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州地铁5号线的建设技术
第一条盾构机成功穿越溶洞的线路;
第一次用盾构机挖出最小曲线半径只有206米的隧道;
第一次采用先隧道后车站的创新工法施工(五羊邨站);
第一次在富水沙层进行暗挖矿山法施工(珠江新城-猎德);
第一次采用矿山法洞内桩基托换;
第一次采用网络监测系统进行信息化施工
采用盾构法施工最多的线路(22.2公里,占全线的69%);
暗挖车站最多(7个);
跨度最大的车站(区庄站:24米);
地铁线路中隧道最高(动物园站隧道高压21米,是一般隧道高度的2倍);
动物园站至杨箕为一单洞隧道,左右线叠加布置全长129.3米,标准断面开挖跨度11.2m,开挖高度18.205m,是亚洲最大的单洞重叠地铁隧道。
2. 广州地铁5号线的硬体设施
广州轨道交通五号线列车同四号线列车一样,也是由日本川崎公司与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制造。2010年5月,广州地铁五号线最后一列新车从青岛四方厂安全运抵广州鱼珠车厂,这标志着广州地铁五号线首批30抽列车全部到货。
五号线采用六卡编组列车,六卡编组列车长约107米、宽2.8米,车体侧面为鼓形结构,最高运行速度为90公里/小时,设计最高时速为100公里/小时。车体结构采用大端面挤压铝型材全焊接结构,地板、车顶、侧墙、端墙采用隔热和隔音材料,每卡车卡每侧设置三套塞拉门。
外观设计
列车以浅白色为主色调,从车头开始勾勒出一条蓝色为主色调的色带贯穿全车,列车的外玻璃窗宽阔通透。每卡车卡的两侧各有2个长座椅,2个短座椅,纵向靠墙布置,座椅表面采用压纹的不锈钢制成。车卡内墙面与天花板以月白色调为主。新版列车的车门为浅蓝色。
直线电机
由于直线电机车辆牵引及电制动的传递不需通过轮轨的粘着,因此没有传统电机机械牵引传动部件所产生的噪声,而轮轨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大大减少,所以五号线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明显低于旋转电机车辆,乘坐起来更加安静舒适。
空调机组
五号线每抽车设有两台薄型车顶一体式空调机组及控制系统,保证车内温度小于26℃、湿度60%。每卡车卡设有视频播放系统,播放高质量的视频图象。每卡车卡内的每对车门上方设置 闪灯式车站地图报站装置,用于显示车辆运行方向、转乘信息及站名显示。客室内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乘客的需求,为乘客提供舒适、满意的乘坐空间。
设备与编组
此外,五号线列车具有全自动驾驶功能。列车控制可将车辆状态与故障自诊断信息通过车载的无线设备传输给位于车厂的检修中心,从而实现在线维修。
为了保证可靠性,五号线列车最大限度的延用了四号线成熟的技术与设计。相比于四号线列车,五号线只是增加了一个两卡编组单元,并在一些技术和设计细节上进行了优化,如五号线列车每卡车卡增加了两个LCD视频显示单元,司机操作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得到了丰富与优化等。因此,五号线列车在保证了良好性能的同时,设计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已开通 5号线(环市路线)车站站名所在区域敷设方式月台形式开门方向滘口荔湾区架空岛式月台左侧或右侧坦尾左侧中山八地下西场分离式岛式月台西村广州火车站越秀区小北淘金岛式月台区庄分离式岛式月台动物园叠岛式月台往文冲:左侧
往滘口:右侧 杨箕岛式月台左侧五羊邨珠江新城天河区侧式月台右侧猎德岛式月台左侧潭村员村科韵路车陂南东圃三溪鱼珠黄埔区大沙地大沙东文冲(以上启用时间均为2009年12月28日)
部分规划车站 车站站名 所在区域 双岗 黄埔区 龙头山 夏园 广州开发区 黄埔客运港 已投入使用 转乘站名 可转乘路线 交汇方式 转乘方式 坦尾站 广州地铁6号线 十字交汇 站厅转乘(备注1) 广州火车站站 广州地铁2号线 通道转乘(备注2) 区庄站 广州地铁6号线 节点式转乘 杨箕站广州地铁1号线节点式转乘珠江新城站广州地铁3号线十字节点式转乘(备注7)车陂南站 广州地铁4号线 节点式转乘 转乘车站 转乘站可转乘路线转乘方式滘口站佛山地铁5号线通道转乘中山八站广州地铁11号线通道转乘(备注3)西场站广州地铁13号线通道转乘(备注4)西村站广州地铁8号线站厅转乘(备注5)广州火车站站广州地铁11号线
广州地铁14号线 通道转乘(备注6)淘金站广州地铁12号线通道转乘区庄站广州地铁13号线(农林下路站)通道转乘潭村站广州地铁13号线
