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丹东网络安全事件
扩展阅读
水星无线网络产品 2025-09-12 04:03:28
电脑密码位数多了怎么办 2025-09-12 03:13:09
windows网卡共享网络 2025-09-12 03:00:37

丹东网络安全事件

发布时间: 2022-12-28 18:35:10

⑴ “应用克隆”威胁给移动安全带来哪些哪些警示

我国已于2017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企业保障用户安全、网络安全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认为,相关部门应根据网络安全法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网络安全等级法规,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条例精细化并予以落实,给违法企业及个人以强有力的威慑。

补天漏洞响应平台安全专家葛坤表示,从操作层面来看,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诸多漏洞能够被成功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用户在收到恶意信息时防范不够,多数人未对来源进行确认即进行点击。

对此,葛坤等人提醒手机用户:选择正规平台下载APP;收到来源不明的链接、二维码,不轻易点开;资金支出时需进行二次验证;及时通过官方途径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

⑵ 丹东917事件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我

双鱼玉佩第一次出现于公众视野是2009年6月份天涯论坛一篇讨论文,《中国有没有调查异事件的官方机构?》此题目引起了热烈讨论,其中一个ID为“大雪压心”的网友对他楼上的网友说了一句:“你要是讲到和双鱼玉佩有关的事,我就掐死你”。

该言论引起众多网友的好奇追问,但此后大雪压心再无发言。直到隔年2010年3月21日,天涯论坛上网友ID“吾欲往西行”发布了一个名为《双鱼玉佩事件》的讨论串,将此事与彭加木及军方连结在一起成为一言之凿凿的故事。


一、确有复制鱼版本

此为最早期流传的版本,大意是文革期间发现新疆罗布泊有一批游荡的精神失常怪人称为沙民,可能是文革时代前往大漠找古物变卖或是避居的人,也有说是国民党潜伏新疆的秘密军队,他们精神亢奋但不久后都暴毙,在胃中找到食用一种植物且带有毒素。

且有些人器官左右相反,最后甚至发现有两尸体长得一模一样而器官位置相反。毒素似乎有传染性,最终毛泽东下令用一枚核武轰炸当地把一切怪事物全部毁灭,对外封锁消息,而对侦测到核武的国家则声称是试爆。

文革末期政府机能逐渐恢复,有人提出进一步去当地调查事件,于是侦查队成立也就是1980年的彭加木队伍,其植物病毒研究的专长也跟此事连上成为版本中找上他任命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最后参队探险的原因。

在这一版本中经历了许多冒险甚至有的版本包含与外国特务和残存沙民战斗等传奇剧情,最终行动成功了,他们找到了植物毒素的样本。

但同时却发现当地有外星或超科技文明的遗迹,并在其中取得一项神秘装备带回研究,此装置在漫长研究中有一次无意在水中启动将鱼缸的鱼复制成两条,此两条鱼外观一样但器官相反让众人惊骇莫名,之后杀死了其中一条鱼后另一条在几小时后死去。

科学家推测这并不是把鱼变成两条,而是同一条鱼处于不同的时间轴而被折叠于同一时刻出现,之后将此装备命名为双鱼玉佩,并非其真的是一玉佩。

而彭加木其实从未失踪,而是行动中被双鱼玉佩复制成了两人,所以不能再让他接触外界或知道他存在,同时也将他扣留研究,因此炮制了其找水失踪的结局。


二、行动代号版本

这是后期在网上流传的两大版本之二,首先出现于知乎网站,尔后又有诸多小改编版本传出,此故事中双鱼玉佩是一行动代号其实就是指太极的形状,只是在唯物论和无神反宗教至上的年代中不想带有宗教色彩而命此名。

主要不同剧情在于军方在文革时代其实就抓到了一些活的所谓沙民,发现镜像复制不仅仅是肉体左右相反,其思绪心灵或称神经元连结也相反,导致克隆人都是心神异变的怪人,但并未说明此种心神怪异是人都变得疯狂还是成为另一种性格的人。

故事前半段大致与第一版相同,但后段是在双鱼玉佩考察队出发前,其实军方已经有相当多证据知道外星装置存在能将人镜像复制,而一些大国也知道,到了沙漠中其实彭加木发现了队伍中有外国特务,而其留下的找水字条是一种计策将内奸引往别的方向。

而他能相信的只有自己,所以偷偷携带找到的装置安全撤回军区,永远改换身份消失寻求安全,之后所谓的大举搜索彭加木只是军方演出的烟雾弹。也有另一版本小出入是其实此次行动失败并未找到装置,彭发现内奸后留字条脱身逃回,而考察行动也当然终止。

