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武汉大学作为首批获得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高校之一,积极响应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部署,成立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合作打造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创建极具特色的“网络安全学院+创新产业谷”模式。
学院现拥有2个国家级平台:网络安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平台: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网安智库),还积极参建国家级平台8个、省部级平台14个、校企合作平台10个。
学院成立两年来,主持开展的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课题2项,国家 973 计划课题 1 项、 863 计划课题 2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青年项目 30 余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学院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学院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
院系特色:武汉大学与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国内唯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共建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打造极具特色的网络安全学院 + 网络安全产业谷的办学模式。位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占地 40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建有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新院区,新校区按照“21 世纪国际一流大学建筑的标杆”目标设计建造。新院区将为我院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研创新等提供更加优越的科教条件。
⑵ 概括《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论文的要点
导语
本课堂用通俗易懂的系列内容为大家呈现区块链与密码学领域相关知识。这里有知识也有故事,从感兴趣到有乐趣,点宽课堂等你来学。
这个系列中的课程内容首先从比特币着手进行入门介绍,再延伸至区块链的相关技术原理与发展趋势,然后深入浅出地依次介绍在区块链中应用的各类密码学技术。欢迎大家订阅本公众号,持续进行学习。
【本课堂内容全部选编自PlatON首席密码学家、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德彪教授的《区块链与密码学》授课讲义、教材及互联网,版权归属其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1.0
引言
我们先从一组小漫画聊起,先看看帅气的我(咳咳)和小明发生的故事。
-2-
-3-
看完漫画,大家对用区块链记账有了大概了解嘛?其实在区块链运转机制中,当然不能用石头剪刀布啦!而是让全网节点比赛,看谁先算出一个前X位都是0的随机数,谁就获得记账权,我太难了…
举个例子:整个比特币网络要约10分钟才能找出一个前10位都是0的随机数,所以确保同时只有一个节点记账。
而如何确保多方互相都信任呢,第一大家一起“抄作业”,并放在自己的书包里(账本),第二确保“作业”在字迹上盖个印章,确保不被篡改。
说是照抄一遍,其实交易内容是可以被加密的,虽然密文全网同步备份,没有对应的私钥还是看不到——确保了数据私密性和安全性。(没有钥匙休想打开我的作业本!)
而在“作业”上盖章,这个“印章”则是比喻区块正文的对应Hash(Merkel根),Hash相关的知识点在后面的课堂中会讲到,只要正文被篡改了哪怕一丁点儿,Hash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大家”也就知道正文被篡改了。
就像是篡改作业的笔记,不管是橡皮擦掉、胶条粘掉、还是用涂改液涂掉,都是留下痕迹哦,而这种篡改内容就会被整个区块链系统无情地抛弃。
大家对区块链是不是有一丢丢了解了呢,下面我们言归正传,来看看区块链的“爸爸”比特币的诞生记!
1.1
比特币“破蛋”
2008年11月,一位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密码学论坛 metzdowd.com 发表的一篇名为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中首先提出了比特币。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系统并挖掘出第一个区块,被称为“创世区块”,最初的50个比特币宣告问世。
(比特币创世区块)
有趣的一点是,中本聪在创世区块中带上了一句话以证明这个区块挖出于2009年1月3日。是什么方式呢?看图~
(2009年1月3日《泰晤士报》头版)
中本聪将2009年1月3日《泰晤士报》中头版的新闻标题——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财政大臣正处于第二次救助银行之际》)记在了创世区块中,而当时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席卷欧洲,无人幸免。
当传统银行在金融海啸中挣扎之际,代表新一代支付方式的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貌似巧合的事情现在看来却意味深长,仿佛是命运的交接棒。
比特币趣闻之有史以来最贵的比萨
2010年5月2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程序设计员拉斯洛·豪涅茨(Laszlo Hanyecz)用10000个比特币,换了棒约翰(Papa Johns)比萨店的一个价值25美元的奶酪比萨。当时用于换取比萨的比特币目前价值高达605,000,000元人民币!
有趣的是,目前棒约翰(PZZA.US)在美股市值约为186亿人民币,10000枚比特币大约占棒约翰总股本的3.2%,妥妥股东前十,一辈子比萨吃不完啦!
