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软件 » 手机硬件软件的发展史
扩展阅读
手机切换网络后就没网 2025-05-16 07:06:16
手机移动网络延时 2025-05-16 07:02:18
世博电脑网络 2025-05-16 06:59:59

手机硬件软件的发展史

发布时间: 2022-08-03 23:40:35

‘壹’ 手机行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伴随着芯片低功耗的进步及全球3G网络的发展,手机行业的又一次革命到来了。手机从发明以来,经历了多次变革与转型。从通讯方式来看1G是模拟信号,2G是数字信号,3G、4G其实也是数字信号,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只是网速变快了,快到足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手机本身由于芯片技术、屏幕显示技术、电池技术的进步,变的越来越智能,发展模式也从原来的单一产品生产变为分工协作。慢慢变的越来越像PC产业,遵循摩尔定律,各个部件标准化。外部环境来看,通讯技术使网速不断增加,通话功能的比重逐渐降低,各个运营商的地位也在边缘化,最后沦为网路的管道。在这个巨大的变化下,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下一代的王者。

主要参战人员:
鼻祖:苹果
当乔布斯把iphone展现在世人眼前,引来了一片嘲笑,谁也没有察觉手机行业已被他颠覆。而今苹果市值已达3300亿美元,成为高科技行业一哥,无疑成为所有竞争者的崇拜者。往往一个行业的变革者都是来自行业外部。苹果有着软硬通吃、工业设计及用户体验等基因,做出iphone这样划时代的产品,同时开创了APP模式。

手机制造商:诺基亚、MOTO、三星、LG、RIM、索爱、HTC
诺基亚:诺基亚是键盘时代的王者,其产品实用、外观朴实。在当时硬件及网络都很差的时候,推出symbian系统,一举拿下智能手机70%的市场份额。也正是这样,造成诺基亚对所有新事物都傲慢的认为那不是用户所要的。后知后觉的诺基亚,换ceo,同时与intel、微软建立联盟,同时发展Meego和WP7两种手机系统。劣势:落后于其他智能手机,在北美市场处于绝对的劣势,有被沦为管道的可能。
MOTO:从来都是个疯子,对工业设计有着无限的执着,曾经有过V70、V3、A1200这样经典的产品,当然最终也跌倒在这份执着上。铱星计划的失败,大家也对此报以惋惜。就当大家认为摩托罗拉这个品牌会消失的时候,凭借android一举咸鱼翻身。在未来,继续把握行业节奏,同时发挥自己的疯狂。
三星:强大的从向一体化,其优点在于生产速度,及成本优势。缺点,也许韩国相邻中华,也吸取了投机取巧的思想,永远模仿大于创新,不能成为领袖。
RIM:不同其他制造商,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全键盘及邮件系统是其优势,在北美还是有很多粉丝。对智能手机的大势认识不够,迷茫于改变自己还是坚持自己。
LG:和三星性质基本一样,当然对外形有着更变态的品味。
索爱:在功能性手机时代也辉煌过,品质和外形是其优势,但存在研发周期长和成本高的劣势,没有变化的话,在未来机会不大。
HTC:华人世界第一个世界级手机品牌,智能手机行业的老兵,能保持研发速度和低成本,又能在北美人心中保持cool 的感觉,确实不易。目前为止htc的手机性价比最高,同时各种系统通吃也保证其在行业内的稳定性。

PC:惠普、戴尔、联想、Acer。
在目前智能手机的变革下,各PC厂商发现游戏规则如此的相似,也想分一杯美羹。但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因为品牌影响力和工业设计和其他厂商还有差距。

互联网:微软、google
在互联网领域,二位打的难解难分。移动互联网对于两个巨头,都是零起跑线。谁都想向windows一样统治世界,微软按照PC思维是一个错误。要知道手机最多不超过5寸,所以android通过吸取IOS的优点,暂时领先。同时,android又拥有互联网基因,秉承google“do no evil”的精神,免费开源操作系统。更是采用联盟战略。把一下手机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联合在一起,整合世界信息。Android一举成为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系统。微软痛定思痛,也推出WP7系统,又与诺基亚达成协议,但该系统和android有着本质不同,授权收费,且硬件要求高,造成增长缓慢。

平台:IOS、Android、WP7、symbian
IOS只为Iphone而生,简洁,容易上手,自定义内容少,稳定运行所以软件,从不死机。拥有30个软件,但很多需要付费。完美的封闭式生态系统,当然还有国人最喜欢的越狱。Android,开源系统,完全免费,可随意定制,十多万个软件,每家手机制造商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定制手机。多元化的操作,很适合geek使用。WP7,系统UI新颖,操作方便,硬件要求高且需要付费,秉承windows一贯的兼容性。可使用软件最少,发展缓慢。symbian,硬件要求低,用户体验差,应用丰富,适用于键盘类智能手机。