总之这一大类的故事中双鱼玉佩是行动代号并无所谓复制活鱼的环节,也没交代外星装置的命名名称。



(2)丹东网络安全事件扩展阅读:

流行文化

外界分析其走红原因与时代背景和题材本身有关。在2009年的时空下,中国大陆网络普及度并不高,尚有众多平民刚接通网络不久,接触此一新领域,各种网络次文化也在探索阶段,甚至不少人有一种想法将电脑作为电视机看待,认为被准许出现在网上的讯息就是有可靠度和真实性。

另一方面其题材牵涉文革后期的时空背景、军方秘密计划、神秘学、科幻、再加上真有其事又从未被大举讨论的彭加木神秘失踪案,众多元素凑合在一起的创新性吸引了当年众多网民的讨论和传播,当时集结如此多眼球要素的网文可说少之又少。

时至今日网上以双鱼玉佩为题材二次创作的网络小说或个人志漫画已经多不胜数,其中2014年一部网络小说由乐华娱乐投资后拍成小成本电影死亡之谜之双鱼玉佩,由港星温兆伦主演,然而该电影实质剧情只是借用热度的作品,内容与传说本身几乎毫无相关已经是另创的都会侦探剧。

但在电影上映时的新闻报导中环球时报等官方媒体间接认可双鱼玉佩传说为“中国十大神秘传说之首”。

但在电影上映时的新闻报导中环球时报等官方媒体间接认可双鱼玉佩传说为“中国十大神秘传说之首”。

⑶ 辽宁丹东三小伙坠入冰窟身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即便是进入了冬季,全国各地仍旧有不同的风景。冬天的东北被白雪皑皑所覆盖,显得格外的纯净与美好。但是在这个美好与纯净当中,也存在着一些危险因素。如果在生活当中不多加注意或是缺乏生活经验,那么很容易因此而丧命。

并不是所有结冰的冰面都是适合玩耍的,对比于黑龙江地区,辽宁冬天的温度还是稍高一些的,所以并不适合在冰面上玩耍。一旦不小心坠入到冰窟当中,那么生还的几率是非常小的,所以在玩耍的过程当中应该多加注意,远离这些危险的冰层。

⑷ 2022上半年十大网络攻击事件


01 勒索凶猛!美国数千家公司工资难以发放

1月,专门提供劳动力与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的美国克罗诺斯(Kronos)公司私有云平台遭勒索软件攻击至今已一月有余,但混乱仍在数百万人中蔓延。美国纽约城区超过两万名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克里夫兰市公共服务部门工作人员、联邦快递和全食超市员工以及全美各地大量医疗人员等均未能逃脱。

克罗诺斯母公司UKG集团(Ultimate Kronos Group)宣称,受攻击系统有望于1月底恢复正常运营,但客户却对此信心不足。有客户表示,即使系统按时恢复,公司面临的繁重工作也不会随之结束——在服务中断的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里,账务和人事部门均积累了大量记录和报告,必须以手工形式录入克罗诺斯系统。此举甚至有可能导致W-2及其他税务信息的延迟发布。

克利夫兰市首席人力资源官保罗・帕顿(Paul Patton)无奈地表示,“我只能说勒索软件攻击的时间点选择非常敏感。年终岁尾,税务部门和普通民众都非常关心他们的账单,但(克罗诺斯)却瘫痪了。”为纠正本市8000余名公务人员的薪酬差错,克利夫兰专门设立了一间由行政工作人员组成的“作战室”。但帕顿认为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02 葡萄牙全国大面积断网:因沃达丰遭破坏性攻击

2月8日,国际电信巨头沃达丰的葡萄牙公司表示,由于遭受了一大波“以损害与破坏为目的的蓄意网络攻击”,其大部分客户数据服务被迫下线。

该公司的4G与5G移动网络、固话语音、电视、短信及语音/数字应答服务目前仍处于离线状态。

这是沃达丰葡萄牙公司迄今为止处理过的最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沃达丰在葡萄牙拥有超过400万手机用户、340万家庭和企业互联网用户,此次网络攻击造成了大规模的网络中断问题。


