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1级
这是计算机安全的最低一级。整个计算机系统是不可信任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很容易被侵袭。D1级计算机系统标准规定对用户没有验证,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计算机系统而不会有任何障碍。系统不要求用户进行登记或口令保护。任何人都可以坐在计算机前并开始使用它。
2、C1级
C1级系统要求硬件有一定的安全机制,用户在使用前必须登录到系统。C1级系统还要求具有完全访问控制的能力,经应当允许系统管理员为一些程序或数据设立访问许可权限。C1级防护不足之处在于用户直接访问操作系统的根。C1级不能控制进入系统的用户访问级别,所以用户可以将系统的数据任意移走。
3、C2级
C2级在C1级的某些不足之处加强了几个特性,C2级引进了受控访问环境的增强特性。这一特性不仅以用户权限为基础,还进一步限制了用户执行某些系统指令。授权分级使系统管理员能够分用户分组,授予他们访问某些程序的权限或访问分级目录。另一方面,用户权限以个人为单位授权用户对某一程序所在目录的访问。如果其他程序和数据也在同一目录下,那么用户也将自动得到访问这些信息的权限。C2级系统还采用了系统审计。
4、B1级
B1级系统支持多级安全,多级是指这一安全保护安装在不同级别的系统中,它对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级的保护。比如安全级别可以分为解密、保密和绝密级别。
5、B2级
这一级别称为结构化的保护。B2级安全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对象加标签,而且给设备分配安全级别。如用户可以访问一台工作站,但可能不允许访问装有人员工资资料的磁盘子系统。
6、B3级
B3级要求用户工作站或终端通过可信任途径连接网络系统,这一级必须采用硬件来保护安全系统的存储区。
7、A级
这是橙皮书中最高的安全级别,这一级有时也被称为验证设计。与前面提到的各级级别一样,这一级包括它下面各级的所有特性。A级还附加一个安全系统受监视的设计要求,合格的安全个体必须分析并通过这一设计。另外,必须采用严格的形式化方法来验证该系统的安全性。而且在A级,所有构成系统的部件的来源必须安全保证,这些安全措施还必须担保在销售过程中这些部件不受损害。
② IT圈说的白帽子,红帽子,黑帽子都是指什么
白帽子:亦称白帽黑客、白帽子黑客,是指那些专门研究或者从事网络、计算机技术防御的人,他们通常受雇于各大公司,是维护世界网络、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力量。很多白帽还受雇于公司,对产品进行模拟黑客攻击,以检测产品的可靠性。
黑帽子:亦称黑帽黑客、黑帽子黑客,他们专门研究病毒木马、研究操作系统,寻找漏洞,并且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攻击网络或者计算机。
红帽子:也叫红帽黑客、红帽子黑客,最为人所接受的说法叫红客。严格的来说,红帽黑客仍然是属于白帽和灰帽范畴的,但是又与这两者有一些显着的差别:红帽黑客以正义、道德、进步、强大为宗旨,以热爱祖国、坚持正义、开拓进取为精神支柱,这与网络和计算机世界里的无国界情况不同,所以,并不能简单讲红客就归于两者中的任何一类。
红客通常会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去维护国内网络的安全,并对外来的进攻进行还击,通常,在一个国家受的网络或者计算机受到国外其他黑客的攻击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敢于针对这些攻击行为做出激烈回应的,往往是这些红客们。
(2)网络安全的一些称号扩展阅读
黑客起源
“黑客”一词是英文Hacker的音译。这个词早在莎士比亚时代就已存在了,但是人们第一次真正理解它时,却是在计算机问世之后。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解释,“hack”一词最早的意思是劈砍,而这个词意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计算机遭到别人的非法入侵。因此《牛津英语词典》中“Hacker”一词涉及到计算机的义项是:“利用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设法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计算机文件或网络的人。”
最早的计算机于194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而最早的黑客出现于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也有。最初的黑客一般都是一些高级的技术人员,他们热衷于挑战、崇尚自由并主张信息的共享。
③ 网络安全的级别包括什么
分为以下七个级别:
1、D1 级
这是计算机安全的最低一级。整个计算机系统是不可信任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很容易被侵袭。D1级计算机系统标准规定对用户没有验证,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计算机系统而不会有任何障碍。
2、C1 级
C1级系统要求硬件有一定的安全机制(如硬件带锁装置和需要钥匙才能使用计算机等),用户在使用前必须登录到系统。C1级还要求具有完全访问控制的能力,经应当允许系统管理员为一些程序或数据设立访问许可权限。
3、C2 级
C2级在C1级的某些不足之处加强了几个特性,C2级引进了受控访问环境(用户权限级别)的增强特性。这一特性不仅以用户权限为基础,还进一步限制了用户执行某些系统指令。授权分级使系统管理员能够分用户分组,授予他们访问某些程序的权限或访问分级目录。
