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的盟友
扩展阅读
上汽网络安全竞猜题目 2025-09-18 22:17:14

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的盟友

发布时间: 2022-11-01 21:17:05

❶ 人工智能的威胁有哪些

公众已经开始将人工智能视为科学技术的第四次革命,尽管科学技术对此感到兴奋,但政治和哲学等人文学科却对此感到担忧。一方面,人类认知的核心——思考能力可能会随着对互联网的依赖而恶化。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机器人可能会无视道德、伦理和哲学规范。


作为历史学家和特邀政治家,亨利·A·基辛格长期关注阿尔法家族的发展。亨利·a·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担心AlphaGo的出现。人工智能在未来会对人类的认知能力产生什么影响?2018年6月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四个安全问题。


1、人工智能的威胁——人工智能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人工智能可能无法正确理解人类指令的具体语境,从而导致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偏离设计者的意图,甚至造成灾难。


2、人工智能的威胁——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人类的思维和价值观。


AlphaGo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所用的策略是史无前例的。在学习围棋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于人类的思维方式,改变了围棋的本质和人类传统的思维范式。


3、人工智能的威胁——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既定目标,但无法解释这一过程背后的原理。


如果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继续快速发展,它可能很快就能以略微或完全不同于人类的方式优化场景。那么人工智能能够证明它的场景优化在人类能够理解的方面更好吗?如果人类意识不能以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它自身会发生什么?


4、人工智能的威胁——人工智能可能不是一个恰当的词


以前,智能机器人能够在人类认知能力的参与下解决问题。现在,人工智能可以用一种人类从未想过、从未采用过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AlphaZero不需要注入人类游戏数据,仅通过几个小时的自我游戏训练,就达到了国际象棋大师的水平。Henry A. Kissinger, Eric Schmidt, Daniel Huttenlocher于2019年8月联合发表文章,表示人工智能的革命势不可挡。三位作者对此持乐观态度,努力理解人工智能及其后果,并积极应对。把机器可以帮助指导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旨在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将改变人类的认知真理和现实”应对不可避免的问题:建立一个新的“道德”人工智能领域;拒绝回答哲学问题的数字助理程序;人类需要进行高风险的模式识别。


以上就是《人工智能的威胁是什么?难道人类要遭遇灭顶之灾?》,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需求旺盛,技术优势突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核心算法和技术还不成熟,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人工智能安全的发展,可以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❷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将应用于哪些安全领域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1. 人工智能:给机器赋予人类的智能,让机器能够像人类那样独立思考。当然,目前的人工智能没有发展到很高级的程度,这种智能与人类的大脑相比还是处于非常幼稚的阶段,但目前我们可以让计算机掌握一定的知识,更加智能化的帮助我们实现简单或复杂的活动。

  2. 2.机器学习。通俗的说就是让机器自己去学习,然后通过学习到的知识来指导进一步的判断。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训练小狗狗接飞碟时,当小狗狗接到并送到主人手中时,主人会给一定的奖励,否则会有惩罚。于是狗狗就渐渐学会了接飞碟。同样的道理,我们用一堆的样本数据来让计算机进行运算,样本数据可以是有类标签的,并设计惩罚函数,通过不断的迭代,机器就学会了怎样进行分类,使得惩罚最小。然后用学习到的分类规则进行预测等活动。

  3. 3.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可以用到机器学习算法以及传统统计的方法,最终的目的是要从数据中挖掘到为我所用的知识,从而指导人们的活动。所以我认为数据挖掘的重点在于应用,用何种算法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能够满足实际应用背景。而机器学习则偏重于算法本身的设计。

  4. 4.模式识别。我觉得模式识别偏重于对信号、图像、语音、文字、指纹等非直观数据方面的处理,如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通过提取出相关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来进行搜寻我们想要找的目标。

  5. 比较喜欢这方面的东西,一点肤浅的认识,很高兴与你交流。

❸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现了哪些关于人工智能的新思路、新技术、新趋势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了很多有关于人工智能的新思路新技术以及新趋势。确实让很多人工智能爱好者大开眼界,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而且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也应该更加受到重视。而人工智能也拥有很多新玩法,人工智能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并且应该坚持全面,开放,动态的安全观。

