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3C网络架构与设置问题
你指的下载速度是在lan中还是在wan中?你的带宽是共享还是独享?
你的汇聚层交换是否只接了交换机?
你的汇聚层交换和接入层交换的双工模式?
你的汇聚层交换和接入层交换的trunk采用的协商模式是否为自动?
你的汇聚层交换和接入层交换的ethernetchannl的协商模式是什么?
你的访问路由器上是否配置了wan口的带宽?
请提问者检查这些问题,并把详细数据帖上来
B. 芯片架构有多少种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芯片架构有X86、ARM、RiSC-V和MIPS四种。
提到芯片架构,就不得不说CPU,因为架构的发明离不开它。CPU也叫中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主要包括运算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CPU的核心是各种类型的芯片,芯片架构是造芯的第一步。
C. 苹果6splus怎么设置5G网络制式
苹果6splus不支持5G网络,所以不能设置5G网络制式。
苹果6splus发布于北京时间2015年9月10日,采用的处理器为64位架构的A9,此款芯片只支持4G网络,并不支持5G。2015年5G技术还处在研发和试行阶段,并没有全面商用。苹果公司截止目前也没有发布自研的5G基带,使用的是高通公司的基带,而高通的5G基带发布时间为2019年。
(3)网络芯片架构设置扩展阅读
5G芯片发布历程:
1、高通5G芯片
2019年2月19日,高通芯片制造商发布其第二代可连接5G高速数据服务的芯片,将提高信息下载及联网速度。高通在公告中称,将不晚于2019年末在设备中使用X55调制解调器。
2、三星公司5G芯片
2019年9月4日,三星对外宣布了新的5G移动处理平台Exynos980,这款芯片同样是一款集成芯片,无需再外挂基带。
3、华为5G
2019年9月6日,华为在IFA(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正式发布旗舰级芯片:麒麟990系列,包括麒麟990和麒麟9905G两款芯片。在网络方面,这款芯片是首款支持NSA / SA架构和双TDD / FDD全波段,是业界第一款全网通5G SoC。
D. 5g芯片有哪些
5G有望提供一个完全互联的移动世界,其市场范围从联网汽车、智能城市、智能手机到物联网(IoT)设备,无处不在。芯片制造商在过去几年推出的一系列芯片组和平台~
简单介绍一下5G芯片
1、ADI—5G mmWave芯片组(该解决方案被称为mmWave 5G无线网络基础设施规则改变者,具有高集成度,以降低下一代蜂窝网络基础设施的设计要求和复杂性。)
Balong 5000体积小、集成度高,能够在单芯片内实现2G、3G、4G和5G多种网络制式,有效降低多模间数据交换产生的时延和功耗,显着提升5G商用初期的用户体验,是巴龙系列芯片的又一次自我飞跃。
Balong 5000率先实现业界标杆的5G峰值下载速率,在Sub-6GHz(低频频段,5G的主用频段)频段实现4.6Gbps,在毫米波(高频频段,5G的扩展频段)频段达6.5Gbps,是4G LTE可体验速率的10倍。
Balong 5000在全球率先支持SA(5G独立组网)和NSA(5G非独立组网,即5G网络架构在LTE上)组网方式,可以灵活应对5G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下用户和运营商对硬件设备的通信能力要求。
Balong 5000是全球首个支持V2X(vehicle to everything)的多模芯片,可以提供低延时、高可靠的车联网方案。基于Balong 5000的华为5G手机将在今年的巴展发布。
以上仅供参考!
