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资讯 » 怎么评价社交网站
扩展阅读
下雨网络异常 2025-09-16 20:30:20
找不到手机说话的软件 2025-09-16 20:24:06
手机下软件助手 2025-09-16 20:23:05

怎么评价社交网站

发布时间: 2022-09-05 21:47:18

① 你对社交媒体的看法与见解

社交媒体是网络传媒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使得信息传播可以急速、直接、成面的传播。就好像以前山里的人们只能靠一个个传话,现在人人都有了对讲机,一人说话整个山都能听到。但其实想想,如果有人刻意在信息里植入病毒,那么社交媒体会让病毒像瘟疫一样瞬间散播开来,速度和面性的广泛传播根本无法控制,这多么可怕。现在的rss、bbs、微博、朋友圈,让所有人的碎片时间都用于阅读和转发分享,让大家获取信息的时间更短,速度更快,内容更直接,可是有一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大部分人群的信息和知识获取结构都高度统一化了。原本我们是一群鸡鸭猴鸟,结果被关在同一个棚子里,喂一样的饲料,当猪一样喂养,最终棚子里很可能就只剩下猪了,并且随时一点病毒,会造成大面积瘟疫。所以我们还是要培养对途径的知识信息获取途径,读书、旅行、真实社交。社交媒体只能是开胃小菜,当主食长期吃,非死即残。

② 社交媒体的利与弊

社交媒体最大的优点之一是它培养和扩展了人际关系。改善沟通和加强人际关系是社交媒体出现的原因。Facebook,Twitter,qq,微信,微博等无数其他社交网站帮助人们建立现有关系,结交新朋友,并重振已经失效的关系。无论一个人住在哪里,都可以找到具有相同兴趣和关注点的其他人。社交媒体以指数方式增加了心理健康信息和支持的资源。

研究表明,那些得到同龄人的人的支持,无论是患有糖尿病这样的身体状况,还是像抑郁症这样的心理疾病,都会有更好的健康结果。互联网支持小组,讨论区,博客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显着增强了与心理健康,行为和/或成瘾问题搏斗的个人的资源。



(2)怎么评价社交网站扩展阅读:

1、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减少了和身边人相处的品质时间,而且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电子设备而不是人们身上,人们也很快就烦了。最终你身边的人不再想和你一起出去玩了。

2、大幅度增加你对注意力的渴望

对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人而言,在Facebook上写模糊的状态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很容易成为一种不好的习惯。对“赞”和通知的无止境的竞赛很容易把你掏空。

3、分散你对人生目标的注意力

人们很容易在社交媒体中牵扯过多,以至于忽略了真正的生活目标。尤其是年轻人,很容易去追求互联网上的明星地位而不是通过有用的技能来去争取梦想的工作。

③ 国内几大社交网站的特点各是什么

国内几大社交网站的特点分别是:

1、qq是社交聚合,在此基础延伸出针对不同群体的社区服务。

2、人人和开心定位差不多,只不过人人的用户群主要为学生,而开心拥有消费力更强的“白领”。

3、豆瓣是基于内容的社区。和前两种的区别:前两种的关系是核心,豆瓣的内容是核心。

名词解释:

社交网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它允许个体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建立一个公共或半公共性质的个人主页,与其他用户建立连接,并在个人主页上呈现联系人的列表,以及观看并穿梭于自己和他人在系统内建立的连接列表,这些连接的本质和命名可能会因网站而异。

不恰当使用社交网站在国际社会是被禁止和严厉打击的行为,中国立法中提到了与之相关的违法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9修正)中有条文对相关行为进行限制和惩罚。社交网站的安全使用是全面性教育中有所涉及的内容。学习者需要了解社交网站的安全使用,避免和防范网络欺凌。

如何看待社交软件

社交软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缩短了人人们的距离。

⑤ 社交网站的优势

通过社交服务网站我们与朋友保持了更加直接的联系,建立大交际圈,其提供的寻找用户的工具帮助用户寻到失去了联络的朋友们。
网站上通常有很多志趣相同并互相熟悉的用户群组。相对于网络上其他广告而言商家在社交服务网站上针对特定用户群组打广告更有针对性。

⑥ 社交网络的利弊

网络交往的利与弊详:1.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沉溺网中,不能自拔,花费大量时间上网,从而影响学习成绩。2.网络良莠并存,容易接触不良网页,如色情、暴力等。又因为学生常常容易受人影响、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们常常会因为网上不良内容而走上犯罪道路。3.长时间上网容易造成大脑缺氧,从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近视。4.一些长期长时间上网的学生容易产生孤独症,整天沉溺于幻想中脱离现实,而当他真正面对社会和人群的时候,就会因为想象和距离的问题产生退缩感,不敢正常与人沟通。5.许多中学生因为打一些暴力游戏使自己模糊了真人与游戏对象的区别,常常无意识地模仿游戏来对待身边的人。6.长期上网需要大量金钱,没有钱的时候,自控能力弱的人会采取违法的方式,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从而走上犯罪道路。8.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9.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上网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为在这个互联的网络中,人们可以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国外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一些有害的思想停留在脑海中,影响着人们。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因此许多学生要面对很大的压力。也因此许多学生喜欢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中。