3.人工智能的新思路新技术新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人工智能体系的建设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要构建一个安全的,并且可以信任的人工智能体系,有关部门应该配合出台相关措施,提出治理的方案。特别是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安全防护,应该得到重点治理,能够共建人工智能世界的安全性及安全防护水平。

❹ 美国重新定义关键新兴技术,该怎么解读

这项“全政府战略”旨在重新定义全球 科技 发展中涉及的关键和新兴技术范围,并促进和保护美国在人工智能(AI)、能源、量子信息科学、通信和网络技术、半导体、军事以及太空技术等尖端 科技 领域的竞争优势。

这份战略强调两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促进美国国家安全创新基础,涵盖13项优先活动,例如发展最优质的科学和吸引世界各地的 科技 (S&T)劳动力,利用私人资本和专业知识来进行创新研发,减少繁重的法规政策和阻碍创新的官僚程序。

第二支柱是保护技术优势,涵盖9项优先活动,例如确保竞争对手不使用非法手段获得美国知识产权、研究、开发和技术,在技术早期要求安全设计,与盟国和合作伙伴采取合作行动,确保关键和新兴技术在适当方面受到出口法律的充分控制以及多边出口制度管制。

该战略概述了美国及其盟国和合作伙伴将继续成为关键和新兴技术的世界领导者的目标和方法。为了长期实现这一状态,美国将继续保持在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盟友和合作伙伴中构建技术同行,并对技术风险进行管理。

该战略在附录中对关键和新兴技术进行了范围界定,其中包括先进计算、先进常规武器技术、高级工程材料、先进制造、先进传感、航空发动机技术、农业技术、人工智能、自治系统、生物技术、CBRN缓解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数据科学与存储、分布式总分账技术、能源技术、人机界面、医疗和公共卫生技术、量子信息科学、半导体与微电子、空间技术等,共20个领域。

对于这份战略的出台背景,牛津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黄宇韬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到,“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多个领域受到挑战,因此引起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在 历史 上,每当有国家经济总量超过美国2/3的阀值时,美国就会对该国变得警惕并实施贸易保护措施。中国在2017年已经超过这一比例,并且在近几年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其次,在 科技 领域,中国在5G技术的领先让美国政府措手不及,同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计算等高 科技 领域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打破了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在高 科技 领域的垄断。在安全领域,尽管美国的军费支出为世界第一,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但是基于高 科技 技术所带来的战争模式、军事理念的变革,让美国也担心高 科技 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会威胁其国家安全。因此,战略的出台是美国在多个领域受到挑战时所做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这一战略一经发布便得到了美国商务部、能源部的及时呼应。

10月15日,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支持国家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战略,完全支持总统的战略,并且已经对新兴技术实施了一系列出口管制。10月初,美国工商安全局(BIS)已经对6项新兴技术实施了控制,使技术总量控制在37项。

罗斯表示:“国家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战略是保护国家安全和确保美国在军事、情报和经济事务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的关键。”在美商务部已经对30多个新兴技术实施了控制的基础上,罗斯表示,将继续评估和确定需要控制的技术。

美国商务部表示,这一次的商业管制是依据在2019年12月全体会议上达成的《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货物及技术的出口管制》(Wassenaar Arrangement),从而针对新兴技术的多边控制制定和实施了符合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的要求,以该法案界定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新兴和基础技术。

据悉,商业控制清单中目前控制的六项新兴技术是:混合增材制造/计算机数控工具、专为制造极端紫外线面罩而设计的计算光刻软件、5纳米集成电路生产的晶圆精加工技术、攻破计算机身份验证或授权控制并提取原始数据的数字取证工具、通过移交接口从电信服务商获得的通信和元数据的软件,以及亚轨道航天器。

