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初学电脑网络安全

初学电脑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 2025-05-09 23:06:33

㈠ 学习网络安全需要哪些基础知识

一些典型的网络安全问题,可以来梳理一下:

  1. IP安全:主要的攻击方式有被动攻击的网络窃听,主动攻击的IP欺骗(报文伪造、篡改)和路由攻击(中间人攻击);

2. DNS安全: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修改DNS的映射表,误导用户的访问流量;

3. DoS攻击:单一攻击源发起的拒绝服务攻击,主要是占用网络资源,强迫目标崩溃,现在更为流行的其实是DDoS,多个攻击源发起的分布式拒绝攻击;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 是三本关于计算机基础的书籍,强烈推荐给你,看完之后可以对计算机的东西有个初步的了解。

拓展资料:

1、上网前可以做那些事情来确保上网安全?

首先,你需要安装个人防火墙,利用隐私控制特性,你可以选择哪些信息需要保密,而不会不慎把这些信息发送到不安全的网站。这样,还可以防止网站服务器在你不察觉的情况下跟踪你的电子邮件地址和其他个人信息。其次,请及时安装系统和其它软件的补丁和更新。基本上越早更新,风险越小。防火墙的数据也要记得及时更新。

2、如何防止黑客攻击?

首先,使用个人防火墙防病毒程序以防黑客攻击和检查黑客程序(一个连接外部服务器并将你的信息传递出去的软件)。个人防火墙能够保护你的计算机和个人数据免受黑客入侵,防止应用程序自动连接到网站并向网站发送信息。

其次,在不需要文件和打印共享时,关闭这些功能。文件和打印共享有时是非常有用的功能,但是这个特性也会将你的计算机暴露给寻找安全漏洞的黑客。一旦进入你的计算机,黑客就能够窃取你的个人信息。

3、如何防止电脑中毒?

首先,不要打开来自陌生人的电子邮件附件或打开及时通讯软件传来的文件。这些文件可能包含一个特洛伊木马程序,该程序使得黑客能够访问你的文档,甚至控制你的外设,你还应当安装一个防病毒程序保护你免受病毒、特洛伊木马程序和蠕虫侵害。

4、浏览网页时时如何确保信息安全?

采用匿名方式浏览,你在登录网站时会产生一种叫cookie(即临时文件,可以保存你浏览网页的痕迹)的信息存储器,许多网站会利用cookie跟踪你在互联网上的活动。

你可以在使用浏览器的时候在参数选项中选择关闭计算机接收cookie的选项。(打开 IE浏览器,点击 “工具”—“Internet选项”, 在打开的选项中,选择“隐私”,保持“Cookies”该复选框为未选中状态,点击按钮"确定")

5、网上购物时如何确保你的信息安全?

网上购物时,确定你采用的是安全的连接方式。你可以通过查看浏览器窗口角上的闭锁图标是否关闭来确定一个连接是否安全。在进行任何的交易或发送信息之前阅读网站的隐私保护政策。因为有些网站会将你的个人信息出售给第三方。在线时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个人信息和密码。

㈡ 网络安全小技巧十条

网络安全小技巧十条

网络安全小技巧十条,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很多人都会有骚扰电话的困扰以及担心自己信息泄露的隐忧,在网上冲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下面和大家分享网络安全小技巧十条。

网络安全小技巧十条1

1、安装杀毒软件和个人防火墙,并及时升级;可以考虑使用安全性比较好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客户端工具;不要执行任何来历不明的软件;对陌生邮件要杀毒后,再下载邮件中的附件;经常升级系统和更新病毒库;非必要的网站插件不要安装;定期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电脑病毒。

2、不要在社交网站类软件上发布火车票、飞机票、护照、照片、日程、行踪等;在图书馆、打印店等公共场合,或是使用他人手机登录账号,不要选择自动保存密码,离开时记得退出账号;从常用应用商店下载APP,不从陌生、不知名应用商店、网站页面下载APP;填写调查问卷、扫二维码注册尽可能不使用真实个人信息。

3、需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个人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要有差异。

4、因为个人信息都在快递单上,不管是快递盒直接放入垃圾桶还是把快递单撕下来在放进干垃圾分类中都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因此收快递时要撕毁快递箱上的面单。

