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港股上市公司网络安全
扩展阅读

港股上市公司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 2022-06-24 13:39:34

网络安全概念股有哪些

网络安全概念股联动概念:信息安全概念股、软件板块

网络安全概念股活跃龙头:东软股份、榕基软件、启明星辰

网络安全概念股相关上市公司汇总:

东软集团(600718)★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产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东软NETEYE在中国网络安全防火墙市场连续八年品牌排名第一,也是国内唯一在FW、SOC、IDS领域市场占有率全部进入前三名的安全品牌。2012年度,在网络安全领域,公司签约国家财政部、国家工信部、国家电网等多家客户,进一步巩固市场占有率。

启明星辰(002439)★公司是国内最具实力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可信安全管理平台、安全服务与解决方案的综合提供商。公司在政府和军队拥有80%的市场占有率。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以安全网关为主的网络安全防护业务、应用与数据安全防护业务、全网安全管理业务三大类。

榕基软件(002474)★公司主要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质检三电工程、协同管理等领域提供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服务,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国内政府、军事机关、质检、电力和电信等行业。信息安全领域,公司是国内网络安全性与漏洞管理产品细分市场的龙头;

顺网科技(300113)派博软件主要从事网络安全系列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针对性地开发网络安全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中创信测(600485)★进军网络安全领域:2013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进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首款可视可控产品IPROBE,该产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各个行业基于网络流量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客户解决了全量数据采集和分析性能瓶颈的难题。产品可以将运营商网络中的“信令数据”与“互联网数据”相结合,提供实时全量数据分析。

蓝盾股份(300297)公司专注于企业级信息安全领域,构建了以信息安全产品为基础、覆盖信息安全集成和信息安全服务的完整业务体系。公司目前掌握的主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蓝盾DDoS防御网关所采用的“零积累智能识别”等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北信源(300352)公司主营产品为终端安全管理产品、数据安全管理产品和安全管理平台产品等。其中,终端安全管理产品多年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目前客户端的用户数量已超过千万,管理的网络达数千个,涉及各行业上千家用户。

任子行(300311)公司获得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软件开发)》由国家保密局审定,凭此资质可在全国承接相关业务;公司获得的军用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产品销售许可证是产品用于国防军工、公安系统、互联网信息安全重要管理部门等国家特殊行业的必备通行证,其对产品的安全设计、涉密架构设计、性能要求都远远高于民用产品。

卫士通(002268)公司目前是商密资质最全、行业用户/分保建设的成功案例多、客户关系良好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国内最大密码产品供应商和特定敏感行业用户市场最大信息安全厂商,占据“信息加密/身份认证”细分市场23%的份额,名列第一。

立思辰(300010)公司提供包括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文档安全管理、教育信息化及视音频解决方案等产品组合。在中国办公信息系统行业中排名本土企业中第一位、整体市场排名第二位。

美亚柏科(300188)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子数据取证与安全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在电子数据取证领域,2008年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达到41.78%。公司主要客户为全国各级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等。

同有科技(300302)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注于企业用户市场的民族存储厂商,主要从事数据存储、数据保护、容灾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相关数据存储产品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工信部、公安部、上海世博会、工商银行等客户。

梅泰诺(300038)公司互联网安全检测业务由一支自动控制、结构工程等领域归国博士领衔的研发团队负责.该系统对通信塔的关键节点,通过传感器监控,保障通信塔安全。

清华紫光(000938)参股公司比威网络注册资本1.16亿元(公司占17.24%),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中低端的系列路由器、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防火墙和其他网络安全设备,是少数可以同时提供高中低端路由器、交换机和网络安全产品的高科技企业。

如何解决企业远程办公网络安全问题

企业远程办公的网络安全常见问题及建议

  • 发表时间:2020-03-06 11:46:28

  • 作者:宁宣凤、吴涵等

  • 来源:金杜研究院

  •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QQ空间

  • 当前是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关键期,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为增强防控,自二月初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各大城市政府公开表态或发布通告,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协作办公、居家办公[1]。2月1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面对疫情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严重影响,支持运用云计算大力推动企业上云,重点推行远程办公、居家办公、视频会议、网上培训、协同研发和电子商务等在线工作方式[2]。