这是BIS自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颁布以来实施的第四套新兴技术控制。BIS此前发布了三份联邦登记册公告,对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化学、电子、加密、地理空间图像和海洋部门等31项具体新兴技术实施新的控制,其中多数是在多边支持下实施的,包括24种用以制造化学武器的材料或技术,其管制理由为化学/生物和反恐。其他7种管制分别为离散微波晶体管、操作软件的连续体、后量子密码学、水下传感器、空中发射平台、地理空间影像软件(单边)和单用生物栽培。公众可向工商安全局就基础技术界定问题发表评论,公众意见期一直开放至2020年11月9日。

美国能源部也及时呼应了特朗普颁布的战略。10月15日,美国能源部部长丹·布劳耶特(Dan Brouillette)表示,“随着我们的未来产业越来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特朗普政府正在以协调整个政府的方法来保护美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并称美国能源部已采取措施,加强了国家实验室研究中心在国际科学技术合作方面的合规性,在继续扩大国家创新基础的同时,保护美国的技术优势。

黄宇韬表示,该战略的出台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是美国在国家层面对其 科技 创新力量的整合。美国政体强调分权,因此,在此之前,国防部、商务部、企业团体都有不同的关键技术清单,其着眼点也有所不同。而在联邦层面出台统一的新兴技术与战略清单,体现了美国政府会同时评估技术的军事、商业价值,并设立统一的标准、程序、处置手段进行管理。

其二,这份文件也反映了中美在 科技 领域的对抗将更加激烈。文件里提到中国与俄罗斯为战略竞争对手,但考虑到俄罗斯综合实力的不足,中国不但被明确定义为头号战略对手,而且文件中许多措辞也直接隐射中国对美国 科技 领先优势的威胁。在未来,中国不得不对美国这一转向作出应对。

美国一位高级官员表示,这是联邦政府首次指示联邦机构优先保护一套中央指定的技术。以前,保护这些技术由国家、国防、商业及其他部门分别负责。而现在则是由整个政府来协调实施。

公共政策咨询公司Access Partnership的亚洲和美国政府政策经理理乍得·普彻奇(Richard Upchurch)表示,白宫此次列出的许多目标并非新目标,而是美国政府现有的做法或承诺,特朗普政府在一项国家战略中重申了这一点,以加强它们的重要性,并寻求政府加强协调实施这些战略。普彻奇表示,在技术规范、标准和治理模式的制定方面起带头作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并且这还是特朗普政府一直不如前几届政府活跃的领域。

虽然不够活跃,但特朗普政府一直在尝试开展确保美国 科技 领导力的工作。

2017年6月,特朗普发布了一项政令,以重启国家太空理事会。该理事会由前总统乔治·H·W·布什于1989年成立,该理事会的任务是就国家太空政策和战略向总统提供咨询和协助。理事会于1993年停止运作,而特朗普的政令使理事会得以重新运作。特朗普于2017年12月11日签署了他的首个太空政策指令,正式指示美国宇航局在未来五年内将宇航员送回月球。

2017年9月,特朗普宣布每年向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教育拨款至少2亿美元之后,私营行业对这一计划再增加了3亿美元的投入。2018年12月,白宫发布了一项新的STEM教育国家战略,其中包括了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普及,培养未来人才,开展多方合作等举动。

2018年11月,特朗普政府对美国海洋科学与技术提出了长达61页的十年愿景报告,该报告旨在保护美国安全与繁荣,同时保护当前和未来的海洋环境。

2019年2月11日发起了美国人工智能计划,包括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进行投资、释放AI资源、制定人工智能的政府标准、培养适应人工智能的劳动力、促进国际参与保护美国在人工智能上的优势。

这一次的《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与以往的各种相关的专门战略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涵盖面广,且以出口管制为主要手段。黄宇韬表示,此次战略的重点方向与此前不同,首先在于所列出的关键和新兴技术更加细分。2018年11月4日,美国商务部与国防部也出台了一份关于限制技术出口的新兴与核心技术清单,里面仅包含了14项内容。此次战略对技术划分类别进一步丰富,反映了限制力度的扩大。其次有别于一刀切的方式,美国将对关键技术进行区别管理。战略指出,考虑到资源有限,美国会对不同的技术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将有重点领域与战略侧重。对于美国认定的关键技术,其主要依靠自身力量重点研发,以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对于优先级较高的技术,美国选择与其盟友一起共同研发;对于新兴但目前难以评估其价值的领域,美国重点在于对风险的管控。

