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周鸿祎的危机,奇虎360的困局
5月22日,美国商务部将奇虎360正式列入“实体清单”。
一个背景是,奇虎360曾在3月份宣称,发现美国中情局对中国关键领域长达11年的网络渗透攻击,甚至公布了美国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些手段,破坏了美国人的阴谋。
这也被认为是美国制裁360的理由——美国人害怕自己的技术会被利用,反过来破解其攻击,所以采取了将奇虎列入实体清单这样的“ 流氓 ”做法。
但实际上,对奇虎360来讲,相较于美国制裁带来的影响,其本身面临的困境可能更让它的掌舵人红衣教主周鸿伟头疼。
01
“小奇虎”的问世
提到360,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杀毒软件,提到周鸿祎,很多人的印象是“红衣教主”“流氓软件”等等,似乎都是一些不大好听的“美称”。
但是,能够在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的几面夹缝之中顽强的生存下来,这位“红衣主教”也绝非等闲之辈,也有很多人说他是PC时代的商业奇才。
奇虎与周鸿祎的来历:从周鸿祎1998年创立的“3721”,(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流氓软件,三七二十一),当时人称“不管三七二十一,流氓软件之父。”
有多流氓呢?3721号称实名上网,中文网址,推广方式极为“无赖”,采用Activex插件作为弹窗,给用户“是”或“否”两个选择,点击否就会一直弹,只能选择“是”。
03年,他将3721以1.2亿美元卖给雅虎,又收编雅虎中国,转身当上雅虎中国总裁,直到06年,周鸿祎出任奇虎董事长。
其实当时3721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搜索网站了,如果说周鸿祎没有卖掉它,而是慢慢因势利导将其修正,现在至少可以跟网络分得半壁江山,很多人说,“3721是一个至少数十亿美金的教训,也可能是周鸿祎最后悔的事。”
单单从奇虎推出杀毒软件来看,这是360从搜索引擎商转向于杀毒服务商,奇虎创立的开始,其定位为搜索技术提供商,但是,因为各方面原因,周鸿祎的“社区搜索”服务并不是很成功。
2006年,奇虎花费1000万收购易之唐,开启了无线增值业务。同年3月份,红杉、鼎晖、IDG以及周鸿祎本人共同投资奇虎2000万美元,之后。周鸿祎开始担任奇虎董事长以及总裁。
这,是奇虎360发展方向改变的开端。
02
周鸿伟的发家史
那个年代,快播等新兴势力曾经独占鳌头,而后王欣入狱;金山、瑞星等杀毒软件也曾叱咤于互联网江湖,但也逐渐没落;360杀毒安全平台快速兴起,时至今日,仍然在国内互联网之中扮演者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
仅仅只是数年时间,软件市场风云变幻,一时间互联网高旗不断变换。。。
这是一个用户至上的时代,免费的360杀毒软件,是一个很好的吸铁石,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06年7月以前的互联网,被各种恶意病毒和“流氓软件”肆虐,除了网易,几乎所有的软件都做插件,强制性的安装、劫持流量,用户也都是叫苦不迭。
2006年7月,360推出了自己的免费杀毒软件,瞬间就拿下了瑞星、江民等软件的用户份额,占领用户份额。
而在此后,也是借势孵化出了360安全卫士、360杀毒、360搜索、360导航、360浏览器等等多款互联网产品。
正是奇虎推出免费的杀毒软件作为给互联网用户打败“木马”和“流氓软件”的武器,让其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并开始快速的发展。
2006年11月,高原资本领投,奇虎完成B轮融资,到了2007年,奇虎已经成为了国内用户量最大的互联网安全平台。
2008年,周鸿祎对外宣布,正式将360安全卫士从奇虎剥离单独运营,新公司由奇虎原有股东共同出资3.6亿元建立。截止到2011年1月,根据360提供的招股书显示,360已经拥有了3.39亿活跃用户,覆盖了中国网络用户的85%。
之后,360以“年轻人”的姿态推出团购开放平台,汇集拉手网、美团网等近200家购物网站,不断散开自己的“枝枝蔓蔓”。
几年之前,业内形容国内互联网格局是这样的:“TABLE”,这分别是腾讯、阿里、网络、雷军系以及周鸿祎系。足见360在互联网中的分量。
至此,奇虎360依托免费的360平台,不断开疆扩土,频繁搅动互联网风云 。
03
红衣教主其人
2015年,阳光明媚的中午,北京360大厦中的一处空闲场所烟雾缭绕,一群360员工正在此处抽烟。
周鸿祎偶然路过,也可能是面善,他当下便认出这是公司的员工,极为不悦,身为公司总裁的他,让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将人领回去,但是很多管理层觉得并没有必要就没有真正执行。
次日,周鸿祎拿出手机对着吸烟的员工一拍,发到了工作交流的群里,让各部门将人领回去并且罚款。
此后,再也没有360员工在那里抽烟。
“红衣教主”周鸿伟就是这样一个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的人。
纵观奇虎的发展历程,从做搜索服务到杀毒软件,从浏览器到移动分发渠道、 游戏 、手机硬件、直播等等,周鸿祎一直是亲自向下推动执行。
