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网络六件套指的是什么
网络六件套指的是:网络安全可守底线、清朗网络从我做起、依法上网严格自律、理性上网明显是非、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文明上网拒绝暴力。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常见网络安全知识必备:
病毒攻击对于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互联网浏览器软件等要保持警惕,首先用杀毒软件查杀后,确定无病毒后再打开。
红包陷阱遇到需要输入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账户等个人隐私信息的红包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骗取钱财和个人隐私的假红包。
免费WIFI谨慎使用公共WiFi。尽量不使用不需要验证或密码的公共WiFi,在使用公共WiFi时,不要进行网络购物或者网银操作。
泄漏隐私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轻信陌生电话、短信,保护好个人隐私,警惕网络诈骗。轻信谣言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别让错误的信息蒙蔽了双眼。
② 手机弹出红包图片,现金打款,恭喜发财,大吉大利是诈骗吗
手机弹出红包图片,现金打款,恭喜发财,大吉大利大概率是诈骗。
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风险丛生,大家切不可大意,同时提醒家人注意防范诈骗。
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也在持续提升。去年,国家出台《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设立国家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的管理制度,打造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提升5G应用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实施车联网卡实名登记管理,车联网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级分类管理,优化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深化行业源头治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取得了较大突破。
③ 国家网络安全对微信抢红包怎么规定
1.首先打开,点击“登录遇到问题”,点击“安全中心”。
2.点击“前往安全中心”,再点击“自助解封”。 3.填写被封帐号、接收验证码的手机,输入图中的字符,手机就会收到解封验证码,输入即可。 4.自助解封使用的手机号码,可为绑定或。
④ 关于网络安全的故事或事例
1、聊天陷阱
2006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网虫”钱某终于见到了网上聊天认识的女网友“仇某”。然而,两人散步至一处花店附近时,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无准备的钱某不仅遭到一阵殴打,身上仅有的1部手机和300元人民币也被抢走。
3天以后,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称“仇某”的女网友。原来,两人在网上搭识以后,钱某经常出言不逊,裘某萌发报复念头,找到以前的男友抢劫钱某财物。
2、低价陷阱
2018年1月,徐某无意中进入一个买卖二手车的网址,发现其中一辆本田CRV车只要13000元。徐某心动不已,随即联系网站客服,按照对方要求填写信息并通过网银转账500元订金。2天后,对方告知押车员已将车子运送至天台县,要求徐某支付余款12500元。
徐某打款后兴冲冲等着去提车,结果对方又找各种理由要求他再付16870元,徐某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骗了。
3、“支付宝”发邮件称需升级
小美在淘宝开了一家汽车用品店。一个“买家”来店里拍了一套汽车坐垫后发了一张截图,显示“本次支付失败”,并提示“由于卖家账号异常,已发邮件给卖家”。小美打开邮箱,果然有一封主题为“来自支付宝的安全提醒”的未读邮件。
小美没有多想就点击邮件里的链接,按提示一步步进行了“升级”,期间几次输入支付宝账号和密码。隔天,小美发现账户里的8000多元余额被人以支付红包的形式盗空。
4、代“刷信誉”先交“服务费”
阿珍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卖袜子的小店。去年5月,她在网上看到可以帮忙“刷信誉”的广告,便心动了。加QQ后,对方要求先付钱才能帮其代刷,阿珍就向对方账户汇了1500元“服务费”。没过多久对方又称,需要阿珍再付3000元“保证金”。
这下阿珍起了疑心,要求对方先刷一部分信誉再谈,对方却坚持要阿珍再汇款。阿珍越想越觉得可疑,要求对方退回1500元,对方却怎么都不理她了。阿珍这才明白,自己是被骗了。
5、“大客户”下单后要“回扣”
去年7月,小罗的汽车用品淘宝店来了一个“大客户”。这买家自称是公司的采购,想要长期合作,但希望小罗给“回扣”。一番沟通后,买家很快用另一个旺旺号拍下1万多元的宝贝并付款,随后要求小罗将说好的近2000元“回扣”转给他。
小罗转了回扣后,对方却申请了退款,因为“回扣”是通过支付宝直接转账的,无法申请退款,小罗因此损失近2000元。
⑤ 紧急通知 公安网监:从明天起一直到八月十五中秋节,紧急通告,如果你收到一张带有《微信红包》封面
【一】无论真伪,如果在微信文章或朋友圈中看到,直接举报,如果是假消息,该信息会被删除。并且你的举报有助于网警查找谣言发起者和恶意转发者。但如果是真的,自然就不会有事。你也就证实它的真实性了。
【二】关于这条消息,任何与政府相关的机关单位,包括公安局,都会以单位结语,如“XX县XX公安局/派出所”而不是以职务/姓名(市刑侦队长:刘正龙)这种方式发布消息。
