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60多位通讯芯片网络安全的专家

60多位通讯芯片网络安全的专家

发布时间: 2022-11-28 11:07:55

❶ “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彭木根:6G时代要发展智能无人体领域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未选之路》中写道。

对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彭木根来说,他也曾多次选择“人迹更少的路”,并“另辟蹊径”取得了成功。

从2000年进入移动通信领域以来,他致力于人口密集区域的移动通信系统精巧基站和智能无线组网研究,助推“3G突破、4G并跑、5G领跑”,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密集无线网络技术成为国际主流、改变世界通信格局做出贡献。他认为,6G时代要发展智能无人体,解决无人机、无人车等的高效宽带互联互通问题,让这些智能无人体能够自主决策行动等。

日前,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协等部门首次联合开展北京最美 科技 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彭木根被遴选为2021年北京“最美 科技 工作者”。

拒绝企业优厚待遇,跨专业踏上“通信”科研路

1996年,彭木根考入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作为较早接触计算机的一批年轻学子,他先后学习过DO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见证了个人计算机的发展。

彭木根觉得,在计算机领域,他可能发挥不了特别大的作用,于是决定跨专业考研,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的移动通信专业。

考研结束后,为了保险起见,彭木根尝试找工作。“当时很多同学去了外企,本科生月薪多的能拿到一万多,少的至少有两千,但也是‘铁饭碗’。这些在本科毕业生看来是很诱人的。”

后来,彭木根与北京一家公司签订合同,但在得知考上研究生后,彭木根没进公司,而是正式踏上了他的“通信”科研之路。

涉入我国3G“深水区”,出版“产业宝典”

2000年,彭木根入学北邮,面临研究方向的选择。当时,由于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TD-SCDMA的核心基础理论还不成熟,相关理论研究欠缺,严重制约产业应用。一些国外专家认为,我国的3G只能应用于小型局部组网,不适合大规模无缝组网。

为破解制约我国3G发展的理论瓶颈、打破国外专家的妄言,彭木根于2002年放弃研究4G OFDM,在理论和技术“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涉入我国3G“深水区”,在国内外高校率先开展TD-SCDMA组网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

“一个TD-SCDMA小区到底有多大容量,能接多少用户?多个基站同时共存,多个小区之间的干扰有多大?能不能大规模无缝组网?”彭木根通过引入多用户检测技术和波束赋形增益因子,构建了单小区和多小区的容量分析模型,推导得到了有别于其他3G技术的小区容量表达式,提出了TD-SCDMA技术特有的多载波组网理论和扰码规划方法,揭示了我国3G的容量成因关系,证实了我国3G的容量和覆盖性能与其他3G系统相比,基本无差别,成功反击了国外专家对我国3G只能局部组网的武断结论。

这些研究成果也让27岁的彭木根被产业界熟知。2005年博士毕业后,他将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产业需求,出版专着《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详细介绍了我国3G的原理、理论基础、关键技术、标准制定、测试结果等,这本书被业内人士称为“我国3G产业宝典”。

“移动通信领域专业书籍很难印到3000册,因为没那么多科研人员购买,但这本书在三年内印刷了十余次,目前出售了16000多册。”彭木根讲了一件趣事,很多科研工作者通过这本书熟知我国3G,随后进入移动通信产业,他们见到彭木根本人时十分惊讶——“之前一直以为您是一位老先生,没想到这么年轻。”

彭木根说,我国3G从无到有,带动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手机终端、手机通讯模块、芯片、基站模块、天线、网络运维等发展,让我国经历且发展了移动通信全产业链,培养了全产业链的各级研发和运营人才。

暂别教学出国深造,确立国际学术界地位

博士毕业后,彭木根留校,入职北邮电信工程学院,该学院的核心学科后来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连续排名第一或获评A+。

32岁评上博导、34岁评上教授,由于在我国3G领域的突出贡献,彭木根的“进阶”之路顺风顺水。再一次做出突破性的“选择”,源于2012年入选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的经历。

“当时参加上会答辩的其他老师大都有海外留学经历,研究成果有大量的国际一流期刊论文。我基本没有高水平的国际一流期刊论文,能上会答辩,主要因为对我国3G理论和技术贡献。”彭木根说,虽然最后幸运入选,但通过这次答辩,他深刻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入选者的差距。

为了缩小差距、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圈,2013年,彭木根决定暂别安稳的国内科研教学工作,出国深造。与很多人选择国外华人导师不同,他向通信领域最权威、最热门的美国普利斯顿大学国际着名院士H. Vincent Poor发了一封自荐邮件。邮件言词恳切,诚意满满,他成为了Poor院士接收的第一位国内全程培养的“土教授”。

研究灵巧小基站,解决热点区域高容量便捷无线组网难题

访学期间及归来后,彭木根一直致力于热点区域高容量的5G云小站及智能无线组网研究。他表示,这与他的一个经历有关。“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夕,观众在鸟巢拍照,想发短信、彩信或打电话分享,却迟迟无法发送,电话也不容易打通,这是因为用户太密集、单位面积容量要求高、基站不方便部署。”

参加完开幕式后,彭木根投入到研究,并提出“即插即用”的灵巧小基站及智能组网方案,有效破解了 体育 馆、CBD、大型活动等用户密集区域的无线网络高容量、低成本、自适应组网难题。

为了让这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彭木根将核心知识产权转让,联合企业研发了灵巧小基站、5G云小站和无线网络自组织系列产品。灵巧小基站安装在 体育 场馆等热点区域,实现了多个运营商接入设备共享,大量节省了安装空间,且能即装即用,确保我国掌握4G/5G热点区域高速无线智能组网核心关键技术。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5G发展迅速。彭木根的密集无线网络实验室中展示了5G云小站和5G雾小站的应用。他介绍,5G云小站是一个2米多高的机柜,将基站的干扰处理、核心网、网络管理、业务平台、无线大数据处理集合在一起,通过云计算进行集中信号处理,以抑制密集基站间的干扰从而提升网络容量,同时实现人工智能以完成无线网络自配置、自规划、自优化等。

在科研楼的地下一层、二层及地上一层,部署了5G专网,可使这些区域进行各种5G行业应用的演示,如各楼层的高清监控视频可以实时回传实验室。“视频清晰,传输速率高,绝对时延及时延抖动都非常小,为未来的全息通信和沉浸式XR(AR、VR等形式)提供了平台支撑,未来可应用于矿山、工厂、楼宇、 体育 场馆等场景。”

5G雾小站在5G云小站的基础上增加边缘计算及智能技术,更好地适应极低时延和巨容量性能需求,可以保证所有网络运行数据和各种业务掌握在行业用户自己手里,同时实现本地化的数据分析和智能优化,可应用于农业、林业、矿业、工厂,未来可以部署于卫星、飞机、轮船、浮空平台、高铁中。

声音

通信、人工智能等专业深度融合,将产生巨大应用前景

彭木根表示,5G、6G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就是提升行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把它们应用到智能制造、农林牧渔、军事国防等垂直行业,将高效实现这些垂直领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加深传统垂直行业的升级改造。