在周鸿祎准备大举进攻搜索领域的时候,公司内部不少的反对声音,建议周鸿祎对着一方向赶紧刹车,他们的理由是:“人家网络做了十几年的搜索业务,不可能打得过网络。”
但是周鸿祎并没有听取这些意见。
2012年夏天,刚好是奥运会举行,这一年,陆续有不少的网络和搜狗的员工被猎头挖到360公司来,工资上涨普遍在50%左右,可见周鸿祎下决心做搜索引擎。
同年8月,360搜索开始正式上线,打法思路也非常简单,跟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做软件的思路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就是通过庞大的用户群体来为搜索倒流量。
不得不说,见效非常快,搜狗的CEO王小川还没有开始反应过来,360的流量就已经反超搜狗。大约一周过后,360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网络的第二大搜索引擎。
04
他的困局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老周的困局埋下了伏笔。
2010年,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分水岭,“苹果”与“安卓”的出现,互联网的变革时代到来。
2010年,小米、美团相继成立,而“深圳腾”也并没有闲着,顺势推出了社交软件的新产品——微信。
“深圳腾”后来说到,“这是自己对自己革命”。确实如此。移动互联网之战,微信成为了腾讯最硬的“拳头”。
而彼时,360还忙着和腾讯进行激烈的“3Q大战”,这也是PC时代的最后一场战争。
相比于腾讯以及小米等同行,老周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嗅觉仿佛是不够灵敏,反应很慢,当腾讯阿里巴巴忙着占据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周鸿祎仍然专注于做PC业务,公司只有不到10%的人负责移动业务。
奇虎360困境便从此开始,尽管红衣教主一直在战斗。
虽然360搜索已然成为了仅次于网络的第二大搜索平台,但是前期过度依赖已有流量,后期增长疲软,发力不足,增长开始陷入困境。
老业务增长乏力,新业务无法站稳脚跟。周老板一时间陷入了这样尴尬的困境。
05
破局之策
老周并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
既然移动互联网有利可图,那咱就直接造手机吧,当下一拍手,开始准备进军移动设备领域。
说起制造智能手机,老周也是一波三折,他的想法和布局也很简单,将手机作为打开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然后围绕移动设备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这个恢弘的版图。
相比于软件开发,硬件制造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周鸿祎并没有采取小米的模式,而是选择与传统手机厂商合作。
最开始找了华为,不过最后任正非不同意,无奈之下又跑去找海尔,准备推出“海尔超级战舰”,但人家毕竟是做家用电器的,造出来的手机自然也就很糟糕。
“中华酷联”是当时的移动设备格局,最后360找上了“酷”,也就是酷派,成立合资公司奇酷,360占股49.5%。
刚开始,360手机销量还可以,不过到后来,因为研发以及品牌定位等诸多原因,手机业务并并不是很顺利。
这个时候,“风云人物”贾跃亭开始搅局,因为乐视本身也在做手机,并且入股奇酷,成为了第二大股东,这样就对360的手机业务产生了影响,并且直接影响到其APP装机量。
面对强烈的市场竞争,360手机早晚会“夭折”。
但是,老周仍然没有放弃移动互联网,从移动应用分发到短视频、从信息流到直播短视频,周鸿祎一直在不断尝试,不断战斗。
直到互联网时代的红利逐渐消散,老周还是在兜兜转转之中做回了自己的老业务——安全平台。
2019年,360宣布政企安全3.0战略,进入政企领域。但是这方面营业收入难以增长。
搜索领域流量见顶,难以增长,网络安全领域需要长期投入,如何做好这段时期的平衡,以及在下一个机会到来的时候,顺势完成转型。
Ⅱ “红衣大炮”周鸿祎“哑火”,360面临“分家”,未来到底在哪
1、“红衣大炮”向腾讯开炮
2010年11月3日,腾讯发表声明,表示为了用户利益,做出了一项艰难的决定:“用户只能卸载360之后,才能使用QQ”。互联网史上最为着名的“3Q大战”爆发。
二选一事件很快在相关部门的调停下结束了,不过双方后续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官司,直到2013年,360败诉被判赔偿500万而告终。
虽然360输了官司,但周鸿祎却成为了“人民英雄”。天下苦腾讯久矣,一篇《狗日的腾讯》就是其中的缩影,腾讯这个应用创新“终结者”这一次遇到了一个狠人周鸿祎。
一个是以模仿起家的“流氓”,一个是以捆绑销售起家的“流氓”,当两个“流氓”碰撞在一起,便诞生了这场世纪大战。
周鸿祎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红体恤,他也开始了黑西服白衬衫,从红体恤变成黑西服,不仅是周鸿祎个人衣着的转变,更是360由自由热烈的TO C业务到沉稳低调的TO B业务的转型。
