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计算机网络连接设置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连接设置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8-14 17:21:27

‘壹’ 求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实验报告

目前,中国的3G通讯网络即将进入商用化应用阶段,对技术标准的取舍选择也成为移动运营商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WCDMA和TD-SCDMA在技术上各有千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会出现哪种标准“一统江湖”的局面。至于谁能在3G时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关键是看哪种技术标准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的需要。

混合组网原则

在进行TD-SODMA建网时,考虑到现有的WODMA预规划,建议采用如下混合组网原则:在3G网络建设初期,TD-SCDMA网络无法进行独立组网形成全国性连续覆盖网络的前提下,建议使用WCDMA/TD-SCDMA双模终端,这样既可以充分借用WODMA网络,避免覆盖盲区,同时又能保证用户可以很好的享受高端业务的服务;依靠WODMA网络规划资源,结合其实际布网情况,利用TD-SCDMA网络做重点局部(密集城区、城区的室外和重点楼层的室内)地区覆盖,实现热点地区的业务需求;由于WCDMA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覆盖半径差别很大,不能保持良好的网络拓扑结构,影响网络性能。TD-SODMA以补充实现高速数据业务的连续覆盖为规划目标,在大城市的商业区室外保证高速数据业务的连续覆盖;在大城市的办公楼、酒店等商业价值高的楼盘,室内实现高速数据业务的覆盖;网络规划要充分利用资源,在满足网络性能和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尽可能结合两种制式的优势,各尽所长,降低建设费用和加快建设速度;TD-SODMA覆盖边缘选择应尽可能选在话务量较低的区域,边界处WCDMA信号要覆盖很好,同时TD--SODMA覆盖边缘的信号避免出现深衰落;混合组网异系统的切换区域应设置在话务量较低的区域,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实现系统间切换,这样可以避免服务质量和系统性能的明显下降。

混合组网互干扰分析

在1920MHz频点附近,TD-SCDMA系统工作于上下行,WCDMA系统工作于上行。WODMA下行频段和1 920MHz频点有190MHz的频率间隔(3GPP TS25.141规范要求UTR,A/FDD能够支持1 90MHz的收发间隔),TD-SCDMA对WODMA下行的干扰和WCDMA下行对TD-SCDMA的干扰主要是杂散辐射,但由于有190MHz频率保护带,其干扰问题不是本文的研究内容。因此在1920MHz频点处,考虑TD-SCDMA系统和WCDMA系统共存时,干扰分为四大类(见图1):
1.TD-SCDMA上行干扰WCDMA上行(TD-SCl)MA比—WODMA BS)
2.TD-SCDMA下行干扰WODMA上行(TD-SODMA BS—WCDMA BS)
3.WODMA上行干扰TD-SODMA上行(WODMA比一TD-SODMA BS)
4.WODMA上行干扰TD--SODMA下行(WCDMA UE—TD-SCDMA UE)
通过仿真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附加的频率保护间隔可部分消除TD-SCDMA BS与WODMA BS间的干扰。可以通过提高WODMA UE AOLB要求或3.3 MHz的频串保护间隔抑制WODMA UE对TD-SODMA BS的干扰。良好的工程规划可降低两系统共存的射频参数要求,但不能有效消除两系统间的干扰。两系统BS间距的增大导致WODMAUE对TD-SODMA BS干扰的增大,B3间距的减小导致TD-SODMA BS对FDD BS干扰的增大。两系统B日间距位于(0,R/2)区间范围内能够较好的协调WODMA UE干扰TD-SCDMA BS及TD-SODMA B3干扰WODMA B日的AOIB要求。
在工程上,通过空间隔离、频带隔离和工程技术等方法,可一定程度地解决TD-SODMA和WODMA系统混合组网时互干扰的问题。

混合组网的探讨

1.组网方式
方式一:考虑到TD--SCDMA话务吸收能力,混合组网时考虑在WCDMA网络下,以TD-SODMA网络覆盖高速率业务的热点地区网络,即图2中的蓝色区域。
方式二:空间上的分区组网:不同地区,利用WODMA和TD-SODMA系统分别组网,其中TD-SODMA负责解决热点地区的覆盖,即图3中的蓝色区域。宏蜂窝分区覆盖;宏蜂窝和微蜂窝结合分区覆盖——主要将TD-SODMA网络应用到室内覆盖中去。

