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牛蛙的正确饲养方法 牛蛙怎么饲养
1、牛蛙的驯食: 驯食是为了使牛蛙捕食不动饵料(如配合饵料),使其采食人工的饲料,以解决大规模养殖牛蛙的食物问题。
2、驯食要早,越早越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成功率越大。驯食要定点定时,在驯食早期,以昆虫等活饵料为主,如蚯蚓、蝇蛆、蟋蟀等并少量掺杂一些不动的死饵和配合饵料。牛蛙经初步采食死饵和配合饲料后,逐渐增加死饵料和配合饲料的比例,直至完全习惯摄食配合饲料。
3、幼蛙和成蛙的放养密度:牛蛙养殖效果受放养密度、食物和饲料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决定放养密度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4、幼蛙的放养密度应根据个体大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刚变态的幼蛙100~150只,30天后,体重达25~50克;放养80~100只,体重60~80克,如果条件许可,还可适当加大密度。成蛙放养密度也随着其个体的长大而递减,如体重在150克以上,每平方米放30~40只,500克以上的每平方米放10~20只。
5、幼蛙和成蛙的越冬管理:刚变态的幼蛙和成蛙的越冬方式基本一样。根据牛蛙对越冬场所的需求特点,可以人为地创造适合牛蛙安全的越冬环境。越冬前,应使牛蛙体内储备充足能量,以便越冬。越冬池四周挖松土地,设置一些洞穴,洞内铺一些软草等,让牛蛙进入洞内冬眠。冬眠期间,保持水深0.5米以上。在养殖场地,也可以人为地堆放一些草垛,让牛蛙钻入草垛下越冬。
6、控制水温也是整个越冬管理工作的中心。当水温降到0℃以下并出现冰冻时,牛蛙的体液和血液也会结冰,最终导致牛蛙死亡。所以越冬时,如果遇到连续寒冷结冰的天气,就要进行水面破冰,避免水体冻结引起牛蛙体液和血液结冰。
7、如用塑料棚保护牛蛙越冬,因蛙的放养密度大,有粪便和残饵积聚、腐败,且棚内空气差,故常会导致水质恶化。要经常清除残饵,更换池水,但换水量不宜太大,换水前后的水温不要超过2℃。天气晴好、温度回升时,要打开塑料棚的门户,让空气流通,增加池内氧气。
㈡ 参加XCTF联赛能看到“大牛蛙”王琦吗
KeenTeam是本次联赛的唯一协办方,“大牛蛙”王琦是Keen Team的负责人,看到他应该没有什么难度,一路参加宣讲、比赛的选手或者安全技术爱好者,会见到更多Keen Team核心团队成员。
㈢ 全国最大的牛蛙养殖基地在哪里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1959年从古巴、日本引进我国内陆。目前我国主要靠养殖生产,全国各地均产,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㈣ 牛蛙在家里怎么养啊
牛蛙幼蛙食欲十分旺盛,一天之中摄食的时间一般都在6小时以上。因此,投饲量宜多不宜少,一般每日投喂3-4次,每次投喂的饲料以2-3小时内吃完为佳。日投饲量为蛙体总重量的10%-15%。
幼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温度高于30℃或低于12℃牛蛙即感到不适,食欲减退,生长停止,严重的甚至死亡。盛夏降温措施通常是使幼蛙池水保持缓慢流动或更换部分池水。
一般每次更换半池水为宜,且新水和 原池水温差不得超过2-3℃。还可以向幼蛙池四周空旷的陆地上每天喷洒1-2次水降温。越冬保温措施包括建塑料大棚、建蛙巢、引用地热水等,使其安全越冬。
(4)大牛蛙网络安全扩展阅读
在人工高密度饲养下,幼蛙的生长往往不一致,蛙体大小相差悬殊。因此,在幼蛙饲养期内要经常将生长快 的大蛙拣出,分池分规格饲养,力求同池饲养的幼蛙生长同步,以避免“大吃小”现象发生。
成蛙比幼蛙的适应能力和捕食能力大为提高。因此,成蛙养殖场地面积也可大些,如各种天然积水池、坑塘、鱼池、杂草丛生的洼地、稻田等,也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瓜棚、树荫、庭院的葡萄架下建池,或者空房、猪舍、地下人防设施等进行室内养殖。牛蛙的饲养对水的需要量不大,但要有可靠的水源。
㈤ 巨型牛蛙有毒吗
巨型牛蛙没有毒。