备注:比特币价格取自2020年5月11日17:34
截止2022年,比特币运行了13个年头。
比特币无中央管理服务器,无任何负责的主体,无外部信用背书,系统软件全部开源,系统本身分布全球各个角落,就像是一个“三无产品”。
然而神奇的是,这样一个“三无”系统,十余年来一直都在稳定运行,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在比特币运行期间,有大量黑客无数尝试攻克比特币系统,均无功而返。这一点也展示了比特币系统背后技术的完备性和可靠性。
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一路走高,比特币风暴席卷全球。从比特币背后引申出的区块链技术,也逐渐成为人们探索的对象。希望将这样一个稳定可靠的系统应用到各类企业应用之中。
除了其背后的技术具备的扩展价值,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资产,也逐渐与现实世界中的法币建立起了“兑换”关系,于是也有了狭义的“价格”,如果从法币角度来看,其更像是一种“商品”。
比特币趣闻之我不叫加密货币
对于以比特币为大哥的众虚拟资产,一直有一个统一的称谓: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但加密一词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有加密就必然有解密,难道还有解密货币?所以加密货币的称谓其实是一个误区。
Cryptography是“密码学”,包含加密技术和解密技术。消息即为明文,而被加密之后的消息,我们称之为密文。用某种特定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伪装”处理,以隐藏其内容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加密(encryption)。当我们将密文转变为明文,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解密(decryption),所以Cryptocurrency应该译为“密码货币”。以后大家再见到“加密货币”记得要纠正哦~
【区块链与密码学】课堂第1-1讲今天就讲到这里啦,其实比特币最吸引人的是它十几年间创造的价格神话,比特币为何总是“大涨大跌”?又是谁推动比特币价格十几年间万倍增长?比特币系统完备性和可靠性背后又是靠什么技术支撑?
我们将在之后的第二讲详细拆解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和比特币价格的细枝末节。敬请期待!
关注点宽学园,每周持续更新区块链系列课程,小宽带你进入区块链世界。
FOLLOW US
© DigQuant
点击“阅读原文”,登录官网www.digquant.com,一起解锁更多金融科技姿势:涵盖 Python 、 金融基础 、 量化投资 、 区块链 、 大数据 、 人工智能 。 Dig More, Learn More!
⑶ 网络安全法原论的作者简介
皮勇,男,1974年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1991年考入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学院,1995年毕业并取得电子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律师资格,并考入中山大学电子系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并取得计算机图像传输与处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攻读刑法博士学位,师从赵廷光教授。2001年7月毕业并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2003年7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做刑事诉讼法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何家弘教授,2004年获全国博士后基金资助,2005年6月顺利出站。2005年8月受武汉大学党委委派,作为中组部、教育部第五批援疆干部到新疆工作,任新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2006年8月完成任期回武汉大学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公安局特聘法律顾问、武汉市江汉区法院特聘法律顾问,兼任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犯罪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社区矫正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网络安全法学,已出版专着《计算机犯罪的定罪量刑》(合着)、《电子商务领域犯罪研究》、《网络犯罪比较研究》、《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规则研究》4部,参与撰写专着2部,在《中国法学》、台湾《月旦法学》、《法学评论》、《法学家》、《法商研究》等法学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⑷ 国内,计算机网络专业名人有谁 详细情况
谢希仁老师
谢希仁,1931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先后在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张家口),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兵工程学院(重庆)和通信工程学院(南京)任教。现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总参通信部科技创新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和中国通信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电子学报》编委,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曾被评为全国和全军优秀教师,获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多次以 谢教授在北京市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室讲学
及全军通信系统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员奖和总参谋部人梯奖。研究领域是网管系统和卫星通信网控系统,领导和参加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商用和军用的VSAT卫星通信网控中心。近年来负责主持翻译出版了多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世界名着,如Comer的《TCP/IP》(三卷),Stevens的《TCP/IP》(三卷),Forouzan的《TCP/IP》,Stallings的《数据与计算机通信》、《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及《高速网络》等。 主编的《计算机网络》是中国国内影响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入门教材之一,被很多大学采用,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
编辑本段经历
1931年2月27日 出生于北京市。 1947-1952年 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 1952-1958年 任解放军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助教。 1958-1963年 任解放军西安军事工程学院助教、讲师。 谢希仁
1963-1977年 任解放军重庆通信兵工程学院讲师。 1977-1999年 任解放军南京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 任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⑸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导师