2.组网策略可行性分析
在5GPP的协议标准中,TD-SODMA与WODMA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UTBAN部分,即无线接入网络部分,在核心网中无大的差别。因此,对应TD-SODMA的RNO与WODMA的BNO在高层协议处理过程上大部分是相同的,只有个别协议过程有区别。从技术层面上说,进行TD--SODMA和WODMA的混合组网是可行的。

3.移动性管理策略分析
网络选择和接入策略:用户可以有多种网络选择方式,分别是优选WODMA网络、优选TD-SODMA网络和无优先级。建议对混合组网方式一,用户采用优选WODMA网络的方式对混合组网方式二,用户采用无优选方式。
采用优选网络的方式,可以使用户在覆盖区域内始终驻留在原制式网络中,减轻不必要的切换给网络带来的额外负荷;当系统判定由于容量、覆盖或干扰等原因,原网络制式无法接入的情况下需要发起定向重试,通过系统间切换或小区重选等方式,将移动终端接入到另一种制式网络中,保持业务的正常接入。
在网络运营的初期,网络容量充裕的情况下,完全可行;至于中后期,用户增长迅速,容量受限的情况下,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TD-SODMA的优势,采取增加载频、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小区分裂等技术增加相应的容量。即使在容量一时无法增加时,也可利用接入定向重试、系统间负荷均衡或基于测量的系统间切换等技术将WCDMA系统可承担的业务切换到TD-SODMA系统,以保证系统的服务质量和平稳运行。
小区重选策略:对于混合组网方式一,基于WCDMA的用户应该尽可能的驻留在WCDMA网络中,在WCDMA网络负荷正常的情况下,只要网络质量能满足最低业务速率接入的需要,即可以驻留。出于同样的考虑,在TD--$CDMA网络中WCDMA小区重选门限应该高于TD-SCDMA小区的重选门限,使驻留在TD-SCDMA网络中的用户减少异系统间切换。
负荷分担策略:当WCDMA网络负荷偏高时,网络应该有能力对小区选择门限进行调整,适当调高WODMA小区的选择门限,使部分WCDMA用户选择到TD-SGDMA站点中以减轻WCDMA站点的负荷。该过程根据网络负荷自动执行并且可逆。同时在网络规划当中,要考虑RNc的负荷分担。
切换策略:当一个用户在WCDMA系统中进行了呼叫并移动到TD-SCDMA系统的边缘,此时其无线质量变差,
对于混合组网方式一,如果用户驻留的WCDMA小区有同覆盖的TD-SCDMA小区,则不需要打开测量,通过盲切换实现WCDMA到TD-SCDMA的切换。而对于混合组网方式二,则通过打开压缩模式和系统间测量实现WCDMA到TD-SCDMA的切换。
在进行系统间切换时还需要考虑切换业务特点:两种制式提供的Cs域业务服务质量基本相同,由于cs域掉话用户感受明显,所以cs域业务对切换成功率要求较高;而PS域业务掉话用户感受不明显,且P3域业务掉话后会自动重新进行连接。因此在切换策略各有侧重点,cs域业务以尽可能保证切换成功率为主,Ps域业务以尽可能保证用户的带宽为主,即用户从共同覆盖区向其中一种制式覆盖区移动时,cS域切换发生较早,Ps域切换发生较晚。

4.网络规划策略分析
频点规划策略:由于TD-SCDMA频率资源丰富,而WCDMA通常采用同频组网,因此,对于频点的规划要考虑:相邻TD—SCDMA小区之间采用异频组网;相邻TD-SCDMA和WCDMA小区之间增大频带隔离度。
码资源规划:TD-SCDMA与WCDMA混合组网的网络规划过程中不存在扰码规划的问题。
呼吸效应解决策略:对于混合组网方式一,WCDMA产生的呼吸效应应该由WCDMA系统自身来解决。对于混合组网方式二,在仅有WCDMA覆盖下的地区,产生的小区呼吸效应应由WCDMA自身规划时解决。由于TB--SCDMA系统呼吸效应不明显,因此在与TD-SCDMA网络相邻的WCDMA小区发生呼吸效应时,可考虑由TD-SCDMA系统分担一部分WCDMA小区边缘用户的接入要求,提高系统的整体容量。

‘贰’ 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网络构建方案设计与实现,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组网实验,使构建出来的网络能实现多种功能。

二.实验设备 RSR20-04型路由器4台 S2628G-I型二层交换机2台 S5750-28GT-L型三层交换机2台 主机(WindowsXP系统)7台 三.实验设计: 现有四个地理位置分离的网络区域,由四个路由器联通(采用RIPV2路由协议)。