(暨大站) 超长通道转乘 广州地铁18号线(马场站) 广州地铁19号线通道转乘员村站广州地铁11号线(广州地铁21号线借用段) 通道转乘鱼珠站广州地铁13号线节点式转乘(备注8)大沙东站广州地铁7号线站厅转乘或通道转乘(备注9)在建或规划中 转乘站 可转乘路线 夏园站(备注10) 广州地铁13号线 麻涌西东莞R1线备注 因2号线建设时未作预留,本站需经过站厅转乘。 因1号线建设时未作预留,转乘时需要在站厅通过1号线原A出口改造而成的转乘通道前往1号线的站厅转乘,因通道较狭窄、距离较长且中间需要走一段楼梯,转乘较为不便。 因建设时未作预留,预计需经过通道转乘。 因建设时未作预留,预计需经过通道转乘。 该站设计上已作站厅转乘的考虑,预计需经过南侧站厅转乘。 因建设时未作预留,预计需经过通道转乘。 该站在建设时已同步实施,为十字节点式转乘。 该站建设时已同步实施,13号线位于5号线之上,为侧式月台。现状为13号线轨行区暂时填平连接两个侧式月台,两端以墙封闭,作为站厅和月台之间的一个缓冲层使用。 因建设时未作预留,预计需经过站厅或通道转乘。 本站为5号线东延段规划中车站,较规划中的13号线一期晚实施,未清楚其预留状况,预计两线为十字交汇。 乘坐指南 按照原有方案计算票价 里程分段计价办法为:起步4公里以内2元;4~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加1元;12~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后,每递增8公里加1元。5号线全程坐完7元。广州公交地铁票价优惠方案适用。 车站一站一景各有特色 五号线的装修元素与广州轨道交通车站简洁明快的风格一脉相承。24个车站的装修颜色将各有不同,为了与之前三号线的内链变更珠江新城站一致,五号线的珠江新城站也以蓝色为装修颜色。 转乘走下一层即可转乘 在内链变更珠江新城站看到,该站的转乘类似于公园前站。三号线与五号线共用一个站厅层,五号线的月台就在三号线月台下面,从三号线的月台处往下走扶手电梯即可到达五号线的月台转乘。不过内链变更珠江新城的月台建得比公园前站还要宽。 客流没三号线那么拥挤 五号线和三号线都是连接市中心和外围区域的线路,内链变更黄埔和内链变更番禺一样都有很多居民在市区上班,但地铁公司介绍说,五号线每抽列车增加2卡车卡后,客流将没有三号线那么拥挤。
3. 北京地铁5号线的线路特色
5号线在设计中首次考虑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的配套建设,各车站都设计有自行车停放点,在起点和终点车站还将建设相当规模的汽车停放场。根据设计,5号线各站点自行车停放量最少的立水桥南站可停放120辆,停放量超过2000辆的达5个站,包括惠新西街南口站、雍和宫站、北新桥站、张自忠路站和刘家窑站。
各站自行车停放量如下表: 各站自行车停放量车站名称 可停放自行车 天通苑北 710辆 天通苑 800辆 天通苑南 700辆 立水桥 380辆 立水桥南 120辆 北苑路北 1100辆 大屯路东 330辆 惠新西街北口 1130辆 惠新西街南口 2105辆 和平西桥 1272辆 和平里北街 433辆 雍和宫 2183辆 北新桥 2033辆 张自忠路 2046辆 东四 900辆 灯市口 1023辆 东单 650辆 崇文门 1307辆 磁器口 521辆 天坛东门 472辆 蒲黄榆 260辆 刘家窑 2056辆 宋家庄 803辆 5号线国内第一条全部采用新车开通的线路。据地铁运营公司宣传部长贾鹏介绍,新车采用全不锈钢车体,新车比起正在运营的地铁列车宽出200mm,高出50mm,每节列车是贯通的,站在车头可以直望到车尾。荷载人数可达1424人。在车厢内,随处都可以看到非常人性化的细节,比如很容易识别的安全标识、三向的扶手竖杆、橡胶防滑的车厢的地板等。
除了造型别致,新地铁列车在启动时,乘客将不再听到那种普通地铁列车所发出的“哐哐”响声,而且整个列车在行进过程中也很平稳,即使是在起步停车的过程中,乘客也感觉不出车身的晃动。 与其他正在运营的地铁线相比,5号线月台上多了一道“玻璃门“。这是安全门系统,安全门可以有效地将乘客和轨道隔开,从而保障了乘客安全,也更环保。
同时,安全门上还有一扇玻璃门,平均每节车厢内1个,共6个。玻璃门不能从月台上打开,只能从列车内打开。今后,所有新地铁线都将逐渐换成这种安全门系统。 5号线首次使用了乘客查询系统,开通后,大家能在月台的显示屏上查询到所有地铁线路的列车运行时刻表,还可以看新闻、查天气预报。查询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乘客查询系统,月台上的大屏幕除了显示本站站名,还能显示出下两趟列车的到达时间。
另一套系统就是车载子系统,每节车厢都安装了两个摄像头,可以将情况实时传送给指挥中心,这套系统不但具备服务功能,还有反恐功能,这在北京地铁也是首次使用。 在地铁1、2号线,乘客经常会遇到在月台接听手机没有任何问题,但当车辆行驶到隧道内,手机信号就会全部消失。考虑到这种情况,5号线在建设施工中,在月台和隧道建设时就预留了信号接收发送器位置,实现了信号全覆盖,以后在5号线坐车,乘客可以放心打电话。记者在乘坐5号线时看到,不管是停靠月台还是在隧道里快速运行,手机信号显示的全部是满格,完全能满足需要。
