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决策》的调研报告怎么写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
我这有一些网络安全的参考资料,你看看,希望可以帮上一些忙
http://wenku..com/view/f67a1ad87f1922791688e866.html
http://wenku..com/view/63ca2507e87101f69e319595.html
http://wenku..com/view/29a4bc39376baf1ffc4fad6f.html
② 求两篇关于网络安全的英文文献,急,在线等。
There is no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mputer before, it will lock important documents to a file cabinet or safe
Custody. With the computer, as well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nded to use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
Data management. A variety of important information (such as trade secrets, patents, etc.) if not stored in the computer security measures, which just do not have access to locked file cabinet to store confidential documents. Due to the openness of the computer, such a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andardized so that a high degree of computer information-sharing and the sprea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sy, resulting in the computer information (such as an important password) in the processing, storage, transmiss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ocess can easily be leaked, stolen, tampered with and destruction, or infection by computer viruses, backdoors, exploits and network hackers to bring substantial business risk. At this time, the security of your computer on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it. Each computer users are more or lessviruses or Trojan horses, hackers, harassment. Brought by indivials against the loss may also not large, but for enterprises, may be drowned. 没有大型电脑的普及之前,它将锁到一个文件中重要的文件或安全内阁
保管。用电脑,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倾向于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
数据的管理。各种各样的重要信息(例如商业秘密、专利等),如果没有存储在计算机安全措施,只是没有接触到锁文件柜里储存机密文件。由于开放的计算机,如结构特点和标准化的这样一个高度的计算机共享信息和传播的特性,从而导致了简单的计算机信息(如重要的密码)的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该工艺能轻易被泄漏,偷、干扰和破坏,或感染的电脑病毒,黑客后门,开拓和网络带来实质性的经营风险。此时,你的电脑上的安全,突出的重要性。每台计算机用户都或多或lessviruses或特洛伊木马、黑客侵扰。带个人对损失也不大,但对企业可能会被淹死了。
③ 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同时,网络实体还要经受诸如水灾、火灾、地震、电磁辐射等方面的考验。
国外
2012年02月04日,黑客集团Anonymous公布了一份来自1月17日美国FBI和英国伦敦警察厅的工作通话录音,时长17分钟,主要内容是双方讨论如何寻找证据和逮捕Anonymous, LulzSec, Antisec, CSL Security等黑帽子黑客的方式,而其中涉及未成年黑客得敏感内容被遮盖。
FBI已经确认了该通话录音得真实性,安全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着手解决电话会议系统得漏洞问题。
2012年02月13日,据称一系列政府网站均遭到了 Anonymous 组织的攻击,而其中CIA官网周五被黑长达9小时。这一组织之前曾拦截了伦敦警察与FBI之间的一次机密电话会谈,并随后上传于网络。
国内
2010年,Google发布公告称将考虑退出中国市场,而公告中称:造成此决定的重要原因是因为Google被黑客攻击。
2011年12月21日,国内知名程序员网站CSDN遭到黑客攻击,大量用户数据库被公布在互联网上,600多万个明文的注册邮箱被迫裸奔。
2011年12月29日下午消息,继CSDN、天涯社区用户数据泄露后,互联网行业一片人心惶惶,而在用户数据最为重要的电商领域,也不断传出存在漏洞、用户泄露的消息,漏洞报告平台乌云昨日发布漏洞报告称,支付宝用户大量泄露,被用于网络营销,泄露总量达1500万~2500万之多,泄露时间不明,里面只有支付用户的账号,没有密码。已经被卷入的企业有京东(微博)商城、支付宝(微博)和当当(微博)网,其中京东及支付宝否认信息泄露,而当当则表示已经向当地公安报案。