5、在注册时,尽可能不使用个人信息,作为电子邮箱地址或是用户名,容易被撞库破解。

6、连续数字或字母、自己或父母生日都是容易被猜到或获取的信息,因此如果使用生日作为密码风险很大。而如果所有账号都使用一种密码,一旦密码丢失则容易造成更大损失。因此涉及财产、支付类账户的密码应采用高强度密码。

7、可以通过清除浏览器Cookie或者拒绝Cookie等方式防止浏览行为被追踪。

8、在安全网站浏览资讯;对陌生邮件要杀毒后,再下载邮件中的附件;下载资源时,优先考虑安全性较高的绿色网站。

9、有一些游戏会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如:家庭地址、身份证照片、手机号等,仔细阅读实名信息,仅填写必要实名信息,不能为了游戏体验而至个人信息安于不顾。

10、许多赚钱类APP时常以刷新闻、看视频、玩游戏、多步数为赚钱噱头吸引用户下载注册,背后原因是流量成本越来越贵,难以形成集中的阅读量和爆发性增长的产品,通过加大提现难度,迫使用户贡献的流量和阅读量。

网络安全小技巧十条2

一、查看第三方访问和策略

网络管理员和IT工作人员应该有一个正式的系统来审查和删除他们已经发出的第三方访问权限和凭证,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其中总会有一些纰漏。

一般来说,每年至少需要一次重点检查有哪些第三方服务可以访问你所在的网络或VPN,删除不再活跃的'服务器信息,并确保每个活跃的服务器的信息。

例如,如果你设置一个临时账户,为访问者提供特殊访问权限,但忘记在访问结束后将其删除,那么便会在系统中留下安全隐患。只要可以,请务必使用最小权限原则。

这同样适用于防火墙策略。常常会有管理员出于某种原因添加临时策略,但事后会忘记删除。例如,如果有第三方需要定期远程传输文件,IT部门可能会启动临时FTP服务器并设置策略,让第三方能够通过防火墙远程访问数据。一个月后,不再需要传输文件,但管理员忘记了这件事。六个月后,这个被遗忘的服务器没有被修补,便有可能受到攻击。

好消息是,很多防火墙和UTM都具有能够显示用户经常使用的策略以及哪些在长时间内未被使用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管理员快速清除这些过时的隐患。

二、盘点网络升级

随着网络的发展,对于技术方面的掌握也要随之升级。每年一次,针对你使用的网络,确认有什么变动,以及评估当前的硬件和软件安全性是否在线,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增多,针对端点的安全防御措施也需要增加。

随着网络速度的提高,防火墙设备也需要足够的资源来处理增加的网络流量,同时执行原本的安全扫描工作。在不降低网络性能或跳过重要安全服务的前提下,确保网络流量不会超过安全控制范围。

三、测试新的网络钓鱼基线

几乎每家公司都应该为所有员工进行定期网络钓鱼培训,并且每年一次进行企业范围内的测试,以确认员工是否具备识别网络钓鱼邮件以及正确响应能力。

另外,请考虑增强或改进网络钓鱼培训的方式。例如,能否教会员工识别最新的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能否识别出虚假的银行登录页面?或者当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时,能否立即提供反馈?安全意识到位的员工也是一项安全资产。

四、不规则的修补

对于普通台式机和服务器,应当有一个固定的补丁周期。无论是针对有问题的服务器或设备,或是未更新的物联网设备,又或者是旧的操作系统,请至少每年清点一次。检查所有硬件设备上的固件是否保持更新,并随时考虑更换旧服务器、设备等。

漏洞和补丁管理软件并不总是能及时反馈出你的服务器或物联网设备问题,而这些设备在企业终端中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定期检查时确保设备安全的有效方法。

五、更改密码并考虑MFA解决方案

强密码(每个账户独有的长随机字符串)不需要经常更改,但定期审核和更新企业或组织机构的密码也是一个好方法。

现在,很多企业鼓励员工使用密码管理器和多因素身份验证工具。密码管理器具备自动更改用户记录的所有密码,并且操作非常便捷。而多因素身份验证也越来越多的普及到安全防御措施当中。

