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网络方案设计过程主要分哪几个步骤
步骤如下:
1,需求调研
2,需求分析
3,概要设计
4,详细设计
设计方案内容包括:网络拓扑、IP地址规划、网络设备选型等等。
(1)设置网络系统的材料扩展阅读:
网络工程设计原则
网络信息工程建设目标关系到现在和今后的几年内用户方网络信息化水平和网上应用系统的成败。在工程设计前对主要设计原则进行选择和平衡,并排定其在方案设计中的优先级,对网络工程设计和实施将具有指导意义。
1,实用、好用与够用性原则
计算机与外设、服务器和网络通信等设备在技术性能逐步提升的同时,其价格却在逐年或逐季下降,不可能也没必要实现所谓“一步到位”。所以,网络方案设计中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充分体现“够用”、“好用”、“实用”建网原则,切不可用“今天”的钱,买“明、后天”才可用得上的设备。
2,开放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采用开放的标准和技术,资源系统建设要采用国家标准,有些还要遵循国际标准(如:财务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其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网络工程系统的后期扩充;第二,有利于与外部网络互连互通,切不可“闭门造车”形成信息化孤岛。
3,可靠性原则
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也无论网络规模大小,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是一个工程的生命线。比如,一个网络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和应用系统,偶尔出现的死锁,对于政府、教育、企业、税务、证券、金融、铁路、民航等行业产生的将是灾难性的事故。因此,应确保网络系统很高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尽可能低的平均无故障率。
4, 安全性原则
网络的安全主要是指网络系统防病毒、防黑客等破坏系统、数据可用性、一致性、高效性、可信赖性及可靠性等安全问题。为了网络系统安全,在方案设计时,应考虑用户方在网络安全方面可投入的资金,建议用户方选用网络防火墙、网络防杀毒系统等网络安全设施;网络信息中心对外的服务器要与对内的服务器隔离。
5, 先进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采用国际先进、主流、成熟的技术。比如,局域网可采用千兆以太网和全交换以太网技术。视网络规模的大小(比如网络中连接机器的台数在250台以上时),选用多层交换技术,支持多层干道传输、生成树等协议。
6,易用性原则
网络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应易于安装、管理和维护。各种主要网络设备,比如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服务器、大功率长延时UPS等设备均要支持流行的网管系统,以方便用户管理、配置网络系统。
7,可扩展性原则
网络总体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近期目标,也要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留有扩展的余地,因此要选用主流产品和技术。若有可能,最好选用同一品牌的产品,或兼容性好的产品。在一个系统中切不可选用技术和性能不兼容的产品。
B.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 设计步骤:
设计一个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7个步骤:
① 分析用户需求。
② 获取建筑物平面图。
③ 系统结构设计。
④ 布线路由设计。
⑤ 可行性论证。
⑥ 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
⑦ 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
综合布线的设计过程,可用下图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
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的内容
(1)前言
这一节包括的内容有:客户的单位名称、工程的名称、设计单位(指施工方)的名称、设计的意义和设计内容概要。
(2)定义与惯用语
这一节应对设计中用到的综合布线系统的通用术语、自定义的惯用语做出解释,以利于用户对设计的精确理解。
(3)综合布线系统概念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ANSI/TIA/EIA 568(或ISO/IEC 11801)所规定的综合布线系统的6个子系统的结构以及每个子系统所包括的器件,并应有综合布线系统的6个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1)概述
a.工程概况
包括如下内容:建筑物的楼层数;各层房间的功能概况;楼宇平面的形状和尺寸;层高,各层的层高有可能不同,要列清楚,这关系到电缆长度的计算;竖井的位置,竖井中有哪些其他线路,例如消防报警、有线电视、音响和自控等,如果没有专用竖井则要说明垂直电缆管道的位置;甲方选定的设备间位置;电话外线的端接点;如果有建筑群干线子系统,则要说明室外光缆入口;楼宇的典型平面图,图中标明主机房和竖井的位置。
b.布线系统总体结构
包括该布线系统的系统图和系统结构的文字描述。
c.设计目标
阐述综合布线系统要达到的目标。
d.设计原则
列出设计所依据的原则,如先进性、经济性、扩展性、可靠性等。
e.设计标准
包括综合布线设计标准、测试标准和参考的其他标准。
f.布线系统产品选型
探讨下列选择:Cat 3、Cat 5e、Cat 6布线系统的选择,布线产品品牌的选择,屏蔽与非屏蔽的选择和双绞线与光纤的选择。