“在6G时代,要发展智能无人体,解决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以及机器人之间的高效宽带互联互通问题,尤其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强化无人体的自主部署和决策行动问题,让这些智能无人体能够自主通信、自主探测感知、自主决策行动等,这将有力提升我国信息化和国防军事水平。”彭木根说。

他认为,传统的无线移动通信专业人才已基本饱和,但无线通信发展已经从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向各垂直行业深入融合方向发展。“原来有人提‘互联网+’,还主要是基于个人通信来看信息时代,而现在‘无线通信+’很盛行,目的是基于无线通信,实现人机物智能高效互联互通,这部分的人才储备缺乏特别大。”

彭木根建议,加强这类人才的培养,通信、计算、控制、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专业不易过分细化,“因为它们正深度融合,交叉将产生巨大的技术创新和新的应用前景”。

人物简介

彭木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万人计划 科技 创新领军人才、推动“北京创造”的 科技 领军人物。

彭木根长期致力于移动通信系统精巧基站和智能无线组网研究,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无线网络技术成为国际主流、改变世界通信格局做出重要贡献。

编辑 白爽 校对 翟永军

❷ 关于浅谈网络安全论文有哪些

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网络安全相关的论文三篇,希望大家满意。欢迎阅读!!!

浅谈网络安全论文一:

一、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上的信息和资源不被非授权用户使用。网络安全设计内容众多,如合理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网络安全技术包括访问控制和口令、加密、数字签名、包过滤以及防火墙。网络安全,特别是信息安全,强调的是网络中信息或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及保密性。完整性是指保护信息不被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可用性是指避免拒绝授权访问或拒绝服务。保密性是指保护信息不被泄漏给非授权用户。

网络安全产品有以下特点:一是网络安全来源于安全策略与技术的多样化;二是网络的安全机制与技术要不断地变化;三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需要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及集团联合研究开发。安全与反安全就像矛盾的两个方面,总是不断地向上攀升,所以安全产业将来也是一个随着新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业。

二、网络安全存在的威胁因素

目前网络存在的威胁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非授权访问,即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

第二,信息遗漏或丢失,即敏感数据在有意或无意中被泄漏出去或丢失。

第三,破坏数据完整性,即以非法方式窃得对数据得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取得有益于攻击者得响应;恶意添加,修改数据,以干扰用户得正常使用。

三、网络安全技术

(一)防火墙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如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根据防火墙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3种基本类型:包过滤型、网络地址转换-NAT、代理型。

1、包过滤型。包过滤型产品是防火墙的初级产品,其技术依据是网络中的分包传输技术。网络上的数据都是以“包”为单位进行传输的,数据被分割成为一定大小的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中都会包含一些特定信息,如数据的源地址、目标地址、TCP/UDP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防火墙通过读取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来判断这些“包”是否来自可信任的安全站点,一旦发现来自危险站点的数据包,防火墙便会将这些数据拒之门外。系统管理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订判断规则。包过滤技术的优点是简单实用,实现成本较低,在应用环境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安全。但包过滤技术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包过滤技术是一种完全基于网络层的安全技术,只能根据数据包的来源、目标和端口等网络信息进行判断,无法识别基于应用层的恶意侵入,如恶意的Java小程序以及电子邮件中附带的病毒。有 经验 的黑客很容易伪造IP地址,骗过包过滤型防火墙。

2、网络地址转化-NAT。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用于把IP地址转换成临时的、外部的、注册的IP地址标准。它允许具有私有IP地址的内部网络访问因特网。它还意味着用户不许要为其网络中每一台机器取得注册的IP地址。在内部网络通过安全网卡访问外部网络时,将产生一个映射记录。系统将外出的源地址和源端口映射为一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让这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通过非安全网卡与外部网络连接,这样对外就隐藏了真实的内部网络地址。在外部网络通过非安全网卡访问内部网络时,它并不知道内部网络的连接情况,而只是通过一个开放的IP地址和端口来请求访问。OLM防火墙根据预先定义好的映射规则来判断这个访问是否安全。当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访问是安全的,可以接受访问请求,也可以将连接请求映射到不同的内部计算机中。当不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该访问是不安全的,不能被接受,防火墙将屏蔽外部的连接请求。网络地址转换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不需要用户进行设置,用户只要进行常规操作即可。

3、代理型。代理型防火墙也可以被称为代理服务器,它的安全性要高于包过滤型产品,并已经开始向应用层发展。代理服务器位于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完全阻挡了二者间的数据交流。从客户机来看,代理服务器相当于一台真正的服务器;而从服务器来看,代理服务器又是一台真正的客户机。当客户机需要使用服务器上的数据时,首先将数据请求发给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再根据这一请求向服务器索取数据,然后再由代理服务器将数据传输给客户机。由于外部系统与内部服务器之间没有直接的数据通道,外部的恶意侵害也就很难伤害到企业内部网络系统。

代理型防火墙的优点是安全性较高,可以针对应用层进行侦测和扫描,对付基于应用层的侵入和病毒都十分有效。其缺点是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代理服务器必须针对客户机可能产生的所有应用类型逐一进行设置,大大增加了系统管理的复杂性。

(二)加密技术

与防火墙配合使用的还有数据加密技术。目前各国除了从法律上、管理上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之外,从技术上分别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采取 措施 推动数据加密技术和物理防范技术不断发展。按作用不同,数据加密技术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别和密钥管理技术4种。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常用的 方法 有线路加密和端一端加密两种;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目的是防止存储环节上的数据失密,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控制两种。前者一般是通过加密算法转换、附加密码、加密模块等方法实现;后者则是对用户资格、格限加以审查和限制,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目的是对介入信息的传送、存取、处理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达到保密的要求,一般包括口令、密钥、身份、数据等项的鉴别,系统通过对本验证对象输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密钥管理技术是为了数据使用的方便,往往是保密和窃密的主要对象。密钥的媒体有磁卡、磁带、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密钥的管理技术包括密钥的产生、分配保存、更换与销毁等各环节的保密措施。

(三)PKI技术

PKI(Publie Key Infrastucture)技术就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PKI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的关键和基础技术。由于通过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等活动缺少物理接触,因此使得用电子方式验证信任关系变得至关重要。而PKI技术恰好是一种适合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的密码技术,他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子商务应用中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问题。一个实用的PKI体系应该是安全的易用的、灵活的和经济的。它必须充分考虑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它是认证机构(CA)、注册机构(RA)、策略管理、密钥(Key)与证书(Certificate)管理、密钥备份与恢复、撤消系统等功能模块的有机结合。

1、认证机构。CA(Certification Authorty)就是这样一个确保信任度的权威实体,它的主要职责是颁发证书、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由CA签发的网络用户电子身份证明-证书,任何相信该CA的人,按照第3方信任原则,也都应当相信持有证明的该用户。CA也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防止电子证书被伪造或篡改。

