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薄膜与微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 超分子结构与谱学 吉林大学
3 单原子分子测控 清华大学
4 电子物理与器件 西安交通大学
5 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 复旦大学
6 分子酶学工程 吉林大学
7 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 东南大学
8 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 吉林大学
9 辐射物理及技术 四川大学
10 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 上海交通大学
11 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 天津大学
12 固体力学 同济大学
13 光电技术及系统 重庆大学
14光电信息技术科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15 海洋地质 同济大学
16海洋环境科学厦门大学
17 海洋遥感信息处理中国海洋大学
18 环境断裂 北京科技大学
19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 北京师范大学
20 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分子物理 复旦大学
21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支撑技术 东南大学
22胶体与界面化学 山东大学
23 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 东南大学
24 结构工程与振动 清华大学
25聚合物分子工程 复旦大学
26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中山大学
27材料物理 郑州大学
28 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 浙江大学
29 破坏力学 清华大学
30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 北京师范大学
31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 清华大学
31 生物活性材料 南开大学
32 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 重庆大学
33 生物有机分子工程 北京大学
34 数学及其应用 北京大学
35 图象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 华中科技大学
36 物理海洋 中国海洋大学
37 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 厦门大学
38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 北京师范大学
39 先进材料 清华大学
40 现代分析科学 厦门大学
41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42智能制造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43 重离子物理 北京大学
44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 北京大学
45 量子信息与测量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46 蛋白质科学 清华大学
47 水沙科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48 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清华大学
49 认知科学与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
50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师范大学
51 虚拟现实新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2 流体力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3 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 石油大学
54 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 北京化工大学
55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
56 新型功能材料 北京工业大学
57 煤炭资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58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 中国矿业大学
59 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 南开大学
60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 东北大学
61 癌变与侵袭原理 复旦大学中南大学
6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复旦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63 动力机械与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64 道路与交通工程 同济大学
65 光谱学与波谱学 华东师范大学
66功能基因组学和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研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67 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
68 纺织面料技术 东华大学
69 海岸与海岛开发 南京大学
70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 南京大学
71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东南大学
72 工业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
73生物医学工程浙江大学
74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 浙江大学
75 动物分子营养学 浙江大学
76 海水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77 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 山东大学
78 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 安徽大学
79 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 武汉大学
80植物发育生物学武汉大学
81 信息存储系统华中科技大学
82生物医学光子学华中科技大学
83 硅酸盐材料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84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
85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86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华南理工大学
87 基因工程 中山大学
88材料成形过程与模具 郑州大学
89 组织移植与免疫 暨南大学
90皮革化学与工程 四川大学
91 高电压技术与系统信息监测及新技术 重庆大学
92 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 重庆大学
93 微生物资源开放研究 云南大学
94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95 电子陶瓷与器件 西安交通大学
96旱区农业水土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7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8 大陆动力学 西北大学
99 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100磁学与磁性材料 兰州大学
101 神经科学 北京大学
102 分子心血管学 北京大学
103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 北京大学
104 生物信息学 清华大学
105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
106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107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8全光网络与现代通讯网 北方交通大学
109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北京林业大学
1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 北京邮电大学
111 汽车材料 吉林大学
112 植被生态科学 东北师范大学
113 森林植物生态学 东北林业大学
114 农产品生物化工 合肥工业大学
115 实验畸形学 山东大学
116 医学分子病毒学 复旦大学
117 分子医学 复旦大学
118 脑功能基因组学 华东师范大学
119微电子机械系统东南大学
120 水资源开发 河海大学
121 器官移植 华中科技大学
122 基本物理量测量 华中科技大学
123 农业微生物 华中农业大学
124 眼科学 中山大学
125 肾脏病临床研究 中山大学
126 人类疾病生物治疗 四川大学
127 口腔生物医学工程 四川大学、武汉大学
128 新型传感器 电子科技大学
129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0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1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2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3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4电子信息对抗攻防与仿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5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 长安大学
