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才是网站正确的交互设计方式
交互指的是产品与它的使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而交互设计师则是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以用户体验度为原则,对交互过程进行研究并开展设计的工作人员。
交互设计(InteractionDesign)是指设计师对产品与它的使用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预测、定义、规划、描述和探索的过程,即定义人造物的行为方式。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了,它由IDEO的一位创始人比尔·莫格里奇在1984年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Face)”,他后来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 Design”――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师善于表达,以网页语言表达产品所要告诉用户的信息,同时显示用户的操作功能。
所以,凡是涉及到表达、传达的问题,都可以找交互设计师来做,也应该由交互设计师来做。产品经理考虑要做什么产品才有价值,交互设计师考虑怎么把这个想法最有效的转化成一系列的界面展现给用户。除了展现,还有和用户的交互。这个展现、交互的过程就需要一定的表达能力。这种表达能力并不是我们平时所特指的口头表达,而是使用网页语言表达。我们经常会讨论一个按钮的位置,讨论某个状态下光标的样式,讨论应该写成“登录”而非“登陆”等等:这些都是网页语言表达。
Ⅱ 实现网页交互性的核心技术
交互技术类型有:
1、无声语音(默读)识别
通过默读识别,使用者不需要发出声音,系统就可以将喉部声带动作发出的电信号转换成语音,从而破译人想说的话。但该技术尚处于初级研发阶段。
2、眼动跟踪
眼动跟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使用能锁定眼睛的特殊摄像机连续地记录视线变化,追踪视觉注视频率以及注视持续时间长短,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分析被跟踪者。
3、电触觉刺激
通过电刺激实现触觉再现,可以让盲人“看见”周围的世界。
4、仿生隐形眼镜
既可以让佩戴者拥有将远处物体“拉近放大”的超级视力,显示出全息图像和各种立体影像,甚至还可以取代电脑屏幕,让人们随时享受无线上网的乐趣。
5、人机界面
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
(2)网站怎么最有效的实现交互扩展阅读:
交互是指自然与社会各方面情报、资料、数据、技术知识的传递与交流活动,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方志汇集了一定地域内各种信息资料,是一种有形的文字信息载体。
交互技术则是利用一定手段达到交互目的,逐渐步入多领域应用时代。
互动设计,又称交互设计,(英文Interaction Design, 缩写 IxD 或者 IaD),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领域。人造物,即人工制成物品,例如,软体、移动设备、人造环境、服务、可佩带装置以及系统的组织结构。
互动设计在于定义人造物的行为方式(the "interaction",即人工制品在特定场景下的反应方式)相关的接口。
Ⅲ 网站开发过程中,前后端是如何进行交互的
通过对数据库的调用管理进行交互。
前台一般是对数据库内容按照页面代码控制进行捡索并展示出来形成页面。
后台主要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增、删、改。
Ⅳ 关于页面打开的交互方式,这篇堪称最全面的总结!
本篇文章分别从页面打开方式的类型、当前页打开&新开页面、弹出框三方面对页面链接打开方式进行了探讨,给大家提出一些意见以供参考。
页面打开方式作为链接产品路径的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选择的困扰,尤其是产品功能复杂,层级较多时,如何让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清晰的浏览信息,保持操作连贯性,是值得体验设计仔细思考与分析的。
近期在所负责的设计项目中,团队对链接操作的打开方式产生了分歧,借此机会整理了一些案例与资料,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也给遇到同样问题的同行一些参考意见。
一、页面打开方式的类型
网页中可操作的链接,主要有按钮、icon 以及文字链接,设计中常用的打开方式则主要有以下三种:
1. 当前页打开
点击操作链接后,在当前的浏览器页面中进行内容显示与操作。
[caption id="attachment_294110" align="alignnone" width="1199"]
极创课堂 页面打开 交互方式 最全面的总结!交互设计[/caption]
2. 新开页面
点击操作链接后,在浏览器中新开一个独立的标签页面,进行内容显示与操作。
3. 弹出框
点击操作链接后,在当前的浏览器页面中,弹出一个小尺寸的对话框,进行内容显示与操作。
二、当前页打开 & 新开页面
首先来说说最具争议的新开页面&当前页打开。在 HTML语言中,target目标有“target=_blank”和“target=_self”两种属性,分别代表“新窗口打开”和“当前窗口打开”,下图是这两个参数的属性描述。
从这两个参数的属性上来看,“当前窗口打开”是系统默认的处理方式。这个打开方式在国外的网站中实现方式比较统一,用户也形成了一致的习惯,但国内的形式则不尽相同,以至于一直颇具争议,不同类型网站之间、同一网站不同场景之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则标准可供大家学习和参照。
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听到两种不同的用户声音,并且都站在各自的角度阐述其道理。]
举个例子,我们以同类型网站(淘宝和亚马逊)的打开处理方式进行对比,来看一下用户习惯、功能场景对链接打开方式选择的影响。
首先,我们确定一致的功能场景:用户从首页中根据各种筛选条件,查找到心仪的商品。来看一下两个网站的处理方式:
可以看出基本是两个极端,差异非常明显,再来看个有意思的现象,亚马逊中国的商品搜索方式竟然又和淘宝一致了,难道链接打开方式的差异竟是中外用户习惯的差异?