E. 三卡三待的三卡三待芯片及方案架构
SC6600L7芯片内部集成三卡引擎处理器及控制器;芯片外围集成SIM Interface,连接三个SIM卡;芯片通讯协议栈在DSP上实现了三卡通讯协议的固件(Firmware)。软件方面,三卡三待软件采用展讯Feature Phone的软件平台Mocor平台,保证了软件版本的稳定性、继承性、开放性。GUI上增加了所有三卡相关的界面和应用。陈杰峰表示,“SC6600L7三卡三待手机解决方案继承了展讯SC6600L2的全部性能特性,还增加多卡处理器及控制器模块;同时,还拥有丰富的外围接口,具备全功能第三方硬件扩展能力。” 此外,展讯还为客户提供了卡座优化设计方案,以及如何利用PCB的宽度与长度设计三个SIM卡座+T卡。至于功耗方面,陈杰峰称,“功耗会比双卡双待高一点点,比如在单卡单待移动卡的情况下,双卡双待平台功耗为1.99mA,三卡三待平台功耗为2.00mA;在多卡多待(移动+移动)的情况下,双卡双待平台功耗为3.39mA,三卡三待平台功耗为4.89mA;在多卡多待(移动+联通)情况下,双卡又待平台功耗为3.80mA,而三卡三待平台的功耗为5.40mA。”他接着又解释,“但是,在通话与播放多媒体功能时,两个平台的功耗差别甚微。”
不过,据SIM卡控制器厂商上海艾为电子CEO孙洪军表示,目前SC6600L7支持三卡三待时,外围还需配一颗SIM卡接口控制器,“大友的三卡三待手机中就采用了我们的AW6302双卡双待驱动芯片,这个项目几个月前就开始秘密进行研发,艾为一直在积极配合展讯进行相关电路的调试。现在这个消息正式发布,我们不用再为保守这个秘密而憋闷了。”他兴奋地说道,“AW6302累计出货已达2.4亿片,HBM高达8KV的ESD能力,已全线进入MTK、展讯、高通、英飞凌和联芯等多个平台。现在展讯推出三卡三待方案,AW6302有望老树开新花,焕发新的青春活力啊。”
F. 网卡的原理与构造
1.认识网卡,我们上网必备组件之一。
网卡工作在osi的最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物理层的芯片称之为PHY。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称之为MAC控制器。很多网卡的这两个部分是做到一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pci总线接mac总线,mac接phy,phy接网线(当然也不是直接接上的,还有一个变压装置)。
下面继续让我们来关心一下PHY和MAC之间是如何传送数据和相互沟通的。通过IEEE定义的标准的MII/GigaMII(Media Independed Interfade,介质独立界面)界面连接MAC和PHY。这个界面是IEEE定义的。MII界面传递了网络的所有数据和数据的控制。
而MAC对PHY的工作状态的确定和对PHY的控制则是使用SMI(Serial Management Interface)界面通过读写PHY的寄存器来完成的。PHY里面的部分寄存器也是IEEE定义的,这样PHY把自己的目前的状态反映到寄存器里面,MAC通过SMI总线不断的读取PHY的状态寄存器以得知目前PHY的状态,例如连接速度,双工的能力等。当然也可以通过SMI设置PHY的寄存器达到控制的目的,例如流控的打开关闭,自协商模式还是强制模式等。
我们看到了,不论是物理连接的MII界面和SMI总线还是PHY的状态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都是有IEEE的规范的,因此不同公司的MAC和PHY一样可以协调工作。当然为了配合不同公司的PHY的自己特有的一些功能,驱动需要做相应的修改。
一片网卡主要功能的实现就基本上是上面这些器件了。其他的,还有一颗EEPROM芯片,通常是一颗93C46。里面记录了网卡芯片的供应商ID、子系统供应商ID、网卡的MAC地址、网卡的一些配置,如SMI总线上PHY的地址,BOOTROM的容量,是否启用BOOTROM引导系统等东西。
很多网卡上还有BOOTROM这个东西。它是用于无盘工作站引导操作系统的。既然无盘,一些引导用必需用到的程序和协议栈就放到里面了,例如RPL、PXE等。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标准的PCI ROM。所以才会有一些硬盘写保护卡可以通过烧写网卡的BootRom来实现。其实PCI设备的ROM是可以放到主板BIOS里面的。启动电脑的时候一样可以检测到这个ROM并且正确识别它是什么设备的。AGP在配置上和PCI很多地方一样,所以很多显卡的BIOS也可以放到主板BIOS里面。这就是为什么板载的网卡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BOOTROM的原因。
