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李果清华大学网络安全
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配置图片 2025-10-04 12:32:08

李果清华大学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 2023-01-24 12:37:29

⑴ 关于网络信息处理和信息安全应用的一篇论文

热心相助
开题报告参考模板

XXXXXX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手机无线联网安全技术及应用研究
学 院 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网络工程
班 级 BX0907
学 号 12
姓 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定稿日期: 2013 年 01 月 18 日

手机无线联网安全技术及应用研究
摘要:从第一台计算机发明到现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计算机和网络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电脑上网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不在局限于通过网线接入网络,出现了各种无线网络。但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手机来接入网络浏览网页,聊天,下载各种需要的事物等等。
但是手机网络就如同计算机网络一样不是一个很成熟的,其中有着各种漏洞,黑客可以通过相关的漏洞来进行对手机用户的攻击。很多人通过手机下载各种java程序,而java程序中可能包含着木马病毒等等不利于手机用户的东西。
本文重点进行手机上网安全,手机病毒的危害,黑客攻击手机的方法手段,以及对应的预防措施等等
关键词:手机上网,网络安全,手机病毒,防范措施。
1 文献综述
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趋成熟,接入互联网轻松获得大量的信息已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配备Java功能的i模式手机登场,手机接入互联网更为便捷,势必会因此增加手机感染病毒的机会。由于通过网络直接对WAP手机进行攻击比对GSM手机进行攻击更加简便易行,WAP手机已经成为电脑黑客攻击的重要对象。
黑客对手机进行攻击,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攻击WAP服务器,使WAP手机无法接收正常信息;二是攻击和控制“网关”,向手机发送垃圾信息(严格地说,以上两种手机病毒还属于电脑病毒,不会破坏手机本身);三是直接攻击手机本身,使手机无法提供服务。新一代的WAP手机由于其功能的多元化,因此病毒带来的灾害也会更大。侵袭WAP手机的病毒可能会自动启动电话录音功能、自动拨打电话、删除手机上的档案内容,甚至会制造出金额庞大的电话账单。
手机上网:WAP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开放式的标准协议,可以把网络上的信息传送到移动电话货其他无线通讯终端上。WAP是由多家通信业巨头统一制定的,它使用一种类似于HTML的标记式语言WML,并可通过WAP Gateway直接访问一般的网页。通过WA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无线通讯终端来获取互联网上的即时信息或公司网站的资料,真正实现无线上网。CMWAP多用于WAP开头的网站为主。CMNET可以浏览WWW网站。手机上网(WAP)是移动互联网的一种体现形式。是传统电脑上网的延伸和补充。通过WA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无线终端来获取互联网上的即时信息货公司网站的资料,真正实现无线上网。
手机病毒:手机病毒是一种具有破坏性,传染性的手机程序。可以通过发送彩信、短信,浏览网站,下载铃声,蓝牙等方式传播,会导致用户手机关机、死机、向外发送垃圾邮件泄露个人信息、自动拨打电话、发短信彩信等进行恶意扣费,甚至会损毁芯片、SIM卡等硬件,导致手机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手机。史上最早的手机病毒于2000年被发现,在当时手机公司Movistar大量收到名为“Timofonica”的骚扰短信,该病毒由西班牙电信公司 “Telefonica”的移动系统向系统内的手机用户发送垃圾短信。此病毒仅仅被称作为短信炸弹。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直到2004年6月才出现,为一种名为“Cabir”蠕虫病毒,通过诺基亚s60系列手机进行复制,然后不断寻找安装了蓝牙的手机。在此之后手机病毒正式开始泛滥。据统计2012年二季度手机病毒数量达到23413个,接近2011年度全年数量。

