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大赛又叫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是重点考察计算机安全与网络攻防知识与技能的竞赛。以下是关于网络安全大赛的详细介绍:
目的与宗旨:旨在提升信息安全意识,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实践信息安全技术,共创信息安全环境,并发现信息安全人才。
历史与发展:始于2004年,由罗森林教授提出并成功开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竞赛形式和内容不断完善,影响力逐渐扩大。2008年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增设了信息安全技术专题邀请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为全国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和实践的机会。
竞赛模式:竞赛分为线上个人挑战赛和线下分组对抗赛两个环节。个人挑战赛以典型的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为考察重点,分为多个关卡,涉及WEB知识、脚本攻击技术、逆向破解技术、软件漏洞挖掘与利用技术等信息安全知识。线下分组对抗赛则邀请全国各地优秀学生到北京理工大学参加,在封闭的真实对抗环境中展开攻防角逐,展示个人水平和小组协同合作能力。
影响与意义:网络安全大赛对于普及和推广信息安全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和培养更多网络安全方面的优秀人才。通过竞赛,参赛者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安全技能和实战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竞赛还促进了高校与企业在技术层面和资源方面的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
Ⅱ 网络安全大赛是什么
网络安全大赛又叫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是一项重点考察计算机安全与网络攻防知识与技能的竞赛。以下是关于网络安全大赛的详细介绍:
起源与宗旨:
- 始于2004年,由罗森林教授提出并成功开展。
- 宗旨是提升信息安全意识,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实践信息安全技术,共创信息安全环境,并发现信息安全人才。
发展与认可:
- 每年举办一届,直到2007年8月,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司的肯定。
- 2008年起,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增设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技术专题邀请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为全国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
- ISCC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多届,吸引了广大在校学生、毕业生及从事安全工作的专业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关注。
竞赛模式:
- 竞赛分为线上个人挑战赛和线下分组对抗赛两个环节。
- 个人挑战赛以典型的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为考察重点,分为BASIC、WEB、REVERSE、PWN、MISC和REALITY六个关卡,考察内容涉及WEB知识、ASP/PHP脚本、缓冲区溢出、软件脱壳破解、系统漏洞利用、社会工程学等信息安全知识。
- 分组对抗赛则从个人挑战赛中选择并邀请全国各地优秀学生及个人到北京理工大学参加线下分组对抗赛,在封闭的真实对抗环境中展开攻防角逐。
竞赛意义:
- 网络安全大赛不仅提升了参赛者的信息安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信息安全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 通过竞赛,发现了大量优秀的网络安全人才,为信息安全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大赛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竞赛活动,对于提升信息安全意识、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实践信息安全技术以及发现和培养信息安全人才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