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资讯 » 粮库稻谷在哪个网站拍的
扩展阅读
为什么叫网站打不开 2025-09-30 04:25:54
网络正常wifi无网络 2025-09-30 04:09:12

粮库稻谷在哪个网站拍的

发布时间: 2023-02-09 13:54:50

Ⅰ 莆田中粮粮库有售稻谷吗

莆田中粮粮库是有售稻谷的啊,如果你有机器的话,那你可以进行自己深加工哦。

Ⅱ 一个粮库一年要补多少稻谷

1800吨粮食。通过查询粮库资料显示得知,一个粮库一年要补1800吨稻谷的,粮库是粮食仓库的简称,是粮食仓储企业习惯称谓,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中国粮食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Ⅲ 农村里的稻谷卖到哪里

早市零卖,或交粮食局收管或网上散发信息。

Ⅳ 实地探访“大国粮仓” 这里的粮食“吸”氮气吹空调

记者实地探访“大国粮仓” 揭秘高科技储粮技术

这里的粮食“吸”氮气吹空调

金秋十月,正是秋粮收获时节。在世界粮食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实地探访粮食如何入仓、存储,加工后的大米又如何进入市民餐桌。

入库:精挑细选 经过层层“考验”

“大国粮仓”长啥样?近日,记者走进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一排排高大的平房仓映入眼帘,仓内存储有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品种,其中稻谷储量占了七成左右。这里储备的是原粮,主要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

一踏入2号仓库,稻谷散发的清香味扑鼻而来,仓内粮高6米,约两层楼高。“这是今年新购的稻谷,8月份刚入库,是来自江西的早籼稻。稻谷主要分为早籼稻、晚籼稻、籼糯稻、粳糯稻、粳稻5个品种。我们储备的是籼稻,可加工为适合南方人日常食用的大米。”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有限公司仓储保管科副科长林春华介绍。

粮库储备的稻谷大多数来自江西、湖南、湖北这三个产粮大省,也有少部分来自广东湛江雷州半岛。而粳稻是东北地区居民喜欢食用的,广州直属库没有采购,籼糯稻、粳糯稻日常食用比较少,一般也不进入储备库存。

夏收、秋收时节,正是新粮采购入库的高峰期。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一粒粒稻谷的归仓需要经过很多程序。记者了解到,送粮的车辆到粮库门口后,要先做登记再安排扦样,然后进行检验。“扦样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逐车扦样后要对质量指标、品质指标、食品安全指标等进行检验,全部指标都合格后方可进行粮食入仓。为防止车辆中掺杂不合格的粮食,在卸车过程中,现场仓储保管人员还时时查看粮食质量,同时采用水分快速检测仪进行过程检测,确保入仓粮食质量良好。

保存:粮食“吸”氮气 防虫又防霉

“大国粮仓”早已实现了仓储物联网全覆盖,仓储人员在后台就能看见粮食的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依托6000多个传感器和监控探头,记者在后台的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见仓库储存的稻谷颗粒、玉米颗粒。

原来,粮堆以6米为网格,架设了4层超过300个测温点,内外还有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将数据传回公司。如果粮食指标发生了细微变化,后台可以第一时间监控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通风降温等。

广州地区天气高温高湿,很不利于粮食的储藏,但科技储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粮食喜欢低温低湿低氧,所以广州直属库运用充氮气调与综合控温结合的储粮技术,形成了“冬通风,春充氮,夏控温,秋防治”的科技储粮模式。具体来讲,冬季利用冷空气南下时机,通过机械通风换气将冷空气送入粮堆,可以将粮食平均温度降低到15℃以下;到春季气温回升前,密闭粮堆并充入高浓度氮气,将氮气浓度维持在95%以上,来隔热保温和保鲜;夏季高温季节,开启空调来控制仓内空间温度,做好门窗等隔热保温,从而减缓粮食温度上升;到了秋天就进行虫害防治,若有虫则杀虫,无虫则做好防护防治感染虫害。

