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网络安全仪器仪表
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应用真题csdn 2025-07-02 08:37:43
网络电视连接wifi断开 2025-07-02 08:24:17

网络安全仪器仪表

发布时间: 2022-06-05 03:08:59

‘壹’ EPA是什么意思

EPA是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的缩写,它是Ethernet、TCP/IP等商用计算机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直接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设备间的通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的开放网络通信平台。其是一种全新的适用于工业现场设备的开放性实时以太网标准,将大量成熟的IT技术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利用高效、稳定、标准的以太网和UDP/IP协议的确定性通信调度策略,为适用于现场设备的实时工作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标准。这一项目得到了中国政府“863”高科技研究与发展计划的支持。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全国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由浙江大学、浙江中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重庆邮电学院、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华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的标准起草工作组,经过3年多的技术攻关,而提出的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实时通信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EPA实时以太网技术的攻关,以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系列课题“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总线控制设备”、“现场级无线以太网协议研究及设备开发”、“基于'蓝牙'技术的工业现场设备、监控网络其及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基于EPA的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研究和开发”、“基于EPA的产品开发仿真系统”等滚动课题为依托,先后解决了以太网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的确定性和实时性、网络供电、互可操作、网络安全、可靠性与抗干扰等关键性技术难题,开发了基于EPA的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首先在化工、制药等生产装置上获得成功应用。
在此基础上,标准起草工作组起草了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场总线国家标准《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系统结构与通信规范》。同时,该标准被列入现场总线国际标准IEC 61158(第四版)中的第十四类型,并列为与IEC 61158相配套的实时以太网应用行规国际标准IEC 61784-2中的第十四应用行规簇(Common Profile Family 14,CPF14),标志着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EPA得到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正式承认,并全面进入现场总线国际标准化体系。
当前,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换的领域已经覆盖了工厂、企业乃至世界各地的市场,而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包含从工业现场设备层到控制层、管理层等各个层次的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建立以工业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当前,在企业的不同网络层次间传送的数据信息已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工业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带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PA即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工业现场设备开放网络平台,通过该平台,不仅可以使工业现场设备(如现场控制器、变送器、执行机构等)实现基于以太网的通信,而且可以使工业现场设备层网络不游离于主流通信技术之外,并与主流通信技术同步发展,同时,用以太网现场设备层到控制层、管理层等所有层次网络的“E网到底”,实现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各层次的信息无缝集成,推动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提升、加快信息化改造进程。
技术特点:
1、确定性通信
以太网由于采用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介质访问控制机制,因此具有通信"不确定性"的特点,并成为其应用于工业数据通信网络的主要障碍。
