫,一旦调好后,只要副镜支架稳固,以后的工作就轻松得多,即使为了运输而将主镜重装,一般只需调节主镜后的螺栓就行了,借助于窥管,可以很快将望远镜调整至最佳状态。
补充说明
一般认为光轴与副镜的交点在副镜的中心。在长焦距的望远镜中可以认为如此,但在大口径、短焦距的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中,副镜的尺寸也较大,副镜长边的两端到目镜的距离已经不能再近似认为是一样的了,请看下面的示意图:

光轴相交于副镜的B点,而不是副镜中心所在的A点。这相当于副镜从中心位置向主镜方向和远离目镜的方向都有一个位移。这两个方向的位移量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
位移量=副镜短边长/(4*主镜焦比)
例如我的望远镜副镜短边长35mm,主镜焦比为5,则两个方向的位移量都是1.75mm。
如果有此类短焦距的望远镜,需要把这种情况考虑进去。计算出位移量,在上述第2步调节中,应让副镜稍稍远离目镜方向;在第3步调节中,当我们看到副镜的外圆轮廓和窥管的内壁轮廓是同心圆时,实际上副镜已经向主镜方向有了位移,不需再额外做调节了。
天文望远镜的脚架台
望远镜的架台一般可分为地平式 支架和赤道式支架二大类。
一、地平式支架
地平式 支架是望远镜架台中最简单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有二根互相垂直的旋转轴系,一根在铅垂方向,叫垂直轴,也即是方位轴,另一根位于水平面内,叫水平轴,也即是高度轴。高度一般有0~±90。度盘,而方位则往往有0~360。度盘。如果跟踪天体周日运动(天体的方位与高度都随时在变化),必须同时二根轴旋转,且二根轴的旋转速度也分别需要不断地变化。因此,在普及望远镜中地平式装置多不采用,仅在以下情况下采用:
第一种情况是观测彗星及人造卫星的专用望远镜。为了方便地目视搜寻彗星,彗星搜寻者习惯于使用地平式装置,有的甚至将观测椅和寻彗镜设计成一体以减少观测者的疲劳。在专业或业余拦截观测人造卫星的仪器中,由于人造卫星运动速度快而大部分采用地平式装置。其中为全国各人造卫星观测站配备的广角望远镜和人卫打印经纬仪都采用地平式装置。此外一些流星雨观测者,也有将流星雨的拍摄装置设计成地平式的。
第二种情况是为了降低成本,也为了能兼顾地面观测方便而设计成地平式。此类往往用于价廉的天文望远镜,特别是采用一些木制脚架。爱好者自制望远镜时,为了方便制作而大都采用地平式,且高度及方位二根轴往往仅能手动。
地平式望远镜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基架稳定,圆顶随动控制较易,且价格也在同等口径时较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地平坐标与赤道坐标换算的软件精度越来越高,因此,地平式装置日益被天文工作者所接受。大型望远镜中也有采用。
二、赤道式支架
赤道式 支架有二根互相垂直的轴系,一根轴和地球自转轴平行,也即它和地平面的交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此轴是"赤经轴"或称"极轴"。它是跟踪轴,望远镜在跟踪天体周日运动时,回绕其转动。对于普及型天文望远镜中,往往设计有电动跟踪装置,此跟踪轴的转速是24h一转,也即150/h,或15'/min。另一根轴叫"赤纬轴"。对于某一特定天体观测,望远镜可同时旋转赤经和赤纬两根轴系,而对于恒星等天体观测,往往只要赤经轴跟踪即可(赤纬仅在找星时旋转)。因此,在普及型望远镜中,很多将赤纬轴转动设计成手动的。由于跟踪天体仅要赤经轴以相同的方向和速度旋转,十分方便。这也就是在普及型天文望远镜中,绝大部分采用赤道式装置的原因。
赤道式 支架有德国式、英国式、摇篮式、马蹄式及叉式等许多种。在普及望远镜中,对于赤道式装置,应用最多的是德国式与叉式。

赤道仪的使用方法
追踪因日周运动而移动的天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赤道仪式台架,确实比经纬仪方便得多。只要明白了使用的要领,作目视观则或照相均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晚间的星空, 以北天极和南天极联机的自转轴为中心,每日旋转一次,称为日周运动。在赤道仪的台架上,把极轴(或称赤经轴)向北天极延长(在南半球时向南天极),就能简单地追踪星星的移动。换句话说,让赤道仪的极轴和地球的地轴平行,这个作业称为极轴调整,使用赤道仪时绝不能忘记,事先要与极轴对准平。

赤道仪的台架分为附有赤经、赤纬微动杆的, 以及附装极轴马达追踪式两种。附有微动杆的比经纬台的星星追踪方便, 但须连续手动以便继续追踪, 如果预算许可,最好是采用马达追踪式,会方便得多。必须调整赤道仪赤纬轴和极轴全体的平衡。如果平衡状态调节良好,固定螺丝放松时镜筒会静止,赤道仪的运转就会很圆滑,使用起来很平稳。