未来二三十年,信息战在军事决策与行动方面的作用将显着增强。在诸多决定性因素中包括以下几点:互联网、无线宽带及射频识别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实际战争代价高昂且不得人心,以及这样一种可能性,即许多信息技术可秘密使用,使黑客高手能够反复打进对手的计算机网络。
据网易、中搜等媒体报道,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中国用户合法利益,我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该项制度规定,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应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审查的重点在于该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旨在防止产品提供者利用提供产品的方便,非法控制、干扰、中断用户系统,非法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用户有关信息。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得在中国境内使用。
技术支配力量加重
在所有的领域,新的技术不断超越先前的最新技术。便携式电脑和有上网功能的手机使用户一周7天、一天24小时都可收发邮件,浏览网页。
对信息战与运作的影响:技术支配力量不断加强是网络战的根本基础。复杂且常是精微的技术增加了全世界的财富,提高了全球的效率。然而,它同时也使世界变得相对脆弱,因为,在意外情况使计算机的控制与监视陷于混乱时,维持行业和支持系统的运转就非常困难,而发生这种混乱的可能性在迅速增加。根据未来派学者约瑟夫·科茨的观点,“一个常被忽视的情况是犯罪组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时在2015年,黑手党通过电子手段消除了得克萨斯州或内布拉斯加州一家中型银行的所有记录,然后悄悄访问了几家大型金融服务机构的网站,并发布一条简单的信息:“那是我们干的——你可能是下一个目标。我们的愿望是保护你们。”
未来派学者斯蒂芬·斯蒂尔指出:“网络系统……不单纯是信息,而是网络文化。多层次协调一致的网络袭击将能够同时进行大(国家安全系统)、中(当地电网)、小(汽车发动)规模的破坏。”
通信技术生活方式
电信正在迅速发展,这主要是得益于电子邮件和其他形式的高技术通信。然而,“千禧世代”(1980年-2000年出生的一代——译注)在大部分情况下已不再使用电子邮件,而喜欢采用即时信息和社交网站与同伴联系。这些技术及其他新技术正在建立起几乎与现实世界中完全一样的复杂而广泛的社会。
对信息战和运作的影响:这是使信息战和运作具有其重要性的关键的两三个趋势之一。
破坏或许并不明目张胆,或者易于发现。由于生产系统对客户的直接输入日益开放,这就有可能修改电脑控制的机床的程序,以生产略微不合规格的产品——甚至自行修改规格,这样,产品的差异就永远不会受到注意。如果作这类篡改时有足够的想象力,并且谨慎地选准目标,则可以想象这些产品会顺利通过检查,但肯定通不过战场检验,从而带来不可设想的军事后果。
信息技术与商业管理顾问劳伦斯·沃格尔提醒注意云计算(第三方数据寄存和面向服务的计算)以及Web2.0的使用(社交网及交互性)。他说:“与云计算相关的网络安全影响值得注意,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云计算。随着更多的公司和政府采用云计算,它们也就更容易受到破坏和网络袭击。这可能导致服务及快速的重要软件应用能力受到破坏。另外,由于Facebook、博客和其他社交网在我们个人生活中广泛使用,政府组织也在寻求与其相关方联络及互动的类似能力。一旦政府允许在其网络上进行交互的和双向的联络,网络袭击的风险将随之大增。”
全球经济日益融合
这方面的关键因素包括跨国公司的兴起、民族特性的弱化(比如在欧盟范围之内)、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对低工资国家的网上工作外包。
对信息战及运作的影响:互联网、私人网络、虚拟私人网络以及多种其他技术,正在将地球联成一个复杂的“信息空间”。这些近乎无限的联系一旦中断,必然会对公司甚至对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研究与发展
(R&D)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 美国研发费用总和30年来稳步上升。中国、日本、欧盟和俄罗斯也呈类似趋势。 对信息战及运作的影响:这一趋势促进了近数十年技术进步的速度。这是信息战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 R&D的主要产品不是商品或技术,而是信息。即便是研究成果中最机密的部分一般也是存储在计算机里,通过企业的内联网传输,而且一般是在互联网上传送。这种可获取性为间谍提供了极好的目标——无论是工业间谍,还是军事间谍。这(5)技术变化随着新一代的发明与应用而加速
在发展极快的设计学科,大学生一年级时所学的最新知识到毕业时大多已经过时。设计与销售周期——构想、发明、创新、模仿——在不断缩短。在20世纪40年代,产品周期可持续三四十年。今天,持续三四十周已属罕见。
原因很简单:大约80%过往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和医生今天仍然活着——在互联网上实时交流意见。
机器智能的发展也将对网络安全产生复杂影响。据知识理论家、未来学派学者布鲁斯·拉杜克说:“知识创造是一个可由人重复的过程,也是完全可由机器或在人机互动系统中重复的过程。”人工知识创造将迎来“奇点”,而非人工智能,或人工基本智能(或者技术进步本身)。人工智能已经可由任何电脑实现,因为情报的定义是储存起来并可重新获取(通过人或计算机)的知识。(人工知识创造)技术最新达到者将推动整个范式转变。
④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的分析最近的期刊或文献有哪些
作为大学生,这个要靠自己独立思考。
根据一些同学的提问,我归纳了一下。新生入学报到时主要要准备如下东西、要注意如下事项:
1.相关证件。包括: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党团组织关系证明(介绍信)、一寸登记照若干张(可以多带几张,以备它用),等等。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记。另外,把父母、爷爷奶奶即各个近亲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业和职务搞清楚,填下来,到学校要填各种表格,有的表格需要这些信息。
