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
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
㈡ 网络安全专业对人才的要求
密码学
密码学意味着学习和实践安全通信技术,这是保护计算机系统中存储数据的重要方法。
加密是密码技术的重点,涉及到用算法编码通信,有效扰乱数据,让通信只能被知晓算法或手握密钥的人解读。
Telegram、Tor Messenger和WhatsApp等应用中都采用了通信加密。
但更广义上来讲,密码学还包含有分析和构造协议来防止第三方解读私密消息的意思。
由于要用到算法,对数学的良好认知便必不可少。密码学专业人士需要对密码系统内部运作有所了解,知道该怎样在真实世界情形中正确使用这些系统。
欧盟委员会认证的加密专家项目可将学生和从业人士引入密码学领域。一些大学也提供密码技术的学位教育,比如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的密码与通信数学专业。
信息保障
信息保障(IA)是指保证信息并管理信息在使用、处理、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风险。
IA从业人士懂得通过各种物理的、技术的和管理层面的控制来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数据泄露未必都来自于外部,内部员工或仍具有数据访问权的前雇员也对数据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这意味着需要制定一个总体架构,让IT部门能够监视到非正常活动或可疑数据访问是否发生。
此架构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设计和基础设施的知识。公司要求的网络类型需要被考虑进去,有些网络是本地的,且只在公司内部使用,而其他则是供分布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客户使用的。
IT部门的主要责任,就是建立符合公司目标有能有效保护数据的网络。
信息安全方面颇负盛名的资质认证包括:注册信息系统安全专家(CISSP)、 注册信息安全员(CISM)、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主任审核师(ISO 27001 LA)和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以及偏向网络安全技术认证的新锐Security+。
云安全
随着很多公司企业渐渐将核心业务放到云端,以安全的方式控制云访问权限的能力就成为了一个关键要求。
云安全面临几个主要挑战,其中ID和访问权限管理是重中之重。这意味着要能够确认可能从任何地点任何设备访问云资源的用户身份。
对架构和基础设施的认知也是从业人士必备的,包括补丁和配置管理、虚拟化和应用安全、变更管理等。
要想在全球层面上严格管控数据,云安全从业人士必须具备合规和法律事务的深度理解。
云安全还包括云环境下的入侵检测和事件响应。
这方面的认证有国际信息系统安全认证协会((ISC)²)和云安全联盟的云安全专业认证(CCSP)。
业务持续性
业务持续性意味着,遭遇严重事件或灾难,或者被有意攻击时,要有能避免主要业务功能停滞的各种计划和准备性行动。
今天这种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能够相对容易地逼停公司网站和关键基础设施的态势下,在服务不可用时保护好数据和基础设施的能力就成为了一项越来越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
业务持续性从业人员需要懂得系统设计、部署、支持和维护,要能够保证公司业务不停歇。这就要求针对所有可能情况制定标准、方案和策略。
㈢ 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
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与学校总体安全工作相结合,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青少年
上网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网络安全文明教育,积极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文明的环境,特制定以下网络安全制度。
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校网络教室要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四、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注重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建立网络安全措施,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宣传教育。要求各处室部门和学校各教学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
六、
加大与国家网络安全相关部门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力度。积极主动联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学校内部及学校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控和管理,杜绝学生沉迷于网吧。
附:《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㈣ 网络安全教育有哪些内容
1、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变到越来越重要。“家门就是国门”,安全问题刻不容缓。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问和破坏。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
㈤ 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安全教育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因素因此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可以看下面:
可能会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网络安全的概念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可以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被中断。
㈥ 教育机关网络安全需要符合哪些标准
这是我粗略给你搜了一下:
信息技术 网络安全漏洞扫描产品技术要求 标准号:GA/T 404-2002 发布时间:2002-12-11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系统与网络安全 标准号:MH/T 4018.2-2004 发布时间:2004-12-20
航天办公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规则 标准号:QJ 2560-1993 发布时间:1993-03-30
IP网络安全技术要求----安全框架 标准号:YD/T 1163-2001 发布时间:2001-10-19
承载电信级业务的IP专用网络安全框架 标准号:YD/T 1486-2006 发布时间:2006-06-08
公众IP网络安全要求 安全框架 标准号:YD/T 1613-2007 发布时间:2007-04-16
公众IP网络安全要求 基于数字证书的访问控制 标准号:YD/T 1614-2007 发布时间:2007-04-16
公众IP网络安全要求 基于远端接入用户验证服务协议(RADIUS)的访问控制 标准号:YD/T 1615-2007 发布时间:2007-04-16
H.323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标准号:YD/T 1701-2007 发布时间:2008-01-01
㈦ 网络安全教育
一、充分认识开展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大量不良信息内容也在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危害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网络犯罪、网络欺诈、网络成隐等,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十分必要,举办读书征文大赛是开展教育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读书学习活动,促进中小学生自觉树立网络安全与道德意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利用网络学习文化知识和加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创建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
二、加强组织和指导