    面对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呼吁,全国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南方都市报在2月中旬发起的网络调查显示,有47.55%的受访者在家办公或在线上课[3]。面对特殊时期庞大的远程办公需求,远程协作平台也积极承担社会担当,早在1月底,即有17家企业的21款产品宣布对全社会用户或特定机构免费开放其远程写作平台软件[4]。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远程办公,无论是网络层、系统层,还是业务数据,都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为平稳有效地实现安全复工复产,降低疫情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影响,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或者适当调整相适应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策略。

    一、远程办公系统的类型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各类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律所等专业服务公司,一直在推动实现企业内部的远程协作办公,尤其是远程会议、文档管理等基础功能应用。从功能类型来看,远程办公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5]

    综合协作工具,即提供一套综合性办公解决方案,功能包括即时通信和多方通信会议、文档协作、任务管理、设计管理等,代表软件企包括企业微信、钉钉、飞书等。

    即时通信(即InstantMessaging或IM)和多方通信会议,允许两人或以上通过网络实时传递文字、文件并进行语音、视频通信的工具,代表软件包括Webex、Zoom、Slack、Skype等。

    文档协作,可为多人提供文档的云存储和在线共享、修改或审阅功能,代表软件包括腾讯文档、金山文档、印象笔记等。

    任务管理,可实现任务流程、考勤管理、人事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企业办公自动化(即OfficeAutomation或OA)功能,代表软件包括Trello、Tower、泛微等。

    设计管理,可根据使用者要求,系统地进行设计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管理活动,如素材、工具、图库的管理,代表软件包括创客贴、Canvas等。

    二、远程办公不同模式下的网络安全责任主体

    《网络安全法》(“《网安法》”)的主要规制对象是网络运营者,即网络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运营者应当承担《网安法》及其配套法规下的网络运行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

    对于远程办公系统而言,不同的系统运营方式下,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即网络运营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按照远程办公系统的运营方式划分,企业远程办公系统大致可以分为自有系统、云办公系统和综合型系统三大类。企业应明确区分其与平台运营方的责任界限,以明确判断自身应采取的网络安全措施。

    (1)自有系统

    此类模式下,企业的远程办公系统部署在自有服务器上,系统由企业自主研发、外包研发或使用第三方企业级软件架构。此类系统开发成本相对较高,但因不存在数据流向第三方服务器,安全风险则较低,常见的企业类型包括国企、银行业等重要行业企业与机构,以及经济能力较强且对安全与隐私有较高要求的大型企业。

    无论是否为企业自研系统,由于系统架构完毕后由企业单独所有并自主管理,因此企业构成相关办公系统的网络运营者,承担相应的网络安全责任。

    (2)云办公系统

    此类办公系统通常为SaaS系统或APP,由平台运营方直接在其控制的服务器上向企业提供注册即用的系统远程协作软件平台或APP服务,供企业用户与个人(员工)用户使用。此类系统构建成本相对经济,但往往只能解决企业的特定类型需求,企业通常没有权限对系统进行开发或修改,而且企业数据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器。该模式的常见企业类型为相对灵活的中小企业。

    由于云办公系统(SaaS或APP)的网络、数据库、应用服务器都由平台运营方运营和管理,因此,云办公系统的运营方构成网络运营者,通常对SaaS和APP的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负有责任。

    实践中,平台运营方会通过用户协议等法律文本,将部分网络安全监管义务以合同约定方式转移给企业用户,如要求企业用户严格遵守账号使用规则,要求企业用户对其及其员工上传到平台的信息内容负责。

