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从哪里能看到电视剧的收视率
中国的看不到电视剧的收视率,只能听他们各台乱砍,因为中国的用的和国际用的收视率测试公司不一样,它有两个。
电视收视率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某电视频道(或某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数(或家户数)的百分比。
作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重要量化指标,它是深入分析电视收视市场的科学基础,是节目制作、编排及调整的重要参考,是节目评估的主要指标,是制定与评估媒介计划、提高广告投放效益的有力工具。
电视台的收视率的规定:
长期以来,为了保证电视台的收视率,电视台与制作方在签购买合同时还会签署一份有关收视率的对赌协议。制作方必须向电视台担保,剧作在播出之时可以达到一定的收视率,否则无法从电视台拿到全额的购片款,电视台会按照一定比例从中扣除。
早在2009年原广电总局发起严查收视率买卖两端人群,在2013年发布22条新规重整收视率,国内首个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也于2014年出台。
⑵ 在网上怎么查看各大卫视的收视率
收视率,微博小露电每天都会发各大卫视的收视率
⑶ 收视率在哪个网站或软件查
国内熟知金鹰网,因为带不了链接,你就网络下吧。
――CSM和AC尼尔森是国内收视率调查行业两大知名公司,其中CSM是大多数电视台的数据来源,只购买或同时购买了AC尼尔森数据的电视台只有5家,占完成访谈对象的四分之一,均属大型城市台。不少受访者认为CSM的数据具有一定权威性和科学性;而尼尔森公司则以其世界性品牌优势,以及登陆中国伊始便采用先进的仪器测量法,受到一些受访者甚至一些未曾使用过其数据的受访者的肯定。多数电视台因为尼尔森公司未在当地设立调查点,或因价格昂贵而未购买其数据。
――在节目制播决策(包括节目编排、节目制作、节目停播或调整)中,收视率的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同,在各类因素中收视率基本保持50%以上的比例,但是,应用还未臻规范、成熟和深入。我们对收视率作用的实现缺少具体证实,因为不少电视台未能举出实例描述如何在决策中运用收视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或有两种,一种是受访者对实际情况不熟悉,还未真正介入节目决策,这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分析人员在决策中的地位,当然受访者属广告人员或研究者的除外。另一种是各台对收视率的应用仍处于较浅层次,缺乏对收视率及其系列指标的开掘,不善于综合运用相关术语、因素和编排策略,难以枚举有说服力的事例,这实际上也间接反映了收视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简单化的倾向。此外,收视分析中流动分析很少,或者说应用不广,甚至有些受访者误将其与流动人口分析混为一谈,都显示收视率在节目制播中的应用还未臻成熟,还缺少统一的话语标准,多数还停留在浅层次,妨碍了分析的深入。
――对数据质量的质疑依然存在,大体集中在抽样的科学性和质量控制方面上。一般来说,抽样框的选取、样本量大小、如何抽取样本、抽样误差的确定等有关抽样的科学性问题,数理统计学和有关调查方法的教科书上都有章可循,任何一个调查公司在这些方面留下明显漏洞都是难以立足的。无论受访者对数据的质疑是出于何种缘由,调查公司未能与用户就数据质量问题良好沟通,是双方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而受访者要求规范调查操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是他们要求监督调查过程的表示,这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来进行。此外,对数据质量的疑虑,有相当部分源于对日记法测量方式的不满。
――受访者对调查公司的原始数据处理、附加分析、软件提供和人员测量仪数据都表示了一定程度的需求。与历次调查不同的是,尽管受访者也对数据质量有抱怨,但是他们并未利用开放式访谈调查所提供的自由表达机会去详细评说,而是比较集中地转向对数据分析的需求、对调查公司的深度服务需求、提供先进软件和测量仪数据的需求上来。这是新形势下,收视率用户新的需求特点,对调查公司也许意味着新的服务空间。
所以除非看电视台的公布 不然基本是看不到数据的
要出钱买的嘛 ^_^
---希望被采纳,谢谢
⑷ 如何查询电视台电视收视率
按照《广播电视词典》的解释: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收视率分为家庭收视率和个人收视率,一般而言,家庭收视率大于个人收视率。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电视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刘燕南说,目前业内以人数而不是家户数为统计标准的做法更加普遍一些,刘燕南所着的《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是国内系统研究收视率的第一本专着。
■收视率是如何产生的?
