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部门应该怎样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
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因为2020年疫情的原因,导致很多的学生是不能够到校学习的。那么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成绩,教育部门就开展了线上教育活动,也是开网课。但是大家可以发现,在上网课的同时,很多的学生也都会借此用这个借口来选择玩手机,或者是玩电脑等等,而如今还有一部分的学生沉迷于网络。那么怎样防御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该怎么样教育他们呢?
这个现象的发生,不仅是学生的错误,也是家长的错误。小编认为学生会变成这个样子,家长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的。有一些家长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不愿意去哄孩子,于是就会把手机给孩子玩。这个情况也就导致了很多的孩子,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对手机上瘾了。
❷ 小学生文明上网八句话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公约出台背景:
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精神,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教育部小学学生网络安全扩展阅读:
将网络作为课外学习的一种新工具和了解大千世界的新途径,不接触不浏览有关色情、愤恨、暴力、邪教或者怂恿进行非法活动等一适当的内容,如果已接触了这些不良信息,要及时告诉父母和老师以取得帮助。
在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时,仍要礼貌待人,不使用脏话;要态度诚恳,不欺诈他人;要遵守礼节,不随心所欲。总之,要尊重他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不要透露有关家庭的任何资料,包括姓名、地址、电话等;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在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前,不要约会网上的朋友;不要与日俱增恶意挑衅;不参与不良的网上游戏等。遇到令自己不适的信息时,不要回复并马上告诉父母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