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网络安全靠大家手抄报内容
网络安全知识之网络的本质
网络安全知识之网络的本质:计算机网络并不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出现的`,而是随着社会对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与及时传递的迫切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如果说的准确一些,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讯线路把不在一起的计算机等设备相互联起来,用相应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早期的网络还只是指一个单位的几台计算机用一根电缆在一起,实现局部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今天的网络,把世界上的上百个国家大大小小几千万台的计算机连为一体,形成硕大无朋像蜘蛛网一样的“怪物”,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这就是因特网(Internet),也称为国际互联网。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只要你把这个单位网络的对外连线往因特网一搭,你的网络性质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其外延与内涵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今天讲的网络,就是指因特网,“上网”上的也是因特网。
网络安全知识之网络有何好处
网络安全知识之网络有何好处:这种好处其实也是体现在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与及时传递这两个方面。就拿资源共享来说吧,一个办公室或者几个办公室只安装一台打印机而不耽误工作;一个公司或者图书馆只购买一份昂贵的软件,公司里所有人都可以随意使用;火车站或者航空公司售票处,把票务信息汇总后放在网上,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知道某一次列车或者航班还有多少张票。诸如此类,既节约资金,又减少重复劳动,都是好处。在网络中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及时传递,好处则更大。因为有了计算机网络,《人民日报》就能在北京制完版后几分钟内,便将版样传送到中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印制点,这样,你在早晨6点多钟便从报上知道了报纸印制前半小时发生的新闻;也是因为有了网络,花都的农民在家中便可以把鲜花推销到世界各国。韶关的孩子坐在家中就可以上广州师范附中的网校,接受全国特级教师的课外辅导。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距离的信息交换和及时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改变了时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近了,地球也变小了,信息变多了。
一、网络攻击
1、对网络的攻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服务供给和非服务攻击。从攻击的手段可以分为8类:系统入侵类攻击、缓冲区溢出类攻击、欺骗类攻击、拒绝服务类攻击、防火墙攻击、病毒类攻击、木马类攻击与后门攻击。
2、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Dependent Attrack)是指对为网络提供某种服务的服务器发起攻击,造成该服务器的“拒绝服务”,使网络工作不正常。拒绝服务类攻击(Denial—of—Service Attrack)产生的`效果表现在消耗带宽、消耗计算资源、使系统和应用崩溃等方面,导致某种服务的合法使用者不能访问他有权限访问的服务。
3、非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Independent Attrack)不针对某项具体的应用设备,而是针对网络层等低级协议进行的攻击。此种攻击往往利用协议和操作系统实现协议时的漏洞来达到攻击的目的,是一种更为隐蔽而且危险的攻击手段。
二、信息安全
1、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储存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
2、信息储存安全是指如何保证静态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会被非授权的网络用户非法使用。
3、信息传输安全是指如何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和不被攻击。
信息传输安全的主要威胁有:截获信息、篡改信息与伪造信息。
保证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是数据加密与解密。
三、防抵赖问题
防抵赖是指如何防止信息源用户对其自身发送的信息事后不承认,或者是用户接受信息后不认账。需要通过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第三方确认等方法,来确保网络信息传输的合法性问题,防止抵赖现象的出现。
❷ 网络安全手抄报内容字(看清楚的)
网络安全手抄报如下:
1、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不要把自己及父母家人的真实信息,如姓名、住址、学校、电话号码和相片等,在网上告诉其他人。
2、如果看到不文明的信息或图片,应立即告知父母。
3、不要在聊天室或BBS上散布对别人有攻击性的言论,也不要传播或转贴他人的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网上网下都做守法的小公民。
4、尽可能不要在网上论坛,网上公告栏、聊天室上公布自己的E-MAIL地址。如果有多个E-MAIL信箱,要尽可能设置不同的密码。
5、未经父母同意,不和任何网上认识的人见面。如果确定要与网友见面,必须在父母的同意和护送下,或与可信任的同学、朋友一起在公共场所进行。
6、如果收到垃圾邮件(不明来历的邮件),应立即删除。包括主题为问候、发奖一类的邮件。若有疑问,立刻请教父母、老师如何处理。
7、不要浏览“儿童不宜”的网站或网站栏目,即使无意中不小心进去了,也要立即离开。
8、如遇到网上有人伤害自己,应及时告诉父母或老师。
9、根据与父母的约定,适当控制上网时间,一般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
网络安全知识之网络的本质
