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领导介绍
男,1945年4月生于贵州,汉族,教授,中共党员。
1969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1978年10月至1981年元月在上海第一医学院攻读流行病学硕士,1983年元月至1984年元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卫生及医学研究院进修肿瘤流行病学,1994年4月至1994年8月在美国西雅图弗雷德、赫金森癌症中心合作研究。
曾任原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校教务处处长、上海医科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2000年4月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流行病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肿瘤、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参加过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研究”的工作,主持过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成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课题的研究。在教育研究方面,主持过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重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课题的研究。发表过论文三十余篇。担任过上海预防医学会理事,全国医学教育学会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副理事长,日本流行病学杂志 (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的编委,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第三、四次国际心脏病预防大会,亚洲东部地区脑卒、冠心病协作队列研究学术会议等。
曾获得过“上海医科大学先进工作者”、“上海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华国际医学基金会林宗杨教育奖”等表彰。 男,1945年生,汉族,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期刊副刊史等课程。获得复旦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有专着和合作撰写着作7种,辑录着作4种,发表论文74篇,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三等奖各1项,着作三等奖1项。
1993年起任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主管教学组织工作,包括教学思想研究,教学计划修订,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学风和考风规范,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语言文字规范化等。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2000年8月调任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和日常运行工作。
丁石藤,男,1949年8月出生于上海,汉族,高级工程师。1968年毕业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1978年至1982年在南京邮电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习。1969年到吉林省梨树县插队,1972年至1978年在长春火车站工作。1982年作为技术员被分配到南京东方无线电厂,先后任设计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96年调入上海医科大学,任网络中心副主任、电教中心副主任。2000年任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
❷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系所简介
电子工程系始建于1960 年,重建于1982 年,现属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具有较强的科研、教学师资力量,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10名(博士生导师7名),副教授与高级工程师12名。
学科研究富有特色,电路与系统、生物医学工程分别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都具有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现设有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和数字技术研究中心及电子学教学实验中心。电子工程系学科研究方向广泛,其中医学超声工程等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一定国际影响;图像与智能信息处理、数字系统理论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医学信号处理、复杂网络理论与应用等研究方向有较大国内影响。多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委省市级科研项目,均取得优秀成果。
