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有了杀毒软件还有防毒墙,还要有态势感知
你好!杀毒软件、防毒墙和态势感知是一个协同作用,态势感知可以对网络安全威胁做一个有效的检出,杀毒软件和防毒墙可以对态势感知检出的威胁做一个相应的处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助于共同构建主动的网络安全防御阵线。请知。
‘贰’ 态势感知探针是什么
态势感知探针大规模系统环境中,对能够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态势感知探针的作用:
联合作战、网络中心战的提出,推动了态势感知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作为实现态势感知的重要平台和物质基础,态势图对数据和信息复杂的需求和特性构成了突出的大数据问题。
最后对关键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于“大数据”在军事信息处理和数据化决策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探索价值。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规模越来越庞大, 多层面的网络安全威胁和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网络病毒、 Dos/DDos攻击等构成的威胁和损失越来越大, 网络攻击行为向着分布化、 规模化、 复杂化等趋势发展。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能够综合各方面的安全因素, 从整体上动态反映网络安全状况, 并对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 大数据技术特有的海量存储、 并行计算、 高效查询等特点。
为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突破创造了机遇, 借助大数据分析, 对成千上万的网络日志等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处理与深度挖掘, 对网络的安全状态进行分析评价, 感知网络中的异常事件与整体安全态势。
‘叁’ 能源领域工业互联网发展再迎重大机遇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业内专家认为,加速发展能源工业互联网是推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双碳目标将进一步推动能源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加速期。
我国能源领域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从2019年起步,由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委,组织22家能源央企、26个省(区、市)国资委和46家能源国有企业共同打造,着力解决能源行业工控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推动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发展,共商、共建、共享的平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开放包容的能源工业互联网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能源智慧中枢在双碳进程中作用日益凸显
能源工业互联网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其平台又被称为能源“大脑”,能够汇聚能源生产、安全、经济、消费等数据,构建可感、可知、可视、可控的数据资源体系,支撑不同能源设备、系统、场站、企业、区域间实时安全感知与协同交互的应用场景,以及常态化平台运营管理、数据共享交易和生态链协同等活动。
国家级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专项工程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15家能源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中能融合智慧 科技 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平台的功能定位聚焦两个主要方面:通过能源工控安全态势感知和能源大数据应用服务,一方面发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用,为能源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这正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赋予能源行业的主要任务。”中能融合智慧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表示,“要想统筹好能源安全、低碳转型和稳定供应之间的关系,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智慧中枢将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目前,国家级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初步构建起全国性能源工控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平台累计接入3600余个国有发电场站安全数据,实现风光水火核5大类、31个省(区、市)全覆盖。平台建设以来,已累计向场站和集团侧推送分析报告97163份、咨询类回访报告1248份、取证分析类报告282份、高危告警事件通知212份,资产分析类报告20份,完成15家集团83个电厂共16061721次告警消缺,相较去年同期威胁告警下降90%,全面提升了国有发电场站的安全防护能力。
在推进能源转型和提质增效方面,平台已初步实现发电类数据汇聚和分析利用,具备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复制推广的条件。电力经济类数据可自动采集。平台已开展与12家电力央企、约2500个场站经济类数据的试传输工作,涵盖国务院国资委会同能源局制定的风光水火核5 类场站的163个经济类数据指标。全国电力消费类数据指标体系已初步建立,目前已启动电力消费数据对接工作。另外,依托平台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开发的火电智慧运行辅助系统、火电厂设备远程故障预警、风电厂风功率预测、风电场设备故障预警等智慧应用已上线试用。
“近期多地拉闸限电、有序用电,以及煤炭等一次能源价格飙升暴露出我国经济转型和能源转型中的阵痛。”谈及近期能源焦点问题,王海表示,加快能源工业互联网发展是顺应产业和技术变革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能源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在能源供给和消费的预测、预警、预报,能源安全管理、节能提效等方面,国家级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都具备资源和功能优势,也肩负着尤为重大的责任。
共营开放包容的能源工业互联网生态
“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多家,服务的企业达到160万家,同时平台连接的重要的工业设备数已经超过了7600万台套。”在10月18日举办的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介绍。该研究院数据显示,工业互联网相关核心企业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0%,呈加速发展趋势。
这一趋势亦在能源领域显现。近年来,各能源央企纷纷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能源平台等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功能平台和应用大量涌现。数据孤岛、数据壁垒问题也在能源行业出现。