2.钱和卡。上学要交学费和住宿费(分别为每年4500-500元与1000元左右),合计要6000左右(个别专业可能要高些,如艺术类专业)。因为新生出门较少,没有什么旅途安全经验,建议少带现金(但千把块钱还是要带的,以备一些不时之需)。可以在家中先办一张信用卡或储值卡用于交学杂费等。有的学校会给你寄一张卡,让学生把钱存在其中,你可以用这张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把它关联到父母亲的储值卡(如工资卡),每月刷卡后直接从父母亲的卡中扣款,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让父母亲知道你的消费情况,可以自己在老家办一张储值卡(让父母亲往里冲钱),然后办一张信用卡与之关联。也可以到学校再办储值卡与信用卡,但这样你父母亲异地往你的储值卡打钱时要付手续费。
3.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都要配发一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不是无偿给你的,都要你花钱购买。学校发的物品质量都很次而且贵,建议学校发的东西如果可以不要就尽量不要,能自己买的就别买学校发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则可以在离开家时先配好,免得到学校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不好买。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带,除非学校距你家乡很近或者父母亲有机会出差来学校给你带东西。内衣和袜子至少要两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两套。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学的城市的地理气象与生活环境是否相似,那么准备的东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带些那个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学的城市在南方,那么太厚的保暖内衣裤就可以不带了)。被褥也是这样,夏天去学校,可以带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后再买。席子可以到学校根据床宽购买合适的,床单和枕头(枕套)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再买。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带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发水、梳子、手机(看家庭条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后就能使用。男生要带剃须刀、女生要带各种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于洗脸盆、晒衣架、拖鞋、雨伞、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灯之类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带了,有的学校会发,就算不发自己买也不贵(这些生活用品到了学校买也很方便,而且到时候和舍友一起去买还能快速缩短距离)。条件可以时,可以带个照相机,为自己和同学照照相,也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
6.学习用品。可以带几支水笔、本子、字典、词典(英汉汉英词典等,包括功能强大的电子词典)、书包(背包)。如果学校没有不允许,你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带笔记本。但最好不要带,尤其是当你迷恋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带笔记本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和同学的正常交往。另外,还可以预备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药或创可贴之类,虽然不一定会用到它们,不过等需要的时候随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得钱花不了,不需要买太贵的,毕业后可以买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装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即可。但不要过分大,免得不好携带,到学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长、50-60公分宽为佳。
8. 如果可以的话,带点家乡的特产,不是一定要去给老师,而是给舍友或班上同学吃,毕竟你有四年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车的话,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享受学生票优惠。
11.一点小建议:大学学习勇攀高峰,加入社团量力而行,大学社会实践多多益善,尊敬老师有难必问,同学相处宽容大度,大学恋爱不鼓励也不反对。
12.入学测试和体检。有的大学在新生报到后一段时间内,要组织几门文化课的新生入学测试,对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有较大出入者要进行重点核查。如果你考试没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担心。考试范围和难度不会超过高考,考得好坏无所谓。体检也很容易过,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学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体检时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紧的。只要你高考时正常体检、正常考试,这两项都没有问题,现在可以放心玩!