电子工程系特别注重培养研究生、本科生坚实数理基础、开拓进取创新意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电工系历届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均连续获得优异成绩。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年年获奖,2004 年一举夺冠,捧INTEL 杯。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去向主要为赴国外深造,或在高校、重要科研单位以及电子行业国内外大型企业、公司研究部门承担教学或研究、开发等工作。 复旦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的高校之一。光科学与工程系的前身是1952年由我国着名光学专家周同庆教授创办的固体发光与光谱实验室,在此基础上,1953年正式成立了光学教研组。1953年成功研制了第一只国产X光管,1963年研制成功国内高校第一台氦氖激光器。1970年成立光学系和光学工厂,此后更名为激光物理研究室。1984年设立“光学”博士点,1988年起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1992年,光学博士点接受国家教委评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名。2000年激光物理研究室并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光科学与工程系。2003年设立光学工程硕士点,2011年设立光学工程博士点。研究基地还有“复旦大学上海超精密光学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紧跟国际科学前沿并积极面向国家产业和国防发展的需求,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四个研究方向:光学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新型光伏器件与材料和光生物医学。 通信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2000年5月。现有教授4人(其中校特聘教授1人、博导2人)、副教授6人,年轻教师占50%以上。
通信科学与工程系设有复旦-朗讯贝尔信息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复旦-Intel多媒体通信技术中心、复旦-TI DSPS实验室、复旦-上海邮电 C&C联合实验室(与计算机系合作)、遥感与散射研究中心及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上海)等设备先进的研究基地,近年还将建设移动通信研究室、IP网络实时通信技术研究室、网络和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室、光纤通信研究室、DSPS开放实验室等。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简称学院)成立于2013年4月,是由原“微电子研究院”、“信息学院微电子学系”和“985微纳电子科技创新平台”合并而成,也是复旦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号召,发展工科“先行先试”的首个改革试点单位,是直属于学校领导的教学科研实体单位。
学院拥有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其前身是1958年由谢希德教授创办的半导体物理专业,1984年设立博士点,1988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具备国际一流的软硬件设计环境。学院承担着推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抓住不放、实现跨越”的发展重任,以科学前沿和重大需求来驱动基础研究、先导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有机衔接,着眼于培养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高级技术人才,解决集成电路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问题,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与科研相结合的平台。 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是在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上海市政府的关怀下,经上海市计委批准于2002年成立,是我国特别是上海地区微电子人才培养和微电子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之一。
研究院依托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学科几十年的积累,有雄厚的技术和学术优势,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建设学科、复旦大学“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设学科,拥有全国唯一的“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其所在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与国际知名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公共实验平台和各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软、硬件系统。 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ASIC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于1992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的专门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9月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2002年和2007年,分别通过了科技部的评估。实验室依托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所属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也被列入全国重点学科,设有博士点、硕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
