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叫冷链物流中心
因为它是从事冷链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
冷链(cold chain)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冷链物流中心是冷链物流网络的节点,是冷链物流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具有冷链物流网络节点的系列功能。冷链物流中心是依托不同层次物流设施(设备)展开一系列物流活动的,是指导物流运营与管理的基础。
冷链物流中心应基本符合以下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冷链物流功能健全;环境温度符合不同物品的需求;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冷链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规范和物流设施。”
⑵ 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不健全会导致发生什么问题
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十分不健全。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导致产业发展无序,市场竞争恶劣,管理难上台阶,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严重阻碍冷链物流行业的综合发展。
1、 构建冷链物流政策法规体系,营造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逐步将果蔬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冷链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预算,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冷链物流倾斜。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涉农金融机构要拓宽融资渠道和服务范围,切实解决冷链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冷链物流快速发展。
三是建立财税激励机制,财政部门应根据WTO农业规则和本地实际用足国内支持空间,并将冷链物流的专项补贴和贷款贴息纳入财政支持范围;税务部门应酌情减免冷链物流的相关税费。
四是建立全国统一高效的冷链物流绿色通道,减免冷藏车辆的公路通行费,制定合理的生鲜果蔬铁路运输价格。
2、加强冷链物流的立法与监督
一是根据WTO农业规则和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修改和完善我国现行的法规制度,逐步建立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建立与冷链物流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加强冷链物流及相关行业综合管理,规范和整顿物流市场秩序,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食品质量安全制度,打破行业、地区的分割和垄断,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外部条件。
3、加快冷链物流的标准化进程
参照国际先进标准重点制定全国统一的生鲜果蔬质量安全标准,包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安全食用指标和鲜度指标等;同时还要制定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内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标准,通过托盘化率、条形码、EDI、GPS、GIS等先进手段的应用及阶段目标的制定和推行,促进无缝化连接,有效整合物流网络节点,提高物流网络体系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