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可以从业的岗位有很多,比如:Web安全渗透测试员、企业信息安全主管、IT或安全顾问人员、IT审计人员、安全设备厂商或服务提供商、信息安全事件调查人员、其他从事与信息安全相关工作的人员。
一、渗透测试工程师
基本要求:对web安全整体需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具备web渗透相关的技能,熟悉渗透测试整体流程,熟悉掌握各类安全测试的工具。
岗位职责:主要负责承接渗透测试相关的项目,跟踪国际、国内安全社区的安全动态,进行安全漏洞分析、研究以及挖掘,并且进行预警。
二、安全开发工程师:
基本要求:掌握ruby、nodejs、Python、Java其中一种语言,熟悉主流的渗透攻击的原理、利用方式,能够以手工和结合工具的方式对目标系统进行渗透测试。
基本职责:负责对安全产品的开发与维护,包含安全应急等工作。
三、安全运维工程师:
基本要求:熟悉Linux操作系统,熟悉编写shell或者Python脚本,熟悉常见web安全漏洞分析与防范,包含SQL注入、XSS、csrf等。
基本职责:负责业务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加固,系统层的应用程序的运行权限检测、评估。
⑵ 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有哪些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促进互联网论坛社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是指在互联网上以论坛、贴吧、社区等形式,为用户提供互动式信息发布社区平台的服务。
第八条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用户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并对版块发起者和管理者实施真实身份信息备案、定期核验等。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不得为其提供信息发布服务。
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注册用户虚拟身份信息、版块名称简介等的审核管理,不得出现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内容。
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应当保护用户身份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九条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通过发布、转载、删除信息或者干预呈现结果等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条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开展经营和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承担社会责任。
第十一条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公众投诉、举报制度,在显着位置公布投诉、举报方式,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论坛也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地方,发言需谨慎。
⑶ 社区管理如何应对网络谣言
1. 社区管理:面对网络谣言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谣言现象日益普遍,给社区管理者带来了严峻挑战。谣言的传播不仅会扰乱社区秩序,还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和道德风险。
2. 第一步:识别和辟谣
社区管理者首先需要学会识别和辟谣谣言。这包括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以消除不实信息的影响。同时,选择权威的发布渠道,如政府公告、媒体报道等,及时向社区居民公开真实情况,减少谣言传播的机会。
3. 第二步:建立沟通机制
为减少谣言传播,社区管理者应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如微信群、微博等。在重要事件发生时,加强联系,提供准确信息和帮助,增加居民对社区管理的信任度。
4. 第三步:加强宣传教育
社区管理者还应加强关于网络谣言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谣言辨别能力。定期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如网络安全、垃圾信息等,让居民了解风险,加强分析和判断。同时,加强对未成年居民的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总结而言,社区管理者应准确辨别谣言并及时辟谣,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加强宣传教育,使社区居民了解真实信息,从而有效防范和减少网络谣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