粮仓创造了“低温、低氧、低湿”的绿色储粮环境,实现了“安全、优质、无害、减损”的绿色储粮目标。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平均粮温保持在23℃以下。“稻谷一般是3年轮换一次,小麦则是5年,待出库的时候,小麦品质基本没变化,稻谷各项指标与新稻谷相差不大。”林春华解释,例如稻谷的品质指标脂肪酸值每年上升不到3mgKOH/100g,储存两三年的稻谷的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色泽等品质指标,还是在宜存范围内。

出库后的粮食去了哪里?原来出库的稻谷一般会销售给大米加工厂,主要用作加工大米和河粉。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加工厂还会用旧稻谷呢?林春华介绍,加工厂在生产大米时按照配方会同时用到新旧稻谷,因为当年新收获的大米口感比较黏,所以需要采用新旧搭配来中和,才能配比出口感好、黏度适中的大米。部分大米还被用于制作河粉,据加工厂反馈存放两到三年的稻谷来做河粉较适宜。

配送:加工后当日可达市区商超

北有中储粮广州直属库,南有广州岭南穗粮谷物公司(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该公司是岭南商旅集团旗下广州粮食集团下属企业,承担着广州市区两级地方储备粮承储和轮换经营任务,肩负着广州地区的主粮供应和应急保障安全重任。在这里加工后的成品米面,市民在8字便利店、朴朴超市、胜佳超市、兴安超市等商超均可以购买。

走进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记者看到一排排巨型的立筒仓、浅圆仓,还有运输车辆忙碌的身影。“目前秋粮收购进入高峰,我们正在积极开展优质粮食收购工作,稻谷每天入库量约有200吨。”岭南穗粮谷物公司总经理刘子立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广州市粮食集团已经采购了各类粮油总量超过40万吨,有小麦、稻谷、大米等多个品种。采购的品种根据大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小麦品种主要是国内主流高低筋优质小麦以及进口的加麦、澳麦等;稻谷品种主要有用于煲饭的优质籼稻谷和用于米粉制作的早籼稻谷;大米品种以丝苗、美香粘、象牙粘等籼米为主。随后,根据秋粮的上市时间,粮食集团还将继续在广东、湖北、江西、广西等地收购符合大湾区居民喜好的稻谷,确保稳定的市场供给。

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内有多个高超30米的稻谷立筒仓,单个仓能存储几千吨稻谷。入库的稻谷存放于准低温仓,将粮温控制在21℃-23℃。而大米的储存要求更为严格,大米低温仓库需要将粮温严格控制在17℃-19℃。

走进大米低温库,一袋袋大米堆积成山,里面传来一阵阵凉意和浓浓的米香,这里包括政府战略储备粮。“在低温条件下存放的大米,可以保持新鲜、营养、健康的品质,储备大米每年要进行4次动态轮换。”刘子立介绍。此外,中心还配有强大的小麦和稻谷加工能力,能随时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保障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大米车间配置了一条日加工稻谷300吨的生产线和两条日加工200吨的精制米生产线,可年产大米12万吨。

那么加工完的大米多久可以到达终端市场?广州市粮食集团在市区设有2个粮食准低温配送仓,可存放成品粮油约7500吨。在粮油市场稳定的情况下,每天从加工中心运到配送仓的大米约200吨。当粮油市场发生波动,可立即启动粮油应急供应机制,每天从加工中心运到配送仓的大米超过500吨以上。配送仓都配置了相应的物流车队,日运力超2000吨,物流配送响应时间在12小时以内。

“米面粮油产品从配送仓配送到街市商超客户仅需12小时,即上午加工打包好的新鲜大米,市民晚上就可以在商超购买到。”广州市粮食集团储备分公司总经理王小坚介绍。以海珠区海珠仓为例,这里有3个准低温粮仓,里面储存了不同规格的大米、面粉、食用油等,从加工中心运来的新鲜大米将在这里中转。“我们每天按照客户需求的品种、数量,通过系统生成每份订单,交仓管员拣货装车配送到终端客户。每天从加工中心运来的粮油产品只作短暂存放,一般每7天就周转一次,确保供应到市民家中的粮油产品品质新鲜。”王小坚说。