03 乌克兰政府和银行网站又遭大规模网络攻击被迫关闭

2月23日,乌克兰境内多个政府机构(包括外交部、国防部、内政部、安全局及内阁等)以及两家大型银行的网站再次沦为DDoS攻击的受害者。

专注监测国际互联网状态的民间组织NetBlocks还证实,乌克兰最大银行Privatbank、国家储蓄银行(Oschadbank)的网站也在攻击中遭受重创,目前与政府网站一同陷入瘫痪状态。

乌克兰国家特殊通信与信息保护局(SSCIP)表示,“部分政府与银行机构网站再度遭受大规模DDoS攻击,部分受到攻击的信息系统已经宕机,或处于间歇性不可用状态。”

目前,该部门与他国家网络安全机构“正在努力应对攻击,收集并分析相关信息。”


04 南非公民征信数据全泄露

3月,美国征信巨头TransUnion的南非公司遭巴西黑客团伙袭击,5400万消费者征信数据泄露,绝大多数为南非公民,据了解南非总人口约6060万人;

黑客团伙透露,通过暴力破解入侵了一台存有大量消费者数据的SFTP服务器,该服务器的密码为“Password”。


05 勒索软件攻击已造成国家危机

自4月17日Conti勒索软件攻击爆发以来,已至少影响了哥斯达黎加27个政府机构,其中9个受到严重影响,如征税工作受阻碍、公务员工资发放金额错乱等;

哥国新任总统日前表示,有证据显示,国内有内鬼配合勒索软件团队敲诈政府,这场危机是政府多年未投资网络安全的苦果;

安全专家称,这些犯罪团伙财力雄厚,完全有可能以收买的方式渗透进任何目标组织。


06 意大利多个重要政府网站遭新型DDoS攻击瘫痪

意大利安莎通讯社报道称,当地时间5月11日,意大利参议院、上议院、国防部等多个重要政府网站遭到网络攻击,网站无法访问至少1个小时,受影响的还有国际空间站、国家卫生研究所、意大利 汽车 俱乐部等机构的网站。

亲俄黑客团伙Killnet声称对本次攻击负责。此前,他们还曾先后对罗马尼亚门户网站、美国布拉德利国际机场发动过类似攻击。

作为对意大利DDoS攻击新闻报道的回应,Killnet团伙在Telegram频道上发布消息称,未来可能将出现进一步攻击。


07 亲俄黑客组织Killnet宣布对美欧十国政府发动网络战

亲俄罗斯黑客组织Killnet于5月16日宣布,该组织并未对欧洲歌唱大赛发起网络攻击,意大利警方宣称成功阻止网络攻击的说法是错误的。该组织同时宣布将对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拉脱维亚、罗马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和乌克兰政府发起网络战,声称选择上述国家的原因是其支持“纳粹”和“俄罗斯恐惧症”。

Killnet专门从事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通过大量请求来瘫痪服务器。该黑客组织近期多次对意大利、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拉脱维亚等国政府和其他网站发起网络攻击。


08 俄最大银行遭到最严重DDoS攻击

5月19日,俄罗斯最大银行Sberbank(联邦储蓄银行)官网披露,在5月6日成功击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DDoS攻击,峰值流量高达450 GB/秒。

次日,普京召开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称正经历“信息空间战争”。他提出了三项关键任务,以确保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此次攻击Sberbank主要网站的恶意流量是由一个僵尸网络所生成,该网络包含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的27000台被感染设备。

Sberbank副总裁兼网络安全主管Sergei Lebed称,网络犯罪分子利用各种策略实施网络攻击,包括将代码注入广告脚本、恶意Chrome扩展程序,以及被DDoS工具武器化的Docker容器等。

Lebed表示,他们在过去几个月内检测到超过10万名网络犯罪分子对其展开攻击。仅在3月,他们就记录到46次针对Sberbank不同服务同步发动的攻击活动,其中相当一部分攻击利用到在线流媒体与观影网站的流量。


09 最强间谍软件:难以防范的国家安全威胁

接连曝光的事件引发对监控软件使用的广泛争议。在全球开展的飞马项目调查显示,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发现超过 450 起疑似飞马入侵事件,受害者分布普及世界各地,包括不少国家的领导人。

目前飞马软件已被美国商务部列入黑名单,正在接受欧洲议会委员会的调查。频发曝光的飞马入侵事件突显出间谍软件构成的国家安全威胁。


10 网络攻击致使 汽车 租赁巨头全球系统中断,业务陷入混乱

5月5日Sixt公司表示,他们4月29日(周五)在IT系统上检测到可疑活动,并很快确认自己遭受到网络攻击。部分业务系统被迫中断,运营出现大量技术问题;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和部分分支机构受影响较大,大多数 汽车 预定都是通过笔和纸进行的,服务热线短时离线后恢复,业务陷入混乱。