那我们就主要讲讲德国式赤道仪的使用方法吧!
(一) 赤道仪简介
肉眼可见的天体,用寻星镜就可对准,赤道仪之作微调跟踪之用。而深空天体就必须利用赤道仪的时角、赤纬度盘才能找到。
赤道仪有三个轴:
1. 地平轴。垂直于地平面,下端与三脚架台连接,上端与极轴连接,有地平高度刻度盘。绕地平轴旋转可调整望远镜的地平方位角。
2. 极轴。一端与地平轴相连,上下扳动极轴可调整地平高度角。另一端与赤纬轴成90�0�2角连接,装有时角度盘,用于望远镜指向的时角(赤经)调整。
3. 赤纬轴。与极轴成90�0�2相连,上端与主镜筒成90�0�2相连,以保证镜筒与极轴平行。下端连接平衡锤,装有赤纬度盘,用于望远镜指向的赤纬度调整。

(二)对准、观测深空暗天体

第一步:极轴调整。使望远镜极轴和地球自转轴平行,指向北天极。
1. 主镜与赤道仪、三角架连接好,把有“N”标志的一条腿摆在正北方。调整三角架高度,使三角架台水平。
2. 松开极轴(赤经轴)制紧螺钉,把主镜旋转到左边或右边。松开平衡锤制紧螺钉,移动平衡锤,使望远镜与锤平衡。把望远镜旋回上方,制紧螺钉。
3. 松开地平制紧螺钉,转动赤道仪,使极轴(望远镜)指向北方(指南针定向),制紧螺钉。
4. 松开极轴与地平轴连接制紧螺钉,上下扳动极轴,使指针对准观测地点的地理纬度(例:济南地理纬度为+36.6�0�2,即北纬+36.6�0�2),制紧螺钉。
5. 松开赤纬轴制紧螺钉,转动望远镜使其与极轴平行(亦即与当地经线圈平行),制紧螺钉。
6. 从望远镜(或调好光轴的寻星镜)中观看北极星是否在视场中央,如有偏差,则需对极轴的地平方位角,地平高度角作精细调整,直至北极星在视场中央不再移动。
7. 拧动时角刻度盘,零时(0h)对准指针;拧动赤纬刻度盘,90�0�2对准指针(有的在出厂时已经固定好90�0�2或0�0�2)。
至此,您的望远镜就与地球自转轴、观测点子午面完全平行。任凭地球转动,望远镜始终都对着北极星。
特别提示:极轴调整好后,三脚架、极轴方位角、高度角都不能有丝毫移动,否则要重新调整。北天极与北极星不完全重合,而是向小熊座β星偏1�0�2。

第二步:计算出观测点观测时刻的地方恒星时。
例:计算2002年5月1日北京时间19时的济南地方恒星时。
1. 从当年天文年历(北京天文馆每年出版一本)中查出2002年5月1日世界时0h格林尼治地方恒星时为:14h35m00s。
2. 从相关资料中查出济南(观测点)地理经度为东经117�0�2,化为时角为7h48m00s(15�0�2=1h,1�0�2=4m,1’=4s)。
3. 用下面公式计算
s=S�0�2+(m北-8h+λ)+(m北-8h)*0.002738
式中 s 地方恒星时,在观测点所测定的春分点γ的时角
S�0�2 世界时0h格林尼治地方恒星时
m北 北京地方平时
λ 观测点的地理经度(时角)
8h 北京时间是东八时区标准区时
0.002738 换算系数(1/365.2422)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S=14h35m00s+(19h00m00s-8h+7h48m00s)+(19h00m00s-8h)*0.002738
=14h35m00s+18h48m00s+00h1m48s =33h24m48s
因为结果大于24h,所以要把其中的24h化为一天,减去24h。S=43h25m13s-24h=19h25m13s
答:2002年5月1 日北京时间19h00m00s时的济南地方恒星时是
5月2日09h24m48s。

第三步:计算被观测天体观测时刻的时角(t)。

t:以本地子午圈为起点,由东向西将整个圆周分为24小时(每小时等于15�0�2)。
例:狮子座内的m65(河外星系)。
1. 查出该天体在天球上的坐标为:
赤经α=11h18m00s;赤纬δ=13�0�213’。
赤经α:天体在天球上的经度,以通过春分点γ的经纬为0点,由西向东将圆周分为24小时。
赤纬δ:天体在天球上的纬度,以天赤道为0�0�2,向北正向南负,各分90�0�2。
2. 用公式计算
t=s-α t=09h24m48s-11h18m00s= -1h53m12s

第四步:操作望远镜对准天体。
1. 松开赤纬轴制紧螺钉,旋转主镜,先对准天赤道(赤纬度盘0�0�2),然后向北旋转δ=13�0�213’,对准赤纬度盘指针,制紧螺钉。
2. 松开极轴制紧螺钉,绕极轴向东(时角t为负)旋转望远镜,将m65的时角-1h53m12s对准时角刻度盘指针,制紧螺钉。
3. 先用低倍镜观测m65,如不在市场中央,可用赤经赤纬微调手轮将天体调整到视场中央。由于地球转动,目标会渐渐移出视场,要不断用微调手轮跟踪。若为自动跟踪赤道仪,打开电门即可。