保鲜有术

粮食喜欢低温低湿低氧,所以广州直属库运用充氮气调与综合控温结合的储粮技术,形成了“冬通风,春充氮,夏控温,秋防治”的科技储粮模式。

科学轮换

稻谷一般3年轮换一次,小麦则是5年,待出库的时候,小麦品质基本没变化,稻谷各项指标与新稻谷相差不大。

链接

选购大米有窍门

“根据市场调研和反馈的销售数据来看,广州市民偏爱南方籼米,消费占比超80%,粳米选购占比约10%。在家庭消费中,大家首选小颗粒的丝苗、油粘类,而粳米多用来煲粥。”广州市粮食集团技术研发部何东升介绍。其实不同大米在营养和烹饪方式上差别不大,但口感上差异较大。籼米尤其是优质南方籼米,米粒细长、通透,成饭口感香甜软糯且有弹性,颗粒分明有嚼劲;粳米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米饭黏性较高,部分南方人吃了后感觉难消化。

大米如何选购?何东升建议先看生产日期,离生产日期越近的产品越新鲜;尽量不购买散装大米,散装大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必定会落入灰尘,同时难免有人抓一把来闻一闻,一不小心就会留下细菌;适量购买,大米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打开包装后的大米极易受储存环境影响,为确保在最佳品鉴期食用,建议适量购买;好大米硬度较高,表面通透,爆腰粒少,色泽均匀呈自然米白色,黄粒米和腹白粒米少。

大米喜欢低温低氧环境,在家庭保管大米方面,林春华建议将大米拆包装后要用密封袋封好,放在阴凉的地方,可以放入冰箱保存。大米一般不要存放超过半年,否则容易生虫。

《广州日报》2022年10月15日第A6版

Ⅳ 黑龙江省粮库第三批水稻开库时间和粮库2022年

黑龙江省粮库第三批水稻开库时间2022年11月12日至2022年11月14日。根据相关信息显示:按照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省粮食局、省农发行《关于做好2022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收储库点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各地初审和省级复核,拟将我县符合文件要求的3个库点纳入黑龙江省2022年最低收购价稻谷委托收储库点资格。为确保审核认定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现对审核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3个自然日(2022年11月12日至2022年11月14日)。

Ⅵ 农户储存在粮仓里的稻谷一般不会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什么

农户储存在粮仓里的稻谷一般不会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水分。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农户储存在粮仓里的稻谷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

Ⅶ 粮库稻谷最佳储存温度是多少 粮库稻谷最佳储存温度

1、在含水量少(12.5%以下)和环境温度低(15~20℃以下)的情况下,则呼吸强度微弱,但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命活动,对贮藏有利。
2、粮食在正常储藏过程中,含水量一般在12%以下是安全状态,不会产生温度突变,一旦粮仓进水、结露等使粮食的含水量达到20%以上时。
3、由于粮粒受潮,胚芽萌发,新陈代谢加快而产生呼吸热,使局部粮食温度突然升高,必然引起粮食“发烧”和霉变,并可能形成连锁反应,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几乎所有食品饮料对温度、湿度和光线的变化都十分。不同的食品饮料在同一种温度、湿度、光线条件之下的程度又不一样。因此,不同的食品饮料应存放于不同的贮藏库之内,并给予不同的温度、湿度及光线条件,使食品、饮料始终处于最佳待食用状态。

Ⅷ 粮库中测量稻稻谷含湿量是什么原理

粮库中稻谷含水份多少,没有含湿量这个概念!
含水份测量方法:粉碎机粉碎,天平上量取20克,放于铝盒内105度恒温2小时或130度快速测法40分钟,取出放于干燥器内降温至常温,天平上再称重,求得含水量。如果是质量仲裁,必须使用国标105度恒温2小时。

Ⅸ 小麦收购以陈顶新是啥意思

以陈顶新就是用往年的陈粮小麦顶替新的小麦买卖收购,并赚取以陈顶新过程中产生的巨额差价费用。

相关报道:

中储粮总公司近日对吉林、辽宁2家粮库“以陈顶新”问题做出严肃处理。

据中储粮总公司网站消息,中储粮总公司党组责成中储粮吉林分公司、辽宁分公司对查实的问题作出严肃处理。经吉林分公司党组研究决定:给予松原直属库主任邓安福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给予松原直属库副主任付文超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松原直属库购销科副科长张庆祝(负责前郭辖区监管工作)行政记过处分;责成松原直属库对其他相关人员作出严肃处理。

