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网瘾
“网瘾”也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网络成瘾症(IAD),学名叫做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我们一般叫做“网络成瘾综合征”,目前已经把它作为一种正式界定的疾病纳入到诊断体系当中去。最早是由葛尔·柏格(Ivan Goldberg, M.D)在1997年所定立的理论化病态并且正式承认其研究价值。可以说,它是对网络的一种过度依赖,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网上操作时间超过一般的限度,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网络依恋失控,对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当作心理上的一种障碍来看待。
网瘾也像毒瘾。人体内有一个“奖励系统”,这个系统的物质基础叫“脑啡肽”,又被称为“脑内吗啡”,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毒品就是通过这个系统提高人体“脑啡肽”的分泌,破坏人体平衡系统。网络也是通过消耗“脑啡肽”,扰乱平衡系统,造成网迷不断寻找提高体内“脑啡肽”的成分,以至成瘾,形成迷恋网络的现象。网络成瘾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
[编辑本段]简单分类:
● 网络游戏成瘾
● 网络色情成瘾
● 网络关系成瘾
● 网络信息成瘾
● 网络交易成瘾
[1]
[编辑本段]病征
什么是“网瘾”?
“网瘾”可谓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AID)。即对现实生活冷漠,而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痴迷。它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行为发展的终结。心理学认为“网瘾”是一种精神病;而心理老师认为“网瘾”是正常人出现的心理问题(特例除外)。“网瘾”具体可分为网络交际瘾、网络色情瘾、网络游戏瘾、网络信息瘾和网络赌博瘾等类型。2.如何识别“网瘾”?
想要知道自己或者家人有没有“网瘾”有六大征兆:
每天上网超过8小时以上。且越来越长,无法自控、特别是晚上,常至深夜;
行为反常,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不仅会有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逃学、废寝忘食、不与人交往,对人冷漠、暴躁、关机后急躁不安;
经常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通电话、约会等;
电脑里常出现暴力、色情、赌博等图片;
有说谎隐瞒上网的情况及程度等行为;
宁肯借钱上网或甘冒一定危险,如:去偷钱或者偷用别人账号上网等。3.“网瘾”的成因是什么?
“网瘾”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也有客观上的原因。性格内向、自制力差、无成就感、自卑、自闭、压抑、好奇、缺少朋友的人易成瘾,网络可以满足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如:发泄、张扬、友情、爱情、风光和成就感等。客观原因包括家庭和学校教育:批评多、要求严、沟通少、受伤害、得不到尊重;计算机普及快,而教育、娱乐的正面软件滞后;法制不健全,学校、社会、家庭对上网的制约等。
如何判断上网成瘾呢?主要表现为,因担心电子邮件是否送达而睡不着觉;一到电脑前就废寝忘食;常上网发泄痛苦、焦虑等。以上症状是上网综合征的初期表现。更有甚者表现为上网时身体会颤抖,手指头经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的动作,再发展下去则会导致舌头与两颊僵硬甚至失去自制力,出现幻觉。专家建议,一旦出现网瘾,必须立即与电脑阶段性隔离。
网瘾可怕,但可防患于未然。专家建议,一旦出现上网综合征初期表现,必须立即与电脑分开,停止上网。防止网瘾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控制上网时间,每天以不超过两小时为宜。儿童青少年处于发育时期,更应严格节制。
网瘾综合症的自我疗法
上网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和欢乐的同时,也给一些人带来了一种时髦病——网瘾综合症(简称IAD)。
据统计,全球两亿多网民中,有114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瘾综合症,占总人数的6%。进一步调查还发现,病人多集中在学生、无固定职业者(网虫)及家庭主妇,这些人有充裕的时间痴迷电脑,因而是易感者。
网瘾综合症患者的最主要表现是:上网时精神兴奋,心潮澎湃,欲罢不能,时间失控。沉溺于网上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与社会的交往、与家人的沟通,甚至对上网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以致不能分离。
专家发现,网瘾综合症患者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网瘾综合症呢?比照以下标准,便可自我诊断。
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不能上网时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如果有以上标准中4项或4项以上表现,且持续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那么就表明你已经患上了IAD。
㈡ 网瘾的危害有哪些
网瘾的危害:1、网瘾可能会带来躯体健康的损害。2、精神、行为方面的改变。3、社会职能的损害。
孩子有网瘾是送到网瘾学校关起来、甚至还有更难以想象的教育方式好,还是通过引导让他明白游戏与现实的边界,正确看待游戏,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好?