特别提示:第二天再观测该天体时,因地球公转,该天体的时角将增加3m56s,变为-1h49m16s。

望远镜的保养和维护
1.擦拭透镜时,用附带的绒布或其他柔软、洁净的布(纸). 最好的用专业的麂皮。
2.清除残留的脏点或污迹时,可滴上一、二滴酒精. 不可以用水擦拭。
3.把望远镜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4.不要试图清擦望远镜内部或拆卸望远镜. 拆卸之时最好有专业人士在旁。本店长期维修望远镜,天文望远镜,如有客户维修不了的,可以来本店维修。本店售出产品均免费维修。
5.不要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那会刺伤你的眼睛)
6.不要对望远镜重摔、重压或其他剧烈动作.(那样容易导致重影或者镜片损坏。)

⑥ 如何调赤道仪,

首先 你要知道赤道仪是做什么的 他的作用是什么? 赤道仪的基本作用跟经纬仪一样是架着天文望远镜 精准观星的设备 不过赤道仪更精密一些 根据发展历程 从完全手动 到单轴电跟 到后来的双轴电跟 以及完全的自动化GOTO系统 。除了完全自动化的这种有点不一样以外 其他的赤道仪基本原理一样。作用就是抵消地球自转 让所其观测天体 能一直在其设备的视场内,拍摄的话就是保证长时间曝光不脱线(由于赤道仪的精度相关问题一些超长时间曝光还需要导星 辅助) 还有北半球 南半球使用也是有区别的 他们分别指向的极是对立的(北半球只看的到北极星 南半球刚好相反 这个好理解) 电跟转向也 要相应调整 不然就会南辕北辙的。
使用方法 说简单点就是先将赤道仪的极轴镜 中心视野调整到 极区 我们是北半球 当然就是北极星了 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极点 由于岁差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迁也会带来一些误差 我们要根据极轴镜里面的刻度盘以及实时的时间把北极星套在刻度盘里特定的区域里 你调试的越准 你的观测设备对准的时间也就会越准 (拍摄的话就是保证不脱线的时间越长) 还有 对极轴前 观测设备跟赤道仪的平衡重锤 之间的平衡 还要调整好 就像天平一样两边都是稳稳的就对了 不然影响你准度不说 还会很伤你赤道仪的 这就是大概的调整了 一些细节上的 还需要你去实践 以及你的细问了 呵呵