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以微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路系统理论方法为基础,发挥多学科综合和交叉优势,面向微纳电子领域国际发展主流及国家战略需求,围绕集成电路这一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关键问题,开展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与系统集成技术的创新研究。目标是解决电路、系统集成以及与设计相关的器件工艺中的前沿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难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先进电子系统的芯片技术;培养一大批适应新世纪集成电路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面向国际国内、坚持开放,为提升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总体水平作出应有贡献,成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产业发展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最重要基地之一。
实验室根据国家战略目标和国际集成电路SOC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超深亚微米、纳米、超高速、超低功耗、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前沿问题,将研究方向凝练为:集成电路系统级芯片(SoC)设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超深亚微米/纳米器件与制造、微电子机械系统。 研究方向:复杂介质中电磁波散射传播与辐射传输(Electromagnetic Wave Scattering and Proragetion, Radiative Transfer in Complex Media),星载微波遥感信息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Satellite-Born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Theory ,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复杂系统中计算电磁学(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in Complex Systems)。
❸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是复旦大学专门设置的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 网院依托复旦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学科综合优势,设置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社会紧缺专业。自成立以来,陆续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经济学、会计学、新闻学、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英语(商务)、日语(商务)、心理学、广告学等专业。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是复旦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专门设置的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复旦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之一。
开设课程
网院依托复旦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学科综合优势,设置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社会紧缺专业。自成立以来,陆续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法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和日语(商务)、经济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其教学计划是以我校已设专业教学计划为蓝本进行相应的修订或重新制定的。
招生就业
2000—2006六年间,累计招收学生12000多名,已有三届六批学生毕业,计4000名左右,按期毕业率为93%,平均就业率截止2006年2月为93.2%。目前在读生8500多名。复旦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并经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成绩优良并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网院本科毕业生,授予复旦大学学士学位。
网院不定期开办非学历教育的各类辅导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班,以及由泰复学习中心经办的工商管理核心课程高级经理研修班、企业管理中层经理培训班、电视传媒复合型高级经营人才研修班、酒店管理专业证书课程班等。2004年始,还开设面向在读大学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辅修专业。
教学模式
网院的教学有学习中心网络教学和在线教学两种模式。
选择学习中心网络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主要在网院直接管理的学习中心和校外学习中心(教学点)集中上课。各学习中心之间通过局域网联接,教师在主教室面授,其他教室学生则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时共享。在上海市,现有网院直接管理的国权路、逸仙路、邯郸路、东安路、上川路、天宝路6个学习中心和上海远程教育集团、震旦学院2个合建的学习中心。另有16个校外学习中心,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选择在线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则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在网上点播课件学习,辅以定期组织的面授辅导。同时,网院通过网上答疑系统和网上监控系统来加强在线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管理,并建立每门课程配置一名助教的制度。
技术资源
网院建有先进的支撑网络教育的多元化通信技术平台,即基于IP双向视频会议的实时教学系统,基于Web的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系统和门户网站等。现有多媒体教室33间,面授教室9间,计算机房PC机320台,语音室2间(共60座)。