当然还有另一种入学考试,那是为各种分班做做准备的,比如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分到英语快班。
13.新生军训。大学新生要进行军训,军训一般只有两个星期。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军训,这是贯彻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造就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的重大举措。参加军训可以增进同学友情,应该积极参加。如果身体条件不许可,应该尽早跟辅导员或班主任讲清楚,以免发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这个不用担心。住宿条件有好有坏,不要太拘泥于这个,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学友好相处。不要以为住宿条件差就不能适应,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条件对你以后的成长和工作、生活很有好处,不管你的家庭是多么富有!
15.专业不理想,调换专业。一般学校进校一年后都可以调换专业。调换专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在原专业很难学下去,学校会帮助你换一个好学一点的专业(但一般不是很好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另一种是你想换一个你心仪的其它专业,这种时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转入的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有的学校还要交一笔费用。
⑤ 信息安全技术 与此课题有关的国内,国外研究情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热心相助
您好!
国内外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现状
1.国外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
(1)构建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针对未来网络信息战和各种网络威胁、安全隐患越来越暴露的安全问题。新的安全需求、新的网络环境、新的威胁,促使美国和其他很多发达国家为具体的技术建立一个以深度防御为特点的整体网络安全平台——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2)优化安全智能防御技术
美国等国家对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入侵防御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御、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改进其实现技术,为国防等重要机构研发了新型的智能入侵防御系统、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防火墙、统一资源管理等多种安全产品。
另外,美国还结合生物识别、公钥基础设施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和智能卡技术研究访问控制技术。美国军队将生物测量技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重点。从美国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进一步意识到生物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潜力。除利用指纹、声音成功鉴别身份外,还发展了远距人脸扫描和远距虹膜扫描的技术,避免了传统识别方法易丢失、易欺骗等许多缺陷。
(3)强化云安全信息关联分析
目前,针对各种更加复杂及频繁的网络攻击,加强对单个入侵监测系统数据和漏洞扫描分析等层次的云安全技术的研究,及时地将不同安全设备、不同地区的信息进行关联性分析,快速而深入地掌握攻击者的攻击策略等信息。美国在捕获攻击信息和扫描系统弱点等传统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加强安全产品测评技术
系统安全评估技术包括安全产品评估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性评估技校。
美国受恐怖袭击“9.11”事件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产品测评技术,军队的网络安全产品逐步采用在网络安全技术上有竞争力的产品,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测试和安全等级的划分,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
(5)提高网络生存(抗毁)技术
美军注重研究当网络系统受到攻击或遭遇突发事件、面临失效的威胁时,尽快使系统关键部分能够继续提供关键服务,并能尽快恢复所有或部分服务。结合系统安全技术,从系统整体考虑安全问题,是网络系统更具有韧性、抗毁性,从而达到提高系统安全性的目的。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进程的基本控制技术、容错服务、失效检测和失效分类、服务分布式技术、服务高可靠性控制、可靠性管理、服务再协商技术。
(6)优化应急响应技术
在美国“9.11” 袭击事件五角大楼被炸的灾难性事件中,应急响应技术在网络安全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仅在遭受袭击后几小时就基本成功地恢复其网络系统的正常运作,主要是得益于事前在西海岸的数据备份和有效的远程恢复技术。在技术上有所准备,是美军五角大楼的信息系统得以避免致命破坏的重要原因。
(7)新密码技术的研究
美国政府在进一步加强传统密码技术研究的同时,研究和应用改进新椭圆曲线和AES等对称密码,积极进行量子密码新技术的研究。量子技术在密码学上的应用分为两类:一是利用量子计算机对传统密码体制进行分析;二是利用单光子的测不准原理在光纤一级实现密钥管理和信息加密,即量子密码学。
2. 我国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差距
我国对网络安全技术研究非常重视,已经纳入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高新技术研究项目,而且在密码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但是,与先进的发达国家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等方面相比还有差距,应当引起警觉和高度重视,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必须尽快赶上,否则“被动就要挨打”。