卫生间内全部使用感应性冲水系统,而在外部的洗手池旁,记者则完全体验到了3星级宾馆才能有的服务,从洗手池到洗手液,全部为名牌产品,除了手纸外,乘客洗完手后,还有专门的擦手纸巾。 5号线的另一大特点,是北京第一个具有按新标准设置的乘客导向系统的地铁。根据导向系统,乘客在地铁周边,会很容易找到地铁,在地铁中,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出入口。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前,地铁1、2号线及5号线将全面启用“乘客导乘系统”。该系统今后还将会在13号线、八通线及其它新线继续推广。 这个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月台上关于列车的信息显示,都涵盖其中。
另外,5号线每节车厢都在车门左侧位置安装了一块液晶屏。平时,乘客可以收看实时播出的数字电视节目。奥运期间,乘客还可以收看实时的赛况转播。 在5号线列车车厢内,都贴上地铁简图,每条地铁线都用不同颜色区分。其中5号线车身上的紫色横线以及车厢中的紫色拉手,都是5号线的象征,以后乘客可以根据颜色直接辨别地铁线。
4. 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哪三大系统三大设备
包括线路、车辆、车站三大基础设备和电气、运行和信号灯控制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可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增强人民获得感和满足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们要坚持量力而行、规范管理的方针,强调因地制宜、集约高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也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5号线地铁网络安全设备扩展阅读: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快速、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许多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首选。
截至2018年末,我国内地已有30多个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里程约5500公里。随着各地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的建成以及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对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质量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海市为例,通过完善以轨道交通网络为核心的公共交通出行链,2017年中心城区轨道+公交的出行比重由2013年的31.0%提高至33.2%;
2018年工作日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已突破1100万人次,而以通勤为目的的小汽车出行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于轨道交通发展和环境治理综合施策,机动车相关的CO、PM等污染物排放量呈现下降态势,交通环境明显改善。
5. 广州地铁5号线运营要求
法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布局和规模、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线路功能定位、线路制式、系统规模、交通接驳等提出意见。
法律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第五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布局和规模、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线路功能定位、线路制式、系统规模、交通接驳等提出意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征求意见阶段,应当对客流预测、系统设计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运营安全等提出意见。
