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socket程序设置网络位置
扩展阅读
什么网站更新电影好 2025-10-04 07:23:12
电脑有广告但为什么黑屏 2025-10-04 07:14:58

socket程序设置网络位置

发布时间: 2023-01-27 20:21:39

如何利用Socket进行网络编程

Socket接口是TCP/IP网络的API,Socket接口定义了许多函数或例程,程序员可以用它们来开发TCP/IP网络上的应用程序。请参阅以下资料:socket非常类似于电话插座。以一个国家级电话网为例。电话的通话双方相当于相互通信的 个进程,区号是它的网络地址;区内一个单位的交换机相当于一台主机,主机分配给每个用户的局内号码相当于socket号。任何用户在通话之前,首先要占有一部电话机,相当于申请一个socket;同时要知道对方的号码,相当于对方有一个固定的socket。然后向对方拨号呼叫,相当于发出连接请求(假如对方不在同一区内,还要拨对方区号,相当于给出网络地址)。对方假如在场并空闲(相当于通信的另一主机开机且可以接受连接请求),拿起电话话筒,双方就可以正式通话,相当于连接成功。双方通话的过程,是一方向电话机发出信号和对方从电话机接收信号的过程,相当于向socket发送数据和从socket接收数据。通话结束后,一方挂起电话机相当于关闭socket,撤消连接。在电话系统中,一般用户只能感受到本地电话机和对方电话号码的存在,建立通话的过程,话音传输的过程以及整个电话系统的技术细节对他都是透明的,这也与socket机制非常相似。socket利用网间网通信设施实现进程通信,但它对通信设施的细节毫不关心,只要通信设施能提供足够的通信能力,它就满足了。至此,我们对socket进行了直观的描述。抽象出来,socket实质上提供了进程通信的端点。进程通信之前,双方首先必须各自创建一个端点,否则是没有法建立联系并相互通信的。正如打电话之前,双方必须各自拥有一台电话机一样。在网间网内部,每一个socket用一个半相关描述:(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一个完整的socket有一个本地唯一的socket号,由操作系统分配。最重要的是,socket是面向客户/服务器模型而设计的,针对客户和服务器程序提供不同的socket系统调用。客户随机申请一个socket(相当于一个想打电话的人可以在任何一台入网电话上拨号呼叫),系统为之分配一个socket号;服务器拥有全局公认的socket,任何客户都可以向它发出连接请求和信息请求(相当于一个被呼叫的电话拥有一个呼叫方知道的电话号码)。socket利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巧妙地解决了进程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问题。服务器socket半相关为全局所公认非常重要。读者不妨考虑一下,两个完全随机的用户进程之间如何建立通信?假如通信双方没有任何一方的socket固定,就好比打电话的双方彼此不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要通话是不可能的。实际应用中socket例子Socket接口是访问Internet使用得最广泛的方法。如果你有一台刚配好TCP/IP协议的主机,其IP地址是 . . . ,此时在另一台主机或同一台主机上执行ftp . . . ,显然无法建立连接。因" . . . "这台主机没有运行FTP服务软件。同样,在另一台或同一台主机上运行浏览软件如Netscape,输入"http:// . . . ",也无法建立连接。现在,如果在这台主机上运行一个FTP服务软件(该软件将打开一个Socket,并将其绑定到 端口),再在这台主机上运行一个Web服务软件(该软件将打开另一个Socket,并将其绑定到 端口)。这样,在另一台主机或同一台主机上执行ftp . . . ,FTP客户软件将通过 端口来呼叫主机上由FTP服务软件提供的Socket,与其建立连接并对话。而在netscape中输入"http:// . . . "时,将通过 端口来呼叫主机上由Web服务软件提供的Socket,与其建立连接并对话。在Internet上有很多这样的主机,这些主机一般运行了多个服务软件,同时提供几种服务。