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定义的网络运营者包括网络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例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主要网络服务提供商即属于此类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九条,网络运营者在开展业务和服务时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维护社会公德,遵循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履行网络安全保护职责,并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他们需要公开收集和使用规则,明确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且在收集前获得被收集者的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也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用户之间的约定收集或使用个人信息。他们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并安全保存个人信息。
‘贰’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什么时候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中国人民网络安全法规扩展阅读:
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体现和延伸,网络主权原则是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参与网络国际治理与合作所坚持的重要原则。为此,草案将“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作为立法宗旨。同时,按照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原则,设专章对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和重要领域网络安全规划、促进网络安全的支持措施作了规定。
为加强国家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制度建设,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专章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加强网络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情况通报工作;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工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规定预警信息的发布及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叁’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的网络运营者指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所指的的网络运营者是网络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即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网络服务商,就属于运营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九条网络运营者开展经营和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3)中国人民网络安全法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