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网络安全法立法指导思想
网络安全法的指导思想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
一、国家安全法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法规。
二、国家安全法在哪一年开始实行
国家安全法在2015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国家安全法高屋建瓴地使用了网络空间主权这一概念,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这一概念在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网络空间的电子性、虚拟性,因而在处理网络空间事务时是否应当受作为现代国际法基石的主权原则支配,是国际社会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2、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表明中国坚定主张网络空间活动也应遵循主权原则,这就以法律形式明确宣示了中国的重要立场,并为中国处理网络空间事务明确了根本原则,要求中国各领域开展网络空间活动、处理网络空间事务时,尊重别国主权,并且反对任何国家在网络空间侵害别国主权。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依据是什么?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条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㈡ 网络安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什么并重
信息化
《网络安全法》第3条明确规定,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 信息化)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表决通过,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中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2022年6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5周年。这5年,是网络逐渐渗透到大众生活中的5年,也是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5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条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