每种服务都打开一个Socket,并绑定到一个端口上,不同的端口对应于不同的服务。Socket正如其英文原意那样,象一个多孔插座。一台主机犹如布满各种插座的房间,每个插座有一个编号,有的插座提供 伏交流电,有的提供 伏交流电,有的则提供有线电视节目。客户软件将插头插到不同编号的插座,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服务。一个Server-Client模型程序的开发原理:服务器,使用ServerSocket监听指定的端口,端口可以随意指定(由于 以下的端口通常属于保留端口,在一些操作系统中不可以随意使用,所以建议使用大于 的端口),等待客户连接请求,客户连接后,会话产生;在完成会话后,关闭连接。客户端,使用Socket对网络上某一个服务器的某一个端口发出连接请求,一旦连接成功,打开会话;会话完成后,关闭Socket。客户端不需要指定打开的端口,通常临时的、动态的分配一个 以上的端口。Socket接口是TCP/IP网络的API,Socket接口定义了许多函数或例程,程序员可以用它们来开发TCP/IP网络上的应用程序。要学Internet上的TCP/IP网络编程,必须理解Socket接口。Socket接口设计者最先是将接口放在Unix操作系统里面的。如果了解Unix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话,就很容易了解Socket了。网络的Socket数据传输是一种特殊的I/O,Socket也是一种文件描述符。Socket也具有一个类似于打开文件的函数调用Socket(),该函数返回一个整型的Socket描述符,随后的连接建立、数据传输等操作都是通过该Socket实现的。常用的Socket类型有两种:流式Socket(SOCK_STREAM)和数据报式Socket(SOCK_DGRAM)。流式是一种面向连接的Socket,针对于面向连接的TCP服务应用;数据报式Socket是一种无连接的Socket,对应于无连接的UDP服务应用。Socket建立为了建立Socket,程序可以调用Socket函数,该函数返回一个类似于文件描述符的句柄。socket函数原型为:intsocket(intdomain,inttype,intprotocol);domain指明所使用的协议族,通常为PF_INET,表示互联网协议族(TCP/IP协议族);type参数指定socket的类型:SOCK_STREAM或SOCK_DGRAM,Socket接口还定义了原始Socket(SOCK_RAW),允许程序使用低层协议;protocol通常赋值" "。Socket()调用返回一个整型socket描述符,你可以在后面的调用使用它。Socket描述符是一个指向内部数据结构的指针,它指向描述符表入口。调用Socket函数时,socket执行体将建立一个Socket,实际上"建立一个Socket"意味着为一个Socket数据结构分配存储空间。Socket执行体为你管理描述符表。两个网络程序之间的一个网络连接包括五种信息:通信协议、本地协议地址、本地主机端口、远端主机地址和远端协议端口。Socket数据结构中包含这五种信息。socket在测量软件中的使用也很广泛socket深层次理解Socket编程基本就是listen,accept以及send,write等几个基本的操作。对于网络编程,我们也言必称TCP/IP,似乎其它网络协议已经不存在了。对于TCP/IP,我们还知道TCP和UDP,前者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和可靠性,后者则允许数据丢失。最后,我们还知道,在建立连接前,必须知道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号。除此,普通的程序员就不会知道太多了,很多时候这些知识已经够用了。最多,写服务程序的时候,会使用多线程来处理并发访问。我们还知道如下几个事实: 。一个指定的端口号不能被多个程序共用。比如,如果IIS占用了 端口,那么Apache就不能也用 端口了。 。很多防火墙只允许特定目标端口的数据包通过。 。服务程序在listen某个端口并accept某个连接请求后,会生成一个新的socket来对该请求进行处理。于是,一个困惑了我很久的问题就产生了。如果一个socket创建后并与 端口绑定后,是否就意味着该socket占用了 端口呢?