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彭州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装置
扩展阅读
无线桥接网络不行 2025-09-18 03:45:09

彭州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装置

发布时间: 2023-01-15 13:03:16

什么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对能够引起网络态势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并据此预测未来的网络安全发展趋势。简而言之就是根据网络安全数据,预测未来网络安全的趋势。

②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做的好的有哪几家

目前国内厂商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比较大而全的有这么几家深信服、天融信、奇安信、启明星辰;但是态势感知这个产品重点在于交付层面而非标准版产品所能解决的(标准版无法解决用户的各种细节要求,风险探针各家的又不兼容)。所以综合还是要看各个厂商在当地的服务能力。

③ 零信任落地实践方案探讨

文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智能与数字化部 孙宏鸣

零信任概念的提出,彻底颠覆了原来基于边界安全的防护模型,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网络安全业界的追捧。

所谓零信任顾名思义就是“从不信任”,那么企业是否需要摒弃原有已经建立或正在搭建的传统基于边界防护的安全模型,而向零信任安全模型进行转变呢?零信任是企业安全建设中必须经历的安全防护体系技术革新,但它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 探索 实践的过程。


一、零信任的主要安全模型分析

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边界泛化,内外部威胁越来越大,传统的边界安全架构难以应对,零信任安全架构应运而生。作为企业,该如何选择“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为企业解决目前面临的安全风险?

目前“零信任”安全模型较成熟的包括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模型和零信任边缘(ZTE)模型等。以这两种模型为例,首先要先了解目前模型的区别,探讨各自的发展趋势,再选择适合企业的落地实施方案。

对 SASE 模型,身份驱动、云架构、支撑所有边缘以及网络服务提供点(PoP)分布是其主要特征。SASE 模型扩展了身份的定义,将原有的用户、组、角色分配扩展到了设备、应用程序、服务、物联网、网络边缘位置、网络源头等,这些要素都被归纳成了身份,所有这些与网络连接相关联的服务都由身份驱动。与传统的广域网不同,SASE 不会强制将流量回传到数据中心进行检索,而是将检查引擎带到附近的 PoP 点,客户端将网络流量发到 PoP 点进行检查,并转发到互联网或骨干网转发到其他 SASE 客户端,从而消除网络回传所造成的延迟。SASE 可提供广域网和安全即服务(SECaaS),即提供所有云服务特有的功能,实现最大效率、方便地适应业务需求,并将所有功能都放置在 PoP 点上。

SASE 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全面、灵活、一致的安全服务 , 同时降低整体安全建设成本,整合供应商和厂家的资源,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云服务。通过基于云的网络安全服务可简化 IT 基础架构,减少 IT 团队管理及运维安全产品的数量,降低后期运维的复杂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SASE 模型并利用云技术为企业优化性能、简化用户验证流程,并对未授权的数据进行保护。

SASE 模型强调网络和安全紧耦合,网络和安全同步建设,为正在准备搭建安全体系的企业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路径。反之,已经搭建或正在搭建安全体系过程中的企业,如果要重构企业网络结构,是个极大的挑战,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所以,SASE 模型可能更适用于面对终端用户的零售行业,为这类企业提供完整的安全服务,不需要企业在每一个分支节点上搭建一整套安全体系,便于统一管理并降低建设成本。

ZTE 模型的重点在零信任。一是数据中心零信任,即资源访问的零信任,二是边缘零信任,即所有边缘的零信任访问安全。其实可以理解为SASE 模型纳入了零信任的模块,本质上是一个概念。ZTE 模型强调网络和安全解耦,先解决远程访问问题,再解决网络架构重构问题。


二、华润医药商业集团零信任的实践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华润下属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在全国分布百余家分子公司,近千家药店,日常业务经营都离不开信息化基础支撑,所以网络安全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各央企在网络安全建设方面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完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公司同样十分重视网络安全建设,目前同国内主流安全厂商合作,建立了以态势感知为核心,贯穿边界与终端的纵深防御体系,并通过连续两年参与攻防演练,不断提升网络安全人员专业水平,通过攻防实战进一步优化网络安全建设。

但公司在涉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领域时,现有的网络边界泛化给企业带来的安全风险不可控,传统的基于边界的网络安全架构和解决方案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网络基础设施,而零信任能够有效帮助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中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

公司选择了 SASE(安全访问服务边缘)和ZTE(零信任边缘)两种模型并行的解决方案为企业摸索“零信任”网络安全架构推进的方向。

公司分支企业众多,几乎覆盖全国范围,存在安全管控难、处置难、安全性低、资源灵活性差等问题,并缺少整体统一的长效运营机制。基于以上问题,公司参考了 SASE 模型的解决方案,将原有的传统广域网链接数据中心的访问形式变为PoP 点广域网汇聚的网络架构方案,由统一的运营服务商提供网络链路及全面的安全服务。但并不是完全重构原有的网络架构,而是分为三类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案。