(1)安全意识差,忽视风险分析
我国较多企事业机构在进行构建及实施网络信息系统前,经常忽略或简化风险分析,导致无法全面地认识系统存在的威胁,很可能导致安全策略、防护方案脱离实际。
(2)急需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
现在,我国计算机软硬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关键技术严重依赖国外,而且缺乏网络传输专用安全协议,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风险和缺陷,一旦发生信息战时,非国产的芯片、操作系统都有可能成为对方利用的工具。所以,急需进行操作系统等安全化研究,并加强专用协议的研究,增强内部信息传输的保密性。
对于已有的安全技术体系,包括访问控制技术体系、认证授权技术体系、安全DNS体系、公钥基础设施PKI技术体系等,并制订持续性发展研究计划,不断发展完善,为网络安全保障充分发挥更大的作用。
(3)安全检测防御薄弱
网络安全检测与防御是网络信息有效保障的动态措施,通过入侵检测与防御、漏洞扫描等手段,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安全问题,进行安全预警,对安全漏洞进行修补加固,防止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故。
我国在安全检测与防御方面比较薄弱,应研究将入侵检测与防御、漏洞扫描、路由等技术相结合,实现跨越多边界的网络入侵攻击事件的检测、防御、追踪和取证。
(4)安全测试与评估不完善
如测试评估的标准还不完整,测试评估的自动化工具匮乏,测试评估的手段不全面,渗透性测试的技术方法贫乏,尤其在评估网络整体安全性方面。
(5)应急响应能力欠缺
应急响应就是对网络系统遭受的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其应急响应能力是衡量系统生存性的重要指标。网络系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系统必须具备应急响应能力,使系统的损失降至最低,保证系统能够维持最必需的服务,以便进行系统恢复。
我国应急处理的能力较弱,缺乏系统性,对系统存在的脆弱性、漏洞、入侵、安全突发事件等相关知识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在跟踪定位、现场取证、攻击隔离等方面的技术,缺乏研究和相应的产品。
(6)强化系统恢复技术不足
网络系统恢复指系统在遭受破坏后,能够恢复为可用状态或仍然维持最基本服务的能力。我国在网络系统恢复方面的工作,主要从系统可靠性角度进行考虑,以磁盘镜像备份、数据备份为主,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然而,系统可恢复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当系统遭受毁灭性破坏后的恢复能力,包括整个运行系统的恢复和数据信息的恢复等。在这方面的研究明显存在差距,应注重相关远程备份、异地备份与恢复技术的研究,包括研究远程备份中数据一致性、完整性、访问控制等关键技术。
3.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态势
网络安全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安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不断加剧和变化,网络安全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和提高,从传统安全技术向可信技术、深度检测、终端安全管控和Web安全等新技术发展,也不断出现一些云安全、智能检测、智能防御技术、加固技术、网络隔离、可信服务、虚拟技术、信息隐藏技术和软件安全扫描等新技术。可信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可信计算技术、可信对象技术和可信网络技术,用于提供从终端及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可信环境。
(2)安全管理技术高度集成
网络安全技术优化集成已成趋势,如杀毒软件与防火墙集成、虚拟网VPN与防火墙的集成、入侵检测系统IDS与防火墙的集成,以及安全网关、主机安全防护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等集成技术。
(3)新型网络安全平台
统一威胁管理UTM(UnifiedThreat Management)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已成为集多种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同时大量降低运维成本。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平台、统一威胁管理工具和日志审计分析系统等。将在5.5.5中具体进行介绍。
【案例1-6】国际互联网安全联盟DMARC(Domain-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Reporting & Conformance)。由于全球知名互联网公司多次出现网站被黑、域名被更改及诈骗性邮件等网络安全问题,在2012年由谷歌、Facebook、微软、雅虎、网易等15家组建成立,仅1年多时间就使约19.76亿的电子邮箱用户受益,约为全球33亿电子邮箱用户中三分之二,每月拦截过上亿封诈骗性邮件。
2013年中国互联网安全联盟成立。由网易、网络、人人、腾讯、新浪、微软、阿里巴巴集团及支付宝七家企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优势互补、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共同发起组建,制定了《互联网企业安全漏洞披露与处理公约》。其中,拥有超过5.3亿邮箱用户的网易公司,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4)高水平的服务和人才
网络安全威胁的严重性及新变化,对解决网络安全技术和经验要求更高,急需高水平的网络安全服务和人才。随着网络安全产业和业务的发展网络安全服务必将扩展,对网络系统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通过各种措施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加固,逐渐交给网络安全服务公司或团队将成为一种趋势。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网络安全方案是服务的基本手段,对网络系统建设方案的安全评估、对人员安全培训也是服务的重要内容。
(5)特殊专用安全工具
对网络安全影响范围广、危害大的一些特殊威胁,应采用特殊专用工具,如专门针对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防范系统,专门解决网络安全认证、授权与计费的A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认证系统、单点登录系统、入侵防御系统、智能防火墙和内网非法外联系统等。