2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手机的便于携带功能使得手机接入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了,然而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有很多的相似点,对于网络方面的法律不是很完善所以如何处理手机联网安全变成了一个广大手机用户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智能手机(smartphone)与一般手机相比,它具有一般手机的通讯功能,还带有相应的操作系统(OS),可以通过下载安装应用软件来拓展手机的其他功能,如安装浏览器来浏览网页,收发邮件,查看股票、交通情况、天气情况,看电影,通过相应的软件来听音乐,玩游戏等,这类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手机被称之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接入无线互联网的能力, 2、具有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 日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3、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可以根据需求来安装需要的应用程序,使手机的功能等到极、大地拓展;4、具有强大的功能,极强的拓展能力,大量的第三方软件支持。
据统计至2012/06,中国手机上网用户人数突破3亿,手机上网用户比例占全部使用互联网人数的10%。手机用户多用于QQ聊天,微博,微信,查收电子邮件,手机游戏等等,通过以上所诉的方式可以使各种病毒在手机之间传播,而现在随着电脑和手机的高速发展,手机病毒发展的速度也日益加快。
由于3G的高速数据传播使得3G渐渐地取代了以前的2G以及2.5G。据调查WCDMA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多样的一种3G标准,已有538个WCMDA运营商于世界上246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WCDMA网络,3G商用市场份额超过80%,而WCDMA向下兼容的GSM网络已覆盖184个国家,遍布全球,WCDMA用户已超过6亿。因此研究手机联网安全
随着Symbian系统渐渐地退出智能手机的舞台,现在智能手机使用的主要操作系统分为Android系统以及IOS系统。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适用于便携设备。据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系统在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所占的份额为76%,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IOS系统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同样适用于便携设备。IOS是一种闭源系统,但IOS系统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闭源系统,随着Android系统地不断进化,IOS系统想要保持客户的情况,必须有所发展以适应相应的变化,因此IOS系统出现了一种新的闭源方式,系统代码封闭,其他的可以与第三方软件商分享利益;苹果手上的代码不会开放,但它们也会随着时间地变化而出现变化。于2011年11月数据显示,IOS占据全球智能手机系统市场份额的30%,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为43%。随着通信技术地进步,智能手机与第三方软件的开发和普及等在一定的程度上促使了手机病毒的制造和传播,据统计在Andriod平台上的病毒已经占到所有手机病毒的84%,研究手机安全的主要在于Andriod平台。但是2012年12月13日全球知名信息安全专家、亚洲网络信息安全组织SyScan创始人Thomas Lim在360SyScan国际安全会议上透露:“随着全球智能手机普及化的迅猛发展,苹果的IOS系统已成为黑客们攻击的新热点。”目前黑客正在试图通过程式组来攻击IOS,以一连串的方式对系统中的多个漏洞进行攻击。通过攻击,黑客完全控制掌握用户的IOS系统,录像、录音,通话等信息将会被攻击者窃取。由于这种形式的攻击复杂程度高,涉及底层系统的各个层面技术较为繁琐,现在还没有安全的预防方式。但是这是因为技术的复杂程度,所以目前对于IOS系统的攻击还是相对较少。故而目前研究手机病毒的焦点在于开放的Andriod平台。现在无线互联网领域的焦点是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在移动安全领域出现的新威胁展现出了“作恶手法创新、危害加剧”的态势。根据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占有量,Andriod系统的手机是信息安全、手机木马的重灾区,苹果IOS系统和塞班系统紧随其后。现在安全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黑客借助鱼恶意软件来进行垃圾、欺诈短信的传播;其次,流氓推广木马趋泛滥,危害方式愈发隐蔽;第三,感染的途径方式在日益增多,二维码、微博正成为智能手机用户“中招”的新途径。
权限管理;一般指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不多不少。在安装应用程序的时候,手机用户需要注意应用程序索要的权限,有些病毒是在安装的时候通过获得更高地权限来进行各种不法的行为。
手机“肉鸡”如同电脑“肉鸡”一样也给手机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许多手机在出厂前便被植入各种木马病毒,然后在用户使用手机的时候来进行各种操作,手机“肉鸡”的危害远大于电脑“肉鸡”,手机病毒可以给植入者带去相当可观的收入来源,曾报道过服务供应商可以在一个月内收入数亿的重款,因此导致相关的手机病毒木马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手机平台。
除此外在手机中的各种乱收费业务中,不少的是在于手机购买时的问题,由很多山寨的手机在出厂的时候内置各种系统,很多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强制性地扣掉了不少的费用。有的却是在送去维修的时候被不甚感染了病毒木马等。

3 研究内容
3.1手机联网所受到的威胁
1)应用程序的漏洞 2)病毒 3)恶意或间谍软件 4)网络监听
5)手机出厂时内置的系统
3.2无线网络的完全
无线网络是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传统网线进行连入互联网。通过现在流行的手机无线联网方式(wifi,3G等)来进行无线网络安全分析和研究。
无线网络安全标准
A.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B.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
C. 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
3.3 网络安全的攻防方式
通过现有的各种手机上网的威胁进行研究,了解现阶段的攻防方式
3.4网络边界安全
网络边界是内部网络和公共网络的分界线,网络边界路由器是所有流量出入内部网络的关键设备。网络边界安全是指在网络边界上采用的安全措施和手段,他通常包括防火墙,VPN设备等部件。
3.5网络终端安全
终端的安全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首先保证终端上没有病毒或木马的存在,才能最大可能地保证网络中数据的安全。