经辽宁分公司党组研究决定:给予开原直属库原主任尤连春留党察看一年、行政撤职处分;给予开原直属库原分管副主任李洪波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开原直属库监督检查科科长宋立廷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给予开原直属库驻庆云堡粮库监管员王克印行政记过处分;给予辽宁分公司仓储管理处原处长肖雅斌行政记过处分。

对吉林白依拉嘎收储库、辽宁庆云堡中心粮库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粮食,退出最低收购价粮食库存,取消白依拉嘎粮库政策性粮食收储资格,撤销庆云堡中心库租仓库点,并追回企业非法所得。

中储粮总公司要求全系统举一反三,强化监管,堵塞政策性粮食收储中的监管漏洞。

(9)粮库稻谷在哪个网站拍的扩展阅读:

相关报道:“以陈顶新”背后:我们能吃到多少新米?

在超市里售卖的大米,包装上看不出新米与陈米的区别。新京报记者 郭铁摄

沸沸扬扬的中储粮在辽宁、吉林“以陈顶新”套取国家补贴的事件引起社会关注。

如何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以陈顶新”还只是目前我国粮食储备机制问题的一个切面。有业内人士和消费者就此事进一步提出疑问:我们每年究竟能吃到多少新米?新米和陈米如何辨别?

这看似寻常的问题却难以得到一个确切答案。但有稻谷加工企业向新京报记者反映,目前我国大米市场普遍面临“稻强米弱”格局,加工企业为维持生存,只能转而加工更多的陈粮以降低成本,最终可能导致流通到市场上的陈米越来越多。

业内人士还透露,为争夺市场,许多经销商会压低收购价格,新陈“勾兑米”成为中小加工企业的普遍做法。这些“勾兑米”通过经销商进入粮油批发市场,最终上了百姓餐桌。

陈稻为加工企业的目标

从2012年开始,辉农粳稻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秀就感到稻谷加工生意越来越难做。

张建秀的企业在长白山脚下的辉南县,规模只是中小型,但在当地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大户了。在他印象中,2012年之前,整个吉林有1900多家稻谷加工企业,如今不到1000家,且大多处于半停产状态。

谈及困境,张建秀有些发愁:“这几年中储粮和地储粮收购量大,托市价格又高,企业没法跟中储粮争,只要他们一开库,粮全往他们那里走。新粮下来后,我们只能在他们开库前收一部分,开库时再高价收一部分。”

张建秀说,去年12月初,中储粮仓库仅用13天就完成了3万多吨稻谷的收购。此外,吉林省内外其他中储粮仓库、省地属仓库及一些大型粮油企业也会加入到“抢粮”队伍中来,中小加工企业普遍面临粮源紧张问题。

东北某稻谷加工企业魏经理向新京报记者反映,2012年之前,中储粮和地储粮收购量没这么大,加上企业容易拿到贷款,收粮时可以赊欠农民一部分,加工企业收购的新粮远比如今要多。“现在农民都要现钱,中储粮即使赊账,农民也较信任,银行也不给民营加工企业贷款,新粮收购越发困难。”魏经理说。

面对较高的收粮成本及粮源紧张,许多中小加工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陈粮,以降低成本。而竞拍国家临储库投放的粮食,是许多加工企业获得陈粮的一个重要来源。

据张建秀介绍,进入3月中旬,国家临时储备库开始对外竞拍粮食,这时加工企业普遍缺乏收储资金,此前储存的新稻基本加工一空,因此企业会开始加工陈粮。“手里新粮没有了,要么加工陈粮,要么停产,陈粮就流向了市场。”

另据中华粮网某研究人员介绍,国家临储库通常不会拍卖新稻,“以前是三年一轮换,也就是说今年是2015年,拍卖的稻谷年份就集中在2012年,不过现在像粳稻已经改为两年一轮换。”