网络安全知识之网络的本质:计算机网络并不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出现的`,而是随着社会对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与及时传递的迫切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如果说的准确一些,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讯线路把不在一起的计算机等设备相互联起来,用相应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早期的网络还只是指一个单位的几台计算机用一根电缆在一起,实现局部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今天的网络,把世界上的上百个国家大大小小几千万台的计算机连为一体,形成硕大无朋像蜘蛛网一样的“怪物”,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这就是因特网(Internet),也称为国际互联网。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只要你把这个单位网络的对外连线往因特网一搭,你的网络性质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其外延与内涵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今天讲的网络,就是指因特网,“上网”上的也是因特网。
网络安全知识之网络有何好处
网络安全知识之网络有何好处:这种好处其实也是体现在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与及时传递这两个方面。就拿资源共享来说吧,一个办公室或者几个办公室只安装一台打印机而不耽误工作;一个公司或者图书馆只购买一份昂贵的软件,公司里所有人都可以随意使用;火车站或者航空公司售票处,把票务信息汇总后放在网上,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知道某一次列车或者航班还有多少张票。诸如此类,既节约资金,又减少重复劳动,都是好处。在网络中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及时传递,好处则更大。因为有了计算机网络,《人民日报》就能在北京制完版后几分钟内,便将版样传送到中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印制点,这样,你在早晨6点多钟便从报上知道了报纸印制前半小时发生的新闻;也是因为有了网络,花都的农民在家中便可以把鲜花推销到世界各国。韶关的孩子坐在家中就可以上广州师范附中的网校,接受全国特级教师的课外辅导。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距离的信息交换和及时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改变了时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近了,地球也变小了,信息变多了。
❸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安全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安全防范角度讲,大学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国家安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每个大学生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联系中国近代史,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条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抓好保密教育,强化防范意识。保密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
网络安全教育。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学生自觉抵制校园网上的有害信息,是防止校园网络遭受非法侵入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消防安全教育。组织大学生学好消防法规,用好消防法规,提高依法治火的观念。要教育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严格按照消防法的原则和规定办事,自觉遵守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防盗窃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治安防范意识。运用典型案例开展防盗窃教育。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在宿舍内不存放大额现金,不擅自留宿外客,更不能丧失警惕,引狼入室。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更应提高警惕,随时进行询问,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交通安全教育。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交通法制观念,而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交通方针。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交通情况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训练内容包括注意力、观察力和应变力,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行车、走路集中精力,注意观察,遇到紧急情况下,可以作出迅速处理,从而遏制交通事故发生。
❹ 大学生应当如何合理使用网络并遵循哪些网络道德
1、不得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
2、不得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
3、不得破坏计算机数据、程序。
4、不得制作、传播计算机破坏性程序。
5、不得利用计算机实施其它犯罪。
6、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4)大学生劳动网络安全包括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信息产业部2000年10月8日第4次部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以下简称电子公告服务),规范电子公告信息发布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电子公告服务和使用电子公告发布信息,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电子公告服务,是指通过电子公告栏、电子白板、电子论坛、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互动形式,向互联网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条件的行为。
第三条开展服务活动,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并接受监督检查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法。
第四条。使用电子公告服务系统的互联网用户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对发布的信息负责。