4 工作特色及其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了解手机用户使用手机时遇到的各种病毒有些困难。拟通过网络投票方式来查看一下有多少用户遇到过类似恶意扣费,自动拨打电话等问题,以及问题的种类。通过网络投票来了解用户使用的手机类型以及手机系统。
手机安全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得应对手机安全有着不小的难度。由于安卓的开放源代码使得手机病毒可以迅速发展,当出现新的病毒时,不能够及时的了解和预防。
通过查找文献资料来研究手机病毒和黑客攻击手机的各种方式,对此进行如何使用手机来进行防御。

5 论文工作量及预期进度
2012/11/15-2013/01/ : 确定选题、资料准备、翻译有关外文资料及阅读技术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013/01/ -2013/02/30: 调研分析、具体研究及新技术应用
2013/03/01-2013/05/01: 撰写毕业设计报告
2013/05/26-2013/06/05: 毕业设计答辩
6 预期成果及其可能的创新点
预计成果:通过研究黑客入侵手机的方式以及手机病毒的种类来了解和处理手机联网安全问题。通过手机病毒与计算机病毒的对比,来了解和应用手机联网安全技术,掌握有关手机联网安全的一些实际应用。通过文献资料来研究骇客攻击手机的方式,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手机权限相对应的功能,以及手机病毒的预防措施等。
可能的创新点;通过现在主流的各种上网方式(wifi,3G等),不同手机操作系统来研究手机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贾铁军主编.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贾铁军主编. 网络安全管理及实用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 杨哲、 Zerone无线安全团队.无线网络黑客攻防.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4] 中国密码学会.无线网络安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5] 贾铁军.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 王继刚.手机病毒大曝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7] 诸葛建伟.网络攻防技术与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8] 米歇尔(Mitchell T.M.). 大数据技术丛书:机器学习.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 王建锋.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大全(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10]金光,江先亮.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1]斯托林斯,无线通信与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雅各布森(Douglas Jacobson),网络安全基础:网络攻防、协议与安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13]海吉(Yusuf Bhaiji).网络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修订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4]麦克卢尔(Stuart McClure) , 斯卡姆布智(Joel Scambray), 库尔茨(George Kurtz).黑客大曝光:网络安全机密与解决方案(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5]石志国 , 薛为民, 尹浩.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6]杨哲.无线网络安全攻防实战进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指导教师意见

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趋成熟,接入互联网轻松获得大量的信息已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配备Java功能的i模式手机登场,手机接入互联网更为便捷,势必会因此增加手机感染病毒的机会。由于通过网络直接对WAP手机进行攻击比对GSM手机进行攻击更加简便易行,WAP手机已经成为电脑黑客攻击的重要对象。

黑客对手机进行攻击,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攻击WAP服务器,使WAP手机无法接收正常信息;二是攻击和控制“网关”,向手机发送垃圾信息(严格地说,以上两种手机病毒还属于电脑病毒,不会破坏手机本身);三是直接攻击手机本身,使手机无法提供服务。新一代的WAP手机由于其功能的多元化,因此病毒带来的灾害也会更大。侵袭WAP手机的病毒可能会自动启动电话录音功能、自动拨打电话、删除手机上的档案内容,甚至会制造出金额庞大的电话账单。

该生能够按要求针对论文所涉及课题目的和意义进行分析,文献综述叙述较完整,研究内容阐述较合理,对实现设计的技术路线有初步的了解,对后期论文工作的进度安排较适当。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按开题的要求进行论文工作,每周应按时与指导老师针对论文撰写及程序编写、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

因此,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
2013年2月28日

评议小组意见

1、论文选题:□有理论意义;□有工程背景;□有实用价值;□意义不大。

2、论文的难度:□偏高;□适当;□偏低。

3、论文的工作量:□偏大;□适当;□偏小。

4、设计或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好;□较好;□一般;□不可行。

5、学生对文献资料及课题的了解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

6、学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好;□较好;□一般;□较差。

7、学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创新能力:

□好;□较好;□一般;□较差。

8、对论文选题报告的总体评价:□好;□较好;□一般;□较差

(在相应的方块内作记号“√”)

二级学院所确定评议小组名单(3-5人)

组长: 、

组员: 、 、 、

单位盖章 主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评议结论

评议小组组长签名:
评议小组组员签名:

年 月 日

⑵ 基于安全策略的企业网络设计的探讨

目前,网络安全的技术主要包括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身份验证、存取控制、杀毒软件、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和安全协议等内容。针对校园网来说,存在较大的成本投入问题,不可能将所有的安全技术应用到网络中,在网络规划阶段可以针对最主要的安全问题进行设计防范。在网络设计阶段可以采取防火墙技术、VLAN技术、杀毒软件、网站过滤技术等。

楼主可以就上述技术在网络规划设计阶段如何进行设计进行探讨。

以下参考!!!!!!!!!!!!

引言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信息传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文本数据,数字数据
的传输,随之而来的是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设备性能和传输介质容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用户需求的日益提高,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使得网络规划成为一项越发困难的课题,作为校园园区网的规划成败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网络系统性能的高低,从而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下面主要对校园园区网的规划思想进行探讨。

1. 校园园区网规划介绍
校园园区网规划是校园网进行工程组网的前期准备工作,它的内容涉及到整项网络工程的重要步骤,是网络设计的核心与灵魂,校园园区网优良的长远规划和最佳的实现选择是校园网长期高效能运营的基础。目前,校园园区网中技术应用主要为辅助管理,教学科研,internet信息服务,以及网络技术探索应用四大类,由于总体的规划所涉及到的技术因数繁多,因而校园园区网规划应当实地考察,调研,通过反复论证,结合当今技术及发展方向,提出总体规划设想,规划既要适应当前的应用,又要反映未来需求,规划应当考虑经济,环境,人文,资源等多方面因素,以合理需求为原则。

2. 校园园区网规划实施计划
2.1 了解用户,收集信息
网络规划的目的在于收集一线信息的基础上给出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如战场指挥,运筹帷幄,决
胜千里,其关键之处在于广泛收集信息,全面合理的规划校园园区网需认真考虑三点因素:
(1)学校历史网络资源信息,当前网络规划设计计划,领先的技术方向,运营机制和管理办法,满足未来网络的高度扩展计划及其特点
(2)了解学校校园网络的使用者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知识层次如何?以及他们对计算机的使用观点和使用频率如何?他们对当前的网络态度和看法如何?这一点将为日后培训和安排多少人员进行网络的技术支持和维护起导向作用。
(3)明确网络规模:有哪些校区,哪些部门,多少网络用户,哪些资源需要上网,采用什么档次的设备而又在资金预算范围内,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向问题,不同时刻网络流量及流量峰值问题,确定网络终端数量及位置,共享数据的存储位置和哪些人要用这些数据等基本状况等
(4)找出用户与用户,用户与资源,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内在关系,相关信息,这是校园网设计的前提和依据,是规划的核心思想,作为一个庞大的校园网,如何使得设计的网络便于教学需求和管理应用,教学网与管理网各自安全运作,相互兼容,而又不矛盾?这一点尤为重要。
2.2 分析需求,提出网络设计原则
2.2.1 需求分析
教育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校园园区网对整个网络性能要求相对较高,校园园区网组建需满足对数字,语音,图形图象等多媒体技术的宽泛应用,以及综合科研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需求的综合数字网,并能符合多种协议的要求,其体系应当符合国际标准(如TCP/IP协议,Novell IPX协议等),同时能兼容已有的网络环境,因此设计组网前,应对各方面需求总结归纳,做出细致分析:
(1)内部光缆主干需求:规划需分析综合布线系统及其子系统,主配线间MDF与二及配线间IDF的位置,不同类别的服务器位置等。
(2)应用管理需求:能够让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文字处理中彻底解脱出去,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交流和日常事物,构建公文系统,日常办公系统,档案系统,电子邮件等功能,且需操作简单,便于使用。满足视频点播,语音教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需求,具备基本的Internet访问等。
(3)网络流量需求:要求校园园区网有足够的网络吞吐量来满足教学任务,保证信息的高质高效率传输,校园网流量涉及到,语音教学,多媒体课件,服务器访问,Web浏览,视频点播等,对带宽需求和时延性要求极高。
(4)网络安全需求:校园网络必须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能够确保网络内部可靠运行,还要防止来自外部的和来自内部的非法访问和入侵,保证关键数据库的存储安全
2.2.2 提出设计原则
(1)网络可靠性原则:
网络设计过程中网络拓扑应采用稳定可靠的形式,如:双路由网络拓扑,环行网络结构。因为它们即可冗余备份,安全性又可以得到保障,核心层交换可采用高端交换设备和光纤技术的主干链路(TRUNK)来实现较高的容错性,这样就可以避免单点故障的出现,网络结构使用双链路,双核心交换设备,双路由备份可靠措施,都可以使校园网可靠性和实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2)网络可扩展性原则:
校园园区网扩展性包含2层意思(一):新的教学部门能简单的接入现有网络 (二):升级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无逢的在现有网络上运行
可见,规划校园园区网络时不但要分析当前的技术指标,而且要对未来的网络增长情况做出估计和预算,以满足新的需求,保证网络可靠性,从而保证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3)网络实用性和可管理性原则:
校园园区网系统设计在性能价格比方面要体现系统的实用性,可采用先进的设备,但有要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实现建网的目标,校园园区网应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并支持管理信息库(MIB),利用图形化,可视化管理界面和操作方式,易于管理,这也正体现出了实用性原则,合理的网络规划策略,可提供强大的管理
功能,能使管理一体化进行,这就便于日后的校园网更新与维护
(4)网络安全性原则
1.对物理层及网络拓扑结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要求具备相应的安全检测机制,边界网关应该构筑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对网关路由器进行必要的安全性过滤,如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密钥等技术来实现校园园区网的安全化
2.采用静态虚拟局域网技术(静态VLAN)加强内网的管理,因为VLAN是基于逻辑划分而非物理地理划分,这就有效的控制了各个网段的相互访问,从而保证了内网的安全性,同时VLAN又可抑制不必要的广播,从而节约了带宽,又便于管理
3.以TCP/IP四层网际模型为框架建立持续过程的网络安全性措施运行机制,做到维护网络,监测网络,测试网络,改进网络四位一体的网络持续性保卫工作,它是网络安全性管理的核心思想,如图所示:

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internet层

网络接入

图(1)以TCP/IP模型构建持续性网络安全管理方式
3. 总结失败项目,明确网络规划的必要性
当前很多学校纷纷建立自己的校园网,但由于组网设计前期规划工作做的不彻底,不扎实,使得校园
网发挥效益不大,巨大的投资没有换来实实在在的成效收益。这一点在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上体现的较为明显,其原因主要三点:
(1)认识不到为
学校对校园网概念定义缺乏认识,带有盲目性和自我偏见性,没有明确建校园网的目的,不晓得校
园网到底起什么样的实质性作用。
(2)投资方案不合理
由于对校园园区网建设认识不正确,使得很多学校出现“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结果校园园区网建设成了基于硬件设备的校园网组网解决方案,是纯粹的设备集合。而对建网后的维护极不重视,后期的管理投入所占比例微乎其微,所以使得校园网不能很好的服务与教学和管理,甚至还会使整个网络趋于崩溃。
(3)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手段
校园园区网的建设不仅仅涉及到技术问题,还会引起更深层次的变革,而学校在建设校园园区网时,认识不充分,在新技术,新思想面前不能及时转变观念,没有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手段。
基于上述三点指出:盲目的进行校园网建设,不采取合理的规划,都会导致校园网建设失败,一个成功的校园网规划应当是集稳定开放的网络平台,量身定制的应用软件,有效的组织实施方案三位于一体的的校园园区网建设过程。

4. 总结
校园园区网应顺应时代教育思想的革命,在网络技术上具备响应的本质特征,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这就要求规划校园园区网络时必须站的高,看的远,时刻明确思想定位和技术定位,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行之有效的规划一个满足教学,科研,管理全方面高效新型校园园区网,并指明规划思想。总之,未来校园园区局域网的规划目标,规划方向应该是建成一个集IP服务,宽带光传输且提供服务的运营级多功能网络

参考文献:[1]王竹林等 . 校园网组网与管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1出版
[2]思科网络技术教程(三. 四)学期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出版
[3]http://www.net130.com.cn
[4]方东权 . 杨岿 . 校园网络安全与管理[J]. 网络安全与技术 2005第51期