总部宣称“根据公司的标准防范措施,我们立即限制了对IT系统的访问,同时启动了预先规划好的恢复流程。”但IT系统被限制访问,导致了Sixt公司的客户、代理和业务点发生业务中断。

公司称,此次攻击对公司运营与服务的影响已经被降至最低。据猜测,此次攻击可能属于勒索软件攻击,目前暂时没有相关组织表示负责。

⑸ 14年全球有哪些网络被攻击的案例

事件一、1•21中国互联网DNS大劫难
2014年1月21日下午3点10分左右,国内通用顶级域的根服务器忽然出现异常,导致众多知名网站出现DNS解析故障,用户无法正常访问。虽然国内访问根服务器很快恢复,但由于DNS缓存问题,部分地区用户“断网”现象仍持续了数个小时,至少有2/3的国内网站受到影响。微博调查显示,“1•21全国DNS大劫难”影响空前。事故发生期间,超过85%的用户遭遇了DNS故障,引发网速变慢和打不开网站的情况。
事件二、比特币交易站受攻击破产
2014年2月,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由于交易系统出现漏洞,75万个比特币以及Mt.Gox自身账号中约10万个比特币被窃,损失估计达到4.67亿美元,被迫宣布破产。这一事件凸显了互联网金融在网络安全威胁面前的脆弱性。
事件三、携程漏洞事件
2014年3月22日,有安全研究人员在第三方漏洞收集平台上报了一个题目为“携程安全支付日志可遍历下载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包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号、卡CVV码、6位卡Bin)”的漏洞。上报材料指出携程安全支付日志可遍历下载,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并称已将细节通知厂商并且等待厂商处理中。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漏洞立即引发了关于“电商网站存储用户信用卡等敏感信息,并存在泄漏风险”等问题的热议。
事件四、XP系统停止服务
微软公司在2014年4月8日后对XP系统停止更新维护的服务。但XP仍然是当今世界被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之一。特别是在中国,仍有63.7%的用户,也就是大约3亿左右的用户还在使用XP系统。因此“后XP时代”的信息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但国内安全厂商推出的防护软件究竟效果如何,面对市场上如此多的安全防护软件,选哪个又是一个疑问,所以xp挑战赛应运而生。在2014年4月5日的XP挑战赛中,腾讯、金山落败360坚守成功。
事件五、OpenSSL心脏出血漏洞
2014年4月爆出了Heartbleed漏洞,该漏洞是近年来影响范围最广的高危漏洞,涉及各大网银、门户网站等。该漏洞可被用于窃取服务器敏感信息,实时抓取用户的账号密码。从该漏洞被公开到漏洞被修复的这段时间内,已经有黑客利用OpenSSL漏洞发动了大量攻击,有些网站用户信息或许已经被黑客非法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黑客可能会利用获取到的这些用户信息,在互联网上再次进行其他形式的恶意攻击,针对用户的“次生危害”(如网络诈骗等)会大量集中显现。即使是在今后十年中,预计仍会在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上发现这一漏洞,甚至包括一些非常重要的服务器。
事件六、中国快递1400万信息泄露
2014年4月,国内某黑客对国内两个大型物流公司的内部系统发起网络攻击,非法获取快递用户个人信息1400多万条,并出售给不法分子。而有趣的是,该黑客贩卖这些信息仅获利1000元。根据媒体报道,该黑客仅是一名22岁的大学生,正在某大学计算机专业读大学二年级。
事件七、eBay数据的大泄漏
2014年5月22日,eBay要求近1.28亿活跃用户全部重新设置密码,此前这家零售网站透露黑客能从该网站获取密码、电话号码、地址及其他个人数据。该公司表示,黑客网络攻击得手的eBay数据库不包含客户任何财务信息——比如信用卡号码之类的信息。eBay表示该公司会就重设密码一事联系用户以解决这次危机。这次泄密事件发生在今年2月底和3月初,eBay是在5月初才发现这一泄密事件,并未说明有多少用户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
事件八、BadUSB漏洞
2014年8月,在美国黑帽大会上,JakobLell和KarstenNohl公布了BadUSB漏洞。攻击者利用该漏洞将恶意代码存放在USB设备控制器的固件存储区,而不是存放在其它可以通过USB接口进行读取的存储区域。这样,杀毒软件或者普通的格式化操作是清除不掉该代码的,从而使USB设备在接入PC等设备时,可以欺骗PC的操作系统,从而达到某些目的。
事件九、Shellshock漏洞
2014年9月25日,US-CERT公布了一个严重的Bash安全漏洞(CVE-2014 -6271) 。由于Bash是Linux用户广泛使用的一款用于控制命令提示符工具,从而导致该漏洞影响范围甚广。安全专家表示,由于并非所有运行Bash的电脑都存在漏洞,所以受影响的系统数量或许不及“心脏流血”。不过,Shellshock本身的破坏力却更大,因为黑客可以借此完全控制被感染的机器,不仅能破坏数据,甚至会关闭网络,或对网站发起攻击。
事件十、500万谷歌账户信息被泄露
2014年9月,大约有500万谷歌的账户和密码的数据库被泄露给一家俄罗斯互联网网络安全论坛。这些用户大多使用了Gmail邮件服务和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其他产品。据俄罗斯一个受欢迎的IT新闻网站CNews报道,论坛用户tvskit声称60%的密码是有效的,一些用户也确认在数据库里发现他们的数据。
事件十一、飓风熊猫本地提权工具
2014年10月,CrowdStrike发现飓风熊猫这个本地提权工具,飓风熊猫是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公司的先进攻击者。国外专业人士还表示,该攻击代码写的非常好,成功率为100%。我们知道飓风熊猫使用的是“ChinaChopper”Webshell,而一旦上传这一Webshell,操作者就可试图提升权限,然后通过各种密码破解工具获得目标访问的合法凭证。该本地提权工具影响了所有的Windows版本,包括Windows7和WindowsServer 2008 R2 及以下版本。
事件十二、赛门铁克揭秘间谍工具regin
2014年11月24日,赛门铁克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该公司发现了一款名为“regin”的先进隐形恶意软件。这是一款先进的间谍软件,被称为史上最为复杂的后门木马恶意软件。该软件被用于监视政府机关、基础设施运营商、企业、研究机构甚至针对个人的间谍活动中。
事件十三、索尼影业公司被黑客攻击
2014年12月,索尼影业公司被黑客攻击。黑客对索尼影业公司发动的这次攻击影响令人感到震惊:摄制计划、明星隐私、未发表的剧本等敏感数据都被黑客窃取,并逐步公布在网络上,甚至包括到索尼影业员工的个人信息。预计索尼影业损失高达1亿美元,仅次于2011年被黑客攻击的损失。
事件十四、12306用户数据泄露含身份证及密码信息
2014年12月25日,乌云漏洞报告平台报告称,大量12306用户数据在互联网疯传,内容包括用户帐号、明文密码、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等。这次事件是黑客首先通过收集互联网某游戏网站以及其他多个网站泄露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然后通过撞库的方式利用12306的安全机制的缺欠来获取了这13万多条用户数据。同时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就此呼吁,12306用户尽快修改密码,避免已经订到的火车票被恶意退票。另外如果有其他重要帐号使用了和12306相同的注册邮箱和密码,也应尽快修改密码,以免遭遇盗号风险。

