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八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贰’ 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有
国家政策
1、2022年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等十三部门联合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自2022年2月15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指出,网络安全审查坚持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与促进先进技术应用相结合、过程公正透明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事前审查与持续监管相结合、企业承诺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从产品和服务以及数据处理活动安全性、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审查。
2、2022年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规定》的出台,旨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
3、2022年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国办发〔2021〕51号)
《方案》要求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拓展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明确探索“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交易范式,实现数据使用“可控可计量”,推动完善数据分级分类安全保护制度。
4、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部署了八项重点任务,在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方面,提出了三个方向的要求,一是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二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并系统阐述了网络安全对于数字经济的独特作用及重要性。
5、2022年1月18日,发改委、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21〕1872号)
《意见》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平台企业深入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探索开展数据安全风险态势监测通报,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6、2022年1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云网融合 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
《通知》明确将面向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含地级市、县城和特大镇)组织实施云网强基行动,增强中小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承载和服务能力,推进应用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建立多层次、体系化的算力供给体系。
7、2022年1月26日,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数据安全保障提出,加强安全保障加强农业农村数据安全保护,落实涉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8、2022年2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三部门联合修订发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施行
《办法》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供应链安全为核心,重点加强对数据安全的关注和规范,聚焦网络产品、服务及数据处理活动,助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网络平台的高质量发展。
‘叁’ 国家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心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是中央编办批准的国家事业单位。只能透露这么多了
‘肆’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络运行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办法的网络安全管理
10.各单位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必须按照国家非涉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要求,进行定级、建设和管理,并根据防护等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11.涉密内网的计算机必须按照国家保密部门的规定加装安全技术防护设备,统一配备专用移动存储介质。
12.接入内网的计算机必须实行严格的物理隔离,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总局政务外网(或互联网)联接;凡访问总局政务外网的,必须安装客户端管理软件;未经审批,禁止在涉密网络上使用笔记本电脑。
13.各省局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行政管理范围内接入总局政务外网的管理。需要接入总局政务外网的,应经省局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并报总局办公厅备案后,方可由网络运行维护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任何设备接入总局政务外网。
14.总局政务外网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管理应当遵循统一的建设方案和安全策略,未经总局办公厅批准,各单位不得改变总局政务外网的网络安全系统结构和部署方式。各级网络运行维护管理部门对各类安全设备进行安全规则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必须符合统一的安全策略要求,并报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审核后方可实施。总局通信信息中心负责对总局政务外网各级节点安全系统的部署、安全规则的配置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报总局办公厅,同时通报相关单位网络运行维护管理部门进行整改。
15.凡在总局政务外网或互联网使用过的计算机转到内网使用前,必须将硬盘彻底格式化,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凡在内网使用过的计算机转到总局政务外网或互联网使用前,必须更换硬盘,并将原硬盘按规定上缴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部门保管或销毁。
16.严禁将内网与总局政务外网(或互联网)直接相连。严禁在内网与总局政务外网(或互联网)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设备。