第五条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和计划提供电子公告服务,特殊应用或特殊备案时应当申请电信监管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信息产业部授权的商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的或非商业性互联网信息服务。
的的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机关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经检验,批准或备案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在指定的时间内,特别是表明营业执照或备案文件;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或者不予备案,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六条电子公告服务的发展应当遵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❺ 校园安全教育内容应该有哪些
校园安全教育应该有下列内容:
一、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1、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
2、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运动场。
3、上厕所要避开高峰,高年级同学要照顾低年级同学。
二、教室活动安全教育
1、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三、交通安全教育
行路安全、骑车安全、打出租安全和铁路及乘火车安全教育。
四、食品卫生教育
1、不要随便乱买零食,特别是不要在路边小店、街头买一些包装粗糙,质量低次的冷饮、冰棍,不吃无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商贩出售的爆米花、膨化食品等食品。
2、隔夜食品要加热,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要喝自来水,更不要随便乱喝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吃水果前要削皮,不要乱吃野果、野菜、蘑菇等野生食物。
3、要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必须要把手洗干净。
五、火灾的预防与自救
1、特别常见的火灾事故:我们的生活处处与火打交道,但火又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所以我们不要玩火,平时不要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
2、我们的家长有很多都是抽烟的,同学们要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躺在床上抽烟,特别是烟头不要乱扔。
3、使用电器要小心,使用日光灯、电热器时,要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用灯泡、电热器烤衣服、手巾等物。
(5)大学生劳动网络安全包括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校园安全教育的意义:
1、学校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是国家的要求,也符合青少年的年龄、思维等实际特点。司法部提出“法律六进”活动,明确“进学校”是其中之一,旨在通过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宣传广泛覆盖社会公共场所,使“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
2、校园安全教育可以轻松实现安全知识共享,多样化互动,全方位普及安全教育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防范技能。安全教育知识内容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极具针对性和专业性。
3、做好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需要学校的坚持灌输,才能让安全知识理念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多与优秀企业合作,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❻ 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及网络安全教育
1、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校网络教室要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
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2、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3、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4、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注重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建立网络安全措施,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5、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宣传教育。要求各处室部门和学校各教学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
6、加大与国家网络安全相关部门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力度。积极主动联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学校内部及学校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控和管理,杜绝学生沉迷于网吧。
(6)大学生劳动网络安全包括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教育趋势:
1、引进先进理念和系统的网络安全教育体系
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必须先整合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尤其要建立不同形式战略联盟,共谋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发展新路。要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系统的网络安全知识体系,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层次研究一整套规范操作方法,拓宽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渠道,让受训者可以接触到网络安全先进理念、系统的知识培训和丰富的实践体验。
