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生文明上网八句话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公约出台背景:
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精神,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1)小学生做网络安全文明人扩展阅读:
将网络作为课外学习的一种新工具和了解大千世界的新途径,不接触不浏览有关色情、愤恨、暴力、邪教或者怂恿进行非法活动等一适当的内容,如果已接触了这些不良信息,要及时告诉父母和老师以取得帮助。
在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时,仍要礼貌待人,不使用脏话;要态度诚恳,不欺诈他人;要遵守礼节,不随心所欲。总之,要尊重他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不要透露有关家庭的任何资料,包括姓名、地址、电话等;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在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前,不要约会网上的朋友;不要与日俱增恶意挑衅;不参与不良的网上游戏等。遇到令自己不适的信息时,不要回复并马上告诉父母和老师。
⑵ 如何做一个网络文明公民
要做一个网络文明公民,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提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访问包含暴力、色情、赌博等内容的网站。
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 在网络交流中保持诚实和友善,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隐私。
- 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或进行欺诈行为,维护良好的网络交流氛围。
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透露个人真实信息给陌生人。
- 谨慎对待与网友的线下见面,确保自身安全不受威胁。
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 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建设,不传播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
- 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不参与网络攻击、诽谤、造谣等行为,共同维护网络秩序。
有益身心健康,不沉迷虚拟时空:
-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
- 关注自身身心健康,保持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积极参与线下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