黄宇韬认为,该战略将影响到美国未来政策:第一,未来在学术、研发领域的交流将更加受限。战略明确提出将重点保护“国家安全创新基础”(National Security Innovation Base),其中包括学术界、重点实验室与具备高 科技 研发能力的企业。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将以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名义,对研发人员的国际交流进行限制。第二,有别于之前主要依赖市场力量,美国政府将在未来 科技 研发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第三,在 科技 领域,美国将再次重视盟友的作用。有别于“美国优先”的模式,对于 科技 领域的竞争,美国政府将更重视与其盟友的共同合作与研发、吸引国际人才,并试图再次建立以共同价值观为支撑的同盟国群体。

❺ 人工智能的产业链有哪些

人工智能产业链清晰,可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


1、人工智能的产业链——数据和计算能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础


底层主要是数据采集和操作。传感器和数据服务主要负责收集数据,人工智能芯片(GPU、FPGA、ASIC、类脑芯片)和云计算负责计算。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并从中受益的爆发大数据的概念,数据积累和马克高度重视国内,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也为国内人工智能输入大量数据训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人工智能的产业链——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收集数据之后,技术层所做的就是模拟人脑,有效地处理和分析数据。算法是技术层的核心内容,将人工智能发展推向高潮的最着名的人工智能算法就是深度学习算法。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技术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方面。计算机视觉占55%,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分别占13%和9%。这一集中也使国内资源成为世界上的三大优势。


根据36kR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04家计算机视觉公司,但其中大多数公司的发展道路尚不清楚,在人脸识别领域,公司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我国的人脸识别精度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根据国际权威人脸识别公司测试发布的最新测试报告,一家国内公司首次在评估中获得第一名,超越了长期以来全球人脸识别算法第一名的Vocord。


国内企业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科大讯飞、网络、Spitzer和YunZhisheng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科大讯飞在中国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科大讯飞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评价等方面代表了国际最高水平。科大讯飞在许多国际竞赛中都获得了第一名。


3、人工智能的产业链——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相继推出,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中国人工智能的应用中,BAT无疑是第一梯队,拥有大量的资源。其中,网络是行业领先者。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在推进人工智能项目。他们正凭借规模迎头赶上。虽然目前落后于网络,但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horizon robot等独立的人工智能企业,以及京东、搜狗、滴滴、头条等在互联网细分领域取得的垂直优势也值得关注。


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可以产生无数的细分市场。互联网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最有形的参考。与互联网相比,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只会更加广阔。


以上就是《人工智能的产业链是什么?这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真相》,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需求旺盛,技术优势突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核心算法和技术还不成熟,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人工智能安全的发展,可以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❻ 人类为何需要正视人工智能的威胁

斯蒂芬·霍金、比尔·盖茨和伊隆·马斯克等人,早就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要警惕军事用途人工智能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唤出魔鬼”。马斯克更明确表示,“我们需要十分小心人工智能,它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险”。我认为,人类现在正在玩的最危险的火有两把,即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其中更危险的就是人工智能,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这就是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

❼ 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那个发展的更好

就目前的前景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会更好一些,近些年人工智能是比较火的

❽ 人工智能在安全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有以下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1)防范网络攻击

AI技术可以辅助人类搜索并修复软件错误和漏洞,以防御潜在的网络攻击。目前,麻省理工学院(CSAIL)和机器学习初创公司PatternEx已经研发出了名为A12的人工智能平台,该平台整合了人类专家的输入及AI系统连续循环反馈,进行了主动式的上下文建模学习,使得A12算法系统比仅使用机器学习的算法系统攻击检测率提高了10倍。

(2)犯罪预防

AI技术可以协助预测恐怖分子或其他威胁何时会袭击目标,可以利用包括载客数量和交通变化的数据来源,动态增加警察的数目来保证安全等。

(3)隐私保护

通过AI技术可以进行差异隐私,对不同的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隐私保护体验。例如,差异化的隐私保护让苹果可以在不损害任何个人隐私的情况下,从大量用户那里收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