㈧ 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与学校总体安全工作相结合,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青少年
上网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网络安全文明教育,积极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文明的环境,特制定以下网络安全制度。
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校网络教室要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四、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注重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建立网络安全措施,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宣传教育。要求各处室部门和学校各教学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
六、
加大与国家网络安全相关部门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力度。积极主动联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学校内部及学校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控和管理,杜绝学生沉迷于网吧。
附:《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㈨ 怎么写相关什么是网络安全教育慨念的界定与分析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注: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网络安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注:特别是现在的网络安全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先来看看它与网络性能和功能的关系.
通常,系统安全与性能和功能是一对矛盾的关系。如果某个系统不向外界提供任何服务(断开),外界是不可能构成安全威胁的。但是,企业接入国际互连网络,提供网上商店和电子商务等服务,等于将一个内部封闭的网络建成了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各种安全包括系统级的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构建网络安全系统,一方面由于要进行认证、加密、监听,分析、记录等工作,由此影响网络效率,并且降低客户应用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管理费用。但是,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是实际存在的,特别是在网络上运行关键业务时,网络安全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国家机关、教育机构、电信行业、金融机构等。选择适当的技术和产品,制订灵活的网络安全策略,在保证网络安全的情况下,提供灵活的网络服务通道。
采用适当的安全体系设计和管理计划,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安全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并降低管理费用。
全方位的安全体系:
与其它安全体系(如保安系统)类似,企业应用系统的安全体系应包含:
访问控制: 通过对特定网段、服务建立的访问控制体系,将绝大多数攻击阻止在到达攻击目标之前。
检查安全漏洞: 通过对安全漏洞的周期检查,即使攻击可到达攻击目标,也可使绝大多数攻击无效。
㈩ 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及网络安全教育
1、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校网络教室要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
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2、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3、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4、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注重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建立网络安全措施,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5、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宣传教育。要求各处室部门和学校各教学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
6、加大与国家网络安全相关部门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力度。积极主动联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学校内部及学校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控和管理,杜绝学生沉迷于网吧。
(10)网络安全教育研究的条件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教育趋势:
1、引进先进理念和系统的网络安全教育体系
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必须先整合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尤其要建立不同形式战略联盟,共谋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发展新路。要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系统的网络安全知识体系,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层次研究一整套规范操作方法,拓宽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渠道,让受训者可以接触到网络安全先进理念、系统的知识培训和丰富的实践体验。
2、借助E-learning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未来的培训会更多地借助互联网培训,根据CNNIC 第38 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 在线教育领域在不断细化,用户边界不断扩大, 服务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移动教育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场景以及移动设备触感、语音输出等功能性优势,促使其成为在线教育主流。
3、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学生带来极大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具有网络特色的安全问题。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必须包括网络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安全防范技能教育以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
4、加强教师的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逐步显性化,应加强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 积极、耐心引导学生, 使他们形成正确态度和观念去面对网络。同时, 给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网络资源, 为学生营造良好网络学习氛围,并教育学生在网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维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
5、完善网络安全教育职业培训
网络安全教育职业培训对象主要为企事业、党政机关从事网络安全管理的人员,这些人员职业素质提高关系到各单位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因此,网络安全教育职业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网络安全培训教材研发需要结合企业实际需要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