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软件 » 子午流注开穴软件手机版
扩展阅读

子午流注开穴软件手机版

发布时间: 2023-01-24 01:09:23

① “子午流注”代表什么意思要具体点,每个时辰代表什么意思

子午流注,是针灸于辩证循经外,按时取穴之一种操作规程方法。它的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针灸大成》徐氏有“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之说。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法。

它是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在《灵枢·经脉》篇、《营气》篇,以及《难经·一难》、《二十三难》都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本输》篇,记载井荥俞很详明,惟于井荥俞配属五行,仅有阴井木、阳井金,其余均无配属。《难经·六十四难》对井荥俞配属五行和十干运用,才有进一步的说明。《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灵枢·五乱》篇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谓“得天时而调之”。《甲乙经》说:“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阳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阴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凡此皆与子午流注有密切之关系。南唐·何若愚着《流注指微赋》,将子午流注的应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元·窦汉卿着《标幽赋》,内有“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开阖,论其五行五脏查时日之旺衰”,由此可见子午流注到了元代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它如明代的《针灸节要》、《医学入门》、《针灸大成》等书皆有论述。而《针灸大全》徐凤氏又推而广之着“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诀”,学者多为习诵以便应用。可知子午流注法由来已久,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所注重的一种高级的针灸疗法。(来源:中国武当网)

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经中有返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冲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故阳日气先行,而血后随也。阴日血先行,而气后随也。得时为之开,失时为之阖,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俞,而又并过胆原,重见甲申时,气纳三焦,荥穴属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谓甲合还元化本。又如乙日乙酉时,以开肝井,至己丑时当脾之俞,并过肝原,重见乙未时,血纳包络荥穴属火,乙属木,是以木生火也。余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阴阳相济也。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故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何谓甲与己合?曰:中央戊己属土,畏东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阳为兄,己属阴为妹,戊兄遂将己妹,嫁与木家,与甲为妻,庶得阴阳和合,而不相伤,所以甲与己合。余皆然。子午之法,尽于此矣。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已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已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历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嫡亲。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下边是白话文解释: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
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1. 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 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
来.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
,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
体状态。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作为知识了解可以,死用则不行。任何知识用死了
都是"所知障"。读者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保健方法。

②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歌诀(值得收藏)

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得较佳疗效。因此提出“因时施治”、“按时针灸”、“按时给药”等。子午流注就是辨证循经按时针灸取穴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它是依据经脉气血受自然界影响有时盛,有时衰并有一定规律而制定的。其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推算出什么疾病应当在什么时辰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法。子午流注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在《灵枢·经脉》篇、《营气》篇,以及《难经·一难》、《二十三难》都有记载。

1

飞腾八法起例

《扁鹊玉龙经》

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

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

戊癸辰戌五,巳亥属之四。

右并以日时天干、地支配合得数,以九除之,取零数,合卦定穴。

2

八卦数例

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男寄坤,女寄艮),

六乾,七兑,八艮,九离。上以干支九数除,零合卦。

乾属公孙艮内关,震宫居外巽溪间。(外关,后溪)

离居列缺坤申脉,照海临泣兑坎观。(兑照海,坎临泣)

上以九除,零数合卦定穴。

3

灵龟八法歌诀《针灸大全》

九宫图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

二四为肩,八六为足,

五木居中,寄予坤局。

八法歌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

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

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

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按:灵龟飞腾图有二,人莫适从,今取其效验者录之耳。)

八法交会八脉

公孙二穴,父,通冲脉

内关二穴,母,通阴维脉合于心胸、胃。

后溪二穴,夫,通督脉

申脉二穴,妻,通阳跷脉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

临泣二穴,男,通带脉

外关二穴,女,通阳维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列缺二穴,主,通任脉

照海二穴,客,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八法交会歌

内关相应是公孙,外关临泣总相同,

列缺交经通照海,后溪申脉亦相从。

八法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际配八卦歌

乾属公孙艮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

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联。

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吸不为难,

仙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拈立便安。

八穴配合歌

公孙偏与内关合,列缺能消照海疴,

临泣外关分主客,后溪申脉正相和。

左针有病知高卞,以意通经广按摩,

补泻迎随分逆顺,五门八法是真科。

刺法启玄歌(五言)

八法神针妙,飞腾法最奇,

砭针行内外,水火就中推。

上下交经走,疾如应手驱,

往来依进退,补泻逐迎随。

用似船推舵,应如弩发机。

气聚时间散,身疼指下移。

这般玄妙诀,料得少人知。

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

甲己之辰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行,

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卯壬寅亦顺寻,

戊癸甲寅定时候,五门得合是元因。

八法逐日干支歌

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

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

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支干即得知。

八法临时干支歌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

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

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

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其法上如甲丙戊庚壬为阳日,乙丁己辛癸为阴日,以日时干支算计何数,阳日除九数,阴日除六数。阳日多或一九、二九、三九、四九;阴日多或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剩下若干,同配卦数日时,得何卦,即知何穴开矣。假如甲子日戊辰时,以日上甲得十数,予得七数,以时上戊得五数,辰得五数,共成二十七数,此是阳日。以九除去,二九一十八,余有九数,合离卦,即列缺穴开也。假如乙丑日壬午时,以日上乙为九,丑为十,以时上壬为六,午为九,共成三十四数,此是阴日。以六除去,五六三十数,零下四数,合巽四,即临泣穴开也。余仿此。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针灸大全》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

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脐委中寻,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荣少府心,

已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水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

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水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洋。

丁日未时心少冲,已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

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元,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火支沟刺必痊。

己日已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

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

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直,

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

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已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

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的亲,

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

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

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已巳商丘内踝边,

辛未肺经合尽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纳子法母子补泻定穴歌

肺泻尺泽补太渊,大肠二间曲池前。 胃泻历兑解溪补,脾在商丘大都边。

心先神门后少冲,小肠小海后溪连。 膀胱束骨至阴补,肾泻涌泉复溜填。

包络大陵中冲补,三焦天井中渚痊。 胆泻阳辅补侠溪,肝泻行间补曲泉。

单氏闭时开穴歌

甲寅闭时开侠溪,甲午时上用临泣,

乙巳太冲穴正旺,己未商丘穴不虚。

丙辰时上后溪穴,庚午时开是阳溪,

辛巳时至经渠盛,辛酉时到尺泽尽。

壬辰闭时有昆仑,壬申时开委中齐,

癸卯然谷穴已至,癸未时上是太溪。

③ 子午流注如何选穴

一、计算出该日的日时干支。
计算出来是丙寅年,甲午月,丙午日,癸巳时。
二、用纳甲法或142530反克取穴法,推算所开穴位。
计算八字方法这里说不清,可以网络中搜索到。
纳甲法和142530反克取穴法也不是这里能说清的,网络一下吧。

④ 请问苹果手机下载中医app查找灵龟八法和子午流注应该下载哪个app呢

说明你的这个软件目前没有苹果手机的版本,这个是需要等官方自己发布最终版本才可以使用,建议你可以先试试安卓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