牛蛙原产于北美,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1959年牛蛙从古巴引入我国,九十年代左右开始在我国被大范围推广养殖。近年来,牛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
产地分布
牛蛙(Rana catesbianaShaw)原产于北美,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已被世界上多数国家引种养殖。
1959年牛蛙从古巴引入我国,九十年代左右开始在我国被大范围推广养殖。近年来,牛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牛蛙在我国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均有较大规模养殖,养殖产量逐年递增,牛蛙产量已达15万吨。
㈥ 牛蛙养殖技术
一、牛蛙的人工繁殖
1、种蛙池的构造:面积以10?15平方米为宜,池深1米左右,水深60?80厘米,以水泥结构为佳,池底可高低不平,水位有深有浅,食台固定于一处,池周围设防逃网或防逃墙,池中央可设置一定面积的陆地和产卵区,产卵区约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水深保持10厘米。
2、种蛙来源与培育:选择体重在0.5千克以上,年龄2龄以上的青壮年蛙作种,雌雄比例为1:1,每平方米放养1对,4?5天后开始摄食。已驯食的种蛙,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3?6%,临产前投喂一些蚯蚓、蝇蛆、小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没驯食的种蛙投喂动物性饵料,日投饲率为5?6%,最高可达10%以上。一般分早晨和下午两次投喂。同时用黑光灯引诱昆虫,增加补充饵料。培育期间,应看天气的变化;不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同时要有适当的阳光照射,尤其是产卵季节。
3、产卵孵化技术:牛蛙产孵期在5?9月份,产卵可分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两种,雌蛙催产剂量为牛蛙或青蛙脑垂体4个+HCG600单位+LRH?A250微克/斤,雄蛙剂量减半,采用一次性注射。在水温20?30℃时,一般经40小时,开始抱对产卵,产卵后20?30分钟即可轻轻捞出卵块放入孵化池孵化。孵化池以水泥池较好,面积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水深20厘米,水质要清新、无污染,池上方要遮盖好,防止水温骤变。每平方米可放卵6000?9000粒,在水温25?32℃、气温20?32℃时,经两天半就可孵出蝌蝌。
二、蝌蚪的养殖技术
1、蝌蝌池的构造:水泥池、土池均可,面积可大可小,小者几平方米,大者几十平方米或更大,小池以保持30?60厘米水深为宜,大池深可在1米左右,蛙场应建成规格不一的配套的蝌蚪池,以便分批容纳不同时期的蝌蚪。内池应有进出水设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面10厘米处置一饵料台,另在池中放些浮性物体供变态后的幼蛙休息。
2、蝌蚪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出后留在原池内饲养1个月左右。脱膜后3天开始投饵,每天2次,每次每万尾蝌蚪一个蛋黄,第5天后投喂一个半蛋黄,加少量豆浆。随着蝌蚪的长大,池水逐渐加至30?40厘米,饵料改为鱼粉、米糠、豆渣等,日投饲率5%,10天后增加到10%,15天增加到15?18%,3?4天换水一次,经一个月饲养,蝌蚪可达4?5厘米长。此时将蝌蚪转入已消毒、培肥的较大面积的土池,每平方米70?100尾,池内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有一定的倾斜度,淤泥少。每天投喂2次,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施肥。经40?50天的培育,蝌蚪个体可达50克,开始变态成幼蛙。
三、幼蛙的养殖技术