然而拍卖情况并不乐观。中华粮网数据显示,今年3月在安徽举行的临储稻谷拍卖中,2013年中晚籼稻成交率仅为0.59%,安徽、湖南、江西、四川临储全部流拍。4月9日举行的2013年中晚籼稻临储拍卖成交率也仅为0.02%,其中湖北、湖南、江西、四川、江苏临储全部流拍。

对流拍原因,魏经理认为一是所拍陈粮价格过高,一是粮食质量不尽如人意。“我们企业主要推的是单一品种,质量好,出米率高;临储拍卖的稻子什么品种都混在一起,出米率也不高。”

“勾兑米”市场上很普遍

“加工单一品种的新稻,本来收购价格就高,再加上利息和各种成本,售价自然低不下去。但经销商只看利润,不会看是新米还是陈米,因此新米并不好卖。”魏经理说。

她认为,以北方地区来说,市场上陈米与新米混合的“勾兑米”较多,尤其在粮油批发市场。

“经销商压价,我们就得降低成本,要么往新米里掺陈米,要么全是陈的。”一位不愿具名的稻谷加工企业主告诉记者,“勾兑米”在贸易粮(粮油批发)中十分普遍,进商超的企业具有一定规模,为做好品牌会比较注重消费者感受,但10斤新米掺上8斤陈米你能吃得出来,掺三四斤陈米就未必被发现。

“勾兑”大米现象得到了中华粮网研究人员的证实:“掺兑现象很普遍,尤其在新陈粮差价较大的情况下。稻米加工企业特别分散,以中小企业居多,基本到4月库里就没有新粮了。在市场上新粮不多的情况下,就算大企业在缺粮时也需要拍陈粮。”

散装大米几乎没新米

那么,市场上目前流通的大米,究竟陈米多还是新米多?

魏经理曾几次到北京各大商超走访。凭借经验,她指出,目前接触到的超市散装大米几乎没有新米,尤其是售价在每斤2.5元以下的。由于袋装大米无法开封,魏经理无法对其进行辨别。

张建秀则说,“就长白山地区近几年情况来说,基本从2012年开始,新稻下来后农民口粮约占20%,中储粮和地储粮加一起能收上去40%,剩下40%新稻能流到加工企业,最终加工成新米流通到百姓餐桌。整个东北地区情况也大致如此。”

如果以食用日期估算,中华粮网研究人员认为,每年10月至来年5、6月之前,消费者吃到新米的几率较大;如果从地域来说,水稻主产区要比非主产区更易吃到新米。“另从价格上考量,售价较高的大米品质较好,新米的概率也越大”。

新米陈米难以区分

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各大商超发现,目前大米包装上普遍标有加工出厂日期、产地、保质期、大米等级,但无稻谷收割日期。众多大米品牌中,仅有北新仓明确标出了稻子收割期。此外,“辽河香”米也在产品介绍中标明加工的是当年稻和单一品种,其他产品均无相关表述。

北京消费者杨先生曾花“高价”买了袋大米,想吃新米的味道,结果大失所望。“对于新米,老百姓还是有一定需求的,谁都愿意吃点好的,但确实不太好区分”。

北新仓农业总经理马国武是从去年开始筹备新米产品的,希望提出“当年米”的卖点。但他发现国家目前针对大米品质仅有等级标准,无新米、陈米区分。“没有标准,单凭企业自己吆喝,消费者很难相信。”

马国武介绍,因缺少市场辨识度,新米产品的成本很多都花在了营销渠道上,也抬高了售价。

中华粮网研究员也告诉记者,“大米等级标准不是按品种、新旧来分,而是从粗糙率、不完善粒、杂质这方面去衡量的。”新米通常指当年稻,如现在是4月,那么去年10月份打的新稻就是新米。新米与陈米在营养价值上相差不大,但口感完全不同,“东北农村每年都有‘打新米’一说”。

魏经理透露,虽然新米在色泽和气味上均有一定辨识度,但凭消费者的辨识能力很难区分新米、陈米。“香味有可能是加了香精,色泽好有可能是陈米加油抛光,这都不好说。如果在新米中掺入少量陈米,连我们专业人士也吃不出来。”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建议,“如从消费者权益角度说,可借鉴日本的做法,在大米包装上同时标出大米收割日期和出产日期,这样更利于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