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网络平台针对未成年人的设置
扩展阅读
从华为云到中国移动网络 2025-05-04 18:25:27

网络平台针对未成年人的设置

发布时间: 2023-06-06 22:33:24

如何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

人大代表建议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想要能够做到全面禁止,首先一定是通过一些网络游戏平台进行合理的限制。孩子在登录游戏的时候首先必须要人脸识别,同时也需要出示孩子的身份证信息,只有根据孩子的身份证信息上的年龄去判断孩子是不是一个未成年人。如果孩子的年龄比较小的情况下,那么游戏平台是有权利拒绝孩子玩游戏,这样才能够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
建议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
在现在的生活中,很多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已经出现痴迷的现象,甚至孩子都会容易出现废寝忘食的现象。孩子不好好学习,整天拿着手机打网络游戏,这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根本就不愿意听话。家长也不愿意过多的去理会孩子,慢慢的会促使孩子玩物丧志,根本就不愿意好好学习,甚至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叛逆。
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
再想要能够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时,一定要从根本进行解决,这当中网络游戏平台设置登录的时候,一定要出示未成年人的身份证信息才可以登录进去。这样只要孩子的年龄没有满18岁,孩子的身份信息是没有办法登录到游戏里面。这样才能够减少孩子玩大型的网络游戏,也能够减少孩子玩物丧志。
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限制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根据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孩子都是比较听话的。但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对手机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家长在向孩子索要手机时,孩子根本就不可能把手机给家长。严重的情况下孩子还会和父母发生冲突,所以为了更好的管制孩子,一定是从游戏平台进行管制

㈡ 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规定

法律分析: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七十四条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

第七十六条 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㈢ 腾讯游戏最新防沉迷规则是什么

1、【游戏时长限制】

未成年用户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进行游戏。

2、【游戏消费限制】

未满12周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

12周岁(含)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上限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200元人民币。

16周岁(含)以上未成年用户,单次充值上限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400元人民币。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主要诱因是大多数网络游戏都设置了经验值增长和虚拟物品奖励功能,需要获得上述奖励,主要靠长时间在线累计获得,因而导致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就是针对上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诱因,利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核心内容是: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后的2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时间,在此时间段,玩家获得的游戏收益将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