2)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描述工作区的器件选配和用量统计。
3) 配线子系统设计
配线子系统设计应包括信息点需求、信息插座设计和水平电缆设计3部分。
4) 管理子系统设计
描述该布线系统中每个配线架的位置、用途、器件选配、数量统计和各配线架的电缆卡接位置图。描述宜采用文字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
5) 干线子系统设计
描述垂直主干的器件选配和用量统计以及主干编号规则。
6)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包括设备间、设备间机柜、电源、跳线、接地系统等内容。
7) 布线系统工具
列出在布线工程中所要使用到的工具。
(5)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此节内容作为设计的一部分阐述总的槽道敷设方案,而不是指导施工,因此不包括管槽的规格,另有专门的给施工方的文档用于指导施工。
(6) 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管理
此节内容包括布线系统竣工交付使用后,移交给甲方的技术资料,包括:信息点编号规则、配线架编号规则、布线系统管理文档、合同、布线系统详细设计和布线系统竣工文档(包括配线架电缆卡接位置图、配线架电缆卡接色序、房间信息点位置表、竣工图纸、线路测试报告)。
(7) 验收测试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有永久链路和通道两种测试,应对测试链路模型、所选用的测试标准和电缆类型、测试指标和测试仪作简略介绍。
(8) 培训、售后服务与保证期
包括对用户的培训计划,售后服务的方式以及质量保证期。
(9) 综合布线系统材料总清单
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材料预算和工程费用清单。
(10) 图纸(单独设计)
包括图纸目录、图纸说明、网络系统图、布线拓朴图、管线路由图、楼层信息点平面图、机柜信息点分布图等。
C. 网络监控系统
前端:摄像机,支架
传输系统:网线,交换机或路由器
后端:网络硬盘录像机(nvr),监视器
首先:安装支架,用螺丝固定支架,网络摄像机与模拟摄像机的不同的地方是,网络摄像机是电源接口加网口,模拟摄像机是电源接口加视频接口,模拟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的电源接口是一样的
通过网线,接到摄像机网口上,用12V2A的电源适配器接到电源接口,电源的另一端接到220V的电源上,网线的另一端接到交换机上,交换机的电源也要接好
后端NVR接法,第一步,安装硬盘,机器本身不带硬盘得,打开NVR后盖,硬盘有两个接口与NVR相连,一个是电源接口,一个是视频接口,接好两个端口,固定好硬盘,NVR安装完毕。
再需要一根网线,一端接交换机,一端接NVR,网络录像机的接口有:电源接口,音频输入,输出接口,VGA是用来接显示器的,HDMI是高清接口,USB是用来接鼠标或移动硬盘的,一般是给U盘进行备份的,给NVR接上电源,显示器接在VGA上,插上鼠标进行操作。
D. xp系统电脑怎么设置上网
工具/材料:windows xp。
1、首先在桌面上,点击“开始”图标。
E. 网络dns怎么设置 如何设置网络DNS地址
1、以使用Win10系统为例,在桌面任务栏中,对着网络系统托盘图标击右键。
2、接下来,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打开网络和Internet设置”选项。
3、接下来,在打开的网络和共享中心页面中,点击页面左侧“以太网”选项。
4、在打开的以太网设置页面中,在页面右侧,点击“更改适配器选项”按钮。
5、接下来,在弹出的页面中,直接双击当前网络连接使用的网络适配器,打开网络状态页面。
6、在打开的网络状态页面中,点击页面底部“属性”按钮。
7、在打开的网络属性页面中,双击页面中的“Internet协议版本4”选项。
8、接下来,在打开的页面中,点击选择“自动获得IP地址”及“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并点击页面底部“确定”按钮。
9、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自动获取的DNS服务器地址无法正常打开网页,建议设置为180.76.76.76或者114.114.114.114,并点击“确定”按钮。
10、最后,设置完毕之后,返回到上级页面,点击“确定”按钮,保存相关设置即可。
F. 设计一套单位网络管理系统,之前写的文字材料
叫开发文档
G. 大学生急求一个宿舍楼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案
办公大楼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第一章 需求分析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网络综合布线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该集团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要求,网络建设布线必须按照设计标准(SP-2840国际综合布线标准,EIA/TIA569电信服务商业布线标准)进行,达到1000M以太网距离要求。
1.1.1办公楼综合布线项目要求
基本情况:整个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主干带宽达1000Mbps,100Mbps到桌面。
1、满足集团公司本部各项业务的需求,且兼顾未来长远的发展;
2、符合当前信息传输的要求,并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
3、布线系统遵从国际(ISO/IEC 11801)标准和邮电部、建设部标准,布线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建议的星型拓扑结构;