虽然以太网交换技术、全双工通信技术以及IEEE802.1p&q规定的优先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碰撞,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以太网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机制同样使通信延迟具有不确定性。通信延迟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其排队延迟。无论采用哪种存储转发机制,当同时来自于多个端口的报文需要向同一个端口转发时,交换机就必须将这些报文进行排队缓冲,并依次转发。因此,交换机的缓冲池大小将直接影响了来自于某一端口的报文能否以及何时被成功转发。
(2)以太网交换机存在的"广播风爆"问题。工业数据通信网络中广泛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实时数据报文,同样会产生碰撞。
除了通信实时性要求外,工业数据通信网络的通信还具有以下特点:
(1)周期与非周期信息同时存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周期性信息(如过程测量与控制信息、监控信息等)较多,而非周期信息(如突发事件报警、程序上下载等)较少;
(2)有限的时间响应,一般办公室自动化计算机局部网响应时间可在几秒范围内,而工业控制局域网的响应时间应在0.01-1秒;
(3)信息流向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通信关系比较确定。正常工作情况下,变送器只需将测量信息传送到控制器,而控制器则将控制信息传送给执行机构,来自现场仪表的过程监控与突发时间信息则传向操作站,操作站一般只需将下载的程序或配置数据传送给现场仪表等;
(4)根据组态方案,信息的传送遵循严格的时序;
(5)传输的信息量少,信息长度比较小,通常仅为几位或几个、十几、几十个字节;网络吞吐量小;
(6)网络负荷较为平稳。
EPA系统中,根据通信关系,将控制现场划分为若干个控制区域,每个区域通过一个EPA网桥互相分隔,将本区域内设备间的通信流量限制在本区域内;不同控制区域间的通信由EPA网桥进行转发;在一个控制区域内,每个EPA设备按事先组态的分时发送原则向网络上发送数据,由此避免了碰撞,保证了EPA设备间通信的确定性和实时性。
2、“E”网到底
EPA是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的开放网络技术,采用分段化系统结构和确定性通信调度控制策略,解决了以太网通信的不确定性问题,使以太网、无线局域E网到底网、蓝牙等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管理层、过程监控层网络的COTS(Commercial Off-The-Shelf)技术直接应用于变送器、执行机构、远程I/O、现场控制器等现场设备间的通信。
采用EPA网络,可以实现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智能工厂系统中从底层的现场设备层到上层的控制层、管理层的通信网络平台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统一,即所谓的“E(Ethernet)网到底”。
采用EPA,可实现工业企业智能工厂中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信息无缝集成:
通过EPA网络通信平台提供的实时数据通信服务,来自不同厂商的现场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可以实现信息透明互访和互可操作。
采用EPA网络,可以实现智能工厂中从管理层、控制层直至现场设备层等所有网络层基于以太网的信息无缝集成,用户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通过其访问权限,直接通过常用的工具或软件(而不是专用软件)访问智能工厂中的任何一个设备。
利用EPA开放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传统控制系统(如DCS、PLC)与基于EPA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之间的信息无缝集成,使得工业现场设备中的大量控制和非控制信息能够无缝地传递到制造执行层和企业管理层系统,通过信息集成创新技术、数据综合利用技术、数据增值挖掘技术等,对工业企业生产全过程实现高效智能化管理。
3、互操作性
与传统的4-20mA标准不同,工业数据通信网络不仅要解决信号的互通和互连,更需要解决信息的互通问题,即信息的互相识别、互相理解和互可操作。
所谓信号的互通,即两个需要互相通信的设备所采用的通信介质、信号类型、信号大小、信号的输入/输出匹配等几方面的参数符合同一标准,即物理层标准。在此基础上,采用统一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的设备就能连接在同一网络上实现互连。
如今,几乎所有的控制系统都采用了以太网、TCP/IP协议作为其通信网络,实现了设备的互连。但是,如果仅采用以太网、TCP/IP协议,而没有统一的高层协议(如应用层协议),不同设备之间还不能相互理解、识别彼此所传送的信息含义,就不能实现信息互通,也就不可能实现开放系统之间的互可操作。
为此,《EPA标准》除了解决实时通信问题外,还为用户层应用程序定义了应用层服务与协议规范,包括系统管理服务、域上/下载服务、变量访问服务、事件管理服务等。至于ISO/OSI通信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等中间层次,为降低设备的通信处理负荷,可以省略,而在应用层直接定义与TCP/IP协议的接口。
为支持来自不同厂商的EPA设备之间的互可操作,《EPA标准》采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为EPA设备描述语言,规定了设备资源、功能块及其参数接口的描述方法。用户可采用Microsoft 提供的通用DOM技术对EPA设备描述文件进行解释,而无需专用的设备描述文件编译和解释工具。