区域一由三台主机(PC0 PC1 PC4)、一台二层交换机、一台三层交换机组成,三台主机属于不同VLAN,且PC0能与PC4通信,PC1不能与PC4通信(采用ACL访问控制列表)。 区域二只有一台主机PC6,它不能与区域四中的PC5进行通信(采用ACL访问控制列表)。 区域三由一台主机PC3与一台三层交换机组成。 区域四由两台主机(PC2 PC5)与一台二层交换机组成,两台主机属于不同VLAN,由最近的路由器实现VLAN间互联(采用单臂路由)。 除限制条件外,实现所有设备之间的互联。

‘叁’ 求高手,帮忙做下网络管理的实验报告~(对于你们来说懂的话很容易的),我技术不到位,有一些不懂~

我可以发给你

[email protected]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创建和管理用户和组的方法;
设置使用目录和文件的权限;
学会使用网络共享资源。
二、实验内容:
1、Windows 2000 Server用户管理(此次实验在win7上进行,故未用到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
2、文件系统的安全与目录的文件管理;
3、网络打印共享与管理。
三、实验步骤:
第一步:描述在Windows 7中创建新用户的过程;
1、本地用户和组的解析:
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展开本地用户和组。
图1
图2
A.双击展开“用户”栏目,可以看到默认状态下win7系统自带有俩个用户:1.administrator(计算机最高权限管理员)。2.guest(来宾用户,默认情况下禁用此账户)。
B.双击展开“组”栏目,可以看到十多个(14左右)组。其中我们常接触到的是:Administrators(超级管理员组)、Guests(网上邻居来宾用户组)、IIS_IUSERS(internet匿名访问组)、Remote Desktop Users(远程登录访问权限组)、Users(普通用户组,新建用户默认加入Users组)。
2.创建新用户:
图3
右击“用户”栏目,选择“新用户”。在“用户名”处填写:ygp。“全名”和“描述”项可空。设置密码:123,输入两次;将“用户下次登陆时需更改密码”项去勾,在“用户密码永不过期”项打勾,其余各项可空;左击“创建”按钮完成创建新用户。
3.设置新用户属性
A.增加属性:右击新用户“ygp”选择属性项→隶属于→添加→高级→立即查找→选择Administrators组→确定→确定→确定→确定。这样刚刚新建的组就有了Administrator的最高权限。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其他权限,因人而异但方法一样,略过不提。
B.删除属性:右击新用户“ygp”选择属性项→点击Users→删除→确定。这样我们就将User的属性删除了,众所周知Administrator属性高于User属性;故新用户一旦属于Administrators组就拥有Administrator权限Users是否删除,没有影响。当然我们可以删除其他属性但方法一样。
创建新用户小提示:
a.右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项即可打开“计算机管理”。
b.创建的用户在“控制面版”的“用户帐户”里可以看到,操作可逆,但是在“用户帐户”里新建用户的话属性操作不够全面,选择性少。
c.此操作同样适用于win2000及以上版本。

第二步:描述在Windows 7中利用无线网卡实现双机互连的过程,要求能在本机删除对方电脑上的文件。
创建无线局域网:
图4
图5
在确保系统上的无线网络设备打开的情况下(就是启用无线),打开控制面板→网络和共享中心→设置新的连接或网络→设置无线临时(计算机)到计算机网络→下一步→下一步→填写网络名:网络天下→在安全类型中选择“无身份验证开放式” →在保存这个网络处打勾→下一步→启用Internet连接共享→提示启用成功后关闭对话框。我们可以在桌面任务栏左击Inter网络看到“网络天下”正等待用户连接。好,让其他用户选择“网络天下”(确保无线已经启用,点击任务栏“网络Internet”双击“网络天下”即可连接,片刻之后显示:连接失败,见下文)。
修改IP:
如果连接未能成功,则应该是系统IP未能成功获得导致,故我们还得掌握少许IP的知识。
打开控制面板→网络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右击无线网络连接→选择属性面板→双击Internet协议版本4(IPV4)→在常规栏目中→“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选项:
【我们可以选择C类IP地址,将网络ID设为192.168.1.0,主机ID为192.168.1.8,那么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好,将刚刚创建新网络连接的主机的IP为192.168.1.8;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1.1;DNS空着不填,将等待连接的
客户机A的IP为:192.168.1.9;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不变。
客户机B的IP为:192.168.1.10: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不变。
客户机C的IP为:192.168.1.11……
……】
图6
修改好IP后即可顺利连接。
设置共享