1、幼蛙池的改造:以潮湿、温暖、背风向阳、人为干扰少的地方建池较好,面积不宜过大,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3?5平方米,驯食幼蛙的,以小池为好。土地、水泥池都可以,池深60?70厘米,池周围要用1米高的纱窗布围住以防蛙外逃及敌害入侵,池内只放一个饵料台,饵料台四周用木条作成框,中间用纱窗布绷紧。
2、变态幼蛙的收集:蝌蚪长出后腿后,用网从蝌蚪池中捞起,适当集中到小一些的水泥池或土池中去,继续投饵,前腿长出后不再摄食,直至尾巴消失,此时将幼蛙捞出放入幼池或驯化池,每平方米100?500只,池内水深10?20厘米。
3、幼蛙的人工驯食技术:
(1)前期培育:刚变态的幼蛙体质较弱,须经7天左右的前期培育,使之身体强壮,有一定的营养积累后再驯食。前期培育主要用活饵料,以蛆和小杂鱼为最好,每100只蛙每天投喂100克左右。
(2)食性驯化:以长条形的小杂鱼或蛆作引诱物质,由少到多掺和加死饵或颗粒饵料,直至最后全部投喂颗粒饲料。也可直接用颗粒饲料驯食,此时应降低水位至浅水区刚浸入水中,而深水区幼蛙后腿不着底,将颗粒饲料撒在浅水处,幼蛙的活动使颗粒随水而动,引诱幼蛙摄食。驯食一段时间后,可将大个体幼蛙带动未驯食的幼蛙摄食,这样可缩短驯化时间。
4、幼蛙的饲养管理
(1)将驯化池的幼蛙按大小分开,分稀,每平方米100只左右。
(2)有条件的地方,幼蛙可转入室内饲养。
(3)注意防寒防暑,牛蛙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最高不超过35℃,最低不低于20℃(冬眠除外)。高温季节,室外适当遮阴,室内保持通风。冬季,室外幼蛙池要盖塑料布,最好再加一层稻草,经常加注一些井水,保持水温在10℃以上。
(4)定时投饵:适温期间,每天2?3次,日投饲率3?5%,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也可间或投喂一些新鲜的饵料。
(5)室内养殖,每天换水,清洗食台。室外土地,注意水质不能过肥,经常加注新水。
(6)注意观察,做好防病、防逃、防敌害工作。
四、成蛙的养殖技术
1、成蛙池的选择和设计:成蛙池的要求不及幼蛙严格,面积也可大一些,水的需量不大,但要有可靠的水源,要保持池中有一定的水深,室外越冬池水深应保持1米左右,池的周围最好不设置可供蛙用力跳跃的陆地或其它硬物,水深至少在牛蛙后腿踩不到底的深度上。池壁要高出水面30厘米左右,再在池壁上围一圈向内倾斜的20厘米高的纱窗布。池内不应设置隐蔽的死角或洞穴。
2、商品蛙的半精养技术:室外的鱼池、洼池、稻田、藕塘等面积较大,蛙较分散,多以天然饵料为主,颗粒饲料为辅。池中设几个浮于水面的饵料台,按精养方式投饵。同时用黑光灯诱虫,为没有在饵料台摄食的牛蛙补充。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10?30只左右,视饵料条件决定。
3、牛蛙的室内集约化养殖:日常管理大体与幼蛙相同,但放养密度不一样,体重100克以上的每平方米50只,可一直放养到商品规格,若体重不足100克,密度可稍大一些。在22?28℃条件下,每天投饵2?3次,日投饲率为3%(新鲜饵料为10%)。体重约在200?250克左右时,可补投一些新鲜饵料以补充维生素。
4、牛蛙的加温养殖:引进热源,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打破牛蛙的冬眠期,使牛蛙常年摄食生长。热源有地热水、工厂余热水、锅炉加温、电加温等,无毒害的热源可直接作为饲养用水,有毒害的热源可处理后利用或通过管道间接加热池水。加温养殖一般在低温季节养殖,唯有注意加温的温度在适温范围内。
五、牛蛙的病害与防治
1、腐皮病:一般危害10?50克的幼蛙,7?9月流行,症状表现为:头部两眼之间表皮破烂、发白,形如撞伤。之后背部发现有小白点,再几天皮肤溃烂,甚至露出肌肉和骨头,腹部及四肢关节先后发红,随后局部溃烂,终至死亡。可用链霉素浸泡病蛙15?20分钟,2?3次即可达到显着疗效,用20ppm高锰酸钾浸泡病蛙15分钟可抑制病情。
2、红腿病:患病蛙后腿无力、发抖,大腿腹面与前肢之间皮肤充血发红,头部伏地,不吃不动,3?5日死亡。定期进行池塘消毒可预防此病,用3%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可治愈。
㈦ 在养殖牛蛙中,会出现大牛蛙吃小牛蛙
大小分开隔离,分类饲养效果比较好。
㈧ 叮咚买菜的牛蛙安全吗
安全
叮咚买菜的牛蛙是安全的,叮咚买菜是一个正规的线上生鲜平台,商品的质量和价格都会严密的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