近年来,世界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经济从“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持续低迷中艰难崛起,企业更注重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保护品牌、用户数据、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等。同时,在面临新的挑战中精打细算,减少非生产项目的投入,使用更少的信息安全人员,以更少的预算保护企业资产和资源。
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贾铁军教授新书。
⑥ 对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现状,重要的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谢谢大家!!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安全都是按照ISO27001准标来做的。这一点,我们国内还而做的很好。好国家推出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及分保。你可以去查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⑦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安全问题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关键
传统的交易是面对面的,比较容易保证建立交易双方的信任关系和交易过程的安全性。而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交易行为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买卖双方互不见面,因而缺乏传统交易中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美国密执安大学一个调查机构通过对23000名因特网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由于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而不愿进行网上购物。任何个人、企业或商业机构以及银行都不会通过一个不安全的网络进行商务交易,这样会导致商业机密信息或个人隐私的泄露,从而导致巨大的利益损失。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电子商务方面,52.26%的用户最关心的是交易的安全可靠性。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中的网络安全和交易安全问题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之所在。
二、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需求
1、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隐患有:(1)篡改。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的修改,删除或重放(指只能使用一次的信息被多次使用),从而使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完整性。(2)信息破坏。包括网络硬件和软件的问题而导致信息传递的丢失与谬误;以及一些恶意程序的破坏而导致电子商务信息遭到破坏。(3)身份识别。如果不进行身份识别.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以破坏交易.败坏被假冒一方的声誉或盗窃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等。而不进行身份识别,交易的一方可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进行否认,相互欺诈。(4)信息泄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
2、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需求: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需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安全性的要求,表现为对系统硬件和软件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系统抵御非法用户入侵的要求等;另一方面是对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要求。(1)信息的保密性:指信息在存储、传输及处理过程中不被他人窃取。(2)信息的完整性:包括信息在存储中不被篡改和破坏,以及在传输过程中收到的信息和原发送信息的一致性。(3)信息的不可否认性:指信息的发送方不可否认已经发送的信息.接收方也不可否认已经收到的信息。(4)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指交易双方是确实存在的,不是假冒的。(5)系统的可靠性: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工作的可靠性,是否会因为计算机故障或意外原因造成信息错误、失效或丢失。
三、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
根据电子商务的这些安全性需求通常采用的安全技术主要有:密钥加密技术、信息摘要技术、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及CA认证。
1、密钥加密技术:密码加密技术有对称密钥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
(1)对称密钥加密技术: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使用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要求加密解密双方拥有相同的密钥,密钥的长度一般为64位或56位。这种加密方法可以解决信息的保密问题,但又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在首次通信前,双方必须通过网络以外的途径传递统一的密钥:二是当通信对象增多时,需要相应数量的密钥,这就使密钥管理和使用的难度增大;三是对称加密是建立在共同保守秘密的基础之上的,在管理和分发密钥过程中,任何一方的泄露都会造成密钥的失效,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和复杂的管理难度。