2、注册机构。RA(Registration Authorty)是用户和CA的接口,它所获得的用户标识的准确性是CA颁发证书的基础。RA不仅要支持面对面的登记,也必须支持远程登记。要确保整个PKI系统的安全、灵活,就必须设计和实现网络化、安全的且易于操作的RA系统。

3、策略管理。在PKI系统中,制定并实现科学的安全策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安全策略必须适应不同的需求,并且能通过CA和RA技术融入到CA和RA的系统实现中。同时,这些策略应该符合密码学和 系统安全 的要求,科学地应用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的理论,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互用性。

4、密钥备份和恢复。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应定期更新密钥和恢复意外损坏的密钥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和实现健全的密钥管理方案,保证安全的密钥备份、更新、恢复,也是关系到整个PKI系统强健性、安全性、可用性的重要因素。

5、证书管理与撤消系统。证书是用来证明证书持有者身份的电子介质,它是用来绑定证书持有者身份和其相应公钥的。通常,这种绑定在已颁发证书的整个生命周期里是有效的。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一个已颁发证书不再有效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证书撤消,证书撤消的理由是各种各样的,可能包括工作变动到对密钥怀疑等一系列原因。证书撤消系统的实现是利用周期性的发布机制撤消证书或采用在线查询机制,随时查询被撤消的证书。

(四)网络防病毒技术

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一次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是网络安全性建设中重要的一环。网络反病毒技术包括预防病毒、检测病毒和消毒三种技术。

预防病毒技术,即通过自身的常驻系统内存,优先获得系统的控制权,监视和判断系统中是否有病毒存在,进而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和对系统进行破坏。这类技术有加密可执行程序、引导区保护、系统监控和读写控制。

检测病毒技术,即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进行判断的技术,如自身校验、关键字、文件长度的变化等。

消毒技术,即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分析,开发出具有删除病毒程序并恢复原文的软件。

网络反病毒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对网路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的扫描和监测;在工作站上用防毒芯片和对网络目录及文件设置访问权限等。

四、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动向

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研究历经了通信保密、数据保护两个阶段,正在进入网络信息安全研究阶段,现已开发研制出防火墙、安全路由器、安全网关、黑客入侵检测、系统脆弱性扫描软件等。对我国而言,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将是逐步具备自主研制网络设备的能力,自发研制关键芯片,采用自己的 操作系统 和数据库,以及使用国产的网管软件。我国计算机安全的关键在于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从根本上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网络安全技术在21世纪将成为信息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后,信息这一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需要网络安全技术的有力保障,才能形成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我国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和探索,以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以此保证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浅谈网络安全论文二:

网络做为一个传播信息的媒介,是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共享资源而设立的,由于要使人们轻松的使用网络,它的复杂程度,不能太高,所以在网络上对安全的考虑就不能太多,因此网络自产生以来黑客等许多问题一直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网络之所以容易被入侵,是由于网络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如果不重视网络的安全性,轻者个人的信息泄露,电脑使用不便,重者会给公司或个人造成很大的损失。非法侵入,造成保密资料泄露,财务报表,各种资料被任意地修改,使所在单位和公司蒙受重大的损失。黑客恶意攻击,使网络瘫痪,数据失效,使整个网络处于停顿,所造成的损失比侵入帐户的损失还大。所以作为网络使用者有必要了解一下网络入侵者的攻击手段以保护自己电脑的安全。

网络入侵者的攻击手段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社会攻击。这是最简单,最阴险,也是最让人容易忽视的方法,入侵者在用户无意识的情况下将密码窃得,以正当身份进入网络系统。

(2)拒绝服务。目的是阻止你的用户使用系统,而为侵入提供机会。

(3)物理攻击。使用各种手段进入系统的物理接口或修改你的机器网络。

(4)强制攻击。入侵者,对口令一次次的精测重测试。

(5)预测攻击。根据所掌握的系统和用户的资料辅助进行攻击。

(6)利用操作系统和软件瑕疵进行攻击。

针对以上入侵者行为,电脑软件的开发者们采取了一些解决方法,如:

(1)帐户管理和登陆: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将相同的帐户分成同组,按最小权限原则,确定组的权限,而不用单个帐户进行管理。使用配置文件脚本文件等,设置用户的工作环境。根据用户的工作环境,尽量将用户固定在固定的位置上进行登录,并用 其它 的硬件设置进行验证机器。防止非法用户从其他地方入侵,并可设置登录脚本对用户身份进行多重验证,确定登录次数。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防止帐户被截获,破译。

(2)存取控制:确保唯有正确的用户才能存取特定的数据,其他人虽然是合法用户但由于权限限制不能存取。将共享资源和敏感资源放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之间用防火墙分开,并施以不同的权限,让不同的用户访问不同的资源。

(3)连接完善:维护用户的正确连接,防止不正确的用户连接,通过电缆和所有有关的硬件安全保密事况。使用登录日志,对登录的情况进行记录以使查询,检查非法入侵者,对入侵者情况进行 总结 通报。

(4)备份和恢复:定期对资源进行普通,副本,差异,增量等备份,防止数据意外丢失。

当然,以上方法是为广大的电脑用户共同设置的,并不能完全将入侵者挡在门外。对于每一个使用电脑的普通个体来说应该大体了解自己电脑上的这些功能,使用这些功能来保护自己的电脑。比如当我们登陆网站使用邮箱、下载资料、QQ视频聊天时,必须要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为防止被盗,我们不要怕麻烦养成定期更改的习惯,尽量不使用自己的名字或生日、多使用些特殊词,最好随机产生(电脑会显示安全性强度帮助你比较)。对于不同的网站,要使用不同口令,以防止被黑客破译。只要涉及输入账户和密码,尽量在单位和家里上网不要去网吧;浏览正规网站,不要轻易安装和运行从那些不知名的网站(特别是不可靠的FTP站点)下载的软件和来历不明的软件。有些程序可能是木马程序,如果你一旦安装了这些程序,它们就会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改你的系统或者连接到远程的服务器。这样,黑客就可以很容易进入你的电脑。不要轻易打开电子邮件中的附件,更不要轻易打开你不熟悉不认识的陌生人发来的邮件,要时刻保持警惕性,不要轻易相信熟人发来的E-mail就一定没有黑客程序,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公布或者留下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去转信站申请一个转信信箱,因为只有它是不怕炸的,对于邮件附件要先用防病毒软件和专业清除木马的工具进行扫描后方可使用。在使用聊天软件的时候,最好设置为隐藏用户,以免别有用心者使用一些专用软件查看到你的IP地址,尽量不和陌生人交谈。使用移动硬盘,U盘等经常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买正版杀毒软件,定期电脑杀毒等。很多常用的程序和操作系统的内核都会发现漏洞,某些漏洞会让入侵者很容易进入到你的系统,这些漏洞会以很快的速度在黑客中传开。因此,用户一定要小心防范。软件的开发商会把补丁公布,以便用户补救这些漏洞。总之,注意 电脑安全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浅谈网络安全论文三:

如今社会效率极高之重要原因是使用了计算机网络,而享受高效率的同时也越发对网络存在着依赖性。这也就使得我们对网络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计算机网络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人为恶意等原因而遭到破环、更改和泄漏。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如果计算机在网络中不能正常运作,很可能是出现了安全漏洞。鉴于出现漏洞原因的不同,下面就做以简单讨论。

笼统来讲,计算机安全隐患分为人为和非人为两大类。例如操作系统自身具有的安全隐患即属于非人为因素。虽然非人为因素的安全隐患我们避免不了,可人为因素有时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威胁。“黑客”就是阐述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网络安全问题的最典型的名词。

下面就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和相关技术做以简单讨论:

(一)网络安全问题方面

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系统的快速度、大规模以及用户群体的集中活跃和网络系统本身在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局限性等原因都可能激起安全问题的爆发。同时还会遇到因为通讯协议而产生的安全问题。目前,局域网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是TCP/IP协议。

1、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

在广泛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环境中异种网络之间的相互通信造就了其开放性。这也意味着TCP/IP协议本身存在着安全风险。由于TCP作为大量重要应用程序的传输层协议,因此它的安全性问题会给网络带来严重的后果。

2、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安全问题

网络内外部之间的通信必须依赖路由器这个关键设备,因为所有的网络攻击也都经过此设备。有时攻击是利用路由器本身的设计缺陷进行的,而有时就通过对路由器设置的篡改直接展开了。

3、网络结构的安全问题

一般用户在进行网络通信时采用的是网间网技术支持,而属于不同网络之间的主机进行通信时都有网络风暴的问题,相互传送的数据都会经过多台机器的重重转发。在这种“开放性”的环境中,“黑客”可对通信网络中任意节点进行侦测,截取相应未加密的数据包。例如常见的有对网络电子邮件的破解等。

(二)网络安全应对策略问题

1、建立入网访问模块和网络的权限控制模块,为网络提供第一层访问控制并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提出安全保护措施。

2、实行档案信息加密制度并建立网络智能型日志系统,做好数据的__,使日志系统具备综合性数据记录功能和自动份类检索能力。

3、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避免因一些硬件设备的损坏或操作系统出现异常等原因而引起麻烦或损失。

4、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指定有关 规章制度 。

5、对网络进行分段并划分VLAN,使非法用户和敏感的网络资源相互隔离,并克服以太网广播问题。

(三)网络安全相关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安全的保障来源于安全策略和技术的多样化及其快速的更新。从技术上来说,网络安全由安全的操作系统、安全的应用系统、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监控、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灾难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性。目前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

1、防火墙技术

所谓“防火墙”则是综合采用适当技术在被保护网络周边建立的用于分隔被保护网络与外部网络的系统。它是内部网路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在选择防火墙时,虽然无法考量其设计的合理性,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通过多加权威认证机构测试的产品来保证其安全性。目前的防火墙产品有包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代理服务器)、屏蔽主机防火墙等。最常用的要数代理服务器了。

2、防病毒技术

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就是计算机病毒。它具有传播性、隐蔽性、破坏性和潜伏性等共性。我们常用的杀毒软件有驱逐舰网络版杀毒软件、趋势网络版杀毒软件、卡巴斯基网络版杀毒软件等。网络防病毒软件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从网络向其它资源感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删除。

3、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技术

访问控制: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进行严格的认证和控制。例如,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对口令加密、更新和鉴别,设置用户访问目录和文件的权限,控制网络设备配置的权限等。

数据加密: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密技术可分为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进行数据加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验证、版权保护等。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自我建立网上行为管理系统,控制P2P,BT等下载,防范恶意代码,间谍软件;控制管理及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及其附件管理;防范网站或品牌被钓鱼或恶意代码攻击并发出警告;提供网页服务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分析,提供数据库及时的更新等。

总之,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技术、管理、使用等许多方面,既包括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也有物理的和逻辑的技术措施。所以计算机网络安全不是仅有很好的网络安全设计方案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还必须由很好的网络安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来保证。我们只有依靠杀毒软件、防火墙和漏洞检测等设备保护的同时注重树立人的安全意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的帮助下才能真正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

❸ 2020“网络安全创新能力100强评选”正式启动

创新是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命力,而在复杂且碎片化的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力不仅是一家安全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立足未来的着力点。

11月23日,网络安全创新能力100强(以下简称“创新百强”)评选活动全线启动,以核心创新力为准绳,描绘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势力百强图谱,洞见产业未来。

本次创新百强评选活动,由三六零(601360.SH)旗下ISC平台、数世咨询联合发起,特邀清科资本、华兴资本和紫荆网络安全 科技 园合作,围绕十大专业维度,凭借权威、客观、标准化的评选体系,遴选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透视网络安全产业创新研发动向、技术开发格局、 科技 创新路线、行业 科技 创新态势,为广大用户、投资人以及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评选机制:专精深广开辟“三层投票制”

众所周知,投票是反映大众意志,且极为公平的一种评选形式。创新百强评选在传统投票机制上,充分结合网络安全产业特质,创新性地采用普通投票人、资深投票人、专家评审团三层投票体系架构,以输出专业、精准,深入且公平的评选结果。

(一)分权重、多层级投票机制,缔造高专业水准评选体系

本次评选活动参考了诺贝尔和奥斯卡的评选机制,最大创新点在投票资格仅限专业网络安全资深人士——即本次报名的安全企业。安全企业不可投自己,不可弃票,不可重复投票。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评选结果的客观专业性,有效避免了水军投票或参选企业规模大,因而票多的弊端。通过普通投票人每票计1票,资深投票人每票计3票,专家评审团每票计10票的创新方式,由网络安全企业的市场市场负责人,安全企业的高管,以及定向邀约的企业、资本、咨询和技术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全维度考量评断参评企业,输出更精准的行业评判。

(二)聚焦创新力全员参与,五大标准客观评选投票

在投票机制上,创新百强评选高度聚焦创新力,提出五大创新力评选标准,全面采集整理分析参报企业知识产权、研发专利等创新成果;技术研发人员水准、体量等创新团队实力;客户行业覆盖率等创新市场化;融资估值、收入增长速度等创新成效;以及第三方专业机构调研报告等创新影响力,综合评定投票。

评选维度:十大维度遴选网安产业创新力量

网络安全产业的碎片化与复杂化,导致常规评选缺乏细分,难以输出强专业高权威的综合评选。此次,创新百强评选基于内核创新驱动力,全维度挖掘网络安全细分领域创新企业,推动网络安全“由领先品牌带动大众认知”到“行业技术普及带动大众认知”的转变。

(一)九大细分技术领域+年度成长力,绘百强图谱

基于2020年9月数世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能力图谱》报告,所包含的通用概念、访问控制、安全服务、综合体系 、计算对象与计算环境等八大维度,将本次网络安全创新能力细分为攻防技术创新、密码技术创新、安全服务创新、安全管理创新、仿真技术创新、访问控制创新、云安全创新、物联网安全创新和数据安全创新等9个领域,并在这9个领域基础上,特设年度成长力十强,总计十个维度进行遴选,评选网络安全产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

