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球经济金融动态报道详细的媒体有哪些
和迅网 这是国内证券最权威的网站,一般的咨询都可以找的到,也是政监会合作的网站。
新华网 新华通讯社的官方网站。
还有其他的网站,像大型证券公司的官方网站等等。
还有就是政监督会的网站 这上面都会发布一些政策面的信息,偶尔也要看看。
(网址不让输入,你只能自己去网络搜索了)
还有就是各大主流媒体,像中央2台早7点的财经新闻,中午12点的新闻,这都是必要的信息收集手段。
关于报纸我一般是不看的,每天的精力有限,况且网站上都有。
关于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可以参考一下
一、公司的经营状况。
1、公司资产净值。一般而言,每股净值与股价保持一定比例,即净值增加,股价上涨。
2、盈利水平。公司业绩好坏集中表现与营利水平的高低,公司的营利水平是影响股价的基本因素之一。一般情况,公司营利增加,股息也会相应增加,股价上涨。但股价涨跌和公司营利并不是同时发生的,通常,股价的变化先于盈利的变化,变化幅度也大于盈利的变化幅度。
3、公司的派息政策。股息与股价成正比。
4、股票分割。分割往往会刺激股价上涨。
5、增资和减资。这要看是什么原因增资和减资,如果企业业绩很好,就意味着增资会增加公司经营实力,会给股东带来好处股价不仅不会跌还会增长,反之则会下跌。
6、销售收入。股价的变动一般也先于销售额的变动。
7、原材料供应及价格变化。
8、主要经营者更替。
9、公司改组或合并。改组和合并后是否能够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决定股价变动方向的重要因素。
10、意外灾害。不可人为的灾难让公司所受损失得不到赔偿,股价会下跌。
二、宏观经济因素
1、经济增长。一般来说,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它们的股价会上涨。
2、经济周期循环。股价变动要比经济景气循环早4-6个月。
3、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市场资金趋紧,股价下降,反之股价上涨。
(2)中央银行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提高再贴现率,股价下降;反之上涨。
(3)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出售证券,收紧银根,在收回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的供应,是证券价格下降。
4、财政政策
5、市场利率。绝大部分公司都负有债务,利率提高,利息负担加重,公司净利润和股息相应减少,股价下降;反之上涨。
6、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之初,股价会上涨;在物价上涨之时,股价上涨;在通货膨胀严重物价居高不下时,股价会下降。
7、汇率变化。
8、国际收支状况。
三、政治因素。
四、心理因素。
五、稳定市场的政策与制度安排
六、人为操作因素
B. 每天关注财经新闻应该看什么网站呢
关注财经新闻可以看和讯网、东方财富网、一财网 等等。
和讯网信息全面,涵盖财经新闻广泛。
东方财富网着重股市信息,新股申购数据更新迅捷,查询方便。
一财网是第一财经旗下专业财经新闻网站,与第一财经电视节目同步,可以在此网上观看第一财经,了解市场人土对市场运行的实时评论与建议。
C. 哪个经济新闻网站比较客观快速
财新网、经济观察网和路透社的消息都比较客观快速。
1、财新网
为中文读者提供世界热点地区经济新闻,突发事件报道,宏观经济报道,深度分析,观点评论和生活时尚资讯
路透中文网是汤森路透集团专为大中华地区推出的全中文网站,以全球化视野,多媒体格式向中国商务人士及个人投资者提供在线综合财经信息、深度报道和全球金融市场资讯服务。“汤森路透”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和数据提供商。路透中文网为中文读者提供世界热点地区经济新闻,突发事件报道,宏观经济报道,深度分析,观点评论和生活时尚资讯。
补充——权威资料:
1、2010年12月,财新网被《新周刊》2010网络生活价值榜评为“年度最有价值网站(传统媒体)”。
2、路透通讯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体新闻通讯社,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在128个国家运行。路透提供新闻报导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并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
3、资料来源: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D. ...每天关注财经新闻吗有哪些好的财经新闻网站推荐呢
财经网站有:21世纪网,东方财富网,中国证券网,和讯网,新浪财经,凤凰财经,一财网,中金在线,第一财经,证券之星,中国证券网,同花顺等等。另外有一些大的知名的老牌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也是比较权威的,如央视网经济频道等。