如果是这样的,那么当其accept一个请求后,生成的新的socket到底使用的是什么端口呢(我一直以为系统会默认给其分配一个空闲的端口号)?如果是一个空闲的端口,那一定不是 端口了,于是以后的TCP数据包的目标端口就不是 了--防火墙一定会组织其通过的!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防火墙并没有阻止这样的连接,而且这是最常见的连接请求和处理方式。我的不解就是,为什么防火墙没有阻止这样的连接?它是如何判定那条连接是因为connet 端口而生成的?是不是TCP数据包里有什么特别的标志?或者防火墙记住了什么东西?后来,我又仔细研读了TCP/IP的协议栈的原理,对很多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TCP和UDP同属于传输层,共同架设在IP层(网络层)之上。而IP层主要负责的是在节点之间(EndtoEnd)的数据包传送,这里的节点是一台网络设备,比如计算机。因为IP层只负责把数据送到节点,而不能区分上面的不同应用,所以TCP和UDP协议在其基础上加入了端口的信息,端口于是标识的是一个节点上的一个应用。除了增加端口信息,UPD协议基本就没有对IP层的数据进行任何的处理了。而TCP协议还加入了更加复杂的传输控制,比如滑动的数据发送窗口(SliceWindow),以及接收确认和重发机制,以达到数据的可靠传送。不管应用层看到的是怎样一个稳定的TCP数据流,下面传送的都是一个个的IP数据包,需要由TCP协议来进行数据重组。所以,我有理由怀疑,防火墙并没有足够的信息判断TCP数据包的信息,除了IP地址和端口号。而且,我们也看到,所谓的端口,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应用的,以在不同的IP包来到的时候能够正确转发。TCP/IP只是一个协议栈,就像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一样,必须要具体实现,同时还要提供对外的操作接口。就像操作系统会提供标准的编程接口,比如Win 编程接口一样,TCP/IP也必须对外提供编程接口,这就是Socket编程接口--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在Socket编程接口里,设计者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socket。这个socket跟文件句柄很相似,实际上在BSD系统里就是跟文件句柄一样存放在一样的进程句柄表里。这个socket其实是一个序号,表示其在句柄表中的位置。这一点,我们已经见过很多了,比如文件句柄,窗口句柄等等。这些句柄,其实是代表了系统中的某些特定的对象,用于在各种函数中作为参数传入,以对特定的对象进行操作--这其实是C语言的问题,在C++语言里,这个句柄其实就是this指针,实际就是对象指针啦。现在我们知道,socket跟TCP/IP并没有必然的联系。Socket编程接口在设计的时候,就希望也能适应其他的网络协议。所以,socket的出现只是可以更方便的使用TCP/IP协议栈而已,其对TCP/IP进行了抽象,形成了几个最基本的函数接口。比如create,listen,accept,connect,read和write等等。现在我们明白,如果一个程序创建了一个socket,并让其监听 端口,其实是向TCP/IP协议栈声明了其对 端口的占有。以后,所有目标是 端口的TCP数据包都会转发给该程序(这里的程序,因为使用的是Socket编程接口,所以首先由Socket层来处理)。所谓accept函数,其实抽象的是TCP的连接建立过程。accept函数返回的新socket其实指代的是本次创建的连接,而一个连接是包括两部分信息的,一个是源IP和源端口,另一个是宿IP和宿端口。所以,accept可以产生多个不同的socket,而这些socket里包含的宿IP和宿端口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源IP和源端口。这样的话,这些socket宿端口就可以都是 ,而Socket层还是能根据源/宿对来准确地分辨出IP包和socket的归属关系,从而完成对TCP/IP协议的操作封装!而同时,放火墙的对IP包的处理规则也是清晰明了,不存在前面设想的种种复杂的情形。