2、借助E-learning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未来的培训会更多地借助互联网培训,根据CNNIC 第38 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 在线教育领域在不断细化,用户边界不断扩大, 服务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移动教育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场景以及移动设备触感、语音输出等功能性优势,促使其成为在线教育主流。
3、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学生带来极大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具有网络特色的安全问题。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必须包括网络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安全防范技能教育以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
4、加强教师的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逐步显性化,应加强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 积极、耐心引导学生, 使他们形成正确态度和观念去面对网络。同时, 给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网络资源, 为学生营造良好网络学习氛围,并教育学生在网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维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
5、完善网络安全教育职业培训
网络安全教育职业培训对象主要为企事业、党政机关从事网络安全管理的人员,这些人员职业素质提高关系到各单位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因此,网络安全教育职业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网络安全培训教材研发需要结合企业实际需要不断完善。
❼ 网络安全进校园手抄报内容
网络安全知识之网络有何好处
网络安全知识之网络有何好处:这种好处其实也是体现在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与及时传递这两个方面。就拿资源共享来说吧,一个办公室或者几个办公室只安装一台打印机而不耽误工作;一个公司或者图书馆只购买一份昂贵的软件,公司里所有人都可以随意使用;火车站或者航空公司售票处,把票务信息汇总后放在网上,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知道某一次列车或者航班还有多少张票。诸如此类,既节约资金,又减少重复劳动,都是好处。在网络中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及时传递,好处则更大。因为有了计算机网络,《人民日报》就能在北京制完版后几分钟内,便将版样传送到中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印制点,这样,你在早晨6点多钟便从报上知道了报纸印制前半小时发生的新闻;也是因为有了网络,花都的农民在家中便可以把鲜花推销到世界各国。韶关的孩子坐在家中就可以上广州师范附中的网校,接受全国特级教师的课外辅导。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距离的信息交换和及时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改变了时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近了,地球也变小了,信息变多了。
1、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2、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3、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
4、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
5、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6、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
7、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世界,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它和现实世界一样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则,同样安全也是需要注意的。
8、信息飞速变化,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哪怕你沉浸在网络世界里,也不能忽视。
9、网络连着你我他,安全防范靠大家。网络连着你我他,防骗防盗两手抓。
10、网安则天下安,失网则失天下。
11、上网需谨慎“中奖”莫当真,文明上网,不触法律红线;安心用网,共享多彩生活。
12、数据无价,丢失难复;手机安全,杀毒护航。
❽ 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首先是用电安全,大部分的宿舍是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的,容易烧毁电路。就算可以使用大功率电器,也应该注意安全,不要湿手去触碰电器。还有一个插板不要插头太多,容易发生爆炸。其次是隐私安全,个人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不能轻易告诉他人。室友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弄上床帘,这样也不打扰他人,也可以保护自己的隐私。然后是心理安全,大学很容易出现攀比,孤立,欺凌的现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心理扭曲,有什么问题及时跟辅导员沟通。最后,不要碰校园贷,不要碰校园贷,不要碰校园贷,这是原则问题,也是我们一生的保障。
❾ 劳动中的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包括什么等方面
劳动中的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包括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采用访问控制,运行数据加密措施,数据备份和恢复