如果你家孩子也有网瘾,请花2分钟看完:
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在玩的游戏,跟孩子分析游戏的利弊,引导孩子客观地看待游戏;制订一些规则,帮助孩子学会自控,比如每次不能超过半小时;多带孩子参与一些健康活动,比如旅游、打球、阅读等,减少他对网络的依赖。”
退一步说,能不能把兴趣变成职业?如果想从事电竞行业或者成为职业选手,请花2分钟看完下面几个问题:
1、钥浪电竞学校适合哪些人报考呢?想成为职业电竞选手,但尚未达到职业选拔门槛的人。
2、钥浪电竞学校招收人员的要求:竞技水平处于该电竞项目的前20%-30%,不同项目具体要求不同。
3、钥浪电竞学校学习时间:专科三年,本科四年,特训班学习需要时间:三个月至六个月。
4、来钥浪你可以: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竞技水平,用较少的时间了解自己的电竞潜力,快速找到达成电竞职业目标的路径,进入职业俱乐部成为电竞职业选手。
5、上海钥浪电竞学院:职业选手培训基地,KPL俱乐部合作伙伴,专业训练场馆,职业战队退役教练教学,区域联赛!
6、电竞不等于游戏:钥浪通过电竞认知教育、家庭心理教育和专业的职业电竞教育系列课程,致力于“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电竞和游戏观念,拒绝游戏网络沉迷”和“用科学的方法培养高素质的电竞职业人才”。
在钥浪电竞学院,不同于网瘾学校,钥浪是通过科学引导,在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之后,90%的孩子都能厘清游戏与现实的关系,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与学习时间,如果你的孩子也有网瘾问题,那就快去咨询一下钥浪老师,咨询免费的!
㈢ 网瘾,真的是网络造成吗
不是 虽然"网瘾"中带有"网"字 但实际上根本就与网络无关 而是跟游戏有关 所以与其叫"网瘾" 不如叫"游戏瘾"
㈣ 网瘾的定义是什么啊
网瘾的定义如下:
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社会对于网瘾的概念和认识以及对网瘾的干预和处理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且概念并不统一。"网瘾"的医学定义一直未有公认,大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把网瘾称之为网络的过度使用,或者网络的滥用,也有人把它称为网络的病理性使用或过度的使用。

网瘾的表现:
在表现上,正确的使用网络,是在有需求时使用,或者对自己生活有方便的的情况下使用。网络过度使用者主要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长期强迫性使用网络的行为。
当过度的使用网络对身体造成伤害、对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来了痛苦 ,甚至正常的生活交往和社会的都受到了影响 ,就是属于过度使用,应该进行矫正。
㈤ 网瘾属于什么行为
网络成瘾名词最初是美国的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想拿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开涮,因为酗酒、赌博成瘾等"行为障碍"缺乏生理基础而编造出的概念。
网瘾属于什么行为网瘾属于成瘾行为,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
一般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即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包括网吧的出现,网络游戏的流行等等;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管理孩子导致他们对网络产生依赖等。但是,这些外因只是被动因素,是形成网瘾的诱因。真正的原因是内因,包括网瘾患者的满足感缺失、独特的生理人格。举个例子说明,大部分网瘾患者的会出现学业失败,从而导致心理空虚,缺乏自信,为满足自己的内心,通常会选择逃避,最容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和可以满足的成就感,这就是典型的满足感缺失。
㈥ 网瘾的危害有哪些
浪费时间。网瘾者沉迷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也掉进了网络游戏开发商的陷阱里面,不能自拔,浪费了大把大把的青春时光。
浪费金钱。目前国内网络世界都是付费使用,有的网络游戏也都是要付费的,有些商家更是设置陷阱,让玩家免费去操作但到一定程度就要付费,致使这些意志力薄弱的网瘾者不得不花上大笔的金钱。金钱上的耗费造成无数家庭冲突和悲剧发生。
危害身体健康。沉迷网络世界,网瘾者就会缺乏人际交流,产生自闭。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人左前脑发育会受到伤害,更进一步影响右脑发育,使身体健康得到危害。长期电脑辐射也会给网瘾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整天坐于电脑前,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电脑,吃饭都在电脑前完成,生活毫无规律。很多网吧条件设施比较落后,容易引发火灾,很多人无法逃生。据报道全国每年都会有数十家网吧遭受火灾,幸存者很少。网吧一般都在地下室,通风环境差,电脑高强度工作等等都是对上网者带来身体危害的重要因素。
㈦ 网瘾怎么定义
1.网瘾定义