⑦ 赤道仪怎么操纵怎样对极轴用赤道仪跟踪某个星体的时候,要不要调赤经赤纬

抱歉 ,这个我也不懂,我帮你找些资料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使用方法 : 赤道仪使用时首先要将其极轴对准北天极。完全对准后,望远镜对向任何的星星,赤纬都不需要再调整,只需要让望远镜在赤经(或称时角)方向按星星的行进速度匀速转动,就可以让这颗星一直保持在望远镜的市场内。这个速度就是每天360度(因为地球每天转一圈嘛)。这就是所谓的自动跟踪。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手动的赤道仪,就得每隔一定时间调整一下赤经(或时角)旋钮,赤纬则无需调整(当然这是理想状况,如果极轴对得不够准,还要适当微调一下赤纬)。毋须同时调整两个轴,便于跟踪,这就是要使用赤道仪的根本原因 很多天文普及书籍会教大家通过计算时角来找星,真正做业余观测时使用时角并不方便,因为得先算出恒星时,还要知道你想观测天体的赤经赤纬值。加上时角盘的精度的问题,这样找星远不如用星图直接找星方便。 所以,只有对于那种有固定底座、极轴已经对准的固定望远镜,以及对星座很不熟悉的人,它才有优势。 另外,直接用天文望远镜找星的确是有点困难的,因为主镜的视场往往很小。所以天文望远镜通常都有一个寻星镜,它的视场比较大,用于辅助找星。当然,如果有一架双筒镜帮忙,会轻松很多。这就是很多有经验的爱好者建议初学者先买双筒望远镜的缘故。
简介:
要说赤道仪,应该先说一下地平式的装置。 地平式的装置很常见,是一种具有两根轴的支架,望远镜装在上面,可以很方便地调整指向的方向和高度。初学者使用地平式装置找星应该没什么问题:想看哪儿就指向哪儿好了!不知道要找的星的位置?看星图好了,按图索骥嘛。通过星图找星是不是很困难?其实不难。当然,前提就是你应该熟悉全天的一些亮星较多或有指向功能的星座。比如小熊、大熊、天鹅、人马、天蝎、天鹰、天琴、猎户、飞马、仙女、天狼、狮子(顺便透露一下,其实我也只认识那么多了,再问我就去查星图了)。反正我就是这样找到c/2001 A2彗星的。通过已认识的星座再去认别的星座,难度会小很多。所以我建议,初学者在开始认星时最好找一个已经认识星座的朋友指导。 但用地平式的望远镜看星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本来对准了一颗星,可一会以后,这颗星就跑到了视场外了,并且使用的放大倍率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这是因为每天星星都在做东升西落的运动。在地平坐标中,描述每颗星位置的两个值——方位角和地平高度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如果望远镜要一直指向某颗星,就必需同时调整望远镜的仰角和方位角。由于两个方向变化的量完全不一样,用这样的装置跟踪一颗星会相当困难(当然,现在用计算机导星的系统是可以做到在地平式装置下精确导星的。
于是赤道仪就应运而生。赤道仪(如右图)是为了改进地平式装置的缺点而制作出来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克服地球自转对观星的影响。大家知道,正是由于地球自转,星星才产生东升西落的现象。
知道了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难了,地球不断由西向东自转,24小时转360度,我们只要设计一个装置,让望远镜转动的速度和地球一样,而方向正好相反(由东向西),就可以消除地球自转的影响了。 从理论上说,赤道仪使用的坐标系是赤道坐标系。它相当于一个和星星一起旋转运动的大网格。由于它和星星一起转动,所以描述每颗星位置的两个值——赤经和赤纬是不变的。通俗地说,赤道仪就是一个试图让望远镜和这个网格一起转动的装置。 赤道仪使用时首先要将其极轴对准北天极。(理想的情况下)完全对准后,望远镜对向任何的星星,赤纬都不需要再调整,只需要让望远镜在赤经(或称时角)方向按星星的行进速度匀速转动,就可以让这颗星一直保持在望远镜的市场内。这个速度就是每天360度(因为地球每天转一圈嘛)。这就是所谓的自动跟踪。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手动的赤道仪,你就得每隔一定时间调整一下赤经(或时角)旋钮,赤纬则无需调整(当然这是理想状况,如果极轴对得不够准,还要适当微调一下赤纬)。毋须同时调整两个轴,便于跟踪,这就是要使用赤道仪的根本原因 很多天文普及书籍会教大家通过计算时角来找星,而根据我的经验,真正做业余观测时使用时角并不方便,因为得先算出恒星时,还要知道你想观测天体的赤经赤纬值。加上时角盘的精度的问题,这样找星远不如用星图直接找星方便。
所以,只有对于那种有固定底座、极轴已经对准的固定望远镜,以及
对星座很不熟悉的人,它才有优势(我在南京大学天文系的时候就是这么玩法,老师从不教怎么看星座。要看星?先算恒星时,再算时角……哈哈,烦!所以天文系毕业的学生在天上找不到星座一点也不奇怪呀……)。 另外,直接用天文望远镜找星的确是有点困难的,因为主镜的视场往往很小。所以天文望远镜通常都有一个寻星镜,它的视场比较大,用于辅助找星。当然,如果有一架双筒镜帮忙,会轻松很多。这就是很多有经验的爱好者建议初学者先买双筒望远镜的缘故。
类型
赤道式装置有许多不同类型,主要有: ①德国式 常用于安装镜筒较长的折射望远镜。赤纬轴的
另一端装有平衡锤。 ②英国式 赤纬轴在极轴当中,镜筒和平衡锤位于两侧,宜用于较低的地理纬度。 ③轭式或摇篮式 其优点是两轴在负荷下的变形不影响指向精度。缺点是不能观测天极附近的区域。 ④马蹄式 常用于大望远镜。 ⑤叉式 常用于镜筒短的望远镜和赤纬变化小的太阳望远镜。
追踪速度
一般的赤道仪摩打均只利用恒星速来进行追踪;一些较高档的赤道仪会包括月球速、太阳速及甚至帝王速来达更理想的追踪效果。
恒星速: 根据地球自转速度(每日1,436.5分钟)来追踪,是一般赤道仪的标准追踪速度。 月球速: 根据月球的公转及地球自转、配合月球在天空上移动的速度作追踪。 太阳速: 根据地球的公转及自转、配合太阳在天空上移动的速度作追踪。 帝王速: 根据一位叫King的天文学家的发现,把地球大气所造成的视觉追踪误差引入的追踪速度;适合长时间追踪及拍摄深空天体。
地平式装置
地平式的装置很常见,是一种具有两根轴的支架,望远镜装在上面,可以很方便地调整指向的方向和高度。通过星图找星是不是很困难?应该熟悉全天的一些亮星较多或有指向功能的星座。比如小熊、大熊、天鹅、人马、天蝎、天鹰、天琴、猎户、飞马、仙女、天狼、狮子(顺便透露一下,其实我也只认识那么多了,再问我就去查星图了)。反正我就是这样找到c/2001 A2彗星的。通过已认识的星座再去认别的星座,难度会小很多。
但用地平式的望远镜看星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本来对准了一颗星,可一会以后,这颗星就跑到了视场外了,并且使用的放大倍率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这是因为每天星星都在做东升西落的运动。在地平坐标中,描述每颗星位置的两个值——方位角和地平高度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如果望远镜要一直指向某颗星,就必需同时调整望远镜的仰角和方位角。由于两个方向变化的量完全不一样,用这样的装置跟踪一颗星会相当困难(当然,现在用计算机导星的系统是可以做到在地平式装置下精确导星的)。