简单密码和重复密码导致数据泄漏的量持续增长,添加MFA(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能有效降低安全风险。现在,很多基于云的MFA服务比过去的密钥卡等设备更加便宜便捷,也被众多中小型企业所青睐。

随着网络威胁日益增长,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合理安排网络清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信息安全性,助力企业发展。

网络安全小技巧十条3

一、电脑上网的安全:

(一)帐号密码安全:

在上网过程中,无论是登录网站、电子邮件或者应用程序等等,帐号和密码是用户最重要的身份信息,因此帐号和密码的安全至关重要,一旦丢失会造成严重后果。在注册和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

1、密码的设定一定要科学严谨,不可过于简单,尽量使用字母和数字相结合,具有一定长度的密码。

2、个人帐号和密码信息不可泄漏给他人。

3、在网吧等公用计算机上使用时切勿开启“记住密码”选项,使用完毕后应安全退出,最好重新启动电脑。

(二)网上浏览安全:

1、设置浏览器的安全等级。我们常用的浏览器都具有安全等级设置功能,通过合理地设置可以有效过滤一些非法网站的访问限制,从而减少对电脑和个人信息的损害。

2、坚决抵制反动、色情、暴力网站。一方面这些不良信息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很多非法网站会利用浏览器漏洞对用户进行各种攻击。

3、不要随意点击非法链接。

4、下载软件和资料时应选择正规网站或官方网站。

二、手机上网安全:

目前在校学生手机的普及率己接近100%,利用手机上网的人数也在80%以上,因此手机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在使用手机上网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

(一)手机上网的基本注意事项:

1、关闭常用通讯软件中的一些敏感功能。如微信里的“附近的人”、微信隐私里“允许陌生人查看照片”等。

2、不能随便晒家人及住址照片。长期这样下去,只要经过别人稍加分析汇总,你所晒出来的信息就会成为一套完整的信息,这就暗藏着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

3、不要随便在网上测试相关信息。有的网站搞调查,问你的年龄、爱好、性别等等信息,你若为了一点小利益去做的话,这些信息就可能被人家利用起来,将你的信息逐渐总结,卖给别人盈利或威胁到你。

4、不要随意扔掉或卖掉旧手机。尤其是那些涉密的旧手机,可能出了些毛病你就打算卖掉或扔掉。千万不要这样,一些人就可以恢复你的数据,这其中暗藏着各种危害,你是无法预测到的。

5、软件安装过程中不要都“允许”。尤其现在使用的智能手机,安装软件过程中,有的软件提示你是否允许安装全部服务,比如获取你的位置,读取你的电话记录等等,这种情况下,要千万小心,不相关的服务不能允许,或者不安装此软件。

6、不要随便接入公共WIFI。公共WIFI中有些是黑客获取你手机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可能直接盗取你的敏感信息,如卡号、账户密码等。所以,到公众场合后,有免费WIFI也不要随意接入。

7、不要随意发给别人验证码。验证码可以说是保密的一道重要防线,一旦突破了,那么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后果等着你。