4、B1 级
B1级支持多级安全,多级是指这一安全保护安装在不同级别的系统中(网络、应用程序、工作站等),它对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级的保护。例如安全级别可以分为解密、保密和绝密级别。
5、B2 级
这一级别称为结构化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B2 级安全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对象加标签,而且给设备(如工作站、终端和磁盘驱动器)分配安全级别。如用户可以访问一台工作站,但可能不允许访问装有人员工资资料的磁盘子系统。
6、B3 级
B3级要求用户工作站或终端通过可信任途径连接网络系统,这一级必须采用硬件来保护安全系统的存储区。
7、A 级
这是橙皮书中的最高安全级别,这一级有时也称为验证设计(verified design)。与前面提到各级级别一样,这一级包括了它下面各级的所有特性。A级还附加一个安全系统受监视的设计要求,合格的安全个体必须分析并通过这一设计。至计算机房都被严密跟踪。
④ 网络安全的词语
acceptable use of computers(可接受的计算机使用)定义了在组织的 计算机 系统上何种行为是可接受的
access attack(访问攻击)入侵 者尝试获得未授权访问信息的行为
accountability(责任制)组织用于为个体活动负责,或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活动赋予责任的过程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spoofing(地址解析协议欺骗)伪造某系统的MAC地址,使得数据包发送至 的策略
administrative practices(行政管理行为)在政策、过程、资源、责任、教育和应急方案范畴内的行为
agents(主体)引发安全威胁的人或组织
anomaly(异常)正常情况之外或意料之外的情形
antimalware system(反恶意软件系统)设计用于检测和移除 恶意软件 的系统
application layer firewall(应用层防火墙)通过应用层代理执行策略规则的 防火墙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高级持续性威胁)(1)有效利用威胁生态系统开展的精心设计的定点 攻击 。 (2)在组织良好、资金充沛以及有具体动机的犯罪分子支持下,由 攻击 者利用大量 感染载体 以及 恶意软件 技术,以期成功破坏某系统的长期 攻击 。 (3)通常情况下 攻击 者是拥有大量资源,以 攻击 某个组织为目的的 黑客 或 黑客 团体。 APT可能会利用0day 漏洞 来破坏系统,企图在某段时间内操纵和利用系统
audit(审计)(1)用于判定策略是否合规的形式化检查,一般由公司或组织内部的审计员或独立的第三方执行。 (2) 操作系统 提供的功能,为管理员提供用于备查的,信息系统中事件和活动的历史记录
availability(可用性)当授权方需要时信息的可用程度。 可用性可以以授权网站能够使用信息的时间百分比来衡量。例如,某商务网站会争取99%以上的可用性
backup(备份)在系统崩溃或遇到灾难时关键信息的副本
backup policy(备份策略)组织内描述备份操作如何进行的策略
Balanced Scorecard(BSC,平衡计分表)使用关键非财务绩效指标来丰富传统财务绩效指标的绩效衡量框架,提供了对组织业绩更平衡的观察。 由哈佛商学院的Robert Kaplan博士和David Norton博士于20世纪90年代开发。
best practices(最佳实践)一些提供适当安全等级的概括性建议。 这些实践的组合在很多组织中证明是最有效的
black swan event(黑天鹅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很可能放在优先任务清单的最后。
bootstrapping(自展)P2P客户端加入P2P网络的过程
bot(机器人程序)robot的简称,用于表示无须用户介入即可执行任务的自动程序
bot agent(僵尸代理)中直接与命令和控制信道通信的组件
botnet(僵尸网络)僵尸网络 是大量受感染 计算机 组成的网络,它可以由 攻击 者 远程 控制,以执行恶意指令,例如传输盗取的信息、发送垃圾邮件或发起分布式拒绝服务( DDoS ) 攻击 。 从本质上而言, 僵尸网络 是一组由 黑客 、诈骗犯或网络罪犯控制和管理的受感染机器
⑤ 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级分为( )。
TCSEC中根据计算机系统所采用的安全策略、系统所具备的安全功能将系统分为A、 B(B1、B2、B3)、C(C1、C2)、D等4类7个安全级别。
⑥ 网络安全分为几个级别
网络安全级别按安全级别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级别。这些安全级别不是线性的,而是成倍增加的。
1、D1 级
这是计算机安全的最低级别。整个计算机系统不可信,硬件和操作系统容易受到攻击。D1级计算机系统标准规定对用户没有认证,即任何人都可以无障碍地使用计算机系统。系统不需要用户注册(需要用户名)或密码保护(需要用户提供唯一的访问字符串)。任何人都可以坐在电脑前开始使用它。
2、C1 级
C1级系统要求硬件具有一定的安全机制(如硬件锁定装置和使用计算机的密钥),用户在使用前必须登录系统。C1级系统还需要完全的访问控制能力,这应该允许系统管理员为某些程序或数据建立访问权限。C1级保护的缺点是用户直接访问操作系统的根目录。C1级不能控制用户进入系统的访问级别,用户可以任意移动系统数据。
3、C2 级
C1级C2级的一些缺点强化了几个特点。C2级引入了受控访问环境(用户权限级)的增强功能。此功能不仅基于用户权限,而且还进一步限制用户执行某些系统指令。授权层次结构允许系统管理员对用户进行分组,并授予他们访问某些程序或层次目录的权限。