    (3)综合型系统

    此类系统部署在企业自有服务器和第三方服务器上,综合了自有系统和云办公,系统的运营不完全由企业控制,多用于有多地架设本地服务器需求的跨国企业。

    云办公系统的供应商和企业本身都可能构成网络运营者,应当以各自运营、管理的网络系统为边界,对各自运营的网络承担相应的网络安全责任。

    对于企业而言,为明确其与平台运营方的责任边界,企业应当首先确认哪些“网络”是企业单独所有或管理的。在远程办公场景下,企业应当考虑多类因素综合认定,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办公系统的服务器、终端、网络设备是否都由企业及企业员工所有或管理;

    企业对企业使用的办公系统是否具有最高管理员权限;

    办公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是否存储于企业所有或管理的服务器;

    企业与平台运营方是否就办公系统或相关数据的权益、管理权有明确的协议约定等。

    当然,考虑到系统构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平台运营方和企业在远程协作办公的综合系统中,可能不免共同管理同一网络系统,双方均就该网络承担作为网络运营者的安全责任。但企业仍应通过合同约定,尽可能固定网络系统中双方各自的管理职责以及网络系统的归属。因此,对于共同管理、运营远程协作办公服务平台的情况下,企业和平台运营方应在用户协议中明确双方就该系统各自管理运营的系统模块、各自对其管理的系统模块的网络安全责任以及该平台的所有权归属。

    三、远程办公涉及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应对建议

    下文中,我们将回顾近期远程办公相关的一些网络安全热点事件,就涉及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简要的风险评估,并为企业提出初步的应对建议。

    1.用户流量激增导致远程办公平台“短时间奔溃”,平台运营方是否需要承担网络运行安全责任?

    事件回顾:

    2020年2月3日,作为春节假期之后的首个工作日,大部分的企业都要求员工在家办公。尽管各远程办公系统的平台运营方均已经提前做好了应对预案,但是巨量的并发响应需求还是超出了各平台运营商的预期,多类在线办公软件均出现了短时间的“信息发送延迟”、“视频卡顿”、“系统奔溃退出”等故障[6]。在出现故障后,平台运营方迅速采取了网络限流、服务器扩容等措施,提高了平台的运载支撑能力和稳定性,同时故障的出现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分流。最终,尽管各远程办公平台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平台的正常运营,但还是遭到了不少用户的吐槽。

    风险评估:

    依据《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安法》)第22条的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不得设置恶意程序;发现其网络产品、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应当为其产品、服务持续提供安全维护;在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内,不得终止提供安全维护。

    远程办公平台的运营方,作为平台及相关网络的运营者,应当对网络的运行安全负责。对于短时间的系统故障,平台运营方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违约责任,需要结合故障产生的原因、故障产生的危害结果、用户协议中的责任约定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对于上述事件而言,基于我们从公开渠道了解的信息,尽管多个云办公平台出现了响应故障问题,给用户远程办公带来了不便,但平台本身并未暴露出明显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也没有出现网络数据泄露等实质的危害结果,因此,各平台很可能并不会因此而承担网络安全的法律责任。

    应对建议:

    在疫情的特殊期间,主流的远程办公平台产品均免费开放,因此,各平台都会有大量的新增客户。对于平台运营方而言,良好的应急预案和更好的用户体验,肯定更有利于平台在疫情结束之后留住这些新增的用户群体。

    为进一步降低平台运营方的风险,提高用户体验,我们建议平台运营方可以:

    将用户流量激增作为平台应急事件处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例如,在应急预案中明确流量激增事件的触发条件、服务器扩容的条件、部署临时备用服务器等;

    对用户流量实现实时的监测,及时调配平台资源;

    建立用户通知机制和话术模板,及时告知用户系统响应延迟的原因及预计恢复的时间等;

    在用户协议或与客户签署的其他法律文本中,尝试明确该等系统延迟或奔溃事件的责任安排。

    2.在远程办公环境下,以疫情为主题的钓鱼攻击频发,企业如何降低外部网络攻击风险?