㈢ 计算机网络安全学习内容有哪些

涉及的内容: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
1.1.1 网络安全的定义 1
1.1.2 网络安全的特性 2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 3
1.2.1 网络安全威胁的分类 3
1.2.2 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3
1.2.3 木马程序的威胁 4
1.2.4 网络监听 4
1.2.5 黑客攻击 4
1.2.6 恶意程序攻击 4
1.3 网络安全威胁产生的根源 5
1.3.1 系统及程序漏洞 5
1.3.2 网络安全防护所需设施
存在的问题 8
1.3.3 安全防护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9
1.4 网络安全策略 9
1.4.1 网络安全策略设计的原则 9
1.4.2 几种网络安全策略 10
1.5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与发展 11
1.5.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11
1.5.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 12
1.6 小结与练习 13
1.6.1 小结 13
1.6.2 练习 13
第2章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及协议 14
2.1 计算机网络协议概述 14
2.1.1 网络协议 14
2.1.2 协议簇和行业标准 14
2.1.3 协议的交互 15
2.1.4 技术无关协议 15
2.2 OSI参考模型及其安全体系 16
2.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6
2.2.2 OSI参考模型简介 16
2.2.3 ISO/OSI安全体系 17
2.3 TCP/IP参考模型及其安全体系 20
2.3.1 TCP/IP参考模型 20
2.3.2 TCP/IP参考模型的安全体系 21
2.4 常用网络协议和服务 24
2.4.1 常用网络协议 24
2.4.2 常用网络服务 27
2.5 Windows常用的网络命令 28
2.5.1 ping命令 28
2.5.2 at命令 30
2.5.3 netstat命令 31
2.5.4 tracert命令 32
2.5.5 net命令 32
2.5.6 ftp命令 34
2.5.7 nbtstat命令 35
2.5.8 telnet命令 36
2.6 协议分析工具-Sniffer的应用 36
2.6.1 Sniffer的启动和设置 37
2.6.2 解码分析 40
2.7 实训项目 42
2.8 小结与练习 43
2.8.1 小结 43
2.8.2 练习 43
第3章 计算机病毒与木马 44
3.1 计算机病毒概述 44
3.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44
3.1.2 计算机病毒的演变史 44
3.1.3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46
3.2 计算机病毒及其分类、
传播途径 46
3.2.1 常见计算机病毒 46
3.2.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47
3.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48
3.3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防御 49
3.3.1 普通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49
3.3.2 U盘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54
3.3.3 ARP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57
3.3.4 蠕虫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59
3.4 计算机木马概述 64
3.4.1 计算机木马的定义 65
3.4.2 计算机木马的类型及基本功能 65
3.4.3 计算机木马的工作原理 66
3.5 计算机木马的检测与防御 66
3.5.1 普通计算机木马的检测与防御 66
3.5.2 典型计算机木马的手动清除 70
3.6 实训项目 74
3.7 小结与练习 74
3.7.1 小结 74
3.7.2 练习 75
第4章 加密与数字签名 76
4.1 加密技术 76
4.1.1 加密技术概述 76
4.1.2 数据加密常见方式 77
4.2 加密算法 80
4.2.1 古典加密算法 80
4.2.2 现代加密算法 82
4.3 数字签名技术 84
4.3.1 数字签名技术概述 84
4.3.2 数字签名技术的工作原理 85
4.3.3 数字签名技术的算法 86
4.4 PKI技术 86
4.4.1 PKI概述 86
4.4.2 PKI技术原理 86
4.4.3 证书颁发机构 87
4.4.4 数字证书 88
4.5 PGP原理及应用 89
4.5.1 PGP概述 89
4.5.2 PGP密钥的创建 89
4.5.3 PGP文件加密和解密 93
4.5.4 PGP密钥导出与导入 94
4.5.5 PGP电子邮件加、解密和
签名验证 95
4.5.6 PGP数字签名 97
4.6 EFS原理及应用 98
4.6.1 EFS概述 98
4.6.2 EFS的加密和解密 98
4.6.3 EFS的其他应用 101
4.7 SSL安全传输及应用 104
4.7.1 SSL概述 104
4.7.2 SSL的工作原理 105
4.7.3 安装证书服务 105
4.7.4 申请证书 107
4.7.5 颁发Web服务器证书 110
4.7.6 安装服务器证书 111