4、布线系统支持语音、图像、数据等综合信息的高质量传输,并能够适应集团公司内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电脑及网络产品;
5、布线的信息出口采用国际标准的RJ45插座,统一线路规格和设备接口,使任意信息点都能接插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网络终端、电话机、传真机等,以支持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及多媒体信息的传输;
6、采用目前流行,具有一定先进技术的超五类系列产品。
7、易于管理。面板、配线架有明显标识,机房线路管理、维护方便。
1.1.2有关技术要求
符合最新的国际标准ISO/IEC11801超五类布线系标准,产品应符合做主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并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综合性、易扩容
性。
进行开放式布线,所有插座端口都支持数据通讯、话音和图像传递,满足电视会议,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
能满足灵活的应用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方便地任意连接终端设备。
所有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并在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去
能够支持千兆速率的数据传输,可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环网、ATM、FDDT、ISDN等网络及应用。
网络就易于管理。
1.2 项目设计目标
兼容性:综合布线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
开放性:系统应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对多数着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通信协议。
灵活性:系统应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快化设计,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线路,并可灵活多变组网。
可靠性:系统应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应用系统应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
先进性:系统布线方式合理。所有布线均应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并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余量。
经济性:统一考虑闭路电视系统、网络系统、通信系统和视频点播系统,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劳动和设备占用。
可维护性:系统设计应科学合理,做到维护简单、方便。故障影响范围尽可能小。
第二章 综合布线系统整体设计
2.1 综合布线系统分析
综合布线是一个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象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相连接。
2.2 综合布线的特点
1、综合布线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综合了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与监控等设备。
2、综合布线对不同厂家的语音、数据设备均可兼容,且使用相同的电缆与配线架、相同的插头和模块插孔。
3、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标准件,易于扩充及重新配置。
4、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以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通道,所有器件均通过UL、CSR及ATM认证。
5、综合布线系统属于一次性投资的项目。
2.4 布线系统的结构
综合布线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它子系统,只要改变节点连接方式就可使综合布线在星型、总线形、环型、树型等结构之间进行转换。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划分成6个部分,如图所示。这6个部分可以概括成“一间、二区、三个子系统”,即:
◆设备间
◆工作区
◆管理区
◆水平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这六个部分中的每一个都相互独立,可以单独设计,单独施工。更改其中一个子系统时,均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
2.5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2.5.1 国际标准
ANSI/EIA/TIA-569 商业大楼路径和空间结构标准
ANSI/EIA/TIA-607 商业大楼接地线和耦合线标准
ANSI/TIA/EIA-568 商业大楼通讯布线标准
ANSI/TIA/EIA-606 商业大楼通讯布线结构管理标准
TIA/EIA TSB-67 UTP端到端系统功能检测标准