136 农业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 云南农业大学
137 食品科学 南昌大学
138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中北大学
139 蛋白质化学及鱼类发育生物学 湖南师范大学
140 微生物与植物遗传工程 广西大学
141 智能制造技术 汕头大学
142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北工学院
143植物逆境 河南大学
144 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 内蒙古大学
145 西部环境 兰州大学
146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实验室 长江大学
147 极化材料与器件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
148 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大学
149水利水运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
150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 兰州交通大学
151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师范大学
152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邮电大学
153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 湖北大学
154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 湖北大学
155特种功能材料 河南大学
156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
157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 西北民族大学
158 地面机械仿生技术 吉林大学
❷ 北邮有几个重点实验室
北邮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2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
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北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列入首批“卓越计划”、“111计划”。被誉为“中国信息科技人才的摇篮”。
现设有15个教学单位,3个研究院。学科专业已经覆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拥有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共约22000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约30000名。
❸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的学术交流
实验室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和主持国际会议十余次,与国外同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实验室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标准研究,关键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比较好的积累。提出了具有创新的系列化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若干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丰富和完善了相关的理论,掌握了成套的关键技术,完成了一批示范工程建设,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验室已成为国家解决网络智能、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和交换技术方面重大问题的研究基地。
❹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有哪些教研平台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开设有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两个本科专业,具备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科教平台架构完整、师资队伍机构齐整、经验丰富,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了国内领先条件,现拥有2个国家级平台:网络安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平台: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网安智库),还积极参建国家级平台8个、省部级平台14个、校企合作平台10个;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 22人,博士生导师22人;为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与合作科研,我院还建设有一支由校外知名学者与行业专家、企业导师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
❺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的重点实验室
并行分布式计算技术实验室于2000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隶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九五”、“十五”期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被列为广西区级重点建设学科后,建设经费得到了较好的保证,带动了并行分布式计算技术实验室的建设。经过最近几年实验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实验室已经逐步建设成为一个以超级小型机、高性能服务器、图形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高档微机组成的高速以太网,形成一个能进行并行分布计算、协同计算和组件技术的可伸缩的网络并行计算机集成环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教师、科技人员和研究生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计算机系统实验环境和技术支撑。目前,实验室的实验装备和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具备承接国家和自治区相关科技攻关项目的能力。实验室在网络计算与网络信息安全、CAD与图形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移动多媒体通信、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绩,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队伍。经过仅十年的建设,实验室拥有了较高显示度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科研实验环境。到目前为止,已投入实验室设备建设经费800多万元,现有面积1000多平方米。实验室现在拥有Sun E450、E250超小型计算机、HP和IBM p系列610 6C1型高档服务器、Sun Ultra60和20图形工作站、Cisco高端交换机和路由器、Agilent频谱分析仪、Agilent信号发生器、Agilent33250A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HP 8903B音频信号分析仪、HP绘图仪、数字示波器、各类高档微机、打印机等仪器设备300多台(套),现有仪器设备总值达到700多万元。
❻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的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包括院务办公室、研究中心和学术委员会三大部分。yan研究中心又分为交换与智能控制中心、宽带网研究中心、网络管理研究中心、网络智能研究中心、网络安全研究中心、网络服务基础设施中心、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和信息网络中心八个中心。除信息网络中心外,其余七个中心属于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
❼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介绍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捷通公司(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投资发起组建),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西安邮电大学、北京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WAPI产业联盟及中国电科院信息与通信研究所参与建设。2011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下发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13167号),批准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申请报告。
❽ 考取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个 一个是挂靠在中科院的那个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另一个是哈工大的那个信息内容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如果是中科院的那个 是挂靠在软件所的 复试线300左右 单科挺高好几年都是50 50 90 90 但是鉴于中科院差额复试历来BT的传统 建议你要有330+的觉悟....
哈工大的今年计算机是310吧(超级悲剧今年没招满)单科可能要低些
另外给个建议 如果不是十分想走学术这条路 不一定要报这些重点实验室
实力允许的话 个人觉得上海交大是个非常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