【(9)大学生劳动网络安全包括哪些内容扩展阅读】网络安全风险包括物理设备是否安全,管理是否安全,信息数据是否安全,客户是否安全,系统是否安全,网络平台是否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安全。
❿ 谁有关于网络安全地资料啊
网络安全复习资料
第1-2章
1、 计算机网络定义(P1)
答:凡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学习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系统。
2、 网络安全的五个属性(P2)
答:1、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得到授权的尸体在需要时可以使用所需要的网络资源和服务。
2、机密性。 机密性是指网络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权实体(包括用户和进程等)获取与使用。
3、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网络真实可信性,即网络中的信息不会被偶然或者蓄意地进行删除、修改、伪造、插入等破坏,保证授权用户得到的信息是真实的。
4、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5、不可抵赖性。 不可抵赖性也称为不可否认性。是指通信的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对于自己所发送或接受的消息不可抵赖。
3、 网络安全威胁定义(P2)
答:所谓网络安全威胁是指某个实体(人、时间、程序等)对某一网络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及可靠性等可能造成的危害。
4、 哪种威胁是被动威胁(P3)
答:被动威胁只对信息进行监听,而不对其修改和破坏。
5、 安全威胁的主要表现形式(P4)
答:授权侵犯:为某一特定目标的被授权使用某个系统的人,将该系统用作其他未授权的目的。
旁路控制:攻击者发掘系统的缺陷或占全弱点,从而渗入系统。
拒绝服务:合法访问被无条件拒绝和推迟。
窃听:在监视通信的过程中获得信息。
电磁泄露:信息泄露给未授权实体。
完整性破坏:对数据的未授权创建、修改或破坏造成数据一致性损害。
假冒:一个实体假装成另外一个实体。
物理入侵:入侵者绕过物理控制而获得对系统的访问权。
重放:出于非法目的而重新发送截获的合法通信数据的拷贝。
否认:参与通信的一方时候都认曾经发生过此次通信。
资源耗尽:某一资源被故意超负荷使用,导致其他用户的服务被中断。
业务流分析:通过对业务流模式进行观察(有、无、数量、方向、频率),而使信息泄露给未授权实体。
特洛伊木马:含有觉察不出或无害程序段的软件,当他被运行时,会损害用户的安全。
陷门:在某个系统或文件中预先设置的“机关”,使得当提供特定的输入时,允许违反安全策略。
人员疏忽:一个授权的人出于某种动机或由于粗心讲信息泄露给未授权的人。
6、 什么是重放(P4)
答:出于非法目的而重新发送截获的合法通信数据的拷贝。
7、 什么是陷门(P4)
答:在某个系统或文件中预先设置的“机关”,使得当提供特定的输入时,允许违反安全策略。
8、 网络安全策略包括哪4方面(P6)
答: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安全管理策略。
9、 安全访问策略就是一组用于确认主体是否对客体具有访问权限的规则。
10、 P2DR模型的4部分,它的基本思想(P8)
答:P2DR模型包括4个主要部分,分别是:Policy—策略,Protection—保护,Detection—检测,Response—响应。
P2DR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系统的安全应该在一个统一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操作系统身份认证、加密等手段)对系统进行保护,同时利用检测工具(如漏洞评估、入侵检测等系统)来监视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并通过适当的响应机制来将系统调整到相对“最安全”和“风险最低”的状态。
11、 PDRR模型的4部分(P10)
答:Protection(防护)、Detection(检测)、Response(响应)、Recovery(恢复)。
12、 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名称、作用、主要协议(P16)
答:TCP/IP参考模型共有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及网络接口层。
(1)、应用层:大致对应OSI的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是TCP/IP模型的最上层,是面向用户的各种应用软件,是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包括一些想用户提供的常用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Web浏览器、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也包括用户在传输层智商建立的自己应用程序。
(2)、传输层:对应OSI的传输层。负责实现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上的实体之间的通信。它提供了两种服务:一种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TCP协议);一种是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UDP协议)。为了实现可靠传输,要在会话时建立连接,对数据进行校验和手法确认,通信完成后再拆除连接。
(3)、网络层:对应OSI的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功能,保证数据包能顺利到达指定的目的地。一个报文的不同分组可能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因此要对报文分组加一个顺序标识符,以使目标主机接受到所有分组后,可以按序号将分组装配起来,恢复原报文。
(4)、网络接口层:大致对应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是TCP/IP模型的最低层。它负责接受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介质发送数据包。
13、 常用网络服务有哪些,它们的作用。(P35)
答:(1)、Telnet:Telnet是一种因特网远程终端访问服务。它能够以字符方式模仿远程终端,登录远程服务器,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
(2)、FTP:文件传输协议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连接上一个远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上运行着FTP服务器程序)查看远程计算机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上下载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的文件上传到远程计算机去。
(3)、E-Mail:它为用户提供有好的交互式界面,方便用户编辑、阅读、处理信件。