在这次革命中,有以下几个特点,没有把握这些规律的玩家都会被淘汰。第一,移动运营商终将沦为管道。凡是想进入移动互联网的运营商,都是烧钱行为。毕竟,运营商是传统行业和IT精英们没的比,失败案例可以看看移动搞的手机系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号码都会消失,大家会有各自特有的一个ID,互相沟通。运营商要做的不是如何不让自己变为管道,而是转变思维如何把管道这个本质工作做好。第二,软硬通吃是不可能的,就算王者苹果也要把一些零部件外包出去。和PC产业一样,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个厂商要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发力点。第三,将来不会像PC时代只有一个windows,而会多种系统并存,因为app模式将更多实惠留给开发者,这样以后每个平台上所用主流软件都是一样的。这点不同于PC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出现多个平台和多个手机品牌同时竞争。

‘贰’ 苹果手机有怎样的发展历史

2004年,苹果公司召集了1000多名内部员工组成研发iPhone团队,开始了被列为高度机密的项目,订名为“Project Purple”,当中包括的幕后设计师Jonathan Ive。当时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从原本的重点如iPad的平板电脑偏离至转向手机。苹果公司跟秘密合作创造了一些硬件和软件设备—当时的Cingular无线网络—AT&T并给予苹果公司投资及很大自由度,在30个月动用了约$1.5亿美元。作为交换条件,苹果公司在4年内,在出售的iPhone将交由独家发售。苹果以“Purple 2”为开发代号启动了iPhone手机的开发计划, 当时正值开始风行全球诸如多点触摸等为设计元素显然也受到了影响。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马士孔尼会展中心的苹果公司全球软件开发者年会2007中透露推出第一代iPhone。两个最初型号分别是售价为$499的4GB和$599的8GB,于当地时间2007年6月29日下午6时正在美国正式发售,全美的苹果公司销售商店外有数百名苹果粉丝为了抢购而提早排队购买。由于刚推出的iPhone上市后引发热潮及销情反应热烈,部分媒体誉为“上帝手机”。第一代iPhone于2007年11月发售,而在2008年的春季开售。当乔布斯在2007年1月发布时,人们对Motorola Rockr的记忆全部抹去。时任谷歌CEO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也前去给乔布斯助阵,共同揭晓了第一代iPhone手机~

‘叁’ 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CDMA CDMA2000正迅速风靡全球并已占据20%的无线市场。截止2012年,全球CDMA2000用户已超过2.56亿,遍布70个国家的156家运营商已经商用3G CDMA业务。包含高通授权LICENSE的安可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在内全球有数十家OEM厂商推出EVDO移动智能终端·2002年,高通公司芯片销售创历史佳绩;1994年至今,高通公司已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制造商提供了累计超过75亿多枚芯片。智能手机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
不同操作系统手机之间的应用软件互不兼容,而相同系统的手机软件基本通用,使用起来相当的便利。因为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所以智能手机有丰富的扩展功能。
智能手机的诞生,是掌上电脑(PocketPC)演变而来的。最早的掌上电脑并不具备手机通话功能,但是随着用户对于掌上电脑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面功能的依赖的提升,又不习惯于随时都携带手机和PPC两个设备,所以厂商将掌上电脑的系统移植到了手机中,于是才出现了智能手机这个概念。智能手机比传统的手机具有更多的综合性处理能力功能,比如Symbian操作系统的S60系列,Symbian的S60、Symbian3,以及一些MeeGo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然而,就新近的发展来看,这些智能手机的类型有相融合的趋势。
智能手机同传统手机外观和操作方式类似,不仅包含触摸屏也包含非触摸屏数字键盘手机和全尺寸键盘操作的手机。但是传统手机都使用的是生产厂商自行开发的封闭式操作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非常有限,不具备智能手机的扩展性。智能手机这个说法主要是针对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而来的,本身并不意味着这个手机有多智能(Smart);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所谓的“智能手机”就是一台可以随意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的手机(就像电脑那样)。功能手机是不能随意安装卸载软