师资力量
现任网院院长为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党总支书记姜良斌副教授,副院长是应建雄副教授、丁石藤教授。各专业设有专业主任,系由该校相关院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或副系主任兼任。该校教师受聘网院任课的有李洁明、庄起善、谢为安、黄关福、黄勇民、刘海贵、洪剑峭、项杏林、庞志春、胡雨春、沈祖祥、朱文华、许道明、申小龙、张世信、黄芝晓等200多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50%以上。
为铸造网络教育的品牌,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将坚持“复旦水准,优选师资,规范管理,确保质量”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发掘潜力,勇于创新,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潮中继续前进。
设备介绍
学院资源
网院成立至今,已投资了2400万人民币,建设教育网站、网络教育平台和面授教室。现有教学基地(教学点)本市4个,外地5个。有36间多媒体主分教室,10间面授教室,计算机房PC机320台,语音室(60座)一间。同时网院还与校图书馆合作,实现校数字化图书馆与网络教育学院的资源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支持服务。
学院教育平台
网院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育平台共分为三个部分
(1)基于IP双向视频会议的实时教学系统。实现了跨地域的实时交互授课,教师在基地和教学点主教室面授,分教室通过卫星或专线实时接收授课内容,必要时通过主、分教室互动功能,教师与学生可即时互动交流。
(2)基于Web的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系统。主要利用基于Web的B/S技术与流媒体点播技术来实现,学生、教师、管理员能通过Internet/Intranet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辅导及管理。此外还准备利用电信的Internet的`宽带入口(ADSL)或广电的有线电视(CABLE)网络作传输手段,推行广播式(非实时)授课,并辅以网上和集中式答疑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
(3)门户网站。主要功能包括发布学院教务、教学、招生等信息,进行学生网上注册、学籍管理,提供视频流课件点播,提供E-mail服务和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等。
领导介绍
徐忠
男,1945年4月生于贵州,汉族,教授,中共党员。
1969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1978年10月至1981年元月在上海第一医学院攻读流行病学硕士,1983年元月至1984年元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卫生及医学研究院进修肿瘤流行病学,1994年4月至1994年8月在美国西雅图弗雷德、赫金森癌症中心合作研究。
曾任原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校教务处处长、上海医科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2000年4月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流行病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肿瘤、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参加过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研究”的工作,主持过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成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课题的研究。在教育研究方面,主持过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重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课题的研究。发表过论文三十余篇。担任过上海预防医学会理事,全国医学教育学会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副理事长,日本流行病学杂志 (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的编委,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第三、四次国际心脏病预防大会,亚洲东部地区脑卒、冠心病协作队列研究学术会议等。
曾获得过“上海医科大学先进工作者”、“上海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华国际医学基金会林宗杨教育奖”等表彰。
沈永宝
男,1945年生,汉族,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期刊副刊史等课程。获得复旦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有专着和合作撰写着作7种,辑录着作4种,发表论文74篇,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三等奖各1项,着作三等奖1项。
1993年起任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主管教学组织工作,包括教学思想研究,教学计划修订,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学风和考风规范,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语言文字规范化等。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2000年8月调任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和日常运行工作。