(4)、WWW: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方便地访问Web上众多的网页,网页包含了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各种文件。
(5)、DNS:用于实现域名的解析,即寻找Internet域名并将它转化为IP地址。
14、 安全访问策略就是一组用于确认主体是否对客体具有访问权限的规则。
答:
15、 IP头结构(P31)
答:IP头+数据,IP头有一个20字节的固定长度部分和一个可选任意长度部分。
16、 TCP头结构(P33)
答:端口源,目的端口,顺序号,确认号,头长度
17、 ping 指令的功能(P41)
答:ping命令用来检测当前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连通情况,它通过从当前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ICMP包,并接受应答信息来确定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是否连通,并可显示ICMP包到达对方的时间。当网络运行中出现故障时,利用这个实用程序来预测故障和确定故障源是非常有效的。
18、 ftp命令中上传和下载指令分别是什么。(P48)
答:put:上传文件到远程服务器。
get:下载文件到本地机器。
19、 怎么利用Tracert指令来确定从一个主机到其他主机的路由。(P44)
答:通过向目标发送不同IP生存时间值的ICMP数据包,Tracert诊断程序确定到目标所采取的路由。
第3-4章
20、 什么是基于密钥的算法(P52)
答:密码体制的加密、解密算法是公开的,算法的可变参数(密钥)是保密的,密码系统的安全性仅依赖于密钥的安全性,这样的算法称为基于密钥的算法。
21、 什么是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P54)
答:对称加密算法(Synmetric Algorithm),也称为传统密码算法,其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相同或很容易相互推算出来,因此也称之为秘密密钥算法或单钥算法。
非对称算法(Asynmetric Algorithm)也称公开密钥算法(Public Key Algorithm),是Whifield Diffie和Martin Hellman于1976年发明的,Ralph Merkle 也独立提出了此概念。
22、 对DES、三重DES进行穷举攻击,各需要多少次。(P68)
答: 2的112平方 和2的64平方 (数学表达方式)
23、 给定p、q、e、M,设计一个RSA算法,求公钥、私钥,并利用RSA进行加密和解密(P74)
答:公钥:n=P*q e=(p-1)(q-1)私钥d:e‘e右上角有个-1’((mod(p-1)(q-1)))加密c=m‘右上角有e’(mod n) 解密 m=c‘右上角有d’(mod n)
24、 使用对称加密和仲裁者实现数字签名的步骤(P87)
答:A用Kac加密准备发给B的消息M,并将之发给仲裁者,仲裁者用Kac解密消息,仲裁者把这个解密的消息及自己的证明S用Kac加密,仲裁者把加密消息给B,B用于仲裁者共享的密钥Kac解密收到的消息,就可以看到来自于A的消息M来自仲裁者的证明S。
25、 使用公开密钥体制进行数字签名的步骤(P88)
答:A用他的私人密钥加密消息,从而对文件签名;A将签名的消息发送给B;B用A的公开密钥解消息,从而验证签名。
26、 使用公开密钥体制与单向散列函数进行数字签名的步骤(P89)
答:A使消息M通过单向散列函数H,产生散列值,即消息的指纹或称消息验证码,A使用私人密钥对散列值进行加密,形成数字签名S,A把消息与数字签名一起发给B,B收到消息和签名后,用A的公开密钥解密数字签名S,再用同样的算法对消息运算生成算列值,B把自己生成的算列值域解密的数字签名相比较。看是否匹配,从而验证签名。
27、 Kerberos定义。(P89)
答:Kerberos是为了TCP/IP网络设计的基于对称密码体系的可信第三方鉴别协议,负责在网络上进行可信仲裁及会话密钥的分配。
28、 PKI定义(P91)
答:PLI就是一个用公钥概念和技术实现的,为网络的数据和其他资源提供具有普适性安全服务的安全基础设施。所有提供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服务的系统都可以叫做PKI系统。
第5-7章
29、 Windows 2000 身份认证的两个过程是(P106)
答:交互式登录和网络身份认证。
30、 Windows 2000中用户证书主要用于验证消息发送者的SID(P107)
31、 Windows 2000安全系统支持Kerberos V5、安全套接字层/传输层安全(SSL/TLS)和NTLM三种身份认证机制(P107)
32、 Windows 2000提供哪些功能确保设备驱动程序和系统文件保持数字签名状态(P109)
答:Windows文件保护,系统文件检查程序,文件签名验证。
33、 WINDOWS主机推荐使用的文件系统格式是NTFS
34、 使用文件加密系统对文件进行解密的步骤。(P113)
答:要解密一个文件,首先要对文件加密密钥进行解密,当用户的私钥与这个公钥匹配时,文件加密密钥进行解密,用户并不是唯一能对文件加密密钥进行解密的人,当文件加密密钥被解密后,可以被用户或恢复代理用于文件资料的解密。
35、 常见的Web服务安全威胁有哪些(P128)
答:(1)、电子欺骗:是指以未经授权的方式模拟用户或进程。
(2)、篡改:是指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更改或删除资源。
(3)、否认:否认威胁是指隐藏攻击的证据。
(4)、信息泄露:仅指偷窃或泄露应该保密的信息。
(5)、拒绝服务:“拒绝服务”攻击是指故意导致应用程序的可用性降低。
(6)、特权升级:是指使用恶意手段获取比正常分配的权限更多的权限。
36、 CGI提供了动态服务,可以在用户和Web服务器之间交互式通信(P129)
37、 JavaScript存在的5个主要的安全漏洞。(P131)
答:(1)、JavaScript可以欺骗用户,将用户的本地硬盘上的文件上载到Intemet上的任意主机。
(2)、JavaScript能获得用户本地硬盘上的目录列表,这既代表了对隐私的侵犯又代表了安全风险。
(3)、JavaScript能监视用户某时间内访问的所有网页,捕捉URL并将它们传到Internet上的某台主机中。
(4)、JavaScript能够触发Netscape Navigator送出电子邮件信息而不需经过用户允许。
(5)、嵌入网页的JavaScript代码是功盖的,缺乏安全保密功能。
38、 什么是Cookies,使用Cookies有什么安全隐患。(P132)
答:Cookies是Netscape公司开发的一种机制,用来改善HTTP协议的无状态性。
39、 IIS的安全配置主要包括哪几个内容(P133)
答:(1)、删除不必要的虚拟目录。
(2)、删除危险的IIS组件。
(3)、为IIS中的文件分类设置权限。
(4)、删除不必要的应用程序映射。
(5)、保护日志安全。
40、 SSL结构,包括SSL协议的层次,主要作用(P142)
答:SSL协议位于TCP/IP协议与各种应用层协议之间,为数据通讯提供安全支持。SSL协议可分为两层: SSL记录协议(SSL Record Protocol):它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协议(如TCP)之上,为高层协议提供数据封装、压缩、加密等基本功能的支持。 SSL握手协议(SSL Handshake Protocol):它建立在SSL记录协议之上,用于在实际的数据传输开始前,通讯双方进行身份认证、协商加密算法、交换加密密钥等。 SSL协议提供的服务主要有: 1)认证用户和服务器,确保数据发送到正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 2)加密数据以防止数据中途被窃取; 3)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改变。