⑶ 国内,计算机网络专业名人有谁 详细情况

谢希仁老师
谢希仁,1931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先后在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张家口),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兵工程学院(重庆)和通信工程学院(南京)任教。现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总参通信部科技创新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和中国通信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电子学报》编委,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曾被评为全国和全军优秀教师,获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多次以 谢教授在北京市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室讲学
及全军通信系统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员奖和总参谋部人梯奖。研究领域是网管系统和卫星通信网控系统,领导和参加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商用和军用的VSAT卫星通信网控中心。近年来负责主持翻译出版了多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世界名着,如Comer的《TCP/IP》(三卷),Stevens的《TCP/IP》(三卷),Forouzan的《TCP/IP》,Stallings的《数据与计算机通信》、《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及《高速网络》等。 主编的《计算机网络》是中国国内影响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入门教材之一,被很多大学采用,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
编辑本段经历
1931年2月27日 出生于北京市。 1947-1952年 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 1952-1958年 任解放军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助教。 1958-1963年 任解放军西安军事工程学院助教、讲师。 谢希仁
1963-1977年 任解放军重庆通信兵工程学院讲师。 1977-1999年 任解放军南京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 任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⑷ 聚焦大数据时代的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

聚焦大数据时代的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

在大数据时代中,新技术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夹杂着安全风险与挑战扑面而来,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信息安全漏洞的挖掘分析和对网络安全风险的综合管控愈显重要和关键。近日,第八届信息安全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大会(VARA2015)召开。主题探讨是“大数据时代的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技术”,会议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办,北京交通大学承办,清华大学协办。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信息安全产业界及应用单位的800余名嘉宾参加了活动。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李守鹏副主任作为大会主持,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朱胜涛主任和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分别致欢迎辞,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胡啸副局长做了重要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德全、两院院士王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费爱国,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党委书记吴世忠出席本次大会,何院士和倪院士做了重要发言。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王娜处长进行了“促进大数据创新发展,强化大数据安全保障”的主题演讲。国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国家相关部委、专家学者、大型行业、知名企业代表分别围绕此次大会主题分享该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践的最新成果。
同时,此次大会举行了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第三批技术支撑单位授牌仪式,十三家单位分别获得漏洞库一、二、三级支撑单位称号。其中一级共三家: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北京云间有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江南天安科技有限公司;二级共三家:北京安信天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锦龙信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永信至诚科技有限公司;三级共七家:北京中测安华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斗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百密信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洋浦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远江盛邦(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科来软件有限公司、东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此外,为了更好地表彰和奖励在工作岗位上做出卓越贡献的CISP持证人员,进一步推进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体系的建设,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CISP运营中心联合《中国信息安全》杂志共同举办了首届“CISP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大会对10位评选出的“CISP杰出人物”进行颁奖,他们是:中国联通河北省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孔令飞,中石化信息化管理部工程师刘远,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安全官刘志乐,江苏天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国强,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杨磊,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副研究员班晓芳,深圳市安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谢朝霞,北京江南天安科技有限公司部门经理程娜,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信息安全系副主任雷敏,北京永信至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晶晶。
本次会议分别设立了“漏洞分析”、“风险评估”、“大数据安全分析”和"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安全”四个分会场,展开专题研讨。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了大数据时代下漏洞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展现了复杂网络与系统环境下风险评估的新思路和新实践,沟通了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发展与测评工作的新进展,从更宽的视野探讨了信息安全积极防御的新举措。
网络空间已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网络安全事关各国未来繁荣与发展的核心利益。近年来,信息技术软硬件漏洞正在成为全球各类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源头,高度依赖网络信息系统的社会和经济运行正在面临黑客攻击等网络犯罪行为的严重侵袭。我国抓住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现已成为全球信息化发展大国。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持续深入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凸显,成为我国面临的新的综合挑战。
作为信息安全领域业界专家、学术研究人员和政府、行业及用户交流的重要平台,信息安全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大会之前已成功举办七届,为及时、全面反映我国在信息安全漏洞分析和风险评估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研究能力,探索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新思路、新方法,推动信息安全技术进步,促进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提升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届大会的成功召开,为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探索、产业进步与应用推进的融合发展链接了协作的桥梁,为分享相关领域在理论、方法、技术、标准和实践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与研究进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平台。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聚焦大数据时代的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⑸ 《KaliLinux无线网络渗透测试详解》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Kali Linux无线网络渗透测试详解》(李亚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 pxf9