2.工作过程
PHY在发送数据的时候,收到MAC过来的数据(对PHY来说,没有帧的概念,对它来说,都是数据而不管什么地址,数据还是CRC),每4bit就增加1bit的检错码,然后把并行数据转化为串行流数据,再按照物理层的编码规则(10Based-T的NRZ编码或100based-T的曼彻斯特编码)把数据编码,再变为模拟信号把数据送出去。收数据时的流程反之。现在来了解PHY的输出后面部分。一颗CMOS制程的芯片工作的时候产生的信号电平总是大于0V的(这取决于芯片的制程和设计需求),但是这样的信号送到100米甚至更长的地方会有很大的直流分量的损失。而且如果外部网现直接和芯片相连的话,电磁感应(打雷)和静电,很容易造成芯片的损坏。
再就是设备接地方法不同,电网环境不同会导致双方的0V电平不一致,这样信号从A传到B,由于A设备的0V电平和B点的0V电平不一样,这样会导致很大的电流从电势高的设备流向电势低的设备。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时就出现了Transformer(隔离变压器)这个器件。它把PHY送出来的差分信号用差模耦合的线圈耦合滤波以增强信号,并且通过电磁场的转换耦合到连接网线的另外一端。这样不但使网线和PHY之间没有物理上的连接而换传递了信号,隔断了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还可以在不同0V电平的设备中传送数据。
隔离变压器本身就是设计为耐2KV~3KV的电压的。也起到了防雷感应(我个人认为这里用防雷击不合适)保护的作用。有些朋友的网络设备在雷雨天气时容易被烧坏,大都是PCB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而且大都烧毁了设备的接口,很少有芯片被烧毁的,就是隔离变压器起到了保护作用。
发送数据时,网卡首先侦听介质上是否有载波(载波由电压指示),如果有,则认为其他站点正在传送信息,继续侦听介质。一旦通信介质在一定时间段内(称为帧间缝隙IFG=9.6微秒)是安静的,即没有被其他站点占用,则开始进行帧数据发送,同时继续侦听通信介质,以检测冲突。在发送数据期间,如果检测到冲突,则立即停止该次发送,并向介质发送一个“阻塞”信号,告知其他站点已经发生冲突,从而丢弃那些可能一直在接收的受到损坏的帧数据,并等待一段随机时间(CSMA/CD确定等待时间的算法是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在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进行新的发送。如果重传多次后(大于16次)仍发生冲突,就放弃发送。
接收时,网卡浏览介质上传输的每个帧,如果其长度小于64字节,则认为是冲突碎片。如果接收到的帧不是冲突碎片且目的地址是本地地址,则对帧进行完整性校验,如果帧长度大于1518字节(称为超长帧,可能由错误的LAN驱动程序或干扰造成)或未能通过CRC校验,则认为该帧发生了畸变。通过校验的帧网卡的原理及测试技术
网卡充当计算机和网络缆线之间的物理接口或连线将计算机中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电或光信号,称为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 )。数据在计算机总线中传输是并行方式即数据是肩并肩传输的,而在网络的物理缆线中说数据以串行的比特流方式传输的,网卡承担串行数据和并行数据间的转换。网卡在发送数据前要同接收网卡进行对话以确定最大可发送数据的大小、发送的数据量的大小、两次发送数据间的间隔、等待确认的时间、每个网卡在溢出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数据量、数据传输的速度。
一、网卡的基本构造
网卡包括硬件和固件程序(只读存储器中的软件例程),该固件程序实现逻辑链路控制和媒体访问控制的功能网卡包括硬件和固件程序(只读存储器中的软件例程),该固件程序实现逻辑链路控制和媒体访问控制的功能,还记录唯一的硬件地址即mac地址,网卡上一般有缓存。网卡须分配中断irq及基本i/o端口地址,同时还须设置基本内存地址(base memory address)和收发器(transceiver)
网卡的控制芯片
是网卡中最重要元件,是网卡的控制中心,有如电脑的cpu,控制着整个网卡的工作,负责数据的的传送和连接时的信号侦测。早期的10/100m的双速网卡会采用两个控制芯片(单元)分别用来控制两个不同速率环境下的运算,而目前较先进的产品通常只有一个芯片控制两种速度。