网瘾(即网络成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之外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12-18岁的青少年,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1,而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身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意识也比较弱化,理解判断力差,自控能力也比较差。他们大多都处于青春期,反叛心理严重,对新鲜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寻求刺激、惊险和浪漫,以满足这个阶段的人生需求,而网络出现之后,网络游戏、色情和聊天,恰好对应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自然就会网络成瘾。所以很多人形象的称之为“电子海洛因”。
2.如何界定网瘾:
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
(1)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
(2)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
(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
(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5)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
(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上面满足任意3个就是网瘾。
比较方便的判别方法,网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补充条件)中的任何一个:
(1)总是想着去上网;
(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
(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即判定他属于"网瘾".
㈧ 什么是网络成瘾
病态网络使用。
㈨ 网瘾怎么定义
不仅我,很多医学界的研究人员也初步认为,“网瘾”的确存在。
没错,关于“网瘾”是否是一种疾病,以及其诊断标准,在国内外学术界一直都有争议。主要分成两派意见。
· 一派认为根本不存在“网瘾”这种精神疾病,所谓的“网瘾”青少年只是迫于现实太多的压力,逃到网络中寻求安慰,简单来说只是行为问题。
· 另一派则认为,的确存在这种精神疾病。因为从精神科的诊断标准来看,部分“网瘾”青少年的确达到了精神科相关症状的诊断标准。我个人就比较倾向于这一派。

图为《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
那诊断标准到底是什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上网搜索陶然教授的学术论文。如果说得简单一点,要诊断为网络成瘾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首先,当事人的上网行为须出于非学习工作目的,而且这种行为令其社会功能即学习、工作和交往能力受损,其对上网充满渴求和冲动感(有心理依赖),并且在强制不能进行该行为的时候有明显的戒断反应(焦躁、烦躁、发脾气,想尽办法上网)。
一直以来,国内外都有很多关于网络成瘾机制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功能磁共振(fMRI)发现,真正患有网瘾的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功能区发生的改变跟赌博成瘾的患者的非常相似。这些研究发现也进一步证实了网瘾是存在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表明,网瘾可引起大脑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据《长江日报》)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网络成瘾类似于赌博成瘾,属于行为成瘾的范畴。目前国内外业界早就形成共识,行为成瘾也是成瘾疾病的一大类型,包括赌博,网络,购物,性方面的行为成瘾等等。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其实网络成瘾是潜意识层面存在的病理性条件反射。患者一心烦、无聊就想到上网,想到上网就有开心、兴奋的感觉,并产生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如果家长阻止,容易引发双方的激烈冲突。患者其实清楚这样的行为是有害的,会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学习、社交,但他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冲动。
需要特别说明,我(v交流x:herihui2015)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但绝不是精神病。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医学上,精神疾病的所指范畴非常广,包括吸烟上瘾,还包括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多动症等。但精神病的所指范畴很狭隘,很多人把精神疾病和精神病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他们所理解的精神病往往指的只是重度精神分裂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