件的,JAVA的出现使后来的功能手机具备了安装JAVA应用程序的功能,但是JAVA程序的操作友好性,运行效率及对系统资源的操作都比智能手机差很多。
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机是IBM公司1993年推出的Simon,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触摸屏的智能手机,使用Zaurus操作系统,只有一款名为《DispatchIt》第三方应用软件。它为以后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奠定了基础,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第一代iPhone于2007年发布,2008年7月11日,苹果公司推出iPhone 3G。自此,智能手机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时代,iPhone成为了引领业界的标杆产品。
大屏幕平板手机(Phablet)逐渐成为主流,到了2014年出货量甚至超越小型平板电脑。
据《2013-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估算,2012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已经突破了10亿大关。而2011前三季度的用户量只有约7亿户。可以看出,智能手机市场的潜力不可估量。
从具体市场排名来看,首位的三星出货量为5630万部,市场份额为31.3%;苹果位列第二,出货量为2690万部,市场份额为15%;RIM占据榜眼位置,出货量为770万部,而中兴出货量为750万部,市场份额为4.2%。从品牌竞争力看,我国智能手机仍停留在低价位的竞争上,在扩规模、降成本、降价格的模式下,我国智能手机厂商拥有的利润空间较为狭窄。在2012年第三季度,苹果和三星瓜分了智能手机市场106%的利润。
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计,2013至2015年是我国智能手机换代高峰期。三年累计销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中国国产智能手机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品利润率仍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国产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前景光明,但仍任重道远。

‘肆’ 手机硬件及软件知识

山寨机大部分都支持MRP 了CPU一般都是MTK6225的芯片了只是看出厂的时候厂家有没有支持这个扩展功能 但是山寨机的扩展性能不怎么样装视频版QQ 接通试过不过画面很小劝你还是买个智能系统吧 现在都流行android系统

‘伍’ 软件的发展历史简介

软件业的历史要追溯到50年前,它有半个世纪的发展。

第一代:早期专业服务公司,1949——1959。第一批独立于卖主的软件公司是为个人客户开发定制解决方案的专业软件服务公司。

在美国,这个发展过程是由几个大软件项目推进的,这些项目先是由美国政府,后来是由几家美国大公司认购的。这些巨型项目为第一批独立的美国软件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并使美国在软件业中成了早期的主角。

第二代:早期软件产品公司,1959——1969。在第一批独立软件服务公司成立10年后,第一批软件产品出现了。它们被专门开发出来重复销售给一个以上的客户。一种新型的软件公司诞生了,这是一种要求不同管理技术的公司。

第三代:强大的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出现,1969——1981 。

IBM给软件与硬件分别定价的决定再次证实了软件业的独立性。在随后的岁月里,越来越多的独立软件公司破土而出,为所有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新产品——可以看出它们超越了硬件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最终,客户开始从硬件公司以外的卖主那儿寻找它们的软件来源并确定为其付钱。

第四代:客户大众市场软件,1981——1994 。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软件: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大众市场提交了它们的产品。这呼唤着极其不同的营销和销售方法。

PARC为今日的PC确立了技术基础:由施乐1969年创立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用突破性的革新,诸如黑白屏幕、位映射显示、按钮、激光打印机、字处理器和网络(最值得一提的是以太网),为个人计算机革命奠定了基础。

在PARC工作的科学家有些后来为苹果公司及微软工作,或者创立了他们自己的公司。

(5)手机硬件软件的发展史扩展阅读:

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台:在80年代和90年代,许多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大型计算机专有的操作系统平台转向诸如Unix(1973年)、IBM OS/2和微软NT等新的平台。这个转变通常使这些公司从使用它们自己所有的软件中赢得了暴利。

Peoplesoft,一个新的未继承遗产的企业解决方案公司:朝向更新的操作系统平台的转变允许其他的公司进入这个市场。其中之一是Peoplesoft,由杜菲尔德(Dave Duffield)和莫里斯(Ken Morris)成立于1987年。

他们是Integral系统公司出来的两个软件工程师,看到了基于个人计算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软件的潜力。 Peoplesoft能够在HRMS之下通过收购开发许多垂直功能市场(诸如健康保健和财务服务),使自己成了传统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竞争者。

辅助合作者:大多数EPR公司严重依赖于合作者们以辅助和改制它们的产品。这些合作者们通常在一个大的系统安装中获得2至6倍于EPR卖家的收入。这样,两边都从90年代初以来的巨大市场增长中有所获益。

在EPR合作者的阵营里,特别是大会计公司,一种相当活跃的合并——集中化在80年代和90年代里发生了。1987年KPMG的合并,以及更近的1998年普华/永道合并,似乎是全球范围专业软件服务工业化的一个信号。