这确实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早期的 W3C标准不支持 target=”_blank”(HTML语言中,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的属性,国外互联网普及也比国内早,于是用户慢慢养成了习惯。
默认当前页面打开让国外用户觉得更有“礼貌”。如果用户想新开页面,可以鼠标中键、按住ctrl点击链接或者右键新窗口打开,此时用户更有选择权,可以自己决定打开方式;如果默认新开页面,则让用户失去了选择权。
早期国内互联网发展较为浮躁,网站想通过新标签页打开方式,提高PV。
国内网络普及晚,部分用户尤其很多老年人不习惯甚至或许不知道,页中有个后退前进按钮、面包屑可用,新开页面便于他们的操作。
那么,淘宝中所有的页面打开方式都是新开吗?不是。像“我的收藏”、“已买到的商品”、“购物车”等功能页面就是当前页打开。
同一个产品内部,如此区别设计的原因我认为有:
用户的目的较为明确,查找对象确定。(用户想要查看的对象是确定的,如购物车中的产品,用户有明确的目标,找到链接打开页面即可,不像搜索查找商品,需要一步步缩小范围甚至比对查看)
链接入口常驻在网站的信息栏,用户可以随时切换,操作方便,且不存在重新输入的成本。
关于这两种打开方式,到底哪种操作更顺畅,确实难分高下,就跟“确定和取消哪个在左,哪个在右”是一种性质的问题,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看在哪种场景下使用更合适。
新页面打开适用的场景:
页面内容没有关联性,且从逻辑上没有从属关系,相对独立。如:产品中的外链。
存在多页面“比较”的操作,需要经常切换。如:淘宝商品详情。
需要保留住前一页的操作不丢失。如:知乎上过滤出来的结果列表。
功能分支存在穿插,当路径发生交叉时,最好新开页面。如:产品内部的跳转链接,导致信息关联的层级发生改变。
具有辅助功能的操作。如:使用文档(PDF、图片等)需要来回参照。
当前页打开适用的场景:
流程性的功能页面,前后操作存在关联和影响。如:下单支付、按步骤新增。
同一层级内容间的操作。如:tab栏的切换。
同一路径中的操作,用户当前的操作会对主页的内容产生影响。如:编辑一个配置,用户操作完,会回到当前页查看最新结果。
用户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操作,当前页有利于锁定用户注意力。如:淘宝中“我的收藏”。
以上是结合功能场景进行的选择侧重,如果就“用户体验”一定要分出个高下,我个人还是比较支持默认“当前页打开”,从体验角度分析,“当前页打开”略胜一筹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
尊重用户的决定。当前页打开,将更多选择机会留给用户(鼠标中键、按住ctrl点击链接或者可以右键新窗口打开),一个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在用户做操作的时候,总是能让他们按自己的意志做出决定。网站对每个链接强制打开新页面则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浏览习惯和使用需求。
体验一致。保持一致体验的设计才能让用户产生信任感与安全感。当用户在操作界面元素的时候,可以顺畅的知道、理解,并且能预料到将会发生什么,不会被分神,也不会被打断。任何违反这个原则的设计都将会演变成一种“以设计方意志为导向”的设计,而不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小结
当我们不知道两种方式如何选择时,或许“不强制用户”才是最好的体验。因为我们面临的用户多样,电脑操作熟悉程度多样,因此不同用户对于打开方式的习惯也具有多样性,这个是设计者无法揣测和调查清楚的。
在“两害取其轻”的情况下,在当前窗口打开链接,不失为一个选择,尊重用户自己的决定,让用户对交互界面自主可控。
三、弹出框
弹出框(弹层)又叫模态对话框,是指在用户想要对当前对话框以外的应用程序或内容进行操作时的提示方式。它一般覆盖在整体页面之上,避免了页面跳转。
弹出框通常是为了显示一个单独的内容,在不离开整体页面的情况下有一些互动,提供信息和交互。
如下图知乎中的“写想法”,用户可以快速的在弹出框中记录个人想法,记录发布后,很顺畅的回到之前的路径上继续操作,便捷高效,操作思路清晰。
△ https://www.hu.com/
现在很多产品中的新增、创建,也都会采用弹出框的交互方式,当然前提是在弹出框中编辑的内容不是很多,此时弹出框不仅承载了信息编辑的功能,还可以作为上下文的跳转,帮助用户衔接路径。
如 iconfont 中的新建项目,用户新增后,页面会直接跳转到新的项目空间。
△ http://www.iconfont.cn
弹出框适用的场景:
内容简单,没有复杂的操作,且具有临时性。如:新增一个收货地址,进行简要的输入编辑。
更为详细的辅助说明,是对当前内容的快速扩展。如:缩略图,点击放大查看。
因此,弹出框可以较好的实现上下内容层叠的感知,不打扰用户的主路径,同时作为页面承载元素和用户操作的补充,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总结
本文结合这三种链接打开方式的页面交互关系,进行适用场景举例,并总结每种方式的优缺点,方便在设计中更好的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页面打开方式。