书名:Kali Linux无线网络渗透测试详解

作者:李亚伟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2-1

页数:236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无线网络安全渗透测试图书。本书基于Kali Linux操作系统,由浅入深,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无线网络渗透技术。本书针对不同的加密方式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漏洞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根据每种加密方式存在的漏洞介绍了实施渗透测试的方法。另外,本书最后还特意介绍了针对每种加密方法漏洞的应对措施。

本书共10章,分为3篇。第1篇为基础篇,涵盖的主要内容有搭建渗透测试环境和WiFi网络的构成。第2篇为无线数据篇,涵盖的主要内容有监听WiFi网络、捕获数据包、分析数据包和获取信息。第3篇为无线网络加密篇,涵盖的主要内容有WPS加密模式、WEP加密模式、WPA加密模式和WPA+RADIUS加密模式。

本书涉及面广,从基本环境搭建到数据包的捕获,再到数据包的分析及信息获取,最后对WiFi网络中的各种加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渗透测试。本书不仅适合想全面学习WiFi网络渗透测试技术的人员阅读,同样适合网络维护人员和各类信息安全从业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李亚伟 就职于大学霸网站,任技术研究员。熟悉Apache、Tomcat、Oracle、MySQL、集群、RAC、SAN和容灾等IT业界中流行的系统集成技术。长期从事Linux和网络安全最新技术的研究,以及Linux服务器维护工作。拥有多年的服务器维护经验。曾经参与编写并出版了《Wireshark数据包分析实战详解》一书。

⑹ 介绍几本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的书籍

仅介绍几本共参考:
计算机网络安全
作者:沈鑫剡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
ISBN:9787302203971
版次: 页数:287页 字数: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本既注重网络安全基础理论,又着眼培养读者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能力的教材,书中详细讨论了加密算法、报文摘要算法、认证协议等网络安全基础理论,黑客攻击方法和过程,目前主流的网络安全技术,如以太网安全技术、安全路由、信息流管制、VPN、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和安全无线局域网等,以及这些防御黑客攻击技术的原理和案例,安全网络的设计方法和过程,安全应用层协议及应用等。本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计算机网络安全理论、目前主流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网络的设计过程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让读者既能掌握完整、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理论,又具备运用主流网络安全技术实现安全网络的设计能力。本教材以通俗易懂、循序渐进的方式叙述网络安全知识,并通过大量的例子来加深读者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内容组织严谨、叙述方法新颖,是一本理想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材,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参考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
图书作者:杨明福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图书版次:2005年 图书开本:16 ISBN:7505838865
简介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材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新版)
作者: 作者:张兆信等编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03月 版次: 1
印刷时间: 2007年08月 开本: 4
I S B N : 7111161351 包装: 1

网络安全
作者:刘天华,孙阳,朱宏峰编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
ISBN:9787030270177
版次: 页数:344页 字数: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以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为框架,全面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安全管理的各项内容和任务。全书共l3章,内容涵盖了网络安全的概念、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网络实体安全、网络安全协议、密码与认证技术、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安全、应用系统安全、访问控制与vpn技术、防火墙与隔离网闸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与恶意代码防范技术、网络安全检测与评估技术等。
本书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理论的基础上,充分阐述了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选取典型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方案设计,使读者在系统把握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础上,正确有效地运用网络安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专业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安全管理人员、网络与信息系统管理人员、it咨询顾问与it技术人员的参考手册和培训教材。

⑺ 谁能推荐几本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权威书籍~

《网络安全》
http://book.fanshu.com/apabib77779
,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安全》
http://book.fanshu.com/apabib1300144
,电子工业出版社《网络安全概论》
http://book.fanshu.com/apabib1301315
,电子工业出版社《网络安全评估》
http://book.fanshu.com/apabib78940
,Steve
Manzuik,目前在Juniper网络公司任高级安全研究主管。他在信息技术和安全行业有超过14年的经验,尤其侧重于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评估》
http://book.fanshu.com/apabib78950
,Sandy
Carter是IBM负责SOA和WebSphere战略、渠道和市场营销的副总裁,负责整个IBM公司的全球SOA的先导工作。Sandy
Carter协管包括软件、服务和硬件在内的整个IBM公司的SOA战略,以及确立整个IBM公司的SOA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