晶体震荡器
负责产生网卡所有芯片的运算时钟,其原理就象主板上的晶体震荡器一样,通常网卡是使用20或25hz的晶体震荡器。
boot rom插槽
如无特殊要求网卡中的这个插槽处在空置状态。一般是和boot rom芯片搭配使用,其主要作用是引导电脑通过服务器引导进入win9x。
boot rom
就是启动芯片,让电脑可以在不具备硬盘、软驱和光驱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服务器开机,成为一个无硬盘无软驱的工作站。没有软驱就无法将资料输出,这样也可以达到资料保密的功能。同时,还可以节省下购买这些电脑部件的费用。在使用boot rom时要注意自己使用何种网络操作系统,通常有boot rom for nt,boot rom for unix,boot rom for netware等,boot rom启动芯片要自行购买。
eprom
从前的老式网卡都要靠设置跳线或是dip开关来设定irq、dma和i/o port等值,而现在的网卡则都使用软件设定,几乎看不见跳线的存在。各种网卡的状态和网卡的信息等数据都存在这颗小小的eeprom里,通过它来自动设置。
内接式转换器
只要有bnc接头的网卡都会有这个芯片,并紧邻在bnc接头旁,它的功能是在网卡和bnc接头之间进行数据转换,让网卡能通过它从bnc接头送出或接收资料。
rj-45和bnc接头
rj-45是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网卡接口,在100mbps网中最常应用。bnc是采用细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介
信号指示灯
在网卡后方会有二到三个不等的信号灯,其作用是显示目前网络的连线状态,通常具有tx和rx两个信息。tx代表正在送出资料,rx代表正在接收资料,若看到两个灯同时亮则代表目前是处于全双工的运作状态,也可由此来辨别全双工的网卡是否处于全双工的网络环境中(见上图两个接口的中间部分)。也有部分低速网卡只用一个灯来表示信号,通过不同的灯光变换来表示网络是否导通。
二、网卡的分类
以频宽区分网卡种类
目前的以太网卡分为10mbps、100mbps和1000 mbps三种频宽,目前常见的三种架构有10baset、100basetx与base2,前两者是以rj-45双绞线为传输媒介,频宽分别有10mbps和100mbps。而双绞线又分为category 1至category 5五种规格,分别有不同的用途以及频宽,category通常简称cat,只要使用cat5规格的双绞线皆可用于10/100mbps频宽的网卡上。而10base2架构则是使用细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介,频宽只有10mbps。这里提到的频宽10或100mbps是指网卡上的最大传送频宽,而频宽并不等于网络上实际的传送速度,实际速度要考虑到传送的距离,线路的品质,和网络上是否拥挤等因素,这里所谈的bps指的是每秒传送的bit(1个byte=8个bit)。而100mbps则称为高速以太网卡(fast ethernet),多为pci接口。因为其速度快,目前新建的局域网络绝已大多数已采用100mbps的传输频宽,已有渐渐取代10mbps网卡的趋势。当前市面上的pci网卡多具有10/100mbps自动切换的功能,会根据所在的网络连线环境来自动调节网络速度。1000 mbps以太网卡多用于交换机或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高速链路或backbone。
以接口类型区分网卡种类
以接口类型来分,网卡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是isa接口、pci接口、usb接口和笔记本电脑专用的pcmcia接口。现在的isa接口的网卡均采用16bit的总线宽度,其特性是采用programmed i/o的模式传送资料,传送数据时必须通过cpu在i/o上开出一个小窗口,作为网卡与pc之间的沟通管道,需要占用较高的cpu使用率,在传送大量数据时效率较差。pci接口的网卡则采用32bit的总线频宽,采用bus master的数据传送方式,传送数据是由网卡上的控制芯片来控制,不必通过i/o端口和cpu,可大幅降低cpu的占用率,目前产品多为10/100mbps双速自动侦测切换网卡。
以全双工/半双工来区分网卡种类
