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资讯 » 报个税登录什么网站
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使用习惯 2025-09-20 20:07:28
网络监控与路由器设置 2025-09-20 19:39:12

报个税登录什么网站

发布时间: 2023-06-16 01:19:21

❶ 个体户报个税在哪个平台

自然人税收如仿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后,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申报方式变化较大,纳税人取得的2018年以前的生产经营所得,办理个人所得税补报、更正申报或者年度汇算清缴申报,需要到税务大厅办理,纳税人2019年度及以后取得的经营所得,可以通过自然人办税服务平台网页WEB端、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和办税服务厅办理.
一、自然人办税服务平台网页WEB端
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可直接通过自然人办税服务平台网页WEB端自行办理纳税申报,如果是首次访问,则应扰橡伍当先实名认证注册,然后点击"个人所得税"图片链接进入.
二、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可以让办税人员通过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缓或客户端代投资人办理经营所得申报,税款缴纳时,可通过银联在线支付或投资人与税务局、银行签订的三方协议进行缴款;同时,投资人也可以在办税人员代其申报后,由投资人本人登录自然人办税服务平台网页WEB端缴纳税款.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可在地方税务局网站上进行下载,下载之后安装,如果是首次使用,需要先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申请初始申报密码,然后再进行申报缴款.
三、投资人或者其办税人员也可以直接前往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缴款.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工商户非法人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人形态的组织,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个体工商户中,也没有法人的概念,只有投资人,对于投资人来说,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❷ 个体户怎样网上报税

个体户网上报税流程如下:
1、打开税局官方网站,输入企业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
2、选择申报缴纳、点击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进行申报,根据企业实际发生业务填写数据,点击提交缴款,即申报成功。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征税对象有以下几点:
1、法定对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3、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征税内容有以下几点:
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它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它劳务取得的所得;
3、稿酬所得。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着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它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❸ 个税在哪个网站申报

法律分析:1.登录界面的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123456 ,点击“下一步”。2.通行密码为税号后面6位,点击“下一步”。3.选择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4.点击“不注册”,点击“下一步”。5.选择信息,点击“下一步”。6、点击“网络下载”,点击“完成”。7、登录后,进入易税门户的主界面。8、通过模板导入:点击“增加”,点击“导入”。9、填写个人信息,点击“保存”。10、正常工资薪金收入报表填写:有申报数据了点击第一排,还可以点击第二排从外部导入数据,第一次操作的话就点击第三排,填完点击“确认”即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