(二)四大指数遴选网安产业创新主体

十个细分领域维度外,创新百强评选以前瞻力、产品化、差异化、竞争力四大创新指数为衡量尺度,构建系统化的网络安全产业创新指数评价体系,对当前国内网络安全产业企业的创新实力进行客观综合评选。其中,前瞻力代表的是技术理念的超前性创新力;产品化代表的是工程化、产品化的创新力;差异化代表的是功能创新力;竞争力则体现了资源、技术、市场等综合能力,基于上述四大网络安全创新指标,遴选中国网安产业创新百强主体。

评审专家:十大权威专家打造行业标杆评审团

为保证评选的公正性、权威性和专业性,ISC面向行业头部企业、专家智库、技术大咖、投资人等多个领域,定向邀请行业十大顶级专家,组成评审“智囊天团”,在参选企业互评的基础上,把控全局输出权威评断,遴选国内网络安全行业100家具备创新精神、创新实力、创新成果的安全企业。

(一)顶级“智囊天团”,凝结十大专家评审名录

作为此次评选过程中,一票抵10票权重的专家评审团,由ISC主理人卜思南、北向智库创始人潘柱廷、小米首席安全官陈洋、赛博谛听创始人金湘宇、IDF极安客实验室创始人万涛、360集团首席科学家潘剑锋、中电智慧基金投资管理部总经理肖斌、华兴新经济基金董事总经理牛晓毅、元起资本创始合伙人何文俊、清科资本执行董事李梅共计10位专家评委,评审团主席由数世咨询创始人李少鹏担任。凝结集体智慧,打造中国网安产业创新百强名录。

(二)行业权威标杆,立足产业前沿洞悉创新势力

评选过程中,十大专家评审将围绕细分领域进行投票外,还将通过内部投票商议的方式,从所有参选企业选出年度成长力十强。此外,参选企业作为网络安全产业的建设者,也将以普通投票人、资深投票人的身份,与专家评审团一同参与到评选中,进一步夯实创新百强权威力。

组织机构:ISC平台牵头,调研机构加码,资本、产业园、媒体支持

相比于常规评选活动,创新百强集网安社区、调研机构、资本机构、 科技 产业园、媒体等多方之长,全面梳理领域繁杂且呈碎片化的中国网络安全产业,以全维视角把脉安全,输出产业最具创新力的新一代安全企业名录,洞悉产业未来格局。

(一)ISC平台:网安企业赋能者

ISC平台脱胎于亚太乃至全球规格最高、辐射最广、影响力最深远的互联网安全大会,现今以网安企业的赋能者、网安行业的传承者、网安产业的引领者、网安文化的传播者为目标,延承全球产业风向标的内核优势,以国内唯一垂直视频媒体平台之姿,成为网络安全产业声音集聚的前沿阵地。时下,ISC牵头推出创新百强评选,打造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力“英雄榜”,无疑将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力评判的“风向标”。

(二)数世咨询:倾注调研力量催生产业高度

数世咨询作为中国数字产业领域最中立的第三方调研机构,创立至今一直根植数字时代特色,持续不断地输出网络安全行业调查、研究报告。此次,在ISC的牵头下,数世咨询倾力加盟创新百强评选,为评选活动注入调研机构专业属性与实力的同时,还为评选活动注入产业级评判标准,为产业发展提供“领航式”创新样板。

❹ 网络安全概念股龙头股有哪些

一、启明星辰002439(国产软件+网络安全)
启明星辰是国内成立最早、最具实力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性信息网络安全企业;为企业级用户提供网络安全软/硬件产品、可信安全管理平台、安全服务与解决方案,用户覆盖政府、军队、电信、金融、制造业、能源、交通、传媒、教育等各个行业领域;已完成大部分产品的虚拟化、云化工作,并推出满足政务云/行业云、运营商云平台、大数据应用、智慧城市、态势感知、移动互联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等新需求的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公。主要安全业务领域:防火墙&NGFW、网络隔离(网闸)、入侵检测(IDS)/入侵防御(IPS)、统一威胁管理(UTM)、数据库安全、数据防泄密DLP、VPN、漏洞扫描、SOC&NGSOC、评估加固&安全运维。
二、卫士通002688(国产操作系统+网络安全)
中国电科集团全资控股中国网安旗下上市平台,网安子集团资产整合窗口;旗下三十所和三十三所分别从事加密和电磁安全业务;极少数具有国家级网络入侵检测发现和对抗能力的公司;母公司网安通过合作和收购,逐步完成涵盖“芯片一软件一平台一整机一系统”的信息安全完整产业链布局;母公司网安牵头成立中央企业网络安全产业联盟的成立;18年1月,控股股东中国网安与招商局集团签署业内首个网络信息安全整体保障服务合同;18年5月,控股股东与阿里云联合打造“网安飞天”安全云平台. 卫士通尊御系列安全手机以“自主可控、安全可信”为原则,采用国产高性能密码芯片和手机芯片,搭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VOLTE加密通信系统及中国移动和密话业务,为用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底层到应用层、从端到云的一体化安全解决方案。可有效满足普通大众用户安全通信需求,亦可满足国家政府部门及行业用户移动办公、电子政务、应急指挥、抢险救灾等业务中的移动信息安全需求。
三、三六零601360(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和移动安全提供商)
360是中国网络安全绝对龙头;360安全卫士、360手机卫士等安全产品拥有数亿用户;为上百万家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包括安全咨询、安全运维、安全培训等全方位安全服务;与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终端安全、虚拟化安全、工控安全安全态势感知等技术领域,以及人才培养、网络信息安全规划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目前已有七成智能和电动车企业都在与360合作,以解决汽车系统被攻破带来的安全隐患。360安全创新中心由互联网安全公司360组建,下设国家网络安全研究院、企业网络安全研究院、个人网络安全研究院三大研究院,是具备全球影响力的亚太区域网络安全创新中心。主要安全业务领域:防火墙&NGFW、网络隔离(网闸)、统一威胁管理(UTM)、终端防护&防病毒、终端检测响应(EDR)、VPN、代码审计、Web应用防火墙(WAF)、移动APP安全、移动终端安全、威胁情报、大数据安全、APT、SOC&NGSOC、渗透测试服务。
四、绿盟科技300369(云计算+网络安全)
企业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统一威胁管理(UTM)、入侵防御&检测(IDS&IPS)领域内龙头;拥有国内最权威的中文漏洞库;主要服务于政府、电信运营商、金融等领域的企业级用户;国内最早在云安全领域布局的企业,与腾讯云、阿里云、亚马逊、华为企业云等公有云服务商开展合作,开展云上安全服务,并提供云安全解决方案。 绿盟科技作为国家级应急响应支撑单位,深入研究政府行业信息安全的发展及趋势,针对国家和行业的政策合规要求及电子政务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电子政务网络安全、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五、中孚信息300659(国产软件+网络安全)
公司专注于信息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信息安全服务;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信息安全保密产品、商用密码产品、信息安全服务2018年8月22日晚公告,公司与中标软件在打造国产平台的安全保密整体解决方案、产品互认证、产品研发技术交流以及重大科研与产业化项目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以共同推进中标系列操作系统和公司系列产品在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的深入应用,共建国产信息安全生态圈。2018年4月消息,中孚信息并购武汉剑通信息,资料显示,剑通信息主营业务为移动网数据采集分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产品相关的安装、调试和培训等服务,主要产品为移动网数据采集分析产品,主要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其终端用户主要为公安、海关、检察院等政府机关。公司是专注于信息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信息安全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含信息安全保密产品,商用密码产品,信息安全服务。
六、深信服300474(芯片+网络安全)
深信服科技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立于深圳,是一家安全与云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全球设有49个分支机构,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网络产品的技术开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等。主要安全业务领域:防火墙&NGFW、统一威胁管理(UTM)、上网行为管理、VPN、移动终端安全。
七、中国软件600536(国产操作系统+网络安全)
拥有完整的从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中间件、安全产品到应用系统的业务链条,覆盖税务、党政、交通、知识产权、金融、能源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唯一拥有LINUX操作系统的企业;持有中标软件50%股权,其产品包括中标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高可用软件、涉密虚拟化软件等系列产品 中软防水坝数据防泄漏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企业级数据安全产品,支持Windows全系、Linux、Android、iOS等多操作系统,同时支持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防护,为企业级客户提供新一代数据失泄密防护解决方案。报告期内,中软防水坝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政府、央企、金融、制造业和研究院所等多个行业,对千万台终端数据实施安全防护,为国家多个重要领域的数据安全保驾护航。新推出的防水坝9.0版本在稳定性、兼容性和功能完善上均有明显提升,在技术上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品质;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拓展,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
公司子公司拟增资迈普通信,成为其大股东,以布局自主可控网络系统业务,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产业链条。