另一方面,用户权限授权用户访问程序驻留在单个单元中的目录。如果其他程序和数据在同一目录中,则会自动授予用户访问这些信息的权限。指挥控制级系统也采用系统审计。审计功能跟踪所有“安全事件”,如登录(成功和失败),以及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如更改用户访问权限和密码。
4、B1 级
B1级系统支持多级安全,多级是指这一安全保护安装在不同级别的系统中(网络、应用程序、工作站等),它对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级的保护。例如安全级别可以分为解密、保密和绝密级别。
5、B2 级
这一级别称为结构化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B2 级安全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对象加标签,而且给设备(如工作站、终端和磁盘驱动器)分配安全级别。如用户可以访问一台工作站,但可能不允许访问装有人员工资资料的磁盘子系统。
6、B3 级
B3级要求用户工作站或终端通过可信任途径连接网络系统,这一级必须采用硬件来保护安全系统的存储区。
7、A 级
这是橙色书籍中最高级别的安全性,有时被称为验证设计(verified design)。与以前的级别一样,此级别包含其较低级别的所有功能。A级还包括安全系统监控的设计要求,合格的安全人员必须分析并通过设计。此外,必须采用严格的形式化方法来证明系统的安全性。在A级,构成系统的所有组件的来源必须得到保护,这些安全措施还必须确保这些组件在销售过程中不会损坏。例如,在A级设置中,磁带驱动器从生产工厂到计算机室都会被密切跟踪
⑦ 网络安全是什么
参考网络的知识:
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通常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实际上也可以指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计算机通信网络是将若干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互连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的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系统。而计算机网络是指以共享资源为目的,利用通信手段把地域上相对分散的若干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和数据设备连接起来,并在协议的控制下进行数据交换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在于资源共享,通信网络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途径,因此,计算机网络是安全的,相应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也必须是安全的,应该能为网络用户实现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下文中,网络安全既指计算机网络安全,又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 [4]
安全的基本含义: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即客体不担心其正常状态受到影响。可以把网络安全定义为:一个网络系统不受任何威胁与侵害,能正常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要使网络能正常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首先要保证网络的硬件、软件能正常运行,然后要保证数据信息交换的安全。从前面两节可以看到,由于资源共享的滥用,导致了网络的安全问题。因此网络安全的技术途径就是要实行有限制的共享。 [4]
相对概念
从用户(个人或企业)的角度来讲,其希望: [4]
(1)在网络上传输的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和上网登录口令等)不被他人发现,这就是用户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具有保密性的要求。 [4]
(2)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没有被他人篡改,这就是用户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具有完整性的要求。 [4]
(3)在网络上发送的信息源是真实的,不是假冒的,这就是用户对通信各方提出的身份认证的要求。 [4]
(4)信息发送者对发送过的信息或完成的某种操作是承认的,这就是用户对信息发送者提出的不可否认的要求。 [4]
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其希望本地信息网正常运行,正常提供服务,不受网外攻击,未出现计算机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从安全保密部门的角度来讲,其希望对非法的、有害的、涉及国家安全或商业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通过网络泄露关于国家安全或商业机密的信息,避免对社会造成危害,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讲,应避免不健康内容的传播,正确引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4]