6. 北京地铁5号线部分列车晚点,这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信号的问题。官方表示:迟到乘客可在车站领取延误证明。据北京地铁消息北京地铁五号线因为受到天通苑-天通苑北上行供电系统网压波动影响,导致大部分列车晚点,造成好多乘客迟到;而地铁十号线也因为十里河-潘家园外环的信号设备故障影响,也有部分列车晚点。
目前地铁五号线的电压波动已经逐步恢复,列车运营秩序逐步恢复;而10号线故障处置完毕,秩序也逐步恢复。受到列车故障而迟到的乘客可以在各车站领取延误证明。 因为地铁故障导致很多网友说等了四趟才勉强挤上去,差点给挤缺氧;等了半小时都没等到地铁!
7. 地铁5号线故障北京
2019年2月19日,北京地铁5号线发生设备故障,此次故障致使5号线大屯路东站至天通苑北站临时停运。
受此次故障影响,地铁5号线双方向出现运行缓慢的情况。由于故障发生在晚高峰期间,不少双方向乘坐5号线的乘客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在地铁5号线磁器口站记者看到,经由7号线北京西站方向至此的乘客在换乘通道及5号线候车站台上排起了长队。站台内双方向的列车也长时间停靠在站台,未能驶出。
5号线故障尚未排除,地铁5号线也在建议乘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出行。
(7)5号线地铁网络安全设备扩展阅读
2019年2月据@北京地铁运营一分公司消息,一段音频在朋友圈传播,讲述了“3名检修员工从北新桥进站,途中2人突然消失”的“神奇”故事。
“深夜地铁”听起来确实像集齐了“传奇怪谈”的各种元素,可是真实的工作场景很无聊。
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出行,夜间各种检修作业,改造工程都是争分夺秒,既要好又要快,哪有时间玩失踪啊......更何况,隧道里设备密集,科学的光辉晃瞎眼。朋友们,不传谣不信谣。
随后,@北京地铁转发,“请大家不要轻信谣言,传播不实信息”。
8. 浅谈地铁弱电系统集中UPS设计论文
浅谈地铁弱电系统集中UPS设计论文
1、引言
早期地铁弱电系统主要有通信系统、信号系统,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乘客对地铁服务水平需求的提高,地铁弱电系统的范围越来越广,目前主要有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综合监控系统(ISCS)、综合安防系统(ISDS,含门禁)、乘客资讯系统(PIS)等,这些系统供电负荷等级均为一级或二级负荷,需要通过UPS供电,以便在市电掉电时进行紧急操作。因为各系统计算对供电容量要求时都比较保守,如果按照传统设计方法每个系统都自设UPS,那么总的用电容量将会很大,导致电力专业做供电设计时对设备容量计算不准确,设计值过大,不但造成投资和电能的浪费,给电网造成较大的压力,而且UPS的效率也会很低。另外过多的UPS涉及的规格型号过多、过乱,给运营维护管理带来很大不便,所以对地铁车站的弱电UPS进行整合势在必行。
2、各系统UPS整合可行性分析
地铁中弱电系统众多,而且运营管理部门分散,所以在进行UPS整合设计时应根据系统的运营管理模式、系统的安全性及可维护性对各系统进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整合范围。
地铁通信系统主要由专用通信系统、公众通信系统及警用通信系统构成。其中专用通信系统归地铁运营管理;公众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子系统由地铁建设方投资建设,运营商租用;警用通信系统由地铁建设方代建,建成后交付公安部门运营管理。因此在UPS整合设计时,考虑到运营管理的部门不一致,建议将专用通信系统以及公众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子系统纳入集中UPS的供电范围,其它设备所需UPS由各运营方设置并单独管理。
信号系统设备主要由计算机、网络设备、控制设备以及信号机、转辙机等组成,其中车载设备由车辆负责供电,转辙机用电可不纳入UPS系统。由于信号系统涉及行车安全,虽然可纳入集中UPS供电范围,但在具体设计时需与信号专业协商供电的范围及方式。
综合监控系统(含FAS、BAS、SCADA)是地铁弱电系统的信息共享平台,除SCADA子系统涉及供电电系统外,其它系统设备均可纳入集中UPS供电范围。