网络有半双工(half plex)与全双工(full plex)之分,半双工网卡无法同一时间内完成接收与传送数据的动作,如10base2使用细同轴电缆的网络架构就是半双工网络,同一时间内只能进行传送或接收数据的工作,效率较低。要使用全双工的网络就必须要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线才能达到,并且也要搭配使用全双工的集线器,要使用10base或100basetx的网络架构,网卡当然也要是全双工的产品
以网络物理缆线接头区分网卡
目前网卡常用的网线接头有rj-45与bnc两种,有的网卡同时具有两种接头,可适用于两种网络线,但无法两个接头同时使用。另外还有光纤接口的网卡,通常带宽在1000 mbps。
其他功能wol
有些网卡会有wol的功能,wol网络开机的功能(wake on lan)。它可由另外一台电脑,使用软件制作特殊格式的信息包发送至一台装有具wol功能网卡的电脑,而该网卡接收到这些特殊格式的信息包后,就会命令电脑打开电源,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网卡支持网络开机的功能。
其它网卡
从网络传输的物理媒介上还有无线网卡,利用2.4ghz的无线电波来传输数据。目前ieee有两种规范802.11和802.11b,最高传输速率分别为2m和11m,接口有pci、usb和pcmcia几种。
三、网卡测试技术
基于操作系统的测试
网卡一个重要的性能是看其是否支持多种网络操作系统,比较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nt、unix(linux、freebsd、sco、solaris、hp?})、novell、dec等。同时网卡应能够支持多种的网络协议,如tcp/ip、ipx/spx、apple、netbeui等。
基于主机的兼容性测试
硬件上的兼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在笔记本电脑上兼容性问题比较突出,根据本人的实际经验,甚至某些名牌的网卡在一些笔记本电脑上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兼容性问题。在服务器或台式电脑方面这些问题不常出现。
网卡传输速率测试(数据吞吐量)
测试网卡的传输速率一般有硬件和软件两种方法,硬件是利用一些专用的仪器如网络分析仪、smartbits smartcards等其他一些设备,利用icmp echo请求和udp数据包来检测数据流量。通常测试的项目有以下几方面:
autonegotiation test
测试网卡速率、全双工/半双工和流控协商。协商决定着是否通过“暂停桢pause frame”来允许流量控制。
arp test
测试网卡是否能对arp请求做出正确回应及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应答。这个时间由测试者进行设置。
error test
测试网卡处理错误frame的能力,通常在较低的传输速率下进行此项测试(0.5%传输速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
网卡接收正确的frame,作出处理。
网卡接收到存在crc校验错的frame,网卡将其丢弃。
网卡接收到传输顺序错误的frame,网卡将其丢弃。
网卡接收到含有少量错误bits的frame,网卡应全部接收并处理。
网卡接收到超小frame,网卡应将其丢弃。
网卡接收到超长frame,网卡应将其丢弃。
packets loss test
rfc规定测试网卡在各种传输带宽利用率下的处理frame的能力,从初始化数据传输到传输速率的不断变化一直到传输结束,检查frame的丢失情况。
throughput test
数据吞吐量的测试也是rfc规定的一项测试内容,测试的结果反映出传输的最大带宽的利用率,每秒处理的frame和每秒处理的bits数量。
back-to-back test
同样此项测试也为rfc-2544的规定,测试在一个设定的最大传输速率下网卡可处理的并发frame的数量。最终反映出在不丢失数据包的情况下可并发传输的最大frame数量。