第一类是改变网络安全管理方式,主要针对区域公司。 由于大部分区域公司已经搭建了相对成熟的安全体系,只将原有的传统广域网链路改为就近接入运营商 PoP 点,并将原有的双线冗余线路的备用线路使用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技术进行替换,并通过服务质量(QoS)机制将主营业务与办公业务进行合理切分,大大提高了网络使用效率,降低费用成本,并且可以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对广域网进行管理,统一下发配置安全策略,提高整体安全管控和处置。

第二类是逐层汇聚、分层管理,主要针对二、三级分支机构。 这类单位安全体系虽已建设,但还未达到较高的程度,通过就近接入 PoP 点或汇聚到区域公司,由运营商提供部分安全服务或由区域公司进行统一管控。

第三类主要针对零售门店及小型分支机构这类没有能力搭建安全体系的单位。 使用 SD-WAN 安全接入方案就近接入 PoP 点,由运营商提供整体的安全服务,从而降低安全建设成本并加强统一安全管控。通过 SASE 模型的管理理念对网络架构进行调整,提供全面、一致的安全服务 , 同时降低整体安全建设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近两年,公司办公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员工居家办公成为常态化。作为虚拟专用网络(VPN)产品的使用“大户”,公司原有的 VPN 账户众多 ,传统 VPN 在使用过程中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业务的需求,一些问题逐渐暴露,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传统 VPN 架构存在很多问题,如权限基于角色固定分配,不够灵活,在业务生成中及重保等特殊时期,粗放的权限管控无法达到对不同角色的业务人员及非法人员的访问控制。业务端口暴露在公网,本身即存在账号冒用、恶意扫描、口令爆破等安全隐患。公司总部负责 VPN 业务运维,涉及下级单位 VPN 问题均需要总部人员处理,诸如找回账号密码等细微而繁琐的问题占用了总部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不同终端、浏览器对于传统 VPN 客户端的兼容性不同,兼容性问题也是经常被员工吐槽的地方。在 VPN 使用中,基于互联网的加密访问经常因为网络原因出现业务卡顿甚至掉线问题。

为此,公司参考了 ZTE 模型的解决方案,首先解决远程访问问题。公司于 2021 年进行了零信任安全建设试点,以零信任理念为指导,结合深信服软件定义边界(SDP)架构的零信任产品,构建了覆盖全国办公人员的零信任远程办公平台。

SDP 架构的零信任产品,对访问连接进行先认证、再连接,拒绝一切非法连接请求,有效缩小暴露面,避免业务被扫描探测以及应用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通过单包认证(SPA)授权安全机制实现业务隐身、服务隐身,保护办公业务及设备自身。对于没有安装专有客户端的电脑,服务器不会响应来自任何客户端的任何连接,无法打开认证界面及无法访问任何接口。具备自适应身份认证策略,异常用户在异常网络、异常时间、新设备访问重要敏感应用或数据时,零信任平台强制要求用户进行二次认证、应用增强认证,确保用户身份的可靠性。

零信任的试点应用,提升了公司的网络安全性,简化了运维。但基于公司现状及规划,试点工作还需进一步同厂商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落地和 探索 。在使用体验优化方面,由于 SDP 架构的数据转发链更多,零信任与 VPN 使用流畅度上差异不大,在用户使用体验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零信任安全体系需要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 6 版(IPV6),依据相关政策要求,需要进行 IPV6 业务改造,通过零信任对外发布的业务将优先进行改造。零信任安全体系需要支持内部即时通讯,将零信任产品进一步同公司现有办公平台进行对接,实现身份、业务的统一管理,实现单点登录。公司零信任安全体系建设的下一步工作,是将公司现有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与零信任产品体系打通,实现数据互通,进一步提高管理信息化中的安全可靠性。


三、结语

零信任安全架构对传统的边界安全架构模式重新进行了评估和审视,并对安全架构给出了新的建设思路。但零信任不是某一个产品,而是一种新的安全架构理念,在具体实践上,不是仅在企业网络边界上进行访问控制,而是应对企业的所有网络边缘、身份之间的所有访问请求进行更细化的动态访问控制,从而真正实现“从不信任,始终验证”。

(本文刊登于《中国信息安全》杂志2022年第2期)

④ 态势感知技术盘点,安全态势感知与管控平台评测

众所周知,态势感知的“前世”是应用在军事领域的。而时至今日,态势感知却已然是网络安全的基本和基础性工作,是在实现安全态势“理解”和“预测”之前的重要阶段。

现阶段,为应对网络安全挑战,弥补传统防御手段的不足,大多企业都在逐步构建一套网络安全分析及管控平台,用以整合企业信息安全的事件响应、技术平台、管理流程,实现总部、分支范围内安全风险的集中监控、安全事件的集中处置、安全策略的合规检查以及安全态势的统一展示,将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完善提升企业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本次我们挑选的产品是来自南京聚铭网络的安全态势感知与管控平台。据悉,该平台是由聚铭网络自主开发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安全态势感知与管控平台,可以统一采集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包括各类设备、应用日志以及网络流量和各种脆弱性,通过实时分析、离线分析、关联分析、统计分析、机器学习、规则库、专家经验库以及强大的安全情报源碰撞进行多方位风险分析。