‘陆’ 手机的硬件都有哪些

主要组成部分:SoC、RAM、ROM、电池、屏幕、传感器等。

一、SOC:包括了CPU、GPU、协处理器、基带、ISP等,可以理解称独立存在的多颗芯片封装在一颗芯片的结合。

1、CPU中文名叫中央处理器,是整颗芯片最核心的地方,相当于手机的大脑、心脏,手机的运算和效率在跟CPU有着很大的关系,手机用了段时间变卡、迟钝都是拜它所赐。

2、GPU又叫做图形处理器,在电脑上就是做我们常说的显卡,跟电脑的不同就是它跟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玩游戏的用户,不要只看CPU的高低,更要注意它的GPU,因为在玩游戏时GPU的作用要远远大于CPU。

3、ISP对手机拍照照片的质量起着确定性作用,成像质量不仅仅靠算法、摄像头,拍好照片ISP还要在零点几秒内完成对照片的处理。

4、协处理器负责处理一些小型任务,比如手机自带功能GPS、WIFI、计步等,可以降低手机功耗,如果这种任务用CPU就大材小用了。

5、DSP跟协处理器一样的作用,协处理器负责CPU的小型任务,DSP负责GPU的小型任务。

6、基带主要负责手机通讯,由各种通信模块组成。

二、RAM

就是我们常说的运行内存,单充运行内存方面说,运行内存越大,手机就越流畅,市面上主流的是LPDDR3,新一代的LPDDR4也开始标配部分机型。

百元机普遍是3G运行内存,千元机一般是4G、6G运行内存,旗舰机普遍是6G、8G,最近发布的小米MIX3故宫特别版更是10G的运行内存,苹果手机运行内存普遍的都低,现在最高的也就4G,因为人家的IOS系统体验非常好。

三、ROM

ROM是我们常说的手机内存,用于储存手机软件,现在的手机内存有32G、64G、128G、256G。主要有EMMC储存和UFC储存,UFC的性能要好于EMMC,一般旗舰机上用UFC储存。手机传输速度,下载速度,软件安装速度跟内存的好坏有着一定的关系。

四、锂电池

锂电池主要有保护板和电芯两大部分组成:电芯、保护板。

电芯由电解液、负极板、隔膜、正极板4大部分组成;负极板、隔膜、正极板层叠或者缠绕包装,然后灌入电解液,包装后后引出负极耳和正极耳,制成电芯。

保护板是保护电芯的,电芯是释放载体和能量储存的,单独无法使用,因为单独容易过充和过放,会给电芯造成损坏、无法激活,严重还能引发安全事故,必须配合保护板使用。保护板可以让电芯不过放、不过流、不过充。

五、屏幕

屏幕外置部件,最直观的体验,屏幕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视觉体验。

市面上常见的屏幕类型有OLED屏和LCD屏,多数手机采用LCD屏,LCD屏可细分未IPS屏和TFT屏,采用了OLED屏的手机,大多数为Super AMOLED屏,三者屏幕视觉效果上TFT屏<ISP屏<Super AMOLED屏,国内的屏幕厂商有京东方、天马,国外的有三星、夏普。

现在手机屏幕的分辨率有2K、1080P、720P三种规格,清晰度2K最高,720P可以明显地看到屏幕上的颗粒感,1080P就是我们常看电影的蓝光画质,2K屏视觉上非常的细腻,只有旗舰机才会配上2K屏,另外还比较费电。

六、传感器

置于手机的正面,跟前置摄像头在同一区域,手机上有一个自动亮度的功能,传感器会感知光线的变化从而调节屏幕亮度。

(6)手机硬件软件的发展史扩展阅读:

手机的发展史: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902年 ,一位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

194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造出战地移动电话机。

1946年,世界上从圣路易斯的一辆行进的汽车中打出了第一个电话用移动电话所拨打电话。

1957年,苏联杰出的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58年,他已对自己的移动电话做了进一步改进。设备重 量从3公斤减轻至500克(含电池重量),外形精简至两个香烟盒大小,可向城市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拨打,可接通任意一个固定电话。到60年中期,库普里扬诺 维奇的移动电话已能够在200公里范围内有效工作。

1958年,苏联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阿尔泰”(Алтай)。1959年,性能杰出的“阿尔泰”系统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获得金奖。

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
1987年,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了。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柒’ 手机发展史

手机发展史
1902年,一个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
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 。
1973年4月,美国着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
1、第一台手机
世界上第一台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重2磅,通话时间半小时,销售价格为3,995美元,是名副其实的最贵重的砖头。但在1984年,或者对于DynaTAC 8000X的设计者Rudy Krolopp来说,这台手机并不昂贵,也不能称作是砖头。退休多年的Krolopp在谈到DynaTAC 8000X时,当时,负责摩托罗拉无线领域研发,后来被尊称为手机之父的Martin Cooper认命Krolopp为项目组长,负责世界上第一台手机的开发工作。

