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单位
扩展阅读
北京移动网络出故障 2025-10-20 08:58:18
西乡网站制作多少钱 2025-10-20 08:54:23

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单位

发布时间: 2022-07-20 09:44:34

1. 网络安全法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义务

网络运营者通常是通过公司章程、用户协议、网络管理制度等对网络平台、用户进行管理。网络运营者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首先就需要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法》第21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

2、用户身份信息审核义务

建立用户身份信息制度有助于构建诚信的网络空间。《网络安全法》第24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3、用户发布信息管理义务

网络运营者对其平台上的信息负有管理义务。《网络安全法》第47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手段包括对网上公共信息进行巡查。工信部《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公安部《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国信办《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等规定均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公共信息进行实时巡查。

4、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义务

网络运营者在运营中会收集大量的个人信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是网络运营者的基本义务。《网络安全法》第40—44条对网络运营者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5、违法信息处置义务

网络运营者发现其用户发布的违法信息,应当立即进行处置。《网络安全法》第47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2. 网络运营者在保障网络运行安全方面负有哪些

网络运营者在保障网络运行安全方面负有以下义务:
1、网络运营者应当依法履行安全保护义务;
2、网络运营者应当依法履行落实网络实名制要求的义务;
3、网络运营者应当依法履行为国家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3.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网络安全保护和什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八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九条 网络运营者开展经营和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十条 建设、运营网络或者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4. 求专业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介绍有没有好的建议

目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在全国数量并不是很多,仅有211家,其中我就对1家印象尤其深刻,来自北京等保测评机构,时代新威。

原因有三点:1、最近由时代新威组织发布了国际上第一本关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英文书籍《中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理解与实施》英文版,这本书系统性地分析了中国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解读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梳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有关政策、标准,并对等级保护具体实施环节进行了详细说明,旨在为华外资企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关企业,及时响应中国网络安全政策,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真的是为国争光!

2、时代新威自主研发了我国唯一的“CISP-A国家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认证课程。

3、这家资质非常硬,2003年成立,目前是公安部批准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证书编号:DJCP2019110192),也是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国际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SC27专家成员单位。

总之时代新威作为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服务机构,充分参与了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深入研究和掌握风险管理理论、等级保护理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理论、三道防线理论,并不断将这些理论应用于等级保护、IT审计服务、网络安全咨询服务的实践中,在教育、金融、能源、电信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5. 网络运营者应该履行哪些安全保护义务

法律分析:网络运营者不履行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不改正或者导致危害网络安全等后果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一)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二)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三)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四)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五条 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6. 网络安全法认为网络运营者的主要义务是什么

网络安全法认为网络运营者的主要义务是网络安全保护。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空间第一部基本大法,它强化了我国网络空间主权的战略意义与监管的范畴,其中第9条总括性地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网络安全义务。

同时,《网络安全法》第21条、第24条、第40—44条、第47条、48条、第49条,以及《刑法》第286条均对网络运营者的网络信息安全义务进行了规定。未来,网络网络运营者责任重大。

(6)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单位扩展阅读:

网络运营者,特别是大型互联网企业,拥有海量的用户,是网络社会最重要的节点,也是实施网络治理的关键主体。我国在网络政策上主张“谁接入,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一直强调网络运营者的“主体责任”,要求网络运营者对其运营的网站和提供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承担安全义务。

《网络安全法》则在法律层面将网络运营者的网络信息安全义务和责任法定化

7. 网信办是什么部门

网信办是组织统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职能部门。
网信办其具体职责如下:
1、协调涉及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
2、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
3、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应当文明健康使用网络,按照要求和用户协议约定,切实履行相应义务,在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形式参与网络活动时,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得发布违法信息,防范和抵制不良信息。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七十二条 国家机关政务网络的运营者不履行本法规定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有关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8. 维护网络安全企业有哪些责任

法律分析:企业责任有: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义务;2.用户身份信息审核义务;3.用户发布信息管理义务;4.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义务;5.违法信息处置义务。以此来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四十七条 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9. 网络安全基础性作用是哪个部门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家网信部门、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

《网络安全法》除个别条款明确到具体主管部门(如第23条、第28条、第63条)外,均笼统使用了“有关主管部门”表述,未能明确具体执法部门,这将给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为了减少多头管理、交叉管理及可能产生的“权力真空”等不利影响。

有必要根据各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责定位和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分工,明确网络运营者落实网络安全义务的具体主管部门(为行文方便,将其简称为"网络运营者主管部门")。

主要职责:

组织拟订电信网、互联网及其相关网络与信息安全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电信网、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平台的建设和使用管理;承担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审查相关工作,组织推动电信网、互联网安全自主可控工作。

承担建立电信网、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制度并组织实施;指导督促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责任,组织开展网络环境和信息治理,配合处理网上有害信息,配合打击网络犯罪和防范网络失窃密;拟订电信网。

互联网网络安全防护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电信网、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测预警、威胁治理、信息通报和应急管理与处置;承担电信网、互联网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保护管理工作;承担特殊通信管理,拟订特殊通信、通信管制和网络管制的政策、标准;管理党政专用通信工作。

10. 《网络安全法》中明确了四大主体的责任义务,四大主体具体是()

四大主体具体是国家、主管部门、网络运营者、网络使用者。

1、出台《草案》,并且在未来在这部高规格法律下完善相应的配套体系和制度,并体现其可操作化和可执行性。除此之外,还需要若干的细则出台,比如建立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由国务院哪些部门组织制定,牵涉哪些行业;网络产品、服务应当符合哪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需要予以明确等等。

3、“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公民个人信息”。企业更要树立一定的责任感,积极按照法律条款建立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4、网络使用者即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具体条款细化为不得从事入侵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还要增强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