选择需要共享的文件夹或目录→右击文件夹属性选择“共享” →点击“共享”选项→在添加的下拉菜单中选择用户:Administrator或Everyone→左击所选的用户选择属性,可以为“读取”或者“读/写”,我们选择权限更大的“读/写”。
网络,防火墙以及相关服务配置

a.高级共享;打开控制面板→网络和共享中心→高级共享→根据不同的网络配置文件更改共享选项中勾选:启用网络发现,启用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启用共享以便可以访问网络的用户可以读取和写入公共文件夹中的文件→保存修改。
b.服务配置:按住win键和R键→运行services.msc→将多个service(5个左右,有的关于蓝牙共享有的是无线有的是局域网)→确保启动方式为手动。
c.防火墙设置:最直接设置是禁用防火墙所有组件,这种因噎废食的方式对高手来说是不推荐的。打开控制面板→windows防火墙→允许的程序中选择:WMP网络共享服务,WMP网络共享服务(Internet),家庭组,路由和远程访问,网络发现,文件和打印机共享,远程协助,远程桌面等相关选项,可多选不少选。
5.进行共享访问操作
多种方式实现:a.可以在打开我的电脑中选择网络选项。b.打开我的电脑在地址栏中输入所访问主机的IP,如:\\192.168.1.8,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刚刚新建好的用户名:ygp,密码123.当然我们也可以输入Administrator等等用户。

进入后我们可以像访问自己电脑一样进行操作了。如图我们可以新建文件,删除文件。

c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远程桌面了。由于我们刚刚勾选了允许用户远程桌面连接到此电脑,如果刚刚忘了,还可以在“我的电脑”→右击“属性” →里面左击“远程” →勾选允许远程协助连接到这台计算机,勾选允许任意版本的远程计算机连接选项即可。左击开始→程序→附件→远程桌面连接→输入要连接的主机的IP,如:192.168.1.8,再输入用户名:ygp,密码:123.即可。

关于双机互联当然不知这一种无线的方法,还可用,蓝牙,有线等。这里不再多做介绍了。
双机互联小提示:1.在winxp中实现共享的话还要安装一个共享的小程序,程序winxp系统自带,安装好后关闭防火墙即可。2.win7的话安全权限方面较高,不熟悉的新手很可能设置失败,这时候要耐心检查IP,高级共享设置,共享相关服务是否启动,防火墙的配置等等方面。3.组建无线局域网时候会提示设置密码:WPA2【WPA2(WPA第二版)是Wi-Fi联盟对采用IEEE 802.11i安全增强功能的产品的认证计划。】一般建议设置密码以确保安全。无线局域网容易受无线信号源干扰,连接用户时候需要注意。

‘肆’ 谁能帮我做一下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报告,这里不能放图片,抱歉

用手机拍图片上传就行了,可以用word做成表格,再把内容一粘贴复制。打开word,在插入选项里找插入表格,根据需要设置,表格可以合并拆分,很好弄,拓扑图可以在Smart中插入,也可以增加表格

‘伍’ 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2Mac帧、IP包格式分析试验 3交换机 VLAN 划分实验4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交换机VLAN的划分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交换机VLAN的配置方法,理解VLAN的作用。(以D-LINK交换机DES-3526为例)

二. 实验环境

1.软硬件要求

·DES-3526一台

·PC机两台

·RS-232 线一条

·双绞线若干

2. 环境示意图,如图9-16所示:

图9-15

三.实验步骤

(1).把交换机的控制口和PC的串口相连,通过超级终端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如图9-16所示:

图9-16

这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没有用户名和密码,则按两下回车,进入可配置模式,如图9-17所示:

图9-17

在此模式下,我们可以对交换机进行各种配置,由于是命令行模式,需要掌握一些常用命令,输入“?”,敲回车键,能看到交换机所有的命令, 如图9-18所示

图9-18

2)通过以下命令创建VLAN10和VLAN20,如图9-19所示

图9-19

3)配置完成后,可以用show vlan命令查看配置情况,如图9-20所示:

图9-20

4)把两台PC分别连到VLAN10和VLAN20,用Ping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两台PC不能通讯。

5)把两台PC连到同一VLAN中,用Ping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两台PC能通讯。

六、实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