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等保系列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扩展阅读
苹果电脑电池问题 2025-07-22 15:02:43

等保系列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发布时间: 2022-08-27 11:27:36

‘壹’ 等保测评标准

法律分析:“等保”,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国策、基本制度。早在2017年8月,公安部评估中心就根据网信办和信安标委的意见将等级保护在编的5个基本要求分册标准进行了合并形成《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一个标准。(GB/T 22239—2019代替 GB/T 22239-2008)该标准于2019年5月10日发布,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十条 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否符合前款规定进行立项审查,对符合前款规定的予以立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建议,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建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立项的,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者授权批准发布。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对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 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 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贰’ 等级保护测评流程

等级保护测评流程是:

1、摸底调查:摸清信息系统底数,掌握信息系统的业务类型、应用或服务范围、系统结构等基本情况。

2、确立定级对象:应用系统应按照业务类别不同单独确定为定级对象,不以系统是否进行数据交换、是否独享设备为确定定级对象。

3、系统定级:定级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开展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等级测评、监督检查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4、专家批审和主管部门审批:运营使用单位或主管部门在确定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后,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评审。

5、备案:备案单位准备备案工具,填写备案表,生成备案电子数据,到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6、备案审核:受理备案的公安机关要及时公布备案受理地点、备案联系方式等,对备案材料进行完整性审核和定级准确审核。

7、系统测评:第三级以上信息系统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表四的要求提交01-07共七分材料。

8、整改实施: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安全要求整改。

‘叁’ 等级保护测评流程是什么

等保2.0全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制度,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国策、基本制度。等级保护标准在1.0时代标准的基础上,注重主动防御,从被动防御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安全可信、动态感知和全面审计,实现了对传统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工业控制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对象的全覆盖。

‘肆’ 等级保护测评是什么

等级保护测评是测评机构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定,受有关单位委托,按照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对处理特定应用的信息系统,采用安全技术测评和安全管理测评方式,对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判定受测系统的技术和管理级别与所定安全等级要求的符合程度,基于符合程度给出是否满足所定安全等级的结论,针对安全不符合项提出安全整改建议。

实施的基本流程:

在安全运行与维护阶段,信息系统因需求变化等原因导致局部调整,而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并未改变,应从安全运行与维护阶段进入安全设计与实施阶段,重新设计、调整和实施安全措施,确保满足等级保护的要求。

但信息系统发生重大变更导致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变化时,应从安全运行与维护阶段进入信息系统定级阶段,重新开始一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过程。

‘伍’ 什么是等级保护测评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简称等保。
在我国等保分为五个等级,一贯坚持自主定级、自主保护的原则。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一至五级等级逐级增高: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一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强制监督、检查。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专门监督、检查。

‘陆’ 网络安全等保测评是什么有哪些行业机构需要做

网络安全等保测评是什么呢?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网络(含信息系统、数据)实施的分等级保护、分等级监管。

目前根据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上的数据和信息的重要性划分为了五个安全保护等级。

从一级到五级,逐级增强。不同级别的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上的数据应具备不同的安全保护措施。

那么有哪些行业机构是需要做等保测评的呢?

一、按目前等保监管来看,金融行业相对来说,是比较严格的。如果经营机构不做等保是无法经营的。

(像金融监管机构、证券、保险类公司以及各大银行,包括互联网金融行业)

二、教育行业,有人会问了,教育行业也需要吗?是的,教育也是需要的。

(教育不仅限于互联网+教育行业公司,科研、尖端也是需要的,包括学校网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重要系统都必须做等保)

三、云计算(阿里云、华为云,云视频和云电话、云服务、腾讯云等等)

四、医疗行业

(各大医院网上系统必须做等保,互联网医疗想取得线上诊疗资质,就需要有等保才可以,当然医疗、消防、紧急救援这些 社会 应急服务系统也是需要做等保测评的。)

那有哪些行业机构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一定要做的呢?

一、通信行业(各大电信运营商、电信公司等)

二、交通行业(航空,公路、铁路、水运、海运等)

三、能源(石油公司、热力公司、烟草公司、燃气、煤炭和电力公司)

四、物流快递行业是不做等保不给换许可证

五、广电传媒行业更是被行业要求需取得等保

(电视台、出版社、报社等)

像以下这些行业机构在招投标等情况可能会被甲方或行业要求必须做等保:

(酒店行业、物联网、软件开发、大数据、工业数据安全)

如果您的企业符合上述情况,那么,为了您企业的信息安全和运营合规,请尽快办理网络安全等保测评!

(全心全意为您和您的企业服务,为您提供企业一站式服务,如有需要,欢迎咨询!)

文章如有错处欢迎指正,文章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柒’ 等保测评怎么

等保的步骤包含五个方面:等保定级、等保备案、等级测评、系统安全建设、监督检查。

等保定级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由系统运用、使用单位依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自主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有主管部门的,应当经主管部门审批。对于拟确定为四级及以上信息系统,还应经专家评审会评审。新建信息系统在设计、规划阶段确定安全保护等级。

总共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级(自主保护级)、第二级(指导保护级)、第三级(监督保护级)、第四级(强制保护级)、第五级(专控保护级)。

等保备案

运营、使用单位在确定等级后到所在地的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备案。新建二级及以上信息系统在投入运营后30日内、已运行的二级及以上信息系统在等级确定30日内备案。公安机关对信息系统备案情况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在10个工作日内颁发等级保护备案证明。对于定级不准的,应当重新定级、重新备案。对于重新等级的,公安机关一般会建议备案单位组织专家进行重新定级评审,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等级测评

运营、使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应当选择合规测评机构,定期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状况开展等级测评。三级及以上信息系统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等级测评,四级及以上信息系统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等级测评,五级应当依据特殊安全需求进行等级测评。测评机构应当出具测评报告,并出具测评结果通知书,明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及测评结果。

建设整改

运营使用单位按照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选择管理办法要求的信息安全产品,建设符合等级要求的信息安全设施,建立安全组织,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系统建设整改,对于未达到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应当将整改报告报公安机关备案。

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监督检查运营使用单位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接受公安机关的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如实向公安机关提供有关材料。

受理备案地公安机关会对三级、四级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检查频次同测评频次。五级信息系统接受国家制定的专门部门检查。新系统开发建设之后,要及时开展等保测评或相关安全测试,避免系统带病上线,消除安全隐患。

‘捌’ 等级保护测评到底是做什么的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一级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保护。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强制监督、检查。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专门监督、检查。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办理流程:

一步:定级;(定级是等级保护的首要环节)

二步:备案;(备案是等级保护的核心)

三步:建设整改;(建设整改是等级保护工作落实的关键)

四步:等级测评;(等级测评是评价安全保护状况的方法)

五步: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保护能力不断提高的保障)

企业办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的原因:

1.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让客户的系统真正具有安全防御的能力)

2. 完成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公安备案(取得备案证明) ,顺利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取得测评报告)

3 满足相关部门的合规性要求(包括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还有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甲方客户的要求等)

4. 系统过了等保,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投标锁标的能力,为投标加分

证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