2、第一款“翻盖”手机
摩托罗拉8900是世界上第一款翻盖式的手机,于1995年上市,面世之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为后来手机的设计提供了诸多灵感。大家可以看到,该机的翻盖与目前主流的翻盖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别的,掀开翻盖之后,大家能看到该机的键盘。该机配备的是一块黄绿色的单色屏,支持的是GSM制式,配备的电池都还是镍铬电池,在机顶还有一根在现在看来有点丑的外置天线。不过该机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产物,在当时可是相当先进的。

3、第一款折叠式手机
摩托罗拉328C上市时以“掌中宝”的称呼风靡一时。摩托罗拉8900的揭盖只是手机键盘上有保护盖而已,而真正的折叠手机就是这款摩托罗拉掌中宝328C,该机的外形设计也越来越接近目前翻盖手机了。它在以前大可算作是经典中的经典,摩托罗拉的这一发明使折叠式,手机从此发扬光大。摩托罗拉328C重仅95克,在当年可以称得上相当轻巧了。特别是翻盖式的设计,用户可以轻松的把它放时衬衣的口袋。这点让当时爱立信的大块头手机和它的支持者们大跌眼镜。

4、第一款旋盖手机
摩托罗拉的V70当年就让无数时尚男女怦然心动,V70的旋盖广告现在看来也仍然个性十足。设计和市场的大获成功,更是为V70这样的旋盖设计打上了深深的“MOTO”烙印。除了旋盖设计,V70还在业界率先带来了反色的界面显示效果、颗粒按键、饰品式产品气质设计等。多年后,摩托罗拉终于自己进行了复刻,定位准奢侈品的Aura在旋盖机身的基础上,采用了62克拉一级蓝宝石水晶屏幕镜面和精准的机械设计,将华贵且经典的血液完全注入,并且还保证了绝对的功能性,不得不说,没有V70的成功和无可取代的经典地位,Aura是绝不可能有这样的表现的。

5、第一款滑盖手机
早在1997年,西门子的SL10便以滑盖造型出现了。当1998年初,德国巨人西门子公司推出的SL10以首创上下开合、屏幕与按键分离的模式,成就滑盖手机的雏形时,谁都没有想到这种设计能够在今天成为最受欢迎的手机造型之一。凭借这个当时在全球掀起革命性概念,并以SL10获得“CeBIT汉诺威工业设计大奖”赞誉的西门子手机部.西门子SL10可以称得上是拥有多项“世界第一”称号的至尊经典手机,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滑盖手机,第一款三色彩屏手机。西门子SL10在手机领域中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思,可以不夸张地说有了它才有了我们今天盛行的滑盖风潮。

6、第一款国产侧滑盖手机
多普达838是全球第一款采用侧向滑盖的智能手机,而则滑盖的好处就在于侧滑出来的键盘体积可以做到更大,用在智能手机中就可以装载下一个QWERTY键盘,使得商务人士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多普达838作为一款智能机体型上和普通手机相比显得硕大,但是配合银灰色磨沙塑料带使得它散发出了浓烈的商务气息。并且做工十分精细,呈方块形排列的QWERTY键盘,表面有一定的凸起,手感很好,而且因为接触面积很大,所以操作起来十分的顺手。 内置有微软最新的Windows Media Player,支持ASF、MPEG、WMA、WMV等多种视音频文件的播放;另外838还支持蓝牙和红外功能。

7、第一款内置天线手机
诺基亚 3210的上市放映了诺基亚的手机设计风格一直都有趋向"人性化”的特点,它是第一部内置天线的手机,这对当时手机业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毕竟以往手机头顶露出的一根长长的天线,看起来还是有些难看的。 作为首款内置天线手机,诺基亚 3210于1999年上市,虽然在当时看起来与众不同,但同时也较其他手机更加的时尚。该机采用的单色屏,体积也只有123.8×50.5×16.7mm ,在当时来说非常的小巧,可以说在当时是一款另类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手机,为后来的手机设计做了很好的榜样。

8、第一款横握键盘手机
002年年初,作为诺基亚首款娱乐功能的产品,5510是专为那些爱好音乐、喜欢在移动中享受游戏、短信和通过WAP接入移动服务的年轻人量身定做的产品。 诺基亚 5510可以带你领略娱乐全新境界,体验妙不可言的科技新意。你可将喜欢的MP3音乐存储至手机并随时欣赏,或者收听立体声调频收音机;锐意创新的横向全键盘设计更是体贴入微,不仅让你玩游戏时体验到双手操作的乐趣,更使手机的拼写输入变得游刃有余。发送短信息、多方聊天,一切就象面对你的电脑键盘一样纵横无碍。可以说,这算是目前娱乐手机的鼻祖也不为过。