http://cs.hust.e.cn/webroot/teachers/teachers_d.php
硕士导师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方向
阳富民 男
教授
数据库、多媒体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其实现技术
胡和平 男
教授
软件工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文远保 男
教授
网络技术及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VLSI及数字系统CAD和设计自动化技术
徐政权 男
教授
软件工程、软件演化与复用、并行计算
欧阳星明 女
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控制与接口
韩宗芬 女
教授
并行与分布式处理;集群与网格计算;系统安全
李胜利 男
教授
并行分布式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集群计算
周功业 男
教授
计算机外存储系统
鲁宏伟 男
教授
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多媒体数据处理与通信
廖兆存 男
教授
文字信息处理、ScienceML语言、智能文档
曹计昌 男
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
李平安 男
教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
章勤 女
教授
集群与网格计算
朱虹 女
教授
现代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
周可 男
教授
网络存储,网络数据安全与服务,并行I/O
王芳 女
教授
计算机存储技术与网络存储系统
吴松 男
教授
集群与网格计算
付小青 女
副教授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
龙玉国 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技术与信息系统
吴永英 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理论与实现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网络安全技术
吴恒山 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
张文彬 女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技术
殷贤亮 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曹忠升 男
副教授
多媒体软硬件集成、多媒体通信、多媒体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
马光志 男
副教授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与环境、数据库知识发现等
杨薇薇 女
副教授
图形、图像与并行处理
秦友淑 女
副教授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和集成系统
孙传林 男
副教授
Internet环境下基于WEB技术的数据库及网络应用和开发
甘早斌 男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
李汉菊 女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工程
林安 男
副教授
计算机新型存储系结构;多媒体信息存储
胡迎松 男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
金人超 男
副教授
计算智能与生物计算、高性能软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医学图像信息处理
肖国强 男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
徐兰芳 女
副教授
数据库、信息系统、编译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现
徐海银 男
副教授
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动画和游戏、CAD/CAM、数字权理论与技术
于俊清 男
副教授
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和机械动力学等
许向阳 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
冯剑琳 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
陈进才 男
副教授
移动agent、主动存储网、网络存储代理、视频服务网络、数字媒体技术。
孙伟平 女
副教授
计算机外存储系统、网络存储与存储网络等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的研究
李玉华 女
副教授
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祝建华 男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
王齐庄 男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
周时阳 男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
路松峰 男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
黄文兰 男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
丁忠俊 男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
李瑞轩 男
副教授
分布式异构系统集成、分布式系统安全、语义网与本体论、Web数据管理、对等计算、边缘计算等
周英飚 男
副教授
数据库、数据挖掘与信息系统
陆枫 女
副教授
生物信息技术、web数据资源平台
许贵平 男
副教授
现代数据库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嵌入式系统、实时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
徐丽萍 女
副教授
数据库、数据挖掘与信息系统
莫正坤 男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
陈涛 男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存储技术及系统
张爱华 男
副教授
多媒体技术
孙百勇 男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存储技术及系统
郭红星 男
副教授
多媒体技术
赵开文 男
副教授
嵌入式系统及VLSI设 计技术
高建生 男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
袁平鹏 男
副教授
集群与网格计算
肖道举 男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
秦磊华 男
副教授
网络存储系统,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
卢萍 女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存储技术及系统
王海卫 男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存储技术及系统
刘景宁 女
副教授
计算机存储技术与网络存储系统
胡迪青 男
副教授
计算机存储技术与网络存储系统
黄浩 男
副教授
计算机存储技术与网络存储系统
王多强 男
副教授
并行分布式处理
马丽 女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
蒋祖武 男
副教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应用
许如初 女
副教授
计算智能与生物计算、高性能软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石柯 男
副教授
自组织网络、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并行分布式计算