当然,以上总结也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与经验,没有统一的用法和标准,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仍要靠设计者的直觉和经验来进行综合考量与判断。
作为体验设计师,如何规划用户浏览路径,是个需要严肃对待的命题。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但一定要结合产品类型、场景、目标用户等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链接打开方式间的博弈:新标签页vs当前标签页》
《链接应该在新窗口打开吗?》
知乎讨论→ https://www.hu.com/question/22431678
《3种常见的页面打开方式》
《新窗口打开 VS 当前窗口打开 — 浅谈页面链接打开方式》
知乎讨论→ https://www.hu.com/question/19563426/answer/12234132
---来自阿里巴巴体验技术团队(TXD)
Ⅳ 如何实现页面间的交互
交互性就是网页和浏览者之间的息传递的双向性。
网站它不是一个“被动”的媒体。和电视,电台等媒体不一样的是,网页是需要我们用鼠标去点击的。
浏览者点击连接,网页显示出需要的内容然后在传递给浏览者。这就是网页的交互性。
Ⅵ 怎么做好网站页面交互性
1、注意网站的链接、按钮和LOGO
一个网站的链接和按钮都应该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目前链接文字通用的表现方式是字色蓝色并带下划线的文字。而按钮应当是有一定的立体感,看上去就是一个突出的按钮,一看就知道是可以点击的。而LOGO是与其它网站链接以及让其它网站链接的标志和门户。在通常情况下,通过点击LOGO可以返回到网站的首页。所以,LOGO即是一个网站的名片,LOGO更是网站的灵魂所在,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一个重要的导航功能。网站的LOGO作为一个重要的网页元素,当鼠标移上去或者划过等事件,应该有相关的信息响应。
2、网站页面加载进度
网站的每个链接,包括网站的首页打开都需要时间加载的,只是某些网站功能较为简单,加载起来很快是而无需担心页面延迟。但某些网站的加载往往不能一次性完成,例如淘宝这种大型购物平台,页面有很多的商品图片,加载需要一定时间,这个时候是需要一定的响应式的,所以页面更应该给出提示,否则让用户等待太久是很不友好的做法。
事实上,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网页初次加载的响应时间:HTML文件的文档的大小;页面中的各种元素例如代码、图片、flash、音频、视频等元素文档的大小;HTML页面的复杂程度(浏览器可以很快的展现简单的页面);用户反应的快慢也会影响浏览速度;被网页页面调用的其他内容所在的服务器的访问速度;网站的域名和外部域名的DNS的解析速度也会影响网页的加载速度;用户所使用的计算机的各种性能(如果计算机的资源消耗过多,或者配置过低,浏览器也会变得响应缓慢);服务器的配置的高低。
除了上述因素会导致网站响应的快慢以外,一些人为的因素及一些硬件也会影响网页加载的速度。例如:服务器端、客户端和网速。服务器端主要包括:服务器的地域,是否双线,处理能力等。
3、网页中应隐藏不常用的操作
网站中不经常使用的操作可以不用突显出来,将其弱化或隐藏。例如,网站中有某个弹出层是几乎不用到的,为了不对用户造成干扰,我可以在当鼠标经过的时候才出现这个弹出层。这个是基于上文提到的不干扰用户注意力角度出发的。比如,在新浪微博中,微博的屏幕功能只有在鼠标移到对应某条微博的右上角并单击鼠标的时候才会弹出操作提示框,否则是看不到屏蔽操作的,这个就是一个隐藏操作的具体体现。
4、尽量减少弹出信息
为什么要尽量减少弹出信息呢,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当你正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或看一本精彩的书,这时接到一个无实质内容的电话,你肯定会非常恼火。网页设计也是一样,如果能在当前页面显示完成就尽量在当前页面加载完成。对于那些弹出信息,例如弹出层、跳转页面、模态窗口等都影响用户体验。
5、网站对用户需要引导-网站导航
一个好的网站是能够让用户全面浏览,所以网站导航十分重要。每个用户在浏览页面时往往都是不确定性的、无规律的,同时用户更不喜欢选择。所以,网站需要时刻让用户看清当前的位置。如果浏览者不能快速、便捷地找到它,他们就很有可能去别的网站。例如,很多博客网站除了首页导航之外,还将分类作为第二导航放在页面的边栏。此外,网站的页脚也很重要,因为有部分用户浏览时接触到的是网站的底部,这个时候网站的页脚可以方便的让用户找到当前的站点位置。
一直以来,网页界面设计的研究主要针对于视觉方面,而设计的内容、流程和原则虚拟了实物产品的设计,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人机交互技术的成熟,交互界面的设计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本文阐述了基于增强现实的交互界面概念,分析了其突出特点,总结归纳交互界面设计的流程与原则。交互界面设计是一个全新而又复杂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仅是交互界面设计的冰山一角,如何将交互界面设计的理论特性分析清楚、理解透彻,还得依靠同行们的不懈努力和大量实践,使用户和网络的信息交流更加简便、高效和人性化。
Ⅶ 网页可以实现一定的交互功能吗