9、第一款内置MP3功能的手机
西门子6688是手机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首创MP3+储存卡+JAVA功能的结合,其功能之强大,甚至目前的智能机在某些领域也不能匹敌。该机不但是西门子的骄傲,更是手机史上的经典之作。 西门子 6688 的体积并不因加了MP3功能变得笨拙,做得小巧玲珑,体积更轻巧、厚度更纤细,屏幕加大、可显示更多文字,这除了方便在播放 MP3 时观看有关的音乐菜单,还因为内置WAP功能,加大屏幕利于上网阅读信息。

10、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
夏普开启了手机拍摄功能的先河,在2000年的9月,夏普联合日本移动运营商J-PHONE发布了首款内置了11万像素CCD摄像头的夏普J-SH04手机。这款手机采用的是细长条状直板机身设计,拥有96×130像素液晶屏。这样的配置在当时已经属于旗舰级的多媒体手机了。但采用了摄像头的手机的出现预示着手机能够做更多的事情,而此后,手机也开始了摄像头的高速发展时代。

11、第一款三防手机
它的样子实在很怪,身材又大,对于东方人的审美观念来说,这种外观是不能被接受的。由于销售量过低退出市场,可奇怪的是,在其退市后,这款手机却成为了众多人追逐的对象,其经典的鲨鱼鳍式天线也永远留在人们心里,而爱立信R310sc也作为国内的第一款三防手机而被永载史册。

12、第一款256色GSM彩屏手机
爱立信T68是第一款采用256色GSM彩屏手机,该机刚上市时的参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对手;彩屏手机,它已经支持多媒体信息,并且可以通过RS232接口与电脑连接同步数据,并能外接摄像头。T68 是第一款具有彩色屏幕案的GSM移动电话。它支持GPRS,提供高速行动网路通讯,电子邮件,增强型简讯(EMS)让您单纯的文字信息增加图案以及音乐,还有蓝牙无线通讯功能让您免除连线的困扰。

13、第一款内置游戏的手机
1998年十月份由诺基亚公司推出的6110,开启了手机届的游戏里程碑,虽然只是内置了贪食蛇而已,但此举极具创新精神。 该机内置有贪食蛇、记忆力、逻辑猜图三款游戏,其中"贪食蛇"一直流传至今,成为诺基亚手机的传统项目。有蓝、灰、紫三种颜色可选不同的光线下前壳可变换三种颜色,时钟,情景模式在此款手机也成为内置功能。

14、第一款内置蓝牙功能的手机
在2001年8月,爱立信推出了第一款内置蓝牙的手机索尼爱立信T39mc。爱立信T39mc预装了蓝牙无线传输模块,作为全球第一部内建蓝牙芯片的手机T39mc,这部手机也是爱立信第一部支持GSM三频及GPRS高速上网的手机,并且还有先进的个人信息管理应用程序(PIM),功能非常全面和强大。爱立信T39mc的推出,使得红外线传输逐渐走向没落,而蓝牙这种无线式的传输方式在随后已经成为一款手机的标准配置。

15、第一款双核手机
LG是第一个把双核手机带到了现实世界。该款LG P990 Optimus 2X手机拥有NVIDIA Tegra2 双核CPU,同时搭载热门的Android系统,可以说是强悍得可怕。该机像大部分全触控机型一样采用的是直板造型,方方正正的外形看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的。该机的硬件配置确实是非常的强悍。机身自带512MB的RAM,手机在运行过程中一点不带卡的。
手机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流行已成为手机市场的一大趋势。这类移动智能终端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及对传统通讯工具的需求,人们不再满足于手机的外观和基本功能的使用,而开始追求手机强大的操作系统给人们带来更多、更强、更具个性的社交化服务。智能手机也几乎成了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代表配置。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将购机目标定位在智能手机身上。与传统功能手机相比,智能手机以其便携、智能等的特点,使其在娱乐、商务、时讯及服务等应用功能上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的体验。这几年智能手机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发展势头还在延续,在2012年,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

1. 四核处理器时代的即将到来
今年的智能手机使用的处理器主要还是双核处理器,2012年,更多的智能手机将运行4核处理器。前几天我们刚报道过一款4核处理器Tegra 3,这是世界上首款4核心移动芯片,性能表现要优于之前双核心的Tegra芯片3倍,在多任务处理,网络浏览和应用表现流畅度上都有明显提升。