丁石藤,男,1949年8月出生于上海,汉族,高级工程师。1968年毕业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1978年至1982年在南京邮电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习。1969年到吉林省梨树县插队,1972年至1978年在长春火车站工作。1982年作为技术员被分配到南京东方无线电厂,先后任设计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96年调入上海医科大学,任网络中心副主任、电教中心副主任。2000年任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
学院地址
学院办公室和招生部在复旦大学文科大学11楼办公,其余部门在国权路基地(即国权路325号)办公。
❹ 沈逸是坏人吗
不是的。
沈逸(1976年-),上海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员,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沈逸从事信息技术与国际安全、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代表着作有《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迈向新时期的中美关系》等,曾获得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
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国际安全、信息技术、传媒与外交、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大国关系、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网络外交等。
❺ 之前快手号登不回来怎么注销
拼多多“不能注销”,快手需证明“手机是你的”,微博注销需要满足7个条件...记者测试35款APP发现,其中21款没有注销选项。
全文5122字,阅读约需10分钟
▲图/视觉中国
“马上要毕业了打算换手机号,却发现很多APP都绑定了手机号,想换换不了。”应届毕业生小蔡告诉记者。
近日,新京报记者对微信、微博、支付宝等35款APP进行了能否注销账户的测试,发现摩拜、饿了么等21款APP应用内没有注销选项;快手、花椒直播等APP的注销需用户提供手持身份证照片等多种证明;拼多多、QQ的用户账号无法主动注销,饿了么客服虽承诺“5日内进行注销操作”,但5日后只是解绑了手机号,本应注销的账户依然存在。
“根据《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APP方有提供账号注销服务的义务,目前来看,只要提供了注销渠道,APP方就不存在违规,但也有平台对注销设置过多要求,这实质上阻碍了用户注销账号。”6月5日,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对此表示。
网络安全专家刘海(化名)认为,APP难注销背后,有着企业的“小算盘”。一方面,用户数量是代表APP竞争力的硬性指标之一,对投资有着重要的参考依据,只要不注销,APP的用户规模就不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用户数据非常珍贵,掌握足够数量的用户数据对企业未来制定发展战略,吸引新用户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APP方有维持用户数量的利益诉求。
━━━━━
ofo注销项深藏,微博注销7项要求难达到
“当你删除某些APP后,他们还会不定时向你发送短信,希望‘唤醒’你。”有用户表示,“比如我一个月接了十几条ofo的优惠短信,不胜其烦,但之前查了好几次不知道从哪里注销,最后给客服打电话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客服表示之前的号码注销后,3个月内不能再注册ofo。”
新京报记者近日在测试35款APP时发现,几乎所有APP都将注册放在了最显着的位置之一,而注销选项方面,用户可以在ofo、抖音、网络等14款APP中找到账号“注销”选项,只是这些选项往往会被APP藏在“隐秘”的位置。
如ofo,注销要通过“我-个人信息-设置-账户安全-申请注销账号-阅读注销须知-联系客服热线-客服登记-等待其他部门回电”来实现。抖音在首次登录时,只要点击右下角的“我”就能进入账号注册界面,注销要通过“我-右上角-设置-反馈与帮助-注销账号”实现。
记者实测发现,即便用户“捉迷藏”成功找到了注销选项,真正想要注销一个账户也需要通过层层限制。
6月3日,新京报记者在测试注销微博账号时发现,只有符合“在常用手机上提交注销申请”、“账号处于安全状态”、“微博支付财产已结清”、“与其他APP,网站账号已解绑”、“站外授权关系已清空”等7个条件才可以注销账号。当记者点击注销时被告知,由于“存在于其他APP、网站的授权或绑定关系”以及“未在常用手机操作”的原因,注销无法完成。而当记者更换另一个账号进行测试时,则因“近期进行过敏感操作”及“未在常用手机操作”的原因被告知注销无法完成。
“要同时符合这7项条件也太难了吧,光是站外授权就很难清空。”有网友吐槽称,“有时我自己都忘记使用微博授权过哪些APP,而且我明明就是使用了常用手机申请注销,不知道为何微博会认为我‘未在常用手机操作’。”
━━━━━
快手花椒摩拜注销要身份证
还有不少APP直接“隐藏”了注销选项。在新京报记者测试的35款APP中,摩拜等21款APP没有设置注销选项,只能通过客服进行注销问题的咨询。
记者拨打客服电话时,一些APP在简单核实身份后,很快就给予了注销,如爱奇艺在核实登录时间,美团在提供购买信息后客服均可直接为用户进行注销操作,当当客服可以立即注销,脉脉客服表示需要等待三个工作日后注销。
6月4日,新京报记者拨打快手电话向客服咨询注销方式时,客服称,需要“说明注销原因、提供快手ID号、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手持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去手机营业厅开具手机号归属证明”并将上述信息发送到快手的邮箱,快手在进行核实后会“尽快回复邮件”。当被问及为何还要去移动营业厅开具“手机号归属证明”时,快手客服回答说这是为了证明“你的手机是你的”,并强调如果注销,这个手机号将无法再次注册快手。
6月5日,新京报记者在花椒直播客服咨询一栏的常见问题中发现了“账户注销”选项,但在点击该选项后其并未立刻回复如何注销,而是表示“不要离开小椒嘛”,当转接人工客服时,其表示可以对账号进行“封禁”处理,“封禁”与注销效果一样。当记者坚持询问是否能注销时,其最终表示需要发送“个人主页截图”、“身份证照片和手持身份证照片”以及“注册两个月内的账号注册初期充值凭证”到指定邮箱。
▲花椒回复的注销要求需提供证件信息。
记者实测发现,除快手和花椒外,摩拜注销也需要提供身份证明信息,赶集网和58同城注销必须要去网页版,并且经过申诉才可能实现。
“注册的时候都没要身份证,为什么注销的时候要提供身份证?”用户小陈表示不解。