可以。网页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书写的纯文本文件,存放在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上,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进行标识和存取,通过浏览器进行阅读,可以实现一定的交互功能。网页中的最基本元素是文字和图片,另外还有动画、声音、视频、程序等。网页通过HTML语言规定的格式和标记方法进行描述,确定显示对象的字体、颜色、大小、位置等修饰信息,浏览器对这些标记进行解释并按规定的格式生成大家所看到的网页画面。
Ⅷ 怎么实现python写网页后台实现与数据库交互
1、批处理脚本中,要想与用户实行交互,需要用到命令set配合/p参数一起使用。
2、set命令是用来定义变量并赋值的,而使用/p参数后,set并不马上在命令中给变量赋值,而是另起一行,等待用户的输入,并用户的输入内容做为值赋给变量。
3、而且在set/p后,可以加入提示语句,让用户知道,程序正在等待输入。
4、与用户交互,虽然已经实现了用户输入的接收。但还需要对接收到的内容进行处理,这时可以利用if语句来完成。
5、运行后的效果如下,用户输入admin时,显示“输入正确”,否则,显示“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
6、再来完善一下脚本代码,做一个简单的用户登录判断。主要用到goto语句和if语句,实现python写网页后台实现与数据库交互。
Ⅸ 如何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
C/S模式和B/S各有其有点也各有其缺点,B/S模式在开发中需要考虑数据如何从客户端提交到服务器端,数据又如何返回到客户端,这些是B/S模式所特有的,在去年之前,开发B/S模式的程序,我都是利用form来交互数据,当我看到XML之后,发现XML是个好冬冬,有很多优点,有好的东西当然不能独享啦,想当年为了实现XML交互数据,几乎把网络翻了个遍。咚,一块砖头上来了。呵呵,废话少说,下面我们就进入正题。
B/S模式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客户端接受用户的请求,客户端向应用服务提出请求,应用服务从数据库服务中获得数据,应用服务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提交给客户端,客户端将结果呈现给用户。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数据从客户到服务器,经过服务器的处理再返回到客户端,由客户端软件(如IE)显示结果。
(以ASP教本语言为例,其它的语言一样哈。)
1.Form方式
Form方式是最基本的向服务器提交数据的方式。
test.asp文件代码:
<%@ Language=VBScript %>
<%
Response.Expires=-1
Response.CharSet="UTF-8"
Session.CodePage="65001"
%>
<form name="frmTest" id="frmTest" action="test.asp" method="POST">
<input name="name" id=" name" type="text" value="">
<input type="hidden" name="number" id="number" value="10">
<input type="submit" value="Submit" name="B1">
</form>
<%
dim intnumber
dim strname
if IsEmpty(Request("name")) then
strname =""
else
strname =Request("name")
end if
if IsEmpty(Request("number")) then
intnumber =0
else
intnumber =Request("number")
end if
Ⅹ 实现网页交互性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数据库数据的调用。
通过网站的提示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站的人性化,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网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轻松地获得网站提供的服务,让用户更快捷更方便地使用网站,大部分功能性网站、论坛等站点为了扩大网站的影响,提高点击率,培养用户的忠诚度,都是需要用户注册的,很多用户为了获得更多的权限或者更好的体验,只能硬着头皮去填写注册信息。
(10)网站怎么最有效的实现交互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当页面或应用会向后台下载数据较慢时,载入过程应该有提示。如果我们不考虑载入时的信息反馈,会让页面呈现假死的状态。
用户应掌握控制权。一般而言用户希望自己去控制系统交互,在执行任务中,用户应该可以随时中止或退出,而不是无奈的看着系统继续。
界面的转场交互动效设计。网站建设越来越强调沉浸式的体验,页面和页面之间切换也需要更加的流畅,转场动效需要更加的极致和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