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资讯系统、综合安防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及闸机、售票机、充值机、各种显示屏、摄像头、编码器、解码器、监视器等终端设备组成,这些系统以IT设备为主,在弱电集中UPS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类型设备的特点计算所需UPS的容量和备用时间。
综上所述,弱电系统的负载类型基本一致,在技术上均可以纳入集中UPS统一供电,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不同地方的运营维护模式和安全性要求进行UPS整合。
3、地铁弱电系统用电分析
在《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中,地铁各弱电系统用电负荷等级及蓄电池备用时间不尽相同,例如通信系统、信号系统、FAS系统按一级负荷供电,而AFC系统要求供电负荷不低于二级,通信系统备用时间为4小时、FAS系统为1小时,信号系统备用时间为30分钟,AFC系统对备用时间无具体要求。另外,综合监控系统、乘客资讯系统、综合安防系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在《地铁设计规范》中没有具体条文规定用电要求。因此在进行弱电集中UPS设计时要统一各系统的负荷等级,按照一级负荷设计,蓄电池备用时间可由UPS配电柜按照规范要求时长做分时切断。在设计时应对各系统的用电特点进行分析,详细计算各系统的用电负荷,表1为根据设计经验及实际工程计算得出的标准地下车站各弱电系统的用电容量:
综合监控系统的用电容量只包括车站级设备,FAS、BAS用电容量单独计算,综合监控系统的备用时间参照FAS系统备用时间。AFC、PIS的备用时间是根据工程经验确定的,闸机备用时间按完成一次操作计算。由于不同地铁线路建设方对信号系统纳入弱电集中UPS供电存在不同要求,因此如信号系统不纳入集中UPS,则UPS容量只需120KVA,信号系统非集中站容量按10KVA另外计算。通信系统容量只计算专用通信系统及公众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子系统。
4、弱电集中UPS供电设计方案
通过以上分析,地铁弱电系统采用集中UPS供电是可行的,在具体设计中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方案设计。
在设计中应根据各系统的用电位置、容量、备用时间等因素统一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针对各系统的不同备用时间,应在配电柜能对各系统用电进行分时切断。
(2)对于各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可分回路供电,例如通信系统中的.专用通信系统与公众通信系统。
(3)集中UPS对每个系统的供电方式为每回路三相,AC380V,各系统分别对系统设备做二次配电,负责三相负载平衡。
(4)应详细计算蓄电池的容量,确定电池及电池柜的数量。
(5)由于集中UPS的容量较大,因此UPS柜及蓄电池柜的整体重量较大,宜单独设置电源室并向结构专业提供详细的机房荷载要求。
在深圳地铁5号线弱电集中UPS设计中,信号系统对集中UPS供电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有疑虑,因此未将信号系统纳入,其它各弱电系统计算用电总容量为102KVA,选用容量为120KVA的在线式UPS,按一级负荷供电,在配电回路中采用时间继电器实现各系统备用时间的分时切断。另外,在配电柜预留备用回路,以便满足今后新增设备用电。在实际设计中将全线各站弱电集中UPS纳入设置在控制中心的UPS维护工作站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对UPS的远程监控和维护。
在具体工程设计中还应注意:
(1)相关专业计算本专业用电容量时要准确,不得另加裕量;
(2)各专业计算用电量时是按照所有设备的额定负载相加计算的,在选取UPS时应根据工程经验适当折算,否则将导致UPS容量过大,效率降低;
(3)UPS在带70%额定容量负载时,效率最高,因此UPS系统容量(KVA)=用户系统容量(KVA)/0.7。
5、结论
在地铁设置弱电集中UPS可以解决各系统分设UPS带来的运营维护管理的不便,实现了对UPS的远程监控及维护。集中UPS用电容量小于各系统分设UPS时总容量,降低了对电力的用电负荷要求,也达到了节能的目标。在地铁工程中采用弱电集中UPS供电是可行的,也是当前地铁设计的趋势。
;9. 北京地铁5号线的工程介绍