利用软件测试通常是利用zd的netbench来测试,一般只利用其测试网卡的最大传输速率。测试时要组成一个网络结构,一台windowsnt server服务器,若干个windows9x或windowsnt station客户端,传输大容量的文件如100mbps,测试的结果将反映出网卡的最大传输速率。另一个测试项目是测试网卡对较小的数据包请求的回应能力,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tcp/ip的ping命令的机制。ping是利用发送和接收icmp echo报文,来检测链路状态和协议设置。数据链路层封装的是frame,大小在64k~1518k之间,当发送frame时,网卡接受到frame时首先要读取桢头和桢尾的mac地址,当mac地址相匹配时再接封装读取ip地址。当网卡连续接收到frame时,要对每一个frame做出处理,当网卡或是系统无法处理这些数据包时,这些数据包将被丢弃。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连续发送非常小的frame时。ping的机制是发送一个icmp报文,接收到一个icmp echo后再发送下一个icmp报文。所以较小的连续的frame会对网卡和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在netbench中,有一项测试就是测试网卡或系统对连续的小数据包的处理能力。
稳定性测试
一块好的网卡应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体讲就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和不同的工况下应具有稳定的表现。通常测试主要是高温和传输大文件测试。
高温测试一般是在30~35摄氏度下连续运行网卡的测试程序达一定的时间比如2小时以上,检测网卡高温下的稳定性。pcmcia接口的网卡一般有两种32位的和16位的,前者又称为cardbus网卡,数据带宽由16位增加到32位,使得pcmcia的网卡发热量成为一个显着的问题。
另一个测试是传输大的文件,某些品质较差的网卡在传输大容量的文件比如2gbps以上的文件时容易出错。
综上所述,在测试一块网卡时要进行全面的软、硬件及兼容性测试,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和不同的要求,有机的选择测试项目,正确反映网卡的性能指标。
被认为是有效的,网卡将它接收下来进行本地处理。
G. 3D芯片架构,什么是3D芯片架构
3D芯片是采用3D Tri-Gate晶体设计制造工艺技术,依靠3D三门晶体管生产的处理器芯片。
3D芯片供应商:拍明芯城
特点
3D芯片仍采用多核,不同的是,多个处理器不再并排相连,而是上下平行地连在一起。这样,线缆的分布面积就扩大至整个处理器的表面,而且平行结构也有效缩短了各个处理器之间缆线的长度。实验显示,平均1平方毫米的面积可以分布100甚至是1000个线缆连接点,不但数据传输速度得到提高,电力消耗也大大减少。虽然3D芯片技术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计算机处理器的计算能力,但它的问世对环保事业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
3D碳纳米管计算机芯片
电子元件的进化历程从未停止,它们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强大,同时越来越廉价,与此同时,科学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速度的追求。两年前的秋天,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基于碳纳米管制造的计算机,迈出了挑战“硅芯片”计算机制造主流材料的第一步。两年后的今天,科学家让这款芯片成为时髦的3D碳纳米管计算机芯片,新的堆叠方式能让计算机芯片提高到1000倍的速度。
据科技日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近日表示,他们使用碳纳米管替代硅为原料,让存储器和处理器采用时髦的三维方式堆叠在一起,降低了数据在两者之间的时间,从而大幅提高了计算机芯片的处理速度,运用此方法研制出的3D芯片的运行速度有可能达到目前芯片的1000倍。
H. 服务器芯片是什么架构
服务器芯片有好几个不同的架构,intel,arm和ibm等等。intel的话,目前在i7芯片上有QPI的架构,它使用多个高速单向连接将处理器和芯片组相连。如下图:
1.多插座和多核心通用的内存控制器是一个瓶颈
2.引入多个分布式内存控制器将最符合多核处理器的内存需要
3.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处理器中集成内存控制器有助于提升性能
4.提供有效的方法处理多插座系统一致性问题对大规模系统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