英式赤道仪
英式赤道仪的系统像一个十字架。 赤经轴(极轴)的两端由支架支撑着,“赤纬轴”被安装在接近中央的位置。 望远镜就安装在赤纬轴的一个末端上,而另外一端则装上适当的配重来维持平衡。
德式赤道仪
德式赤道仪原始型态像一个巨大的T字型,赤经轴架在垂直于地面的基座上,并依据地理纬度的倾斜,以内置之极轴望远镜对准天极。在T字的结合处有轴承使赤经轴与基座结合并转动。赤纬轴则被垂直安置在赤经轴接近中心的位置上。 改良的德式赤道仪则将赤纬轴由接近中心的位置移至赤纬轴另一端。 望远镜固定在赤纬轴的一个末端上,另一端则装上适当重量的平衡锤(或其他东西如沙包等)来保持平衡,防止追踪装置的损坏。德式赤道仪是天文爱好者最常用之望远镜(观测或天文摄影用)赤道仪,从6厘米(2.4吋)的折射镜到35厘米(14吋)史密特-卡赛格林式折反射望远镜都多采用这类赤道仪。
轭式赤道仪
轭式赤道仪将赤经轴做成一个框架的形式,在两端以支架支撑住,赤纬轴就安装在框架内接近中心的位置。 望远镜完全被安置在框架内,并且包覆住赤纬轴(有些没有,例如威尔逊山天文台2.5米反射望远镜)。跟德式赤道仪不同,轭式赤道仪不需额外配件平衡。 由于原始的“轭式赤道仪”其望远镜被安置在框架内,不利于观测天极附近天体。例如,海尔望远镜的叉式赤道仪就将北端改成巨大的马蹄形,以便能观察北天极附近的天体。
运转
目前的赤道仪很少不是用电力来做为自动追踪的动力来源,日本卖过上发条的产品。手动的方式,因为那可以让 用转动把手的转数来确定移动的角度有约略有多大,那在找一些暗星格外好用。 听说政治大学天文社的反射赤道仪也做了改装手动把手的工作,以社团的发展来说,真是慧眼独具。虽然我不懂这些马达、 电子的,但是仍然有些心得可以提出。有些用赤道仪的同好会忽然发现它不能调整转速了,就要先看一下是否转轴(含极轴、赤纬轴)没锁上;另外其中齿轮组之间的游隙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延迟动作”等现象。有人曾以减少齿轮间的距离来减少游隙的影响,虽 然这样的做法不会影响它的平均速度,但是磨损和瞬间最高、低速乖离可能会改变,是值得高中生做研究的题目。当然这些日本小工厂的产品是否真的值得我们如此考究,那就不得而知了。 赤道仪的转轴锁位置不尽相同,有些是不动的,有些是会动的,要找一台顺手的赤道 仪,这方面的考量是极重要的。倍率若达七十倍以上,找个人帮您锁 定赤道仪是个好主意,因为等您找到目标再去锁,可能又逸出视野了 。有些赤道仪的马达与VOLVO 960同级,会有和暴冲类似的 “续冲”现象,据熟悉电机的同好的做法,是重做一个更精致的控制 盒,不但有数字显示,也在高速煞停时,迅速的一步步的降下速度, 像汽车的ABS一样。“续冲”的现象与控制盒、齿轮组关联较大, 与步进马达的关联较少。不深究了,反正不专业的人知道有这件事就 好,只是“会续冲”的赤道仪不见得是中、低层次的,高级品也有些 会有,是否全部都有就不得而知,各位只要好好的了解一下自己的赤 道仪在何种高速转动下会续冲,适当的避免那样的状况。

⑧ 手动的赤道仪怎么用比如EQ1,手动总会不匀速吧这样不跟没得一样么不懂赤道仪,请懂者指教

赤道仪的使用方法

追踪因日周运动而移动的天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赤道仪式台架,确实比经纬仪方便得多。只要明白了使用的要领,作目视观则或照相均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晚间的星空,以北天极和南天极联机的自转轴为中心,每日旋转一次,称为日周运动。在赤道仪的台架上,把极轴(或称赤经轴)向北天极延长(在南半球时向南天极),就能简单地追踪星星的移动。换句话说,让赤道仪的极轴和地球的地轴平行,这个作业称为极轴调整,使用赤道仪时绝不能忘记,事先要与极轴对准平。

赤道仪的台架分为附有赤经、赤纬微动杆的,以及附装极轴马达追踪式两种。附有微动杆的比经纬台的星星追踪方便,但须连续手动以便继续追踪,如果预算许可,最好是采用马达追踪式,会方便得多。必须调整赤道仪赤纬轴和极轴全体的平衡。如果平衡状态调节良好,固定螺丝放松时镜筒会静止,赤道仪的运转就会很圆滑,使用起来很平稳。