新闻网站有:新华网、人民网,网易,新浪,长江网,大江网,大洋网,湖北美食网,中国化工网等。
E. 想看一些经济类的新闻,哪里可以看到
报纸应该算是信息接受比较快的媒体,可以下载一个经济日报,读报目录里面有世界经济新闻版块。
F. 有哪些财经网站
大致分为两种:
财经类网站:外汇黄金的有FX168财经网,股票类的有同花顺,期货类的有99期货等等。内容都是原创,并且有深度见解以及分析。
综合类网站财经频道:腾讯,新浪,人民网,搜狐,凤凰网等等。很多内容都是直接转载财经类网站的。
G. 有哪些看全球经济新闻之类的app
新浪财经App、财经网、
财新
第一财经
ft中文网
36氪、虎嗅、钛媒体、华尔街等等十大财经新闻
H. 哪里可以看待最近的世界经济动态
一方面,人民币国内购买能力的下降,已经导致按人民币支付的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另一方面,人民币兑外币的升值,导致常年按稳定外汇报价的出口产品的实际人民币收益急剧下降。结果,在中国出口创汇累创新高的同时,出口厂商的盈利率则在迅速下降。在全球几乎一边倒的敦促、压迫或者期盼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浪潮声中,国际社会忽略了一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事实:人民币在中国国内的实际购买能力,近年来已经急剧地下降了。何谓人民币币值的内贬与外升错位格局?近年来,中国国内食品和日用消费品物价大幅上涨,生产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水平也不断攀升,房地产价格更是全国性地暴涨不停。这说明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经济常识:现在的一块钱人民币,比过去的一块钱人民币更不值钱了!举一简例,2005年中国一个制鞋厂,基本上仅需要50元人民币的原材料、工资和其它成本生产一双耐克运动鞋;2010年则可能需要60元甚至70元人民币来生产一双同样质量的耐克运动鞋。再举一例,2005年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平均房产价格也许只有约8000人民币/平米;2010年的价格可能远远不止1玩6000人民币/平米。人民币在中国国内市场购买能力的大幅度下降,是简单和容易查证的事实,无须依赖晦涩的经济学理论来思辨和费解的经济统计数据的证实。但为什么国际媒体和舆论界都几乎异口同声地要求人民币升值呢?道理也同样简单,中国出口的商品价格太便宜了。以上述耐克运动鞋的例子来说,在美国的生产成本,可能就不是按目前汇率(1美金兑6.7人民币)50元人民币等值的约7.5美元能够生产得出来的;而完全可能需要20美元的生产成本。由此算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必须上升到1美金兑2.5人民币,美国才可能以与50人民币等值的20美元成本,来生产此耐克运动鞋。所以,美国制鞋厂商当然会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的低价竞争能力,来源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事实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从2005年的1美元对8.27人民币,上涨到2010年10月初的1美元对6.68人民币,即上涨了约20%。当然,对于那些要通过人民币汇率上升,来争取拉平美国制造厂商和中国制造厂商,在生产同类产品的美元报价成本的人来说,过去几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还远远不够的。中国出口厂商的困境人民币的内贬,对于中国大量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商来说,就是其按人民币支付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的出口厂商只有无奈选择通过压缩出口盈利,来痛苦地自我承受人民币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前面耐克鞋生产为例,当生产成本从2005年的50元人民币上升到2010年的60元时,为了保证长期的出口协议,也只能按在2005年时的美元报价出口。中国无数的出口厂商,就是在按人民币支付的国内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出口市场订单,而被逼大幅度让利出口。由此而来的连年让利出口,已经将中国无数出口商的出口盈利率,挤压到无法再低的程度。温总理在近期访问美国时,也坦诚绝大部分中国出口厂商的出口产品毛利率仅2%。如果人民币汇率再上涨3%,无数中国出口厂商按原定的协议出口价格,完成2010年向美国市场的出口后,就完全无利可图或甚至亏本了。很显然,中国的出口商品正面临人民币内贬和外升错位格局下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人民币国内购买能力的下降,已经导致按人民币支付的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另一方面,人民币兑外币的升值,导致常年按稳定外汇报价的出口产品的实际人民币收益急剧下降。结果,在中国出口创汇屡创新高的同时,出口厂商的盈利率则在迅速下降。