⑹ 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国内外网络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国网络间谍活动公诸于世。2013年6月曾经参加美国安全局网络监控项目的斯诺登披露“棱镜事件”,美国秘密利用超级软件监控网络、电话或短信,包括谷歌、雅虎、微软、苹果、Facebook、美国在线、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帮助提供漏洞参数、开放服务器等,使其轻而易举地监控有关国家机构或上百万网民的邮件、即时通话及相关数据。据称,思科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涉及政府、军警、金融、海关、邮政、铁路、民航、医疗等要害部门,以及中国电信、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系统。

【案例1-2】我国网络遭受攻击近况。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抽样监测结果和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发布的数据,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5470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3203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数量为754个。被篡改政府网站数量为384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政府网站数量为98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754个。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约为69.4万个,其中包括境内被木马或被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机约23万以及境内感染飞客(Conficker)蠕虫的主机约46.4万。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个,其中高危漏洞50个。更新信息:

【案例1-3】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的数据显示,中国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情况日趋严重。CNCERT抽样监测发现,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90万余台主机;其中位于美国的2194台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28.7万台主机,无论是按照控制服务器数量还是按照控制中国主机数量排名,美国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国网络安全问题非常突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陆地区互联网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据估计,到2020年,全球网络用户将上升至50亿户,移动用户将上升100亿户。我国2013年互联网用户数将达到6.4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4.61亿。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然而各种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的漏洞不断出现,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互联网用户安全防范能力和意识较为薄弱,极易成为境内外黑客攻击利用的主要目标。