⑦ 年轻人怎么看待网络交友

观点如下: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社交APP的出现,在当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网络社交、网络交友。这是互联网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体现之一。但是,网络交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交友。

网络交友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文字或者语音来传达情感,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社交,是不完整的。真正的交友还是要了解彼此日常行为、个性等等,这是网络交友无法传达的。网络交友存在着一定对自我的美化,到头来会出现“见光死”的现象。

如果过度沉迷于网络交友,那么将会占用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的时间,从而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节奏。一方面,网络交友实质就是相互聊天,并没有什么意义,而同样的时间,我们可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另一方面,如果和对方聊的比较好的话,自己会比较开心。



但是如果和对方聊的不愉快,甚至对方把你拉黑,就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尽管这仅仅只是结束了和对方的聊天而已,许多人把它看的太重了。

但对于网络社交,我并不是持完全反对的态度,网络交友可以让我们通过互联网认识千里之外的朋友,拓宽我们的视野,而且,网络交友也是一种提高个人情商的方式。但是,网络交友要注意度量。

首先,不能把网络交友作为自己社交的中心,甚至作为自己生活的中心,这是完全不可取的。

第二,不能过于泛滥交友,虽然网络交友是一种效率较高的交友形式,也有人说朋友越多越好,但是在网上交太多朋友会浪费你很多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照顾到每个人的性格,自己和网友之间友谊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

经常聊天、分享生活的话,建议只要找几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好。

⑧ 如何看待社交网络

一、经历多了你就知道,如果自己没有本事,再多的社交也都是浮尘。

二、永远也不要高估你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其实你什么都不是,别把自己看成无可替代,多你一个也不多,少你一个也不少。

三、当你感觉人生没那么如意,当你对自己的表现没那么满意,当你对自己爱的人或自己感到失望,当你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记得对自己说:没关系,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四、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后,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五、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绝不退让时,那些看似气势汹汹的难题,反而会自动让道,成为你脚下的坦途。

六、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取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决定人生的,不是命运,而是你自己的每一次抉择。

⑨ 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评价sns社交网络平台的出现

社交网络的设计最终的落脚点建立在了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上来。无论我们在社交网络中担任什么角色,和其他节点是何种关系,对网络中所有人来说,归属的需求是维持社交网络的根本和向心力,而由此衍生出节点间复杂的关系网络。基于社交网络的营销都是基于归属的需求并向上拓展。由于人们又尊重的需求,才会看到社交网络中的节点彼此竞争(网游中的成就便是很明显的例子);对自我实现的需求,才出现了节点间的差异化和特性化。

1、顿巴数

QQ好友现在能到1000甚至2000,你的电话也许能够存上千条号码。但是,有多少是从来都未联系过的?你的人际圈能有多大?

这就是顿巴教授所总结的:纵使高科技带来的人际圈越来越大,但是人脑的容量是有限的,你也不可能和这么多人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没有人能这么情感泛滥!)

根据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顿巴教授(Robin
Dunbar),当你在“面簿”上累积到150名“朋友”之后,再多的“朋友”也没意思,因为人的大脑只能记得150个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他指出,这个数字放诸各社会皆准,也经得起历史长河的考验,甚至适用在非人类组织。

“150顿巴数”是在1992年提出,为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顿巴教授认为,人类大脑的逻辑和记忆力结构,注定了大脑可以容纳148人的稳定社交关系,按照巴顿数的规律,一个社会群组合适的规模大约为150人,超过这个数字就无法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朋友”越多,仿佛就表示越受欢迎,拥有更强大的社会资源,有助于信息的传播,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机会。与此同时,这样“滥交”的本质,令“朋友”不多的人产生莫名的不安与恐慌。幸好“150顿巴数”抚慰了大家,至少厘清了人际关系中的量与质、“弱关系”和“强关系”。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也这么认为:无论你认识多少人,或者通过一种社交网络平台与多少人建立了弱关系,那些强关系仍然在此时此刻符合150法则。尽管现在我们“栖身于网上”,80%的社会活动可能被150个强关系所占有。

而据专家说能够维持亲密关系的,不超过六人。

人脉用时方恨少,虽然我们只能记住不超过150人,但是生活的需求迫使我们必然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和顿巴数所限制的圈外人士打交道,how?

⑩ 评价一个社交网络影响力

当一个社交网络可以影响一代人或者是一批人的价值导向的时候,说明他们的影响力是特别大的,所以现在的比较大型的社交网络或者是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人,在发言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