近年生产商在高级的赤道仪加进了GOTO功能,使用者可以指令望远镜自动指向观察目标。但耗电量大,野外观星时要携带大型蓄电池。

赤道仪的种类有很多。业余天文爱好者最常用的赤道仪有两种:分别是德国式及叉式赤道仪。德国式赤道仪适合折射、反射及折反射望远镜。而叉式赤道仪一般配合折反射望远镜使用。叉式赤道仪比德国式优胜的是不须要平衡锤,减轻仪器重量,方便野外观星。但是业余级数的叉式赤道仪稳定性不及德国式赤道仪。博冠系列望远镜用的赤道仪是德国式的赤道仪(如图)。那我们就主要讲讲德国式赤道仪的使用方法吧!(一)赤道仪简介

肉眼可见的天体,用寻星镜就可对准,赤道仪之作微调跟踪之用。而深空天体就必须利用赤道仪的时角、赤纬度盘才能找到。赤道仪有三个轴:

1.地平轴。垂直于地平面,下端与三脚架台连接,上端与极轴连接,有地平高度刻度盘。绕地平轴旋转可调整望远镜的地平方位角。

2.极轴。一端与地平轴相连,上下扳动极轴可调整地平高度角。另一端与赤纬轴成90º角连接,装有时角度盘,用于望远镜指向的时角(赤经)调整。

3.赤纬轴。与极轴成90º相连,上端与主镜筒成90º相连,以保证镜筒与极轴平行。下端连接平衡锤,装有赤纬度盘,用于望远镜指向的赤纬度调整。(二)对准、观测深空暗天体

第一步:极轴调整。使望远镜极轴和地球自转轴平行,指向北天极。

1.主镜与赤道仪、三角架连接好,把有“N”标志的一条腿摆在正北方。调整三角架高度,使三角架台水平。

2.松开极轴(赤经轴)制紧螺钉,把主镜旋转到左边或右边。松开平衡锤制紧螺钉,移动平衡锤,使望远镜与锤平衡。把望远镜旋回上方,制紧螺钉。

3.松开地平制紧螺钉,转动赤道仪,使极轴(望远镜)指向北方(指南针定向),制紧螺钉。

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function(sio){varurl='

4.松开极轴与地平轴连接制紧螺钉,上下扳动极轴,使指针对准观测地点的地理纬度(例:济南地理纬度为+36.6º,即北纬+36.6º),制紧螺钉。

5.松开赤纬轴制紧螺钉,转动望远镜使其与极轴平行(亦即与当地经线圈平行),制紧螺钉。6.从望远镜(或调好光轴的寻星镜)中观看北极星是否在视场中央,如有偏差,则需对极轴的地平方位角,地平高度角作精细调整,直至北极星在视场中央不再移动。

7.拧动时角刻度盘,零时(0h)对准指针;拧动赤纬刻度盘,90º对准指针(有的在出厂时已经固定好90º或0º)。

至此,您的望远镜就与地球自转轴、观测点子午面完全平行。任凭地球转动,望远镜始终都对着北极星。

特别提示:极轴调整好后,三脚架、极轴方位角、高度角都不能有丝毫移动,否则要重新调整。北天极与北极星不完全重合,而是向小熊座β星偏1º。

赤道仪的使用方法德国式赤道仪

赤道仪对准极轴,对准深空天体

(window.cproArray=window.cproArray||[]).push({id:"u3054369"});

经纬仪及赤道仪的使用方法

支持天文望远镜的镜筒,可以对准天空任何方向,使它把天体引导入视野之中,这是台架的任务。其型式有经纬仪式和赤道仪式二种。经纬仪

经纬仪是可把镜筒向水平和上下两个方向自由自在移动的型式。构造和用法都很简单,只是对因日周运动而移动的星星之追踪比较困难,顶操作两支微动杆,否则星星会由视野中跑掉。经纬仪的使用法与赤道仪不一样,没有极轴调整的必要,至于星星的追踪方面,把上下、水平微动杆不断地转动,或者是把天体移至视野边缘,不用微动,让天体本身在视野中移动时紧盯着观测。因为视野在旋转,所以星野照相不能做长时间曝光。

除了小型望远镜喜欢选用经纬仪外,很多天文爱好者也为他们的大型反射望远镜配上经纬仪。我们称呼这种望远镜为“杜布苏尼安”(Dobsonian)DOB式望远镜。“杜布苏尼安”式望远镜的重量比配上赤道仪的望远镜轻,方便携带到郊外进行观察,而且价钱便宜及可以自己制造。适宜配合广角目镜来进行深空天体观察。