在单位出口产品盈利率下降到微乎其微的困境下,出口厂商的应对策略就是扩大生产规模。由此而出现了富士康这样,雇用几十万人的出口生产厂商,试图以各种手段来尽量减少以人民币支付的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并通过不断增加的大规模出口总量,来维持出口的利润总量。当发达国家市场在尽情享受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时,无数生产出口产品的中国工人,则在生产线上以发达国家工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强度,在夜以继日地忙碌。这就是中国出口创汇的基本模式。富士康事件的出现,预示着这一模式基本上走到了极限。国际资本市场的困境人民币的内贬外升的错位格局,却给了资本市场投机者巨大的套利空间。试想,如果投资者可以在2005年以1美元对8.3人民币,将100万美元兑换成830万人民币,然后将兑换的人民币投资购买中国上海的房产。到2010年,投资的房产市场价值,保守点估计也涨了一倍,达到1660万人民币。如果此投资者将投资的房地产套现,然后再按2010年1美元对6.7人民币的汇率,将1660万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可获得约248万美元。此投资的回报就接近150%。当然,此投资者也许更希望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成功,人民币可以再升值更多,同时中国的房价涨势“再上一层楼”,他的投机套利收益就可以远远不止150%了。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依靠内贬外升的错位格局的投机套利。此类例子绝非天方夜谭。据各个来源的研究估算,流入中国的热钱几乎占了中国2万多亿外汇储备的40%到50%。当然,还有通过无数“地下”途径进入中国的热钱。由此算来,进入中国投机套利的热钱,少说也有上万亿美元!这些热钱的投机者翘首以盼的,是人民币尽快大幅度升值,由此,他们可以顺利套利成倍的投机收益。以2006年到2010年的5年来计算,上万亿美元的热钱所投资的人民币资产已经成倍升值。如果预期2011年人民再升值10%到约1美元兑6人民币,到时通过套利出逃中国的资金,就不会仅仅是原来流进的1万多亿美元的热钱,而将会是按新的汇率所换得的成倍套利收益的2万亿、3万亿,甚至更多美元!这将是国际货币与资本市场史无前例的资本跨国流动。其规模将远远超过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国际资本从亚洲市场的出逃规模。其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冲击和对全球实体经济的震荡后果,实在难以想象。成万上亿的中国国民,也义无反顾地参与了这场人民币内贬外升错位格局下的“大豪赌”。仅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所谓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为例,至少有上亿的居民将辛苦几十年的储蓄砸进了房产,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城市的房产推到了投机者乐意看到的“天价”水平。值得同情的是那些工薪阶层,被逼向银行大量举债购房,陷入终身难以自拔的债务困境。当然,看到自己投资的所谓“资产”的人民币市场价值在蒸蒸日上,更想象到人民币终有一天还会对外大幅度升值,无数的中国国民忘却了实际生活的艰辛,成天以未来美元“百万富翁”的幻觉来慰藉心灵。但任何“豪赌”终究会有收场。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就会是这场“豪赌”的收场前奏。到时候,少数有方便和快捷的套现途径的中国国民,也许会像国际热钱投机者一样成功套利逃逸。但更多的中国国民,则会被困陷在这被废弃了的“豪赌”战场上,眼看着“百万美金的幻梦”惨淡消失。人民币升值肯定会导致 “几家欢乐,几家愁”。任何国家和个人,都难以避免地以自身利益来看待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从而根本就不可能在“谁损害谁的利益”的认知上达到共识,更不可能在人民币“升多少”的幅度上达到共识。即使在今后的5年内,人民币再升值20%,国际社会中肯定还会有强大的势力,继续压迫人民币升值。但任何国家和个人都必须正视人民币内贬和外升的这一事实,并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错位格局的继续扩大,可能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震荡。刚刚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是否还有余力再经受这一巨大震荡,真是值得深度怀疑和担忧。
I. 看财经新闻最好的网站是哪家
看财经新闻网站营销这些应该很专业:
新浪网财经、凤凰网财经、环球财经网、华尔街金融网、金融界网、中国证券网、
和讯网、财经新闻网、国际财经网、环球金融网、中国金融网、财经头条网、
中国财经网、经济新闻网、亚洲经济网、环球经济网、网易财经、中金在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