5号线南起丰台区宋家庄交通枢纽,由南向北经过石榴庄路、蒲黄榆路、天坛东路、崇文门外大街、东单北大街、东四大街、雍和宫大街、和平西街、惠新西街、北苑路、立汤路,终点位于北端太平庄地区的天通苑北站。线路全长27.6km。共设23座车站,地下16座(宋家庄站、刘家窑站、蒲黄榆站、天坛东门站、磁器口站、崇文门站、东单站、灯市口站、东四站、张自忠路站、北新桥站、雍和宫站、和平里北街站、和平西桥站、惠新西街南口站、惠新西街北口站)。地面及高架车站7座(大屯路东站、北苑路北站、立水桥南站、立水桥站、天通苑南站、天通苑站和天通苑北站);地下线16.9km.占全线长度的61%。地面及高架线10.7km,占全线长度的39%。设太平庄车辆段、宋家庄停车场以及小营指挥中心。车站、车辆段总建筑面积423846.52㎡。
5号线是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贯穿旧城区的南北直径线,为一类骨架线路,线路位于城市中轴线东侧,南北向连接丰台、东城、朝阳、昌平4个区。连接了主城的中心与北部的北苑边缘集团,中间服务于亚运村等高密度居住区、老城中心的王府井商业圈的“商业银街”东单大街、南部服务千方庄大型居住区。
全线共设13座换乘车站。其中10座车站与已建成线路的车站换乘,分别为:崇文门站、雍和宫站与2号线换乘;东单站与1号线换乘;立水桥站与13号线换乘;惠新西街南口站、宋家庄站与10号线换乘;宋家庄站与亦庄线换乘;东四站与6号线换乘;磁器口站与7号线换乘;蒲黄榆站与14号线换乘;大屯路东站与15号线换乘。另有3座车站与规划建设的线路换乘。全线设4处联络线,其中在东单站的西南方位设置与1号线的联络线;在立水桥站的西北方位设置与13号线连接;在惠新西街南口站的东南方位设与10号线联络线接口;在磁器口站的东南方位设置与7号线的联络线接口;在大屯路东站西南方位计划与15号线的联络线接口。 1.5号线在全国地铁建设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典范工程。对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首条贯通北京市区南北向的轨道交通大动脉,大大缩短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时间,减轻了地面交通的压力,节约了能源。同时极大的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显示出令人惊叹的“地铁效应”。
2.5号线的开通使人们对轨道交通有了全新的认识。5号线作为北京市轨道交通的新起点,它不仅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形象工程,更是奥运工程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工程总体设计单位,在长达15年的规划设计工作中一直贯彻市委、市政府、相关部委领导所作“新建地铁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符合现代化大都市水平特点”的指示精神.以“安全、功能、人性化、国际化”的总体原则为指导。力求为市民建造一条开通水平高、功能完整、安全快速、绿色环保的新线地铁。
2007年10月通车运营以来,线路结构稳定,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满足设计及使用功能,质量总评为优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出行方式-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拥堵的状况,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适应了北京作为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需要,为“新北京、新奥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5号线的开通使国家、地方两级政府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提升到新高度。
5号线通车后立即体现出的“地铁热”和沿线的“地铁效应”使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发展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决心加大。与此同时,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规划修建轨道交通。
作为世界上修建得最早的伦敦地铁,总计408km的地铁线路修建时间跨度-长达140多年。截至5号线开通,北京已有地铁线路171.6km,到2015年,北京规划建成地铁总长将达到561.5km,建设规模和速度都是惊人的。
4.加快北京市地铁建设步伐起到了示范作用。