17.涉密计算机不得使用蓝牙、红外和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设备。
18.重要涉密岗位的办公场所中所使用的总局政务外网(或互联网)计算机不得安装麦克风、摄像头等音频、视频采集设备。
‘伍’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络运行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办法的组织管理与职责
3.总局保密委员会是全国安全生产系统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领导机构,负责指导、审查安全生产系统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4.总局办公厅是全国安全生产系统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日常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以及对失泄密事件的查处。
5.总局规划科技司负责总局政务外网和总局机关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项目的规划、立项和建设管理工作。
6.总局通信信息中心是全国安全生产系统信息网络运行与维护的管理部门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技术支撑部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涉密、非涉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规范,提出总局政务外网和总局机关网络建设的技术需求,负责建设项目的技术管理和建成系统的运维管理。
7.总局通信信息中心配备符合信息系统运行管理需要的网络管理员,承担总局政务外网和总局机关网络IP地址分配、系统资源配置、安全防护管理,以及各应用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是网络及系统各项安全保密技术防范措施正常运行的直接责任人。
8.总局政务外网的建设和使用遵循“谁建设,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单位应明确信息安全保密管理部门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部门,并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本单位网络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配备符合信息系统运行管理需要的网络管理人员作为本地网络及系统各项安全保密技术防范措施正常运行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本单位接入总局政务外网以及本单位局域网的日常管理和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网络用户是自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发布和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9.各省级安全监管局、煤矿安监机构(以下统称各省局)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部门、网络运行维护管理部门及联系人名单应报总局办公厅备案。
‘陆’ 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有哪些
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2020年4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共12个部门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于2020年6月1日起实施[2]。2021年2月,评选为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大事件
‘柒’ 国家安全局管网络诈骗吗
国家安全局是关国家安全方面重大的事情,网络诈骗应该属于公安局管。
‘捌’ 美国网络安全相关部门的整理
国土安全部 (DHS =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有一项重要使命:保护国家免受面临的诸多威胁。这需要超过 240,000 名员工致力于从航空和边境安全到应急响应,从网络安全分析师到化学设施检查员的各种工作。DHS的职责范围很广,DHS的目标很明确——保护美国的安全。
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 CISA=Cybersecurity and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Agency) 领导国家努力了解、管理和降低我们的网络和物理基础设施的风险。CISA将行业和政府中的利益相关者相互联系起来,并与资源、分析和工具联系起来,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网络、通信和物理安全性和弹性,进而帮助确保为美国人民提供安全和有弹性的基础设施。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National Institute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成立于 1901 年,现在是美国商务部的一部分。NIST 制定网络安全标准、指南、最佳实践和其他资源,以满足美国行业、联邦机构和更广泛公众的需求。我们的活动范围从产生组织可以立即付诸实践的特定信息到预测技术进步和未来挑战的长期研究。
一些 NIST 网络安全任务由联邦法规、行政命令和政策定义。例如,管理和预算办公室 (OMB) 要求所有联邦机构实施 NIST 的网络安全标准和针对非国家安全系统的指南。我们的网络安全活动也受到美国行业和广大公众需求的推动。NIST积极与利益相关者合作,确定优先事项,并确保我们的资源解决他们面临的关键问题。
NIST 还增进了对隐私风险的理解并改进了管理,其中一些与网络安全直接相关。
NIST 贡献并计划更多关注的优先领域包括密码学、教育和劳动力、新兴技术、风险管理、身份和访问管理、测量、隐私、可信赖网络和可信赖平台。
外交安全局(DSS=Diplomatic Security Service)是美国国务院的联邦执法和安全局。外交安全局的任务是确保外交安全并保护美国旅行证件的完整性,在美国联邦执法机构中拥有最大的全球影响力,在美国 29 个城市和全球 270 多个地点设有办事处,并在全球 270 多个地点保护国务院的信息和信息技术 (IT) 资产。这包括保护由网络和移动设备组成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
自 1986 年成立以来,DSS 不断扩展其网络安全能力,并于 2017 年 5 月成立了网络和技术安全局。该局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运营安全专业知识来更好地识别和应对网络风险和威胁,包括来自黑客、流氓运营商、民族国家和内部威胁的安全挑战。
DSS 网络安全核心职责包括:
国家安全局/中央安全局 (NSA/CSS) 在密码学领域领导美国政府,包括信号情报 (SIGINT) 洞察和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并使计算机网络运营能够为国家和我们的盟友获得决定性优势。在整个站点中,NSA/CSS 将统称为 NSA。
中央安全局 为军事密码学界提供及时准确的密码学支持、知识和帮助,同时促进国家安全局与武装部队密码学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
cisa.gov
nist.gov/cybersecurity
state.gov/cybersecurity
dhs.gov
‘玖’ 参与网络安全审查的相关机构
参与网络安全审查的相关机构有当地的公安网络审查办公室,当地的网络宣传办公室,国家网络监管局,各个平台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