41、 SSL会话通过握手协议来创建(P143)
42、 什么是SET,它主要提供哪三种服务(P153)
答:SET本身不是支付系统,而使一个安全协议和规范的集合,是使用户能够在网络上以一种安全的方式应用信用卡支付的基础设施。
主要提供的三种服务:(1)、在参与交易的各方之间提供安全的通信通道。
(2)、使用X.509v3证书为用户提供一种信任机制。
(3)、保护隐私信息,这些信息只有在必要的时间和地点才可以由当事人双方使用。
43、 SET的参与者(P154)
答:(1)、持卡人(顾客)。 (2)、商家。 (3)、发卡机构。 (4)、代理商。 (5)、支付网关。 (6)、证书权威。
44、 SET协议使用SHA-1散列码和RSA数字签名来提供消息完整性(P154)
45、 SET协议使用X.509v3和RSA数字签名来提供持卡人账户认证(P154)
46、 双重签名机制的主要特点:双重签名机制可以巧妙的把发送给不同接受者的两条消息联系起来,而又很好的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P155)
47、 电子邮件不是一种“端到端”的服务,而是被称为“存储转发”服务。(P157)
48、 邮件网关的功能(P158)
答:(1)、预防功能。能够保护机密信息,防止邮件泄密造成公司的损失,用户可以理由邮件的接收者、发送者、标题、附件和正文来定制邮件的属性。
(2)、监控功能。快速识别和监控无规则的邮件,减少公司员工不恰当使用E-mail,防止垃圾邮件阻塞邮件服务器。
(3)、跟踪功能。软件可以跟踪公司的重要邮件,它可以按接收者、发送者、标题、附件和日期搜索。邮件服务器可以作为邮件数据库,可以打开邮件附件也可以存储到磁盘上。
(4)、邮件备份。可以根据日期和文件做邮件备份,并且可以输出到便利的存储器上整理归档。如果邮件服务器出现问题,则邮件备份系统可以维持普通的邮件功能防止丢失邮件。
49、 根据用途,邮件网关可分为哪三种(P158)
答:根据邮件网关的用途可将其分成:普通邮件网关、邮件过滤网关和反垃圾邮件网关。
50、 SMTP协议与POP3协议的区别:SMTP协议用于邮件服务器之间传送邮件,POP3协议用于用户从邮件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P159)
答:
51、 什么是电子邮件“欺骗”(P161)
答:电子邮件欺骗是在电子邮件中改变名字,使之看起来是从某地或某人发出来的行为。
52、 进行电子邮件欺骗的三种基本方法(P161)
答:(1)、相似的电子邮件地址;
(2)、修改邮件客户;
(3)、远程登录到25端口。
53、 PGP通过使用加密签字实现安全E-mai(P166)
54、 PGP的三个主要功能(P166)
答:(1)、使用强大的IDEA加密算法对存储在计算机上的文件加密。经加密的文件只能由知道密钥的人解密阅读。
(2)、使用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对电子邮件进行加密。经加密的电子邮件只有收件人本人才能解密阅读。
(3)、使用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对文件或电子邮件做数字签名,鉴定人可以用起草人的公开密钥鉴别真伪。
第8-10章
55、 防火墙定义(P179)
答:网络术语中所说的防火墙(Firewall)是指隔离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它能挡住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和入侵,保障内部网络的安全。
56、 什么是数据驱动攻击(P180)
答:入侵者把一些具有破坏性的数据藏匿在普通数据中传送到Internet主机上,当这些数据被激活时就会发生数据驱动攻击。
57、 防火墙的功能(P181)
答:(1)、可以限制未授权用户进入内部网络,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
(2)、防止入侵者接近内部网络的防御设施,对网络攻击进行检测和告警。
(3)、限制内部用户访问特殊站点。
(4)、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为监视Internet安全提供方便。
58、 防火墙应的特性(P181)
答:(1)、所有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都必须通过防火墙。
(2)、只有被授权的合法数据,即防火墙安全策略允许的数据,可以通过防火墙。
(3)、防火墙本身具有预防入侵的功能,不受各种攻击的影响。
(4)、人机界面良好,用户配置实用方便,易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对防火墙进行设置,对Internet的访问者、被访问者、访问协议以及访问方式进行控制。
59、 防火墙的缺点(P182)
答:(1)、不能防范恶意的内部用户。
(2)、不能防范不通过防火墙的连接。
(3)、不能防范全部的威胁。
(4)、防火墙不能防范病毒。
60、 防火墙技术主要有包过滤防火墙和代理服务器(P182)
61、 包过滤防火墙的定义(P182)
答:包过滤防火墙又称网络层防火墙,它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并按照一定的信息过滤规则对信息进行限制,允许授权信息通过,拒绝非授权信息通过。
62、 包过滤的定义(P183)
答:包过滤(Packet Filtering)急速在网络层中对数据包实施有选择的通过,依据系统事先设定好的过滤规则,检查数据流中的每个包,根据包头信息来确定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拒绝发送可疑的包。
63、 包过滤防火墙的优点(P183)
答:(1)、一个屏蔽路由器能保护整个网络。
(2)、包过滤对用户透明。
(3)、屏蔽路由器速度快、效率高。
64、 包过滤型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P183)
65、 三种常见的防火墙体系结构(P187)
答:(1)、双重宿主主机结构。 (2)、屏蔽主机结构。 (3)、屏蔽子网结构。
66、 屏蔽主机结构由什么组成(P188)
答:屏蔽主机结构需要配备一台堡垒主机和一个有过滤功能的屏蔽路由器。
67、 分布式防火墙的优点(P192)
答:(1)、增强的系统安全性。
(2)、提高了系统性能。
(3)、系统的扩展性。
(4)、应用更为广泛,支持VPN通信。
68、 病毒的定义(P199)
答: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69、 病毒的生命周期(P200)
答:隐藏阶段、触发阶段、执行阶段。
70、 病毒的特征(P201)
答:(1)、传染性: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
(2)、破坏性: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是一种可执行程序,而这一执行程序又不然要运行,所以对系统来讲,病毒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危害,即占用系统资源、降低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3)、潜伏性: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