② android socket编程中,网络如何设置

原则上,对socket的操作(打开/读写)应该在子线程中进行。你放在UI的主线程里操作不对。
另外你都没贴log出来或者说明log里打印的是什么exception,那样更有针对性。

③ linux socket 设置从哪个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SO

原因: 1、 因为服务器是时时在监听有没有客户端的连接,如果服务器不绑定IP和端口的话,客户端上线的时候怎么连到服务器呢,所以服务器要绑定IP和端口,而客户端就不需要了,客户端上线是主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的,因为服务器已经绑定了IP和端口,所以客户端上线的就向这个IP和端口发出请求,这时因为客户开始发数据了(发上线请求),系统就给客户端分配一个随机端口,这个端口和客户端的IP会随着上线请求一起发给服务器,服务收到上线请求后就可以从中获起发此请求的客户的IP和端口,接下来服务器就可以利用获起的IP和端口给客户端回应消息了。 2、采用UDP通信 1)若有客户端和服务器之分的程序,创建sock后即可在该socket上用recvfrom/sendto方法发送接受数据了,因为客户端只需要用sendto发送数据到指定的地址,当然若是bind了,程序也没什么问题,区别就是系统用默认自动bind()指定你自己的socket参数地址(特别是在指定特定端口的UDP对等通信)只是这种情况没有这样用的。 那UDP服务器是怎么知道客户端的IP地址和UDP端口?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客户端发消息显式地告诉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消息内容就包括IP地址和UDP端口。 另外一种就是隐式的,服务器从收到的包的头部中得到包的源IP地址和端口。 2)若是没有客户端和服务器之分的程序,即自己指定特定端口的UDP对等通信,则客户端和服务器都需要bind()IP地址和端口了。 通常udp服务端根本不需要知道客户端的socket,它直接建立一个socket用于发送即可,udp通信的关键只在于IP和端口。 多个客户端如果需要点到点分发,必须给服务端socket循环设置每个客户端的IP并发出,但更常用的是广播分发,服务端socket设定一个X.X.X.255的广播地址并始终向它发送,每个客户端建立的socket只需要绑定这个广播地址便可以收到。 客户端用不用bind 的区别 无连接的socket的客户端和服务端以及面向连接socket的服务端通过调用bind函数来配置本地信息。使用bind函数时,通过将my_addr.sin_port置为0,函数会自动为你选择一个未占用的端口来使用。 Bind()函数在成功被调用时返回0;出现错误时返回"-1"并将errno置为相应的错误号。需要注意的是,在调用bind函数时一般不要将端口号置为小于1024的值,因为1到1024是保留端口号,你可以选择大于1024中的任何一个没有被占用的端口号。 有连接的socket客户端通过调用Connect函数在socket数据结构中保存本地和远端信息,无须调用bind(),因为这种情况下只需知道目的机器的IP地址,而客户通过哪个端口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不需要关心,socket执行体为你的程序自动选择一个未被占用的端口,并通知你的程序数据什么时候打开端口。(当然也有特殊情况,linux系统中rlogin命令应当调用bind函数绑定一个未用的保留端口号,还有当客户端需要用指定的网络设备接口和端口号进行通信等等) 总之: 1.需要在建连前就知道端口的话,需要 bind 2.需要通过指定的端口来通讯的话,需要 bind 具体到上面那两个程序,本来用的是TCP,客户端就不用绑定端口了,绑定之后只能运行一个client 的程序,是属于自己程序中人为设定的障碍,而从服务器那边得到的客户机连接端口号(是系统自动分配的)与这边客户机绑定的端口号根本是不相关的,所以客户 绑定也就失去了意义。 注意: 一个端口可以用于多个连接(比如多个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同一端口)。但是在同一个操作系统上,即服务器和客户端都是本机上,多个客户端去连接服务器,只有第一个客户端的连接会被接收,第二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不会被接收。 首先,服务器和客户端都可以bind,bind并不是服务器的专利。 客户端进程bind端口: 由进程选择一个端口去连服务器,(如果默认情况下,调用bind函数时,内核指定的端口是同一个,那么运行多个调用了bind 的client 程序,会出现端口被占用的错误)注意这里的端口是客户端的端口。如果不分配就表示交给内核去选择一个可用端口。 客户端进程bind IP地址:相当于为发送出去的IP数据报分配了源IP地址,但交给进程分配IP地址的时候(就是这样写明了bind IP地址的时候)这个IP地址必须是主机的一个接口,不能分配一个不存在的IP。如果不分配就表示由内核根据所用的输出接口来选择源IP地址。 一般情况下客户端是不用调用bind函数的,一切都交给内核搞定! 服务端进程bind端口:基本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比如一个服务器启动时(比如freebsd),它会一个一个的捆绑众所周知的端口来提供服务,同样,如果bind了一个端口就表示我这个服务器会在这个端口提供一些“特殊服务”。 服务端进程bind IP地址:目的是限制了服务端进程创建的socket只接受那些目的地为此IP地址的客户链接,一般一个服务器程序里都有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 只是针对IP4,IP6代码不太一样 这样一句话,意思就是:我不指定客户端的IP,随便连,来者不拒! 总之只要你bind时候没有指定哪一项(置为0),内核会帮你选择。

④ linux 下application的socket 代理设置保存的位置文件在哪

qq有自己的配置界面,在里面添加就可以了。

⑤ c# Socket程序访问网络如何使用代理

Socket 如果要使用代理必须自己实现 Socks4(5)协议,HttpRequest 可以使用IE的代理。
还有办法就是,你用其他工具如 e-border, Permeo Security Driver,他们可以捕捉连接,发送和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