(2)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为了克服对称密钥加密技术存在的密钥管理和分发上的问题,1976年Diffie和Hellman以及Merkle分别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思想:要求密钥成对出现,一个为加密密钥,另一个为解密密钥,且不可能从其中一个推导出另一个。根据这种思想自1976年以来已经提出了多种公钥加密算法。公钥加密算法也称为非对称密钥算法,加密和解密的时候使用两把密钥,一把为公钥,另一把为私钥。私钥只有自己知道,严密保管,公钥和加密算法则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发布出去。公钥加密算法主要有:RSA、Fertezza、ElGama等。非对称加密技术采用的是RSA算法,是由Rivest、Shanir和Adle-man三人发明的。算法如下:公钥n=pq(p,q分别为两个互异的大素数,必须要保密,n的长度大于512bit),选一个数e与(p-1)(q-1)互质,私钥d=e-1(mod(p-1)(q-1)),加密:c=me(mod n)(其中m为明文,c为密文),解密:m=cd(mod n)。通信时,发送方用接收者的公钥对明文加密后发送,接收方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这样既解决了信息保密问题,又克服了对称加密中密钥管理与分发传递的问题。
2、信息摘要技术:密钥加密技术只能解决信息的保密性问题,对于信息的完整性则可以用信息摘要技术来保证。信息摘要(Messagedigest)又称Hash算法,是Ron Rivest发明的一种单向加密算法,指从原文中通过Hash算法而得到一个有固定长度(128位)的散列值,不同的原文所产生的信息摘要必不相同,相同原文产生的信息摘要必定相同,因此信息摘要类似于人类的“指纹”,可以通过“指纹”去鉴别原文的真伪。信息摘要的使用过程如下:1、对原文使用Hash算法得到信息摘要;2、将信息摘要与原文一起发送;3、接收方对接收到的原文应用Hash算法产生一个摘要;4、用接收方产生的摘要与发送方发来的摘要进行对比,若两者相同则表明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修改,否则就说明原文被修改过
3、数字签名: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是密钥加密和信息摘要相结合的技术,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数字签名的过程如下:1、发送方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摘要加密;2、发送方将加密后的信息摘要与原文一起发送;3、接收方用发送方的公钥对收到的加密摘要进行解密;4、接收方对收到的原文用Hash算法得到接收方的信息摘要;5、将解密后的摘要与接收方的信息摘要对比,相同说明信息完整且发送方身份是真实的,否则说明信息被修改或不是该发送者发送
由于私钥是自己保管的他人无法仿冒,同时发送方也不能否认用自己的私钥加密发送的信息,所以数字签名解决了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问题。数字签名加密和密钥加密技术不同,密钥加密是发送方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接收方在用自己的私钥解密,是多对一的关系;而数字签名中的加密是发送方用自己的私钥对摘要进行加密,接收方用发送方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解密,是一对多的关系,表明公司的任何一个贸易伙伴都可以验证数字签名的真伪性。
4、数字证书与CA认证:非对称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都用到了公钥,当交易的一方通过公开渠道得到了另一方的公钥后,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这个公钥到底是不是真正属于对方的,是否会有其他人假冒对方发布的公钥。那么如何确定网上交易双方真实身份的确认,要用到由认证中心CA颁发的数字证书。
(1)数字证书:数字证书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它是标志网络用户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用来在网络应用中识别通讯各方的身份。数字证书采用公钥体制.即用一对互相匹配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每个用户拥有一把仅为本人所掌握的私钥,用它进行解密和数字签名;同时拥有一把公钥并可以对外公开,用于信息加密和验证签名。当发送一份保密文件时,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接收方则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这样信息就可以安全无误的到达目的地了。用户可以采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加以处理,由于私钥仅为本人所有,所以能生成别人无法伪造的文件,也就形成了数字签名。同时,由于数字签名与信息的内容相关,因此经过签名的文件如有改动,就会导致数字签名的验证过程失败,这样就可以保证文件的完整性。
(2)数字证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证书拥有者的姓名;2、证书拥有者的公钥;3、公钥的有限期;4、颁发数字证书的单位;5、颁发数字证书单位的数字签名;6、数字证书的序列号等。
(3)认证中心CA(Certificate Authority):认证中心是颁发数字证书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在电子交易中,商家、客户、银行的身份都要由认证中心来认证。因此认证中心主要有以下的功能:1、核发证书:核实申请人的各项资料是否真实,根据核实情况决定是否颁发数字证书。2、管理证书:检查证书、废除证书、更新证书。3、搜索证书:查找或下载个人(单位)的数字证书。4、验证证书:可以帮助确定数字证书是否已被持有人废除
电子商务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依然曲折,安全问题是阻碍电子商务广泛应用的最大问题,改进数字签名在内的安全技术措施、确定CA认证权的归属问题十分关键。
⑧ 哪里有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英文参考文献
嗯,到这里来看看吧~
美国国家网络安全联盟
http://www.cyberpartnership.org/
信息安全英文资料库
http://marc.theaimsgroup.com/
关于无线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英文资料)
http://www.infosecurity.org.cn/article/hacker/freshman/9700.html