ISO11801 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IEEE 802.3 CDMA/DC 10Base5 10Base2 10BaseT 100BaseT
IEEE 802.5 Token Ring
CDDI 铜线分布数据接口高速网络标准
ATM 异步传输模式
2.5.2 国际标准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12-2000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相关厂家产品设计、选型、施工、验收手册说明的标准
2.6 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1、适用性
2、灵活性
3、可扩展性
4、模块化结构
5、开放性
2.7 综合布线目标功能
本案结构化布线系统应达到下列目标:
按照设计完成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将达到办公自动化的目标。
高度共享信息资源,预先考虑对通信设备、自动化设施和自动化设备的有效管理及这些设备的技术发展。
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节约资金,使大楼管理合理化,达到短期投资长期收益的目标。
提高管理的可扩性和易变性,适应环境变化,工作性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三章 综合布线系统详细设计
3.1工作区子系统
包括所有用户实际使用区域。共设数据点350个、语音点350个。为满足办公环境信息高速传输具体情况,数据点、语音点全部采用五类非屏蔽信息模块,使用国标双口防尘墙上型插座面板。数据点、语音点在每层分布如下表:
工作区子系统数据、语音分布表
3.2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是由建筑物各管理间至各工作区之间的电缆构成。为了满足高速率数据传输,数据、语音传输选用五类非屏蔽四对双绞线。各楼层所需水平电缆长度统计如下表:
数据点、语音点水平电缆长度统计表
备注:
①每根水平电缆平均长度按(最长+最短)÷2×1.1+2*楼层高计算。
②每标准箱为1000英尺(305米)。
③22500米÷305米/箱=73.77箱,订74箱非屏蔽双绞线。
3.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连接水平电缆和垂直干线。是综合布线系统中关键的一环,常用设备包括快接式配线架、理线架、跳线和必要的网络设备。
数据系统层管理间设备配置表
语音系统层管理间设备配置表
3.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设备间与各层管理间的干线构成。其任务是将各楼层管理间的信息,传递到设备间并送至最终接口。垂直干线的设计必须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同时又能适合用户今后的要求。为达此目的,我们采用6芯多模室内光缆,支持数据信息的传输,采用5类25对非屏蔽电缆,支持语音信息的传输。
数据主干光纤长度统计表
语音主干电缆长度统计表
备注:
①每标准UTP25对电缆轴1000英尺(305米)。
②400米÷305米/轴=1.31轴,订2轴。
3.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单元,计算机中心设在一层,电话主机房设在一层。实现每层楼汇接来的电缆的最终管理。
根据综合布线所需主要设备列表如下:
计算机中心设备统计表
电话主机房设备统计表
3.6管线方案
原则上尽量利用大厦已经铺好的管路,对不满足布线要求的管路,需重新铺管的部位,应尽可能减少对建筑环境的破坏。
3.6.1水平子系统布线要求
水平子系统连接配线间和信息出口。水平布线距离应不超过90米,信息口到终端设备连接线,和配线架之间连接线之和不超过10米。
走线方式分两种:
1、采用走吊顶的轻型槽型电缆桥架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线缆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的装配式槽型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金属桥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竖井引向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在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
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布线是放射型的,线路量大,因此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缆的直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
即:线槽的横截面积 = 水平线路横截面积×3
线槽的材料为冷轧合金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如镀锌、喷塑、烤漆等,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需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配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转弯自如。
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金属桥架及分配线机柜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如不能确定信息出口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顶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信息出口。
2、采用地面线槽走线方式