⑺ 有哪些影响互联网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1、2007年1月的熊猫烧香网络安全事件,算是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互联网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骇客李俊,发布熊猫烧香病毒,可感染系统的*.exe、*.com、*.pif、*.src、*.html、*.asp后缀的文件,导致出现蓝屏、频繁重启和硬盘文件损坏等问题,一度让人闻风丧胆,给很多门户网站、数据系统带来的损害是无法估算的。

时至今日,网络安全手段不断升级,网络攻击也比十几年前更加防不胜防,但熊猫烧香是国民第一次大规模地对网络病毒的真切感受,其起到的网络安全发展的推动和对网络完全的警示作用是里程碑式的。

2、2014年出现的数十亿账号信息泄露网络安全事件。这算得上历史上最让人恐慌的安全事件了。

根据网络搜索显示的结果,当年大品牌的泄露事件包含家得宝、摩根大通银行、支付宝、苹果、携程、小米、索尼、微软甚至韩国三大信用卡厂商以及12306都赫然在列。除了这些大型事件,很多小型的泄露事件都在不断发生,有的甚至无从调查。账号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财产安全,绝对不容忽视。

3、2020年的富士康大型勒索病毒网络安全事件。

勒索病毒早在19年下半年就已经出现,主要以攻击个人、企业、高校界的主机为主,通过对用户的文件加密,勒索受害者支付一定的价值才能解密,甚至破坏文件数据,其恶劣程度也是导致一众受攻击的企业损失惨重。

可以看一组数据,20年11月墨西哥的富士康遭受“DoppelPaymer”勒索软件的攻击,导致1200台服务器被加密, 被窃取100GB未加密文件,删除了20-30TB的数据备份,并要求支付大额比特币作为赎金。

面对网络安全攻击并不是无从下手,虽然每次大型攻击的出现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把问题想到前边,做好安全部署,一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进入2021年,更多企业应该围绕等级保护的要求,从主机安全、DDos防护、Web应用防火墙、云防火墙以及数据安全审计几个层面去未雨绸缪。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不知道应该如何在网络安全上做到面面俱到,甚至于选品、采购各个环节都处于无从下手的阶段,比较方便的一个方式就是通过代理采购网络安全。选择代理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去考虑,价格折扣、售后服务、技术能力、专业程度、方案能力。

⑻ 丹东辟谣袭警事件民警察身份为假,此事将会如何发展

6月26日,有网友发文称,袭警事件中的“倒地警察”不是民警,真实身份是一名志愿者。

对此,丹东市公安局表示,网上所传内容不实,系有人借机炒作,这个消息是假的。目前警方已经接到了相关反映,如果核实到传播谣言者身份,将依法进行处理。

⑼ 有哪些影响互联网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惊网络的熊猫烧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国骇客whboy(李俊)发布熊猫烧香病毒,因中毒电脑桌面上出现“熊猫烧香”图案名噪一时,这也成为了当时一度让人谈网色变的病毒。

熊猫烧香病毒可通过感染系统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导致打开网页文件时IE自动跳转到指定病毒网址中下载病毒,同时出现蓝屏、频繁重启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熊猫烧香感染门户网站、击溃数据系统、导致网络瘫痪,在全国范围内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熊猫烧香”已经永远停留在十几年前。

总结如下:

如今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熊猫烧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带来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该病毒却是国内民众第一次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实的感受,因此成为病毒史上的经典案例,对国内未来的网络安全发展起到了推动和警示作用。

⑽ 我国曾面临哪些网络安全事故是如何应对的

我国曾面临的网络安全事故有千年虫,是在1999年广泛受人关注的一个很有名的网络安全事件,后来给出的官方说法是千年虫不是病毒,而是计算机诞生起就留下的一个大BUG。

应对方法是集中了很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降低千年虫问题带来的影响,但是千年虫问题是没有被完全解决的。

计算机2000年问题,又叫做“千年虫”、“电脑千禧年千年虫问题”或“千年危机”。缩写为“Y2K”。是指在某些使用了计算机程序的智能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芯片等)中,由于其中的年份只使用两位十进制数来表示。

因此当系统进行(或涉及到)跨世纪的日期处理运算时(如多个日期之间的计算或比较等),就会出现错误的结果,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崩溃。因此从根本上说千年虫是一种程序处理日期上的bug(计算机程序故障),而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