    事件回顾:

    疫情期间,某网络安全公司发现部分境外的黑客组织使用冠状病毒为主题的电子邮件进行恶意软件发送,网络钓鱼和欺诈活动。比如,黑客组织伪装身份(如国家卫健委),以“疫情防控”相关信息为诱饵,发起钓鱼攻击。这些钓鱼邮件攻击冒充可信来源,邮件内容与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事件密切相关,极具欺骗性。一旦用户点击,可能导致主机被控,重要信息、系统被窃取和破坏[7]。

    风险评估:

    依据《网安法》第21、25条的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1)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2)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3)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4)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同时,网络运营者还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远程办公的实现,意味着企业内网需要响应员工移动终端的外网接入请求。员工所处的网络安全环境不一,无论是接入网络还是移动终端本身,都更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一方面,公用WiFi、网络热点等不可信的网络都可能作为员工的网络接入点,这些网络可能毫无安全防护,存在很多常见的容易被攻击的网络漏洞,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组织侵入企业内网的中转站;另一方面,部分员工的移动终端设备可能会安装设置恶意程序的APP或网络插件,员工在疏忽的情况下也可能点击伪装的钓鱼攻击邮件或勒索邮件,严重威胁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

    在计算机病毒或外部网络攻击等网络安全事件下,被攻击的企业尽管也是受害者,但如果企业没有按照《网安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提前采取必要的技术防范措施和应急响应预案,导致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给企业的用户造成损失的,很可能依旧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应对建议:

    对于企业而言,为遵守《网安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的网络安全义务,我们建议,企业可以从网络安全事件管理机制、移动终端设备安全、数据传输安全等层面审查和提升办公网络的安全:

    (1)企业应当根据其运营网络或平台的实际情况、员工整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制定相适应的网络安全事件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包括数据泄露在内的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

    建立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组织机构和技术措施;

    实时监测最新的钓鱼网站、勒索邮件事件;

    建立有效的与全体员工的通知机制,包括但不限于邮件、企业微信等通告方式;

    制定与员工情况相适应的信息安全培训计划;

    设置适当的奖惩措施,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策略。

    (2)企业应当根据现有的信息资产情况,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保障移动终端设备安全:

    根据员工的权限等级,制定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安全管理方案,例如,高级管理人员或具有较高数据库权限的人员仅能使用公司配置的办公专用移动终端设备;

    制定针对移动终端设备办公的管理制度,对员工使用自带设备进行办公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

    定期对办公专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进行更新、漏洞扫描;

    在终端设备上,对终端进行身份准入认证和安全防护;

    重点监测远程接入入口,采用更积极的安全分析策略,发现疑似的网络安全攻击或病毒时,应当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及时联系企业的信息安全团队;

    就移动办公的信息安全风险,对员工进行专项培训。

    (3)保障数据传输安全,企业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使用HTTPS等加密传输方式,保障数据传输安全。无论是移动终端与内网之间的数据交互,还是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都宜对数据通信链路采取HTTPS等加密方式,防止数据在传输中出现泄漏。

    部署虚拟专用网络(VPN),员工通过VPN实现内网连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VPN服务(尤其是跨境的VPN)是受到电信监管的,仅有具有VPN服务资质的企业才可以提供VPN服务。外贸企业、跨国企业因办公自用等原因,需要通过专线等方式跨境联网时,应当向持有相应电信业务许可证的基础运营商租用。

    3.内部员工通过VPN进入公司内网,破坏数据库。企业应当如何预防“内鬼”,保障数据安全?

    事件回顾:

    2月23日晚间,微信头部服务提供商微盟集团旗下SaaS业务服务突发故障,系统崩溃,生产环境和数据遭受严重破坏,导致上百万的商户的业务无法顺利开展,遭受重大损失。根据微盟25日中午发出的声明,此次事故系人为造成,微盟研发中心运维部核心运维人员贺某,于2月23日晚18点56分通过个人VPN登入公司内网跳板机,因个人精神、生活等原因对微盟线上生产环境进行恶意破坏。目前,贺某被上海市宝山区公安局刑事拘留,并承认了犯罪事实[8]。由于数据库遭到严重破坏,微盟长时间无法向合作商家提供电商支持服务,此处事故必然给合作商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作为港股上市的企业,微盟的股价也在事故发生之后大幅下跌。