❺ 商界好消息:量子芯片横空出世,量子手机也将诞生!

华为公司夜景

最近一段时间,商界都在关注一件令人十分愤慨的事情:从明天开始,受美国政府的第三次非法制裁,华为公司将无法从美国高通、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公司,购入手机 麒麟 高端芯片了。当然,笔者也听到一件高兴的事情,那就是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量子芯片,而且量子手机也将问世。由此可见,在不长的时间内,某些国家制裁的大棒就会变成软绵绵的“油条”了。

华为公司与韩国三星公司也是商界合作伙伴

大家知道,这些年我国在量子研究方面,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量子是一个在物理学中常用到的概念,指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

量子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 家 M ·普朗克 在1900年提出的,经爱因斯坦、玻尔、 薛定谔 等人 的完善 。 在20世纪的前半期,初步建立了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 , 绝大多数物理学家将量子力学视为理解和描述自然的基本理论。

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为在作量子信息实验

虽然欧美国家有关 量子力学理论 方面研究比我们开展得早,但中国是后来者居上,以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为代表的量子信息领域的专家,近年来已在量子信息和量子通信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经过前期大量的研究工作之后, 2014年潘建伟团队建成了 “ 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 ” 。 由他 牵头研制成功 了 国际上 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 墨子号 ” ,建成国际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 骨干网 “ 京沪干线 ” ,构建了首个空地一体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雏形,使我国量子保密通信的实验研究 与 应用研究 已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麒麟 高端芯片

近年来,我国的 华为 、 中兴公司多次 遭到美国 政府的非法制裁,致使 高通 公司对其 芯片断供 等 ,让不少 中 国科技企业都看到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只有我们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那么我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才不会受制于人;于是在国内就掀起了一股发展国产芯片的潮流,一时间,众多的国产科技巨头企业都开始投入重金来进行芯片的研发!

经过不断的 科研攻关 ,国产科技企业在芯片领域也开始取得 新成果 , 近期 中科大和浙江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 对外 宣布:他们已经联手在量子芯片领域取得了突破 。 同时,他们还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和《science》上,可以说再一次向世界彰显了我们在量子领域所取得的突 破。

郭国平教授 等科学家研制成功的量子芯片

根据最新的消息显示:中 国 科 技大学 郭国平教授 的团队 已经研发出了半导体量子芯片,并且还打破了世界纪录,让这一芯片一举实现了世界上最快的量子逻辑门操作。除了中科院以外,还有南理工大的一位中国籍科学家也研发出了一款新型的量子通信芯片,它不仅体积小,而且功能强大,甚至还能替代我们传统的手机中所使用的芯片,可以说现在量子手机也将 会 变成现实! 让我们全力支持中国科学家的行动吧,并期待这一时刻早早到来。

最近一段时间潘建伟团队捷报频传令人鼓舞!

9月5日,潘建伟在西湖大学首场公开课上,公开宣布了自己研究团队在上周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就在上个星期,我们刚刚完成了对50个光子的玻色取样,相比谷歌的‘量子优越性’大概可以快100万倍。”

此前8月,潘建伟团队成员朱晓波教授也在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举办的“墨子沙龙”上表示,中科大团队年内即将实现60比特量子计算,将超越谷歌实现的53比特量子计算水平,并公布了未来十年研发目标即制备一百万比特保真度99.8%的量子计算机。

今年6月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纠缠的千公里级量子秘钥分发,确保了即使在卫星被他方控制的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实现安全的量子通信,成为量子通信向现实应用的重要突破。

确实如果我国一直是这样的状态是很难超过其他国家的,但是在这个高科技时代,我国自主研发出了量子芯片,对于这种芯片外媒是这样报道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一名中国籍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体积只有正常芯片1%大小的新型量子通讯芯片,这种新型量子芯片在手机领域将受到重视,它的出现为国人研发未来的新手机提供了思路。

这通俗一点来说就是量子手机时代,将不再是空谈。很多小伙伴可能放过“发明家”拆过自己的坏手机,发现手机里面的芯片其实很多,芯片的体积相对来说也比较大。

那么当芯片体积大小被缩小之后,手机里面就会有很多空间被腾出来。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提高手机电池的蓄电能力呢?装载这样小体积的芯片以后,手机的性能是不是会提高很多?而且芯片不仅仅只能用于手机,还可以用在很多智能体系中,比如说战机的智能操作系统,我国自主研发出“量子芯片”之后,国内一些科技公司已经领先去美国的其他公司

中国量子芯片突然宣布:量子手机变成现实,美国:中国不能独占!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崛起,我们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不少的突破,但在一些高精尖的科技前沿领域,由于我们起步较晚,同时还受到国外技术封锁的影响,所以导致我们也还有不少的科学技术都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中国的科技企业永不放弃的精神也让我们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此前中兴和华为在遭到美国高通的芯片断供以后,让不少国产科技企业都看到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只有我们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那么我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才不会受制于人;于是在国内就掀起了一股发展国产芯片的潮流,一时间,众多的国产科技巨头企业都开始投入重金来进行芯片的研发!

经过不断的努力,国产科技企业在芯片领域也开始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如今在国产芯片领域,不仅华为研发出了先进的海思麒麟990处理器芯片,而且中科大和浙江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也突然宣布:他们已经联手在量子芯片领域取得了突破,同时,他们还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和《science》上,可以说这也再一次地向世界彰显了我们在量子领域所取得的突破!