网络安全英文文献免费下载
http://www.wenkoo.cn/search/wendang/%CD%F8%C2%E7%B0%B2%C8%AB%D3%A2%CE%C4%CE%C4%CF%D7/1
⑨ 2015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3000字
21世纪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带来信息资源共享等极大便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网络安全问题,并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社会需求最大的研究方向,不仅关系到企事业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对网络系统的正常使用、以及用户资产和信息资源的风险,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热门研究和人才需求的新领域。
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案例1】我国网络遭受攻击近况。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监测和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发布的数据,2014年2月10日至16日一周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8965个,比上周增长79.7%;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1168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数量为181个。其中,政府网站被篡改418个、植入后门的35个。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约为69万个,新增信息安全漏洞280个。
另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的数据显示,中国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情况日趋严重。CNCERT抽样监测发现,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90万余台主机;其中位于美国的2194台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28.7万台主机,无论是按照控制服务器数量还是按照控制中国主机数量排名,美国都名列第一。
国内外网络安全威胁的现状及主要因由,主要涉及以下5个方面:
(1)法律法规和管理不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内外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等在解决信息资源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等方面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显得相对滞后且不够健全与完善。出现了一些企事业机构或个人用户法制观念淡薄,对网络风险和隐患不甚了解,网络安全意识不强、自身管理措施和方法不完善等问题,甚至出现内部监守自盗案件。重技术、轻管理和网络安全知识不够普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2)企业和政府的侧重点不一致
政府注重信息及网络安全的可管性和可控性,企业则注重其可用性、效益和可靠性。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OSI协议及美国政府组织的KRS系统等,由于不受企业欢迎而难以实施和推广。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对网络安全技术重视不够,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或时常被挤占或挪用。
(3)网络安全规范和标准不统一
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统一技术的规范标准,才能更好地进行实施。西方发达国家计算机网络技术最先进且对网络安全很重视,也同样存在网络安全规范和标准等问题。西欧国家则实行另一套信息安全标准,在原理和结构上与美国也有异同。
(4)网络安全技术和手段滞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快速发展,伴随的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网络攻击及计算机病毒变化多端。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手段相对滞后,更新不及时、不完善。
(5)网络安全风险和隐患增强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和其他各种业务的应用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等特点,以及网络系统及协议等从设计到实现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缺陷和隐患,致使网络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威胁,详见1.2.3介绍。各种恶意攻击、计算机病毒、垃圾邮件和广告等也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应用。全球平均不足15秒就发生一次黑客入侵事件,全世界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亿美元。
注意: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常被称为网络安全技术的三大主流。这些传统的安全“老三样”为网络安全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却具有一定局限性,也存在许多新的问题: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滞后于实际的发生各种新病毒及繁衍变异。用户在系统中安装了防火墙后,却难以避免垃圾邮件、病毒传播和拒绝服务的侵扰。入侵检测技术在提前预警、精确定位、实时交互、整体性、漏报误报率和全局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另外,内网的安全还包含安全策略的执行、外来非法侵入、补丁更新及合规管理等问题。
摘自: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贾铁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