2. 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将支持近场通信技术(NFC)
NFC技术能够逐渐取代信用卡来实现移动支付,用户只需拿着支持NFC的智能手机在支付设备旁一摇就能实现移动支付。谷歌在这方面是领头羊,它在今年9月份就已经发布NFC手机支付Google Wallet,但NFC领域的竞争势必会越来越激烈。据悉,苹果也打算在未来的iPhone中添加NFC技术。RIM推出的BlackBerry Bold和BlackBerry 9350/9360/9370都已支持NFC。NFC在明年肯定取代不了信用卡,但支持NFC支付的商家肯定会越来越多。

3. 720p的分辨率将成为高端智能机的标准之一
三星Galaxy Nexus和HTC Rezound手机的分辨率都已达到720p。到明年,720p的分辨率将成为高端智能手机的一项标准。很多手机厂商正想办法使更多小屏幕的智能手机的分辨率也能达到720p。

4. LTE技术的普及
支持4G LTE网络的手机今年才刚刚开始。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已经推出了几款支持4G LTE网络的手机,包括HTC ThunderBolt和三星Droid Charge。到明年,支持4G LTE也能成为高端智能机的一个标准,但愿到时手机厂商和无线运营商能解决智能手机的电池续航问题。

5. 声音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
语音助手Siri是iPhone 4S最大亮点,引起了广泛关注。谷歌和微软无疑也会将越来越多的声音控制技术引入到自己的智能手机平台。Siri也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6. 价格竞争更为激烈
廉价Android手机一直在低端手机市场有明显的价格优势,随着苹果提供合约价免费的iPhone 3GS,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同时,微软CEO也表示,微软也将尽力降低Windows Phone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销售价格。

7. 增强现实技术日益成熟
目前,增强现实方面的手机应用越来越来越多。增强现实应用功能也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谷歌不久前刚刚发布了升级版地增强现实浏览器Live View。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同时,其硬件性能和软件功能也已经今非昔比。现在手机在作为移动通信设备为人们提供优质通讯功能的同时,越来越体现出其在游戏娱乐应用方面的价值。 由于J2ME秉承了Java技术的跨平台、稳定安全、开放易扩展等优秀特性,加上支持J2ME技术的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使其很自然的成为了当前嵌入式/移动应用开发的首选平台。 本文围绕J2ME平台上的手机游戏开发技术为主题,进行了游戏开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开发技术的研究,并特别针对手机游戏开发中的通用框架、滚屏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在J2ME平台上完成了设计实现。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研究并介绍了J2ME平台的主要用途以及基于J2ME平台手机游戏应用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现 状。
2.研究并论述了J2ME平台的特性及其体系结构。重点讨论了连接受限设备配置(CLDC)和移动 信息设备简表规范(MIDP),特别是针对游戏开发的GAME API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探讨。
3.论述了手机游戏软件的发展和分类,研究并探讨了手机游戏开发的技术要点,包括手机游戏 开发中的性能优化,手机游戏的交互设计,以及手机游戏在J2ME平台不同版本间的移植问 题。
4.设计出了一套适合在J2ME平台下使用的手机小游戏开发通用框架,较大的提高了这类手机 小游戏的开发效率。通过研究分析游戏滚屏技术原理,实现游戏屏幕背景随游戏角色的移动 而做相应的改变,来拓展游戏角色的活动空间,从而大大提升游戏的可玩性。设计实现了 GameRMS存储类,采取了特定的数据存取操作方式和储存位置等技术,使数据存储的效率 有了比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读写的数据量较大时,效果尤其明显。
5.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工作和J2ME移动应用开发的前景进行的了展望。

‘捌’ 手机发展历史

1902年,一个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 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
1973年4月,美国着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马丁·库帕”从此也被称为现代“手机之父”。

1G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种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G
第二代手机(2G)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主要参战人员:
鼻祖:苹果
当乔布斯把iphone展现在世人眼前,引来了一片嘲笑,谁也没有察觉手机行业已被他颠覆。而今苹果市值已达3300亿美元,成为高科技行业一哥,无疑成为所有竞争者的崇拜者。往往一个行业的变革者都是来自行业外部。苹果有着软硬通吃、工业设计及用户体验等基因,做出iphone这样划时代的产品,同时开创了APP模式。