狭义解释
网络安全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有不同的解释。针对网络中的一个运行系统而言,网络安全就是指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安全。它包括硬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电磁信息泄露的防护等。狭义的网络安全,侧重于网络传输的安全。 [4]
广义解释
网络传输的安全与传输的信息内容有密切的关系。信息内容的安全即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4]
广义的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信息受到保护。它包括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系统中的信息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行为而遭到破坏、更改或泄露。 [4]
其中的信息安全需求,是指通信网络给人们提供信息查询、网络服务时,保证服务对象的信息不受监听、窃取和篡改等威胁,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如隐秘性、可用性等)的特性。网络安全侧重于网络传输的安全,信息安全侧重于信息自身的安全,可见,这与其所保护的对象有关。 [4]
由于网络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因此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具有内在的联系,凡是网上的信息必然与网络安全息息相关。信息安全的含义不仅包括网上信息的安全,而且包括网下信息的安全。现在谈论的网络安全,主要是是指面向网络的信息安全,或者是网上信息的安全。 [4]
⑧ 网络安全口号八个字的有哪些
网络安全口号:
1、树立网安意识,莫念无名之利。
2、保护个人信息,享受美好人生。
3、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人人有责。
3、互联成网,相伴不忘;厚德厚言,健行健善。
4、打造健康网络环境,保障网民上网无忧。
5、共建网络安全,同享工大文明;守护信息家园,追逐工大梦想。
6、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网络环境。
7、网络安全始于厚德,安全网络须之健行。
8、网罗天下之事,安为万事之先。
9、网文化之精华,络工大之精英;厚做人之美德,健世间之正行。
10、编织安全网络,共筑幸福生活。
11、众网成络,安全为脉。与吾同行,厚德为道。
12、不要把有限的青春奉献给无边的网络。
13、网安则国安,国安则民安。
14、与恶言缠斗过久,自身亦“回馈”恶言;致敬文明长久,文明将回以后赠。
15、树网络完全之旗帜,创和谐文明之新风。
16、用键盘做武器,写不出仁义礼智信;以文明为纸笔,少不了忠孝德善真。
17、健康上网,严明律己,令网络安全文明,让自己恬淡清净。
18、网中你我,善起而一网情深,恶临陷天罗地网,共树文明之风,共铸网络安全。
19、乘信息快车,请系好安全带。
20、网络安全始于心,安全网络践于行。
21、筑牢网络安全基石,成就网络强国梦想
22、“众”视网络安全,“指”为幸福一点。
23、保护网络安全,守护精神家园。
24、网络如山勤思为径,信息似海安全作舟。
25、修网德,勤网思,明网安,善网行。
26、免费wifi不要蹭,账号密码不要登。
27、《网络安全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网络安全要牢记
28、便利生于指尖,安全牢记心间。
29、安全上网,健康成长。文明上网,放飞梦想。
30、网络穿行利害间,带上安全益无边。
⑨ 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有哪些
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2020年4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共12个部门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于2020年6月1日起实施[2]。2021年2月,评选为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大事件
⑩ 网络安全分为几个级别
网络安全分为四个级别,详情如下:
1、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网络的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10)网络安全的一些称号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计算机犯罪; 人为行为,比如使用不当,安全意识差等;黑客” 行为:由于黑客的入侵或侵扰,比如非法访问、拒绝服务计算机病毒、非法连接等;内部泄密;外部泄密;信息丢失;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
网络协议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等等。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两类:渗入威胁和植入威胁。渗入威胁主要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权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