    从微盟的公告可以看出,微盟员工删库事件的一个促成条件是“该员工作为运维部核心运维人员,通过个人VPN登录到了公司内网跳板机,并具有删库的权限”。该事件无论是对SaaS服务商而言,还是对普通的企业用户而言,都值得反思和自省。

    风险评估:

    依据《网安法》第21、25条的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1)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2)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3)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4)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同时,网络运营者还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内部员工泄密一直是企业数据泄露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当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典型行为模式。远程办公环境下,企业需要为大部分的员工提供连接内网及相关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进一步增大数据泄露甚至被破坏的风险。

    与用户流量激增导致的系统“短时间崩溃”不同,“微盟删库”事件的发生可能与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平台内合作商户产生直接经济损失,不排除平台运营者可能需要承担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责任。

    应对建议:

    为有效预防员工恶意破坏、泄露公司数据,保障企业的数据安全,我们建议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制定远程办公或移动办公的管理制度,区分办公专用移动设备和员工自有移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严格管理办公专用移动设备的读写权限、员工自有移动设备的系统权限,尤其是企业数据库的管理权限;

    建立数据分级管理制度,例如,应当根据数据敏感程度,制定相适应的访问、改写权限,对于核心数据库的数据,应当禁止员工通过远程登录方式进行操作或处理;

    根据员工工作需求,依据必要性原则,评估、审核与限制员工的数据访问和处理权限,例如,禁止员工下载数据到任何用户自有的移动终端设备;

    建立数据泄露的应急管理方案,包括安全事件的监测和上报机制,安全事件的响应预案;

    制定远程办公的操作规范,使用文件和材料的管理规范、应用软件安装的审批流程等;

    组建具备远程安全服务能力的团队,负责实时监控员工对核心数据库或敏感数据的操作行为、数据库的安全情况;

    加强对员工远程办公安全意识教育。

    4.疫情期间,为了公共利益,企业通过系统在线收集员工疫情相关的信息,是否需要取得员工授权?疫情结束之后,应当如何处理收集的员工健康信息?

    场景示例:

    在远程办公期间,为加强用工管理,确保企业办公场所的健康安全和制定相关疫情防控措施,企业会持续地向员工收集各类疫情相关的信息,包括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近期所在地区、当前住址、所乘航班或火车班次等信息。收集方式包括邮件、OA系统上报、问卷调查等方式。企业会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和监测,在必要时,向监管部门报告企业员工的整体情况。如发现疑似病例,企业也会及时向相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风险评估: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被国家卫健委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2月9日,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各地方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除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授权的机构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疫情防控、疾病防治为由,未经被收集者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各地也陆续出台了针对防疫的规范性文件,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定》,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依法做好本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设施,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健康监测,督促从疫情严重地区回京人员按照政府有关规定进行医学观察或者居家观察,发现异常情况按照要求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按照属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依据《通知》及上述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我们理解,在疫情期间,如果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获得了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的授权,企业在授权范围内,应当可以收集本单位人员疫情相关的健康信息,而无需取得员工的授权同意。如果不能满足上述例外情形,企业还是应当依照《网安法》的规定,在收集前获得用户的授权同意。

    《通知》明确规定,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开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但因联防联控工作需要,且经过脱敏处理的除外。收集或掌握个人信息的机构要对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负责,采取严格的管理和技术防护措施,防止被窃取、被泄露。具体可参考我们近期的文章《解读网信办<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防疫联控工作的通知>》

    应对建议:

    在远程期间,如果企业希望通过远程办公系统收集员工疫情相关的个人信息,我们建议各企业应当:

    制定隐私声明或用户授权告知文本,在员工初次提交相关信息前,获得员工的授权同意;

    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制定信息收集的策略,包括收集的信息类型、频率和颗粒度;

    遵循目的限制原则,对收集的疫情防控相关的个人信息进行区分管理,避免与企业此前收集的员工信息进行融合;

    在对外展示企业整体的健康情况时或者披露疑似病例时,对员工的相关信息进行脱敏处理;

    制定信息删除管理机制,在满足防控目的之后,及时删除相关的员工信息;

    制定针对性的信息管理和保护机制,将收集的员工疫情相关的个人信息,作为个人敏感信息进行保护,严格控制员工的访问权限,防止数据泄露。

    5.远程办公期间,为有效监督和管理员工,企业希望对员工进行适当的监测,如何才能做到合法合规?