“实际上,对于注销账户需要履行哪些手续,法律上并没有细致的规定。目前来看,只要提供了渠道,就不存在违规。”6月5日,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告诉记者,“不过,从实务操作中来看,既要避免第三人擅自删除他人账户,又要避免平台以此为由,设置过多的要求,实质上阻碍用户注销账户。例如需要用户去营业厅开具证明的这种情况,我认为就属于实质上阻碍了用户注销。”
“相比显眼的‘一键式’的注册,大多数平台的注销选项隐藏很深,条件苛刻,且注销方式较为复杂。部分平台要求将繁琐的身份证明材料提交到指定客服或邮箱,在平台规定的处理时限内静待处理结果,且这一方式也无法保障能够成功注销,这种单方面、非透明的处理方式和注销流程客观上增加了注销成本。”6月13日,网络安全专家刘海表示。
在方超强看来,要判断注销程序的操作者是否是账户实际用户,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没必要用这种盖章证明的“土办法”。“很多人都有过忘记密码,进行账号密码找回的经历,或者QQ、淘宝账号被盗找回的经历,回答一下找回问题,选择一下联系好友,近期购买商品等等,就可以判定是否是实际使用者。”
━━━━━
QQ账号不能主动注销,拼多多只能退出登录
相比上述可以找到注销途径的APP,记者测试发现,目前QQ、拼多多两款APP无法主动注销。
6月2日,新京报记者登录QQ应用时发现,QQ官方指出的注销方法是“QQ号码回收”并且QQ号根据不同的使用频率,划分为注册后3天未登录、注册后24小时内登录但45天未登录和3个月未登录三种情况将有可能被回收,以及存在安全风险和违规操作的会对QQ账号进行冻结。在官方指南中还指出,账号一经回收,关于账号里面所有的资料都会进行清空,包括但不限于Q点Q币等虚拟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其强调“账号‘可能被回收’,并特别标注‘目前QQ号注销功能还在优化中’。”
5月22日,网站“投诉直通车”中出现了网友对拼多多无法注销的投诉信。
6月13日,新京报记者使用拼多多APP时发现,该平台无注销账户入口,咨询官方客服,其自动回复称:拼多多平台暂不支持取消绑定,点击退出登录即可。在线人工客服则回应:退出可以,手机号注册之后不能注销,理由是拼多多没有“单独账号”。拼多多客服电话回应称:拼多多不需要注销,日后会完善这一功能。
▲拼多多官方客服称注册后就不能注销。
对于拼多多“没有单独账号”的说法,新京报记者发现,该APP有手机号注册和微信登录两种方式,而手机号注册时还默认同意了“拼多多隐私政策”,该政策内容显示,拼多多“可能会附加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
“既然可以通过手机号注册,而且也会收集用户信息,就很难认为拼多多‘没有单独账号’。”刘海称。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APP虽然可以通过客服提交注销请求,但是否能够成功注销并不一定。
6月5日,记者拨打饿了么客服要求注销账号,客服回复称“会将问题反馈给技术部处理,并在5个工作日内操作,但只操作不回访,需要用户5个工作日后查看。”6月13日,记者再次登录饿了么账户发现,用户名和送餐地址信息还在,手机号已解绑。赶集网和58同城的账户注销则需要在网页版递交申诉或留言,但递交完成后至今,账户也依然存在。
“目前APP注销用户账号是有比较明确的依据的。”6月5日,方超强表示,根据《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4号)中的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账号的服务。”
━━━━━
探探、人人账号可“复活”
实际上,对于APP账号是否可以注销这一问题,工信部早有回复。
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曾有网友留言称“现在商家为了推广自己的手机APP,各种大力宣传,很多用户注册后发现不是自己所需,几乎用不到或者是不想用,想把自己的账户注销,清除某些注册信息,却发现不能注销。账户永久保存在不需要的APP里,十分担心以后个人用户资料遭泄露。”
1月4日,工信部回复中称,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在用户终止使用服务后,为用户提供注销账号的服务。用户也可以依法要求网络平台、手机APP注销不再使用的账号,以防范个人用户资料被泄露的风险。
有的APP在用户账号注销后为用户的信息做了“冻结”处理,而不是真正删除用户信息,这意味着用户信息仍然留存在APP后台。
6月3日,记者注销了探探账号后发现,再次输入账号名称后依然可以使用此前的密码进行再次登录,此时页面会显示“该账号已失效。是否重新激活该账号”,而激活后的账号内信息(如头像、昵称等)与注销前是一致的。
6月5日,有用户向记者反映人人网也存在无法注销账号的情况。记者实测发现,其可以通过“账号停用”的方式进行注销,但当注销完成后,人人网显示“可以在任何时候复活这个账号,复活后信息全部存在”。
━━━━━
无注销选项的APP
携程(客服核对账户相关信息后可注销)
苏宁易购(需要登录网页版)
京东(咨询客服后可以)
一号店(咨询客服后注销)
摩拜(咨询客服后可以,需提交身份证等)
UC浏览器(登录UC官网自助申诉平台选择原因,且需要系统审核)
悦跑圈(需要联系人工客服进行注销)
脉脉(需联系人工客服,注销等待三个工作日)
趣店(需要还清所有账单并发送手机身份证和姓名到人工客服)
当当(咨询客服可以立即操作完毕)
美团(咨询客服并提供信息可以)
爱奇艺(核实登录时间后即可注销)
赶集网(需在官网申请注销,但需要等待回复)
58同城(APP内没有注销选项,拨打客服电话显示坐席全忙)
人人网(有停用账号选项,但可在任何时候复活账号)
饿了么
(客服表示会反馈到技术部处理,5个工作日内操作,用户5日后自己查看)
知乎(小管家官方账号表示可以申请注销)
快手(需要提供身份证等信息)
花椒直播
(人工客服说需要提供多种身份证明,如身份证和手持身份证照片)
拼多多(暂未上线该功能)
QQ(账号采取自动回收)
(罗亦丹、王健楠通过咨询客服等方式整理,以实际为准)
━━━━━
延展
“APP方有维持用户数量的利益诉求”
网络安全专家刘海(化名)认为,一方面,用户数量是代表APP竞争力的硬性指标之一,对投资有着重要的参考依据,只要不注销,APP的用户规模就不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用户数据非常珍贵,掌握足够数量的用户数据对企业未来制定发展战略,吸引新用户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APP方有维持用户数量的利益诉求。
APP“增粉”压力与用户信息价值
盖小慧在一家新媒体APP从事运营工作,并经历了活动部、运营部、直播部三个部门,她表示,这三个部门“本质上任务都是拉用户注册”。“我们KPI考核的就是APP的新增下载量与用户注册量,不管是线下活动推广还是线上优惠推广,都是为了拉客户。”
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APP用设置繁琐的注销程序,消除用户注销的欲望,让很多人不得不放弃注销。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凌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根本上看,网络平台是不愿意提供注销服务的,因为这会让平台失去用户,损失已积累的数据信息,无论是现阶段运营还是未来发展,平台都很需要这些信息。