这种方式适应于大开间的办公间,有密集的地面型信息出口的情况,建议先在地面垫层中预埋金属线槽或线槽地板。主干槽从弱电竖井引出,沿走廊引向设有信息点的各房间,再用支架槽引向房间内的信息点出线口,强电线路可以与弱电线路平等配置,但需分隔于不同的线槽中,这样可以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话音、不间断电源、照明电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作到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中,实现办公自动化。
由于地面垫层中可能会有消防等其它系统的线路,所以必须由建筑设计单位根据管线设计人员提出要求,综合个系统的实际情况,完成地面线槽路由部分的设计,线槽容量的计算应根据水平线的外经来确定。
即:线槽的横截面积 = 水平线路横截面积×3
3.6.2管理子系统设计建议
管理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的灵活性,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室内应提供UPS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
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管理子系统(配线室)应尽量靠近弱电竖井旁,而弱电竖井应尽量在大楼的中间,以方便布线并节省投资。
设备室的环境条件如下:
温度保持在8-27摄氏度之间
湿度保持在30%-50%之间
通风良好,室内无尘
3.7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
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
3.8综合布线测试
当布线系统全部安装完毕,测试技术指标满足《技术要求》的要求后,系统开始三个月的试运行。
试运行结束后,甲方和公司检验人员共同对整个工程进行最终验收。验收采用100%点对点测试方式,其内容和程序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H.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网络工程实施方案
关键:系统设计方案
一.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连接器、连接跳线、信息插座;信息插座有墙上型、地上(防水)型、桌上型等多种;标准有:RJ-45、RJ-11及单、双、多口等结构。
2.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将电缆从楼层配线架连接到各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上,通常处于同一楼层之上,可以采用3类、5类或超五类4对屏蔽/非屏蔽双绞线;3类、5类及超五类双绞线都是由4对24-AWG的对绞铜线组成;3类线在10MBPS应用时无误码传输距离为100米、16MBPS时为50米;5类线在155MBPS时可传输80米、在100MBPS时为100米;超五类在155Mhz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0米,速率更高时可采用光纤。为了满足高速率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选用普天超5类四对UTP双绞线, 由于所用的数据线均采用了超5类UTP双绞线,因此对学院校园网而言,超5类UTP双绞线布线时的带宽和传输速率能满足武威职业学院校园网楼宇内信息点要求的100M接入, 超5类布线与垂直干线一起使用,为带宽应用程序提供完全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适用于网络的扩展及升级,成本底维护费用少。
3.垂直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ONE SUBSYSTEM):
指各搂层配线架与主配线架间的干缆:可以为大对数双绞线、光缆也可以二者混用;其主要功能是将主配线架系统和各楼层配线架连接起来。
4.布线柜子系统(RACK SUBSYSTEM):
由楼层配线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垂直干缆与各楼层水平子系统相连接,布线系统的优势和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布线柜子系统上,只要简单的跳一下线就可完成任何一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以对任何一个智能系统的连接,极大的方便了线路重新布局和网络终端的重新调整;光纤连接时,要用光纤配线箱,箱内有多个ST或SC连接器安装口;其线路弯曲设计符合62.5/125μM多模光纤的弯曲要求,光纤接头采用ST或SC型,由陶瓷、塑胶、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光纤藕合器可做为多模光纤与网络设备或接线装置上的连接,配线架和光纤配线箱通常设在弱电井或设备间内,用来连接其他子系统,并对它们通过跳线进行管理。
5.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SUBSYSTEM):
设备间子系统由主配线架和各公共设备组成,它主要功能是将各种公共设备(如:计算机主机,PABX、各种控制系统、网络交换设备等)与主配线架连接起来,该子系统还包括雷电保护装置。