4.7.7 Web服务器的SSL设置 112
4.7.8 浏览器的SSL设置 113
4.7.9 访问SSL站点 115
4.8 实训项目 115
4.9 小结与练习 118
4.9.1 小结 118
4.9.2 练习 118
第5章 防火墙技术 119
5.1 防火墙概述 119
5.1.1 防火墙的基本准则 119
5.1.2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特性 120
5.1.3 防火墙的局限性 120
5.2 防火墙的实现技术 120
5.2.1 数据包过滤 120
5.2.2 应用层代理 121
5.2.3 状态检测技术 122
5.3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122
5.3.1 双宿/多宿主机模式 122
5.3.2 屏蔽主机模式 123
5.3.3 屏蔽子网模式 123
5.4 防火墙的工作模式 124
5.5 防火墙的实施方式 126
5.5.1 基于单个主机的防火墙 126
5.5.2 基于网络主机的防火墙 126
5.5.3 硬件防火墙 126
5.6 瑞星个人防火墙的应用 127
5.6.1 界面与功能布局 127
5.6.2 常用功能 128
5.6.3 网络监控 130
5.6.4 访问控制 134
5.6.5 高级设置 137
5.7 ISA Server 2004配置 138
5.7.1 ISA Server 2004概述 138
5.7.2 ISA Server 2004的安装 139
5.7.3 ISA Server 2004防火墙策略 142
5.7.4 发布内部网络中的服务器 147
5.7.5 ISA Server 2004的系统和
网络监控及报告 152
5.8 iptables防火墙 155
5.8.1 iptables中的规则表 156
5.8.2 iptables命令简介 156
5.8.3 Linux防火墙配置 158
5.9 PIX防火墙配置 161
5.9.1 PIX的基本配置命令 162
5.9.2 PIX防火墙配置实例 166
5.10 实训项目 167
5.11 小结与练习 170
5.11.1 小结 170
5.11.2 练习 170
第6章 Windows Server 2003的
网络安全 171
6.1 Windows Server 2003的
安全简介 171
6.1.1 用户身份验证 171
6.1.2 基于对象的访问控制 172
6.2 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安全
配置的常用方法 172
6.2.1 安装过程 172
6.2.2 正确设置和管理账户 172
6.2.3 正确设置目录和文件权限 173
6.2.4 网络服务安全管理 173
6.2.5 关闭无用端口 174
6.2.6 本地安全策略 175
6.2.7 审核策略 179
6.2.8 Windows日志文件的保护 180
6.3 Windows Server 2003访问
控制技术 181
6.3.1 访问控制技术简介 181
6.3.2 Windows Server 2003访问
控制的使用 181
6.4 账户策略 187
6.4.1 账户策略的配置 187
6.4.2 Kerberos策略 190
6.5 启用安全模板 190
6.5.1 安全模板的简介 190
6.5.2 启用安全模板的方法 191
6.6 实训项目 193
6.7 小结与练习 196
6.7.1 小结 196
6.7.2 练习 196
第7章 端口扫描技术 197
7.1 端口概述 197
7.1.1 TCP/IP工作原理 197
7.1.2 端口的定义 199
7.1.3 端口的分类 199
7.2 端口扫描技术 200
7.2.1 端口扫描概述 200
7.2.2 常见的端口扫描技术 201
7.3 常见扫描软件及其应用 202
7.3.1 扫描软件概述 202
7.3.2 SuperScan扫描工具及应用 202
7.4 端口扫描防御技术应用 204
7.4.1 查看端口的状态 204
7.4.2 关闭闲置和危险的端口 207
7.4.3 隐藏操作系统类型 209
7.5 实训项目 211
7.6 小结与练习 215
7.6.1 小结 215
7.6.2 练习 215
第8章 入侵检测系统 216
8.1 入侵检测概述 216
8.1.1 入侵检测的概念及功能 216
8.1.2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216
8.1.3 入侵检测工作过程 217
8.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217
8.2.1 根据检测对象划分 217
8.2.2 根据检测技术划分 218
8.2.3 根据工作方式划分 219
8.3 入侵检测系统部署 219
8.3.1 基于主机的入侵
检测系统部署 219
8.3.2 基于网络的入侵
检测系统部署 219
8.3.3 常见入侵检测工具及其应用 221
8.4 入侵防护系统 225
8.4.1 入侵防护系统的工作原理 226
8.4.2 入侵防护系统的优点 227
8.4.3 入侵防护系统的主要应用 228
8.5 小结与练习 228
8.5.1 小结 228
8.5.2 练习 229
第9章 无线网络安全 230
9.1 无线局域网介绍 230
9.1.1 无线局域网常用术语 230
9.1.2 无线局域网组件 231
9.1.3 无线局域网的访问模式 232
9.1.4 覆盖区域 233
9.2 无线网络常用标准 233
9.2.1 IEEE 802.11b 234
9.2.2 IEEE 802.11a 234
9.2.3 IEEE 802.11g 235
9.2.4 IEEE 802.11n 235
9.3 无线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236
9.3.1 无线网络访问原理 236
9.3.2 认证 237
9.3.3 加密 238
9.3.4 入侵检测系统 240
9.4 小结与练习 241
9.4.1 小结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