(4)、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性程序,但常常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使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中的一段代码。
(5)、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时间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
(6)、隐蔽性:病毒一般是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程序。如果不经过代码分析,感染了病毒的程序与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区别的。
71、 病毒的分类,蠕虫病毒属于一种网络病毒,CIH属于文件型病毒(P202)
72、 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P203)
答:(1)、通过移动储存设备来传播。
(2)、网络传播。
(3)、无线传播。
73、 蠕虫病毒的基本程序结构包括哪些模块(P209)
答:(1)、传播模块:负责蠕虫的传播。传播模块又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模块:扫描模块、攻击模块和复制模块。
(2)、隐藏模块:侵入主机后,隐藏蠕虫程序,防止被用户发现。
(3)、目的功能模块:实现对计算机的控制、监视或破坏等功能。
74、 木马(通过植入用户的计算机,获取系统中的有用数据)、蠕虫(P208)、网页病毒(P203)各有什么特点即它们各自定义。
答:木马:通过植入用户的计算机,获取系统中的有用数据。
蠕虫:是一种通过网络传播的恶性病毒。
网页病毒:也称网页恶意代码,是指网页中JavaApplet,JavaScript或者ActiveX设计的非法恶意程序。
第11-12章
75、 获取口令的常用方法(P225)
答:(1)、通过网络监听非法得到用户口令。
(2)、口令的穷举攻击。
(3)、利用系统管理员的失误。
76、 端口扫描器通常分为哪三类(P227)
答:数据库安全扫描器、操作系统安全扫描器和网络安全扫描器。
77、 端口扫描技术包括(P228)
答:(1)、TCPconnect()扫描。
(2)、TCP SYN扫描。
(3)、TCP FIN扫描。
(4)、IP段扫描。
(5)、TCP反向ident扫描。
(6)、FTP返回攻击。
(7)、UDP ICMP端口不能到达扫描。
(8)、ICMP echo扫描。
78、 如何发现Sniffer(P230)
答:(1)、网络通信掉包率特别高。
(2)、网络宽带出现异常。
(3)、对于怀疑运行监听程序的主机,用正确的IP地址和错误的物理地址去PING,正常的机器不接收错误的物理地址,出于监听状态的机器能接收,这种方法依赖系统的IPSTACK,对有些系统可能行不通。
(4)、往网上发送大量包含不存在的物理地址的包,由于监听程序要处理这些包,将导致性能下降,通过比较前后该机器的性能(Icmp Echo Delay等方法)加以判断。
(5)、另外,目前也有许多探测sniffer的应用程序可以用来帮助探测sniffer,如ISS的anti-Sniffer、Sentinel、Lopht的Antisniff等。
79、 防御网络监听的方法(P231)
答:(1)、从逻辑上火物理上对网络分段。
(2)、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
(3)、使用加密技术。
(4)、划分VLAN。
80、 什么是拒绝服务攻击(P233)
答:拒绝服务攻击是指一个用户占据了大量的共享资源,使系统没有剩余的资源给其他用户提供服务的一种攻击方式。
81、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体系包括哪三层(P234)
答:(1)、攻击者:攻击者所用的计算机是攻击主控台,可以是网络上的任何一台主机,甚至可以是一个活动的便携机。攻击者操纵整个攻击过程,它向主控端发送攻击命令。
(2)、主控端:主控端是攻击者非法入侵并控制的一些主机,这些主机还分别控制大量 的代理主机。主控端主机的上面安装了特定的程序,因此它们可以接受攻击者发来的特殊指令,并且可以把这些命令发送到代理主机上。
(3)、代理端:代理端同样也是攻击者入侵并控制的一批主机,在它们上面运行攻击器程序,接受和运行主控端发来的命令。代理端主机是攻击的执行者,由它向受害者主机实际发起进攻。
82、 木马入侵原理(P236)
配置木马,传播木马,运行木马,信息泄露,建立连接,远程控制。
83、 入侵检测定义(P241)
答: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顾名思义,即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便是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
84、 入侵检测过程包括信息收集和信号分析(P243)
85、 入侵检测过程中的三种信号分析方法(P243)
答:(1)、模式匹配的方法:模式匹配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这种分析方法也称为误用检测。
(2)、统计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方法首先给系统对象(如用户、文件、目录和设备等)创建一个统一描述,统计正常使用时的一些测量属性(如访问次数、操作失败次数和延时等)。
(3)、完整性分析的方法: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某个文件或对象是否被更改,这经常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及属性的变化。
86、 按照数据来源,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哪三种(P244)
答:(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3)、采用上述两种数据来源的分布式的入侵检测系统。
87、 什么是模式匹配方法(P244)
答:模式匹配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这种分析方法也称为误用检测。
88、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组成(P246)
答:网络安全数据库,安全配置机构,探测器,分析引擎。
89、 网络管理有哪五大功能(P258)
答: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计费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90、 OSI系统的管理结构(P262)
答:管理系统中的代理实现被管理对象的访问,被管理对象资源的感念性存储称为管理信息库,管理者和代理之间使用OSI通信协议再进行通信,其中CMIP是网络管理的应用层协议,在OSI网络管理中起关键作用
91、 TCP/IP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是SNMP。(P264)
92、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三种模型(P293)
答:集中式体系结果、分层式体系结构、分布式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