4、开放性
《EPA标准》完全兼容IEEE802.3、IEEE802.1P&Q、IEEE802.1D、IEEE802.11、IEEE802.15以及UDP(TCP)/IP等协议,采用UDP协议传输EPA协议报文,以减少协议处理时间,提高报文传输的实时性。
为确保EPA系统运行的可靠性,《EPA标准》中还针对工业现场应用环境,增加了媒体接口选择规范与线缆安装导则。
商用通信线缆(如五类双绞线、同轴线缆、光纤等)均可应用于EPA系统中,但必须满足工业现场应用环境的可靠性要求,如使用屏蔽双绞线代替非屏蔽双绞线。
EPA网络支持其他以太网/无线局域网/蓝牙上的其他协议(如FTP、HTTP、SOAP,以及MODBUS、ProfiNet、Ethernet/IP协议)报文的并行传输。这样,IT领域的一切适用技术、资源和优势均可以在EPA系统中得以继承。
5、分层的安全策略
对于采用以太网等技术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EPA标准》规定了从企业信息管理层、过程监控层和现场设备层三个层次,采用分层化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EPA现场设备采用特定的网络安全管理功能块,对其接收到的任何报文进行访问权限、访问密码等的检测,使只有合法的报文才能得到处理,其他非法报文将直接予以丢弃,避免了非法报文的干扰。
在过程监控层,采用EPA网络对不同微网段进行逻辑隔离,以防止非法报文流量干扰EPA网络的正常通信,占用网络带宽资源。
对于来自于互联网上的远程访问,则采用EPA代理服务器以及各种可用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止远程非法访问。
6、冗余
EPA支持网络冗余、链路冗余和设备冗余,并规定了相应的故障检测和故障恢复措施,如设备冗余信息的发布、冗余状态的管理、备份的自动切换等。
发展历程:
2005年 12月 EPA被正式列入现场总线国际标准IEC 61158(第四版)中的第十四类型,并列为与IEC 61158相配套的实时以太网应用行规国际标准IEC 61784-2中的第十四应用行规簇(Common Profile Family 14,CPF14)。
2005年 02月 我国自主研发的实时以太网EPA通信协议Real time Ethernet EPA (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 顺利通过IEC各国家委员会的投票,正式成为IEC/PAS 62409文件。
2005年 01月 “2004年度工控及自动化领域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EPA为IEC收录,作为PAS国际标准予以发布”荣膺十大新闻之列。
2004年 11月 “EPA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总线控制设备”荣获第六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
2004年 10月 EPA实时以太网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广受关注。
2004年 09月 浙大中控EPA实时以太网震撼MICONEX2004――第十五届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MICONEX2004。
2004年 05月 浙江大学、浙大中控主持制定的《EPA标准》(征求意见稿)通过国家标委会的审核。
2003年 04月 在EPA标准的基础上,课题组开发了基于EPA的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原型验证系统,并在杭州龙山化工厂的联碱碳化装置上成功试用。
2003年 01月 浙江大学、浙大中控主持制定的《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系统结构与通信标准》通过专家评审。
2003年 01月 EPA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成立。
2002年 10月 浙大中控“基于以太网的EPA网络通信技术及其控制系统”项目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2001年 10月 由浙江大学牵头,以浙大中控为主,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重庆邮电学院、TC124等单位联合承担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重点课题“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总线控制设备”,开始制定EPA标准。
EPA 是 Eicosapntemacnioc Acid 即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缩写,是鱼油的主要成分。EPA属于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因此称为人体必需脂肪酸。虽然亚麻酸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EPA,但此反应在人体中的速度很慢且转化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EPA的需要,因此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补充。
EPA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从而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增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供氧而消除疲劳。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预防脑血栓、脑溢血、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贰’ 什么是网络保安