现在,就让我们具体操作体验下,一探究竟。

平台概览

首先,我们通过账号信息登录进入这款产品的界面。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款产品的首页界面上左边是一个整体安全态势感知概览模块,然后是从南北向东西向三个方向的 威胁和风险访问的大屏展现,还有脆弱性、违规行为的态势展现大屏。中间还有一个动态3D的全球威胁态势感知,动态展现全球 的情况,画面看上去十分有科技感。

整体环顾下来,产品的界面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风格比较简约明了,内容上基本体现了安全的整体情况,画面上所罗列的功能也很全面,符合市场上各企业对于态感产品的需求,产品放在企业的安全监控大屏上将会有很好的视觉效果。整体环顾下来,产品的界面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风格比较简约明了,内容上基本体现了安全的整体情况,画面上所罗列的功能也很全面,符合市场上各企业对于态感产品的需求,产品放在企业的安全监控大屏上将会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数据采集

首先我们来看下数据采集情况,目前我们的采集数据量大概每秒有近6000条数据,算下来一天就会有5亿条的数据量,还是挺恐怖的。从界面操作查询来看,感觉也非常流畅,没有感觉到卡顿不适的现象,这个在做溯源查询的时候就会非常方便了。另外,这个产品采集数据的兼容能力也是比较亮眼,能支持近500种类型第三方设备日志的接入和处理,这点相当不错。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采集的数据都在这里,看起来的确如同之前对厂家的了解一样,他们这款态感产品的数据采集能力相对其他平台而言,在采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为全面一些,一般我们接触的此类产品主要是通过流量维度来进行分析,很少有能有同时内置流量、日志、漏洞扫描和配置合规检测能力的,这一点确实是在我们接触的同类产品中很少见,值得夸赞一番,说明这家厂商至少在态势感知这一块考虑的点是相当全面的。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对于采集到的这么多类型的数据,这款态感产品又分析的怎么样,能不能实现精准的分析呢?

风险分析

从失陷分析维度的场景来看,通过查看分析的过程和数据情况,对服务器日志、安全设备日志、流量分析等数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展现了设备整个安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另外也从漏扫维度佐证了此问题的发现。

我们可以看到,产品呈现的分析的结果还是比较准确全面的,充分利用了现有安全建设的资源,又结合了产品本身的分析能力和威胁情报能力,较全面展现了企业和设备风险情况。从这一点看来,这款由聚铭网络厂商打造的态感产品,是完全可以符合企业态势感知建设需求的。

今天,我们对于这款态感产品的测试也就先到这里,除了采集和分析能力外,其他的合规审计、基线检查等功能就不再一一介绍。

总结

总体上来讲,这款态势感知与管控平台是完全可以满足企业对于态感平台建设的基本需求的。这款态感产品能完成网络安全分析及管控平台框架的搭建,对总部、分支、专业安全系统重要数据进行接入,实现总部-分支范围内安全风险的集中监控、安全事件的集中处置、安全态势的统一展示,而且不用再做任何额外的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我们对厂商的侧面了解,他们使用的是“腾讯+聚铭”的双情报库模式,在各类威胁检测方面非常全面精准,这一点也在我们本次评测中和其他同类产品对比测试中也得到了验证。

另外,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在产品界面操作上引导性还有改进空间,产品经理请拿小本本记下来。

综合而言,这款产品无论是在日志、流量等数据采集方面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分析能力以及和情报库的结合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上,在我们以往测评产品中都可以算是相当突出的。

以上就是本次评测的所有内容,仅供业界同仁参考,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更多安全产品体验我们后期再见。

⑤ 态势感知探针是什么

态势感知探针大规模系统环境中,对能够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态势感知探针的作用:

联合作战、网络中心战的提出,推动了态势感知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作为实现态势感知的重要平台和物质基础,态势图对数据和信息复杂的需求和特性构成了突出的大数据问题。

最后对关键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于“大数据”在军事信息处理和数据化决策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探索价值。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规模越来越庞大, 多层面的网络安全威胁和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网络病毒、 Dos/DDos攻击等构成的威胁和损失越来越大, 网络攻击行为向着分布化、 规模化、 复杂化等趋势发展。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能够综合各方面的安全因素, 从整体上动态反映网络安全状况, 并对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 大数据技术特有的海量存储、 并行计算、 高效查询等特点。

为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突破创造了机遇, 借助大数据分析, 对成千上万的网络日志等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处理与深度挖掘, 对网络的安全状态进行分析评价, 感知网络中的异常事件与整体安全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