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每个网民都要有网络安全意识
扩展阅读
手机usb共享网络链接不了 2025-08-14 13:29:45

每个网民都要有网络安全意识

发布时间: 2022-09-12 08:14:06

A. 为何说每个人都是网络安全的守卫者

据报道,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6日至24日在全国31个省区市同步举行,此次安全周旨在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络安全靠人民,每个网民都是网络安全的守护者。

每个人都是网络时代的参与者也是守护者,希望大家一起携手共筑网络安全!

B. 如何树立安全的上网意识,做一个合格的网络公民

随着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2004年7月公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目前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8700万,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总数的17.3%,达1500万之多。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信息资源,为其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也成为社会发展长远利益。

一、社会呼唤重视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带来快捷便利的网上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所谓“网络综合症”。少数缺乏社会良知的人更是找到了新的肆虐空间,他们利用网络犯罪传播病毒,制造黄色垃圾,过度沉迷网络而导致工作和学习受到影响,以及引起消极颓废的文化氛围,都是网络上存在的毒瘤。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着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则构成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等等,一系列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网络社会问题,都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信息和网络是影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罪魁祸首”吗?显然不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科学等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也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深刻影响,让青少年拒绝网络是不现实的。事实上,网上信息资源只是对现实信息资料的重新处理,它源于现实生活,网络道德问题应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网络时代的具体体现,而非什么新事物。问题不在网络本身,在于使用网络的有思想意识的人。网络的问题其实是我们人类自身在科技发展时代所面临的思想、道德、文化冲突的集中反映。

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不能单指青少年群体,生活在网络社会的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教育的对象。网络在深深作用于青少年身心发展、考验他们信息判别、道德认知能力时,也拷问着网吧管理者、网上信息传播者的道德良知,拷问着游弋在网络世界的每个网民、以及整个社会的良知,网络能走多远,这个拷问、反思就要走多远。网络道德教育不应仅仅作为针对网络行为的应时之举,而应该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乃至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构建信息时代的网络道德体系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反映。一般而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道德素质,在虚拟空间也会有相应的道德品质体现,但网络世界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方式,正是它的特殊性,又决定了网络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必然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一是自主性。即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环境中更少人干预、过问、管理和控制,因此失去了现实中的某些强制和他律因素,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趋势,客观要求人们在网络使用中的行为具有较高的道德自律性。二是开放性。信息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现代化,使得现实的地理距离暂时“消失”了,人们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的交往,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呈现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的特点与趋势。三是多元性。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需要和个性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在遵守网络主导道德的前提下,人们可以自由地从事网络行为、进入网络生活,自主自愿形成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网络社会这种道德影响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特点,必将对人们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等进行一场或许是有趣的、意味深长的新检验,许多传统道德津津乐道的东西,譬如空洞的号召说教、人为强加的规范约束都将难免被“默杀”。简单地套用既有社会道德去代替网络社会道德是不可想象的,但抛弃既有社会道德去构筑网络社会道德也是不可能的。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引入传统道德的优秀成果和富有成效的运行机制,适应并满足网络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新需求,并形成网络时代新的道德观念体系,均是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2001年11月,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就向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五要”和“五不”:“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公约》正式启动了网络文明工程,号召“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 使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但道德规范只有上升至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才具有自律性和有效地规范个人的网络行为。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工程,健康繁荣网络文化,成长为合格的网络公民,仍然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三、为青年营造绿色网络空间
有人把健康的网络环境称之为“绿色网络”,绿色是环保的标志。网络文明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道德是人在自身需要推动下创造的一种特殊文化规范,是为人实现幸福目标而服务的工具。只有全社会携起手来,努力开辟一条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之路,才能为青少年打造一个“绿色网络空间”。

1、整合政府、社会的各种资源,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科技手段,创造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网络环境。严格执行互联网管理方面的国家法律法规,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以技术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坚决从源头上拒绝黄、赌、毒等不良信息;加强对现有互联网站的引导,加大对不健康网站、不良网吧的治理力度,以更科学、更实际、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为青少年提供利用网络的健康的外部空间。国家近日颁布政策,已明确将网络游戏归口文化部管理,由文化部对网吧、网络游戏的管理工作统筹考虑,这项政策的实施,无疑是想从根本上解决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之前存在的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从源头上解决网络游戏监管问题,以保障网络文化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2、社会和与互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联合起来,大力开发民族优秀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并致力创建适合青少年口味的文明网站和文化产品,让他们在文明网站上汲取健康的营养。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如何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应该成为建立青少年网站的首要考虑因素。全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成立,以及一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创建,在一定意义上都将有效促进网络安全工程和网络文明工程的进行。

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大力普及网络知识,强化网络应用能力,多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积极倡导青少年遵守网络规范,发扬网络道德,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互联网就像一条船,它要靠船上的舵手和船工瞄准方向、团结一致、坚持不懈、齐心协力,才能扬帆远航。维护网络文明不仅仅是成年人的责任,学校、家庭、社会应本着“主动出击,积极应对,把握导向”的原则,以日常教育为基础,努力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性,加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疏导,学会在网络世界趋利避害,有所为有所不为,争做倡导和维护网络安全、创建网络文明的先锋,只有让广大的青少年在充分的网络自由下,成长为合格的网络公民,网络文明才真正落到实处。

4、倡导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是社会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由于网络的隐蔽性,网上的道德约束比现实社会弱。在网上,人的言行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它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更多的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共同维持。但是,网络与现实世界,青少年与成人之间,并不存在一种隔离的规范。每个网民都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觉实践网络道德开始,只有当网络道德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层次上,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才有可能创建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