中科大在文章中不仅提到了先进的量子技术,而且还展示了他们在24位量子比特量子芯片上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一旦我们在量子芯片领域取得突破的话,那么量子手机也将会变成现实,对此,一些西方国家也都纷纷表示羡慕不已,甚至美国科技界的不少人士都表示:中国不应该独占,要分享出来才行,还有不少美国人都认为中国不可能做到,但事实就摆在这里,让我们很是骄傲和自豪!

而根据最新的消息显示:中科院郭国平教授已经研发出了半导体量子芯片,并且还打破了世界纪录,让这一芯片一举实现了世界上最快的量子逻辑门操作。除了中科院以外,还有南理工大的一位中国籍科学家也研发出了一款新型的量子通信芯片,它不仅体积小,而且功能强大,甚至还能替代我们传统的手机中所使用的芯片,可以说现在量子手机也将能变成现实!

❻ 失踪的马航370上的中国人有60多位芯片专家对吗

肯定是假的。60多位芯片专家集体出游?既然如此重要为什么不包机?
每次没有结论的事故都有阴谋?可能很多事故有阴谋,但不是每件都有阴谋。

❼ 周鸿祎首次深度解密360安全大脑战略战术:打

8月7日-10日,由钛媒体及ITValue主办的2019全球数字价值峰会暨第11届IT价值峰会在三亚召开,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在会上首次系统性地全面阐述了360安全大脑战略战术,演讲中周鸿祎开玩笑说,这也是他首次在对外演讲中使用PPT。钛媒体编辑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演讲内容做了提炼。

“我是非常悲观的。”

周鸿祎直言,他对信息化时代的网络安全持悲观态度。

在周鸿祎看来,全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战时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企业第一次拥有了比传统互联网并不逊色的大数据,世界进入了信息化3.0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威胁的手段不断发生演变,网络战时代已经来临。

怎么样来定义网络战?新型的网络战具备哪些特征?

周鸿祎从三个方面定义网络战:

其中,人是导致网络战变为可能的最重要原因。

网络战可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把虚拟世界的攻击,变成物理世界的攻击。而系统由人编写,这就导致漏洞无法避免。

更令人心生警惕的是,网络战从过去电子作战的辅助手段,已经变成了国与国之间解决矛盾的最优选方案。

传统作战一旦打起来很难控制,但网络战却可以收放自如、完全可控。另外,传统作战一旦发起,攻击者会很快暴露,但网络战的妙处在于如果攻击对象的防守很弱,那么攻击者就可以静悄悄的进行,然后全身而退,来无影去无踪。

周鸿祎举例称,从震网病毒,到三年前乌克兰电站被某国网军攻击,再到今年委内瑞拉大停电,实际上都是由国与国之间的网络战引发的。两年前大规模的勒索病毒WannaCry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网络战的预演,所以一个比较悲观的结论是,网络战时代不是美国大片里幻想的情况,实际上它已经在发生了。

网络战时代的特点在于,不分战争时期、和平时期,它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

要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就要求网络安全的管理者转变传统的网络安全思路,这些CIO们需要跟过去有完全不同的作战思想。

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作战思想的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网络安全的对手变了,业务团伙由小毛贼变成了有组织的正规军。

“过去大部分企业在网络上的安全投入主要是防火墙,对手是小毛贼,而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国家级背景的黑客部队,是其他国家的网军,这是网络安全重要的转折点。如果现在,企业把网络安全当成一个小问题,买点盒子、软硬件就能对付的话,那是还没完全意识到网络战其实已经是另外一套打法了。

第二,网络攻击的对象变了。

网络攻击不再瞄准过去的小病毒、小黑客,它的核心目标对准了能源、交通、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这是网络战最重要的特征。因此,网络战可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把对虚拟世界的攻击,变成对物理世界的攻击。

“很多企业可能会认为,企业内部很久没有发生安全事件了,或者已经发生的安全事件危害性很小,但其实这并不代表企业内部没有被其他国家网军预先埋伏攻击漏洞。最近360帮某大型通信运营商排查了一次网络安全隐患,两周后发现,某大国对该企业进行了网络情报窃取行为,而且已经潜伏了6年之久。”

第三,网络战的假设变了,没有攻不破的系统。

按照过去的规则,企业更多是采用被动防御的方案,用盒子、杀毒软件等软硬件的手段将自己的系统隔离保护起来,以谋求一定的安宁。

但在周鸿祎看来,大安全时代跟过去小安全时代有些不一样,攻防不平衡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因为网络战条件下,对于攻击发起者来讲,天下没有攻不破的系统。

未来网络战互相攻击的对象一定是系统的漏洞,不论是天然漏洞,还是预置漏洞,而且这些漏洞大概率有“人”的因素在里面。因此,网络漏洞也成为了重要的战略资源。

实际上,周鸿祎所说的利用漏洞发起网络攻击的事件已经在全球发生。前段事件,美国某官员披露,美国在俄罗斯的电网里已经有预置代码漏洞,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进行打击,如果俄罗斯对此没有防范能力很可能在美国的网络战中败下阵来。

去年,英特尔处理器的两大漏洞“熔断”(Meltdown)和“幽灵”(Spectre)被曝光,这两大漏洞涉及过去十年间推出的所有英特尔芯片组,影响巨大。但其实,这两大漏洞是英特尔故意预置的后门,因为如果把漏洞堵住就会导致数据处理速度的下降。

第四,战法变了。

网络战是集大成的超限战,无所不用其极。

周鸿祎认为,网络战不分战时平时,网络战如果在某一天发起进攻,那么在这之前的一两年,一定事先默默进行了网络渗透,逐步借助各种跳板、各种攻击,一层层渗透到核心层。“虽然今天各国看起来并没有跟任何国家宣战,但其实各国都在构思如何在对方的网络里预埋漏洞。”

另外一点,网络战不分军民。可能很多民营企业会认为网络战跟自己没有关系,但实际上,网络已经确确实实把大家连到了一起。如果作案团伙需要攻击某大型央企,可能不会单刀直入,而会迂回到这个大型央企的某供应商进行第一步攻击。只要该供应商有安全短板,就可能让大型央企的整个网络安全防护形同虚设。

所以,网络战不仅仅是只靠军队、公安、国家力量去考虑如何保护重要基础设施的事,而是实际上,互联网企业、包括网民个人的网络安全都与国家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组成了一个整体。

周鸿祎表示,在这种形势下,360开始重新思考在大安全时代,360应该做什么。

完成这个目标,360有两个选择:

一是,卖盒子、防火墙等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产品,但这个选择最后会把360变成跟其他网络安全公司一样的企业。周鸿祎明确表示,他并不想走这条路,“这不是360的风格。”

那么,360的风格是什么,未来周鸿祎对360安全是如何定位的?