目前采用的收视率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即日记法和人员测量仪法。日记法是指通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样本户中每一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日记卡,要求他们把每天收看电视的情况(包括收看的频道和时间段)随时记录在自己的日记卡上。日记卡上所列的时间间隔为15分钟。每一张日记卡可记录一周的收视情况。
人员测量仪法是指利用“人员测量仪”来收集电视收视信息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收视调查手段。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手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钮,而且还留有客人的按钮。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必须先按一下手控器上代表自己的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这个按钮。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以每分钟为时间段(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储存下来,然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或通过掌上电脑入户取数据\)。
收视率多久能够出来?有的是一周,有的是两周,有的是一天。刘燕南说,这主要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如果采用日记法,因为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最快需要一周,一般需要两周;如果采用人员测量仪法,因为电话线可以即时回传数据,因此能够做到隔一天就能够提供收视数据,只是人员测量仪成本比较高。
■电视剧收视率能否和《新闻联播》比较?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在提供收视率时采用这样的提法:某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这种比较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
刘燕南认为,两者没有可比性,首先电视剧和《新闻联播》不在同一个播出时段;其次,两者面临的不是同一个市场,《新闻联播》面向全国,而更多的电视剧是区域性的,面向一个省或者一个城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提法,主要是在大家的印象中《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很高,想以此来证明该电视剧的收视率很高,但最好不要做这样的比较。”其次,刘燕南介绍,在某些地方,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可能高于《新闻联播》,比如《还珠格格》在某些地方的收视率达到60%,因为《新闻联播》是面向全国的,统计的基数太大。
那应该拿什么数据作为某一部电视剧收视率的比较标准呢?刘燕南说,业内一般都是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所播电视剧的收视率作为比较的标准,或者以某一部有代表性的、曾经创造过收视神话的电视剧作为衡量标准。
■收视率能衡量电视剧的质量吗?
刘燕南指出,收视分析中另一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将收视率高低与内容好坏简单挂钩。当收视率走高或走低时,便时常可以看到诸如“这是因为节目内容好(或不好)”之类的断言。一般来说,收视率与节目内容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后者对前者的变化通常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但这不是绝对的。刘燕南说,衡量一个节目或者电视剧的好坏,不能用收视率作为唯一标准,还应该有满意度的指标,“如果说收视率衡量的是量的因素,那满意度衡量的则是质的因素,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据介绍,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很高但满意度很低,甚至会出现大家都看一部电视剧但边看边骂的现象;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可能不是很高,但满意度很高,比如《雍正王朝》,“以前我们不重视收视率,而现在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惟收视率马首是瞻,这两种情形都不对。”
其次是收视率也有造假现象。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曾在“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痛斥假收视率的现象。他说自己所在的山东省一家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已经停播三个月了,但是收视调查公司根本不知道,依旧提供该栏目的收视率,而且收视率还高达30%。
■央视索福瑞和AC尼尔森提供的收视率为何不一样?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尔森公司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两家收视率调查公司。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电视收视率市场上,央视—索福瑞占据了全国85%左右的市场份额,AC尼尔森公司占据10%左右,另外两家比较大的公司是AC尼尔森媒介研究和上海的广播电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经常会有这样的印象,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同一部电视剧,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提供的收视率数据并不相同,有时还相差挺大。比如央视一套播出的《浪漫的事》,尼尔森的平均收视率是7%,而央视—索福瑞则为6%;又如2000年1月1日到9月23日杭州地区《新闻联播》的平均收视率,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是22.1%,AC尼尔森为4.6%。究竟哪一个数据更加准确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调查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测量手段不一样造成的:日记法和仪器测量法的结果肯定会有差异,应该说仪器测量法更准确一些,日记法往往是通过事后回忆来填写的,因此误差会大一些,而人员测量仪数据可以精确到1分钟,这样得到的收视率就会低很多。此外,由于样本户数不同、采用的计算体系不一样等,也会造成收视率不一样,“一般来说,虽然数字不一样,但趋势应该是一致的,否则用户就会糊涂了。”
■哪些因素影响收视率?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毕江燕则分析了影响电视剧收视率的五种因素:①地区因素。《刘老根》在东北的收视率高达22%,在南方却只有几个百分点。②季节因素。2002年的12个月中,前五个月平均收视率为3.66%,6月份是电视剧收视的低谷,只有2.82%。暑假收视率有了回升,并达到了全年的最高点3.85%。③时段因素。在收视上表现最好的则是19:00-20:00这个时段,收视率超过了5%,从这里可以看出,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的收视率。④频道因素。同一部电视剧在不同频道播出,它的收视率也不同。比如《橘子红了》在甘肃一套(省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13.97%,福建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有线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37%,中央八套(中央级频道)播出时收视率为7.29%。⑤播出轮次因素。同样在武汉地区播出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第四部》,2002年10月份在武汉二套播出时收视率9.39%,而在11月份武汉四套播出时收视率不到4%。
⑸ 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数据是那里发布的在哪里可以找到
收视率是有专门的统计,在网络上搜的话是可以找到一些统计收视率的app或实时查询网站,这些网站实时发布各个时段中各电视台所占的收视份额(不完全统计)。
而播放量数据则是以播放网页的访问量决定的。
⑹ 全国网收视率查询
收视率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即日记卡法和人员测量仪法。
所谓日记卡法是指由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的家庭成员,将每天收看电视的频道、时间段随时记录在日记卡上,以获取电视观众收视信息的方法。
测量仪法是指用测量仪来详细记录样本户中所有4岁及以上家庭成员收看电视的情况,从而获取电视观众收视信息的方法。电视频道变化直接通过测量仪采集,没有任何影响。
数据可以精确到秒,可以准确反映收视变化。前一天数据在凌晨通过电话线或GPRS传输回CSM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第二天客户即可以看到数据。CSM主要采用三种测量技术:DFM;Si-code;声音匹配(Audio Matching)。
(6)如何在网站上查看电视台的收视率扩展阅读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眼下收视率具有垄断地位,是当仁不让的权威;从央视到地市级电视台、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许多人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
尽管收视率的作用不可怀疑,而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却大不应该;收视率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无法独立承担起评估尤其是节目评估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