C. 如何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1、加强法律监管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欠缺,相关部门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安全的特点,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络应急体系,为破解网络安全难题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据。
2、网络安全架构的建设刻不容缓。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安全架构,不仅要从技术方面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监管,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尽可能预防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3、网民个人安全意识亟待提高。现实生活中,很多网络完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网民自身安全意识过低,使得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因此,广大网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丰富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以不变应万变,避免掉入不法分子处心积虑设置的网络“陷阱”中。

D. 如何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1. 加强法律监管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欠缺,相关部门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安全的特点,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络应急体系,为破解网络安全难题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据。

  2. 网络安全架构的建设刻不容缓。

    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安全架构,不仅要从技术方面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监管,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尽可能预防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网民个人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现实生活中,很多网络完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网民自身安全意识过低,使得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因此,广大网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丰富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以不变应万变,避免掉入不法分子处心积虑设置的网络“陷阱”中。

E. 如何提高个人的网络安全意识

1、加强法律监管势在必行。相对而言,目前我国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欠缺。相关部门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安全的特点,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络应急体系,为破解网络安全难题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据。

2、网络安全架构的建设刻不容缓。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安全架构,不仅要从技术方面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监管,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尽可能预防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相关网站还要建立良好的事件响应与恢复机制,这样一旦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可以及时作出反应,将用户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网民个人安全意识亟待提高。现实生活中,很多网络完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网民自身安全意识过低,使得不法分子钻了空子。网络安全难题的破解,网民自身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广大网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丰富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以不变应万变,避免掉入不法分子处心积虑设置的网络“陷阱”中。

F. 如何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

一、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建立与培养。

1、知识的培养。

在每个年级高中之一,我们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执行“虚拟世界的现实思考”的讨论在信息技术课程,以便学生能建立信息安全的意义,了解病毒预防的基本方法和信息保护。

同时认识到计算机犯罪的危害,逐步养成安全从事信息活动的习惯。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应该了解网络使用规范和相关伦理的基本内涵。

能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在网络通信中建立安全意识。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了解信息技术给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因素,养成使用信息技术的健康习惯。

2、把你所学到的应用到实践中去。

结合教材,开展全年级“信息技术与社会问题辩论”综合活动。通过参加这样的辩论赛,要求学生自觉拓展信息技术和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活动能力。

做一个好学生“网络社会”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些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并掌握知识网络道德,掌握一些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知识。

国内外,同时让学生了解负面因素存在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在网络交往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好学生“网络社会”。

3、案例研究,使用事实。

通过周围的实际案例,了解情况,了解搬家的原因。让学生知道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在过渡时期,缺乏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影响,是通过网络的各种不良诱惑,容易导致一些悲剧,同时造成人格扭曲,甚至在犯罪的道路上。

二、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的树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学校必须组织信息教育研究机构力量,开设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专栏,案例研究的网络安全,学校从技术普及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自觉抵制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在网络上,保持良好的网络“双刃剑”。

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有力手段。

在我们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网络是网络质量的基础教育,和他们的网络,以保护自己免受,中学生要做“淤泥而不染”,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加强自己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天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谁靠近墨水可能不黑”。

(6)每个网民都要有网络安全意识扩展阅读:

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的方法:

1、加强法律监管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欠缺,相关部门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安全的特点,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络应急体系,为破解网络安全难题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据。

2、网络安全架构的建设刻不容缓。

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安全架构,不仅要从技术方面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监管,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尽可能预防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3、网民个人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现实生活中,很多网络完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网民自身安全意识过低,使得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因此,广大网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丰富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以不变应万变,避免掉入不法分子处心积虑设置的网络“陷阱”中。

G.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安全意识到底有多重要

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现在的人都依靠网络,很多时候骗子无处不在,只有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才会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避免自己财产有所损失。

现在大部分人都离不开手机和电脑,这也是电子时代带给大家的影响,很多时候也离不开它们的存在,毕竟它们确实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对于大家来说网络确实存在很多好处,但是也给了骗子很多契机,它们利用网络的漏洞无处不在,很多时候利用大家最在意的事情攻克忍心,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在我看来,网络安全意识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只有提高安全意识才会避免自己上当受骗。我们要知道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用尽一切的努力获得他人的好感,从而达到不为人知的目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H. 如何提升网络安全意识

1、加强法律监管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欠缺,相关部门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安全的特点,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络应急体系,为破解网络安全难题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据。
2、网络安全架构的建设刻不容缓。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安全架构,不仅要从技术方面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监管,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尽可能预防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3、网民个人安全意识亟待提高。现实生活中,很多网络完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网民自身安全意识过低,使得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因此,广大网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丰富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以不变应万变,避免掉入不法分子处心积虑设置的网络“陷阱”中。

I. 网络安全意识,对普通人的重要性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应用,更加方便了信息的共享、交流与获取,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必要的基础设施,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网络传输、存储和处理的信息量呈几何级速度增长。这些信息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军事和个人等方面,其中也包括国家机密的信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经营决策信息以及与个人利益相关的隐私或敏感信息等。

然而,计算机网络一直 面临着多方面的安全威胁,例如,来自外部系统的恶意攻击,系统本身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漏洞威胁,人为或偶然事故构成的威胁,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等。这些威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J. 如何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

1、接入公共场所WiFi时,应向相关服务人员确认WiFi名称和WiFi密码或其他WiFi连接认证方式,防范使用可能引起混淆的WiFi名称骗取信任,避免接入未知来源的免费WiFi;
2、尽量不要在公共场所的WiFi下进行网银支付、购物、收发涉密邮件、文件、手机炒股等操作,并妥善保存自己非常重要的私密或者隐私信息;
3、当不需要上网时,请及时关闭手机、笔记本电脑或iPad等的WiFi功能;
4、不要将手机设置为自动连接WiFi网络;
5、电脑、手机等终端的浏览器经常升级到官方最新版本,另外,安全防护类软件也要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