5号线第一次对地铁设计、施工、风险评估、验收等建立了统一标准,5号线改变了以往北京市地铁建设过程中只有零散标准的状况,首次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技术标准、验收标准、风险评估体系、施工监测体系等,为新线建设奠定了可贵的技术基础。为规范北京市乃至全国地铁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建设步伐起到了示范作用。 5号线的设计充分了体现轨道交通“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新理念,大胆采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开创了轨道交通建设领域许多“第一”,例如:
第一次在北京地铁成功应用盾构法;
第一次在北京成功实施在既有地铁结构保持运营的情况下下穿暗挖施工新建车站;
第一次在北京地铁实施设备综合监控系统(ISCS)。乘客信息服务系统(PIS)、安全门系统(PSD);
第一次提出轨道交通网络指挥中心(TCC)。AFC网络清算中心(ACC)的“双中心”概念并付诸实施:
第一次应用非接触式IC卡车票;
第一次采用钢铝复合轨:
第一次系统性的采用导向标识、人性化、全程无障碍设计;
第一次在地铁线路上采用双面索曲线斜拉桥;
第一次编制北京地铁设计指导文件《北京地铁五号线初步设计技术要求》;
不胜枚举的现代工艺、技术合理利用,展现了轨道交通工程的全新形象;配合车站雍容、大气、持续、现代的装修风格,创造了北京独特的地铁文化空间,使北京城市形象在地下得到延续。 5号线设计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是团队努力的结果,工程穿越北京市繁华闹市区,地面主干道交通不能中断、地下管线众多,暗挖车站多,多处穿越地铁既有线、市政桥梁、破旧民房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工程设计难度可为全国轨道交通建设历史之最。很多前所未见的技术难题需要设计去协调解决。
面对这些难题,总院几任设计总体负责人带领整个设计团队,顶住压力、集思广益,发扬团队精神,分工协作,难题终于都被一一化解。
主要设计单位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
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
中铁(洛阳J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
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深圳市利德行投资建设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德港清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AA国际·都市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10. 北京地铁五号线所有站名
北京地铁5号线南起丰台区宋家庄交通枢纽,由南向北经过石榴庄路、蒲黄榆路、天坛东路、崇文门外大街、东单北大街、东四大街、雍和宫大街、和平西街、惠新西街、北苑路、立汤路,终点位于北端太平庄地区的天通苑北站 。
2007年10月7日至2011年5月18日,北京地铁5号线客运量达8.3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近80万人次,刘家窑站为进站量最高站,日均4.3万人左右,惠新西街南口站是日均客流量最大站,达17.2万人次,其中换乘量为13.6万人次 。
(10)5号线地铁网络安全设备扩展阅读
自行车停车场
北京地铁5号线在设计中首次考虑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的配套建设,各车站都设计有自行车停放点,在起点和终点车站还将建设相当规模的汽车停放场。
北京地铁5号线各站点自行车停放量最少的立水桥南站可停放120辆,停放量超过2000辆的达5个站,包括惠新西街南口站、雍和宫站、北新桥站、张自忠路站和刘家窑站 。
卫生间
北京地铁5号线卫生间内全部使用感应性冲水系统,而在外部的洗手池旁,除了手纸外,乘客洗完手后,还有专门的擦手纸巾 。
乘客查询系统
北京地铁5号线首次使用了乘客查询系统,开通后,大家能在站台的显示屏上查询到所有地铁线路的列车运行时刻表,还可以看新闻、查天气预报。查询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乘客查询系统,站台上的大屏幕除了显示本站站名,还能显示出下两趟列车的到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