【三】这条消息去年已经被揭露过了。之所以放第三条说,是因为想普及些辟谣常识。截图为证,注意看图中的日期,我放的是前年的:
⑥ 别人给我转账提示有风险能发红包吗
法律分析:别人给我转账提示有风险能发红包。但有的账号会存在异常的情况,不建议发,避免盗号的风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第三条 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⑦ 哪六种网络诈骗一骗一个准
9月20日,2016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进入教育日。各地各校纷纷开展一系列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如何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实践能力和防护技能,又重新被提上日程。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最新数据显示,53.1%的青少年已使用手机上网,31.4%使用家庭台式电脑上网,13.1%使用平板电脑上网,仅有2.4%的青少年使用网吧或学校的台式电脑上网。
青少年网民的数量逐步增多,青少年中上网的比例已经接近80%。青少年使用电子邮件、社交网络、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工具或者平台的频率已经日益增长。针对青少年的网络诈骗和犯罪也时有发生。
六种典型的网络诈骗,你不得不防
场景一:修改分数
目前很多中学使用了电子成绩发布系统,一些学生假期在家里查到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心绪烦乱的时候收到一则消息说,“花钱可以改成绩,包你满意”。
这时,有的孩子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联系发布者,然后对方让其先预付费用,在随后的过程中,骗子利用受害学生的改分心理,多次让受害学生去付款。直到最后,骗子会给学生发一个PS(修改过)的图,表示成绩已经被修改,其实,在成绩管理系统的成绩压根就没有改过。
场景二:游戏盗号
很多青少年都是网络游戏的高级玩家,其所属的账号也具有较高的价值。在网游交流平台就有骗子提出要高价收购其游戏账号,然后发给被骗者的一个所谓交易平台的链接。
有的孩子就去点击这个链接,殊不知,这个链接就是暗藏木马的盗号链接,只要用户点击了这个链接,那其电脑就会被种上木马,进而导致账号失窃。
场景三:抢红包
抢红包也是一个时下比较时髦的行为,很多青少年包括成年人都乐此不疲,甚至安装抢红包插件。同时,有些伪装成红包式样的木马或者恶意软件的链接也隐藏在其中。
这时,用户插件有可能是恶意软件,会导致手机的信息泄露威胁手机所关联的银行卡的账户安全。在陌生的群,抢陌生的红包是有风险的。
场景四:扫描二维码
街头某产品促销,说扫描其指定的二维码就可以获赠一个饮料或者类似的小礼物。
这时,有的同学就拿起手机毫不犹豫的去扫描二维码,殊不知,二维码本质是一个链接,我们在不能判断二维码是否安全的时候,很可能就将恶意软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到了自己的智能终端,同样会导致信息泄露,引起很多可推测的损失。
场景五:汇款、充话费
社交网络中,突然一个熟悉的人让帮忙汇款或者充话费。看起来这个人特别熟悉,头像也是熟悉的,就是号码是陌生的。
这时,有的同学就会不假思索的按照发来的消息去汇款或者充值,其实,这也是一个骗局,利用从朋友处获得的账号权限去骗取钱财。所以,要核实消息发送者的真实身份。
场景六:朋友圈
在社交网络中,由于“二师兄”发朋友圈导致“唐僧”的行踪被妖怪实时掌握。所以,最好不要随意将隐私发布于朋友圈中,朋友圈有分组的功能,也可以用起来。
青少年安全上网有妙招
青少年的网络知识较为欠缺,同时由于心理发育尚未完成,让其按照成年人的思维去设置强密码、不轻信陌生信息或者邮件的内容难度显而易见。那么,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该注意些什么?家长又该如何护航呢?
1. 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不良网站。
2. 增强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
3. 要培育一个理念,就是“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同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也要对一些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进行防范”。
4. 家长或者监护人可以采用一些防病毒软件的“上网管理”功能模块来给孩子的网络环境设置白名单以及控制实际用网的时间等等。家长也应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常识,和孩子一起共同提高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
5. 监护人可以协助孩子设置强密码,而不是简单的生日或者数字123456等弱密码。
6. 监护人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对邮件或者社交信息进行有效过滤。
7. 监护人要引导青少年不要随意连接不明来历的Wifi,不要随意点击别人发来的链接、不要随意安装不明来历的软件、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等等。
8. 教育机构,比如学校也要适时的引导学生正常用网,普及网络安全常识。
青少年的网络防范水平,其实只是整个社会防范水平的一个缩影。网络安全要从小抓起,尽早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我们常说“少年强则国强”,其实,网络安全领域亦然。抓好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我们的未来就是网络强国。
编辑:纪阿黎
(专家:谦恒,北京理工大学网络信息技术中心安全专家、博士,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