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软件 »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合作共享吗
扩展阅读
苹果电脑电源模板损坏 2025-05-12 08:20:13
复试无线的网络好吗 2025-05-12 07:38:29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合作共享吗

发布时间: 2022-05-09 05:40:57

什么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如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第一,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
第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
第三,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促进世界范围内投资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第四,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第五,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㈡ 携手共建网络空间什么共同体

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近日,习近平主席在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提出:各国应顺应时代潮流,勇担发展责任,共迎风险挑战,共同推进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努力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自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以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重要主题。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四项原则。

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通过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重申并进一步阐述了上述原则。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在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进程中,将自身网络治理经验纳入全球网络治理体系,为推动世界互联网发展治理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㈢ 什么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指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

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6日在浙江乌镇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习近平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5点主张。



(3)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合作共享吗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并提出5点主张。

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他指出,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本次大会以“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㈣ 如何理解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对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内涵的理解如下:
其一,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责任共同体:国际合作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应对数据安全、网络空间治理挑战的硬需求。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正在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变化。如何在网络空间和通过网络空间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谁都需要应对挑战,谁也无法独善其身。面对信息化进入大数据浪潮的千载难逢机遇,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叠加递进的信息化新阶段,大数据是其中的血脉和纽带,其渗透力度、粘合强度、涉及广度前所未有,正在对世界各国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带来新机遇,提出新挑战。各国加强交流互鉴、深化沟通合作,成为保障数据安全,治理网络空间的硬需求。
其二,构建大数据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围绕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打铁还要自身硬,中国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又要成为经济的驱动力。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手段;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就是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新目标。但中国的努力既服务于十三亿多中国人民,也服务于世界人民。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大数据产业支撑下的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是世界志同道合各国参与的大格局。就像中国经济高速度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一样,中国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国际合作。中国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和世界各国一道,抓住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机遇,让世界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中普遍受益。
其三,构建大数据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智慧生活牵引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强动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入智慧生活的新阶段。
“数据创造价值·创新驱动未来”,这个价值应该是数据支撑的网络空间福祉的共同价值,必须通过齐心协力的创新驱动,实现人类社会智慧生活的共同目标。
“数化万物·智在融合”,这个融合是系统工程,需要大智慧,它既是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在大数据海洋中的虚实融合,也是网络国防和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的军民融合,还是世界各国在大数据产业支撑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融合。
从“乌镇峰会”到“贵阳数博会”,中国持续打造深入交流,集思广益的国际平台,正在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转变为大数据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而激发中国大数据战略的最大潜力,携手共创智慧生活,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供参考。

㈤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四项原则: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安全和平,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
五点主张:
1、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2、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

3、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4、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

5、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㈥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一个价值理念也是一个行动理念对吗

是的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为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注入了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我们要深刻把握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充分认识其重大现实意义。

㈦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把网络空间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什么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把网络空间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极大拓展了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新家园,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各国人民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利益攸关,国际社会应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人类。


(7)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合作共享吗扩展阅读: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坚持以下原则:

1、尊重网络主权。《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网络空间。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应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治理模式和平等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权利。

2、维护和平安全。实现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事关人类的共同福祉。各国应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尊重彼此在网络空间的安全利益和重大关切。

3、促进开放合作。开放是开展网络空间合作的前提,也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条件。各国应秉持开放理念,奉行开放政策,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共同推进网络空间健康发展。

4、构建良好秩序。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应以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基础构建良好秩序。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有权平等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国际社会应共同管理和公平分配互联网基础资源,扩大发展中国家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实现网络空间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共治,建立公平正义的网络空间秩序。

㈧ 如何看待建设网络强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800字

2015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系统阐述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提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网信制度初步完备,网络空间日渐清朗,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网安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发展。

通过五年来这些重大外交活动和重要国际交往,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构建命运共同体,促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变革已见成效,我国在构建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合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已有很大提高。

美国单极主导网络空间治理格局的时代已经结束,以美国、中国、俄罗斯及欧盟等为主的网络空间多极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中国倡议逐步变成全球共识,有效推动了全球网络空间的繁荣与安全。

10月20日-22日,以“智能互联 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网络空间治理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国际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各国可以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回望世界互联网大会走过的6个春秋,始终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主题。我国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仅要造福13亿中国人民,更是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构筑和维护全球75亿人的网络空间家园。

2018年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为“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大会发布了《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从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政府数据开放、互联网媒体、网络安全、互联网法治建设、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方面,全面展现2018年国内外互联网领域的最新进展、突出成果和发展趋势。

事实上,中国经过这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渗透在社会生活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使现代经济活动更加灵活、敏捷、智慧。

㈨ 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什么是必要的前提

坚持尊重网络主权原则

㈩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可以为中国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挑战与机遇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视角,大学生可以集合到各行各业有技能特长的人群,共同推进项目。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聚集自己的目标客户,从而精准地解决客户的需求。

不仅如此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可以利用平台属性,进行创业活动的同时学习创业的知识,不断提升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业项目。

“智能互联”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机遇与挑战,2019年,5G开启万物互联的新时代。5G时代的新一代物联网作为“智能互联”驱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数将从几十亿扩展到数百上千亿,海量的连接和多样化的应用触发了移动通信的技术革命,这既给网络空间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10)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合作共享吗扩展阅读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广泛连接中诞生与演化。从共识和理念层面,到硬件和技术层面,再到数据和标准层面,直至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融合与连接之中释放出旺盛的生命力,为中国和全球的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创新驱动力。

在理念认知层面形成共识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治理理念,是各国互联网管理的必由之路。速度快、多变化、无边界、多维度的网络传播,不仅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也减少差异阻隔,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已成为各国政治、文化和经济融合与博弈的重要场域。

只有着眼于全球网络互联互通,各国携手共同谋划网络空间建设,才能真正搭建起全球人民都能平等共享的网络平台,实现不同经济文化之间的互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