    场景示例:

    远程办公期间,为了有效监督和管理员工,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定时汇报、签到打卡、视频监控工作状态等措施,要求员工主动配合达到远程办公的监测目的。员工通过系统完成汇报、签到打卡时,很可能会反复提交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邮箱、所在城市等个人基本信息用于验证员工的身份。

    同时,在使用远程OA系统或App时,办公系统也会自动记录员工的登录日志,记录如IP地址、登录地理位置、用户基本信息、日常沟通信息等数据。此外,如果员工使用企业分配的办公终端设备或远程终端虚拟机软件开展工作,终端设备和虚拟机软件中可能预装了监测插件或软件,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会记录员工在终端设备的操作行为记录、上网记录等。

    风险评估:

    上述场景示例中,企业会通过1)员工主动提供和2)办公软件自动或触发式收集两种方式收集员工的个人信息,构成《网安法》下的个人信息收集行为。企业应当根据《网安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获取员工的同意。

    对于视频监控以及系统监测软件或插件的使用,如果操作不当,并且没有事先取得员工的授权同意,很可能还会侵犯到员工的隐私,企业应当尤其注意。

    应对建议:

    远程办公期间,尤其在当前员工还在适应该等工作模式的情形下,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当的监督和管理措施,具有正当性。我们建议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确保管理和监测行为的合法合规:

    评估公司原有的员工合同或员工个人信息收集授权书,是否能够满足远程办公的监测要求,如果授权存在瑕疵,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获取补充授权的方式,包括授权告知文本的弹窗、邮件通告等;

    根据收集场景,逐项评估收集员工个人信息的必要性。例如,是否存在重复收集信息的情况,是否有必要通过视频监控工作状态,监控的频率是否恰当;

    针对系统监测软件和插件,设计单独的信息收集策略,做好员工隐私保护与公司数据安全的平衡;

    遵守目的限制原则,未经员工授权,不得将收集的员工数据用于工作监测以外的其他目的。

    四、总结

    此次疫情,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推动了远程办公、线上运营等业务模式的发展。这既是疫情倒逼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结果,也代表了未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9]。此次“突发性的全民远程办公热潮”之后,远程办公、线上运营将愈发普及,线下办公和线上办公也将形成更好的统一,真正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强调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10]。

    为平稳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契合政府现代化治理的理念,企业务必需要全面梳理并完善现有的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策略,为迎接新的智能化管理时代做好准备。

❸ 十大网络安全上市公司

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企业十强排行榜中,十强企业分别为:
1、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安全、云计算与IT基础架构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公司立志于承载各行业用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基石性工作,从而让各行业用户的IT更简单、更安全、更有价值。
2、奇安信。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安信,股票代码688561)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市场,为向政府、企业用户提供新一代企业级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和以实战攻防为核心的安全能力,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安全运营技术的网络安全供应商。
3、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由留美博士严望佳女士创建,是国内极具实力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可信安全管理平台、安全服务与解决方案的综合提供商。2010年启明星辰集团在深圳A股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码:002439)。
4、天融信(南洋股份)。天融信科技集团(简称天融信)创始于1995年,是中国领先的网络安全、大数据与安全云服务提供商。2017年,天融信完成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广东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交易,南洋股份更名为“南洋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212)。
5、美亚柏科。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美亚柏科,股票代码:300188)成立于1999年9月22日,总部位于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是国投智能的控股子公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6、蓝盾股份。蓝盾股份是中国信息安全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成立于1999年,并于2012年3月1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297。
7、绿盟科技。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盟科技),成立于2000年4月,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于2014年1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300369。绿盟科技在国内设有40多个分支机构,为政府、金融、运营商、能源、交通、教育、医疗以及企业等行业用户,提供全线网络安全产品、全方位安全解决方案和体系化安全运营服务。
8、任子行。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任子行)成立于2000年5月,注册资金67998.8821万元,是中国最早涉足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企业之一,致力于为国家管理机构、运营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网络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9、安恒信息。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恒信息)成立于2007年,科创板股票代码:688023,主营业务为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网络信息安全服务。产品及服务涉及应用安全、大数据安全、云安全、物联网安全、工业控制安全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领域。
10、山石网科。山石网科是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技术创新领导厂商,并于2019年9月登陆科创板(股票简称:山石网科,股票代码:688030)。