追踪因日周运动而移动的天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赤道仪式台架,确实比经纬仪方便得多。只要明白了使用的要领,作目视观则或照相均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晚间的星空,以北天极和南天极联机的自转轴为中心,每日旋转一次,称为日周运动。在赤道仪的台架上,把极轴(或称赤经轴)向北天极延长(在南半球时向南天极),就能简单地追踪星星的移动。换句话说,让赤道仪的极轴和地球的地轴平行,这个作业称为极轴调整,使用赤道仪时绝不能忘记,事先要与极轴对准平。

赤道仪的台架分为附有赤经、赤纬微动杆的,以及附装极轴马达追踪式两种。附有微动杆的比经纬台的星星追踪方便,但须连续手动以便继续追踪,如果预算许可,最好是采用马达追踪式,会方便得多。必须调整赤道仪赤纬轴和极轴全体的平衡。如果平衡状态调节良好,固定螺丝放松时镜筒会静止,赤道仪的运转就会很圆滑,使用起来很平稳。近年生产商在高级的赤道仪加进了GOTO功能,使用者可以指令望远镜自动指向观察目标。但耗电量大,野外观星时要携带大型蓄电池。德国式赤道仪

赤道仪的种类有很多。业余天文爱好者最常用的赤道仪有两种:分别是德国式及叉式赤道仪。德国式赤道仪适合折射、反射及折反射望远镜。而式赤道仪一般配合折反射望远镜使用。叉式赤道仪比德国式优胜的是不须要平衡锤,减轻仪器重量,方便野外观星。但是业余级数的叉式赤道仪稳定性不及德国式赤道仪。德国式赤纬轴平衡的调整

赤纬轴固定螺丝放松后,镜筒向前后移动调整平衡,这时目镜部份及天顶棱镜不必取掉,放手后镜筒不动,一切就OK了。德国式极轴平衡的调整

极轴(赤经轴)固定螺丝放松,平衡锤向左右移动,注意镜筒的平衡再予以调整。

赤道仪的使用方法

追踪因日周运动而移动的天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赤道仪式台架,确实比经纬仪方便得多。只要明白了使用的要领,作目视观则或照相均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晚间的星空,以北天极和南天极联机的自转轴为中心,每日旋转一次,称为日周运动。在赤道仪的台架上,把极轴(或称赤经轴)向北天极延长(在南半球时向南天极),就能简单地追踪星星的移动。换句话说,让赤道仪的极轴和地球的地轴平行,这个作业称为极轴调整,使用赤道仪时绝不能忘记,事先要与极轴对准平。

赤道仪的台架分为附有赤经、赤纬微动杆的,以及附装极轴马达追踪式两种。附有微动杆的比经纬台的星星追踪方便,但须连续手动以便继续追踪,如果预算许可,最好是采用马达追踪式,会方便得多。必须调整赤道仪赤纬轴和极轴全体的平衡。如果平衡状态调节良好,固定螺丝放松时镜筒会静止,赤道仪的运转就会很圆滑,使用起来很平稳。

近年生产商在高级的赤道仪加进了GOTO功能,使用者可以指令望远镜自动指向观察目标。但耗电量大,野外观星时要携带大型蓄电池。

赤道仪的种类有很多。业余天文爱好者最常用的赤道仪有两种:分别是德国式及叉式赤道仪。德国式赤道仪适合折射、反射及折反射望远镜。而叉式赤道仪一般配合折反射望远镜使用。叉式赤道仪比德国式优胜的是不须要平衡锤,减轻仪器重量,方便野外观星。但是业余级数的叉式赤道仪稳定性不及德国式赤道仪。博冠系列望远镜用的赤道仪是德国式的赤道仪(如图)。

那我们就主要讲讲德国式赤道仪的使用方法吧!

(一)赤道仪简介

肉眼可见的天体,用寻星镜就可对准,赤道仪之作微调跟踪之用。而深空天体就必须利用赤道仪的时角、赤纬度盘才能找到。

赤道仪有三个轴:

1.地平轴。垂直于地平面,下端与三脚架台连接,上端与极轴连接,有地平高度刻度盘。绕地平轴旋转可调整望远镜的地平方位角。

2.极轴。一端与地平轴相连,上下扳动极轴可调整地平高度角。另一端与赤纬轴成90º角连接,装有时角度盘,用于望远镜指向的时角(赤经)调整。

3.赤纬轴。与极轴成90º相连,上端与主镜筒成90º相连,以保证镜筒与极轴平行。下端连接平衡锤,装有赤纬度盘,用于望远镜指向的赤纬度调整。

(二)对准、观测深空暗天体

第一步:极轴调整。使望远镜极轴和地球自转轴平行,指向北天极。

1.主镜与赤道仪、三角架连接好,把有“N”标志的一条腿摆在正北方。调整三角架高度,使三角架台水平。

2.松开极轴(赤经轴)制紧螺钉,把主镜旋转到左边或右边。松开平衡锤制紧螺钉,移动平衡锤,使望远镜与锤平衡。把望远镜旋回上方,制紧螺钉。

3.松开地平制紧螺钉,转动赤道仪,使极轴(望远镜)指向北方(指南针定向),制紧螺钉。

4.松开极轴与地平轴连接制紧螺钉,上下扳动极轴,使指针对准观测地点的地理纬度(例:济南地理纬度为+36.6º,即北纬+36.6º),制紧螺钉。

5.松开赤纬轴制紧螺钉,转动望远镜使其与极轴平行(亦即与当地经线圈平行),制紧螺钉。

6.从望远镜(或调好光轴的寻星镜)中观看北极星是否在视场中央,如有偏差,则需对极轴的地平方位角,地平高度角作精细调整,直至北极星在视场中央不再移动。

7.拧动时角刻度盘,零时(0h)对准指针;拧动赤纬刻度盘,90º对准指针(有的在出厂时已经固定好90º或0º)。

至此,您的望远镜就与地球自转轴、观测点子午面完全平行。任凭地球转动,望远镜始终都对着北极星。

特别提示:极轴调整好后,三脚架、极轴方位角、高度角都不能有丝毫移动,否则要重新调整。北天极与北极星不完全重合,而是向小熊座β星偏1º。

第二步:计算出观测点观测时刻的地方恒星时。

例:计算2002年5月1日北京时间19时的济南地方恒星时。

1.从当年天文年历(北京天文馆每年出版一本)中查出2002年5月1日世界时0h格林尼治地方恒星时为:14h35m00s。

2.从相关资料中查出济南(观测点)地理经度为东经117º,化为时角为7h48m00s(15º=1h,1º=4m,1’=4s)。

3.用下面公式计算

s=Sº+(m北-8h+λ)+(m北-8h)*0.002738

式中s地方恒星时,在观测点所测定的春分点γ的时角

Sº世界时0h格林尼治地方恒星时

m北北京地方平时

λ观测点的地理经度(时角)

8h北京时间是东八时区标准区时

0.002738换算系数(1/365.2422)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S=14h35m00s+(19h00m00s-8h+7h48m00s)+(19h00m00s-8h)*0.002738

=14h35m00s+18h48m00s+00h1m48s=33h24m48s

因为结果大于24h,所以要把其中的24h化为一天,减去24h。S=43h25m13s-24h=19h25m13s

答:2002年5月1日北京时间19h00m00s时的济南地方恒星时是

5月2日09h24m48s。

第三步:计算被观测天体观测时刻的时角(t)。

t:以本地子午圈为起点,由东向西将整个圆周分为24小时(每小时等于15º)。

例:狮子座内的m65(河外星系)。

1.查出该天体在天球上的坐标为:

赤经α=11h18m00s;赤纬δ=13º13’。

赤经α:天体在天球上的经度,以通过春分点γ的经纬为0点,由西向东将圆周分为24小时。

赤纬δ:天体在天球上的纬度,以天赤道为0º,向北正向南负,各分90º。

2.用公式计算

t=s-αt=09h24m48s-11h18m00s=-1h53m12s

第四步:操作望远镜对准天体。

1.松开赤纬轴制紧螺钉,旋转主镜,先对准天赤道(赤纬度盘0º),然后向北旋转δ=13º13’,对准赤纬度盘指针,制紧螺钉。

2.松开极轴制紧螺钉,绕极轴向东(时角t为负)旋转望远镜,将m65的时角-1h53m12s对准时角刻度盘指针,制紧螺钉。

3.先用低倍镜观测m65,如不在市场中央,可用赤经赤纬微调手轮将天体调整到视场中央。由于地球转动,目标会渐渐移出视场,要不断用微调手轮跟踪。若为自动跟踪赤道仪,打开电门即可。

特别提示:第二天再观测该天体时,因地球公转,该天体的时角将增加3m56s,变为-1h49m16s。

向左转|向右转

两种你自己选,都蛮好用的望采纳

⑨ 有没有能用电脑控制的天文望远镜

有,我们学校的就是。那个望远镜自带一套程序,装在电脑上就可以用了。可以用键盘控制赤道仪和调焦旋钮,图像也是通过USB传到电脑上的。
我认为个人收藏那样得望远镜意义不大。我听我们老师说那个望远镜花了70多万。
如果你就是想通过电脑控制望远镜的赤道仪的话,那买一个GPS赤道仪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全电脑操控,我们学校那个就是最低标准的了。就算你买了,总不能在城市里观测吧,拿到郊区去还要背个电脑,还不如买个自动寻星了。也就两三万。

我的望远镜是星特朗C8,虽然不能拿电脑控制,但是我感觉用起来挺舒服的,定位效果也不错,而且才1万块。个人用的话已经够了吧。
如果你要是给公家买,那就直接给星特朗天狼的公司打电话订购。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购买吧

你说的要求也得上万,也就是说安装个自动寻星装置。这个东西的确有,但是也得配得上你的主镜。给你介绍一个另外可行的办法吧,你去附近好一点的大学,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找那里面比较NB的老师,把你得要求告诉他,他会帮你设计的,价格自己谈吧。我们学校老师就是经常在外头接活的。
在电脑上观测简单,有USB转换,才1000多。不过像素好像只有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