6.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一个完整的布线系统工程应该包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测试报告、使用说明等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归档交由用户保存以备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对于学院校园网而言在设计方案中,将各个楼层的信息点通过PVC管槽走墙边通向各个楼层的配线机柜,机柜里放置普天超5类24口配线架,对各个信息点的接头进行跳线配置,再通过配线架与交换机相连。采用普天超5类24口配线架(由安装板和超5类RJ45插座模块组合而成),可安装在19"标准机架上,只占用1U空间,占用地方小,搬运迁移方便。插座正面是标准的RJ45插座,端口性能达到超五类性能的要求,屏蔽性能完全符合标准要求。数据主干光缆的端接采用普天抽屉式12端口光纤分线盒。超5类系列跳线在设备间用于连接配线架到网络设备端口,在终端用于连接墙面插座到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网络接口。
7.建筑群布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的其它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设施。它包括铜线、光纤、以及防止其它建筑的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本建筑的保护设。在学院校园网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中各楼间的距离都超过了100米,而当计算机数据传输距离超过100米时,用光纤作为数据主干将是最佳选择,并具有大对数电缆无法比拟的高带宽和高保密性、抗干扰性。因此各楼间的连接采用普天6芯多模室内光缆,支持数据信息的传输。在校园网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中将使用光纤把各新综合教学楼、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餐厅、学生宿舍楼互联。并集中于校园网网络中心。其敷设方式室内采用金属桥架,室外采用暗埋深沟填铺的方式进行。在设计中进入主设备间的所有光纤、大对数电缆、电信电缆都采用金属桥架或钢管进行硬件保护,同时采用IDC线对保护器对铜缆予以电气保护,避免人员和设备免遭外部电压和电流的伤害。
二.网络设计方案
网络结构为分层星型结构,网络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网络中心,为中心节点。网络中心选址在学校地域的中心建筑(实验大楼),布置了校园网的核心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拨号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并预留了将来与本部以外的几个园区的通信接口。
第二级是建筑群的主干结点,为二级节点。校园网按地域设置了几条干线光缆,从网络中心辐射到几个主要建筑群,并在二级主干节点处端接。在主干网节点上安装的交换机位于网络的第二层,它向上与网络中心的主干交换机相连,向下与各楼层的集线器相连。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全部为100Mbps,并考虑到向ATM或千兆以太网的升级。
第三级是建筑物楼内的HUB,为三级节点。三级节点主要是指直接与服务器和工作站连接的局域网设备,即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集线器
(3COM堆叠式集线器3COM SUPERSTACK)。设计楼内的综合布线时根据需要可进行了一定取舍:如取消干线子系统;合并管理子系统与设备间子系统;将水平子系统的布线直接引入到设备间的主配线架上等等。
以交换式千兆以太网作为校园网的主干,按10M/100M交换式子网方式接入(如图)。
校园网布线设计一般采用多级物理星型结构、点到点连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行。网络采用分散式三层交换体系,二级交换机具有第三级交换能力,主干线路压力小,而且全部实现百兆交换入室。三级交换机可以堆叠,能将一个主干和桌面交换机组成一个整体,提供足够的交换口,可扩展性好。
1、主干网选用千兆以太网,其第三层以太网路由器交换机大都满足IEEE802.3Z标准,技术成熟,具有流量优先机制能有效保证多媒体传输时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
千兆以太网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在ATM技术成熟时,可平滑集成到ATM网络中,作为ATM网的边缘子网。
工作组子网可选用100M交换模式。使用户终端独占100M带宽的数据交换。在核心交换机与工作组交换机之间,采用100Mbps传输带宽,当使用全双工时,传输带宽为200Mbps。
技术特点:
采用模块化星型拓扑结构,主干段相互独立,便于网络维护和扩充 。
光纤主干采用单模光缆,有利于千兆网及今后更高速率的网络应用。而且通过跳线的不同跳接,组网方式也十分灵活。可以实现:
(1)点对点: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建立起高速通道。传输速率为几十个Mbps至几百个Mbps,距离可达2km(多模)至5km(单模)。
(2)逻辑星型网络:通过光纤网络设备,建立起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的快速以太网或ATM网。
(3)环形网络:用信号再生器连接光纤,形成环路,组成FDDI主干网。
楼内线缆全部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性价比高,施工方便,且可以达到100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支持155/622Mbps ATM。
(4)交换是在第二层进行,真正支持即插即用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三.系统设计方案
1.系统设计的目标:
满足日常工作的处理电子化、日常办公自动化、领导决策科学化,和信息交流快捷方便化。即实现业务系统处理、日常办公、领导决策计算机化、信息交流国际化的先进系统。即:以先进的计算机及通讯为手段建立内部网络,纵向向上与Internet互联网相连,向下与各管理子网点相连接,横向与其它单位相连接的计算机综合网络系统。
2.系统需求:
1.建立一个基于校园Intranet的信息管理和应用的网络系统,并提供相应的各种服务。
2.共享网络上各种软、硬件资源,快速、稳定地传输各种信息,并提供有效的网络信息管理手段。
3.采用开放式、标准化的系统结构,以利于功能扩充和技术升级。
4.能够与外界进行广域网的连接,提供、享用各种信息服务(与各级教育信息中心相连、与国内外着名站点相连……)。
5.具有完善的网络安全机制。
6.能够与原有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和应用系统平滑地连接,调用原有各种计算机系统的信息。
3.系统应用平台
没有应用系统的网络只能是一个各类设备的集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这不是用户所需要的。所以,在用户没有特别指定应用系统的情况下,我们的设计应该把传统的网络应用考虑在内。
1.网上校务管理
1)学校基本文书管理:
* 来往公函
* 会议通知,会议纪录
* 教学热点情况(教育手段现代化等)
2)学校制度管理:
* 重要文件的文件头,提要(要点,主题)
* 学校管理制度,历年的决定
* 学校规划,设想
3)学校重要事件管理:
* 校史纪录、校友纪录:面向全国,全市的重要事件。
* 大事纪录: 校内各项重大活动的安排和纪录。
* 外事接待:对国内、国外参观人员的接待,安排及相关事宜的纪录和管理。
2.网上学生管理
1.对学生基本信息的输入,修改(主要依据学籍卡和各种符合市里标准的表格)
* 学生入学时的基本情况:包括入学时政治面貌、入学类型、入学成绩、健康状况等。
* 学生在校时的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籍贯、家庭住址及照片等比较全面的个人信息。
* 学生离校时的基本情况:包括离校时政治面貌、离校去向、健康状况等。
* 学生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政治面貌、工作单位等。
学生学籍变更管理:由于转班、跳级、休学、退学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学籍变更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管理。变更原因都可纪录以备以后查用。
对学生基本信息的查询:可以将许多查询条件任意组合的功能比较强大的查询。
2.学生成绩管理:
* 可设置各年级班级的考试课程、时间。
* 可以按学年、学期输入学生各门功课的成绩。
* 可以选择输入方式(按原始分或按等级分输入)。
* 可以管理必修课、选修课、中考的成绩。
3.学生成绩的统计:对输入的成绩进行各种统计,统计方法采用规范标准。
4.学生成绩报表打印:可以打印各种类型的成绩报表,如:学生期中成绩单、期末成绩品德评语单、各班级的成绩统计信息、总分的年级排名单等报表以供各种场合使用。
5.对学生评语的输入,修改,打印: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评语、操行等第、奖惩纪录等信息进行管理,并可打印成报表。
3.课务管理:
主要完成对课程(必修课、选修课)的自动编排和学生Web选课管理。
1.对所有课程基本信息的管理。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自动排课:要求有对场地、教师、时间等复杂条件的处理。
2.在预排的基础上,可以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手工调整,软件自动处理各种限制条件。
4.输出报表:
各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等。
5.选课控制管理:
1.是否允许学生选课,对各选修课的情况进行管理。
2.学生Web选课:学生通过浏览器在校内或在家中进行选课。
3.考务管理:主要完成对考场及监考教师的安排。
4.可要求对考试科目的前后顺序进行安排。
5.可要求对考试科目的特定时间进行安排。
6.监考教师的时间、次数限制。
7.场地的限制。
6.教师信息管理:
.对全校教师基本信息的管理。
7.Web通用查询系统
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通过Web浏览器根据不同的授权对全校的管理信息(校务信息、教务信息等)进行查询,包括:
1) 学校基本文书信息查询
2) 学校制度信息查询
3) 学校重要事件信息查询
4) 学生学籍信息查询
5) 学生成绩信息查询
6) 课程信息查询
7) 考试信息查询
8) 教师信息查询
8.信息服务
1.构建全校Intranet校园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校园信息的网上发布、全校的电子邮件系统、网上资源的信息共享。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进行交流。
多媒体阅览室
2.可将大量学习资料、教学参考以多媒体光盘的形式放在校园网上,供全校师生享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阅览室功能,将大大节省广大师生的时间,使得师生在家里也能阅览到光盘中的信息,真正做到了信息共享。
9.图书馆管理
1.资料输入。
2.图书借阅。
3.查询、检索。
4.图书馆工作内部管理。
I. linux 6.5怎么配置无线网卡
linux 6.5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配置无线网卡:
一、所需材料准备如下:
准备一台电脑、一张无线网卡、linux系统;
二、具体步骤如下:
因无线网卡的驱动安装和型号相关,不同型号的无线网卡安装、驱动下载有所差异。具体可联系网卡官网或售后,在确认无线网卡的具体型号后在进一步操作,以下以BCM43142无线网卡为例:
1、确定无线网卡型号,在linux终端下输入lsu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