周鸿祎表示,360 的目标是想帮助国家、政府,大型央企、大型基础设施企业做一套雷达或者防控系统。

这个系统建成之后,在网络战实战中,各个企业能够最快地利用大数据感知网络威胁的存在,这样才能谈得上止损、阻止、中断、反击和溯源。

因此,在周鸿祎规划中,未来的360安全,应该是在全球化网络安全战这样的高度下,帮助政企应对敌方攻击。

为此,360开始构建数据安全海和漏洞库。一方面帮助政企早日发现对手悄无声息的网络攻击攻击行为,另一方面,自查漏洞,早日修补。

据了解,安全数据海是360安全大脑的核心。利用数据海,通过大数据技术,网上发生的任何攻击360都能第一线看到,而且能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演出来。

周鸿祎表示,安全数据海是360经过十多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中国大部分的计算机都安装了360杀毒软件,360将这些云端的碎片化数据放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中国完整的安全数据拼图。

根据这个完整的安全数据拼图,360发现,网络攻击并不是单点攻击,而是有一个漫长的攻击链, “网络攻击基本上有两个共性,一是,一定有某个软件在电脑上运行;二是,一定有某个奇怪的软件在跟某个奇怪的网站进行通讯,因为它要获取指令进行更新。”而通过数据海,360能够察觉到各种攻击嫌疑。

除了安全大数据能力,360也有着多年的APT情报挖掘经验。据了解,360是全球挖漏洞最多的公司,近几年360累计发起了40起APT,这40起APT有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也有两个来自大国网军。

在此基础上,周鸿祎透露,360也正在积累一个大体量的攻击知识和漏洞知识库,今年下半年将推出一套标准化的知识框架,一套通用的语言描述一个攻击是如何发生的,一旦攻击发生描述语言可以同步给CIO们,使大家迅速在自己的企业根据描述捕获更多的攻击。

正如上文提到的,未来的网络战不是某个软件与某个硬件的对抗,而是人与人的对抗,所以360非常注重安全人才的培养,多年来,360将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专家纳入麾下。

周鸿祎介绍,360拥有东半球最强的黑客团队,研发人员有几千人,专门研究攻防、挖掘漏洞的顶级黑客有上千人,这是360区别于一般的网络安全公司最重要的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周演讲的同时,在一年一度的BlackHat“全球黑帽大会”上,360 团队不仅包揽冠亚军,而且共10人上榜,这是中国人十二年来第一次封神问鼎,亚洲首冠,全球第一。

未来360要做的是从三个方面将自身的安全能力输出:

“未来,360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安全公司。”周鸿祎最后说道。360希望跟大家共同打造一个安全生态,即专注于构建全网的网络安全大数据、知识库和威胁情报,输出无形的服务给企业、 社会 ,同时也会利用众包的方式,把 社会 上的黑客力量集合起来变成黑客云。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秦聪慧、赵宇航)

❽ 马航事件疑点重重,这真的是一次意外事件

说到马航事件,相信很多人还是记忆犹新。现在看来,仍有许多疑问。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马航MH370乘客的身份。飞机上共有239名乘客,包括12名机组人员和227名乘客。227名乘客中,157人为中国人,包括60多名中国艺术家及其亲属,60多名来自华为、中兴和电信的通信芯片网络安全专家,20名飞思卡尔技术专家。这20位专家中有4位来自中国苏州,他们刚刚在飞思卡尔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毫无疑问,现在,如果马航不是事故,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真正的目标是飞机上那些权威专家。

据相关人员介绍,来自华为、中兴通讯、中国电信的60多名通信芯片网络安全专家赴马来西亚参加马六甲海峡光缆项目的投标,他们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会遇到意外。4位中国飞思卡尔技术专家刚刚参与开发出kl02芯片,现在该芯片的专利权也落入美国手中。

俄罗斯战略专家曾分析马航mh370事故,认为飞机上人员不一定全部遇难,但更有可能被劫持。

有人这样解释20名技术专家失踪的原因。当时,该公司宣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专利技术kl02芯片,而研究这项专利技术的科学家正是来自中国苏州的4位专家。根据美国法律,只要其中一名专利研究人员死亡或失踪,剩余的研究人员将分享该专利。事件发生后第四天,美国专利局批准了这项专利。

据《太阳报》报道,2019年6月,在马航MH370机长扎哈里的家中发现了一台高 科技 飞行模拟器。此外,相关人员在扎哈里的模拟飞机上发现的信息与马航mh370航班的信息非常一致。这篇报道一发表,外界就猜测马航mh370坠毁事件与扎哈里机长有密切关系?扎哈里是否事先模拟了客机的飞行轨迹,故意朝相反方向飞行,燃油耗尽,导致客机坠毁?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英国《每日快报》曾报道过一则令人惊讶的消息,事发后,美国搜索公司可能早就发现了马航mh370的残骸,但由于某种原因,搜救船故意隐瞒了这一事实。据报道,马航mh370失踪后,美国海洋无限公司赢得了搜寻残骸的合同。然而,在搜救过程中,该公司的潜艇建造商搜救船却做出了奇怪的举动。该船的自动识别系统被关闭数天,导致在线观察员无法追踪其行踪。这名海底建筑商似乎在印度洋绕了一圈,然后从追踪网站上消失了。当时,很多网友开始猜测,圆圈里是什么,为什么追踪系统在离圆圈几公里远的地方爆炸了?一位网友说:我坚持我的推断,这个圆是一块碎片,而飞机是往南边的线。当他们以为找到马航mh370时,为了遵守协议,他们关闭了自动识别系统。

据悉,马航失联后,不少搜救队加入了这一行列。根据马航mh370失联前的最后一次雷达数据,飞机在印度洋上空失踪。随后,一支搜救队集中力量在印度洋地区展开密集行动,其中一家美国公司海洋无限非常抢眼。2018年,该公司立下军令状,称他们可以在90天内找到失联的马航mh370。如果他们找到了,马来西亚将付给他们数千万美元。如果他们找不到,一分钱也拿不到。这是一家非常专业的海上搜索公司,这表明他们完全有信心建完成任务。毕竟,搜索成本很高,如果找不到,公司只能自掏腰包。一时间,大家对公司掌握了一些重要线索充满了希望。但奇怪的是,这家公司仅仅搜索了两周就放弃了,这与他们吹嘘海口的情况恰恰相反。很难解释为什么,除非他们找到了,否则公司不会继续搜索。

面对这么多的疑点,马航事件并不是偶然。对此,你怎么看?

❾ 5G通信领域研究专家李少谦教授去世,生前在业界的口碑如何

5G通信领域研究专家李少谦教授去世,生前在业界的口碑如下。

一、5G通信领域研究专家李少谦教授去世

一名与李少谦相识的朋友表示,李少谦就像是一道永不熄灭的灯火,给他们带来了光明,感谢他一直以来的指导和支持,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一路走好。

有同学在网络上发文表示,李少谦为人和蔼,没想到谦叔就这样倒在了会议讲台上。奉献一生,奋斗一生,一路走好谦叔。而他的另一名学生则表示,至今犹记开学新生的第一课,李老师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循循善诱的师长,如沐春风般。愿逝者安息,李老师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