6月5日,从事APP技术服务的孙铭(化名)表示,用户数据和信息对企业很有用,在用户注册的那一刻,其居住地、电话以及其他填写的注册信息都会被企业留存待日后使用,决策层也可以根据用户数据的分布来生成用户画像,从而决定接下来企业的发展战略。“实际上现在很少有APP真正注销用户的信息,不只是企业不想失去这条信息的价值,还有就是从技术和运营层面上‘真正’注销这些信息的成本非常大,且手续繁复。”
“去年由于手头不宽裕,我注册了一些网贷APP,后来渐渐还清欠款后我怕征信受到影响,就注销了一些APP,但是时至今日我依然可以收到网贷短信。”6月5日,有用户向记者反映。
“实际上,已注销用户的信息仍然有价值,可以成为营销的对象、潜在的客户,对分析用户使用习惯,产品推广也有借鉴意义,一般而言小型的APP厂商都不会主动抛弃掉这些价值。”孙铭表示。
孙铭举例称,一些企业有定期向会员进行产品推广或策划活动的安排,这时运营或策划部门会拿到一份用户信息的表单,并按照上述信息进行电话或短信邀约。如果用户未来选择了注销自己的信息,对于一些小公司来说,可能技术部会删除用户数据,但已经给出的信息表单是无法删除的。“你可以认为在用户注册的那一刻,他的信息就已经被使用了,难以不留痕迹完全注销。”
不能注销增加信息泄露风险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邱宝昌指出,账号不能注销等同于用户在互联网上的“痕迹”无法被消除,由此也就增加了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侵害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账号注册容易注销难还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目前许多APP账户是用手机注册,如果不能注销,那么手机号如果被原主人废弃,再被移动运营商“二次更新”,该手机号的新主人就有可能通过手机验证码登录原主人的账号,可能产生信息泄露。
在天津上学的何同学说,2016年9月入学时办理了一张校园手机卡,当用该号码注册滴滴出行时发现已被注册,且还有未支付行程,导致其无法正常使用该应用。
西安邮电大学副教授任方对记者表示,用户登录本来是一个双向认证,APP把用户这边的单项认证撤销就可以达到注销的效果。这样可以保证用户没办法再使用APP,在用户看来就是注销成功了,但这并不能保证APP撤销用户的信息,到底注销之后,APP有没有删除用户的个人信息,只有APP方才知道。
5月29日,小米首席安全官陈洋在2018码号服务推进组年会表示,不少用户都会选择用手机号码注册,用户在更换手机号码时,容易忽视把该号码跟各个平台解除绑定。使用二次号码的新用户,虽然无法完成新用户的注册,但是可以通过短信找回部分账号的密码,从而登录前任用户的账号。
这对于原用户来说,则面临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
新京报记者 罗亦丹 实习生 王健楠
值班编辑 胡尔康 吾彦祖
个税起征点拟调至每月5000元,月薪万元能省多少钱?
重磅新政!外地车“进京证”每年限办12次
全国8套卷高考作文题汇总出炉,你觉得哪家最难?
本文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❻ 张世永的介绍
张世永教授,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数据通信,电子商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网络测试,宽带网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安全等。主编及编写出版着作8部。他先后共获得国家及部、市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5项为第一完成人)。
❼ 当今面临哪些网络攻击威胁,分析入侵可能方式,特征,留下哪些痕迹
去年9月17日下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重点活动之一的网络安全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办。复旦大学副教授沈逸指出,数据显示,从IP溯源,美国遭遇的网络攻击往往源自于美国,中国遭遇的攻击来源主要来自于美国,印度遭遇的网络攻击经常来源于加拿大,全球网络安全面临新威胁。
全球网络安全面临哪些新型威胁?
首要威胁是国家级网络武器及其技术与能力的扩散与预防。
2017年5月,全球网络爆发WannaCry病毒,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万台电脑遭到了勒索病毒攻击、感染。该病毒是一种“蠕虫式”的勒索病毒软件,大小3.3MB,由不法分子抓住漏洞利用工具“EternalBlue”(永恒之蓝)进行传播。第二个新威胁是先进的跨国有组织犯罪。
2016年,由于孟加拉国央行——孟加拉银行没有部署防火墙,黑客攻破了该银行的系统,并试图将9.51亿美元资金从纽约联储银行的帐户中转走,虽然大部分的支付申请被拦截,但仍有8100万美元被转走。第三大新威胁是供应链污染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有效防御不足。
全球化环境下,任何一项关键基础设施,从生产、引进、制造到部署都具备全球化成分。“在此过程中,除非我们具备一条可信供应链,否则我们将无法保障各个国家关键安全利益得到有效保障。”此外,信息操控能力扩散与新型政治战以及战略数据资源的识别与竞争性管控,都是全球网络空间面临的新威胁。
❽ 沈逸为什么是大佬
因为沈逸是复旦大学教授。
沈逸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美国问题专家。
沈逸教授2016年获邀成为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高级别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助理;2018年获聘出任中国外交部网络外交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8)复旦大学网络安全教授扩展阅读
2018年,沈逸教授研究团队在复旦大学支持下成为教育部与中央网信办评选的全国十家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之一。
201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20余项,涉及项目金额总计近400万,2017年作为首席专家成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研究》,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