晏明春 男
副教授
张茂元 男
副教授
Web信息搜索与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与知识获取
陈加忠 男
副教授
嵌入式流媒体技术与网络、多媒体技术、图像和视频处理
凌贺飞 男
副教授
数字水印、拷贝检测、多媒体安全、信息隐藏、图像处理等
廖小飞 男
副教授
对等计算、流媒体服务、集群计算、虚拟化相关理论研究
博士导师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方向
裴先登 男
教授
高速大规模信息存储与测试技术
黄文奇 男
教授
可计算性与计算复杂性理论及应用
余胜生 男
教授
多媒体系统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
王能超 男
教授
并行算法与数学软件
冯玉才 男
教授
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现
卢正鼎 男
教授
软件工程(集成环境)
刘云生 男
教授
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李庆华 男
教授
并行算法和并行程序设计方法
周敬利 女
教授
高性能存储技术及系统、多媒体数据处理与通讯
洪帆 女
教授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的研究
李之棠 男
教授
计算机网络、光计算与光互连、多媒体集成及信息系统工程
王元珍 女
教授
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实现技术
卢炎生 男
教授
数据库系统、软件测试与信息系统
金海 男
教授
计算机系统结构、并行处理与并行I/O、计算机外存储系统
谢长生 男
教授
计算机新型存储系结构;多媒体信息存储;现代光盘存储技术;计算机设备评测技术与仪器
庞丽萍 女
教授
并行分布式系统
冯丹 女
教授
计算机外存储系统、磁盘阵列、海量信息存储、IP电话网关等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
崔国华 男
教授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
余少华 男
教 授
光城域网理论和技术(光通信与计算机的融合)
周艳红 男
教 授
生物信息技术
李磊 男
教授
综合网发展战略研究
高光荣 男
教授
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并行系统生物信息优化予并行编译器等
李国徽 男
教授
研究主动、实时、移动数据库系统理论及集成技术
王天江 男
教授
人工智能、智能仿真、数据挖掘、电子政务
宋恩民 男
教授
医学图像处理
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职称安全学院院长刘剑教授安全学院党委书记邱占勇教授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副院长(兼)沈浩副教授安全学院科研工作副院长周西华教授安全学院教学工作副院长耿晓伟副教授安全学院学科与研究生工作副院长贾进章教授职业安全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葛少成教授(更多内容参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领导 )
⑺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博士研究生2022年录取名单
录取名单在:http://kaobo.xdf.cn/201912/11014865.html网站有公示。
武汉大学作为首批获得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高校之一,积极响应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部署,成立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合作打造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创建极具特色的“网络安全学院+创新产业谷模式。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⑻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开设有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两个本科专业,具备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科教平台架构完整、师资队伍机构齐整、经验丰富,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了国内领先条件,现拥有2个国家级平台:网络安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平台: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网安智库),还积极参建国家级平台8个、省部级平台14个、校企合作平台10个;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 22人,博士生导师22人;为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与合作科研,我院还建设有一支由校外知名学者与行业专家、企业导师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
⑼ 刘国柱的青岛科大教授刘国柱简介
自1986年7月本科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对计算数学与计算机应用进行了悉心学习。于1992年9月考取了青岛海洋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对计算机的编程实现、网络安全、计算数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顺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自硕士毕业以后,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计算数学、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的程序设计。现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方向为:网络安全。
主要承担了一些横向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开发,主要涉及:财务管理系统、生产性企业和非生产性企业的进销存管理系统、律师事务所远程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⑽ 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有多少
网络空间安全是新开设的一级学科,截至目前已有29所高校建立该学科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名单如下:
1,清华大学
2,北京交通大学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北京理工大学
5,北京邮电大学
6,哈尔滨工业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8,南京大学
9,东南大学
1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南京理工大学
12,浙江大学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山东大学
15,武汉大学
16,华中科技大学
17,中山大学
18,华南理工大学
19,四川大学
20,电子科技大学
21,西安交通大学
22,西北工业大学
2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4,中国科学院大学
25,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6,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7,解放军理工大学
28,解放军电子工程大学
29,空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