❹ 公司要上市网络安全方面怎么把控

首先就是买一个强大点的防火墙,把详细规则设置好,各个部门的网络整理好,服务器能不连外网就不连

❺ 信息安全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卫士通(002268):作为市场公认的网络安全龙头股,公司提供全系列的密码产品、安全产品及安全系统。
立思辰(300010):公司从事与军方信息安全相关业务。其全资子公司北京立思辰新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国家保密局颁发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
北信源(300352):公司产品也广泛被应用于政府部门、军队军工企业、能源、金融等重要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目前其客户端的用户数量已超过千万,管理的网络达数千个,涉及各行业上千家用户。
蓝盾股份(300297):公司拥有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军队网络采购信息发布资格认证、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七项,以及军用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三项。www.southmoney.com
启明星辰(002439):公司专注于信息安全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安全产品和安全服务两条业务主线,可以较为完备地覆盖客户的网络安全需求,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国内领先。
任子行(300311):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网络安全审计和监管解决方案提供厂商。公司全资子公司任网游开发的网吧计费产品“龙管家”已在全国1.77万家网吧安装使用。
梅泰诺(300038):互联网安全检测。由一支自动控制、结构工程等领域归国博士领衔的研发团队负责,该系统对通信塔的关键节点,通过传感器监控,保障通信塔安全。

❻ 网络数据安全上市公司龙头股

从业绩增长预期确定性角度看,有两类股票值得重点关注:一类是医药、食品饮料、电力等稳定增长行业的优势股票,此类股票基于行业需求刚性特征,有望保持稳定较高的业绩增速;另一类是2014年利润增幅较大的公司,既然能在经济疲软的2014年实现增长,那么在2015年继续获得高增长的概率自然更大。

❼ 网络安全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网络安全概念一共有51家上市公司,其中15家网络安全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36家网络安全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今日网络安全概念股平均涨幅为5.17%,其中蓝盾股份涨幅最高,网络安全概念目前市场关注度为6403.25。

根据云财经大数据智能题材挖掘技术自动匹配,网络安全概念股的上市公司有以下公司:

❽ 中概股监管越来越严,现在投资港股互联网合适吗

截至2021年7月17日,今年共有36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但36家中国企业中有24家跌破了股票,跌破率为67%。随着美国股市环境和国内监管环境的变化,一些中国概念股纷纷回归国内。专家们预测,香港股市有可能迎来“中国概念股”的回归。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表明,中国股票的整体开盘价较高。7月17日,共有275只中国股票,7月16日,204只股票收于发行价以下,中间价为74%。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市场和监管环境对中国企业越来越不友好。美国政府对中国概念股的不友好或歧视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投资者的风格和炒作。在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之后很可能是投机力量在玩风险游戏,这将压低中国企业的估值。

目前,大量的中国概念股都有部分回归香港股票,董登新预测,香港股票将迎来中国概念股回归的趋势。“自2018年以来,港交所进行了重大改革。沪深两市试点登记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港股和a股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也为中国概念股的回归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渠道。因此,中国概念股的回归将首先从大品牌的回归开始,并将在未来逐步过渡到中小市值的中国概念股,并可能尝试回归。劵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此外,赵锡军指出,无论公司在哪里上市,都需要遵守,特别是要保护客户信息安全的“栅栏”,必须“牢固”。如果一个公司不能保护客户的信息安全,那么它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