大概就是一群保护大企业的网页不被黑的 维护人员与防御人员吧。 至于学的知识 大概就是 黑客技术里主防御的技术吧。 至于书 还真不知道

‘叁’ 有信息安全专业的吗 想学

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信息安全学科可分为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两个层次,狭义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码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安全领域,早期中国信息安全专业通常以此为基准,辅以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与编程等方面的内容;广义的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传统的计算机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称的变更也是对安全发展的延伸,安全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将管理、技术、法律等问题相结合的产物。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肆’ 急需~~机房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中心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网络中心设备与信息的安全,保障机房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环境,作如下规定:
1、中心工作人员要爱护机器设备,确保国家财产不受损坏。网络中心机房各室按分工由各管理人员专管。机房主管人员对所管机房的微机及设备负全部责任。未经机房主管人员同意,其他人不准自行使用,移动和调换设备。各门钥匙由指定各室管理人员保管,不能随意转借他人。未经领导批准,钥匙不能随意复制。
2、机房各室管理人员要爱护设备,按技术规程操作,认真维护保养设备。对机房的网络设备及其他教学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检修,并要登记、报告。因违章作业所造成事故损失的,要按责任事故处理。
3、工作人员要保管好用户名和操作口令密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因泄漏用户名和操作口令密码所造成事故损失的,要按责任事故处理。
4、机房是重点防火防盗单位,机房工作人员要掌握防火技能,应在每学期初检查所配备的消防器材及防盗窗,如有问题请及时与后勤、保卫部门联系解决。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机房的安全、防火制度。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机房。不准在机房内吸烟。发现火警情况应立即报警,并切断电源,用灭火设备扑救。
5、健全中心全部设备固定资产帐目,机房内所有设备、仪器、仪表等物品要妥善保管。管理人员每学期核对一次,做到账、物、卡相符。
6、加强完善低值易耗品帐目管理,建立《教工宿舍新用户布线材料签领簿》和《布线材料使用登记表》;建立《日常线路维护耗材签领簿》和《线路维护耗材使用登记表》。每次请购低值易耗品时,必须将上一次请购的同类低值易耗账报减。
7、机房内的一切公用物品(包括低值易耗品、软件及资料)未经许可一律不得私自挪用和外借。外单位需借出设备及物品,应有单位证明和经手人签名的借条,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机房工作负责人才能开具放行条。
8、外来实习或因临时性工作需要进入机房,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有本中心管理人员在场。非工作人员进入机房,要事先征得同意;未经许可一律不准触碰开关和设备,否则后果自负。
9、工作人员要将校外来访人员情况及时记录并向主管领导报告,要有礼貌的接待来访人员。但严禁在机房内游艺或进行非业务活动。一般人员无故不得在机房内长时间逗留。
10、机房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早进入、晚离开时要检查设备情况,上班时密切监视校园网网络的工作情况,防止黑客袭击,做好每天的数据备份,不得无故脱离岗位。下班时,要做好交接班记录,要对所有计算机的电源进行细致的检查,该关的要切断电源,离开时察看灯、门、窗、锁是否关闭好。
11、双休日、节假日,要有专人值班,检查网络运行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处理,解决不了的要及时报告。
12、保持机房安静,注意环境清洁卫生。保持办公桌和工作台面整洁。
13、 上网行为管理

不管是什么机房都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没有良好的管理制度机房的安全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对机房的设备的保护只是机房管理制度最基本的一条,其实,对于机房还有更多的内在的管理需要注意。
现在的网络管理越来越困难,他们在机房上网的时候经常进行一些不正规的网络行为,利用机房的电脑和网络进行即时语音聊天的人越来越多,QQ、MSN已经成了老少必备的大众化软件,他们在机房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挂上自己的聊天软件,还有的干脆在上机的时候利用BT软件或者其它的一些下载工具下载电影,这不仅影响了机房网络的速度,更加影响了机房网络的安全。一些受黑客入侵的网站在被访问的时候也将木马或者病毒植入了浏览者的电脑。这样,机房的网络时时刻刻都处在崩溃的边缘。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伍’ 深圳海云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怎么

简介:深圳海云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打造移动应用安全品牌,是一家服务于行业客户移动应用安全咨询、安全评估、安全保护等服务的创新型企业。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先后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顺丰科技等大型电商企业提供安全服务。
法定代表人:谢朝海
成立时间:2015-03-06
注册资本:1111.11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1230937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泰然五路天展大厦5D508室

‘陆’ 网络测试仪的分类

一、网络测试仪按网络传输介质可以分为无线网络测试仪和有线网络测试仪两类。 有线网络中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光纤和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已经很少见了,普遍被使用的是双绞线,光纤是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市场上针对传输介质开发出的网络测试仪,分为光纤网络测试仪和双绞线网络测试仪,光纤网络测试仪并不常用,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测试仪都是指双绞线网络测试仪。
二、网络测试仪按功能可以分为线缆检测仪、多功能网络测试仪和网络性能测试仪。 网络性能检测设备属高端设备,主要功能包括网络流量测试、数据拦截、IP查询、流量分析等,常用于大型网络安全领域,行业性产品。
三、网络测试仪按用途可以分为网络施工设备和网络维护设备。 网络维护设备更注重于产品功能齐全,多用途,可以应对网络出现的各种问题。通常情况下,施工设备和维护设备没有明显的界限,主要是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