“建设国家级平台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消除数据孤岛,打破数据壁垒。”王海认为,专项工程3年来的建设历程也是逐步凝聚行业共识的过程。“平台与各能源企业的数据平台相通,数据交互。政产学研各单位形成了一条生态链,大家并非矛盾对立,而是共商、共建、共享。能源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早在2019年2月,平台的牵头企业国家电投就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会员涵盖了能源央企、地方能源国企和龙头民企、知名科研院校等。联盟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攻克发展瓶颈,打造创新链、产业链,推动各种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专业化服务发展,形成国内外行业、学术交流机制。联盟的成立为能源工业互联网发展进一步凝聚合力。
今年9月15日,能源工业互联网建设再添生力军——中能融合智慧 科技 有限公司牵头发起的北京能源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揭牌成立,股东单位覆盖能源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头部企业,旨在打造能源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开放平台,布局共性技术和场景应用平台研发,在标准规范、协同创新方面全面推进行业应用落地。该研究院融入能源工业互联网行业大生态,将与生态链条各方共同实现大发展。
放眼工业互联网大赛道,相关专家和机构认为其蕴含着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中长期最大的市场空间和投资机会。今年初,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2021至2023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提出到2023年实现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着提升的发展目标。政策利好促进能源工业互联网发展为能源行业孕育更多新机遇。
“未来的国家级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既要抢抓机遇,也应成为能源行业各方主体寻求新机遇的平台。”王海介绍,到今年底,平台将实现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领域全覆盖, 探索 形成能源类数据共享交易模式和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并具备向其他行业复制推广的条件。到2022年,平台将向多行业、多区域中心延伸推广,基本建成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全面建成能源金融服务中心,向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纠错】【责任编辑:索炜】
‘肆’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做的好的有哪几家
目前国内厂商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比较大而全的有这么几家深信服、天融信、奇安信、启明星辰;但是态势感知这个产品重点在于交付层面而非标准版产品所能解决的(标准版无法解决用户的各种细节要求,风险探针各家的又不兼容)。所以综合还是要看各个厂商在当地的服务能力。
‘伍’ 移动云态势感知是什么有啥优势
态势感知是一种利用大数据架构,通过采集系统的网络安全数据信息,对所有安全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分析,发现和告警网络攻击行为、安全威胁事件、日志、流量等网络安全问题的软件,它的优势在于可以主动监测各项态势,防护很精准,可以直观智能分析态势,对维护系统安全有很大的帮助。
‘陆’ 现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很多,态势感知可以保障网络安全吗
态势感知可以对保障网络安全起到很好的监测并提早预防的作用,都是仅凭态势感知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很多网络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如密码加密技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
‘柒’ 态势分析是如何保障网络安全的
态势感知是一种基于环境的、动态、整体地洞悉安全风险的能力,是以安全大数据为基础,从全局视角提升对安全威胁的发现识别、理解分析、响应处置能力的一种方式,最终是为了决策与行动,是安全能力的落地。
‘捌’ 什么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对能够引起网络态势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并据此预测未来的网络安全发展趋势。简而言之就是根据网络安全数据,预测未来网络安全的趋势。
‘玖’ 以后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防火墙 入侵检测 态势感知 有没有网络安全的大佬来解个惑
目前防火墙功能和入侵检测,态势感知这些有统一的趋势。尤其是UTM防火墙,整合了防火墙功能,也有入侵检测,还有上网行为管理功能等等。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是希望维护简单化,不需要为了安全加一大堆设备。未来UTM防火墙是趋势。
当然不能一味讲究集中化,UTM防火墙笔者也了解过,功能上大杂烩,但是在单一应对方面还是干不过单独设备。所以如果大企业的数据流量很大,这种集中化的防火墙又不适合了,只能买单一的更加专业的设备。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会是UTM这种大杂烩设备和单一防火墙,渗透入侵检测设备,态势感知都会存在一段时间。实际上网络安全方向范围很大很广,你要锁定一个方向精通,其他方向做为辅助方面。切莫全部攻击多个方向,那样会累死,而且你一样都精通不了。
目前渗透入侵工程师待遇是非常非常高的,比很多程序员工资还要高。当然这一类工程师除了自身对渗透入侵有深入了解,也了解企业数据库,常见应用系统的漏洞扫描这一类。看你自己主攻方向吧,
‘拾’ 全国独有的,目标是建设一个能源探测感知安全平台的企业是由_______牵头组建的
你好,在全国独有的,目标是建设一个能源探测感知安全平台的企业,它是由国家资源部牵头组建而成的,其规模是非常庞大的,有着非常强硬的后台,因为它的背后是国家方面,有着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其次,能源探测对我国的发展也是很有利的。
拓展资料:
1、能源产业互联网以网络为基础,以平台为中心,以数据为要素,以安全为保障。其平台也被称为能源“大脑”,可以汇集能源生产、安全、经济、消费等方面的数据,构建可感知、可知、可视、可控的数据资源体系,支持实时安全感知和协同交互的应用场景不同能源设备、系统、站点、企业和区域之间,规范平台运营管理数据共享交易和生态链关联是同一种活动。
2、国家能源产业互联网平台专项项目由国电投等15家能源国有企业共同出资。中能聚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平台的功能定位主要围绕两个方面:通过能源工控安全态势感知和能源大数据应用服务,一方面发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作用,为能源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促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3、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目前,全国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初步构建了全国能源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平台累计接入3600余家国有电站安全数据,实现风、水、火、核5大类31个省(区、市)全覆盖。平台建设以来,向站内和集团侧推送了97163份分析报告、1248份咨询回访报告、282份取证分析报告、212份高危报警事件通知和20份资产分析报告,16061721报警消除15个集团83座电站竣工,同比下降90%,国有电站安全防护能力全面提升。
4、在推动能源转型、提质增效方面,平台初步实现了发电数据的聚合、分析和利用,具备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复制推广的条件。电力经济数据可自动采集。该平台已与12家中央电力企业、约2500个站点开展经济数据试传,覆盖了国资委和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制定的风、水、火、核5个站的163个经济数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