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才能做好内容运营
广义上的“内容”包罗万象,我们平时看的电影、听的歌、玩的游戏、买的书等等都可以算作是内容的一部分。
在互联网中,我们一般说的是内容运营,这是一种运营手段,也是一种职能分工。主要指通过
原创、编辑、组织
等手段,呈现产品内容,从而提高互联网产品的价值,让用户对产品产生一定的黏性。
无论你的产品是何种形态,都是建立在内容的基础之上。如工具型产品,内容一般为UI界面、功能、社区等;电商类产品,内容一般为海量SKU、轮播图、网站Banner等;资讯类产品,内容则为文字、图片、视频等等。以此类推。
一个网站或者产品,一定是有内容进行填充的,而内容的来源、挖掘、组织、呈现、通知的方式和质量会对内容运营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何做内容
1.确定内容定位
这是做内容优先级最高的一件事,假如你连这件事都没有解决,就兴冲冲地去写文章,即便你内容质量比较高,那也有可能事倍功半,因为你可能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这件事就是内容的定位。来举几个例子,我目前运营的APP定位为“同城潮玩活动社群媒体”,专注于为年轻潮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同城活动。往大一点说,简书的内容定位为“交流故事,沟通想法”,B站早期的风格则偏向“ACG爱好者的聚集地”,图虫的内容偏向为“国内质量最高的摄影图片社区”。
2.内容生产、组织和包装
在互联网行业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内容生产主要有两种模式: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内容生产)和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内容生产)。这两者的区别比较明显,前者是企业或机构自产内容,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内容量少的产品,如新浪、凤凰、腾讯等门户站;而后者是依靠用户去生产内容,官方从中甄别和挑选内容,这方面的代表是知乎、豆瓣、猫眼电影、bilibili等等产品。
3.内容的流通
内容的流通,即通过某种方式让你的内容流动起来,让新旧内容更有效率的展现在用户面前。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手段,那么大量的旧内容就无缘用户了。
加强内容流通,主要通过人工维护和算法推荐,前者比较适合一些用户基数较小的产品或专业度强的产品,后者反之,适合用户体量大、个性化需求多的产品。
在内容运营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以下指标:
1.与内容直接相关的数据:UV/PV、转发数、互动数、访问时长、点击率等等基础数据,每日监控;
2.产品数据:DAU、留存或整个栏目的UV,通过数据寻找内容对产品的增长效果;
3.眼光放长远,关注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变化,这点最关键。内容对产品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而是要经过一段漫长的过程,市场需要培育,好内容扩散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