周鸿祎变了,那个威力十足的“红衣大炮”也开始“哑火”。;360也变了,错失了移动互联网只能转型政企安全。
Ⅲ 周鸿祎是谁
周鸿祎是个老板,他是360公司创始人,也是知名天使投资人。
周鸿祎(zhōu hóng yī),1970年10月4日生于河南,祖籍湖北。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工商联大数据运维(网络安全)委员会轮值主席,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ISC互联网安全大会主席。
关于周鸿祎:
他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周鸿祎曾供职于方正集团,后历任3721公司创始人、雅虎中国总裁等职务。2006年,周鸿袆出任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并带领奇虎360公司于2011年3月30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2015年周鸿祎客串出演《三体》饰演军方智囊团专家。2018年2月28日,周鸿祎带领360从美股私有化回归A股。
2021年5月11日,周鸿祎首次回应了造车传闻,表示360不会独立造车,但将会与哪咤汽车合作参与造车。
Ⅳ 周鸿祎:360可能是全球黑客最恨的公司!他为何这么说
是因为安全系统很厉害,而且很难被攻破。360是全球拥有最多的安全大数据,也是全球抵御网络安全攻击最多的公司,可能也是全球黑客最恨的公司。
Ⅳ 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面临哪些威胁
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的危害已经从传统网络攻击影响的线上网络空间,扩展到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社会安全、家庭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因此,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已经从“信息安全”时代,进入了“大安全”时代。
在大安全时代,网络攻击带来了新威胁和大挑战。周鸿祎在演讲中指出,大安全时代,我们面临着六大新威胁。
第五,网络攻击威胁金融和经济安全。互联网金融已经深入大众生活,而针对金融系统的网络攻击也层出不穷,威胁金融和经济安全。区块链的火热也让虚拟货币已经成为黑客攻击的新目标。
第六,网络攻击威胁用户个人安全。数据显示,网络犯罪正在成为第一大犯罪类型,未来绝大多数犯罪都可能借助网络实施。网络犯罪除了造成用户隐私泄露、财产损失外,甚至也在影响人身安全。
Ⅵ 关注网联汽车安全等 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2021两会提案
易车讯 在2021“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提交三份提案,分别是加快构建智慧城市安全基座"城市级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加强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以及对网络安全行业特殊人才给予认定和激励政策。
将网络安全列为智能汽车"标配"
造车正在成为一种流行。"传统车厂在努力造智能车,很多互联网公司也要跨界造车,还有很多人开始认真考虑,准备购买他们人生的第一辆电动智能车。"周鸿祎表示。
因此,继2019年后,周鸿祎第二次针对智能汽车提出提案。他表示,"作为网络安全从业者,越是在产业火爆的时候,越是有责任把其中的安全问题提出来。"
他指出,智能网联汽车就像是一台四个轮子上的"大手机",集成了大量的摄像头、雷达、测速仪、导航仪等各类传感器,由此导致过去智能终端存在的安全问题"转移"到智能汽车上,或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具体而言,智能汽车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智能汽车联网带来的安全隐患非常大,攻击者能对汽车实现远程操控,包括远程开车门、远程启动、远程熄火等,严重威胁智能汽车安全驾驶;第二,智能汽车供应商的安全问题也能殃及池鱼;第三,智能汽车中的各类数据采集泄漏风险巨大。
对此,周鸿祎提出了针对性建议。首先,把网络安全系统像"安全带"一样列为智能汽车的标配;其次,推进智能汽车网络安全强制测试;最后,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产生的数据安全监管。
Ⅶ 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存在哪些挑战
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的危害已经从传统网络攻击影响的线上网络空间,扩展到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社会安全、家庭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因此,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已经从“信息安全”时代,进入了“大安全”时代。