手机制造商:诺基亚、MOTO、三星、LG、RIM、索爱、HTC
诺基亚:诺基亚是键盘时代的王者,其产品实用、外观朴实。在当时硬件及网络都很差的时候,推出symbian系统,一举拿下智能手机70%的市场份额。也正是这样,造成诺基亚对所有新事物都傲慢的认为那不是用户所要的。后知后觉的诺基亚,换ceo,同时与intel、微软建立联盟,同时发展Meego和WP7两种手机系统。劣势:落后于其他智能手机,在北美市场处于绝对的劣势,有被沦为管道的可能。
MOTO:从来都是个疯子,对工业设计有着无限的执着,曾经有过V70、V3、A1200这样经典的产品,当然最终也跌倒在这份执着上。铱星计划的失败,大家也对此报以惋惜。就当大家认为摩托罗拉这个品牌会消失的时候,凭借android一举咸鱼翻身。在未来,继续把握行业节奏,同时发挥自己的疯狂。
三星:强大的从向一体化,其优点在于生产速度,及成本优势。缺点,也许韩国相邻中华,也吸取了投机取巧的思想,永远模仿大于创新,不能成为领袖。
RIM:不同其他制造商,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全键盘及邮件系统是其优势,在北美还是有很多粉丝。对智能手机的大势认识不够,迷茫于改变自己还是坚持自己。
LG:和三星性质基本一样,当然对外形有着更变态的品味。
索爱:在功能性手机时代也辉煌过,品质和外形是其优势,但存在研发周期长和成本高的劣势,没有变化的话,在未来机会不大。
HTC:华人世界第一个世界级手机品牌,智能手机行业的老兵,能保持研发速度和低成本,又能在北美人心中保持cool 的感觉,确实不易。目前为止htc的手机性价比最高,同时各种系统通吃也保证其在行业内的稳定性。

PC:惠普、戴尔、联想、Acer。
在目前智能手机的变革下,各PC厂商发现游戏规则如此的相似,也想分一杯美羹。但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因为品牌影响力和工业设计和其他厂商还有差距。

互联网:微软、google
在互联网领域,二位打的难解难分。移动互联网对于两个巨头,都是零起跑线。谁都想向windows一样统治世界,微软按照PC思维是一个错误。要知道手机最多不超过5寸,所以android通过吸取IOS的优点,暂时领先。同时,android又拥有互联网基因,秉承google“do no evil”的精神,免费开源操作系统。更是采用联盟战略。把一下手机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联合在一起,整合世界信息。Android一举成为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系统。微软痛定思痛,也推出WP7系统,又与诺基亚达成协议,但该系统和android有着本质不同,授权收费,且硬件要求高,造成增长缓慢。

平台:IOS、Android、WP7、symbian
IOS只为Iphone而生,简洁,容易上手,自定义内容少,稳定运行所以软件,从不死机。拥有30个软件,但很多需要付费。完美的封闭式生态系统,当然还有国人最喜欢的越狱。Android,开源系统,完全免费,可随意定制,十多万个软件,每家手机制造商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定制手机。多元化的操作,很适合geek使用。WP7,系统UI新颖,操作方便,硬件要求高且需要付费,秉承windows一贯的兼容性。可使用软件最少,发展缓慢。symbian,硬件要求低,用户体验差,应用丰富,适用于键盘类智能手机。

在这次革命中,有以下几个特点,没有把握这些规律的玩家都会被淘汰。第一,移动运营商终将沦为管道。凡是想进入移动互联网的运营商,都是烧钱行为。毕竟,运营商是传统行业和IT精英们没的比,失败案例可以看看移动搞的手机系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号码都会消失,大家会有各自特有的一个ID,互相沟通。运营商要做的不是如何不让自己变为管道,而是转变思维如何把管道这个本质工作做好。第二,软硬通吃是不可能的,就算王者苹果也要把一些零部件外包出去。和PC产业一样,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个厂商要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发力点。第三,将来不会像PC时代只有一个windows,而会多种系统并存,因为app模式将更多实惠留给开发者,这样以后每个平台上所用主流软件都是一样的。这点不同于PC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出现多个平台和多个手机品牌同时竞争。

‘玖’ App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主要是App的历史发展

1、APP的发展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2、移动互联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好的一个点,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加速的重要平台,这为中国APP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更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的应用范围和深度将得到不断扩展深化,而产业互联网使得移动应用从生活走向生产,社会发展中各领域移动应用都会得到加快扩展。智能家居、数字家庭以及家庭WiFi热点结合起来,为APP的拓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9)手机硬件软件的发展史扩展阅读:

1、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国内APP的发展最大的短板是需要全部需要依赖于苹果、安卓系统的支持,而APP产业要获得更长远的可控发展,主动权应该控制在自己手里。

2、目前安卓系统的开放源越来越差,这也不利于中国APP产业的发展,如果APP真正可以实现产品的本国制造开发或者只是提高混合所有制的比重,这样即便在同等条件下,APP产品在本国的附加值也能实现更高增值。

3、倪光南认为,APP开发最好的方式是众创,而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科技人才优势,“把大众发动起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在短时内能够做足够好的更多的国产化APP。” 有APP才会有用户,也才会激励更多的开发者做APP产品,如此整个产业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