第四,网络战是最大的挑战。
周鸿祎认为,大安全时代最大的挑战是网络战。从全球来看,在美国网络战能力已经遥遥领先的情况下,其他国家也都在正竞相开展网络武器军备竞赛。
因此,周鸿祎认为网络战会是整体战、超限战,不分军民,无所不用其极,全面提高攻击和防御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Ⅷ 360杀毒用户数突破2亿 免费杀毒成绝对主流
360杀毒是360安全中心出品的一款免费的云安全杀毒软件。它创新性地整合了五大领先查杀引擎,包括国际知名的BitDefender病毒查杀引擎、小红伞病毒查杀引擎、360云查杀引擎、360主动防御引擎以及360第二代QVM人工智能引擎。
360杀毒具有查杀率高、资源占用少、升级迅速等优点。零广告、零打扰、零胁迫,一键扫描,快速、全面地诊断系统安全状况和健康程度,并进行精准修复,带来安全、专业、有效、新颖的查杀防护体验。其防杀病毒能力得到多个国际权威安全软件评测机构认可,荣获多项国际权威认证。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360杀毒月度用户量已突破3.7亿,一直稳居安全查杀软件市场份额头名。
Ⅸ 周鸿祎说数字化程度越高,安全挑战越大,目前我国的网络安全水平如何
数字化这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带来的一个新的改变,但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利用好了数字化,整个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利用的不好数字化将带来很大的安全挑战,就比如现在的互联网大数据泄露个人信息的问题,偷偷违规采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这些都是数字化呀。
网络安全是一个随着技术或者说随着数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问题,这个很正常,但是要是不下大力度的话,很难解决,我们不赞成是通过完全的惩罚去起到恐吓的作用,但是没有相应严格的规则去限制起到一定的警示效果,那也很难起到最终人们所期待的那个理想的目标,所以网络安全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很重要,但是网络安全不等于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Ⅹ 周鸿祎为什么说安全角势越来越严峻
第一,个人隐私的安全。PC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大多是影响电脑里工作方面的数据。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泄露的大多是手机里的数据,开始涉及到照片等个人隐私信息数据。下一步,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设备所收集到的数据将更加隐私化,甚至直接关系到身体,比如我们佩戴的手环收集个人健康数据等等。
第二,个人财产的安全。互联网金融在近两年快速发展,金融工具也逐渐从PC转移到移动端甚至可穿戴设备上。技术发展一方面带来更方便的交互方式、生活方式,但同时,移动设备、智能硬件的网络安全隐患也会对个人财产的安全产生威胁。
第三,人身的安全。与智能手机不同,许多智能硬件产品将不再通过应用软件提供服务,而是通过硬件本身提供服务。360安全团队曾研究特斯拉Model S型汽车,发现利用汽车软件里的某个漏洞可以远程控制车辆;美国着名黑客巴纳比·杰克曾在黑客大会上演示在9米之外入侵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无线医疗装置,然后向其发出一系列高压电击,从而令“遥控杀人”成为现实。
第四,企业安全。万物互联时代除了给个人用户带来的网络安全威胁之外,同样给企业网络安全带来了潜在隐患。目前很多企业都支持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此外,也有很多员工会携带各式各样连接Wi-Fi、3G/4G、蓝牙等网络的智能设备进入办公场所。因此,相比以往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当前企业网络安全边界越来越模糊,接入点越来越多。
为了应对未来互联网安全的挑战和威胁,周鸿祎在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曾表示,360提出了用户保护三原则:一是用户数据应该归用户所有;二是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用户有权不允许网络公司使用自己的数据;三是公司有更大的责任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存储安全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